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宫决-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受享其成,还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傲气;新的却嫌老的只知匹夫之勇,没有治国之智,且好大喜功,不尊天命。
朝堂上又开始恢复早朝。自皇子们就封,这朝堂之上便是老臣和新臣的对峙,老臣如内阁总理马田南,吏部尚书孙左源,刑部尚书张格士,兵部尚书程仰远几位位高权重的老臣,且都是与朱帝出生入死的兄弟,在朝堂之上自然是独具一格,无所谓惧。自认为一心效忠朱帝,便可不据小节。还有一些位高权重的军事将领,如东南大将军胡正庭,辽东大将军廖三杰,西南大将军蓝田……
这个不平凡的年总算是过完了,想来,是没有人过得太平。各位皇子们都在准备着离开京城,去藩地就封,后宫里的女人们免不了伤感流泪,本想着自己的儿子乃天之子,何等娇贵,如今却要离开父母庇佑,去到遥远之地,从此别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更不知就藩之地是否一帆风顺。想到种种,便不由得情绪低落。但皇命难违,哪怕自己多么受宠,都无法改变事实,哭过,闹过,也便纷纷认命……
………………………………
第三十一章:大清洗2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说完,夫妻二人紧紧相拥,方才渐渐入睡。
程:“只要能保住全家,老夫一切都受得。”
可惜父亲英年早逝,否则,定能研究出此药的详细来。”
吕夫人信心十足地说:“夫君放心,此药乃我祖父独创,因为不知道药性的好坏,所以并为传世,只将此法交予父亲,父亲无儿,便传与我。
程听后十分开心,这是他最近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立即问道:“夫人之药,太医可破否?”
吕夫人:“我与那马后虽然亲近,却一直未透露我精通医术之秘密,当初是不想在她面前太露锋芒,如今看来是帮上大忙了。我有一味神药,能让人暂时失去知觉,我们何不来装个瘫痪?只是怕要委屈夫君了。”
程知道妻子一向冷静,处事有度,便说:“以夫人之见,该如何病?如何躲?”
吕夫人冷笑到:“这朱家忘恩负义,我们也不能真成了任人宰割的傻子,我们就先下手为强,来个装病罢官如何?”
程听闻,便有了些精神:“我妻是有办法?”
吕夫人见夫君不答,怕也是心中有数,当下便狠狠的说:“夫君,如今你我不能坐以待毙了。”
程虽然害怕夫人的说辞,可事到如今,谁说不是呢?
吕夫人:“这样一来,他们朱家的历史才会被完全洗白。”
程听妻子这么一说,也是认同:“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下一步陛下要清理的便是我们几位老人了。”
吕夫人见夫君未睡,便说:“夫君,我再三思衬着朱家夫妻的为人,此事正如夫君所说,怕只是个导火索。”
程又是叹息道:“夫人可是一夜无眠?”
直到东方露出一缕白来,吕夫人试着叫自己的丈夫:“夫君可有睡着?”
已是半夜,夫妻二人却无睡意,他们就这样瞪着眼,看着这无尽的夜,内心却是无限的绝望。
这一说,老爷子便紧张了,连忙捂住夫人的嘴道:“夫人万万不可,你我二人之命事小,我们还有孩子们。”说完,夫妻二人便忧伤起来。
她淡淡的说:“怕是这贼人想卸磨杀驴了吧!”
吕夫人不可置信,瞪大了双眼,但马上又想通了这一切,便有了和夫君一样的担忧。
程:“夫人情深,此乃为夫今生之所幸也!近日三军之乱,让为夫心情焦躁,我细细想来,陛下此举怕是早有打算。”
吕夫人:“要来的总会来,夫君若有什么事,保为妻周全,又有何意义?”
程:“为夫怕吓着了夫人啊!”
吕夫人:“夫君内心疾苦,何不与为妻分担?”
夫妻二人就这样相拥安静了一会儿。只听见程又是一声叹息。
这回换吕夫人安慰丈夫了:“夫君莫乱,一切都有天命,是你的,又如何逃得掉啊!”
程拍了拍夫人的手,安慰道:“让夫人受苦了,老夫最近日日在想,自己这一生是不是真的走错了?”
吕夫人这才放下心来:“伴军如伴虎,你们爷俩一日在朝,我就一日不得安宁。”
程也起身一把搂住妻子说:“放心,这火目前来看,还烧不到河儿那里。毕竟他是陛下钦点接管蓝军的,他总不可能这么快就打自己嘴巴。”
说道这,吕夫人突然坐了起来,说道:“那我家河儿不会是下一个蓝田吧?”
程握了握夫人的手,说道:“怕就怕,此事只是开头而已。如今,天下四稳,陛下分封自己的皇子各藩天下,军权已经基本回归朱家手中……”
吕夫人一听,也是吓出一身冷汗,问到:“夫君是指……”
程镇定了一会儿继续说:“我怕此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怕还会继续。”
吕夫人知道此时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劝夫君,只能轻轻拍了拍夫君的手臂,以作安慰。
程:“如今不同以往,人心稳,则君心定,君心定,则天下定。这短短一月,三千活生生的人口,便说杀就杀了,血流成河,让老百姓作何感想啊?”说道激动处,程老爷子竟热泪盈眶。
吕夫人:“陛下的为人一贯如此,一旦让他疑心,便宁可错杀一千,不会放过一个的。”
程又是长长人叹了口气,道:“如今这陛下,非比往日,想当初,哎,不说也罢!他们胡某三人,若有谋反之意,为何只身一人前往京城,他们三人手头的兵马,足以清扫了这皇宫的城墙。”
吕夫人:“夫君是因三军之事扰了心?”
程:“哎,知我者,夫人也。”
夜晚,夫妻二人躺在床上,却是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吕夫人见丈夫很是不安,便从后搂紧了丈夫人腰说道:“夫君莫烦,一切为妻与你共担。”
三军谋反案的全面发酵,最终受益的是一些新贵和没有政策背景的新官员。间接受到打击的便是一些朝中老臣,于是,这些和朱帝共打天下的老人们变得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即幻想着与朱帝出生入死的旧情,又想到三军的下场,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程仰远的家里,两夫妻也是进行了极力挣扎。
自胡、廖、蓝及党余被清除完全后,东南军队由皇四子朱棣即燕王接管;辽东军队由皇三子朱棡即晋王接管;西南军队编制相对最少,由程河接管,任大将军。这样一来,事实上燕王成了实拥兵力最强之人,晋王次之。
三大将军谋反的事不断地在朝堂内外发酵,首先是胡、廖、蓝三家被满门超斩,胡家被诛连九族,短短十几天时间,便有数百人人头落地,小至手中婴儿,老至七十几岁老翁,无一幸免。事情还在延续,渐渐引向军营,一些原先的亲信也被处决,到最后,凡是与三位将军走的近的官员也被捕杀,轻者自己人头落地,重者满门被灭,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短短一个月时间,便杀死了3000余人,此时的朝堂,为官者人人自畏,为得自保,下朝后相互见面也不敢打招呼,朝堂气氛十分严肃。这一次大屠杀也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排异杀戮。
………………………………
第三十二章:大清洗3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说罢向夫人作揖道:“夫人好生休息,老奴告退。”众人回礼:“公公慢走!”
大监听完,扶起夫人道:“还不快好生扶你们夫人回去休息,要是夫人有什么好歹,小心你们的小命。我这就回去禀明万岁爷。”
丫鬟采菊回话:“老爷毫无知觉躺在床上,找了京城最有名的王大夫来瞧的病,说老爷怕是得了最不好的脑疾,好不了了。”说到此处,便也哽咽了。
大监听着,也是摇头,道:“程阁老现在何处?可有找大夫瞧了?”
丫鬟们不知所措,看看夫人,又看看太监到:“大监,这,可如何是好,我家夫人,今天怕是打击太大,多有不敬了。”
吕夫人一听,跪地叩嗯道:“谢皇上挂念,只是我家老爷命薄,辜负了皇上盛宠,一夜之间,竟中风了。”说罢并失控了:“老爷啊,您这让妾身如何是好啊,妾身好苦的命啊!”
这一叫,马上引起了大监的注意,吕夫人看到大监,突然控制不了情绪,哭了起来,整个人又瘫软了下去,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丫鬟们也都纷纷落泪。大监看了也是动容,走到吕夫人身边,深深的行了个礼道:“夫人,今日早朝,陛下不见程阁老,心中甚是挂念,一下早朝便派奴家来问候程阁老,不知程阁老可好?”
吕夫人在采菊和菜莲的搀扶下,来到了前厅,看到朱帝身边的大监正反手立在堂前,便一个踉跄,差点跌倒,丫鬟们吓了一跳,连问:“夫人,夫人还好吗?”
吕夫人正在房里休息,听门外传皇上派人来了,便立即起身,刚要出门,便想起什么,回到镜前,散了散发髻,又在唇上搽了些粉,让自己看起来十分憔悴,这才对着镜子满意的笑了。
那你去传你们老爷或夫人,就说皇上派人来了。女佣一听是皇上派人来了,便一溜烟跑去通知夫人了。
女佣像是怕极了道:“奴婢,不知道。”
进了程府的门,才知道大事不妙,往日威风凌凌的府邸,今日一片狼藉,门口仆人也是无精打彩,进到府中,发现更是乱成了粥。太监逮着一个女佣便问:“你家老爷呢?”
下朝后,朱帝便让太监去程府问话。去的是朱帝的贴身太监,此人甚是狡猾,知道朱帝派自己跑一趟,必然是朱帝对此事十分关注,于是不敢马虎,立即赶到了程府。
早朝时,唯独不见程仰远,大家便议论纷纷,只是无人知晓,朱帝未见程来上朝,也是心存疑虑,一问,无人知晓,连程府也是无人来告假。这程家老爷子出了什么事?
吕夫人此时已无半点力气,指了指采菊道:“快随王大夫去,好生送王大夫二人回去。”王大夫作揖退出。
王大夫:“夫人放心,程老爷从来身强体壮,怕过些天能好转,老夫开些催醒神经之药,看看老爷的情况。若无别的事,老夫这就去开药了。”
吕夫人很是紧张的问:“会如何?”
王大夫犹豫了片刻,说道:“依老夫几十年的行医判断,程老爷所患乃是脑疾,轻者半身不遂,重者全身瘫痪,失去知觉,若无法醒来,便……”
吕夫人心有不甘,继续问道:“那依王大夫之见,该如何是好呢?如今我们全府上下便再无办法了呀!”
王大夫也是无奈的摇摇头说:“请夫人恕罪啊!”
听这一说,丫鬟们便纷纷哭了起来,吕夫人更是瘫倒在地,丫鬟们立即搀扶着坐到了椅子上,这才问大夫:“王大夫,您可是这城里最好的大夫呀,您怎么能没有办法呢?您给指条明路吧!要多少酬金都无妨。”
还请夫人另请高明,老夫怕是无能为力。”
王大夫见针已下去三分,病人毫无反应,心中便紧张起来,汗水也止不住冒了出来。等到拔针,也未见病人起色,才悻悻地起身,向夫人作揖道:“夫人,请恕老夫无能,程老爷之病蹊跷,
吕夫人看着王大夫扎的这三针,心中便在流血,想是这大夫是在死马当活马医了,连这三处都扎上了,一般来说,只要是还有一口气在,这三针下去,必当会给点反应。
拿出针来为程老爷分别在人中、太阳、胸口扎了三针。
王大夫为榻上程老爷把脉,这一把才发现问题严重,程老爷脉息极弱,极虚,这,这分明是将死之脉,接着他细看了程老爷的五味,也是均无生气,唯有鼻息还在,当下便叫自己的医童拿来药箱,
程府在京城的威望是众所周知的,吕夫人这一跪,这位京城有名的王大夫便心中有数,怕程老爷这病是重了。当下和丫鬟们扶起夫人,说道:“夫人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不一会儿功夫,采菊领着大夫进来,她先回了夫人,吕夫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立即起来,跌跌撞撞走到大夫面前,“扑通”跪下道:“大夫,求您救救我家老爷,您一定要救救老爷。”
其他丫鬟手忙脚乱的扶起了夫人,为夫人更衣洗漱,吕夫人一换往日的光彩,任由丫鬟们摆布,嘴里只念着:“老爷,老爷……”
采菊连忙跑了出去,坐着府上的马车去京城大医馆请大夫。
丫鬟们听闻,立即推门而入,看到夫人还穿着睡衣趴在床上,老爷一动不动的躺着,没了反应,大伙一看也是吓了一跳,他们家老爷一向身体健康,加上才50出头的人,怎么一夜之间就这样了呢?
吕夫人哭着说:“采菊,快,快,去请城内最好的大夫,老爷出事了。”
府上几个贴身丫鬟听到夫人的叫喊声,立即在门口问:“夫人,夫人,怎么了?”
清晨,程府的仆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时,老爷夫人的房里突然传来吕夫人的叫喊声:“老爷,老爷,您怎么了呀?您可别吓我呀,老爷,老爷,你醒醒……”
………………………………
第三十三章:登程府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吕夫人听完甚是高兴,皇上皇后心中也更是安心。
楼太医镇定的说:“程尚书之病,今生起身怕是难了,不过,臣有信心,为其施针三日,再加用药,能保程尚书恢复言语。”
皇上听后便问:“太医,程弟的病情如何?”
听这一说,吕夫人心中不安才消失,她转向皇上、皇后道:“谢皇上皇后隆恩,能为夫君请来如此神医。”
楼太医叹了口气道:“程老爷是得了中风,虽然不容乐观,也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请夫人莫急。”
吕夫人瞬间脸色苍白,一下瘫坐在地哭道:“楼神医,夫君是不是不行了?请神医一定要救救夫君,若夫君有事,妾身也难独活了。”
楼太医为程尚书搭脉,半晌,楼太医问:“请夫人上前一步说话。”
楼太医,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人氏,名楼英,是本文作者的先祖。家中世代为医,医术高明,品德甚优,因马皇后患疾,病入膏肓,无人能治,经人推荐,为皇后治病,经他诊治,一幅药下,便让皇后病除。从此,便奉为一等御医。但楼太医不喜功名,爱云游四海,专为穷人治病,从不取分文,在当时享有盛誉。因得皇后信认,平日里也不据着,只是每月回京一次,为皇后请平安脉。
见程始终没有一丝反应,朱帝突然记起:“快传太医,贤弟啊,朕为你传来了楼太医,他医术高明,专治疑难之症。定能让你康复。”
朱帝夫妇看到床上的程仰远,只见他面露愁容,一动不动地躺于榻上。如果原本还有些疑虑,看到这一幕时,心中的疑虑已全部消失,朱帝坐到了程的床边,握起程冰凉的手,说道:“贤弟,你这是怎么了?你要好好地起来,为朕分担国事啊!”
吕夫人忍住悲痛,引皇上皇后进了夫君的卧房。
这一哀哭,让朱帝也情绪低落了:“弟妹莫要伤心,快带朕去看看程贤弟。”
此时吕夫人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不停地流了下来:“姐姐,妹妹的命好苦啊……”
皇后难过得问道:“妹妹,这是怎么了,你可急坏姐姐了。”
皇后看到跪在中央的吕夫人,心中的疑虑便消了大半,往日里比自己年轻又漂亮的美人儿,如今却是面如涂蜡,发髻斜垮,可见屡屡白发,衣衫简单,尤其是这精神,与以往相比恍如换了人,再想想自己,虽然白发比她多了几根,脸上皱纹多了几条,但气色高贵典雅,内心从容,这一对比,内心中无比满足,心中便生出怜悯来,还没等皇上开口,便走过去扶起了吕夫人。如今的吕夫人,眼神里再也没有年轻时的高傲,在皇后面前,只有可怜,只有乞求……
吕夫人虽然早就想到朱帝便然会请早到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一时间竟乱了手脚。还好日日防着,倒也很快平静了,她掩了掩盖在老爷身上的被角,快速向外走去,全府上下,一干人等出门接圣驾。
第二天一早,朱帝带着皇后来到了程仰远的府邸,下马车时,朱帝看了一下程府的大门,上面显赫的挂着世代忠良的匾牌,这还是他朱帝初登帝位时亲自写的字,如今风吹雨打数年,却依然铮亮,看来是经常作以打理的,反而是“程府”这几个字的门匾暗沉得很,两块牌子显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朱帝的心里泛起丝丝酸楚。
夫妻两相视一笑,皇后便退出了。
朱帝:“好,别忘了,叫上个人。”
皇后:“臣妾明白,那臣妾先退下,去准备些东西。”
朱帝仿佛又想起什么似的说:“此事暂且保密!”
皇后:“是!”
朱帝恍然大悟,笑道:“夫人所言正是,明日,你随我去程府一趟。”
皇后继续说:“若真是病了,于公于私,陛下和臣妾都当去看上一看,于公是重臣,于私是亲家,我们理当去登门问候一下啊。”
朱帝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皇后道:“当然,臣妾也是猜测,怕这程咬金没有这么大的胆。”
朱帝也正有此疑虑:“朕怕就怕这一层,若这病蹊跷,那程家可是朕不小的威胁啊!”
皇后:“这病,早不来,晚不来,恰恰在陛下整顿朝纲之际来,怕是来的没哪么简单啊!”
朱帝听皇后这么说,便来了兴趣:“依皇后所言呢?”
皇后:“这个程咬金比陛下还要小十几岁,且身体一向康健,要说生病了,臣妾也有疑虑。”(夫妻二人在一起时,常把程仰远称作程咬金,一是程当初路见不平的少年英雄气概很像程咬金,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程仰远看似忠心,内心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狡滑的很)
朱帝道:“朕听说这程咬金病了,还病得不轻,朕甚是疑虑。”
朱帝见是皇后来了,拉起皇后的手,一起坐了下来。太监们立即给二主上了茶。皇后看着朱帝若有所思的神情问道:“陛下是有心事?”
养心殿内,朱帝对着墙上的画出神,皇后见状,轻轻走了过去,给朱帝行了个礼。
皇后听完便径直向養心殿走去。
大监:“是啊,还病得不轻。陛下找您,估计也为这事。”
皇后疑惑:“病了?”
大监道:“也没什么,只是早朝时程尚书没来上朝,陛下派奴才去了趟程府,发现程尚书病了。”
皇后不解地问:“可有什么事发生?”
大监这才记得:“奴才该死,看到娘娘只顾得让娘娘开心,把正事给忘记了,是陛下让奴才来请娘娘去一趟養心殿。”
皇后很舒心,这是她今年以来一惯的心情,她问道:“是皇上派你来的吗?”
大监道:“奴才只要陛下与娘娘开心,其他便不知道了。”
大监一听便哭丧着脸,一下子跪倒在娘娘的裙摆下,还洋装着学狗叫了几声,直到逗乐了皇后,皇后道:“不正经的家伙,就数你最会奉承。”
皇后笑得更欢了说道:“你这个奴才,依本宫看,是只狐狸,怕是狡猾的很。”
大监赔笑着献媚的说:“娘娘说笑了,奴才就是陛下和您身边的一条听话的狗,只要陛下和娘娘招唤,奴才便立即过来了。”
皇后微笑着说道:“是什么风,把大监吹来了?起来说话吧”
正是春暖花开之际,午后的太阳暖暖地,皇后正在御花园赏桃花,这么好的阳光,这么好的桃花,只是赏花之人却只有皇后一人,自从太子之位的敲打,几位平日里骄横的妃嫔失去了往日的锐气,除了每天向皇后请安外,其他时间则是能避着皇后便避开了,所以若大的一个御花园,竟无人同赏,皇后些时反而觉得有些寂寞了。正在有一茬没一茬的看桃花,大监便急匆匆地赶来,看到皇后,便跪下给皇后娘娘请安:“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朱帝道:“倘若真病了,这病倒来得及时,来得幸运。你去宣皇后来养心殿一趟。”
大监把到程府后的所见所闻复述了一遍,然后肯定地对朱帝说:“依奴家看,这程尚书是真的病了。”
朱帝:“果真?你给朕细细说来!”
大监:“看来是真出事了。一看到他夫人吕氏,奴家便可以肯定了。”
朱帝:“哦?这个程咬金出事了?”
大监回话:“一夜之间,程府上下可谓是鸡犬不宁。”
皇宫里,朱帝正在养心殿内看奏折,大监回来后便静静站在一旁等候,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朱帝才伸手去拿茶杯,大监立即为朱帝递上,这样的举动,只有一直伺候在侧的大监才能如此体贴,朱帝便知是他回来了。抬头看到一张略带悲伤的脸,便问道:“怎么?不甚好?”
第三十三章:登程府
………………………………
第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