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孔孟合璧
求订阅!
坐在那里想了半天,也没有最终决定下来,反而觉得脑袋有些痛。便将眼前的书稿随意地放在了桌子上,从房间里出来。看到罗信从房间里出来,鲁大庆赶紧站了起来,却见到罗信摆摆手,径直走了出去。跟了罗信这么久,鲁大庆自然是知道罗信这是让他不用跟着,他只是在学府内转转。便停下了脚步,望着罗信离去。
罗信熟门熟路地来到了学府内的一个湖泊畔,负手站在河畔,望着湖泊内的游鱼,渐渐地神游天外。
罗信离开房间不久,陶兴彦和云知秋便联袂而来,一进门,便看到鲁大庆正坐在院子里捧着一本书在看。自从鲁大庆跟了罗信之后,倒是一改之前不喜读书的性子,反倒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特别是罗信获得小三元,成为伯爷之后,鲁大庆心中便有了紧迫感,生怕罗信认为他不喜读书而把他换了,所以那个读书的尽头甚至超过了罗信。
来到了晋阳学府之后,他便成为了晋阳学府那些书童的领袖,为了在那些书童面前显得与众不同,符合老大的地位,他读起书来就更用功了。甚至用功到有时候都把罗信交代给他的事情忘记,罗信倒也没有怪罪他,怎么说爱读书都是一件好事。而且他也知道鲁大庆目前只是刚开始读书,等到过个一两年,书读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不会这么魔怔了。
这不?
他虽然坐在院子里,就连陶兴彦和云知秋推门走进来,他都不知道,这不是魔怔了是什么?
“大庆,罗师兄可在?”见到鲁大庆那个魔怔的样子,云知秋不由笑问道。
鲁大庆噌的一声从凳子上跳了起来,看到是陶兴彦和云知秋。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回道:
“小人见过陶公子,云公子。我家公子出去了。”
“没带你出去,那就是在学府内了,他有没有说去哪了?”陶兴彦笑道。
“没有!”鲁大庆摇头道。
“陶兄!”一旁的云知秋道:“既然罗师兄只是在学府内,应style_txt;该一会儿就回来了,我们不妨进去等他一会儿。”
“也好!”
两个人便向着房间内走去,这两个人都是这里的常客,鲁大庆自然不会将人赶出去,不仅不能够赶出去。还得侍候着,将两个人让进了客厅,然后又泡了茶,鲁大庆这才退了出去,就站在门口,捧着书又看了起来,不到几息的时间,便又魔怔了进去。
云知秋和陶兴彦却是坐在客厅里面交谈了起来,不过两个人几乎天天再一起。交谈了一阵子,便也觉得没有了什么话说,两个人便站了起来,向着里间的书房走去。而此时的鲁大庆完全没有发现两个人动作。还在那里,魔怔着呢。
罗信的书房他们常来,也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大家都是这个样子,桌子上再放着文房四宝和几本经常要读的书。
两个人便坐在桌子旁的椅子上,云知秋随手拿起来一本中庸看了起来。翻看书页,云知秋便看了进去,这倒不是他没有看过中庸,而是在这本中庸内粘贴着一些纸张,那纸张上写得满满的读书心得,这都是罗信养成的习惯,看书的时候有了什么领悟,便随手写在纸上,然后粘贴在书页上。
只是看了一页,云知秋脸上便现出了激动之色,罗信的读书心得太精辟了,在他看来,罗信对于中庸的理解都已经超过了学府的老师。
他那激动的模样自然被陶兴彦看到,探过头扫了一眼,见到书页内沾着写满小字的纸张,他的心中便明白了,这是罗信的读书心得,一颗心也不由痒了起来,便准备也拿一本书看看。
但是……
他的目光一扫,却看到了一叠厚厚的纸张,那叠厚厚纸张已经被装订在一起,像是一本手抄稿。陶兴彦便好奇地将那本书稿拿在了手里,首页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字也没有。翻开首页,这第二页上却只有四个大字:
孔孟合璧!
“嗯?”
陶兴彦不由惊讶了一声,《孔孟合璧》?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本书啊?而且一看这字体,他就认出这是罗信的字体。
难道这本《孔孟合璧》是罗信所写?
想到是罗信所写,他便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然后他便是越看越慢,有时候还闭上眼睛思索一会儿,只是那脸上的颜色却一直潮红,显示着他心中的激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站在客厅外面的鲁大庆终于从魔怔中清醒了过来,歪过头向着客厅看了一眼,却见不到陶兴彦和云知秋两个人,随后他的脸色就是一变,急急忙忙冲进了书房,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陶兴彦手中的那本《孔孟合璧》上。
这一下子鲁大庆可就急了,想当初罗信编撰这《孔孟合璧》的时候,连罗信的贴身丫鬟春花和蝶儿都不让进书房,甚至连罗信的父母都不让进,生怕这件事情暴露出去,不仅是罗信告诉他要好好守着这些书稿,就是罗信的父母和两位老师也千叮咛万嘱咐。特别是他跟着罗信前来晋阳学府的时候,陆庭芳和林昌还单独叮嘱他。
谁想到他来到学府之后,成为学童的老大,这个知识没有长多少,虚荣心倒是长了不少,为了保持这个老大的位置,他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己就对读书魔怔了,忘了不少罗信安排的事情。
但是……
那些事情都是小事情,罗信也没有在乎。可是此时眼前的事情却不是小事情啊,恐怕因为此事罗信便会把他赶走,回到那里,非得被父亲打死不可。
这个时候,他也管不到他的身份只是书童,上前一步,一把便将陶兴彦手中的《孔孟合璧》强了过来,而且还厉声喝问:
“你怎么可以随便翻我家公子的书?”
先不说这里,却说罗信在湖边还没有神游多一会儿,便从湖畔的另一个方向出现了两个人,却正是学府教授大人吴同知和晋阳府知府孙继先。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
………………………………
第九百四十三章 鲁大庆之愤怒
万分感谢騰寬同学的打赏!
*
这两个人一边欣赏着湖畔风景,一边相互交谈着,两个人的脸上都是春风满面,一看就知道这两个人此时心情都十分舒畅。
“那是不器!”孙继先率先发现了罗信。
“这小子在那里发什么呆?”
吴同知也笑道,两个人便向着罗信漫步走去,一边走着,还一边聊着。
“吴大人,你说这不器是不是看着就要乡试,心中害怕了?于是就跑到这里发呆?”
吴同知便想起了简明被打成猪头的模样道:“就他那个性子还会害怕?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
“说得也是。”孙继先赞同地点点头道:“他都敢去冲阿拉坦汗二十万大营,恐怕这个世界上还真是没有什么令他害怕的。不过,毕竟他如今才十三岁,又是武术传家,并不是书香门第。学问恐怕还是差了点儿,虽然不足以令他害怕,但是发愁却是应该有的。”
吴同知也点头道:“我们去看看,不如就劝他放弃这次乡试,等着三年之后再考。”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向着罗信走去。罗信虽然在神游,但是警惕之心却一直存在,特别是被刺杀之后,所以当两个人距离罗信还有二十多米的时候,罗信便已经从神游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转目一望,见到是孙继先和吴同知,便躬身施礼道:
“学生见过孙大人,吴大人!”
“不器,你站在这里做什么?”孙继先半开玩笑地说道:“是不是距离乡试越近越心怯啊?”
罗信的神色就是一愣,还没有等到他开口,一旁的吴同知见到愣神的罗信,便以为孙继先说中了他的心思,于是苦口婆心地劝道:
“不器,你的年龄还小,不如再等三年。你还没有乡试的经验,往往一个人第一次乡试落榜。便会失去常心,接下来一次不如一次。以你的底子,如果再沉淀三年,通过乡试绝对没有问题。今年就下场科考。确实有些冒险了。”
罗信的心中浮现出一丝苦笑,,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休息一下,却被孙继先和吴同知误会了。于是便向着二人拱手道:
“多谢二位大人关心弟子。不过,弟子还是想要今年试试。”
“你这孩子……”吴同知脸上便现出了一丝不悦。
“嘿嘿……”罗信不仅笑道:“二位大人不用担心我。我就是去试试,哪怕是失败了,我也不会在乎。这点儿承受能力,不器还有。”
闻听到罗信如此说,孙继先和吴同知才恍然,眼前这个生员可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能够敢冲击蒙古二十万大军的人,那个心脏有多大,还用说吗?
哪怕就算是他落榜,这种打击也许对别人会很严重。但是放在罗信的身上,恐怕还不如蚊子叮一口。当下这两个人便也不再操这个心,而是好奇地问道:
“那你刚才在这里发什么呆?”
“发呆?没有!”罗信急忙摇头道:“我就是有些累了,站在这里休息一下脑子。”
“哦?”孙继先来了兴致道:“最近学业如何?”
也不等罗信回答便道:“我出题来考考你!”
罗信能够说什么?只有唯唯称是。而且他也知道眼前两个人也都是大家,能够考核他,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只是还没有考上半刻中,孙继先和吴同知的心中便震惊了。虽然两个人只是各出了一道题,但是罗信回答的水平却是极高。在他们两个人看来,别说是乡试了,就是会试也没有问题。而且里面有些观点还很新颖。三个人站在湖畔还争论起来了。这就不是他们两个考核罗信了,而是像同辈人论道了,于是两个人兴致就更高了,那吴同知抬头望了一下。这里距离罗信的住处较近,便道:
“不器,这里距离你那儿近,我们去你那里接着论道,有好茶吗?”
“必须有啊!”
罗信笑呵呵地说道,三个人便向着罗信的居住走去。而此时在罗信的屋子内。鲁大庆的真的急了。不过,他在那里急,陶兴彦比他更急。他正看到兴头上,那本《孔孟合璧》就被鲁大庆一把抢了去,这不急才怪。
“腾”的一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张牙舞爪地就向着鲁大庆扑了过去,嘴里还嚷嚷着:
“给我!给我!”
但是,就他那个身子骨怎么可能是自幼练武的鲁大庆的对手?
鲁大庆只是略微一扒拉,陶兴彦就一路踉跄地向后退去。他们两个的争吵将正在看罗信读书心得的云知秋惊醒,但是还没有等到他从椅子上站起来,便见到陶兴彦一路踉跄地倒退了过来,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大腿上。
云知秋当即就不愿意了,你鲁大庆只是一个书童,知道自己是什么地位吗?竟然敢和秀才动手,就算你是罗信的书童也不能够如此张狂吧?
“鲁大庆,你放肆!”
他一边将陶兴彦扶起来,一边朝着鲁大庆喝道,但是还没有等到他声音落下,那陶兴彦却激动地又冲到了鲁大庆的身前。见到鲁大庆正愤怒地瞪着他,而且还摆出了一个架势,便知道自己不可能从鲁大庆的手中将那本《孔孟合璧》抢过来,但是那心中的激动却是压制不下去,满脸潮红地对鲁大庆说道:
“大庆,那本书可是不器罗师兄写的?”
鲁大庆此时却是不搭理陶兴彦,而且还愤怒地瞪着陶兴彦,鲁大庆此时没有回答他的心情,此时他觉得自己都没有地方哭去,一会儿公子回来,还不知道怎么惩罚他,以后再也做不了公子的书童了。
见到鲁大庆不搭理他,陶兴彦便转着身子,想要绕道鲁大庆的身后去抢那本书,却又被鲁大庆伸手一扒拉,身子便有踉踉跄跄地向着云知秋撞了过去。那云知秋当即就怒了,扶住了陶兴彦,朝着鲁大庆怒喝道:
“你好大的胆子,我一定向罗师兄进言,让他不要你做书童……”
云知秋这一句话可是一下子扎到了鲁大庆的痛点,原本鲁大庆就觉得这次犯的错误太大,自己做不了公子的书童了,如今被云知秋点破,当即就大哭了起来。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
第九百四十四章 骄傲
求订阅!
*
“哇……”
他这一声嚎啕,却是惊到了刚刚走到门外的三个人。罗信当时就急了,这是谁打了鲁大庆?
“砰!”
罗信一脚就把门踹开,身形便像是一阵风一般地冲了进去,然后就看到屋子内的三个人正愕然地转头望向了他,就连鲁大庆也不哭了,正惊愕地望着他。看到是云知秋和陶兴彦,罗信也迷糊了,这两个人不可能欺负鲁大庆啊,便凝声对着鲁大庆道:
“怎么回事儿?”
“罗师兄,那个《孔孟合璧》是你写的?”
罗信的话音刚落,便见到陶兴彦激动得张牙舞爪地向着他扑了过来,罗信差点儿本能地一脚把他踹出去。但是耳中却听到了陶兴彦口中的话,心中就是一咯噔,不由将目光望向了鲁大庆,那鲁大庆当即就没有了精神,把头低了下去。
罗信只是略微琢磨了一下就明白了,一定是鲁大庆最近痴迷读书,让陶兴彦和云知秋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自己的书房。心中也不由有些气恼,但是他刚刚想明白,却听到身后传来了孙继先的声音:
“孔孟合璧?”
“这下糟了!”罗信不由心中苦笑,如果只是陶兴彦和云知秋两个人知道自己编撰《孔孟合璧》之事,只要自己处理得当,这两个人还能够为自己隐瞒。但是如今被孙继先和吴同知二人知道,想要隐瞒便再也隐瞒不住。
不过,随后考虑到这卷书已经成型,自己正在考虑是否公布于世,如今不用考虑了,那就公布于世吧。有了决定之后,心中便也不再烦恼,便点头道:
“是!”
他这一承认,屋子里面的人,神色却决然不同。陶兴彦望着罗信的目光变了。原来还只是对罗信敬佩,但是此时望向罗信的目光已经是崇拜了。在他看来,罗信写的那卷《孔孟合璧》已经要比许多大家的思想高明很多,说是大儒都不过分。
云知秋却是一片茫然之色。他还没有看过《孔孟合璧》,不明白陶兴彦为什么会激动成这个样子,而且望向罗信的目光也变了,变得崇拜。不由向着鲁大庆手中的那本书望了过去。而鲁大庆此时是完全没有了精神,又不敢哭出声。只是在那里默默地流泪。
但是,孙继先和吴同知的脸色却是变得面沉似水。这两个人都是饱学之士,不用看那卷书,只是听到《孔孟合璧》这个名字就能够知道罗信写的是什么。
还孔孟合璧?
你才学了几年书?孔子的书你读全了吗?孟子是书你领悟透彻了吗?
别是都是研究孔子或者孟子,你倒好?还把孔子和孟子合璧了?
这都要狂得没边了!
只是这两个人都是城府很深之人,虽然对罗信这种狂得没边的事情很气愤,甚至反感,但是在没有看过《孔孟合璧》这个内容之后,还是没有开口。孙继先走到鲁大庆跟前道:
“拿来!”
鲁大庆便转头看向了罗信,罗信先是瞪了他一眼。然后才轻轻点头。鲁大庆便急忙将手中的那卷《孔孟合璧》递给了孙继先。
孙继先走到一张椅子坐下,那吴同知也坐在了旁边的一张椅子上,两个人便开始翻看。这两个人都是抱着一种随便翻翻的心态。
虽然刚才在湖畔罗信给了他们两个很大的惊喜,但是他们也不认为罗信的水平已经达到了著书立传的程度。他们两个只是想随便翻翻,找到书中的谬误,然后批评罗信一顿,让他踏踏实实地用心读书,便弄那些狂得没边的事情。
但是……
这一看,两个人就失声了。刚开始的不以为意消失了,神色也从原来的不以为意变成了凝重。又变成了兴奋,再变成了激动。到了最后,两个人便开始拍桌子叫好了!
“好!好!好!”
“啪!啪!啪!”
罗信看到两个人拍桌子的那个狠劲儿,嘴角就是一抽。这也不嫌痛啊!
孙继先和吴同知两个人虽然达不到大儒的地步,但是也堪称大家。那眼光自然是高人一等,虽然这一卷《孔孟合璧》还没有看完,但是也明白这卷书代表着什么。
两个人看得速度越来越慢,足足用了大约一个半时辰的时间,两个人才恋恋不舍地将头从书本上抬了起来。目光灼灼地望向了罗信。
那目光中有着震惊,有着赞赏,但是更多的却是不可思议。
之前他们也被罗信的学识震惊过,心中也对罗信的学识赞赏,但是那是站在前辈的高度俯视罗信。但是,如今却是不同,罗信在他们两个人的心中已经不是晚辈,而是可以和他们坐而论道的同辈。
甚至……
他们两个都觉得自己应该仰视罗信。
“不器,这《孔孟合璧》真的是你写的?”孙继先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
“是!”罗信轻应。
孙继先便微微闭上了眼睛,而一旁的吴同知也是如此。两个人再回忆刚才看过的《孔孟合璧》有没有不妥之处。
良久,两个人睁开了眼睛,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俱都是不可思议之色。这《孔孟合璧》之中竟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虽然理论似乎还不够完整,但是整个思想体系却是已经初具。吴同知凝声问道:
“不器,这本《孔孟合璧》似乎并不完整。”
罗信便点头道:“不错,这只是第一卷。”
孙继先和吴同知闻言精神就是一振,抢着开口道:“那第二卷在哪里?”
罗信便道:“还没有开始编撰,只是脑子里有着一些想法。”
孙继先目光炯炯地望着罗信,揽须微笑道:“怪不得你有着如此高的学识,能够写出《孔孟合璧》这样的书,哪怕只有一卷,你也超出同年太多。”
吴同知也欣慰地说道:“没有想到我们晋阳学府竟然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天才,这是我们晋阳学府的骄傲。
不!
是我们整个晋阳的骄傲!
不!
是我们正北方的骄傲!这回看那些南方士林再说我们北方无才子,哈哈哈……”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
第三百四十五章 罗信想游历
万分感谢博一生同学(588),rabit2011同学的打赏!
*
吴同知放声大笑,看来大明北方士林实在是被南方士林压制的厉害,猛然间出现了一个罗信,让他们喜出望外。
孙继先也喜形于色,只是心中有些遗憾,这样的大才却不能够加入心学,这是心学的损失。不过此时他也明白了,当初罗信和他师父陆庭芳为什么不肯答应加入心学,而拒绝了何心隐。这是因为人家罗信要自成一派啊!
想想当初何心隐气急败坏的模样,孙继先心中就觉得好笑。不过心中也有着安慰,那就是罗信不属于严党,虽然罗信不能够加入心学,但是也可以合作嘛!
就看罗信这个折腾劲儿,先是在朝廷上为圣上立功,击败阿拉坦汗,然后这又琢磨着在士林中扬名天下。
这一文一武真的操作成功……
这武的方面已经成功了啊!这文的方面……
有着这卷《孔孟合璧》还会不成功吗?
这么一想,孙继先和吴同知两个人心中都激动了,他们确实是像罗信心中所想的一样,被南方士林压制得太厉害了。这回总算找到了一个能够反击的人才。孙继先当即对着罗信道:
“不器,你准备什么时候出版这卷《孔孟合璧》?”
罗信便露出了一丝苦笑道:“学生正在苦恼,不知道是否应该现在就公布于世,还是等到我过了乡试以后再说。”
“没有必要等!”孙继先摆手道:“这样,由我和吴大人分别给你作一篇序,然后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这……”罗信只是略微寻思了一下,便知道这里面有着无尽的好处。由这两个人去运作,要比自己去运作不知道强出多少倍,便站起身形,朝着两个人深深一躬道:
“多谢两位大人。”
见到罗信答应,孙继先和吴同知也心中大悦。至此以后的七日之内。孙继先便每天跑到晋阳学府和吴同知,罗信一起论证这卷《孔孟合璧》。
想要作序也不是随便就能够做出来,总是要对这卷书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孙继先,吴同知和罗信三个人在此论道。那陶兴彦和云知秋也参与了进来。既然这两个人都参与了进来,罗信怎么可能忘记了周玉和张洵?便将这两个人也请了过来。
当张洵和周玉得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