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士-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

    “前两日,宣府总兵不是来拜见侯爷吗?我发现宣府总兵的亲卫中有一个校尉曾经跟随侯爷深入过草原,便请他喝一顿酒,在席间他说他过得很不如意,这一辈子过得最高兴的就是跟着侯爷纵横草原的那段时间。属下便将那件事和他透露了一些,没有想到他十分热切地希望能够加入,跟随侯爷,而且还说在宣府还有一些当初跟随侯爷纵横草原的人,他们都在想着侯爷,时常说起侯爷,他说回去和他们说一下,所以属下决定明日秘密去一趟宣府。”

    罗信严肃地说道:“可曾叮嘱他要守住秘密?”

    “说过了。”

    “可曾和他说过,一旦参与了进来,就成为了逃兵,这一辈子也许就只能够流亡草原?”

    “嗯,说了。”

    “好,你明日就秘密去一趟宣府。”

    “是,侯爷!”

    罗信又将目光望向了陆庭江:“二叔,你那边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陆庭江兴奋地点头道:“这一场大战,让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兵器,这些兵器完全可以武装一支数万人的骑兵,而草原又不缺马,只要将这些兵器运送到草原,很快就能够拉起一支队伍。只是缺少粮草。”

    “粮草的事情我来解决。我已经从其它八镇那里征调了一些粮草,他们在这次战争中出力有限,还都等着我为他们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所以他们的粮草都送来的非常痛快,此时大同内不缺粮草,反而有着很多。这些日子,大柱先把已经招揽的那些士兵交给你,我会在夜间将城门和仓库换岗,然后你带着那些士兵押送着粮草离开,在引龙河那里秘密驻扎下来,等到大柱回来,我们便前往钟金哈屯那里。

    二叔,大柱,草原的事情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如今黄台吉的二十万草原联军几乎都死在了大明,草原已经没有多少力量,这对于我们绝对是一个机会,你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草原。然后给我带一支强军出来。在这段时期,如果有那个部落强于你们,你们不要贸然行事,派人来告诉我,我带着兵去将他们剿灭。”

    陆庭江眼睛一亮道:“不器,你要我们统一草原,带出一支强军?需要多少人的强军?”

    罗信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最少也要二十万。”

    “你难道想要反了?”

    罗信摇了摇头道:“不,我并不是忠心于大明朱家,而是不想让我大明百姓再遭受战乱之苦。”

    “那你要二十万大军做什么?”

    罗信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开口道:“就算我们将来做了草原王,但是草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那里的日子实在是太苦。而我又不愿意让大明百姓遭受战乱之苦,所以便只好去寻找新的地方,一个新的适合我们生存的优良环境。”

    “除了大明,还有其它这样的地方?”陆庭江惊讶地望着罗信。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

第六百章 平静的生活

    求订阅!

    “当然有!”罗信的目光变得深邃:“穿过草原继续往西走,那里有着富饶的土地”

    说到这里,罗信摇了摇头道:“这只是做准备,将来未必用得到。”

    爆竹声声辞旧岁!

    京城。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今年的年节京城格外的热闹,大街上士农工商踏雪而行,摩肩擦踵,一片喧嚣,这是因为在去年大明彻底击溃了草原联军,致使草原再也不是大明的威胁。所以,今年的京城格外的热闹。

    一座占地极广的豪宅,只要看看那扇大门就知道这家人一定是富贵之家。而实际上这座豪宅内的主人确实是富贵人家。

    这座豪宅过去的主人是内阁首辅严嵩,如今的主人是一等阳林候罗信。

    不错!

    就是一等阳林候,而不是四等阳林候。如今的罗信已经被嘉靖帝加封为一等阳林候,不过却收回了总览全军的职务,如今罗信依旧是内阁司值郎。也就是说罗信只是爵位提升了,官职却依旧是原来的六品司值郎,而且被夺了兵权,实际上又回到了罗信以往的日子。

    此时,几个人正从大门外走了进来,正是周玉和张洵等晋阳其他八杰。进入大门,便是一个照壁,绕过了照壁,便觉眼前豁然开朗,整个院子宽敞大气,直让人心胸开阔。

    周玉等人先是去拜见了罗信的长辈,然后便顺着青石路向着罗信居住的地方行去。穿过了月亮门,便又进入一座院落,院落之内的通道全是青石铺就,三正四耳的堂屋也极为高大气派,东西厢房也都雕梁画栋,在院子里还摆着一个兵器架,上面摆放着各站中兵器。

    在院落的四周,靠着围墙还种着各种绿树,左侧有着一八角凉亭,右侧有着一座葡萄架子。此时是冬季,那葡萄架子上光秃秃的,就是堂屋的门窗也都是紧闭的,大门内还挂着厚厚的门帘。

    冬日的阳光很低,能够透过窗户纸深深映射进房间内,让房间里显得明亮了许多。只是,此时床幔却是垂下的,从里面传出来轻微的鼾声。

    在窗户边上坐着一个少女,身穿对襟红色缎子棉袄,看上去极为喜庆,这正是北方女子在过年的时候喜欢穿的颜色和样式。只是此时她坐在那里微微低着头在绣着一对鸳鸯,不时地抬目向着床上望去,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刚刚过门的小媳妇。

    这女孩正是陆入黛,罗信是在年前返回的京城,回京之后没过几天,便到了年节,整个人便松懈了下来,昨日去了老师陆庭芳家,和老师喝得伶仃大醉,被鲁大庆背了回来。今日陆入黛不放心,便带着丫鬟来到罗家看望罗信。

    她是午后来的,见到罗信依旧高卧酣睡,心中便有些埋怨父亲昨日和罗信喝得太多。但是想起父亲也在家大醉不醒,又有些心痛。

    “唉”

    陆如黛轻轻叹息了一声,又将目光望向了床上,虽然有着床幔遮挡,但是却能够听到里面传出来的鼾声,陆如黛将手中的女红放下,轻轻地来到了床前,将床幔拉开了一条缝,向着里面望去,便见到罗信正睡得香,睡得如同一个孩子,陆如黛望着罗信,脸上露出了一抹羞涩的笑容。

    而就在这个时候,陆如黛听到了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和几个人的说笑声,她自然能够听出来,是周玉等人的声音。她与周玉等人倒是很熟,也无需避讳,便将床幔拉上,匆匆地走到了外屋,将房门打开。周玉等人见到陆如黛,便不由一愣,然后纷纷施礼之后,周玉试探地问道:

    “不器他”

    陆如黛的脸上就浮现出一抹羞涩道:“不器他昨夜和家父喝得大醉,如今还没有醒。”

    “既然如此,他们就去厢房等他。”

    周玉几个人根本就没有客气的意思,罗信这里他们又不是第一次来住,自然熟门熟路,陆如黛便掩嘴一笑,吩咐春花和蝶儿等丫鬟为周玉等人整一桌酒菜。如今陆如黛虽然还没有嫁入罗家,但是罗家的下人都知道陆如黛就是未来的侯爷夫人,所以也都把陆如黛当着主子看待,对陆如黛的吩咐不敢有丝毫懈怠。很快就为周玉等人在厢房内整出了一桌子酒菜,本来就在过年中,食材都很充足,周玉等人一边喝着,一边等待着罗信行来。

    这有过去了大约一个时辰,罗信才伸了一个大懒腰,在床上睁开了眼睛,挥手拉开了床幔,刚想要开口唤蝶儿和春花进来服侍,那搭在床幔上的手就是一顿,看到了正羞涩地望着他的陆如黛。

    “你来了!”罗信从床上坐了起来。

    陆如黛放下手中的女红,端起一只茶盅,来到了罗信的面前道:

    “知道你差不多该醒了,刚给你沏的茶,还温着。”

    “谢谢!”罗信接过茶盅,喝了一口,不好意思地问道:“老师他”

    陆如黛没有好气儿地瞪了他一眼道:“你们老少两个喝起来就没有个头,我爹现在应该还在睡着。”

    “嘿嘿”

    罗信尴尬地笑了两声,这还没有娶人家女儿,就把老丈人给喝倒了。而且人家的女儿还跑到自己家来照顾自己,心中便升起满满的柔情。

    “劳累你了。”

    黛儿轻轻地摇了摇头,温柔地说道:“你既然醒了,我也该回去了。”

    “急什么?”罗信便深处双手去抱黛儿,黛儿就羞羞地在罗信的手上一拍道:

    “别胡闹!周大哥他们就在外面。”

    罗信神色是一僵,黛儿便羞笑道:“好啦,我的大老爷,赶紧起来,奴婢服侍您洗漱更衣。”

    罗信的脸上又先出了灿烂的笑容,在黛儿的服侍下洗漱更衣,然后拗不过黛儿,便将黛儿主仆送到了大门口,看着黛儿的轿子离去,这才转身慢慢地向着自己的院落走去。

    如今朝中局势变化很大,罗信被嘉靖帝突然一道旨意就夺去了兵权,回到了京城依旧担任他的六品内阁司值郎,这让罗信心中很搞不懂嘉靖帝的心思。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

第六百零一章 混乱的朝局

    求订阅!

    *

    如果嘉靖帝有杀他之心,那就应该高高地把他捧起,但是如今却并没有这样做,单看对他的赏赐却有一种磨炼他,想要把他留给下一任皇帝的意思。

    但是,细想之下,又不完全如此。

    虽然在官职上没有给他升职,但是却将他的爵位提升为一等阳林候。而且马芳并没有像罗信推测的那样,嘉靖帝为了制衡自己,让马芳继续留在内阁,而是让马芳去担任了兵部尚书。兵部尚书也是掌管兵权,从这一点看,嘉靖帝又在通过马芳来制衡自己,对于嘉靖帝的天马行空,真的让罗信心中生出了一丝畏惧。

    另外的变动是吏部尚书换了,竟然让邹应龙担任了吏部尚书。罗信在边关这几个月,几乎就没有在大明的疆域,一直带着兵纵横草原,为钟金哈屯清除草原上的障碍。所以当他被突然调回京城,见到了周玉等人之后,才知道了自己这些兄弟的日子过得真苦,而且朝中局势也向着罗信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

    邹应龙担任了吏部尚书之后,掌管吏部大全,也就是掌管了官员升迁的大全。他可是徐阶的忠实死党,以前徐阶想要掌控官员升迁,中间还隔着吏部尚书郭朴,但是如今吏部尚书换成了邹应龙,这就相当于吏部完全又徐阶掌控。而且徐阶还不需亲自出手,赤膊上阵,只要他有什么意思,邹应龙就会身先士卒,让徐阶有了回旋的余地。

    如此在这几个月中,徐阶渐渐地把持了朝政,和高拱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在和高拱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之后,徐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邹应龙开始刁难晋阳九杰,罗信不再京城,周玉那八个难兄难弟便糟了罪。其他的人还则罢了,他们还在翰林院内学习,不到做官的时候,也不到吏部考核的时候,但是周玉,张洵,罗智可是参加了编纂《元史》,原本年前已经编纂完毕,但是却被徐阶先要了去,然后一顿痛批,说编纂得一团糟,让他们重新编撰,如果再没有长进,吏部便会给他们差评。

    第二件事情,就是徐阶把手伸进了东南。

    大明的两大麻烦事,一个是北方草原,一个是东南倭寇。

    如今北方战事已经解决,不得不说,在这次北方战事中,徐阶不仅没有丝毫功劳,而且还是丢了人的。对徐阶的名望有着很大的打击,如果不是嘉靖帝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一直支持徐阶,徐阶有什么提议,嘉靖帝都准,徐阶早就被高拱给挤到边上了。所以,徐阶心中很焦躁,如果他想要重新获得名誉,就必须做出一件令朝野敬服的事情。能够勉强和北方战事相提并论的就只剩下东南倭寇了。

    而且他有着机会,以为东南的胡宗宪一直没有什么作为,东南依旧一片糜烂,徐阶便想着将胡宗宪换成自己的人,在东南打出一个漂亮仗,让天下人知道,大明不只是罗信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徐阶也可以。

    但是,罗信心中却十分清楚,胡宗宪以前有着养兵自重的嫌疑,但是自从严嵩倒台之后,胡宗宪便没有了后台,已经不敢养兵自重,而且最近也确实打了几场胜仗。

    要说这胡宗宪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原本嘉靖帝是把他当作内阁首辅来培养的,不停地调动他担任各方面的官职,但是却偏偏不给他升职,给人一种打压胡宗宪的感觉,而且偏偏刚愎自用的嘉靖帝还不告诉胡宗宪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内阁首辅就要有那个悟性,自己悟出来。

    但是……

    胡宗宪偏偏没有悟出来,而且渐渐地失去了耐心,最后竟然投奔了严嵩。这个苦命的孩子,在投奔了严嵩没多久,这严嵩就被罗信整倒台了。

    但是,在如今在大明没有比胡宗宪更了解倭寇的了,最佳的做法是嘉靖帝推心置腹和胡宗宪谈谈,让胡宗宪主动去打击倭寇。但是这对于骄傲的嘉靖帝来说很难。那么中策也应该是逼迫胡宗宪出战,只有下策才是换掉胡宗宪。

    一旦换掉胡宗宪,不管是派谁去,一个不熟悉东南的人,势必会引起混乱,倭寇势必又会猖獗起来,大明看似刚刚战胜了草原,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千疮百孔,经不起折腾。很可能因为东南一隅,而引起整个大明的动乱。

    于公,徐阶这样做就是将大明陷于混乱。

    于私,罗信也不甘心让徐阶这样打压自己。

    但是要如何破局?

    罗信的心中也很忧愁,嘉靖帝的心思不明,罗信又知道自己如今功高盖主,轻易动不得。

    唯一令他欣慰的是,经过了这几个月的努力,钟金哈屯虽然还没有统一草原,但是却已经成为草原中最大的几个势力之一。

    一边思索着,一边回到了自己的院子,来到了厢房,推开房门,便见到周玉等人正围桌而坐,见到罗信进来,俱都哈哈大笑。周玉起身来到罗信的身前,勾肩搭背道:

    “不器,见色忘友啊!”

    张洵也站了起来道:“罚酒三杯。”

    “必须罚!”众人也都站了起来,一起朝着罗信起哄。

    “认罚,认罚!”

    罗信走到桌前,翻开了三个酒盅,倒了三盅酒,然后端起来,一一饮尽。

    “好!”

    众人一阵呼喝,然后大家便都坐了下来,开始闲谈了起来。如今大家都已经入了官场,自然很快谈话的内容就涉及到了官场。

    罗智这里年龄最大,当着一众晚辈,说话也没有了顾忌。

    “这几个月朝堂可是风云变幻啊!吏部勘察了南七北六一十三省,以年老,有疾,无能,贪婪等等罪名,已经罢免了二十几个四品以上的官员。”

    云知秋叹息了一声道:“京城不也是如此?京城加上地方官员,不论品级高低,加起来足有近四百人被处置,换上来的几乎都是徐党的人,高拱大人几乎都被逼到了墙角。”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零二章 染缸

    求订阅!

    *

    “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周玉轻叹了一声道:“之前是一味地宠信严嵩,让严嵩完全把持朝政,如今又是一味地宠信徐阶,如今让徐阶权倾朝野。”

    刘文秀冷静地说道:“如今邹应龙当上了吏部尚书,他门下在翰林院的走狗总盯着我们,我们每天小心翼翼,就是这样,恐怕也不会得到好评。说不定我们这些人就别想着在京城了,到时候把我们都给打发到地方了。”

    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道:“我估计陛下如此宠信徐阶,应该都是为了打压我,是我连累的大家,对不起大家。”

    陶兴彦笑道:“我们如果怕你连累,就不会没事儿就往你这里跑了。”

    罗信便拱了拱手,然后说道:“大家不要泄气,徐阶不可能一手遮天,高拱大人也不可能总被逼到墙角。”

    “是啊!”黄生道:“只有高大人和徐阶两个人争斗起来,徐阶才没有精力注意到我们这些小角色,我们才能够在夹缝中生存。”

    海正看了一眼罗信道:“原来高大人和徐阶还旗鼓相当,甚至一度占据上风。但是如今却完全没有了还手之力。这都是因为陛下对徐阶的宠信。

    但是……

    陛下为何如此宠信徐阶?正如不器所说,陛下是为了打压不器。所以,不器你……很危险。”

    海正这一句话出口,众人便感觉到后脊梁发冷,实际上在座的每个人都是聪慧之人,也早就看出罗信功高盖主,但是却一直没有说出口,如今被海正说出来,便如同一阵寒风吹到了众人的心里,让人不由遍体生寒。

    罗智关切心乱,不由说道:“难道陛下还能够治罪不器不成?”

    众人俱都沉默,罗智的心中便更乱,虽然如今罗家也算是官宦之家了。罗信贵为一等侯,六品内阁司值郎,他罗智也在翰林院,身为七品。罗野和罗平,还有罗胜如今已经是从五品武将,罗青更是正五品武将,罗家几乎都已经为官身,但是罗智的心中却十分清楚,这罗家所有的官身都是随着罗信的荣辱而变化。

    如果罗信出了事情,他们罗家也就完了,罗家还远远没有到失去了罗信,依旧能够挺立不倒的大家族地位。功高盖主的结果他也知道,历史上这样的人几乎没有好下场,历史上得到相对好下场的人似乎也只有李靖一个人,但是李靖后期过得是什么日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副小心翼翼深入简出的模样。如此一想,心中更乱,不由脱口道:

    “难道陛下还能够治不器死罪不成?”

    “呼……”

    一阵大风将门吹开,冬季的寒风扑进了屋子内,只是瞬间便将屋子里的热乎气一卷而空,众人只觉心中透凉。

    罗信起身将房门关上,回头看桌子前的众兄弟一个个都脸色苍白,罗智的话点破了他们一直担心的事情。如今朝堂之上所有的人都视他们晋阳九杰为一体,如果罗信真的出了事情,他们也得不到好。周玉勉强笑了一下道:

    “这倒是不可能,陛下总不能够杀了大明的军神。”

    屋子里又寂静了下来,陶兴彦目光扫了一眼众人,最后落在了罗信的身上道:

    “事情是躲不过去的,既然今天大家将此事说出了口,倒不如我们说个彻底,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

    众人俱是点头,目光都汇聚在罗信的脸上,罗信不自然地笑了笑道:

    “你们说什么办?”

    众人的目光就是一缩,周玉试探地问道:“不器,你的意思是?”

    罗信压低了声音道:“陛下已经老了。”

    众人瞬间就明白了,陛下老了,这说明陛下也活不了几年了,陛下会把罗信这个危险的因子留给下一代吗?

    “那我们就束手以待?”罗智急迫地问道。

    罗信轻叹了一声道:“双方不在一个级别上。徐阶原本就高高在上,和徐阶比起来,他就如同一棵大树,而我们就像是蚍蜉。蚍蜉如何撼动大树?更何况,在这棵大树的后面还有着一个陛下?就算我们机关算尽,也无济于事。”

    “千里长提溃于蚁穴!”周玉凝声道:“我们可以从一点点做起,我们先不管陛下,也不去管徐阶,我们只管邹应龙。如果任由邹应龙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恐怕我们早晚都要完蛋,哪怕我们被外放为官,也会被他们挑出毛病,将他们踢出局。而且……胡宗宪,俞大猷和戚继光他们也会完蛋,徐阶不可能留着严嵩的党羽胡宗宪,如此东南局势也完蛋,最后说不定大明也完蛋。”

    罗信缓缓地端起了一杯酒,缓缓地喝下去,却感觉口中没有酒的醇香,反而有着一种苦涩,轻叹了一声道:

    “但是……如今我真的没有想出可行的办法。”

    “一人计穷,二人计长,我们慢慢合计。”陶兴彦凝声道。

    “说的是!”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罗信也点头道:“那我们就合计合计!”

    黄昏。

    罗信将众人送到了大门口,直到众人的轿子都消失在黄昏之中,罗信才转身缓步向着门内走去,他走得很慢,一直皱着眉头,这一下午,九个人倒是也商议出了若干办法,有正道,有诡道,罗信感觉到当初九个热血青年如今就变了,开始向着腹黑转变,罗信不由轻叹了一声:

    “官场真是一个大染缸啊!”

    他发现自己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当初的局势,当初他和严嵩斗,就是为了自保和生存,终于一步步通过了县试,府试,道试,乡试,会试,殿试,得了状元,进了翰林院,进了内阁,但是到如今又到了自保和生存的地步。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后花园,负手站在凉亭中,望着假山上的白雪,心中分析着局势。如今邹应龙就是徐阶手中的一把刀,而如今嘉靖帝的心思又让人琢磨不定。罗信坚信,嘉靖帝的心思在这样不明不白下去,邹应龙这把刀便一定会砍在他罗信的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