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信便站住了脚步,默默地看着周玉。
一息,两息……十息……
周玉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慌乱,罗信这才收回了目光轻声道:“女孩家的名声重要。”
周玉的神色变得严肃,点头道:“信弟,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我也不会说”
张洵也立刻说道,他们都知道这个时代女孩的名声有多重要。见到两人答应,罗信这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很看不上娟儿,但是却也不愿污了人家的名声。
“谢谢”罗信认真地说道。
“咱们兄弟需要如此客气吗?”周玉的脸上又露出欠揍的笑容道:“不过你真就那么忍心?能够看出来那小娘子可是真心喜欢你。”
“真心吗?”罗信微微摇了摇头道:“也许吧但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怎么能够和你没有关系呢?”周玉急道。
“嫁娶需要两情相悦,她的性子不适合我”罗信缓步而行。
“也不能够那么说”张洵在一旁道:“开始的时候她的性子也很温婉,是被你气的。”
罗信便翻了一个白眼道:“狼走天边改不了吃肉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可是……她哭得真是很可怜”张洵有些感叹地说道。
“嗯”一旁的周玉右手摸着心脏道:“很令人心痛”
罗信默默地将周玉搭在自己肩膀上的胳膊拿了下来,叹了一口气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周玉和张洵默然,跟着罗信向前走,又走了几十米,张洵叹道:
“嫁娶想要自己做主,两情相悦,谈何容易啊”
罗信和周玉的脚步就是同时一顿,目光中泛起了笑意望着张洵。罗信知道自己年龄小,有些话不适合说,但是周玉却是不管不顾。一副八卦的模样,伸手一扒拉把罗信扒拉到一边,凑到了张洵的身边道:
“洵弟,你这是发春了?”
张洵的脸色就是一红,周玉又把胳膊搭上了张洵的肩膀道:“是哪家小娘子让你发春了?说给大兄听听。”
“没有”张洵果断摇头。
“说说嘛”周玉搂着张洵的肩膀摇了摇。
“只是感叹……”张洵一脸的无奈。
“不诚实啊”周玉不依不饶。
“真的只是感叹……信弟,你和我一个村子,帮我说句话。”
“大兄,我们两个年龄还小,大兄已经十八了,什么时候让我们见见嫂子?”罗信轻笑着说道。
“唰”周玉松开了张洵的肩膀,打开折扇一摇,骚包地说道:“急什么?大好的人生我还没有享受够呢。那么多的小娘子,我又何必早早地弄个紧箍咒。”
求三件唉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
第一百零一章 游子身上衣
万分感谢浅斟离酒同学4588的打赏
“紧箍咒?”张洵愕然。
“啪”周玉将折扇一合,朝着罗信一点:“问他他总给小娘子讲。”
“西游记。”罗信言简意赅。
“哦,等我也看看”张洵若有所思。
这个时候,在小树林内,娟儿擦干了眼泪,双目之中透射着一股冷意。
“罗信,你今日给我的羞辱,来日必定百倍奉还”
话落,再也不看一眼地面上已经被撕成一缕缕的长袍,转身走出了小树林,冷然地望着那两个家丁道:
“今天的事情就给我烂到肚子里,否则定不轻饶。”
“是。小姐”
两个家丁规规矩矩,实际上这两个家丁这些年虽然在陆府,却不是陆府中人,而是娟儿从自己府中带来的下人,这两个家丁自然不敢违背小姐的意愿。
罗信三个人回到了府中,刚刚吃了早饭,便被人请到了周知县的书房。周知县让三个人落座,然后先是望向了周玉道:
“浩德,你准备的如何?”
“父亲,已经尽力了”周玉轻声回道。
周知县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道:“有几分把握?”
周玉小心翼翼地回道:“第二场对对子倒是有着几分把握,第一场的算学真是没有丝毫把握。”
“唉……”周知县轻叹了一声道:“到时候让县丞带着一群账房帮忙吧。”
“那县丞也是举人……”
周知县便瞪了周玉一眼道:“传条子不可以吗?”
“哦”周玉立刻竖起了大拇指道:“父亲智慧”
周知县便将目光又望向了张洵道:“洵儿,你准备的如何?”
张洵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苦笑道:“我还不如大兄。”
周知县的眼中就闪过一丝失望,不过想到自己的儿子都是如此,又怎么能够对张洵有着过高的期望?
看了罗信一眼,原本还有的一点点期待之心也淡了,一个九岁的小孩子……算了……
“信儿,你准备得如何?”不过,周知县还是要问,一视同仁嘛
罗信便憨笑道:“义父,实际上我就是来看看热闹,我这个年龄又能够帮上什么忙?”
“罢了”周知县又叹息一声。
“义父”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好意思道:“你看……我年龄小,让我在院子里翻一天的书……我是不是就不参加了?”
“我……”罗信抓了抓脑袋道:“我就自己在屋里自己琢磨。”
“罢了”周知县点点头便同意了。
这一天。
周玉和张洵等书生都在院子里苦思冥想地做准备,那简明还目光四下搜寻罗信的身影,当没有看到罗信之后,这才不屑地撇了撇嘴,志得意满地开始翻书。
这一天。
罗信却是在屋子里逍遥自在,小睡了一会儿,将前世的数学倒是略微回忆了一下,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好回忆的,哪怕就是一道小学应用题,如今这些秀才举人都未必能够算得出来。
在小院里还练了一趟太极拳,琢磨了一个多时辰的扇功,最后还偷偷地溜出去,在县城逛了一圈。
中午在外面饭馆吃了一碗面,然后优哉游哉地返回了陆府。看到陆府门前的那匹马很眼熟,仔细一看,那不是大哥的马吗?
急匆匆地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便见到大哥正坐在椅子上,便道:
“大哥,你怎么来了?”
罗青便憨笑道:“我来到陆府说是找你,大兄就把我安排在这里,说你一会儿就回来。小弟,我看到院子里有那么多读书人在准备,你上哪去了?”
罗信支吾了一下道:“大哥,我是问你怎么来了?就你一个人来了?”
“嗯。就我一个”罗青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搁在桌子上的包袱道:“这是娘连夜给你做的,你穿上试试。”
罗信的神色就是一愣,双手将包袱接过来打开,便见到里面有着一件月白色儒衫,还有一双崭新的布鞋。一旁的罗青道:
“娘说你去参加文斗,需要体面。这些日子就在偷偷地做,直到今天早晨才做出来。就让我给你送过来。”
罗信的眼睛就有些模糊,吸了一口气,将月白儒衫穿上,然后又将崭新布鞋换上。双手轻轻地抚摸着身上的儒衫,心中便生出了感触,究竟是母亲,都没有量过自己的尺寸,就做得如此合身。
而正在这个时候,门被推开,周玉和张洵走了进来。他们两个是想来看看罗信有没有回来,如果还没有回来就留在屋子里面陪罗青一会儿。这一进门就看到了一身崭新的罗信,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用手中的折扇指着罗信,扭头问罗青道:
“三弟,这个小白脸是谁?”
“嘿嘿……”罗青坐在那里憨笑,罗信却是潇洒地一甩袍袖,微微扬起下巴颏道:
“我娘给做的,羡慕吧?”
张洵便撇了撇嘴道:“我娘也给我做了,我明天早晨再穿。”
“我也有”周玉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话落,屋子里却突然压抑了下来。罗信,张洵和周玉的娘亲都给他们做了新衫,可见对于这次文斗的重视。
如果输了……
周玉突然叹息了一声道:“无颜见娘亲啊”
“那我们就赢”罗信的目光变得坚定。原本他只是想着来看看热闹,并不准备参与文斗,哪怕是阳林县输了,但是穿上娘亲亲手做的儒衫,仿佛带上了娘亲的期待。
不赢
无颜见娘亲
为了娘亲也要赢
“对我们要赢”周玉伸出了手,罗信将手放在了周玉的手上,张洵将手放在了罗信的手上,罗青也走了过来,将手放在了上面。
“我们要赢”
四兄弟同时喝道,一时之间,昂扬的斗志从四兄弟的体内散发了出来,罗青激动的脸色有些潮红道:
“二哥,你娘和你的一些族人明日也会去观看文斗,为你助威。”
张洵的手便是陡然一紧,脸上散发出一种光彩。罗信转头望着罗青道:
“那爹娘呢?”罗信眼中便现出了期盼之色。
罗青便笑道:“爹娘都来。还有爷爷,大伯,大婶和小婶他们都来。”
求三江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
第一百零二章 饺中饺
求三江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听到爹娘都来,罗信便眉开眼笑,至于爷爷,大伯和小婶他们罗信心中知道他们是来看小叔的,不过他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有爹娘。顶点小說,
既然看到罗信回来了,周玉和张洵便简单地聊了几句便离开了。罗青留了下来,准备明天和罗信一起去文斗现场。
第二天一早。
所有的参加文斗的读书人聚集在周府院落里一起吃早餐,周知县这次早餐安排的是饺子,饺子也被称之为元宝,因为其形状似元宝,古代人远行之前通常都吃饺子,以图吉利。就是如今也有着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
不过周知县安排的这个饺子宴可不是一般的饺子宴,他也是绞尽脑汁,又和县城内最大的酒楼大厨商议了一番,接受了大厨一个饺子的做法。这个大厨来自南方,南方有一种别看生面的做饺子方法。这种方法在南方高档酒楼很流行,一般都是士林读书人一种文雅的饮食文化。但是在北方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周知县就是想要通过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饺子宴观看一下这些读书人究竟谁有急智,或者是见闻广博。
众人都已经坐好,看到自己的面前放着一把精致的小剪刀,还有一碟放好的醋。这些书生知道今日早餐要吃饺子,那碟醋知道做什么用,但是那精致的小剪子却不知道何种用途。一时之间有的人望着那个小剪子思索,有的人已经开始低声议论。
周玉也不知道,看了看面前的小剪刀,再看看左边的张洵和右边的罗信和罗青。张洵和罗青眼中现出了迷惑,罗信的目光却是很奇怪,仿佛似在回忆什么。
不错
此时罗信的思绪已经飘走了,回忆起前世在南方曾经吃过的一顿饭,那顿饭最后的主食就是饺子。只不过有一种别称,叫做饺中饺。那是那家酒楼的特色主食,当时每个人面前就是摆放着这样一把小剪刀。
很快,有下人开始上粥,每个人面前一碗白米粥。然后便有一个个下人端着一个个碟子走了出来,每个人面前放下一个碟子。
众书生一看神色就是一呆,因为那个碟子上方的确实是饺子,不过却是一个大饺子,占据了碟子的三分之二。
“这是什么饺子”
“看模样是饺子,但是这么大的饺子这么吃捧着吃吗”
周玉也不禁皱了一下眉头,不由左右看了看,眼睛却是一亮,因为他发现罗信很是气定神闲。这个时候周知县也在打量众人,在所有的人当中也就是他和陆庭芳两个人面含微笑。周知县是从大厨那里得知了奥妙,而陆庭芳则是知道这种饺子的吃法,他曾经在南方为官,吃过这种饺子。
看到众人呆滞的模样,周知县不由心中失望,就这么一群榆木脑袋,如何能够在文斗中获胜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因为他看到一个人动了。将目光望过去,神色又是一紧。此时不仅仅是他神色一紧,就是陆庭芳和林昌两个人神色也是一紧,因为动的那个人是罗信。
这三个人可不相信罗信知道吃法,一个九岁童子怎么会知道
他该不会捧起来吃吧
那可是丢了大人啊
但是随后他们三个又瞪大了眼睛,因为罗信表现得太气定神闲了。只见他拿起桌子上的那把精致的小剪刀,将那个大饺子从上边剪开,然后拿起筷子将饺子皮向两边一分,便露出了里面的小饺子,大约有十五六个,一个个雪白晶莹,圆鼓鼓如同一个个银元宝。
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轻蘸了点儿醋,分两口吃下,然后喝了一口粥,慢条斯理,骨子里透露出一种优雅。
一旁的周玉都看傻眼了,心里在呐喊:“他不是村子里面的孩子吗怎么会知道这种吃法我都不知道。”
此时众人也都看到了罗信的吃法,眼睛俱是一亮,纷纷学着罗信的方法打开饺子皮,开始吃了起来。
简明的心里很不舒服,凡是罗信出彩儿的地方,他都觉得堵心。那雪白晶莹圆鼓鼓的饺子仿佛变成了罗信的脸,狠狠地一筷子夹了下去,那饺子却是一滑,划出了碟子,掉在桌子上,换来了同桌异样的目光。
简明的脸就是一红,耷拉着眼皮将那个饺子夹了回来放在了一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勉力平静了下来,夹起了一个饺子慢慢地咀嚼了起来,可是越想越恼火,只是吃了三个饺子竟然觉得难以下咽。
待众人吃完早餐,周知县才笑问道:“罗信,你如何知道这种饺子的吃法”
众人的目光都“唰”地一声聚集了过来,每个人心中都十分好奇。罗信从容地站了起来,恭敬地答道:
“回堂尊,学生曾经听人说过。”
“嗯”周知县便点点头,心中暗道,这才对嘛便也没有去问听谁所说,站起身形道:
“出发”
众书生出了大门,有准备好的牛车,骡车和马车。周知县,陆庭芳和那些举人乘坐马车,秀才们乘坐骡车,而那些童生和没有功名的人乘坐牛车。
罗信没有乘坐知县安排好的牛车,而是和周玉一起乘坐着张洵家的骡车。而罗青则是骑着自己的大马跟在了后面。一行人行到了城门口,便见到城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罗信看到了自己的爹娘,当然还有爷爷,大伯,堂兄,小婶。奶奶和堂妹没有来。
罗信乘坐的骡车夹在中间,自然是不能够下车,便朝着爹娘远远地摆手。爹娘也激动地朝着罗信摆手,望着罗信穿着崭新的月白儒衫,罗氏的脸上就是一片夹杂着骄傲的欣喜。罗平的神色也很激动,使劲儿地向着罗信挥着手。
张洵的娘亲和一些族人和罗平站在一起,也向着张洵和张树摇手。在罗平的另一边站着罗信爷爷大伯那些人,那些人的脸色也挂着激动的神色,眼中也有自豪,也在使劲儿地摇手,不过那目光却是没有看罗信一眼,俱都聚集在罗智的身上,目光随着罗智身形的移动而动。
求三江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
第一百零三章 两县聚
万分感谢一沙同学100的打赏
关于这次文斗的地点两县也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因为文斗之事是由阳林县先提出来的,所以这次文斗的地点便在阳林县,也就是说这次阳林县是主场。而下一次则是在阳曲县,两县轮流。
但是,阳曲县也提出了要求,就是文斗的地点不能够距离阳曲县太远,最后经过协商,双方就把文斗场所定在了两岸。
轮到阳林县主场的时候,就在县河的左岸,轮到阳曲县主场的时候,就在县河的右岸。
此时在岸边已经搭建起一座高台,那里就是文斗的擂台。在擂台的两侧,各自搭建了两座观礼台,那是给两县县令和举人以上的名流落座的地方。
左边是阳林县,右边是阳曲县。
不要小看了明朝人看热闹的心理,实际上古代的生活也确实有些乏味,如今有着这样一场文斗,而且还关系到两县争水,所以两县有着大量的人涌了过来。还有晋阳府和其他县的读书人,此时的左岸已经聚满了人,就连河上都排满了一艘艘小船,人头攒动。
见到两县的官员到了,围观的百姓纷纷散开,这个时代百姓对于官员还是从骨子里有着一种惧怕。
两县县令走在最前方,身后跟着举人以上的名流和县丞,典史等人,然后才是秀才,童生和罗信这样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走过百姓排成了人形胡同,两县县令终于在中间碰面。
“周兄”
“李兄”
两个县令客气地相互拱手为礼,全然没有当初为两县争水相互斥责彼此的怒色。两边的名流大多数也都相互认识,便纷纷地相互招呼,一时之间,大袖飘飘,文声阵阵。
但是不管双方的人如何亲热,却是泾渭分明。罗信站在最后面,远远地看着中间的景象,不由低声笑道:
“还真有决斗的气氛啊”
张洵神色激动,心中澎湃,双拳紧握,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这种大场面,脑子都一时之间有些晕乎乎的。一旁的周玉也好不到哪里去,脸色也是一片潮红。罗信将目光向着周围望去,左右两侧的书生都在激动的脸色潮红,前面的人看不到他们的脸色,但是也能够看出他们的脊背僵硬,罗信便轻叹道:
“紧张成这样,还文斗个屁啊”
周围的一些书生闻听,俱都转过来怒视着罗信,实在是罗信的话有些伤人。但是当他们看到罗信一脸轻松的时候,心中便有些惭愧,自己这么大的人了,心境还不如一个童子。如此一来,紧张的情绪倒是消散了不少。
但是,罗信的声音并不大,也只有周围的书生听到,在前方的书生依旧处于紧张之中。周玉便低声对张洵道:
“我去前面提醒那些秀才,洵弟去提醒那些童生。”
“嗯”
周玉和张洵兄弟两个便向着前方走去,一边前行,一边口中说着什么,便有书生不停地向着周玉和张洵拱手致谢。罗信站在原地看着周玉和张洵,心中暗道:
“经此一事,大兄和二兄在阳林县士子心中地位有拔高不少”
向着四周看了看,都是人。罗信的脸上便露出了一丝苦恼。此时大家都已经下了车,那些马车,骡车和牛车都停在了最外围,众人都是步行而来。
“这文斗不可能很快结束吧?”罗信皱了皱眉头:“就这样在这里站着?这要是站一天,也太累了。就算自己自幼练武,这身体也才有九岁啊肯定吃不消啊”
左右看了看,见到大家都将目光望向前方,没有人注意他,便偷偷地向着后面退去。一直退到了外面,然后找到了张洵家的那辆骡车,根叔正坐在那里,而且自己家的牛车也停在了旁边,在自家的牛车旁边还挺着一辆牛车,那是爷爷家的。
那是大伯见到罗平家都买了牛,而且爷爷家的田也多,便和爷爷商议也买头牛,爷爷觉得今年也养鱼了,总不能够到时候舔着脸去管老二借牛车吧?
再说了……
等着上秋丰收了,就是卖那些鱼也足够买一头牛,所以便同意大伯买了一头牛。如今在那辆牛车上,爷爷,大伯等人正坐在上面,小婶还站了起来,遥望前方,在人群中寻找着小叔的身影。
在张洵的骡车上,此时坐着张洵的娘亲和族人,而罗平夫妇和大哥则是坐在自己家的牛车上,那匹马则是拴在了牛车上。
罗信挤了过来,先是和爷爷大伯等人问安,然后又向张洵的娘亲问安之后,这才跳上了自己家的牛车。还未等说话,旁边就传来了小婶的声音:
“信儿啊,你怎么出来了?你是读书人啊,应该是去参加文斗。啧啧……这身衣服是你娘给做的吧?你就这么出来,岂不是辜负了你娘的一片心?”
罗平夫妇也紧张地望着罗信,他们也不明白罗信怎么就跑出来了?难道信儿不想要参加文斗了吗?
信儿是读书人,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以不参加呢?罗平的脸色都黑了下来,使劲儿地瞪着罗信。再听到小婶的话,那脸就更黑了。
“爹,娘,大哥。”
罗信先是笑嘻嘻的打着招呼,但是这三人都一语不发地盯着罗信,就是两侧的张洵娘亲和爷爷那边也都盯着罗信。罗信的脸上立刻现出萌状道:
“这文斗恐怕不是一天能够结束的,孩儿太小,站不了那么久……”
罗氏的母爱当即大发,将罗信搂了过来道:“是啊,信儿哪里站得了那么久?”
罗平的脸色略缓,不过依旧不那么好看,瞪了罗信一眼,低声道:
“习武之人,哪有那么娇贵?”
罗氏便瞪了罗平一眼道:“这么小的身子这么能够站一天?该我儿出面的时候,我儿自然会出面。”
“嗤……”
那边便传来了小婶一声嗤笑。但是随后却传来了爷爷的一声冷哼。不管怎么说,一笔写不出两个罗字,在家里关上门怎么都可以,却不能够在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