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震慑那些贪污官员,让大明官员惊醒,也算是还大明官场一个朗朗乾坤。”
“好,朕准了!”嘉靖帝沉吟片刻点头道。
“陛下,内库还有银子吧?”
嘉靖帝警惕地望着罗信,罗信便笑道:“陛下,借给臣,臣还你。”
“你要干什么?”
“臣要割韭菜,总得有韭菜吧?急忙急促地也不好确定谁的韭菜,陛下的那些私房钱拿出来做个引子,很快就会还给陛下。”
“真的?”嘉靖帝有些舍不得。
“陛下!”罗信好笑道:“臣说的话,什么时候食言过?”
嘉靖帝想了想,还真是。而且他也想到了,如果罗信解决不了问题,大明就出大问题了,那个时候,别说自己的私房钱了,就是性命都有危险,于是便点点头道:
“朕也没有多少,只有七十万两。”
罗信不由在心中暗骂,有七十万两,还让徐阶动用国库修建玉熙宮?
*
*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见马芳
“请陛下下旨,由臣负责赈灾,剿匪。再下旨给胡宗宪,令他严防死守,只要倭寇不上岸就可以。给马芳下旨,令其去北方坚守,不需要进攻,耗费粮草,只需要坚守,阻挡高丽即可。
半年!
只要坚持半年,大明就会恢复过来,只要半年南北不发生战争,臣就有把握解决问题。”
“朕准了!”
圣旨一道道下去。
剥夺了徐阶赈灾和剿匪的权力,赈灾和剿匪全部交给罗信。同时嘉靖帝取出内库七十万两白银交给罗信。
下旨给胡宗宪,下旨给马芳。秘密下旨给罗信,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不管是谁,只要有证据,就可以杀。
罗信上任第一个举措,就是将徐阶派出去监督赈灾的官员都调了回来。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怀疑。大家都知道罗信和徐阶的关系,如今罗信掌权,怎么可能用徐阶的人?
然后,罗信将七十万两银子都用在了赈灾上,没有给军队留下一两银子。军队当然不干了。罗信雷厉风行地会见了军方代表,上来就问了一句话。
“徐阶之前给的粮草能不能支持半个月?”
“能,但是……”
“没有但是!”罗信挥手打断了他们道:“你们目前的任务不是剿匪,而是帮助疏散流民,并且监督他们,不能够让他们成为流民。然后等待着我的命令,到时候,我让你们去哪儿剿匪,你们就去哪儿剿匪。命令下达,粮草自然会到,否则,你们可以拒绝出兵。不知道我罗信这两个字在军方有没有这个信用?”
“有!”军方立刻点头,罗信在军方的名望和信用真不是盖的,罗信一句话,甚至比皇帝一句话都有信用。
“可是……即便是不出兵,也就能够坚持半个月,疏散和监督流民,军队也得吃饭。”
“不会有半个月!”
这只是罗信接过权力的第一天上午,打发走了军方,同时七十万两赈灾款正在起运。在罗信的值房内,此时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守有,一个是黄锦。罗信望着刘守有道:
“刘大人,你立刻秘密派出锦衣卫,监督南北总共七个省的大小官员,凡是贪污的,都给我抓稳了证据。而且安排好人手,随手等着我的命令,立刻抓人,抄家。”
“放心!”刘守有自信地说道:“我们锦衣卫无孔不入,在那些官员的身边和府内都有探子。而且我们早已经有了他们的贪污资料。以前陛下不看,如果你想要看,我立刻给你。”
“我们这里也有!”黄锦道。
“好,把资料立刻送到我这里来。另外,黄公公,你立刻派出东厂的人,向受到流寇袭扰的七个省份传出消息。就告诉那些巨商,大明如今南北都在发生战争,没有那么多的军队,所以,只能够慢慢剿匪。明码实价,那个省份出一百万两银子,就先去那个省份剿匪。”
“啊?”黄锦惊讶地望着罗信。
“银子到了,就出兵,否则就让他们等吧。等着流寇攻破城池,他们的性命都没有了,家财也没有了。他们会同意了,一百万两银子看着多。但是放在一省真的不多。一个省的商人,世家,豪门太多了。摊派下去,每家才几个银子?”
“好!”黄锦兴奋了起来。
“是丑话说在前头!”罗信肃然道:“别让我发现你们双方贪污,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如果让我发现贪污,我也不会禀报陛下,先杀了再说。”
两个人不由心中一凛,他们两个此时也意识到了大明如今的局势,而且听出来罗信的认真。如果他们真的敢乱伸手,说不得罗信真的斩了他们。他们如今和罗信可是同一阵营,所以罗信见到他们点头之后,神色一缓道:
“不过,我也不会亏待你们。有些规矩我会守。东厂负责的商贾,世家和豪门交上来的银子,我自然会截留一部分,给黄公公留下一份。而抓捕官员,抄家出来的银子,我自然也会给刘大人留一份。”
两个人立刻眉开眼笑起来,罗信凝声道:“我留给你们的是守规矩,希望你们也守规矩。未来我们三个共富贵,我不希望在这之前出现令我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不器,你放心,我们懂。”
“那就开始吧!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时间紧迫。”
说到这里,罗信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刘守有道:“这是我写给胡宗宪的信,用最快的速度送去。”
“没问题!”刘守有接过了信道:“不急这点儿时间,这都到中午了,我们一起吃点儿。”
“中午我约了马芳。东南那边,胡宗宪的压力不大,毕竟倭寇还没有上岸的迹象。但是北方不同。所以,我要和马芳谈谈。明天马芳就要前往北方,不谈就来不及了。”
“好,那您忙吧,我们告辞。”
黄锦和刘守有离开之后,罗信也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来到了和马芳约好的酒楼,进入到包厢,见到马芳已经到了,罗信便露出歉意道:
“马老哥,应该是我早来……”
马芳大笑着起身道:“不器,我们之间就不要客气了。虽然我们平时不太接触,但是我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
“马大哥说的是!”
罗信和马芳落座,两个人也没有立刻谈公事,而是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罗信才放下筷子道:
“马大哥,这次去北方委屈你了。以马大哥的本事,如果物资充沛,你不仅能够将高丽赶走,甚至率领军队攻入高丽。但是如今大明没钱,所以你只能够坚守。”
“我明白!”马芳肃声道:“但是,如果一直没有粮草,恐怕坚持不住,不得不收缩防线。如此便又要丢失领土。步步后退,大明……”
“半年!只要坚持半年。”看到马芳为难之色,罗信又道:“也不是不能够退,但是半年内,只能够让出一个军镇,否则让高丽占据的领土太多,会尾大不掉。”
“没问题!”马芳松了一口气道:“不就是半年吗?我坚持得住。”
*
*
………………………………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马芳的建议
“拜托了!”罗信站起来,向着马芳深施一礼。
马芳急忙扶住罗信道:“这是我们军人的责任,当不得大人如此大礼。只是,如果单独面对高丽,我的压力不是很大,怕就怕草原……”
“这个我来解决。”
“那就没问题了。”
“明日就走?”
“嗯!”
“明天我送你。”
“好!”
“不器,这一关,我们大明真的能够过去吗?”
“能,一定能。”
马芳沉默片刻,叹息了一声道:“如果陛下能够重用不器,我倒是相信大明能够度过这一关。如果再过十年,不器你能够入阁,我坚信大明会再一次走向辉煌。但是……”
罗信也默然下去,马芳看了看罗信道:“不器,我们也是过命的交情吧?”
“是!”罗信点头。
马芳脸上露出笑容道:“不器你最近几年,仕途暗淡,如履薄冰。如果不是如今大明出事,恐怕你还呆在锦衣卫的大牢里。”
罗信苦笑点头道:“老哥,我们之间也不用虚言。陛下忌惮我,不杀我就不错了。”
“也不全是!”马芳摇头道:“实际上不仅仅是你,张居正,郭朴等人也都仕途暗淡。按理说,你们在吏部的考评中,全都是优等。有着这个考评,那必定是治世之臣,必定要升官。但是,年龄比你大,资历比你老的张居正,也不过是杭州知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陛下并不糊涂,如果像你们这样的治世之臣都弃之如蔽履,大明早就亡了。”
“老哥言重了。”
“一点儿都不重。”马芳摇头道。
罗信心中已经有了推测,但还是向着马芳拱手道:“还请老哥指点迷津。”
马芳看了一眼罗信道:“以你的智慧,应该已经有所推测。陛下并不是看不见你们的能力,只不过陛下是把你们雪藏起来,留给他的儿子用罢了。”
“陛下会真的如此想?”罗信虽然有所推测,但还是不敢相信。
马芳摇了摇头道:“不器,你智慧绝伦,但还是太年轻了。实际上,不仅仅是你,张居正的年龄也太年轻了。就拿你来说吧,你南征北战,又解决大明财政。如果你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人,恐怕这个时候,早已经入阁了。但是,你如今才二十二岁,以这个年龄让你入阁,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十年之后呢?
十年之后,你必定门生故吏一大推,即便是你不结党,也会自动形成一个党派。那个时候,皇权必定会旁落。”
看到罗信脸色微变,马芳又道:“以陛下之英武,会给自己的儿子留下这个隐患吗?陛下和官斗了一辈子。当初的大礼仪,实际上就是皇权和官争夺权力。陛下想要独掌朝纲,官想要让圣天子垂拱而治。最终陛下打断了官的脊梁,却也让大明走向了下坡路。”
罗信对马芳钦佩起来,没有想到马芳一个武官,竟然能够将事情看得如此清楚。再想想马芳的年龄,心中也就释然。
“老哥,我和张居正他们还有不同。”罗信轻声道:“他们都是单纯的官,而我却曾经南征北战,与军方有着千丝万缕。”
“是啊!”马芳叹息了一声道:“不过,你做的很好。最起码,在表面上,你已经和军方断了关系。”
“但是,如今恐怕又要联系起来了。”罗信苦笑道,这次他负责围剿流寇,怎么可能和军方不发生接触?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罗信眼睛一亮:“老哥,有何良策?”
“抱团取暖。”
“抱团取暖?”
“不错,你如今还是太单薄了。你不可能和军方抱团取暖,那是去死之道。但是,自从你为官以来,在官体系中,你并没有多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你想说复兴社那些人。他们在未来应该能够帮得上你。但是如今嘛,他们还太弱了。
不算他们,你如今有能够帮得上你忙的朋友吗?就拿这次你入狱的事情来说,有四品以上的官员为你说话吗?”
罗信脸色难看。马芳继续说道:“就算你智慧绝伦,却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把你弄进大牢,徐阶根本都没有出面,只是他手下的群狼就做到了。”
罗信脸色苦涩道:“我也知道,只是我太年轻了,升官又生得快,少了过程。”
“法不责众,这个众很重要。而且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想在将来有一番作为,就必定要结交一批五品以上的官员,最好能够结交一些四品三品的官员。一旦有了危险,大家一起上,一旦达到了这个程度,即便是陛下,也不敢杀你,顶多让你闲置。以你如今的实力,你最多也就结交到三品,如果再往上,那就不是结交,而是投奔了。比如你投奔高拱。”
“不容易啊!别说三品了,便是四品,都几乎被高拱和徐阶瓜分了。即便是有那么几个没有被瓜分的,有如何会看得上我的这个小年轻?”
“现在招揽不到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够没有这个想法。”
“我明白,谢谢老哥。”
罗信和马芳分别,第二天,亲自将马芳送出了城门。和罗信一起相送的还有徐阶和高拱。像这种大军出征,作为内阁也不得不出面。
“不器,去我那儿坐坐?”高拱走到罗信跟前笑道。
“好!”罗信欣然点头。
两个人回到了高拱的值房,王锡爵给上了茶,然后退了出去,值房内便只剩下了罗信和高拱。
高拱望着罗信轻声道:“不器,我听到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听说……有一个消息在遭受流寇袭击的省份传播,说大军无钱,哪个省份先交上一百万两银子,便去哪个省份围剿流寇。而且这些银子还不是官方从百姓身上征税,而是要商人,世家和豪门捐献。”
………………………………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人心浮动
“是吗?”罗信脸上露出笑容道:“如果真的有商人,世家和豪门捐献,倒是体现了他们爱国的情操,有如此商人,世家和豪门,大明何愁剿灭不了流寇?何愁大明不振兴?”
“不器!”高拱脸色凝重道:“你就不觉得这样败坏了大明的名声?”
“这都是自愿的,何来败坏名声之说?”
“你……不器,你这和严嵩,徐阶之流有什么区别?”
罗信摇头道:“这消息又不是我传播的,他们捐献银子,我剿匪。不捐献,我也剿匪。”
“不器,你好自为之。”高拱一张脸耷拉了下来。
罗信笑呵呵地起身道:“大人,不器还有些事情要去处理。先告辞了。”
罗信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发现黄锦正坐在值房内等着自己。见到罗信,便起身道:
“不器,你回来了。”
“嗯,有事?”
“陛下召见你。”
罗信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道:“走吧。”
来到了偏殿,便见到偏殿的周围被锦衣卫和东厂番子距离偏殿三十米包围了起来。进入到偏殿,里面只有嘉靖帝一个人。嘉靖帝望着罗信道:
“不器,让世家豪门和商人捐钱的消息是你放出去的?”
“是!”罗信干脆地点头。
“啪!”嘉靖帝一拍书案:“胡闹。”
“没钱!”罗信淡淡地说道:“而且北方的军队不能够动,要抵抗高丽,南方的军队也不能够动,要提防倭寇。即便是朝堂有着充足的粮草,也无法同时针对七个省份剿匪,这点儿兵力,如今只能够一个省份一个省份的剿匪。既然如此,如何排先后?排了这个,其余是六个便会怨声载道。既然如此,反正都是怨声载道,那就看谁先捐钱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嘉靖帝一听,也不言语了,闷闷地坐在那里。罗信看了一眼嘉靖帝道:
“陛下,我们是真的缺钱。缺的不是一星半点。您不要忘了,围剿完流寇,安抚灾民之后,我们还有南北两场仗要打。打仗没有了银子怎么可以?七个省份,剿匪用不了七百万两银子,剩下的是为了南征北战准备的。”
嘉靖帝站起身形,走到了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致,久久不语。罗信和黄锦也久久不语。
“大明终于到了如此程度了吗?朕难道是一个昏君吗?”
罗信和黄锦没有人言语。实际上,罗信此时也在想着嘉靖帝的一生。纵观嘉靖帝一生,嘉靖帝算不上一个昏君。虽然不上朝,但是朝政还是把握在他的手中。大明走到如此程度,至嘉靖帝之后,更是一泻千里。就拿明末皇帝崇祯来说,更不能够说他是个昏君,是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个环境不是指的自然环境,而是认为的环境。
“不器,你说朕是不是一个昏君?”嘉靖帝转过头望着罗信。
罗信心中暗道:“你这么问我,我敢说你是一个昏君吗?”
“不是。”
“那你说大明为何到了如此程度?”
罗信沉吟了片刻道:“李朝历代的衰亡,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什么原因?”
“土地。”
“土地?”
“是!”罗信凝声道:“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有大量的世家豪门死亡,所有便有了大量的无主土地。所以,在李朝历代的开国年代,国家都不缺少土地,都分给百姓土地。那个时候,百姓是最幸福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土地兼并开始了。
土地兼并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每逢灾年,百姓过不下去,只有卖地,这些地便让那些世家豪门购买去了。另一条路,便是读书人一旦得了功名,便有大量的百姓投献。
如此以来,世家豪门中一定有当官的,而投献的那些读书人,也都是有功名的。自然不需要交税。一百多年下来,能够交税的土地便占不到大明总土地的两成。但是大明想要正常运转,两成土地的税收如何够用?
如此便只有加税,如今的大明连加税都不够了,所以税都收到四十年后了。自然便造成了名不聊生的状况。别说的大灾年,就是小灾年,百姓也受不了,因为他们家里年年没有存粮,没有丝毫的抵抗受灾的能力。这就是大明到如此程度的原因。”
“人心浮动,民心如烟啊!”嘉靖帝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呵呵……”嘉靖帝冷笑了两声道:“朕起早贪夜,忙碌一声,原来好处都让那些世家豪门拿去了。”
罗信和黄锦垂着眼帘,默然不语。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嘉靖帝淡淡地说道。
“陛下,这次恐怕会杀不少官员,您要准备好替补的官员。在臣的奏章到了之后,立刻派下官员接管。否则会生乱子。”
“嗯,朕有数。”
“臣告退。”
罗信回到了自己的值房,让鲁大庆将锦衣卫和东厂送给自己的那些资料都装到了马车上,然后一起回到了府中,搬到了自己的书房。开始一一观看。
锦衣卫和东厂不愧是大明的特务机构,调查的非常清楚。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嘉靖帝怕麻烦。按照这个贪污程度,要是赶上朱元璋的年代,这些人都会被杀光,抄家。但是,嘉靖帝却是只要日子过得下去,便撒手不管。之前二十几年,将朝政都交给了严嵩,如今又都扔给了徐阶和高拱。
这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几乎都是徐阶和高拱一党,这让徐阶和高拱如何惩处?
这倒不是说徐阶和高拱的人都是贪污犯,是因为如今朝堂只有这两党,朝堂的官员几乎被这两个人瓜分的一干二净。自然出了贪污受贿的官员,就都是这两党中人。
至于不是两党的官员,一方面都是清流,自命清高,也没有贪污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则都是被两党排挤的官员,呆的都是清水衙门,那就更没有贪污的机会。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罗信将那些资料收起来,坐在椅子上思索着计划。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侯爷,周大人和张大人来了。”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
………………………………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进程
罗信急忙将桌子上的资料放进了箱子里,然后将箱子踹到了床底下。然后去打开房门,问道:
“他们在哪儿?”
“在花厅。”
“准备一些酒菜!”
“是!”
罗信来到了花厅,便见到周玉和张洵正坐在花厅内喝茶,罗信便道:
“在这里吃饭。”
“好!”两个人也没有客气。
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到了饭点儿了,罗府的饭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所以饭菜很快就摆了上来。三个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周玉担心地说道:
“不器,如今外面传的消息,是你做的吧?”
“嗯!”罗信点点头道:“不过,不能够向外面说,即便是复兴社也不行。”
“我知道。但是……”周玉的脸上充满了担忧道:“如此一来,你的名声就臭了啊。到时候,陛下那你背锅,你就死路一条啊。”
“我死不了!”罗信淡淡地说道:“最起码,陛下不能够以这个罪名,为了平民愤而杀我。而且,那些世家豪门算是平民吗?”
“要是平民还好了。”张洵叹息一声道:“平民也给不了陛下压力。”
“不用担心!”罗信摆摆手道:“即便是我赈灾结束,剿灭了流寇。陛下依旧需要依仗我。因为北方还有高丽,南方还有倭寇。最重要的是,他还需要我解决市舶司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陛下不可能杀我。而当我将这些问题解决了,让世家豪门捐款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他们已经错过了杀我的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