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再无问题。
而且一旦和裕王共同做生意,和裕王的关系就立刻又亲密了一个层次。将自己和裕王绑在了一起,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想到了方式,罗信的心静了下来。
第二日。
罗信到修缮万寿宫的工地转了一圈之后,便乘轿来到了裕王府。在裕王府的学堂给裕王天南地北地扯了几个故事之后,便叹息了一声。
裕王望着罗信道:“不器为何叹息?为兄可是知道你就要外放杭州作同知,那个可是正五品,不器你的前途无量,却为何叹息?”
罗信望着裕王道:“我这一走,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够回来,或许再也回不来。如今陛下对你和景王态度模糊,我有些不放心。”
裕王闻听神色也变得黯然,同时心中也十分感动。望着罗信道:
“不器,谢谢你!”
罗信摇摇头道:“大兄,你我投缘,我关心你也是应该的。”
“那……我该怎么办?”裕王期盼地望着罗信。
罗信沉吟了一下道:“大兄,我不在的时候,你需要自己多努力一些。”
“我已经很努力了!”裕王苦笑道:“我如今真的不知道再怎么努力了。”
“多结交一些朝中大臣,获得他们的支持。”罗信轻声道。
“我也想啊!”裕王的神色愈加的苦涩:“可是那些人都贪得无厌,我那点儿钱都给了他们,你看我现在的状况,哪里还有余钱去招揽他们?”
说到这里,裕王望向罗信的目光充满了感激道:“只有你一个人不仅不要我的钱,还给我钱。等你走了,我又要过清苦的日子了。”
罗信沉吟了一会儿道:“大兄,要不我们合伙做些生意吧。”
“做生意?”裕王眼睛一亮道:“不器,父皇都要依靠你去赚钱,你一定是一个理财的高手。你说,做什么生意,我全力支持。”
说到这里,裕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我真是穷怕了。”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三十八章 离京
求订阅!
*
一个王爷说他穷怕了,罗信也只有苦笑。沉吟了一下道:“我有了一个打算,我打算成立一个镖局……”
当罗信将镖局的事情说完之后,裕王还有些迷糊,因为他对于做生意根本就不懂。但是他信任罗信,当即点头道:
“不器,你和我说这些我也不懂,你觉得可以就去做。需要我做什么,你说。不过……”
说到这里,他的脸一红道:“我没有什么本钱。”
罗信摇了摇头道:“本钱由我来出,我们两个五五分成。”
裕王便连忙摆手道:“不行,本钱是你出,生意也是你去经营,我什么也不做,却拿五成份子,这怎么可以?我……”
裕王沉吟了一下道:“我拿两成份子就行了。”
“大兄,有需要你出力的地方。”
听到需要自己出力,裕王心中大喜,能够让他出力,他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生意,觉得自己还有用。当即兴奋地说道:
“说,需要我出什么力?”
“需要大兄将你手中掌握的官员名单给我,镖局也需要他们帮我们做一些事情。”
“这没有问题!还有什么?”
“没有了!”罗信摇头道:“这已经是对我们的生意很大的帮助了。”
“这……”裕王神色犹豫道:“这也不足以让我拿五成份子……”
“大兄,我们兄弟之间就不要再谈份子的事情了。”
裕王心中涌动着感动,这是他懂事以来,对他最好的一个人。他最亲的两个人,一个父皇,一个弟弟,都没有对他这么好过,至于那些朝臣就更不用说了,此时裕王的眼睛都湿润了,有些哽咽地说道:
“不器,此生我定不负你。”
罗信望着裕王真诚地说道:“不器也定不负大兄。”
裕王抬起衣袖擦去眼角的泪水,然后神色一肃道:“不器,你这次去东南可是要小心,那里的情况复杂,有豪强,有倭寇,而且……你虽然在军中有威望,但是也只是在北方军中。东南军中自成一系,所以你还要小心东南军中。”
“是啊!”罗信点点头道:“说不得就要大开杀戒了。”
“大开杀戒?”裕王的神色犹豫道:“你有随意杀人的权利吗?如果你不能够掌握军权,根本无力对付倭寇,那些豪强与倭寇都有联系,你去那边开海,无疑是去砸那些走私豪强的饭碗,说不定他们就会雇佣倭寇来杀你。你一定要小心那些阴谋诡计。”
“我明白,多谢大兄!”
“来,我们干一杯,祝你马到成功。”
“干!”
罗信离开了裕王府,怀中揣着裕王给他的名单,还有证明裕王身份的一块玉佩。他的心中十分高兴,建立镖局终于可以补齐他最后一块短板。他并没有告诉他还利用镖局收集消息的事情,而且以后也不准备告诉裕王,哪怕是裕王成为了大明皇帝。
抬头看看天色,此时只是午后,响起了裕王和他说过的话,便掉头向着皇宫行去。如今罗信想要见嘉靖帝很方便,嘉靖帝还等着罗信给他赚银子,所以听到罗信求见,便立刻召见。
御书房内。
嘉靖帝见到罗信走了进来,等着一番礼仪之后,便对罗信言道:
“今日进宫,有何事?”
“为了市舶司之事。”
“说!”
“陛下,东南豪强遍布,走私猖獗,与倭寇都有勾结,而且这些豪强的背后都有着官员的影子。臣去了之后,无疑是和那些豪强抢饭碗,不说会有极大的危险,极大的阻力是一定会遇到。说不定微臣便会大开杀戒。所以……臣想请陛下赐下一道旨意。”
嘉靖帝微微眯起了眼睛道:“你是想要生杀大权?”
“是!”
嘉靖帝神色有些犹豫,他心中有些忌惮罗信一旦得到了这个旨意,在东南大肆培植亲信。但是如果不给罗信生杀大权,正如罗信所言,他在东南会阻力重重,很难打开局面。略微寻思了一下,心中便有了决断。只是给罗信生杀大权也没有什么,只要不给罗信安插官员的职权就行了,大不了他那边杀,嘉靖帝这边安排官员,如此东南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还能够通过罗信在那边大开杀戒,将东南更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一定。如此一来,罗信去了东南不仅仅是为自己赚银子,还是自己的一把刀。
说实话,嘉靖帝都觉得自己对东南局势有些失去了掌控,正好利用罗信这把刀,重新掌控东南。于是脸上露出了笑容道:
“罗信,朕可以给你一道旨意,三品以下的官,你都可以杀。但是,你可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朕给了你如此大的权利,是要看到结果的。”
“谢陛下!”罗信急忙表决心:“微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罗信,朕给你的这道旨意不要轻易拿出来,只有在局势危机的时候,才能够拿出来。朕给你这道旨意是让你去东南办事的,不是让你胡乱杀人的。如果让朕知道你乱用旨意,到时候可别怪朕处置于你。”
“微臣明白!”
罗信揣着旨意离开了,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之后,立刻将自己关到了书房内,将裕王给他的名单拿了出来,一个个名字看去,心中便是一阵感叹。
每一个能够登上帝王之外的人都不简单啊!别看裕王胆小懦弱,但是只要他坐在那个位子上,就会培植出来一股势力。而且不愧是帝王后人,自然有着从小耳濡目染的手段,着实让他拉拢了不少的朝臣。有着这些朝臣,再加上自己的一方势力,建立镖局已经没有了阻碍。
“大庆!”
鲁大庆从门外走了进来:“侯爷!”
“去唤唐壮来见我。”
很快,唐壮就出现在罗信的书房内。
“唐壮,人员联系的怎么样?”
“回侯爷,属下这次带了三十六个兄弟来到京城,此时那三十六个兄弟已经出去送信了,十日内,其他的兄弟一定会到达京城。”
“好!我接下来的话你认真听好了!”
罗信将自己书写的信交给了唐壮,又每封信给他详细说明送给谁,是什么身份,和自己的关系远近。然后又拿出了裕王的玉佩,仔细地给他讲述了一遍。
当罗信讲完之后,唐壮的眼睛全是光亮,如同两个小太阳一般,他完全没有想到罗信不仅自己有着这么说的路子,而且还把裕王拉了进来。如此经营镖局就容易了许多。
“侯爷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一切都要小心!”
“您放心!”唐壮自信地说道:“我们的人中可是有不少斥候!”
罗信点点头道:“除了把老兄弟拢到一块之后,还可以吸纳一些江湖中人,不过吸收的过程中要小心一些。”
“侯爷请放心。”
罗信从怀里取出了一叠银票,这叠银票有十五万两,其中的八万两是这次修缮万寿宫收到了礼,其余的银两是罗信当上内阁司值郎后收的一些礼,再加上他之前的积累。将这些银票放到唐壮的身前道:
“唐壮,这是十五万两银子,你要尽快将局面打开。而且短时间内你也无法再从侯爷我这里拿到一分钱了。侯爷我也就这些家底了,如今都给你了。”
唐壮的神色变得严肃,点头道:“侯爷你放心,我会尽快将镖局建起来,到时候就可以为侯爷赚钱了。”
罗信点点头道:“不过,我建这个镖局可不是仅仅为了赚钱。”
“属下明白!还有收集消息。”
“去吧!”
“是,侯爷,属下告退。”
罗信又在书房内坐了一会儿,便起身来到了外面,随便地在府中行走着。此时罗信的爷爷奶奶,大伯母,小婶,大嫂等人都已经离开了罗府,正在返回上林村的途中,他们要提前回去做罗信和陆如黛大婚的准备,而且家中的家丁都几乎被带走,罗府此时显得十分地清冷。
此时天色一紧近黄昏,天气已经进入到了冬季,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感觉到一股冷气吸进了心肺,头脑一下子就清爽了许多。
“是不是正好借着这次机会,让家人都留在上林村,不再返回京城?”
罗信漫步在后花园,细细地思索着。他对老而不死的嘉靖帝心中真是有着忌惮。虽然他此时在三大营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但是一旦嘉靖帝突然出手,想要杀他罗信,他也只有六分自保的能力。
只是自保!
家人很可能就顾不上了!
但是……
如果让家人都留在晋阳府的上林村,那里距离草原就近了很多。一旦自己出事,家里人完全可以逃亡草原。
“对!这次就让家人都留在上林村。”
次日。
罗信换了便装行走在大街上,便听到了街道上行人的议论声,他的脸上显露出笑容,随意地走进了一家酒楼,要了两碟菜,一壶酒,一边慢饮着,一边听着酒楼内的交谈声。
整个京城正在刮一阵风潮,一阵将嘉靖帝推上神坛的风潮。这个风潮是罗信特意安排那八个商人做的。让那八个商人派人出去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宣扬嘉靖帝英明神武,而且体察民情,刚刚率领满朝文武击败了黄台吉,又考虑到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乱之苦,所以万寿宫虽然四面漏风,破旧不堪,但是嘉靖帝却依旧不肯修缮,居住在那里。
他们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嘉靖帝如此,爱戴嘉靖帝,才心甘情愿地为嘉靖帝修缮万寿宫。
这些商人干别的事情不行,干这样的事情轻车熟路,手下人又多,扮作各色人等,在大街小巷,客栈酒肆这么一宣传,立刻便挂起了风潮。
罗信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修缮万寿宫这件事情在嘉靖帝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嘉靖帝天性凉薄,无论你对他做了什么大事,只要过一段时间,他便会淡忘。所以罗信才来了这么一招。让嘉靖帝被捧上神坛,只要他以后住在万寿宫,就会想起被万民称颂这件事,想起被万民称颂这件事,就会想起罗信。
因为这一切都是罗信想出皇家的招牌这个计谋换来的,这便会让嘉靖帝一旦对罗信起了杀心,便会想到罗信的好处。
皇宫。
御书房。
嘉靖帝看着手中的密保,喜形于色,最后更是忍不住放声大笑。他实在是太高兴了,不仅是不用花一分钱修缮了万寿宫,而且还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他真想看看当初那些跪在皇宫门前的官员和书生的嘴脸。
“罗信……”嘉靖帝微微眯起了眼睛:“还是再看看吧!”
与此同时,罗信外放的消息也在京城官场上传播了开来。刚开始听到罗信被外放,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认为罗信是被流放了。但是随后听到罗信是外放杭州,而且是做五品的同知,这些人在羡慕之余,便坐不住了。
这哪里是流放啊!这分明是嘉靖帝要大用罗信啊!这个时候不去巴结,那还等什么?
所以,罗信的家里突然就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无数的官员前来拜访,送礼。
罗信是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礼,送多少,一概全收。
他现在就是一个穷人,非常需要钱。而且给嘉靖帝留下一个贪财的印象也没有什么不好。否则一个没有缺点的臣子,会让帝王心中不安。
但是,随着拜访的人越来越多,一天天应酬下来,罗信的心情却是越来越沉重。因为很多前来送礼的官员都在隐晦地请他去东南后对那些豪强手下留情。
就在这种纷纷扰扰中,进入到十二月份。万寿宫已经修建完毕,周玉等人因此在年终考核中都被评为甲等,这让周玉等八个人心中兴奋,有了这个考评,以后他们的路子就好走了很多。而嘉靖帝也允许罗信返回晋阳。
罗信带着鲁大庆和八个老兵家丁离开了京城,当罗信告白好友离开京城之后,心中不由自主地一阵轻松,京城的勾心斗角让罗信每日都处于紧张之中。如今随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远,罗信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回乡大婚
求订阅!
*
当罗信还没有到达晋阳府城门,便见到了晋阳府知府孙继先和晋阳学府的院长吴同知,还有晋阳一干官员在城门口迎接自己。罗信自然是不敢托大,急忙从车上下来,上前拱手施礼道:
“孙大人,吴院长!”
“罗贤弟,为兄盼你好久了!”孙继先目光一闪,大笑着迎了上来,心中对于罗信极为羡慕。这才过去多久,罗信已经是正五品官员了,他孙继先也不过是一个正四品管。
罗信和孙继先寒暄着,又和其他官员名流寒暄着,然后便被簇拥着进入到晋阳府中。罗信在晋阳府逗留了三天,这三天内离不开酒宴,还被吴同知请回了晋阳学府。罗信再次回到晋阳学府,身份已经决然不同。以前那是作为学生在这里求学,而如今却是以一个五品官的身份回来,如今的罗信在晋阳学府就是一个传奇,每一双望向罗信的目光都充满了崇拜。
三日后。
罗信离开了晋阳府,离开的时候在他的马车后面又多了五辆马车,那都是晋阳府官员送给罗信的结婚礼物,而且答应在罗信大婚那天,前往恭贺。
朝发晋阳府,黄昏时分便到达了阳林县。
距离阳林县城门还有好远,便看到阳林县的县令带着县内的官员和名流迎了上来。虽然这次迎接罗信的官员官职都很小,都不如罗信,但是罗信还是走下了车,含笑感谢,这令柳县令和那些名流激动万分。
罗信在阳林县是有着宅子的,所以罗信便让万大权带着人将车队带回了府中,而他则是带着鲁大庆去赴柳县令早已就准备好的宴会。
罗信又在阳林县逗留了两天,然后这才向着上林村行去,在他的身后又多了两辆装着礼物的马车。
当罗信回到了上林村的时候,受到了全村的迎接,罗家在庄园内摆了三天流水席,整个村子如同过节一般。
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罗信是上林村出现的最大的官员。
三天流水席摆完,罗府却开始更加热闹了。因为已经开始有客人陆陆续续地赶来了,罗信大婚的日子已经十分接近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正是冬季农闲的时候,也是乡村最冷清的时候,但是在上林村却仿佛在过年一般。整个上林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今日,全村出动,从张树一下全都为罗府服务,为罗信一个人忙碌。因为今日是他们上林村的骄傲,大明一等阳林候,杭州同知罗信罗不器的大婚之日,即将赢取陆家小姐为妻。
可以想象会有多少客人前来,所以即使是罗信的庄园够大,也装不下那么多客人。所以整个上林村家家户户都变成了放席的地方,而每一户的家人也都成了招待客人的伙计,整个上林村都动员了起来,各司其职。
这还不算什么,阳林县的柳县令将县内所有酒楼的厨子都叫到了上林村,距离大婚还有三天,上林村已经人满为患,开始摆上流水席了。
罗信的人脉主要就是在北方,北方中又主要在军中,所以北方九镇的总兵,以及下属官员都来了。仅是这些军中将军就来了五百多人。
至于文官方面来得比军中还多。
那位好说了,不是说罗信军中的影响大吗?怎么文官来得还要比武将多?
那是以前!如今罗信以不到十七岁的年龄成为了杭州同知,市舶司提举,裕王的老师,这谁都知道罗信要发达啊!这个时候不来巴结罗信,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只要能够和罗信搭上一点儿关系的官员都来了,到了最后,令罗信震惊的是杭州知府都派人送来了一份贺礼。如此文武官员加起来也就超过了两千五百人。
这些人都是有实权的,还有有名没权的,就是那些名流。这些名流更是钦佩罗信,因为罗信当初的那三本书彻底地征服了他们。天下名流何其多也?而且名流可不像官员那样,还需要拉上点儿关系才能够来祝贺,他们不需要,只是言明自己的名流身份,打着钦佩和交流的旗号就来了。这些人来自天下各地,人数更多。
那么,有权的来了,有名的来了,有钱的还会不来吗?
那些富豪乡绅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和罗信结缘的关系,至于商人就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特别是京城那八大商行,每个家主都是早早地就来到了这里。
这么一大帮子官员,名流,富豪乡绅前来,自然是不会光杆一个,都会带着下人,杂七杂八地加起来可就人数多了去了,等着陆元将人数统计出来给罗信一看,罗信心中都有些发麻。
好嘛!
前来参加他婚礼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人。当然,这一万多人中仆从占据了绝大多数,但是,即使这些人都是那些前来恭贺的客人的仆人,那也得给饭吃不是?
你说这一万多人,还不得一千多桌?
阳林县柳县令直接成了罗信这次婚礼的大管家,一切接待工作都由他来做。陆元则是被安排了专门掌管临时由阳林县所有酒楼联合组成的超级大厨队伍。
上林村并不是一个大村子,只有三百多户,在三百多户家里摆放一千多桌,这要是在春夏秋三个季节还真不是问题,大不了将酒席摆在户外。
但是,如今是冬季啊!这要是把酒席摆在了露天,那菜还不是赶着上赶着凉啊?
再说了……
客人也坐不住啊!
所以柳县令又安排县里的工匠在极短的时间内围绕着上林村盖了很多木屋,在木屋内生上炭盆,倒也是暖洋洋。
这边刚刚盖完了临时木屋,那边借来的座椅便已经送来了。罗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桌椅,整个上林村加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多桌椅,这都是在阳林县借来的,不仅是阳林县所有酒楼的桌椅都被借来了,而且还从各家各户里借来了很多。
这些借给罗信的桌椅,后来都被各家各户当作了宝贝,那些酒楼的桌椅后来更是被疯抢一空,让那些酒楼发了一笔财。每个抢购这些桌椅的人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沾染一些罗信的喜气和贵气。
不到十七岁的侯爷和四品官啊!
不提这后话,阳林县柳县令如今最着急的是食材,就凭一个小小的阳林县,一下子要举办这么大的宴席,这食材是真不够啊!柳县令急得嘴都起泡了。好在孙继先早就考虑到了这个办法,以晋阳知府的身份下达了命令,整个晋阳府的食材都先紧着罗府。于是,从晋阳府到上林村这条路上,运送各种食材的车辆络绎不绝。
罗信望着堆成山的食材,不由偷偷擦了一把汗,心中暗道:
“这要是夏天……这些食材恐怕不等到吃,就臭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