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士-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壮,辛苦你了。”

    “不辛苦!”唐壮摇头,继而神色有些犹豫。罗信便笑道:“可是因为金银之事?”

    唐壮脸上般现出尴尬之色,点头道:“侯爷,镖局已经难以为继了。”

    “总共花出去多少银子?”

    唐壮便急忙从包袱里取出了一个账本递给了罗信道:“前前后后已经花了一百零三万千六百三十二两银子。”

    罗信现在发了横财,就在这个庄子里就有二百三十万两银子,自然是不会再为银子发愁。闻言便笑道:

    “唐壮,不要着急,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而且解救流放的读书人和招揽工匠的事情也可以停下来了。除非遇到有招揽真正的大工匠的机会。如此便也不会有什么花费了。至于当初你答应我的要招揽八千北方有经验的老兵,如今还差四千多,应该花费不了多少。”

    唐壮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激动地站了起来道:“侯爷,有了这一百三十万两银子,属下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内将镖局南开到岭南,北开到大漠。到时候不仅是财源滚滚,天下消息尽入侯爷耳中,而且还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到时候侯爷登高一呼,不说响应之者如云,就是手下猛将也不会少于百名。”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九章 裕王之情

    万分感谢宋宋儿同学的打赏!

    *

    罗信的事情没有隐瞒唐壮,因为唐壮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唐壮知道罗信现在在干什么。罗信闻听到唐壮的话,寻思着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之前自己把镖局只是当做一个敛财和收集消息的地方,忽略了培养武将人才的地方。

    走镖绝对是一个危险的活,没有一身本事,只有被杀的份儿。如今的唐壮已经招揽了不少江湖人士,想必随着时间的推移,招揽的江湖人士会越来越多,经过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都是高手。

    罗信的心情更加愉悦道:“唐壮,还需要银子吗?我可以多给你一些。”

    “不用了!”唐壮摇头道:“这些够用了。”

    “好!你将银子带走,尽快将余下的四千多老兵给我送过来。”

    “是!”

    罗信当天下去便悄然回到了市舶司,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就是紧跟罗信步法的贺年和王梓任也不知道。不过如今市舶司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修建码头,其余的倒也没有是大事,也没有人来找罗信汇报工作。罗信坐在二堂内闲了一会儿,见到始终没有人来找他,便有些失落地回到了卧室睡觉去了。

    这些日子市舶司的事情不多,他的事情可是不少,身心俱是疲乏,躺在床上不久便酣然入睡。

    陆府。

    陆鼎环视各个名门世家的家主道:“算算我们送往京城的信应该到了吧?”

    “嗯!”众人纷纷点头。

    京城。

    夜。

    徐阶手中拿着一封信,脸上露出了乾坤在手的笑容,嘴里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

    “果然!”

    第二天。

    内阁中。

    高拱稳稳的坐在那里,手中拿着奏章,只是低着头的双目难掩焦虑。罗信送给胡宗宪五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如今的高拱自然也收到了。他都收到了,徐阶也必定收到。他知道新的一轮弹劾罗信的行动又要开始了。上一次是因为罗信送来了三百万两银子堵住了嘉靖帝的口。

    但是……

    不器你怎么可以私自给胡宗宪送军费?

    这不是让陛下怀疑你君心叵测吗?

    你觉得陛下很信任你吗?

    就算陛下很信任你,也不能够这么做啊?

    这是越权啊!死罪啊!株连九族的大罪啊!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便看到徐阶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书吏抬着一个大箱子。徐阶满面春风地说道:

    “肃卿,这里有些弹劾罗信的奏章,我们一起给陛下送去?”

    “果然来了!”高拱的脸色就是一沉,但是心中却是充满了无奈。他还不能够不去,从心底讲,高拱对罗信十分钦佩,而且罗信和他之间并没有争斗,最起码现在没有,而且还有着联手的可能。所以于公于私,高拱都应该为罗信争取一下,在嘉靖帝面前为罗信解释几句,美言几句。心中轻叹了一声,脸上的神色却是古井不波地站起来,点点头道:

    “同去!”

    万寿宫。

    云床之上,嘉靖帝难得地在最近这半年能够完全静下心来打坐修炼。一颗丹药被他炼化,脸上现出一抹不正常的红晕,但是精神却是极为亢奋。从云床上走下,活动了一下身体,脸上现出轻松写意的笑容道:

    “黄伴伴,朕难得心静如水,这一日感觉自己又有精进。”

    黄锦从阴影中走出,笑道:“这罗信还真是陛下的副将,武能定国,文能理财。又对陛下忠心,陛下得罗信,可谓如虎添翼。”

    嘉靖帝愣怔了一会儿,也轻轻叹息了一声道:“他何止文能理财啊,就是现在把他放在徐阶和高拱的位置,他也能够做的比他们两个差不了多少,假以时日,他将会是任何一个朝代的擎天玉柱。只是……”

    嘉靖帝摇了摇头,脸上的神色复杂道:“黄伴伴,朕在世的时候,还能够压得住他,就凭朕那两个儿子,谁能够压得住他?到那个时候,他就不是能臣,而是乱臣了。”

    黄锦心中就是一凛,后背渗出汗水,心中紧张地暗道:“难道陛下最终还得杀了罗信不成?不知道会不会连累我?”

    “唉……”嘉靖帝又叹息了一声道:“再看看吧,我也希望能够给我的儿子留下一个能臣。否则就指着徐阶和高拱……”

    嘉靖帝再度摇头道:“张居正倒是不错!不过和罗信比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黄锦心中送了一口气,看来陛下还没有拿定主意要杀罗信。而就在这个时候,有小太监进来拜道:

    “陛下,门外徐阁老和高阁老求见。”

    嘉靖帝便微微皱起了眉头道:“朕刚刚清净了几天,他们两个又跑来做什么?宣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徐阶和高拱从大门外走了进来,在他们两个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箱子。一看到那个大箱子,嘉靖帝的眉头就微微皱了一下。这一幕实在是太熟悉了,只要大量官员弹劾同一人,就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刚刚清闲了几天,这两个人又来添堵,嘉靖帝的心中便有些不悦,淡淡地说道:

    “两位爱卿,这又是要弹劾谁啊?弄出如此大的动静?”

    “臣徐阶,拜见陛下!”

    “臣高拱,拜见陛下!”

    徐阶和高拱两个人跪了下去,嘉靖帝摆摆手道:“起来吧。”

    “谢陛下!”

    徐阶和高拱两个人站了起来,嘉靖帝也不再言语,只是淡淡地望着他们两个。高拱是微微低着头,一副全凭徐阶做主的模样。徐阶便将那个大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本奏章道:

    “请陛下御览!”

    黄锦便走上前,将徐阶手中的奏章接过,放在了御书案上。嘉靖帝翻开奏章快速的看了一遍,低着头的眼睛现出了一丝嘲讽,待抬起头来,神色已经恢复了淡然道:

    “箱子里面都是?”

    “是,陛下!”徐阶神色激昂地说道:“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之后,百官极度震惊。罗信他这是要做什么?替陛下稿军吗?”

    徐阶说完这句话便闭口不言,因为他知道只有这一句就足够了,嘉靖帝原本就对罗信有着深深的怀疑,如今有了这件事情,应该已经到了嘉靖帝忍耐的极限。

    罗信该死了!

    他微微低着头,心中得意地站在那里等着,等着暴怒的嘉靖帝。

    一息,两息,三息……

    怎么可能?

    陛下怎么还没有暴怒?难道被气得已经说不出话来?

    徐阶般悄悄抬头向着嘉靖帝望去,便见到嘉靖帝正饶有兴趣地望着他,不由心中一震。

    “陛下……”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们下去吧。”嘉靖帝淡淡地说道。

    “陛下,罗信大逆不道……”徐阶激动地都提高了声音,他难得碰到一次可以置罗信于死地的机会,却没有想到嘉靖帝根本就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此时他再也顾不得其它,便要直言。但是却见到嘉靖帝摆摆手止住了他道:

    “这件事情朕知道。”

    “陛下知道……”

    徐阶神色一怔,继而心中浮现起一丝不安。难道罗信和陛下之间有着什么秘密?而此时的高拱却是完全放松了下来,他虽然不知道嘉靖帝为什么会是如此态度,但是心中却确定罗信之所以答应去东南,嘉靖帝一定是答应了他什么。

    “是朕让罗信为胡宗宪提供军费的,罗信不是以他的名义,而是以朕的名义。”

    徐阶的脸上便现出了茫然之色道:“这……内阁怎么不知道……”

    嘉靖帝的脸色就是一沉,凝声喝道:“朕要做什么事情,还需要你们内阁同意吗?”

    “臣不敢!”

    “退下吧!”嘉靖帝脸色难看地说道:“如果你们有能力,朕也不需要派罗信去东南了。”

    “臣告退!”一旁的高拱立刻开口,然后向着大门外退去。

    “臣……告退!”

    徐阶迷迷糊糊地跟着高拱退了出去,高拱浑身轻松,喜气洋洋的走在前面,而徐阶则是失魂落魄地走在了后面。

    一阵风吹过,猛然惊醒了徐阶。只是瞬间他便明白了,罗信前往东南之前,嘉靖帝一定是将东南的军费也交给了罗信。因为嘉靖帝实在是没有钱了。他相信,当初嘉靖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只是存着让罗信背黑锅的想法。到时候罗信交不出来军费,嘉靖帝便会将责任都推在了罗信的身上。

    而罗信当初的形式并不好,只要能够离开京城外放,他什么条件都会答应,恐怕在那个时候,无论是嘉靖帝,还是罗信都不会想到他到了东南之后,市舶司的生意一个没做,却是从东南六大世家的身上咬下来一口肥肉,让嘉靖帝心中大悦,让罗信略微站稳了脚跟。

    而且罗信揣着嘉靖帝让他为胡宗宪提供军费的旨意,却偏偏不说,这就是要诱导东南六大世家弹劾他,诱导徐阶一党弹劾他。等到奏章送到嘉靖帝见到弹劾的奏章之时,当一切大白之时,他不仅是恶心了徐阶,恶心的徐阶一党,恶心了东南六大世家,同时也扬威了,让徐阶一党和东南六大世家再向着暗算或者弹劾罗信的时候,心中就忌惮了很多。不敢轻易出手。

    能够把徐阶一党,能够把东南六大世家逼到这个地步,让徐阶不得不佩服罗信,罗信在他心中的地位又提升了一层。

    “以后不能够轻易出手了,否则会被陛下认为我能力不足。”

    裕王府。

    裕王来回在地上走着,脸上满是忧虑,嘴里不停地低声说道:

    “糊涂,罗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糊涂之事?这是杀头的大罪。怎么办?怎么办?”

    此时的裕王比罗信离开京城之前胖了不少,这都是因为每个月唐壮都按时将镖局的分红给裕王送来,让裕王的日子过得滋润了许多,如今裕王对罗信十分倚重,罗信没有教他那些枯燥的文章,而是传授给他经世之道。同时又解决了他的拮据,虽然此时罗信已经离开了京城,但是两个人之间还是有着书信来往,让罗信渐渐地已经成为了裕王的主心骨。如果罗信这次倒下,裕王都不知道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如此他怎么能够不焦急?

    同时也在心中埋怨罗信为什么这么不小心?为什么还不给他来信,解说分明?

    “王爷,这次罗先生他……会不会被父皇他杀了,你要设法相救。”坐在一张椅子的裕王妃也是满脸忧虑地说道:

    “救!我怎么救?”裕王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我根本都见不到父皇,即使见到父王,我不恳求父皇还好,我一旦恳求父皇放过先生,先生会更加危险。”

    “那……”

    “你是说我的那些老师们吧?”裕王摇头叹息了一声道:“徐老师和张老师都是弹劾罗信之人,他们怎么会救?高老师……恐怕存了隔岸观火之念,至于其他人,分量还不够。”

    说到这里,裕王摆摆手,又烦躁地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道:“爱妃,我知道你想救先生,我有何尝不想?在先生来之前,我也有过数位老师,但是没有一个老师如先生这般对我,他不仅为我传道,授业和解惑,而且教是经世之道,更是看我生活困苦,一直解囊相助,后来更是和我共同做那个……什么镖局,让我们彻底地摆脱了拮据,而且还有着更多的钱来经营势力,拉拢官员。先生若死,我……”

    裕王的脸上现出了六神无主之色,又匆匆的来回在地上走了几个来回,猛然顿住脚步道:

    “不行,我不能够在这里等着,我要去见高拱,求高拱救先生一命。”

    话落,裕王便匆匆离去,裕王府望着裕王离去的背影,满面焦虑,正如刚才裕王所言,罗信帮助他们太多,之前的几个老师加起来做的也没有罗信做的多,虽然罗信在京城的时间很短,但是给他们的帮助却是太大,即使是罗信离开了京城前往东南之后,罗信和裕王也经常通信,在心中罗信也会指点裕王,而裕王有不明白之处,也会求教。所以裕王和裕王妃对罗信称呼为先生,而对高拱和徐阶等人只是称呼为老师。

    *

    求全订!求月票!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八十章 反扑

    万分感谢醉中泪同学(100)的打赏!

    *

    裕王匆匆去了高拱那里,又匆匆地回来,来回用了还不到半个时辰,裕王妃惊讶地问道:

    裕王妃看到裕王脸上掩藏不住的喜色,不由急声问道:“高师答应了?”

    裕王摇头道:“不是高师答应了,而是先生没事了。”

    “没事了?”裕王妃有些迷惑地望着裕王。

    裕王便眉飞色舞地将从高拱那里得到的消息添油加醋地说给裕王妃听,裕王妃听完,便叹息了一声道:

    “先生神人也,将内阁诸人戏耍于股掌之间。”

    “是啊!”裕王自嘲地说道:“我还在替先生瞎操心,先生为人又怎会需要我来操心?呵呵……”

    裕王妃望着裕王脸上现出的那种温情,神色便有些犹豫,最终还是担心的开口道:

    “王爷,您对先生……”

    “怎么了?”裕王含笑望着她。

    “王爷,您对先生用情太深,您对父皇都没有如此深的感情……”

    裕王沉默了,半响,哑然而笑道:“爱妃,我这一生虽有父亲,虽有兄弟,也有数位老师,但是却依旧孤苦伶仃,碰到先生是我的幸运。”

    说到这里,目注陈氏道:“不怕爱妃笑话,先生虽然比我小,但是在面对他的时候,我却有一种面对我做梦都在想象的那那种父亲和长兄的模样,我从心底想要和他亲近,反而是真正的父亲和兄弟让我畏惧。”

    “可是……您有没有想过,您太信任他……将来你登上帝位……”

    “我信任他!”裕王目光一凝道:“如果将来证明我错了,那就错了吧,人生如果连一个相信的人都没有,也太过寂寞。那种寂寞的日子我已经过了二十几年,如今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我不想失去。

    再说了……”

    裕王的脸上现出了一丝苦笑道:“以我如今的局面,你觉得我有选择的权利吗?”

    裕王妃默然。

    杭州。

    陆府。

    六大世家齐聚于此。因为他们都刚刚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消息,便一个个都跑到了陆府,只是到了陆府之后,一个个都又沉默了下来。

    他们说什么?

    他们以为抓到了罗信的把柄,却没有想到是罗信摆了他们一道。半响,卢家家主才涩声道:

    “我们怎么办?”

    陆鼎轻咳了两声道:“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无论是钱和货,我们都要不回来了。罗信不可能还给我们,他都我送出去了,倭寇那边也要不回来了,反而我们还要准备那些倭寇会勒索我们。”

    “勒索我们?”崔家主冷声道:“我们可以不理会他们。他们还敢上岸攻打我们不成?”

    陆鼎轻轻摇头道:“我们目前还真是不能够得罪他们。当然,如果我们准备彻底向罗信臣服便不需再顾忌那些倭寇。”

    “臣服罗信?那断无可能。”一个个家主义愤填膺地说道。

    “那就不能够得罪倭寇。”陆鼎凝声说道:“我们既然不肯臣服罗信,那就必须和罗信争上一争,让他知道谁才是东南的真正主人。如果我们胜了,这东南依旧是我们东南。如果我们败了,以后在东南我们就只能够夹着尾巴做人了。”

    “如何争?”众家主目光灼灼的看着陆鼎。

    “即使是不能够将罗信杀掉,也必须将其赶走。”陆鼎凝声道。

    众人纷纷点头,陆鼎接着说道:“我们就以这个为最终目的,好好想想,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我们六人总能够想出办法来。”

    众人便都收回了目光,拧着眉头思索了起来。片刻之后,卢家家主抬头道:

    “待码头修建成功之后,罗信便会着手筹备货物和藩国交易,我们要牢牢掌控市场,不予一丝一毫货物给罗信,如此他的市舶司便运转不下去,他便赚不到一份钱,陛下必定会责罚与他,到那个时候我们再让京城中我们的人上奏,就说罗信和我们东南已经势同水火,如果换个人来杭州经营市舶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陛下必定将罗信召回京城,令换一人。”

    众人纷纷点头,陆鼎道:“这个还不够,而且罗信手中有着一批从我们这里抢去的货物,够他和藩国交易一次,所以这个计策虽然有用,但是耗费时间却长。就算我们六大世家,也不能够控制整个东南太久,否则那些丝绸,瓷器等压在那些场主手中太久,那些人是不会答应的。”

    “那我们再散播谣言!”崔家家主道:“就说罗信与民争利,贪婪无厌,给东南各个场主的价格太低,是同抢夺,让各个场主不得不停工,解散作坊。杭州层内数万机工势必哗然,到时候我们再在背地里推波助澜,杭州必定大乱。那个时候罗信不死也要脱层皮。”

    王家家主也被激发了灵感道:“我们六家联手,几乎掌握了东南六成的土地,我们一边屯粮,一边抬高物价,一边散布谣言,就说倭寇从各地上岸,烧杀抢掠,庄稼都被烧光,今年秋季庄稼已经颗粒无收。如此必定会引起慌乱,当物价一路飞涨,粮店无粮可买的时候,杭州必定大乱,那个时候罗信就死定了。”

    “我们只掌握了六成土地……其余四成……”

    陆鼎双目一张,充满了戾气道:“我们六家不卖,我看谁敢卖。”

    杭州城外的罗信庄园内。

    罗信再次来到此处,前些日子他方自根那里拿到了关于建立制度的文章,从周贤那里拿到了关于立德方面的文章,从崔浩那里拿到了关于税收方面的文章。又花费了数日时间,将这三个人写的文章吃透,然后再度花费数日时间,结合他前世的经验,对这三篇文章进行了修改。

    比如,在方自根的文章里面,他删掉了一些陈腐的东西,加进去了一些后世先进的制度。在周贤的文章里面也根据后世经验删减和加入了一些东西,对于崔浩的文章他没有加入他来自的那个世界的东西,因为那个世界的东西太过先进,未必适合如今这个时代,他直接把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拿了出来,给崔浩的文章加以补充和删减。以后文人将不会再享受免税的福利,在罗信的过度里,每个人都必须交税,不是人头税,而是土地税,你有多少土地,就要交多少税。

    做完了这些,罗信又花费了数日时间,将后世的一些科学方面的思路,比如造船,抢,炮,手雷,甚至蒸汽机等,凡是他知道的,不管知道多少都写了出来和画了出来。罗信对这些东西并不精通,很多只是阐述了一个方向,或是画一个外表,或是阐述了一个大概的原理。他知道自己虽然不懂这些,但是那些工匠有了这个方向,便一定会摸索出来。

    此时他坐在书案的后面,崔浩,周贤和方自根正在那里读着罗信还给他们的文章,那些文章都是他们写,不过此时的文章厚了许多,每张纸上都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罗信的修改意见。这些文章都是他们所写,所以他们根本不用看原来的文章,只是去阅读罗信修改的地方就可以了,他们越看心越惊。

    周贤也就罢了,罗信是大儒,曾经写过《孔孟合璧》,对于孔孟之道一定研究精深,所以罗信对于立德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就不会太令周贤吃惊。但是即使是如此,周贤对于罗信的文章中,能够对道家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很吃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