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士-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陈以勤不会来,他还有些操守和羞耻之心。但是为了继续在裕王面前赢得机会,却是厚着脸皮回来了。罗信,徐阶,高拱和张居正四个人立刻将陈以勤打入只可利用,不可深交的人之列。

    “陈师,快请入座。”裕王笑呵呵地说道。

    “谢殿下!”

    陈以勤入座,飞快地扫了其他人一眼,便看到了其他人的脸上都闪过了一丝轻视,这让他有一种羞愤欲死的感觉,真想站起来就走,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前程,便咬着牙低着头坐在那里。

    裕王拍了拍手,含笑道:“孤还有最后一道菜要与众师分享。”

    随着裕王的掌声,便有下人端着一盘鱼走了进来,放在了桌子上。众人望着桌子上的这盘鱼,都若有所思。实际上,每个人心中此时都已经知道,今天这顿饭,是裕王为了说和徐阶和罗信。原本看到今天裕王一直没有说什么,还以为自己猜错了。但是看到这条鱼,大家都知道戏码来了,而且裕王如何分食这条鱼,也代表了每个人在裕王心中的地位。所以,即使是高拱和徐阶,脸色也严肃了起来。

    裕王拿起了筷子,将鱼唇夹出,如何放在了徐阶的碗里。高拱的目光一闪,徐阶的眼中露出笑意,朝着裕王道:

    “谢谢殿下!”

    *

    *


………………………………

第八百六十一章 分鱼

    裕王真挚地望着徐阶道:“徐师,你为孤的老师,孤为你的学生,这种关系牢不可破,唇齿相依啊!”

    鱼唇代表唇齿相依,徐阶自然是知道。【风云阅读网。】但是裕王后来的那番话,却让徐阶心中一紧,这是裕王已经不信任他了,用鱼唇来提醒他,他和裕王是唇齿相依。如果裕王最终不能够登基,而是景王登基,他徐阶也落不到好处。这是在隐晦地抱怨,徐阶这一阵子没有出面支持他。徐阶的心中就泛起苦涩,在不明白嘉靖帝的心思之前,又有高拱咄咄逼人,他怎敢出头?

    但是,此时裕王目光炯炯地望着他,很明显是想要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便只好说道:

    “臣明白!”

    裕王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又将鱼肚子扒拉出来,夹给了高拱。高拱自然也明白鱼肚子的意思便是裕王表达他和高拱推心置腹。便含笑道:

    “谢谢殿下!”

    “高师!”裕王望着高拱亲切地说道:“孤希望高师能够常来,我们也好推心置腹地交流。”

    高拱的心中也泛起苦涩,他的情况和徐阶一样,也知道裕王是借此表达他的不满,便点头道:

    “臣明白!”

    这个时候,张居正,陈以勤和殷士儋便都紧张了。分鱼的顺序证明每个人在朝中的地位,徐阶和高拱自然是应该最先被分鱼的,而徐阶是内阁首辅,裕王第一个给徐阶分鱼,这是正常的顺序。

    但是剩下的四个人,大家在朝中的地位差不多,谁先谁后,都是正常。那么,裕王先给谁分鱼,无疑就证明那个人在裕王心中的地位。

    这一阵子,高拱和徐阶就仿佛抛弃了裕王一般,而张居正和罗信虽然偶然来到裕王府,但是在朝堂之上,却从来没有听到这两个人声音。

    而在这一段时间,陈以勤和殷士儋却是频频出手,他们两个相信裕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此,下个分鱼的就应该是他们两个中的一个,一想到要给他们两个中的一个分鱼,这两个人心中立刻现出了争胜之心,相互对视了一眼,眼光在空中碰撞,哪里还有一丝好友同道的模样?

    两个人相互瞪了彼此一眼,然后各自转过头,心中在祈祷:

    “是我的,是我的!”

    裕王很是熟练地将整条鱼骨剃了出来,鱼肉并没有拦。陈以勤和殷士儋眼睛就是一亮,这个鱼骨代表的意思,甚至超过了鱼唇和鱼肚子。鱼唇代表唇齿相依,鱼肚子代表推心置腹。但是这只是表达近亲关系。

    更何况

    裕王给徐阶鱼唇和给高拱鱼肚子,并不是原由的意思,而是借此表达一种不满。所以,这根鱼骨分量就重了。

    因为这鱼骨表达的意思是中流砥柱。

    这便是告诉大家,裕王把那根鱼骨给谁,裕王就认为谁最有能力,谁在他的心中分量最重。

    如此,不仅是陈以勤和殷士儋,就是张居正也盯着裕王手中的筷子,罗信的心中液紧张起来。

    徐阶和高拱心中的苦涩终于显露出来,脸上泛起了苦涩。

    看来裕王对他们两个真的失望了。

    如果他们两个在以后再没有一点儿表现,就算是裕王登基,他们两个也会靠边站了。

    “哼!老夫倒要看看,裕王会将这根鱼骨给谁?”高拱和徐阶心中同时想到。

    裕王将那根完好的鱼骨夹起,放在了罗信的碗里。

    “腾”

    陈以勤和殷士儋两个人的脸就涨得通红,他们两个望向罗信的目光充满了不服和嫉妒。张居正微微摇了摇头,心中也认为罗信在能力上要比他强,倒也没有嫉妒,但是羡慕总是难免。

    高拱和徐阶这次倒是难得地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目光中都流露出一丝惊惧。

    没有想到在不知不觉间,罗信竟然在裕王的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裕王竟然认为罗信在他的夺位大业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

    罗信总共当裕王的老师没有两个月,就离开京城去了东南,这回来也没有两个月,怎么就会在裕王的心中有如此地位?

    他究竟做了什么?

    徐阶想不通,高拱想不通,张居正想不通,陈以勤和殷士儋更加地想不通。

    但是

    他们的心中却有了共同的危机感。

    如果再不做点儿什么,恐怕以后在裕王的面前,罗信就是第一老师了。一旦裕王登基,罗信便会进入内阁,继而成为内阁首辅,他们只能够听从罗信的命令。

    这怎么甘心?

    别说徐阶和高拱两个人,他们还想要在裕王登基之后,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可能让罗信爬到他们的头顶上?

    就是陈以勤和殷士儋也不干啊!

    但是,此时他们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裕王将那根鱼骨放在了罗信的碗里。罗信当即脸上做出受宠若惊之色道:

    “谢谢殿下!”

    裕王含笑道:“罗师,孤从你那里受益良多,有你,孤心安很多。”

    高拱和徐阶不由悚然而惊,裕王这个评价实在是太高了。这让内阁的两位大佬心中很不自在。

    我们两个内阁大佬都不能够使你心安,一个四品官,而且还是被抛弃在詹事府的罗信却让你心安?

    徐阶和高拱都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开始反思自己。

    这些日子在裕王和景王相争之中,自己是不是太低调了?

    这么做是不是错了?

    光顾着嘉靖帝的感受,而忽略了裕王的感受。

    但是,不要忘记了,得罪了嘉靖帝,他们最多被嘉靖帝赶出内阁,但是等着裕王登基之后,他们便会再度回来。可是得罪了裕王,待裕王登基之后,他们便再也别想进入内阁。

    可是他们当初这样做,也是为了保存实力,最终还是为了推动裕王登基,这裕王为什么就不理解呢?

    陈以勤和殷士儋都快要嫉妒得发疯了。

    他们为裕王做了那么多,也没有得到裕王这种赞誉,他罗信做什么?

    为什么会得到裕王的如此赞誉?


………………………………

第八百六十二章 裕王的心思

    众人的神色都落在了裕王的眼中,裕王心中冷哼了一声,暗道:

    “你们现在吃的这条鱼都是罗信给的,没有罗信,孤哪里吃得起鱼?而且正因为罗信,孤才会有那么多钱,不仅改善了生活,活得像一个王爷,而且如果没有孤给陈以勤和殷士儋你们两个那么多钱,让你们去拉拢朝臣,你们两个会拉拢到那么多人?

    这些钱哪来的?

    都是罗信给的。顶点m。更新最快

    你们这些人都知道要孤的钱,何曾给过孤一个铜钱?

    只有罗信给孤钱,你们这些贪官,等着孤登基之后,饶不了你们。”

    “殿下过誉了!”这个时候罗信谦逊地说道。

    裕王含笑将鱼尾断开,然后夹给了张居正。张居正神色一喜,这鱼尾的意思便是委以重任。果然,便听到裕王说道:

    “张师,以后还要多多帮孤!”

    “谢谢殿下,臣明白!”

    能够得到鱼尾,张居正已经很开心了。他争不过高拱和徐阶,而罗信文武两方面的成就,也不是他能够相比的。而且这一段时间,他也没有为裕王做多少事情,只是让裕王保持冷静,不与景王相争。一动不如一静,却没有想到裕王依旧看重他。原本他见到这一段时日,殷士儋和陈以勤四处出击,觉得裕王会将陈以勤和殷士儋放在自己的上面,却没有想到裕王还是把鱼尾给了他,他此刻是心满意足。

    实际上,裕王之所以将鱼尾给他,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张居正是徐阶的弟子,既然已经决定拉拢徐阶,自然不能够给打徐阶的脸,如果把张居正放在了最后,那无疑便是打徐阶的脸。一旦和徐阶离心离德,他失去的不止一个徐阶,也失去了张居正。一下子失去两个人,这是裕王不愿意承受的结果。

    特别是徐阶还是内阁首辅,只是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就让裕王可以忍受一些委屈。

    第二个原因,裕王发现张居正的想法和罗信一模一样,他对罗信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所以,便也看重了一些张居正。

    第三个原因便是陈以勤和殷士儋这段时间虽然张罗得很欢,但是却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并没有让嘉靖帝多看裕王一眼,这便让裕王反思,说不得罗信和张居正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方式。特别是罗信,能够写出《孔孟合璧》这样的书,能够南征北战,取得辉煌胜利的人,怎么可能眼界不远,眼界不准?

    所以,裕王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罗信。

    这没有办法。

    谁让罗信的成绩太辉煌!

    而且他这么多老师,还有很多支持他的官员,从来也没有人给他送过钱,倒是他经常省吃俭用,剩下钱来,买些礼物东给他们。高拱和徐阶都收过他的礼,一想到之前他过的那个日子,甚至有时候为了省钱,都没有吃饱,他的心中就充满了苦涩。

    只有罗信!

    只有罗信给他钱,虽然不是送给他钱,而是利用他的关系开了一个车马行,分给他红利。但是他更是喜欢这样。

    他是大明皇帝的儿子,一个王爷。自然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他也不想被人可怜送给他钱,那比他吃糠咽菜还要来得难受。

    但是……

    罗信的方式不同,罗信不是白送给他钱,而是一种合作关系,罗信投人投钱,裕王出人脉,这让裕王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感觉这些钱是自己赚的,花起来也痛快,这才是裕王越来越相信罗信的原因。

    也是因为相信罗信,这才相信了和罗信观点一样的张居正。

    但是,这一切陈以勤和殷士儋都不知道,他们两个更不知道,在他们取不到效果的时候,越是上蹿下跳,会让裕王越感觉他们的无能。

    如果有能力,怎么会使出这么大的力气,而没有取得丝毫的效果?

    实际上,陈以勤和殷士儋也不会取得效果,只要嘉靖帝不死,又有多少有点儿身份地位的人,敢跟着他们两个冒这个险?

    所以,聚集在陈以勤和殷士儋周围的人,都是一些六七品的小官,而且都是不得意的人,这些人也许有才学,但是更多的是没有能力的人。而且陈以勤和殷士儋根本就没有严格的审核,凡是肯投奔他们的人,都吸收到身边,自然便是良莠不齐,甚至都有着景王的人打入他们两个的身边。

    就凭着这么一群乌七八糟的人,这么可能做出成绩?

    不出事,都是烧高香了!

    他们不像罗信的复兴社,想要真正的加入到复兴社,必须先加入复兴社的外围组织,然后经过考核,观察,最后才能够被吸收到真正的复兴社中。

    可以说,复兴社中如今绝大部分也都是一些六七品小官,但是他们的品德操守和能力都是得到罗信等人的承认。

    陈以勤和殷士儋不知道这些,也没有领悟这些。这个时候,他们两个感觉到非常沮丧。奋斗了这么就,竟然在裕王的心中,其地位一直在话落。

    在这六位老师中,徐阶是裕王的第一位老师,高拱是第二位老师,殷士儋是第三位老师,陈以勤在殷士儋之后成为裕王的老师,然后是张居正和罗信。

    所以殷士儋和陈以勤从来就没有把张居正放在眼里,他们两个的奋斗目光是代替徐阶和高拱在裕王心中的地位。而实际上,张居正却是在刚进裕王府的时候,被殷士儋和陈以勤压得死死的。

    后来徐阶进入内阁,便辞去了裕王老师之职。殷士儋和陈以勤都心中暗自高兴,徐阶一离开,他殷士儋就排在了老二,陈以勤就排在了老三,各自前进一步。

    然后,过了数年,当严嵩倒台之后,高拱也进了内阁,同样辞去了裕王老师之职,离开了裕王府。

    殷士儋和陈以勤那个时候都非常地亢奋,殷士儋终于成为了裕王府排行第一的老师,而陈以勤也成为了排行第二的老师。然后就是他们两个之间的相争。陈以勤想要超越殷士儋,成为第一老师,而殷士儋则是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那个时候,这两个人经常互相下黑脚。也是裕王性格软弱,这两个人渐渐地嚣张到从暗地里相争到明里相争。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东市偶遇

    裕王虽然性格软弱,但是不代表他心中不厌烦。便渐渐地疏远了殷士儋和陈以勤两个人。

    张居正是什么人?

    那是未来的一代名臣。

    怎么可能看不到这样的机会?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

    所以,短短一年的时间,张居正在裕王的心中便超越了殷士儋和陈以勤,成为了裕王府第一老师。

    还没有等到殷士儋和陈以勤两个人反应过来,罗信又来到了裕王府。

    这罗信更加厉害!

    竟然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取得了裕王的信任,甚至还超过了张居正。

    这个时候,殷士儋和陈以勤反应过来了。他们两个争了半天,又回到了老三和老四的位置。

    他们两个如何肯干休?

    在这个时候,两个人放弃了之前的争斗,再一次联起手来,准备好好教训一下罗信和张居正。

    但是……

    令他们两个没有想到的是,正当他们两个鼓足了劲儿的时候,罗信外放了。

    他们两个在心中一松的同时,便将力量全部对向了张居正。却没有想到最终还是排在最后的位置。

    而这个时候,裕王把鱼眼抠了出来,夹在了殷士儋的碗中。殷士儋笑了一下,实在是那笑比哭还要难看。

    鱼眼代表着高看一眼的寓意。如果裕王是第一个就给他分鱼,而不是第五个,他得到这个鱼眼会非常亢奋。那便意味着,在裕王的心中,看他殷士儋比其他五个人都高看一眼。

    但是,第五个给他分鱼,便分明不是那个意思,只能够说是在裕王的心中看现在的殷士儋要比之前的殷士儋高看一眼。

    或者是……

    比起陈以勤,裕王要高看殷士儋一眼?

    无论那个,都不是殷士儋想要的。只有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

    “谢谢殿下!”

    一旁的陈以勤脸都绿了,此时他的脑子几乎一片空白。

    “我竟然是最后一个被分鱼的……而且分给殷士儋的是鱼眼,裕王的意思是要比他陈以勤高看一眼殷士儋吗?

    那我算什么?”

    陈以勤的脸色愈加的苍白,猛然间他的心中升起一股羞怒。

    “都怪罗信!

    若不是他今天让自己丢脸,裕王绝对不会这样对自己。

    罗信,我和你没完!”

    而这个时候,裕王将鱼翅夹了起来,放在了陈以勤的碗里。

    陈以勤的脸便是更绿了,他自然是知道鱼翅的寓意是展翅高飞。这要是第一个给他分鱼,自然是好事,哪怕是排在第三个,也是一种祝福,希望他能够进入内阁,因为他的前面只有徐阶和高拱。

    但是,他是最后一个被分鱼,这是要他超越殷士儋吗?

    实际上,裕王还真不是这个意思,给殷士儋鱼眼,确实是因为殷士儋这些日子的奋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然让裕王对他高看一眼。

    对陈以勤也是如此,裕王是真心希望他在朝堂能够高升一步,这样对裕王也有好处。

    但是,此时已经被罗信打击得体无完肤的他们两个,哪里还能够领会到裕王的真意?坐在那里,如坐针毡,仿佛其他人的目光都如针般在他们的脸上反复地扎,每一句话都仿佛在讥讽他们。

    在陈以勤谢过裕王之后,裕王的脸上现出温和的笑容,目光扫过六个人,指着那盘鱼道:

    “鱼唇,鱼眼,鱼肚,鱼骨,鱼翅,鱼尾合起来才是一条完整的鱼,孤希望六位老师能够齐心合力帮助孤。”

    罗信不由在心中赞了一个,果然不愧是天家子弟啊,这做思想工作有水平啊!

    六个人此时还能够说什么?

    就是徐阶和罗信此时也不能够说什么,唯有点头附和。

    但是,裕王不是傻子,他能够看出罗信和徐阶都是一种敷衍态度,而殷士儋和陈以勤则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高拱神色不动,张居正倒是脸上带着喜悦。

    “唉……”

    裕王不由在心中叹息了一声,一时之间,有些郁郁寡欢。

    最终宴席在平静中散去,罗信走出了王府,上了马车道:“回府。”

    “那自行车……”鲁大庆问道。

    “带回府!”

    罗信最终没有把自行车送给裕王,他今天认真端量了裕王,感觉他的身体很虚,别到时候摔坏了,自己负不起那个责任。

    第二天.

    罗信依旧按照原有的习惯,先是去詹事府喝了一杯茶,然后便穿着便衣去东市转转。

    在东市。

    罗信一边转着一边寻思着,这些日子王翠翘为什么没有来见自己?

    也不知道大哥那边怎么样了?

    感觉有些饿,今天早晨就喝了一碗白粥。抬头四下看,便见到了一座酒楼,此时距离中午也很近了,罗信便举步向着那个酒楼走去。反正他穿着便衣,便也没有去楼上雅座,而是在一楼大厅内,寻了一个临窗的座位坐下,点了四样小菜和一壶酒,慢慢地吃了起来。

    突然,罗信目光一闪,他看到了一个人影向着酒楼走了过来。那个人他在皇宫见过一次,是嘉靖身边的最信任的方士陶仲文的一个弟子,叫作张玉山。陶仲文死后,张玉山便留在了皇宫,继续为嘉靖帝炼丹。后来蓝道行入宫,将张玉山排挤得几乎没有了位置。

    但是,在蓝道行死后,张玉山便又崛起了。成为了嘉靖帝最为信任的方士。

    “哟,张神仙来了!”

    张玉山道貌岸然地点点头道:“我的位子还留着吧?”

    “当然给您留着,您二楼请,您老喜欢喝的酒马上就送上。”

    看着张玉山上楼的背影,罗信眼中露出思索之色。他虽然知道在历史上嘉靖帝也就这几年就会死,但是自从他罗信来到了大明,原有的历史已经改变了很多。谁知道嘉靖帝会不会又活很久?

    在如今的皇宫内,最了解嘉靖帝身体的不是御医,而是张玉山。如果能够从张玉山那里得到嘉靖帝详细的身体状况,这无疑是让罗信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罗信预判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罗信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着。现在自己就这样上去找张玉山肯定不合适,没有什么理由,也没有什么把柄抓在自己的手中,那张玉山凭什么听自己的?

    *

    *


………………………………

第八百六十四章 制造

    慢!

    把柄!

    罗信摸着下巴的手一顿,脸上现出了一丝笑容。伸出手朝着伙计招了招手,那个伙计便来到了罗信的跟前,哈着腰道:

    “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罗信取出了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压低声音说道:“问你几个问题,这银子就是你的了。”

    那个伙计眼睛就是一亮,手轻轻地拂过桌面,那一锭银子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在了袖子里,腰弯得更低,压低着声音道:

    “客官,您问。”

    “刚才那个张神仙是?”

    “那是陛下身边的张神仙。”

    “张玉山?”

    “是!”

    “他总来?”

    “每隔三天都会来一次。”

    “有原因吗?”

    “张神仙喜欢喝我们从西域运回来的葡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