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5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爷,方才冯公公来我们府上了。”
罗信和刘守有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脸上都现出了然之色。
谁都不是善茬啊!
京城就这么大的地方,有一点风吹草动,便都知道了。想必裕王也着急了吧?
“裕王殿下今日请徐阶和高拱吃饭,裕王派冯公公来,想要问侯爷,有什么计划?”
“只请徐阶和高拱两个吗?”罗信问道。
“还有张居正。”
“张居正?他不是在东南吗?”
“听说是东南出事了,张居正回京面见圣上。”
罗信揉了揉眉心道:“看来徐阶要光着膀子上了,麻烦大了啊!没有想到徐阶会强推景王上位。”
“不器,我们怎么办?”
刘守有也紧张了起来,他没法不紧张,他都给裕王写血书了,如果裕王没有当上皇帝,最终让景王当上了,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要着急~!”罗信淡淡地说道:“大庆,冯公公还在府上?”
“还在!”
“你立刻回去告诉他,让他回去告诉裕王,尽量套徐阶的话,但是却不能够下任何决定。然后将他们之间说的话,一句不差的传给我听。”
“是!”
鲁大庆匆匆地走了。
“不器,你有什么办法?”刘守有急了。
“没事!”罗信眼睛眯了起来:“陛下不是那么容易立储的,否则早就立了。”
“可是……那是之前,如今陛下的身体……”
“陛下可不认为他的身体不行了,他还认为自己能够得道升天呢。总之,这件事有着很多变故。我们不能急,要稳。”
房间里沉默了下来,半响,刘守有低声问道:“不器,如果陛下真的立景王为储君呢?”
“呵呵……”罗信冷笑了两声,直视着刘守有道:“我敢,你敢吗?”
刘守有自然是知道罗信口中的“我敢”是什么意思,当即点头道:“敢!如今我还有退路吗?”
“没有,你没有!”罗信认真地说道:“就算你和裕王殿下没有瓜葛,景王登基之后,也会将你打发了。更何况,你在裕王手中还有血书。一旦被景王知道,你的下场可想而知。”
“我明白!”刘守有神色凝重。
“不过,你也不要担心。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
“还有转机?”
“当然有!”罗信嗤笑道:“张居正不是回来了吗?”
“他回来了,又如何?”
“一任知府说回来就回来吗?一定是出了事情才回来。”
刘守有眼睛一亮:“出了什么事儿?”
罗信嗤笑了一声道:“还能够有什么事儿?什么事儿能够让张居正这一任知府,而且是如此稳重的官员亟不可待地跑回来?”
“也许是徐阶把他叫回来,为了陛下立储的事情。”
“不全是,而且立储的事情,是张居正能够参与的吗?即便是他能够参与,没有陛下相招,他敢回来吗?”
“那……难道是……市舶司出了事情?”
*
*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裕王请师宴
罗信给了刘守有一个赞赏的眼神道:“只能够是这件事儿了,如今在杭州什么最重要?只有大明的钱袋子,市舶司最重要。所以,一听说市舶司出事了,陛下才能够立刻召回张居正。”
“市舶司会出什么事儿?”
罗信翻了一个白眼道:“你一个锦衣卫的大都督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大人稍等,我去去就来。”
刘守有匆匆离去,不一会儿,就又跑了回来。一屁股坐下道:
“我已经飞鸽传书了,很快就会有消息过来。”
罗信点点头,不再言语。刘守有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自己嘿嘿地笑了起来。罗信摇摇头道:
“你笑什么?”
“我在想啊!”刘守有一副看笑话的神色道:“如果市舶司真的出了事儿,没有银子运过来,我看徐阶这一关如何过?”
“是啊!”罗信也笑了起来道:“徐阶走得好大一步棋,先是利用我写的一首诗,将我打入大牢,如何再利用玉熙烧毁的事情,重新获得陛下的恩宠,将高拱压在了身下。最后再在陛下昏迷,身体还没有恢复之际,便让袁炜提出立储之事。一旦成功,徐阶便会最少把持朝政十年。
十年啊!
我们再也没有了希望。
但是,如果市舶司出事了,天下流寇四起,他又没有银子去赈灾,派兵剿灭流寇,更是需要银子。那个时候,他只有停了重建玉熙,将银子用于剿匪和赈灾。你觉得陛下还会恩宠于他吗?”
“嗤……”刘守有嗤笑了一声道:“即便没有市舶司出事,我觉得陛下也不会同意立储。徐阶有点儿想多了。”
罗信沉吟了片刻道:“这件事不好说啊,陛下也应该知道了自己身体状况,这个时候,也未必就没有立储之心。徐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开始运作景王上位。”
“那……陛下为什么就不会立裕王殿下为储?”
“这件事你要这么看,袁炜是景王的老师,徐阶是裕王的老师。如今袁炜已经提名景王,陛下必定会征求徐阶的意见。而到时候,徐阶也赞同景王呢?”
刘守有的脸色就是一变,连裕王的老师徐阶都支持景王了,会给嘉靖帝留下一个什么印象?
那就是裕王是一块烂泥扶不上墙。
刘守有不由急了,裕王如果完了,他也完了。不由急迫地望着罗信道:
“不器,这如何是好?”
“急什么?”罗信淡淡地说道:“裕王可不只是徐阶一个老师。”
“你……不是在大牢里面吗?你还能够和陛下说上话?”
罗信翻了一个白眼道:“不是我,是高拱。”
“高拱?他也不行啊,如今他连陛下都见不到,陛下会问他?”
“现在是见不到陛下,不代表到时候见不到陛下。”
“你什么意思?”刘守有揉了揉太阳穴道:“我跟不上你的思路,不器,你明明白白地和我说吧。”
“这有什么难明白的?如今高拱见不到陛下,那是因为陛下不想见他,之所以不想见高拱,是以为如今陛下正恩宠徐阶。如果陛下不再恩宠徐阶,而且一见徐阶就烦,那个时候陛下也只能够问高拱了。”
“陛下烦徐阶?这有难度吧?”
“这有什么难度?”罗信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刘大人,我的大都督,你的脑袋是七窍通了六窍吗?”
“呵呵……其实我也挺聪明的,当然,我虽然通了六窍,也赶不上您七窍全通。”
“我……”罗信被刘守有气得用手指点着刘守有道:“我的意思是你一窍不通。”
“啊?”刘守有的脑袋耷拉了下去。
“刚才我和你白说了?
啊?
张居正回来,说明市舶司出事了。市舶司出事了,朝堂就没有银子了,没有银子了,玉熙就要停工了,而且徐阶还得拿银子派兵出去围剿流寇,大明的财政会再度出现大问题。而当初,如果徐阶不建议重修玉熙,用重修玉熙的银子去赈灾,就不会出现流民,没有流民就不会出现流寇,没有流寇,就不必去派兵。陛下是一个最怕麻烦的人。结果玉熙没有修起来,反而天下动荡,流寇四起,你说陛下会不会烦徐阶?不把徐阶罢官就不错了。这个时候,还会去征询徐阶的意见,立谁为储君?”
“是啊!”刘守有一拍大腿。
“那个时候,陛下自然会征询高拱的意见,也只能够征询高拱的意见,毕竟高拱是内阁次辅。在徐阶把事情办砸了,弄得天下大乱,也只有依仗内阁次辅高拱。高拱必定会举荐裕王殿下。就算陛下不能够立刻决定,也不会立刻倾向于景王,毕竟高拱为内阁次辅,地位要比袁炜高。
如此事情就拖了下来,又回到了之前。”
“忙乎一大顿,就回到从前?”
“慢慢来嘛!”罗信莫名地笑了起来。
裕王府。
徐阶,高拱和张居正都到了,和裕王围坐而坐。桌子上摆满了酒菜。只是四个人都没有吃饭的心思。
裕王望着三个人,心中一阵暗淡。当初他可是有着六位老师,如今罗信,殷士儋和陈以勤都被徐阶弄进了大牢。而且徐阶还暗中投奔了景王。他作为老师都投奔景王了,他的学生张居正还会坚守在自己这边吗?
数来数去,自己这边就剩下了一个高拱,而且还是一个在父皇那里失宠的人。
裕王坐在中间,徐阶坐在裕王的左边,高拱坐在右边,张居正敬陪末座。高拱和张居正都没有说话,毕竟在这里徐阶是内阁首辅,还是应该他先说话。不管徐阶如今如何针对高拱,但是在裕王立储这件事上,高拱认为徐阶一定会和他站在一起,所以他还是保持着尊重。徐阶沉吟了片刻,义愤填膺地说道:
“陛下如果立景王为储君,便是废长立幼,我徐阶便碰死在大殿之上,让陛下看看人心何在。”
高拱坐在一旁,心中感动。不管他和徐阶如何不和,但是在裕王这件事情上,徐阶的表现,让高拱认同。当即重重点头道:
“徐大人,到时候我和你一起碰死在陛下面前。”
*
………………………………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夜出
裕王看着徐阶惺惺作态,心中就是一阵恶心。他又不是不知道徐阶已经暗中投奔了景王。心中暗道,之前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徐阶如此的小人。
不过,他可不能够让高拱也跟着碰死。如今罗信,陈以勤和殷士儋都被徐阶弄进了大牢,在他身边也只剩下了一个高拱,于是便劝道:
“老师,千万不要如此。即便是孤当不了储君,老师也要好好活着,大明离不开老师。”
“唉……”
徐阶和高拱同时叹了一口气,徐阶自然不会想到,裕王劝说的只是高拱,恨不得他徐阶碰死。
一旁的张居正轻声道:“陛下圣明,会有一个英明的决断的。而且陛下也不会轻易立储君的,否则早就立了,哪里还等到现在?”
“不好说啊!”徐阶又叹息了一声道。
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徐阶,徐阶揽须道:“陛下老了,有了立储之心,也不奇怪。”
高拱闻听,沉默不语。裕王却是脸色苍白,虽然他心中有准备,对徐阶的话百般不信。但是还忍不住问道:
“真的?”
徐阶摇头道:“如今朝中都在谈论此事,我虽然没有从陛下的口中亲耳听到,但是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
屋子里陷入了沉寂,空气都仿佛有了重量,如水一般向着众人淹没而来,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裕王心中很清楚,如果嘉靖帝真的想要立储君的话,有了儿子的景王,绝对比自己拥有太大的优势。
裕王已经吓傻了,呆呆地坐在那里。高拱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坐在那里,紧锁着眉头。张居正左右看了看,便对徐阶道: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徐阶揽须锁眉,思索了半响道:“如今我们只有一条路,既然陛下有了立储之心,我们也上奏,为裕王殿下争取。”
“好!”高拱一拍桌子道:“徐大人,你我两个各自回去联络,明日就上奏。”
“好!”徐阶重重点头。
“殿下,你做稳坐府中,等着我们为你争取。”高拱凝声道。
“这……”昏昏沉沉的裕王猛然想起了罗信托鲁大庆给他传的话,不要答应任何计划,只要将经过记住,告知罗信以后再说。于是便立刻摇头道:
“先不急,让孤想想再说。”
“殿下!”高拱急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急?”
徐阶也认真道:“殿下,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手快有,手慢无啊!”
“我还是要想想。”裕王的态度猛然变得坚定了起来。
“殿下!”徐阶的声音威严了起来:“殿下可知,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些老师的事情。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是如此懦弱?”
“徐大人!”高拱凝声对徐阶道:“不可如此。”
“老师!”张居正劝道:“殿下只是要考虑一会儿。”
“好!”徐阶点头道:“我们就在这里等,等殿下考虑。”
裕王心中就是一动,他性格懦弱,却并不傻。之前害怕徐阶,那是因为他要依仗徐阶,如今都已经知道徐阶背叛自己了,哪里还会害怕徐阶?
心中不害怕徐阶,脑子也就机灵了,看到徐阶这个态度,很明显就是想要逼迫自己必须答应,这裕王就更能够答应了。既然徐阶都暗中投奔景王了,还在这里鼓动自己这边的人上奏,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情。如此,裕王就更不能够答应了,于是便淡淡地说道:
“孤今天身体不适,需要休息一下,然后再好好想想。改日再请各位老师来吧。”
徐阶的神色明显就是一愣,但是却也没有理由继续在这里逼迫裕王。毕竟人家是裕王,而且今天看裕王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不肯表态。于是,想了想道:
“好吧,殿下你尽快下决定,否则这储君之位可就归了景王了。”
“孤知道!”
徐阶,高拱和张居正离开了。裕王立刻对冯宝道:“你立刻去罗府,找鲁大庆,让鲁大庆去见罗师,告诉罗师,我想要去看他。”
锦衣卫。
罗信的房间里。
罗信望着鲁大庆,然后转头对坐在一旁的刘守有道:“看来我们的裕王殿下急了。”
“那也不能够让殿下来见你啊!”顿了一下道:“也不能够让你出去见殿下。如今景王的人,恐怕都在监视裕王的府邸。裕王出来也好,我们去拜访也好,都会落入景王的眼中。”
“不能不去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裕王那个人你还不是很了解,如果不能够从我这里得到信心,他真的会忍不住做糊涂事。”
“见?怎么见?”刘守有脸色大变。
“秘密见!就我们两个。”
“我们两个?”
“嗯!”罗信点头道:“趁着夜色,我们潜入裕王府。以我们两个人的功夫,应该不会被人发现。就算被发现了,我们两个人黑衣蒙面,也不会有人认出来。刘大人,如今已经到了非常时期,敢冒多大险,便会得到多大的利益。”
刘守有沉吟了半响,猛然一拍桌子道:“干了。”
“大庆!”罗信转头对鲁大庆道:“你回去拿两个千里镜送过来。”
“是,侯爷!”
鲁大庆走了,刘守有望着罗信道:“你如此频繁地让鲁大庆来锦衣卫,不会有事儿?”
“不会!”罗信摇头道:“如今我身在大牢。所以没有人再注意我。而且是否有人在监视我的府邸,我很清楚。”
刘守有心中便是一凛,想起了之前自己的人被罗信发觉的事情。心中更加认定罗信手中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
实际上,罗信与刘守有和黄锦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所以锦衣卫和东厂不会监视罗府。没有了这两个恐怖的力量,只是剩下景王那些人,在自己进入到大牢之后,早就不再关注他。而且罗信也没有说错,在罗府周围有着王翠翘派的人,如果真的有人监视,王翠翘一定会发现。
*
*
………………………………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夜谈
午夜。
刘守有和罗信,黑衣蒙面,后背背着长剑,怀里揣着千里镜,从锦衣卫的后墙翻了出去,一路七拐八拐,来到了裕王府的不远处。
两个人蹲在大树上,各自拿着一个千里镜,向着四周仔细的观察着,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两个人放下千里镜,罗信压低了声音道:
“门前有三个探子!我们围着裕王府看一圈。”
“好!”
那三个探子,通过千里镜,刘守有也看得清清楚楚。收起了千里镜,和罗信出溜下树,趁着夜色,向着裕王府一侧潜了过去,低声道:
“不器,这个千里镜送给我吧。”
“好!”罗信点头。
两个人围着裕王府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后门。刘守有压低了声音道:
“只有前门有人,我们就从后墙翻进去吧。”
“好!”
两个人来到了后墙下,纵身一跳,便把住了墙头,然后轻轻一翻,便落在了墙内。
“小心王府内的护卫。”罗信压低了声音道。
“放心,王府内的护卫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本事的,殿下在哪里?”
“去卧室吧。这么晚了,应该睡了。”
两个人很快便来到了裕王的卧室外,罗信轻轻地敲了敲窗户,里面没有回应,又稍微加大了一点儿力量,便听到里面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王爷,窗户哪里有声音。”
“嗯?”里面响起了裕王的声音。罗信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是我,罗信。”
“啊?”里面响起了裕王吃惊的声音:“罗师?”
“是我!”
“罗师,真的是你!”
房间里传来了裕王激动的声音,随后就是下床声,屋子里亮了起来,急促的脚步声,吱呀的开门上,此时罗信和刘守有已经站在了门前。
“啊!”
看到两个黑衣蒙面的人,裕王刚想要叫,便被罗信捂住了嘴,然后推着裕王进了门,刘守有也跟了进来,反手将房门关上,院子里传来了巡逻护卫的脚步声,罗信拉下了蒙面巾,裕王看到真是罗信,这才放松下来。这个时候,外面响起来护卫的声音:
“殿下!”
“我没事,你们去吧。”裕王急忙道。
然后便听到脚步的离去声,罗信看着裕王只是穿了内衣,便低声道:
“殿下,臣如今在大牢,如今也只能够半夜前来了。”
“拜见殿下。”这个时候,刘守有也拉下了面巾。
“理解,我理解。”想到罗信身在大牢,还冒险出来见自己,裕王的脸上就涌现感动之色。
“殿下,你先进屋床上衣服,免得着凉。”
“嗯!”
裕王匆匆地回到了里屋,不一会儿,便穿戴整齐地走了出来。
“坐!”
三个人围着一张小桌坐下,罗信低声道:“殿下,你将事情从头至尾,详细地说给臣听。”
“好!”
裕王便将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而罗信听,罗信听完,便笑了起来。
“殿下,你从那里听到陛下要立储君的话?”
“都那么说。”
“陛下可是下任何诏书了?”
“这倒是没有。”裕王摇头道。
“那便是无凭无据了。”
“罗师!”裕王急道:“但是无风不起浪啊!”
“呵呵……”罗信低笑道:“刘大人你怎么看?”
裕王的目光也望了过去,刘守有神色就是一僵,这种事怎么是他能够参与进去的?不过,想到自己已经投奔了裕王,总要显示几分本事,便沉吟着说道:
“正如殿下所说,无风不起浪,想必陛下有这个心思。”
罗信则是摇了摇头,裕王望着罗信道:“罗师,您是何意?”
“殿下,你仔细想一想,仅是凭着一些风传,便争先恐后地上本谏言储君,一个个唯恐被落下了拥立之功。陛下看到这种场景,你认为陛下会如何想?”
裕王神色便是一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父皇,自己还没有死,两个儿子便上蹿下跳,众大臣便纷纷谏言,自己会是什么心情?
而且父皇刚刚昏迷行来,难免会认为那些大臣盼着新人换旧人,心中恐怕会十分难受。
“那……陛下为何还要露出这等口风?”刘守有有些迷惑地问道。
“陛下老了!”罗信叹息了一声:“陛下露出这种口风,真是的意图并不是让众大臣举荐储君,而是试探众臣。或者是说……”
“或者什么?”裕王和刘守有有急忙问道。
“或者是说,陛下的心里期盼着众臣挽留陛下,哭劝陛下打消退位的念头。”
“这……”裕王和刘守有震惊的望着罗信,刘守有道:“那岂不是说,谁上本举荐了储君,谁便是逆了陛下的意思,岂不是要倒霉?”
“差不多吧。”罗信轻声道。
“难道朝堂的人都看不懂?”刘守有道。
“也不是没有人看不懂,只是这些人虽然看懂了陛下的心意,却更是存着侥幸心理,觉得法不责众,上了本,因为人多,不会有事。但是不上,却会被景王记恨,所以只要不是支持裕王的人,如今差不多都上本了。便造成了如今汹涌的局面。”
“原来如此!”裕王和刘守有俱都恍然大悟,同时心中也轻松了不少。
“但是!”罗信轻声道:“从上本的数量来看,也能够看出殿下的人望六十了很多,有不少原本支持殿下的官员转而支持景王了。”
裕王的神色不由变得黯然,低声道:“这都是孤的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