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6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宗宪坐镇苏州,俞大猷负责在南方来回运送粮食,戚继光负责往北方运送粮食。大明的南方开始完全的平静了下来。
戚继光的大军已经集结,但是罗信他们并没有离开。他们在等着粮食从船上运下来,两千万石可不是小数目。银子已经结算给了罗胜他们。罗信又写了一份奏章,将粮食已经运到,南方已经完全恢复的事情写了一遍,又郑重地写道,海上华夏国第二批粮食不再需要银子,而是需要清单上的物资,如果没有物资,华夏国将会不再出售给大明粮食,所以务必请陛下将物资在两个月内调拨到杭州。
刘守有又拍锦衣卫带着奏章离去了。罗信依旧坐镇杭州,等着在粮食从船上运下来。
一天.
两天。
三天.
一车车的粮食拉到了官仓,然后运往各地,还有一个庞大的运输队正在集结,戚继光率领着大军在保护,只等着一千万石粮食集结完毕,便跟着罗信大军开拔。
三天的不断出售粮食,而且所有人都亲眼看到,从船上运下来的粮食,当场就会打开袋子出售,这让人再无怀疑。这让那些粮商脸色都绿了,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们这次囤积的粮食要赔了,而且这个时候再不卖,等到秋收,就不是赔三分之一了,即使是想赔三分之二都做不到,因为那个时候粮食多了,价格会进一步下降,恐怕会跌破去年的价格,他们的粮食会压在自己的手中,会破产的。
这些粮商真的后悔了,当初五大家族找他们的时候,他们三倍卖给官府多好啊!
但是……
现在就算他们想卖,罗信会买吗?
想都不用想,人家罗信现在根本就不缺粮。一众粮商聚集在一起,唉声叹气,最终无奈地决定割肉吧,将价格也降到去年的两倍。
这一下,南方更五问题了,罗信是彻底放心了。而这个时候,一千万石粮食也集结完毕,罗信带领着大军开拔了。
杭州城外,官员和乡绅送行。罗信将五大家主叫到了跟前道:
“各位,本官会回来的,等本官赈灾和剿匪完毕之后,便是本官回来解决市舶司的时候。”
五大家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们盲目地信任罗信。他们相信只要罗信肯接手市舶司,市舶司一定能够重新开启。
望着大军迤逦而去,众人心中复杂。对罗信有着崇拜,也有着畏惧。
皇宫。
罗信的第一份奏章终于送到了嘉靖帝的面前,有四份奏章,其中两份内容是一样的,都是罗信写的,只不过分别由锦衣卫和东厂递上来的。第三份奏章是那个东厂番子写的,第四份是刘守有写的。这四份奏章都是走锦衣卫和东厂的路子,直接呈现在嘉靖帝的面前,并没有走内阁。
但是,内阁虽然没有收到奏章,却知道罗信的奏章到了。作为内阁的首辅徐阶和次辅高拱此时正站在嘉靖帝的面前,偷偷地看着嘉靖帝的脸色,通过嘉靖帝的脸色,他们就能够分析出,罗信的奏章带来的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嘉靖帝先将东厂的奏章拿了起来,眉头不由微微皱起。这个奏章内,只是把他到达杭州,面见罗信的经过写了出来,然后又将南方的局势写了出来,其中一项,粮价是去年的十倍,便令嘉靖帝眉头紧锁。
高拱心中就是一凛,心中暗道,难道不器也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难道大明真的要乱了,要生灵涂炭了吗?
徐阶的心中却是一喜,心中暗道,果然不出老夫所料,即便是财神罗信,在这种天灾人祸面前,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要执行了老夫的计划,最后你罗信就是背锅人。
嘉靖帝放下东厂的折子,又拿起了刘守有的折子,猛然间,眼睛一亮,匆匆地看完,便将罗信的折子拿了起来。认真详细地从头看完之后,不由放声大笑。高拱和徐阶心中没底地望着嘉靖帝,心中暗道:
“难道陛下疯了?”
待笑声落尽,嘉靖帝将罗信写的两份奏章分别给了徐阶和高拱道:
“你们两个看看吧。”
徐阶和高拱急忙打开了折子观看,很快他们两个就看完了奏章,两个人的脸上俱是不可置信。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徐阶嘶声道:“罗信怎么可能弄到这么多粮食?那个什么海上的小国,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了粮食?一定是假的。陛下,要治罪罗信,他这是在欺君。”
说实话,嘉靖帝的心中也有些不相信。这罗信怎么就一下子弄出了这么多粮食?而且后续还有?
“陛下!”高拱这个时候,才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略微沉吟了一下道:“这事的真假很容易辨别。”
“哦?说说看。”嘉靖帝望向了高拱。
*
*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祥瑞
“陛下,罗信不是说,两天的时间就有粮食到达吗?如此说来,此时的粮食已经到达了南方。想必罗信,锦衣卫,还有东厂的折子此时正在路上,再有两天就会送到陛下的面前。有着锦衣卫和东厂的折子相互对应,我们自然便知道事情的真假。”
“不错!”嘉靖帝点点头道:“我们就再等两天。”
不说嘉靖帝,来说罗信。在罗信离开杭州的三天前,在南方剿匪的大军就已经离开了杭州,先一步开往北方,开始剿匪,为罗信的运粮队伍扫清障碍。所以,罗信这一路上几乎就没有遇到什么流寇,只是偶尔遇到一些小股流寇,这些小股流寇看到如此庞大的军队,哪里还敢抢劫?
但是,他们不抢劫,不意味着罗信会放过他们。罗信心中深知,这些小股的流寇基本上都是被前方的大军给打散的,剩下的流寇。如果任由他们离开,这些小股流寇在汇聚起来,会对运粮队形成一定的威胁。所以,罗信的斥候一发现小股流寇,罗信便立刻派出一千骑兵前往剿灭。那些小股流寇在一千骑兵的冲击下,根本就没有一点儿的抵抗力,反倒是让那些骑兵又建立了不小的功劳。一个个喜笑颜开。
两天后。
皇宫。
嘉靖帝再一次接到了罗信,东厂和锦衣卫的折子。这是罗信他们在粮食达到后,给嘉靖帝上的第二本折子。徐阶和高拱早就像闻到鱼腥的猫儿,站在了嘉靖帝的面前,看着嘉靖帝的脸色。
嘉靖帝依旧是先看东厂在折子,这一看,脸上就忍不住笑意。因为在东厂番子的折子中,他看到了罗信真的弄来了粮食,两千万石,东厂的番子在折子上表明,他亲自去船上查看过,都是粮食。而且南方的粮价已经降低到去年的二倍,南方百姓安居乐业。
嘉靖帝放下了东厂的折子,匆匆地拿起了刘守有的折子,看完之后,兴奋地拿起了罗信的折子,认真地看完,这次是真的放声大笑。看着徐阶和高拱焦急的模样,指着东厂和锦衣卫的折子道:
“你们拿去看看吧。”
徐阶和高拱急忙拿起了折子,看完之后,高拱不禁失神,脱口感叹道:
“罗信真不愧是大明的财神啊!”
徐阶看着折子,心似冰冻。
“完了,完了,没有想到罗信真的能够弄到粮食,而且还是这么多。如果真的像折子上写的那样,后续还有。不用多,只要再有两千万石,就能够让大明支撑到秋收。大明的粮荒就会消失。如此内忧便完全解除,只剩下了北方高丽和南方倭寇的外患。以罗信军神之名,解决这些外患,不会有问题,也就是时间的问题。难道我徐阶又一次输了吗?”
徐阶沉默了下去,心中回忆着和罗信相斗的过程。他骇然地发现,自从自己和罗信斗起来,每一次斗争之后,自己的名声都会下降一些,自己阵营的人都会少一些。如果这次再这么输了,自己的名声臭得已经超过严嵩了,但是自己又没有严嵩那样被陛下恩宠,恐怕自己的整治生涯差不多结束了。
然后……
这次的锅说不得就是自己背了。
毕竟这次内忧外患的起始,整个天下都认为是自己蛊惑陛下重建玉熙宮,而不赈灾造成了。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到那个时候,何止千夫所指?
不行!
我不能够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官场,一旦这样灰溜溜地离开官场,势必墙倒众人推,能否保住身家性命都不好说。
可是……
怎么办?
看来为自己准备的后路应该提前进行了。当即脸上现出惊喜之色道:
“恭喜陛下,双喜临门。”
“哈哈哈……”
嘉靖帝放声大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都年轻了十年,但是笑了一半,却猛然停了下来,望向了徐阶道:
“双喜临门?”
“是,陛下!”徐阶满脸喜色地上前一步道:“大明出现了祥瑞。”
“祥瑞?”
嘉靖帝坐直了身子,嘉靖帝是最喜欢祥瑞的。因为他一心求道,求长生。如果出现祥瑞,便是对他的肯定。
“是!”徐阶点头道:“景王的封地德安出现了祥瑞,景王已经命人将祥瑞请到了京城,养在景王京郊皇庄。只是景王不敢肯定就是祥瑞,一旦不是祥瑞,便污了陛下的眼。所以,昨日请老臣前去皇庄观看,老臣一看见那个祥瑞,便认出来那是什么。”
“那是什么?”嘉靖帝感兴趣地问道。
“麒麟!”徐阶掷地有声地说道。
“麒麟?”
嘉靖帝的声音猛然拔高,麒麟可是众多祥瑞中等级最高的,自古便有麒麟出,圣人先的说法。
这如何让嘉靖帝淡定,望着徐阶道:“真的?”
看到嘉靖帝惊喜的神色,徐阶心中狂喜。心中暗道:
“我终于找到了严嵩被恩宠的原因,只要投其所好,即便是你罗信立下大功又如何?”
“当然是真的,老臣亲眼所见。”
嘉靖帝眼中绽放出精光,随后却又是一缩。
“你亲眼所见?”
“是,老臣亲眼所见。”
“景王邀请你去观看麒麟?”
“是!”
徐阶心中便是一叹,恐怕自己暗中投奔景王的事情要暴露了。暴露就暴露吧。只要能够将景王扶上储君的位子,便胜过一切。待景王即为,这大明还是老夫说的算。
嘉靖帝微微眯起了眼睛,李朝历代,作为皇帝派给皇子的老师,便是为了去辅佐皇子。如今徐阶是裕王的老师,而且还是地位最高的老师都在帮景王摇旗呐喊,这究竟是裕王实在是不堪,令徐阶失望。还是徐阶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见到景王有后,便感觉景王更可能继承大统,而转头景王?
嘉靖帝突然觉得刚才听到麒麟的兴奋心情就少了一些。只是毕竟是麒麟,是他需要的祥瑞,便笑道:
“那朕就看看。”
便见到徐阶正色道:“陛下,麒麟现世,乃是千古盛事。需盛典相迎。”
*
*
………………………………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对应
嘉靖帝点头道:“那需要礼数?”
“陛下当沐浴更衣,素斋九日。”
嘉靖帝看了一眼徐阶,只是沐浴更衣,素斋九日,这也没有什么。便点点头道:
“好,朕从今日开始,日日沐浴更衣,素斋九日。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办吧。”
“谢陛下。”
“高拱。”嘉靖帝又将目光望向了高拱。
“臣在!”高拱急忙上前。
嘉靖帝将罗信给他的那张需要物资的清单,让黄锦递给了高拱道:
“这清单上的物资,两个月内必须都送到杭州,如果有一天差池,朕拿你是问。”
“是!”
河南省。
罗信到达的时候,提前进入河南的大军,已经将流寇杀得差不多,经过了南方三省的杀寇,这些士兵已经有了杀气。而且罗信是真狠啊,军法那是执行的叫个严厉。最重要的是,给吃饱,响钱发足。这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让军队敢不用心用命?
而他们的对手只是流寇,只要这些朝堂的军队,一旦用心用力,那些流寇只有逃亡的一条路。所以,这些并从南方杀到北方,吃得饱,杀得爽,将那些吃不饱的流寇一冲即垮。
罗信来到了河南省,依旧没有丝毫手软,将凡是贪污的官员全部拿下,抄家问斩。然后安排新的官员,将抄家的金银珠宝充公,土地租赁给农民。开仓放粮,抑制粮价,河南省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这一日。
罗信正坐在开封府处理公务,便见到刘守有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不器,大事情。”
“什么大事?”罗信从公文中抬起头来。
“祥瑞啊!”
“祥瑞!”
“是啊,景王封地德安出现了一只麒麟,被景王请到了皇庄,献给陛下。如今陛下沐浴更衣,素斋九日,这一切庆典都交给徐阶。”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罗信脸色变得凝重。
“就是今天上午的事情,河南距离京城又不远,锦衣卫的消息自然当日就传了过来。”
“你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给我听听。”
“嗯,是这么回事儿……”
罗信一边听着刘守有讲述,脸色变得就愈加地难看,对于什么麒麟现世,他是半点儿不信。他此时心中飞快地旋转,只是瞬间便理清了脉络。
“徐阶这是赤膊上阵了!已经不顾转投景王的事情暴露了啊!”
刘守有闻听,神色便是一愣。随后也慢慢地反应了过来。脸色巨变道:
“不器,这……大事不好啊!”
“这也没有什么。”罗信揉了揉了眉心,思索片刻道:“如今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便是景王献上的祥瑞,第二个便是裕王殿下。”
“裕王殿下?我没有收到关于裕王殿下的问题啊!”
“唉,也不知道现在晚不晚。”罗信叹息了一声道:“以陛下的英明,徐阶这番赤膊上阵,陛下自然是知道徐阶已经转投景王了。如此,陛下必定对裕王殿下失望。失望有两个。一个是,裕王殿下地位最高的老师,竟然转投景王,这是不是裕王殿下失德了?这才让徐阶转投景王?认为景王才是明主?而且徐阶这一公开,必定会引起百官哗然。让支持裕王的人开始动摇。第二个,裕王的老师都转投景王了,裕王殿下却还不知道,这是不是裕王很蠢?这么蠢的人,能继承大统吗?”
“这……怎么办啊?”刘守有焦急了起来。
罗信也头疼啊,揉了揉眉心道:“如果陛下还没有去问责裕王,便还可以挽救。如果已经派人去问责裕王了,以裕王的淳厚,恐怕……”
“应该还没有!”刘守有摇头道:“如今陛下忙着祥瑞的事情,恐怕还顾不上裕王殿下,而且一旦陛下派人问责,锦衣卫不可能不知道。”
“嗯!”罗信点点头道:“我这就修书两封,一封你交给陛下,一封秘密交给裕王殿下。要以最快的速度。”
“好!”刘守有立刻点头。
罗信铺开纸张,略微寻思了一下,很快便将写给嘉靖帝的折子写完。装入信封封上,递给了刘守有。然后握着笔,皱着眉头站在那里。思索着如何给裕王写。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两刻钟都过去了,罗信依旧愁眉不展。那刘守有也皱着眉,在那里想着如何做,裕王才会没有事情。罗信心中也很为难。
如果让裕王和嘉靖帝说,他根本不知道徐阶转投景王,这只能够证明裕王蠢,在嘉靖帝心中失分。
如果让裕王和嘉靖帝说,他早就知道徐阶转投景王了,那么,你是如何知道的?
把罗信给抬出来?
这不是罗信想要的结果,那样的话,罗信就会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而且会给嘉靖帝留下一个阴谋家的印象。你都知道徐阶叛变了,却还不声张,这不是有阴谋是什么?
而且你罗信是怎么发现的?
莫非你手中还有着一股力量?
说是裕王发现的?
裕王又是怎么发现的?发现了之后,为什么不翻脸?莫非你裕王手中也有着一股不为人知的力量?
帝王原本就多疑,一旦被嘉靖帝怀疑上,裕王便没有了机会。
“唉……”
罗信不由叹息了一声,徐阶真是走得一步好棋啊。一边将裕王逼到了墙角,一边又给景王弄出来一个祥瑞。而且裕王还有儿子,如此一来,裕王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
“怎么办?”
罗信放下笔,来回在房间里走动。刘守有也在那里打转,恨恨地说道:
“该死的祥瑞!这不是在告诉陛下,天意选择了景王吗?”
“天意?”
罗信猛然顿住了脚步,目光中闪过智慧的光芒,几步走到了桌子前,开始飞快地写了起来。很快便将一封信写完,封好,交给刘守有道:
“要快,一定要快!”
刘守有看看天色道:“我立刻派人走,明天一早,必定将奏章和信都送到。”
“不!”罗信沉吟了一下道:“一早就将给裕王的信送到。给陛下的信不着急,等着下午送去。如此,便不会让陛下怀疑我与裕王提前通气了。”
“好!”
*
*
………………………………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京城风云
皇宫。
嘉靖帝沐浴更衣,吃完了素斋,此时夜色已经降临,嘉靖帝坐在椅子上,脸上的神色轻松了不少。
罗信的奏章给了他一个定心丸,让他一直焦虑的心情终于缓解了下来。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南方已经完全平定下来了,如今只剩下的北方,听说罗信已经到了河南省,河南省已经开始安定了下来,如此用不了多久,全国的粮荒都会结束,流寇也会灭掉,大明的内乱便可以结束了。
如此便只剩下了外患。
外患不外呼就是北方的高丽和草原的鞑子。虽然如今草原的鞑子没有出兵,但是嘉靖帝最担心的不是高丽,而是鞑子。再就是南方的倭寇、
如今的倭寇并没有上岸,大明还没有遭受倭寇的兵乱。但是想要解决市舶司的问题,就必须剿灭倭寇。
不过,如今却不是那么焦急了。
南北七个省份,那些豪门世家捐献的银子,还有罗信抄家灭族得来的银子,已经足够发动南北战争,而且还有剩余。
最关键的是,抄家得来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之后,每年得到的税收,也能够让朝廷缓一缓。虽然过得依旧结结巴巴,但是总算能够过下去。
嘉靖帝虽然忌惮罗信,但是对于罗信的军事能力却十分佩服,他坚信只要罗信处理完了内忧,去了北方,必定会平定高丽。震慑草原。解决了北方问题之后,再慢慢解决南方倭寇的事情。
将事情从头到尾顺了一遍,嘉靖帝的心情更为放松了。
“一个帝国还真是需要一个像罗信这样的人才啊!”
嘉靖帝也不禁感叹道,随后他便又想起了祥瑞,想起了祥瑞,便想起了徐阶,想起了徐阶,般想起了裕王。
他的脸便阴沉了下去。
不管怎么说,裕王都是他的儿子。徐阶如此把裕王蒙在鼓里,转投景王,这就是把他的儿子当猴耍。
“真蠢!”
嘉靖帝不禁在心中骂着自己这个儿子。坐在那里生了一会儿气,然后道:
“黄伴伴。”
“奴婢在。”黄锦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今天有什么事情?”
“陛下,当祥瑞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京城都议论纷纷。兴奋溢于言表,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也有一种风言风语。”
“什么风言风语?”
“说……徐阶抛弃了裕王殿下,转投景王。而景王封地出现祥瑞,景王还有儿子,上天垂青景王。裕王他……失德,才会让上天抛弃,徐阶转投。”
“砰!”
嘉靖帝愤怒地一拍桌子,面沉似水道:“明天,你去裕王府,问问他,他究竟做了什么,让他的老师弃他而去,而他还懵懂无知,蠢到如此地步,就闭门思过吧。”
“是!”
黄锦心脏便悬了起来,他可是已经效忠裕王了啊!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立刻写了一封信,交给了东厂的心腹,让他明天一早,城门开启,便立刻去河南交给罗信。
“不器啊~!山雨欲来啊!徐阶就是抓住了你不在京城,开始反击了啊!等你回来,一切都晚了啊!”
次日。
天明。
城门刚刚打开,便见到两个锦衣卫骑马冲了进去,很快,几个东厂番子冲了出去。
黄锦一脸肃然地带着几个番子,向着裕王府走去。实际上,京城上下的有心人,此时都在关注着皇宫,关注着裕王府。
毕竟这涉及到他们究竟要投奔那一方?
特别是徐阶阵营的人和裕王阵营的人。
徐阶这突然投奔了景王,抛弃了裕王,对整个徐党的震动很大。这也太突然了,这让那些人心中犹豫不定。究竟是跟着徐阶投奔景王,还是继续站在裕王的阵营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