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士-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兵丁也未必敢在突然之间,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就敢对罗信动手。

    胡宗宪沉默了,半响道:“我是不是死路一条?”

    “八成吧!”罗信叹息了一声。

    “没有机会了?”胡宗宪直勾勾地望着罗信。

    “如果我帮你,五五开吧。不过,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你体面的退休。”

    想了一下,罗信干脆放开了说道:“你现在有两条路走,一条是造反。结果是必死无疑。这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我,只要有我在,你绝对不可能造反成功。而且你便是立刻想要杀掉或者拘禁我,成功的可能也是五五开,因为你匆忙之间,准备不足,未必能够杀掉我,或者拘禁我。而且说不定我登高一呼,反而将你抓起来。你也知道我在东南的声望,特别是在军中的声望。”

    胡宗宪沉默不语,罗信继续说道:“另一个因素是,即便是你杀掉了我,有马芳在,你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也只有三成。说实话,无论是从军队的实力,还是大军团的指挥能力,你都不如马芳。所以,你造反的结果必定是失败。到时候死的不是你,而是要诛九族。”

    胡宗宪的脸上现出了痛苦之色,他可以死,但是让整个家族赔命,这是胡宗宪不能够接受的。看到胡宗宪痛苦的神色,罗信也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

    “另一条路便是我回去为你运作,让你体面的退休。当然,我不敢保证,但是最少有五成把握。”

    胡宗宪沉思了片刻道:“不器,我也不瞒你,我们两个是战火中过命的交情。我真的不服,我为大明做出了如此贡献,没有想到却落在了这个下场。所以,我要想想。”

    说到这里,他目光灼灼地看着罗信道:“说实话,我们两个真的同病相怜,以你罗信立下的功劳,便是封为国公也不为过。但是如今你只是一个二等侯。而且才刚刚提升到三品礼部侍郎。如今又把你架在火上烤,不器,你真的甘心?如果我们两个联手……”

    罗信摆摆手道:“这个不谈。你可以考虑,而且今天你我说的话,我也不会透露出半句。而且我回去之后,依旧会为你奔波。如果能够让你体面退休,也不枉费我们两个的交情。而且,一旦裕王登基,你也未必就没有重新出仕的机会。

    只要你没有造反之前,我就会为你一直奔波。但是,你一旦造反,我也不会留情,势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你击败,抓回京城。言尽于此,不器告辞了。”

    “我送你!”

    胡宗宪将罗信送到了大门口,对着罗信抱拳一礼道:

    “不器,不管怎么说,老哥谢谢你。”

    “老哥见外了。我不会劝你怎么走,你自己决定吧。”

    罗信翻身上马,带着胡宗宪给他的调令,向着戚继光的大营行去。没有在戚继光的大营逗留,立刻便带着戚继光的三千骑兵离开了苏州,向着广州疾驰而去。

    往广东行走,并没有下雪。温度也正好,不冷不热,众人一个下午便奔行了五百里,然后在黄昏十分安营扎寨。

    戚继光和罗信坐在一个帐篷里,戚继光凝声道:“大人,我们在明日黄昏便能够赶到黄县,只是我们都是骑兵,攻城并不是我们的长项。”

    “不用担心!”罗信摆摆手道:“这次我特意制作了一些炸药包,到时候我们炸开城门,直接冲进去就是了。”

    “大人!”戚继光有些奇怪地问道:“你说这北方遭雪灾,南方并没有遭灾。就算卫所的日子苦一些,总也算是能够过得下去,为为什么要造反呢?”

    “就是因为他们的日子还过得下去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在裁撤卫所方面,相对来说,北方要比南方容易许多。因为北方在这四年内,先后被阿拉坦汗和黄台吉打到京城两次,这两次他们屠戮了大量的北方人,北方人可以说几乎十室九空……”

    *

    *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兵临

    罗信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眼睛放出光来。见到罗信不说话了,戚继光不由唤道:

    “大人,大人……”

    “哦!”罗信从灵光一现中醒了过来,脸上现出喜色道:“想到了一些事情,我们接着说。北方的卫所几乎被这两次屠戮摧毁得差不多了,而后来两次反击草原鞑子,再加上前些日子抵抗高丽入侵,便把卫所的士兵都召集到边关,如今还都在边关呢。所以,北方的卫所已经是名存实亡。

    当然,看现在的局势,大明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战事,那些被调往卫所的士兵也应该返回卫所了。一旦这些士兵返回卫所,北方的卫所便会重新建立起来。但是,因为朝堂有了裁撤卫所的想法,所以一直没有给边关的卫所下调令。那些卫所的士兵此时心中虽然有着彷徨,但是在边军的大营内,却也不敢闹事。如果他们闹事,很容易会被边军收拾了。

    但是,南方不同。

    正因为他们还能够勉强过得下去,而又不知道一旦他们被裁掉,他们以什么为生,所以才有着更大的彷徨和慌乱。再加上有心人一鼓动,便跟着造反了。

    而那些有心人,便是那些占据了九成屯田的武官。国家裁掉卫所,那些屯田自然也要收回国有。而那些屯田早就被那些武官视为己有,他们可能愿意叫出来?

    再说了,交出来之后,他们以什么生活?

    所以,他们便不愿意裁军。

    利益趋势他们走到了这一步。”

    “那……我们这次……”

    罗信叹息了一声道:“之所以裁军的事情拖延这么久,就是因为朝堂要对这些卫所士兵负责,要给他们寻找一条生活下去的出路。国家不会不管他们的。但是,他们已经造反了,那也只有杀了。

    不过,不会都杀掉。领头的武官是必须杀的,盲从的那些士兵,我还是会尽量给他们一条活路的。都是一些可怜人。”

    第二日黄昏。

    罗信带着戚继光的军队来到了皇城下,罗信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城墙之上的反军,便道:

    “安营扎寨,做饭,休息!”

    罗信只是下达了一个概括的命令,至于安排值哨等细的命令,自然会由戚继光去做。

    黄县城墙上,那些反军脸色苍白,他们没有想到朝堂派来的军队这么快,更没有想到会是罗信亲自来。

    罗信的大明在南方家喻户晓,大明军神的威名谁不知道?

    “将军!”城墙之上,一个依旧穿着大明军服的人对一个络腮胡子的人说道:“罗信来了。”

    那位将军勉强镇定了自己的神色道:“罗信又如何?只有几千人,而且还都是骑兵,他们会攻城吗?

    去联系伊王的事情怎么样了?还有联系其它卫所的人有没有回来?”

    “罗信来的速度太快了,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那个人哭丧着脸说道。

    “啪!”那位将军一巴掌拍在那个人的头上道:“哭丧着个脸干什么?罗信是厉害,但那是兵法。在这里需要兵法吗?

    不需要!

    他们需要的就是攻城!

    三千人攻城?我们城里有近两万的兄弟,而且从来都是守城的占便宜,我就不信他们三千不会攻城的骑兵能够攻上来。

    我们不求在他们攻城的时候,全歼了他们,活捉了罗信。只要他们多坚持一段时间,嗯,坚持十天半个月,让整个大明的卫所兄弟们看到,就算是大明军神也奈何不了我们,到时候全国的卫所都会反起来。那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守城了,而是向着京城进攻。

    来,将旗子竖起来。”

    立刻便有人竖起了旗子。

    “老爷。”鲁大庆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头对罗信道:“对方城墙上竖起了一面旗子。”

    “嗯?”罗信伸出手道:“我来看看。”

    鲁大庆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罗信,罗信接过望远镜,放在眼前,向着城墙上的那面旗子望去,随后便无语地摇了摇头。那面旗子上竟然写着“清君侧,诛佞臣”六个大字。将望远镜递给了鲁大庆道:

    “他们折腾吧,不作死就不会死。睡觉。”

    城内的反军紧张了一夜,知道第二天清晨,疲惫的他们也没有发现罗信他们攻城。几个头领走上城墙,脸色灰败地向着对面的罗信大营望去,便见到大营内已经升起了炊烟。看到炊烟,这些头领也饿了,便让城墙上的斥候监视着罗信的动静,他们则是回去吃饭。

    刚吃完饭,便有斥候前来报告说,罗信的大营有动静了。

    这一下,那些头领慌乱了起来,罗信的军神之名,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急匆匆地来到了城墙之上,向着对面望去,便见到一些士兵扛着巨大的厚厚的木制盾牌,高举过头,一个个盾牌靠在一起,在盾牌下面是一个个士兵扛着沙袋,向着护城河逼进,而且他们逼进的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城门的方向。

    “放箭!”

    城墙上的头领一声大喝,城墙上便“嗖嗖嗖”地射出一片箭雨。

    “哆哆哆……”

    那些箭雨俱都被盾牌挡住,而且很快地移动到城门口的护城河,将沙袋扔了进去,然后掉头就走,后面的人借着将沙袋扔进去。

    城墙上的人有些傻眼,这个距离扔滚木雷石还够不到戚继光的那些骑兵,滚木雷石是用在士兵攻城爬城墙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巨大的左右,如今的距离太远了。只有弓箭能够够到距离,但是却都被巨大的盾牌挡住了。

    “怎么办?”

    城墙上的人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城门口的护城河被填满,城墙上的首领喝道:

    “他们一定是想要用圆木撞开城墙。各位兄弟给我注意了,只要他们一靠近城门,立刻把滚木雷石给砸下去。”

    “是!”城墙上的人大声的呼喝着,给自己壮胆。

    而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到城下一个个士兵举着巨大的盾牌保护着下面的士兵开始回撤,只留下了两个人,那两个人各自举着一个盾牌,保护着盾牌下面的第三个人。那个人此时正将背后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包取了下来,放在了地面上,然后回头看着那些往回撤的人。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破城

    那些回撤的人回到了自己的阵营,便纷纷扔掉了手中的盾牌,然后翻身上马,取出了兵器,向着城门虎视眈眈。这不由让城墙上的那些反军也紧张了起来,将目光也都望向了留在护城河沙袋上的那三个人的头上的盾牌。

    实在是他们只能够看到两个巨大的盾牌,而看不到盾牌下面。

    而此时,全国各地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个广东小小的县城,只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罗信已经来到了这里,他们以为罗信还在路上。这些人都计算着,估摸着罗信应该在胡宗宪那里呆上一天,却没有想到罗信当日便带着戚继光出发了。但是在南方的那些卫所和皇亲国戚可是时刻注意着罗信的举动,他们可是知道罗信已经到了黄县。

    只要黄县能够抵挡罗信三天,他们就有信心了。一个小小的县城如果都能够挡住罗信三天,那罗信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而且如果罗信攻城三天还没有攻下来,那三千骑兵应该最少死亡一半。到时候,干脆整个南方都反了吧,将罗信彻底杀死在南方。大明没有了军神罗信,到时候再去鼓动胡宗宪反了,攻进京城指日可待。

    在这个时候,在两个盾牌下面的那个人,从怀里取出来一个火折子,拔开火折子,那火折子便冒出火光。那个士兵将火折子凑近那个四四方方的大包上垂下来的一根引线上。

    “嘶嘶……”

    那根引线立刻便被点燃,冒出了火花。那个士兵将那个大包双手抬了起来,向着城门狠狠的扔了过去。

    那个大包砰地落在了地上,然后又朝前滚了几滚,砰在城门上不动了。而此时站在沙袋上的三个人却掉头狂奔而去。城墙上的那些反军愕然地望着下方,他们看不到城门洞的情况,不知道方才扔进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但是,正是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心中才慌乱。正当他们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大的时候,耳边就听到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

    “轰……”

    整个县城都在摇晃,城墙上的人都被震得东倒西歪。那城门被那个大炸药包炸得四分五裂,城门洞开。

    “杀!”戚继光大喊了一声,率先冲向了城门。

    “杀!”

    戚继光的三千骑兵和五军营的一千骑兵已经如同一条洪流一般地冲向了城门,还没有等到城墙上的人反应过来,便已经冲进了城门。

    罗信带着鲁大庆和万大全他们也冲进了城门,此时的县城内,已经喊杀声一片,不过喊杀的都是罗信这边的人,而那些反军都在四处逃亡。

    步兵原本就不是骑兵的对手,更何况,这些骑兵还是戚继光的军队和五军营的骑兵!

    整个战争结束的非常快,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整个县城便掌握在了罗信的手中。那些反军都被集中在广场上,罗信果断地下了命令,凡是带官职的人全部杀掉,那些大头兵,整理成一支步兵,罗信亲自训话,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跟着自己去平叛,就可让他们将功折罪。当然,他们也可以逃跑。只不过后果自负。

    逃跑?

    往哪儿逃?

    这些人并不傻,他们跑得过骑兵吗?

    更何况……

    罗信还答应了他们,可以将功折罪。所以,这些人都老老实实地跟着罗信在第二天,启程去下一作占领的县城。

    那一座县城内的反军早就乱成了一片,他们已经把罗信想得很厉害了,却没有想到罗信竟然厉害到如此程度,竟然只用了一天……

    周围最先得到消息的各个还在观望的卫所,老朱家的王爷,一个个都傻眼了。一颗颗躁动的心便像是猛然被按了暂停键,他们此时想的不再是什么清君侧,诛佞臣,而是想着罗信会怎么对付他们。

    那些老朱家的王爷们,倒是并没有太大的担心,毕竟他们只是关注这件事,虽然那些卫所的人也来找过他们,甚至有几个人现在还住在他们的府中。但是,只要将那几个杀掉,便不会被波及。只是要紧关大门,小心翼翼就是了。

    他们可以这样,但是那些观望的卫所就不同了。他们也可以像那些老朱家的王爷一样,将那几个来联系他们的造反的人秘密杀掉,这场造反的风波便有着很大的一部分波及不到他们。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责任。

    毕竟他们是卫所,担负着保护国家的责任。当那几个卫所造反的时候,州府的高官是命令他们出兵剿灭的,但是他们都消极的抵抗,拒不出兵,这个责任并不小。

    而且就算这个责任可以消除,但是他们的目的是抵抗朝堂的裁军,经此一事之后,他们未来的命运会如何?

    反不反?

    反了,罗信就在南方,随时可以灭掉他们。

    不反,难道就等着被裁掉?

    不仅是他们心中惶然,就是那些文官心中也惶然。在他们管辖的范围内,出现了兵变,而且攻打了两座县城,他们还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剿灭,哪怕是摆出一副出兵的态势也行。

    但是,没有!

    完全没有!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指挥不了军队,而且还不敢像之前那般对军队呵斥,心中恐惧逼反了那些卫所,将他们杀了,造反。

    所以,他们这也是失职。

    再想到罗信当初在南方赈灾的时候,杀得人头滚滚,谁知道罗信这次会不会拿他们的人头祭旗?

    特别是徐党的他,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

    而就在他们这种惶惶不可终日中,罗信已经到了另一座被反军占据的县城。罗信见到那些反军还据守在县城内,他悬起来的心终于放下。

    实际上,这是他看到的最好的结果。这些叛军聚在县城内,罗信便可以一举歼灭。如果这些叛军逃走了,化整为零,变成若干小股四处纵横,罗信想要剿灭他们,就需要废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毕竟他只有四千骑兵。而剿灭叛军的时间一旦拖延了下来,很可能就会爆发出更大的事件。

    *

    *


………………………………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平叛

    但是,这些叛军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或者是对于罗信的恐惧,总觉得躲在城内更加安全一些。这就给了罗信快速结束叛军的机会。

    这次,罗信没有再让骑兵去填护城河,有着黄县那些俘获的叛军,自然这一切都让他们去做。而且那些叛军也知道这是给他们将功赎罪的机会,很快就将城门前的护城河用沙袋填满,然后由罗信手下有经验的人,将城门炸开,骑兵便蜂拥而入,很快就平息了叛乱。

    凡是叛军中有官职的,全部杀掉。不杀也不行,罗信知道自己保不住他们,嘉靖帝绝对不会允许他们活着。倒是那些大兵,罗信还是想要保住他们。

    罗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兵变平息,然后将两面清君侧,诛佞臣的旗子,连同自己的奏章,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然后罗信坐镇广东,留下自己从五军营带来的一千骑兵,然后将戚继光的三千骑兵分成若干小队,开始向着整个南方的各个卫所飞驰而去。他们的目的非常清晰,只是去将各个卫所所有的资料全部收缴上来,这上面包括各个卫所应该有的屯田数量,还有各个卫所实际的兵丁数量等等。

    同时,罗信找到了负责整个南方的锦衣卫同知,两个人秘密会谈了一个时辰,那个锦衣卫同知便匆匆离去。

    京城。

    罗信剿灭叛军的事情,已经通过锦衣卫迅速地送到了嘉靖帝的面前。时间要比罗信的奏章早上一些。

    此时,徐阶和高拱正在和嘉靖帝议事,刘守有便带着两面旗子和罗信的奏章匆匆地走了进来。见到刘守有进来,嘉靖帝的目光便望向了刘守有道:

    “那是什么?”

    “这是叛军的旗子!”刘守有恭敬地说道。

    “展开看看。”嘉靖帝淡淡地说道。

    刘守有背后的两个锦衣卫,便将两面旗子在地面上展开,清君侧,诛佞臣六个大字,便清晰地展现在嘉靖帝,徐阶和高拱的眼帘中。

    徐阶和高拱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那些卫所的兵将竟然敢打出这样的称号。

    清君侧,诛佞臣!

    什么人才算得上君侧?

    当然得是位高权重的人,在大明称得上位高权重的人,自然就是他们两个,内阁首辅徐阶和内阁次辅高拱。

    两个人的脸色都非常不好看,原本裁军的事情是由海瑞引起来的,徐阶和高拱又将黑锅抛给了罗信,在他们两个看来,这件事成功了,最大的功劳自然是他们的,这件事失败了,背黑锅的就是罗信和海瑞。

    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他们都会片叶不沾身。

    但是……

    如今这两面旗子挂住来,这毛头便直指他们两个人了。

    大殿内寂静无声,空气都几乎凝固。

    嘉靖帝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眼中现出了无尽的杀意。

    清君侧,诛佞臣!

    嘉靖帝用屁股都能够想到,如果罗信不能够迅速地剿灭叛军,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老朱家的那些他的兄弟子侄会如何利用这样的机会。

    瞬间,嘉靖帝的身上就冒出了一层冷汗,哆哆嗦嗦地喝道:

    “胆大包天!”

    但是,他也只是骂了一声,因为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罗信有没有剿灭叛军,向着刘守有道:

    “把折子呈上来。”

    “是!陛下!”

    刘守有双手呈上罗信的奏章,黄锦快步走了过来,接过了奏章,又快步地来到了嘉靖帝的面前,将奏章放在了御书案上。嘉靖帝拿起了奏章,飞快地看了起来,一旁的徐阶和高拱也紧张地望着嘉靖帝。

    这两个人是真的紧张,特别是徐阶。

    如果罗信没有剿灭叛军,反而让叛军壮大了起来,朝堂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调动大军前往南方剿灭叛军,那事情就大条了,整个南方都会变成战乱之地。而北方又是大灾,就算是最终剿灭了叛军,他这个内阁首辅也要引咎辞职了。如果最终没有剿灭叛军,那就更需要一个替罪羊,而到了那个时候,海瑞也好,罗信也罢,已经没有资格做替罪羊了,因为分量不够。

    那谁够分量?

    只有徐阶和高拱。

    嘉靖帝会选择谁?

    徐阶不认为嘉靖帝会选择高拱来做替罪羊,那么就只有他自己。

    所以,此时的徐阶非常紧张。

    嘉靖帝快速地看着奏章,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难看的脸色也变得舒缓了起来,甚至开口赞道:

    “不愧是大明的军神!”

    徐阶和高拱悬起来的心,一下子就放回了肚子里,不过心中也生出了嫉妒之心。恐怕这次之后,罗信又该升官了。徐阶的心中突然升起了自己已经老迈的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