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6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胡宗宪,为什么白莲教和张道源会突然造反?”罗智不服气。
罗信轻声道:“这件事和我有关,说不定,如今弹劾我的折子已经像雪片一般堆满了陛下的御书案。”
“啊?”罗智惊讶道:“这怎么与你有关?”
“因为裁军!”罗信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道:“不管裁军之前,那些卫所官兵是多么的糜烂,但是也号称有一百多万。这是这个数量,便对白莲教和张道源有着威吓的作用。但是,南方的所有卫所一下子都被我给裁掉了。如今在整个南方,除了胡宗宪掌握的四十五万人,各省实际上只有从北方调过来的十万人,还被分成了七支军队。每个省只有一万多人,这才是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主要原因,这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啊?”
“再加上如今朝堂对胡宗宪的不信任,这在有心人都能够看出来,所以他们便瞅中了这个机会。他们认为,在南方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突然造反,必定能够快速地占据一片领土。打下数个县城,说不定还能够打下府城。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此,虽然他们还没有打下府城,但是却也打下了数个县城。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朝堂不信任胡宗宪,胡宗宪也必定认为自己到了尾大不掉,朝堂想要处置他的时候。胡宗宪想要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他们的造反正好给了胡宗宪一个机会。胡宗宪一定不会全力围剿他们。一定会养寇自重。这样他们就多了周旋立足的机会,有了喘息和壮大的机会。等他们强大了,也就不怕胡宗宪了。占据南方,剑指北方。
呵呵……
这是白莲教和张道源的机会,也是胡宗宪的机会。双方虽然没有见面,却已经达成了默契。”
说到这里,罗信低下头,眼中现出一丝痛楚。
“只是……胡老哥啊,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会越走越远啊!没有那个实力,却偏偏想要享受那个权力,这边是取死之道啊!”
“你这样让我怎么帮你?”
“不器,按你的说法,胡宗宪只是养寇自重,怎么会是取死之道?”
罗信摇了摇头,望着罗智道:“小叔,如今北方不会有战事,胡宗宪也好,白莲教和张道源也罢,这些人都远居南方,对北方只是了解一个皮毛。
如今的高丽已经不具备作战的实力!他们不久前,在北方边关伤亡了八万人,已经被打残了一半。就算北方边关只是留下五分之一的兵力,也足以抵挡高丽了。
更何况……
高丽也不敢进攻大明了,最起码在他们的国力恢复之前,不敢轻举妄动。”
*
………………………………
第1292章 再见俞大猷
至于草原!
他们只是看到了草原统一,认为草原又到了对大明有着威胁的时刻。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今草原的兵力根本不再北方边关,而在西域,此时他们已经攻入了天竺,正在征服天竺。
这个时候,别说他们倒不出时间和精力来攻打大明,就算他们想要攻打大明,从天竺撤军,回到大明边关,这没有一年的时间,够吗?
一年!
足够朝堂调兵,将他胡宗宪给灭掉了。
胡宗宪打的主意就是,北方草原统一,朝堂不敢从北方调兵,如此便只能够依靠他,如此他就可以继续坐在大都督的位置上。然后养寇自重。而白莲教和张道源打得主意也是如此,认为朝堂不敢从北方调兵,胡宗宪又因为自身的原因,要养寇自重,这就给他们喘息和发展壮大的机会。
但是……
他们的算盘打错了啊!
也许朝堂还会给胡宗宪一次机会,但是一旦胡宗宪养寇自重,朝堂便会立刻北兵南调,正好以胡宗宪剿匪不利的理由拿下。如果胡宗宪敢反抗,便会将胡宗宪视为反贼,斩杀。”
“那……我们怎么办?”
罗智此时脸上充满了焦急之色。此时他已经听明白了,这次造反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南方裁军和胡宗宪想要养寇自重造成的。
如果不裁军,白莲教和张道源未必敢反!
如果胡宗宪不养寇自重,胡宗宪在白莲教和张道源刚刚造反的时候,就率领大军围剿的话,白莲教和张道源根本就兴不起声势,早就被胡宗宪剿灭了。
但是如今的胡宗宪呢?
却是以没有接到朝堂命令为由,按兵不动。
这两个原因加起来,才造成了如今的局势。
罗智不担心胡宗宪,胡宗宪是谁和他有关系吗?他担心的是罗信。
正如罗信所分析的那样,罗信能够看清事实真相,朝堂那些官员会看不清楚吗?
就算看不清楚,就算白莲教和张道源的起兵与罗信的裁军没有关系,这个时候,那些官员也会将这个屎盆子扣在罗信的头上。要知道,罗信在裁军这件事情上,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这样弄死罗信的机会,那些人怎么会放过?
而且,他们占理啊!
这件事原本就是裁军的后果啊!如果不裁军,会发生造反的事情吗?
先弄掉罗信,然后在给胡宗宪一个平叛不利的罪名也拿下,一下子拿下两个,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
这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造的太及时了!
“等!”江南水师大营中的罗信淡淡地说道。
“等?”罗智色变道:“我们等得起吗?恐怕你等来的是无数的弹劾,等来的是锦衣卫将你抓回京城。”
罗信摇了摇头道:“没有那么严重,不要忘记了内阁不仅仅有徐阶,还有高拱。如今南方乱起,远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些大人物还都在观望。”
“观望?”
“不错!如今那些弹劾我的人,应该都是徐阶的人,也许还有一些头脑发热的清流。但是高拱一定不会。他还没有堕落到像徐阶那般,为了一己之私,至天下于不顾。他还是想着中兴大明。所以他在这个时候,不会弹劾我,当然也不会帮我,他在观望。”
说到这里,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南方毕竟距离京城遥远,他们虽然收到了告急的文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是真的造反了,还是胡宗宪在养寇自重。不弄清这一点,高拱不会出手。
而胡宗宪也在观望,别人不知道我来江南的真实目的,胡宗宪会推测到。所以,这也是胡宗宪的最后一次机会。他期待白莲教和张道源的声势更大一些,然后希望我能够出面为他说话,然后他就可以出兵。”
“要你公开为他说话?”
“是啊!”罗信揉了揉眉头道:“我这个钦差可是代表着皇帝,如果我为他说话,以后要治罪他,就多了一份艰难。”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随后便听到万大全在门外道:
“老爷,俞将军求见。”
罗信的神色一愣,和罗智对视了一眼,这个时候,俞大猷回来做什么?
只是瞬间,罗信心中便有了推测,急忙站了起来,来到门口,推开房门,果然见到俞大猷风尘仆仆地站在外面,见到罗信出现,立刻施礼道:
“末将拜见罗大人。”
罗信上前扶起俞大猷道:“你我兄弟不必如此,我们可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交情,俞将军生分了。”
“嘿嘿……”
俞大猷不好意思地笑了两声,两个人把臂进入到房间内,万大全在外面将房门关上。罗信对罗智说道:
“小叔,这就是我经常和你说过的南方两大名将,俞龙戚虎中的俞龙俞大猷将军。俞将军,这是我的小叔罗智,如今任礼部郎中。”
“见过俞将军!”罗智拱手为礼。
俞大猷也急忙还礼道:“见过罗郎中。”
“坐吧!”
罗信含笑道,三个人落座,这个时候门开了,鲁大庆端着茶盘走了进来,将茶壶和茶杯放在桌子上,然后退了出去,反手将房门关上。罗信先是给俞大猷斟了一杯茶道:
“俞将军风尘仆仆,先喝杯茶。”
“谢谢!”俞大猷急忙说道。
然后罗信又给罗智斟上茶,最后给自己斟上茶,然后望向了俞大猷。俞大猷神色犹豫了一下,最终一咬牙,向着罗信一拱手道:
“大人,末将有个问题,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罗信笑道:“说过了,你我是战场上杀出来的交情,没有什么不能问的。我能回答的一定会回答,不能回答的,那就对不起了,因为我不想欺骗俞兄。”
俞大猷的脸上现出了感动之色,站起来,躬身一礼道:
“多谢大人!”
罗信示意他坐下,待他坐下之后,罗信含笑道:
“有什么问题?”
“大人,您这次来南方,真的是视察裁军之事吗?”
“当然!”罗信点头道:“你看,这不就爆发了造反的事情吗?”
*
*
………………………………
第1293章 推演
俞大猷盯着罗信,见到罗信面色不作伪,不由松了一口气道:“末将还以为和部堂大人有关呢!”
罗信沉默了下去,俞大猷神色就是一变,试探地问道:
“真的和部堂大人有关?”
罗信默然片刻,叹息了一声道:“不错,不器来南方有着两个使命,一个就是方才所说的,视察裁军之后的事宜,第二个使命就是劝说胡部堂交出军权。”
“果然是狡兔死走狗烹!”俞大猷恨恨地说道:“无耻之尤。”
罗信垂下了眼皮道:“胡部堂交出军权之后,可以体面的退休。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俞大猷脸色一红,连连摆手道:“我说的不是大人您,我说的是那些人。”
“我知道!”罗信点点头道:“俞将军这次回来,也不会是胡部堂派你来迎接我吧?”
俞大猷默然片刻道:“部堂大人希望大人您能够为他说话。”
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晒然道:“我为他说的话还少吗?”
见到俞大猷想要说话,罗信便摆摆手止住他,问道:
“俞将军,我没有欺骗你,你也不会欺骗我吧?”
“不会!”俞大猷立刻摇头道,神色十分严肃,表明他不会向罗信撒谎。
罗信点点头道:“东南的武官对我到来的态度如何?”
俞大猷的脸上就现出了尴尬之色道:“很矛盾。”
罗信点点头道:“实际上大家都希望我来,对吧?”
俞大猷脸色胀红道:“大家对你没有意见,只是一想到部堂大人呕心沥血,却得到这么一个下场,心中不服。”
罗信摇了摇头道:“俞将军,你有没有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什么角度?”俞大猷神色一愣。
“你们的心中此时是朝堂多一些,还是部堂大人多一些?”
俞大猷神色就是一变,随后便是沉默,脸色不断的变幻。罗信轻声说道:
“朝堂担心的也正是如此,东南四十五万军队,已经不知道陛下,不知道朝堂,只知道胡部堂。如果再让胡部堂在东南经营几年,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什么结局?”俞大猷茫然地问道。
罗信叹息了一声,轻声道:“我不否认胡部堂在抗倭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今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自己的理想。
想当初,他来东南就是为了平倭,只要能够平倭,换来东南和平,别说是解甲归田,就是死他也愿意。
我想,这也是你们的理想吧?”
“是!”俞大猷点头,眼中充满了回忆。
“但是……
如今呢?
只是让他体面退休都不行了!
人心是会膨胀的!
如果再给胡部堂在南方经营几年,你觉得就不会出现割据之势?”
俞大猷的汗就流了下来,罗信继续说道:“我和胡部堂交情深厚,这些年,我也不断地在京城为他奔波,为他说话,为他争取一个最好的归宿。
但是,今天他却派你来和我说,让我公开为他说话,呵呵……”
罗信的脸上充满了伤感,呵呵笑了两声道:“他知道我这次来是做什么的,也知道如今在朝堂上,有着一堆官员在弹劾我,而在这个时候,他却让我公开为他说话,这是逼我站在他这一边。
他的性子还是没有变啊!有雄心大志,为国有功。但是却过于自私了一点。只要我站出来,为他说话,便是钦差在说话,便是代表着皇帝在说话,便是陛下也不好再说什么。”
俞大猷陷入了沉思,思索着罗信的话。房间内陷入了寂静。只是俞大猷是一个将才,却不是一个政客,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反而问道:
“这不是很好吗?只要你开口帮忙部堂大人,陛下也不会反对!”
罗信淡淡地一笑道:“是啊,那个时候,因为南方的造反,陛下还得重用胡宗宪。为了让胡宗宪出兵,便会答应胡宗宪若干条件。
比如让胡宗宪继续留在东南。
但是……
我呢?
我会被陛下视为叛徒,待胡宗宪出兵,即便是他养寇自重,也会将白莲教和张道源削弱到可控的范围内。
如此,他胡宗宪没事儿,南方的乱局也在可控的范围内。陛下便一定会以我裁军之势,造成南方造反,而治罪于我。不杀我,不足以平民愤。”
俞大猷不是傻子,只是作为政客的细胞少了些,如今一听罗信的分析,脸色就变了。
如果罗信真的出面为胡宗宪说话,那结果绝对是罗信推测的那样啊!
“部堂大人他……”
俞大猷觉得自己的心乱了,部堂大人怎么会是那样的人?
为了自己的利益,便将罗信推向深渊?
而且……
俞大猷低头细细思量,想一想胡宗宪这一段时间的动作,还真是如同罗信所说的那样。
在等!
在等广东和广西更乱一些。
在等罗信公开支持他。
在等朝廷对他的承诺。
俞大猷霍然抬头道:“这……岂不是要挟朝廷?”
“不错!”罗信点头道:“这已经是他走上和朝廷对立的第一步,我希望他能够悬崖勒马,否则……百姓苦啊!”
“我……”俞大猷脸上充满了纠结。
当俞大猷说出胡宗宪是要挟朝廷的时候,罗信的心就放下一半。这说明俞大猷是没有造反的心的。
“俞将军!”罗信轻声道。
“啊?”俞大猷有些茫然地望着罗信。
“咱们两个今日就来个沙盘推演。”
“啥?”俞大猷的目光更是茫然。
“这样,你和戚继光,包括整个江南的文武百官都支持胡宗宪,跟着胡宗宪造反了。你推演一下,最终能否成功?”
“啊?”俞大猷的眼中现出了惊惧之色。
罗信摆摆手道:“俞将军,你不要在意,我们只是推演。纯粹军事上的推演。”
俞大猷看到罗信真诚的眼神,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一涉及到军事,他就认真了起来。罗信也不再说话,慢慢地喝茶。罗智则是紧张地望着俞大猷。俞大猷突然转向罗智道:
“你别总盯着我。”
*
*
………………………………
第1294章 强势胡宗宪
罗智的神色就是一僵,便将目光移开。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又响起来万大全的声音:
“大人,杭州总兵派人来给大人送礼。”
罗信便是目光一喜,便站起身形,打开了房门,便见到一个人站在外面,见到罗信,便急忙势力道:
“末将是杭州张总兵的副将,张小五,拜见大人。”
“起来吧!”
张小五便站了起来,跟着罗信走进了房间,见到俞大猷,便急忙施礼,俞大猷只是摆摆手,继续在心中推演。
那个张小五在房间里喝了一杯茶,说了一会儿话,交上礼单,便告辞了。
俞大猷宛如不觉,依旧在那里推演。
苏州。
大都督府。
后园。
胡宗宪站在一棵树下,微微抬头望着天空悠悠白云,眼中的神色宛如空洞。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长廊传来了争执声。
胡宗宪那空洞的眼神渐渐恢复了神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头望向了长廊,便见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向着他快步走来,而胡宗宪的一个幕僚,正在跟着那个高大的人劝说着什么。
迎面走来的那个高大男子,身上穿着四品官服,眼睛赤红,嘴角起着水泡,神色憔悴,大步走到胡宗宪的面前道:
“部堂大人,真是闲情逸致啊!”
胡宗宪望向那个人,淡淡地说道:“私闯本官的后园,王本固,你太放肆了吧?”
王本固双目死死地盯着对面的胡宗宪道:“部堂大人,私闯的事情,你可以责罚本官,但是还请你立刻发兵,否则衢州就要失守了。”
胡宗宪神色依旧淡淡地说道:“你私闯本官后园的事情,本官可以不追究,但是兵也是不能派的。”
“为什么?”王本固的眼中射出怒火。
胡宗宪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道:“王本固,你只是巡抚,本官没有向你解释的义务。”
王本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当初来到东南担任巡抚,也是抱着一腔志愿,想要在东南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在东南叱咤风云。
至于说东南的胡宗宪,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有很多人提醒过他,要注意胡宗宪。便是高拱也亲自召见他,叮嘱他。
但是,他也重视胡宗宪了,却没有太过重视。
因为在他之前,曾经有一个人孤身前往东南,却在东南挥斥方遒,立下汗马功劳,风头将胡宗宪压下,也没有看到胡宗宪能把那个人怎么样。
那个人是谁?
罗信!
罗信才多大?
当初去东南的时候,刚刚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人,便将胡宗宪压制的没有任何脾气,他王本固难道还比不上罗信那个黄毛小子?
但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没有想到,到了东南之后,虽然贵为四品巡抚,却被排挤在权力圈之外,整个东南的骄兵悍将,没有一个他能够调动的,哪怕只是想要做一点点事情,也是处处阻力,便如一个被困在蜘蛛网中的昆虫。
现在广东和广西乱了,这个时候胡宗宪还不出兵,王本固急了。
他是固执,他是迂腐,但是也有一颗效忠大明的心,所以他对于胡宗宪这番举动非常的愤怒。瞪着胡宗宪吼道:
“百姓被反军残杀,前线的将士在拼死拼活,部堂大人却不发兵,你这是要养寇自重吗?”
胡宗宪的双目猛然爆射出精光,一字一顿地说道:
“王本固,你说的话,可要负责。”
王本固神色一滞,随后又是一脸的倔强道:
“你不养寇自重,你倒是出兵啊?”
“不出!”
“为什么?”
“没有向你解释的义务。”
“你……”王本固差点儿被噎得背过气去。
王本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下自己的怒意,向着胡宗宪深深地弯下腰道:
“部堂大人,看在黎民百姓受苦的份上,还请部堂大人出兵。”
见到胡宗宪依旧是一副神色淡淡的模样,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意道:
“部堂大人,任由南方混乱,你就能够向内阁,向陛下交得了差吗?”
胡宗宪这才抬起眼皮子看了王本固一眼道:
“呵呵……本官被陛下派来东南,便是为了剿灭倭寇。如今倭寇已经剿灭,你王本固不也曾暗示本官应该交出兵权了吗?
而且还曾经弹劾过我,哦……不是曾经,你是一直在弹劾我。如今你满意了,朝廷已经派钦差来了东南。待钦差一到,我便将军权一交,然后告老还乡。”
“部堂大人……”
“我已经累了!”胡宗宪淡淡的说道:“我胡宗宪一声,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上对得起陛下,下对得起百姓。”
说到这里,抬头抚摸了一下自己白了一半的头发道:
“本官刚刚到东南的时候,还是一头黑发,如今却已经花白。体力和精力都不行了。就将这份重任交给他人吧。”
王本固很想说,你把军权交给我的吧。
但是,他也知道,即便是胡宗宪将军权交给他,他也指挥不了那些骄兵悍将。这几年在东南他深有体会。
东南的四十五万军队不听别人的,就听胡宗宪的。他当初带着陛下的暗旨来到东南,曾经偷偷散播过谣言,说是朝廷准备召胡宗宪回京,让胡宗宪交出兵权。,
然后收到的消息是,那些骄兵悍将对于朝廷的这个决定相当愤怒,都纷纷斥责朝廷卸磨杀驴,甚至有鼓动胡宗宪反了的传言。
这些年,他也千方百计想要掌控东南军队,但是几年过去,一个兵都没有掌控。
如此,他便知道,即便是胡宗宪回京,这些兵交给他,他也指挥不了。说不定会引起兵乱,如此,他就算是不在兵乱中被杀死,也是会被朝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