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发苍苍的老者也坐在那里。至于中年人也有不少,但是更多的却是年轻人。
寒风中。
待众考生都坐好之后,周知县穿着整齐的官服站在前面开始讲话。首先敬孔孟,然后敬圣上,最后宣布考试的场次,考场的纪律。
本次县试将会考四场,每场考一天,每隔一天考一场。
这倒不是考试的内容多,而是给考生更多的机会。实际上第一场就可以有考生通过,不需要再考后面的三场,而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状态等没有通过的考生可以继续考第二场,所以第二场和第三场被称之为复场,而最后一场是面试,所有的考生都要经历第四场。第四场主要是为了甄别一些作弊没有被发现的考生,县令亲自面试一下,把这些本身草包又作弊的考生剔除出去。
周庭玉话落之后,便有兵丁开始分发答题纸。统一的格式,而且县试也不糊名,罗信的名字,年龄。籍贯,三代,包括体貌特征都写在了第一页的答题纸上。
而从第二页开始便是真正的答题纸,每页上都有着红格。类似后世的稿纸,只是那方格要比后世的稿纸大上许多。一个格只能够写一个字,而且不允许写到格外。
此时天已经放亮,看得清放在桌子上的稿纸,只是寒风吹过。身体一阵阵发冷。
天气寒冷,不光是考生挨冻,那些监考的兵丁也挨冻,周知县更是忍受不了这种冷,便匆匆地在一张大纸上写下了考题。然后由两个兵丁举着让众考生观看。
题目只有一个,作一篇时文。
按理说大明朝的标准县试是出两篇时文,但是县试的自由度非常大,都由县令自己说的算。所以有的县是出两篇时文,有的县出一片时文和一首试帖诗。但是这通常都是南方这么做,而在北方因为天气寒冷。又是在室外科考,这不用多久手就冻僵了,条件的艰苦完全不是南方能够相比的,所以北方县试通常便只是出一篇时文,连试帖诗都不出了,就是为了让考生尽快答完卷,反正一篇时文就已经能够看出文章的高下。
罗信向着考题望去,脸上便现出了一丝苦笑。周围更是响起了一片吸气的声音。罗信知道这不是被冻的,而是被吓的。而周知县目光扫过受到惊吓的众书生脸上现出了一丝得意,而且还将目光望向了罗信。一副这题如何的神色。
“这哪里是县试啊,都赶上乡试了。”有考生小声埋怨道。
“安静!”有兵丁呵斥,考场内便又寂静了下来,但是却笼罩着一层悲怆的气氛。
题目总共有四句话。分别是: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
这根本就不是一篇文章里面的话,甚至不是一本书里面的话,而是四本书内各有一句。
“大学之道”出自曾参所着《大学》第一句。原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天命之谓性”出自子思所着《中庸》第一句,原句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意思是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学而时习之”出自孔子所着《论语》的第一句,原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是孔子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
“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所着《孟子》的第一句,原句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意思是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周庭玉这就是把四书中的开篇语各自抽出一句组成了一句话作为考题,四句话分属四部书,完全没有关系,将四书割裂组成一句,这是最难了一种考题,叫做截搭题。
这种题因为是强行将他们并到了一起,题意难明,破题无处下手,往往让考生破题就出现了失误,就算你的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也唯有落榜一途。
而且一般的截搭题不过是从两篇文章中各自抽取一句,这周庭玉倒好,从四书中各自抽取一句,整整四句凑成了一句,变态到如此程度,让考生如何去破题?
考棚内哀鸿遍野,罗信也有些微微皱眉。不过他倒是没有太担心,时间还早,倒是寒冷动人。他干脆打开书箱,先是将笔,墨,砚取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却并没有去研磨,而是将里面的小炉子取了出来,拎着一个小铜茶壶和一个手炉打了一些水,然后在小炉子内放进炭点燃,先是将那个手炉放在了小炉子上。
别说是那些考生看傻了眼,就是周庭玉都在那发呆。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九章 破题
祝朋友们元旦幸福愉快!
*
这是来科考的,还是来野游的?
这家把什也太齐全了吧?
其他的考生也就是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笔,墨,砚和一些干粮,县试哪里有罗信准备的这么齐全?
罗信坐回了座位上,一边烤着火,一边思考着破题。那些考生看看罗信,不由一个个摇头,又开始盯着桌子上的纸冥思苦想了起来。
“咕噜咕噜……”
手炉的水开了,罗信将手炉抱在了怀里,又将那个小铜茶壶放在了炉子上,在里面放了一些茶叶,这才抬头望去,见到已经有那么三两个考生开始动笔了。还有一些考生脸上现出了一丝喜色,看模样是想到了破题的途径,但是大部分考生还在那里紧锁着眉头冥思苦索。
罗信此时也有了一些思路,这四句话合在一起想要将这四句话串在一起来破题实在是太难,稍有丝毫差异,便会谬之千里。所以这道考题的破题的关键就在概况,高度概况。罗信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咕噜咕噜……”
茶水开了,罗信取出茶杯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茶香在寒风中飘散,轻轻饮一口,从体内传出来一股暖意,他的思路渐渐打开。
罗信和大明的书生有一个质上的优势,那就是他的思维没有僵化,来自后世的他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立体思维,发散思维已经成为寻常。所以在他的思维中没有大明书生的桎梏,再加上他的底蕴非常强,既然想到了高度概况这条路,也就推开了破题的大门。
但是大明这些读书人则是不同,别说因为各种原因他们都没有读全四书五经,有的原因是贫穷,根本就买不起全套的四书五经,有的是因为懒。有的是因为精力不够,如此在底蕴方面就已经不如罗信。
更何况……
他们的思维僵化,只知道读死书,历史背景让他们的思维有着历史的桎梏。
罗信在砚台内滴了几滴水。一手揽袖,一手掐起墨条细细研磨,脑海中却是在急速地思索,脸上渐渐地绽放出静静地笑容。
放下墨条,提笔蘸墨。在草纸上迅速地写道:“道本乎天,家修而庭献也。”
破题之后,罗信便文如泉涌,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与之前的破题合成八股,一篇花团锦簇的时文就落下了最后一笔。
从罗信点火烧水开始到他这篇文章结束总共没有用上一个时辰的时间,算算写文章的时间也就半个多时辰。此时距离中午还早,罗信便也不着急。这只是草稿,还需要检查,有没有不工整的地方,有没有词不达意的地方。有没有空洞无意义,只是华丽的词句,如果有需要删掉。有没有意义深刻,但是词句却略显粗鄙的地方,如果有便需要改进,让其华丽一些,有没有犯禁的地方等等。
删删改改又花去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最后罗信便又默读了三遍,最终确定文章通顺,辞藻华丽。解题透彻,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才心满意足地将文章放在了桌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欣喜。
因为这篇文章可是罗信自己写出来的,并没有抄袭明清大家的文章。心中在欣喜之余也不由暗自思量:
“这篇文章就算没有义父照顾,也应该是案首吧?有这个案首在手,就有了中秀才的基础。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成为童生,就能够进入县学。进入县学就有了一块垫脚石。哪怕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考中秀才,也可以在县学潜下心来总结失败的原因。”
抬头看看天光已经过午,有的考生已经开始啃着冷硬的干粮,还有的考生根本就没有食欲,桌子上的纸上没有一个字,脸上的表情就是一副要崩溃的模样。也有考生还在那里删删改改,看来也是写完了草稿,有的考生却是还在草纸上写,一看就是刚刚动笔不久。
摸了摸手炉已经冷了,茶水也凉了,如今罗信只剩下将草稿上的文字抄写一遍,所以也不着急。刚才专注地写时文还没有感觉出来,如今却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冻僵了。低头看了看那个小炉子,炭火早已经成了灰烬。
罗信便开始再次生炉子,然后从书箱内取出了一个小锅,取了水,下了米,开始熬粥。周庭玉从房间里走出来,他本想出来看看罗信文章写的怎么样了,却是看到罗信在做饭,脸上便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色。摇了摇头,干脆也不靠前了,反身回屋,他还没有吃饭呢。
周围的考生望向罗信的目光都有些审视,从进考场罗信就在那里烧水泡茶,如今又生火做饭,他总共有多少时间答题?
他有没有答题?
不会是根本就破不了题,破罐子破摔了吧?
别说罗信虽然有阳林县神童之称,但还真是没有看过他写时文制艺,他不会真的不会写时文吧?
更何况……
这次的题目这么难?
这罗信要是落榜了,笑话可就大了。阳林县一代神童却没有通过童生试……
一众考生俱都摇了摇头,不再关心罗信,开始聚精会神地答卷。罗信也没有看他们,更不知道他们的表情,他正一脸喜悦的将小锅端到了地上,又从书箱内取出了一只小碗,盛了一碗粥放在了桌子上,又取出了一碟切好的咸菜放在桌子上,然后将茶壶放在了炉子上,这才喝起了热乎乎的米粥。
吃完饭,捧着暖乎乎的手炉,喝着热茶,身上的寒冷僵硬退去,身体感觉到热乎乎的。这才将一切都收拾进书箱内,再次将草稿拿了过来,从头至尾地再看了一遍。
此时距离天黑已经只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了,二月天光天黑的早,县试是不会掌灯的,所以天一黑便是结束考试的时间,而这个时候已经有考生交卷了,有的是真正写完的,不管破题是否正确,反正是写的满满当当。有的是根本就放弃了,随便写了三言两语,便交了卷,因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实在是太冷了。这些交卷的考生被带到了前院,一个个不住地跺脚取暖,这总比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强。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章 案首
万分感谢孑身孤影同学(588) , 左左周同学 , 狗狗i love you同学的打赏!
*
罗信将卷纸铺好,提笔蘸墨,开始抄写草稿上的文章,刚刚喝过热粥,身体暖和,手也不僵,便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只是用了不到三刻钟的时间,便落下了最后一笔。
放下笔,有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这才抬头望去,便见到周庭玉正站在门口瞪着他。不由向着考场一看,此时在考场之内已经剩下不几个人。罗信的心中不由一凛,难道这届考生的实力都是如此强劲?他们都早早地写完交卷了?那我写的这篇文章能够被选中吗?
这一刻。
罗信的心真的有些不淡定了!
这个时候别说的案首,他都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通过县试了。实在是在他的周围剩不下几个考生了,加上他也就剩下了四个。而且那三个也都在奋笔疾书。
实际上,这个时候周庭玉的心中也在担心,并且在心中有些后悔。他之所以这次出题如此难,就是为了突出罗信。因为他传授了罗信近一年的学问,知道罗信的水平,别说是一个童生,就是一个秀才也是错错有余。
就算他心里已经把案首给了罗信,也不想让人认为是他照顾罗信,既然罗信有那个水平,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服众?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罗信名声远播,在士林中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才出了一道如此难的考题,也只有难的考题才能够让罗信破囊而出,鹤立鸡群,让其他考生说不出来怪话。否则考题太过简单,岂不是拉不开差距?
反正第一场之后还有复场,那些没有通过的可以再考。
而且罗信也只是在初看到考题的时候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的表现却是太轻松了。
但是……
说他轻松吧,他却是迟迟不交卷,如今就剩下四个人了。他才刚刚放下笔。这不禁让周庭玉心中嘀咕,不会是考题把罗信难住了吧?
如果他的破题跑偏了,这可就玩大了!
周庭玉心中不淡定,罗信心中也不淡定。匆匆将东西收拾好,便拿着考卷来到了周知县的面前,双手将考卷递了上去。
周庭玉看也不看罗信一眼,一把将卷子抢过去,亟不可待地看了起来。只是匆匆不过三息的时间。周庭玉原本担心的脸便激动得红了起来,忍不住开口赞道:
“好!案首非你莫属!”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惊,有些茫然地回顾考场,心中暗道:“我是倒数第四交卷的啊!”
而这个时候在考棚内闻听到周庭玉呼声的那三个考生不由震惊地望向了罗信,再看看县令激动的模样,再望向罗信的目光便充满了羡慕和尊敬。
“呼……”
罗信反应了过来,那些交卷的考生大部分应该是放弃了,而不是答完了。不由在心中擦了一把汗,暗道:
“吓死宝宝了!”
既然周知县已经开口说罗信是本届案首,这自然是再也跑不掉。罗信便朝着周庭玉深深施礼道:
“多谢堂尊!”
“去吧!”周庭玉的脸上现出欣慰的笑容道:“后面的两场你就不用来了,第四场来一趟就可以了。”
“是,堂尊!”
周庭玉含笑点头,罗信后退了几步,然后转身去了前院。一进入到前院,便看到众书生争在那里一边跺着脚一边相互寒暄着,见到罗信走了进来,纷纷朝罗信打着招呼。
“罗学弟,考得如何?”
“罗贤弟,你感觉这题如何?”
还没有等罗信开口。一旁便有人抱怨:“这哪里是县试的题啊?太难了。”
“是啊,我完全不知道怎么破题。”
“唉,我是考砸了。”
“蹬蹬蹬……”
这个时候从门内又走出来三个人,正是那三个罗信交卷之时还在考棚内的考生。三个考生一进来,就奔着罗信走来,远远地拱手道:
“恭贺罗贤弟夺得案首!”
整个前院就是一静,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罗信的身上,有震惊,有羡慕。有尊敬,有崇拜,也有怀疑……
这个时候兵丁已经开始打开了大门,众人心思不同向着外面走去。不过倒是没有什么人悲伤,毕竟这只是第一场,就算不过,还有第二场和第三场。只是想到这场的题目,一个个心中不免紧张,生怕第二场还是这样变态的题目,一个个不由低声咒骂了起来。
罗信走出了大门,便看到外面有着不少人在等待,一边向前走一边四处张望。还没有等到他找到等待自己的人,便听到鲁大庆的声音:
“公子,公子……”
随后便见到鲁仲连和鲁大庆父子两个人正向着这边挤了过来,罗信便迎了上去。
“公子!”鲁大庆双手接过了罗信手中的书箱。
“公子,您……”
鲁仲连相问罗信考得如何,但是神色又有些犹豫,他刚才也听到出来的那些考生在抱怨这次出题太难,生怕惹得罗信心中不快。罗信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既然鲁仲连已经投奔了自己,那就要让他对自己这个新主人建立信心,如此才能够让鲁仲连和梁大柱对自己越来越忠心。于是压低着声音道:
“案首!”
鲁仲连神色便楞了一下,继而便是狂喜:“真的?”
罗信便将食指竖在了唇间,然后点点头。跟在罗信身后的鲁大庆此时那嘴已经咧开,如果没有耳朵挡着,能够咧到后脑勺。鲁仲连看了看周围那些正在低声咒骂题太难的考生,便识趣地闭上了嘴巴,人家都在那里心中不爽,你如果兴高采烈的喊出声来,总归是一种失去人情味的表现,只是那眼中的惊喜怎么也遮掩不住。
三个人挤出了人群之外,便看到周玉和张洵正站在牛车的旁边,有些担心地望向了他,此时他们也听到了周围的咒骂声,而且也打听到题目,心中不免为罗信担心,见到罗信走到身前,不由将询问的目光望了过去。
罗信也没有言语,只是抬起手对着自己竖了一个大拇指,周玉和张洵的脸上便现出了笑容。周玉上前一把搂住罗信道:
“走,我已经定好了包间,我们去庆贺一番。”随后又转头对鲁仲连道:“仲连,你回去报信,就说我和信弟喝酒去了。”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来客
万分感谢腾宽的打赏!
*
这个时候,鲁大庆已经把书箱放在了牛车上,又飞快地跑了回来,望着罗信。罗信便笑道:
“你也一起回去吧。我和浩德兄,子玉兄喝完酒就回。”
“是,公子。”
鲁仲连父子便赶着牛车向着罗家行去,而罗信,周玉和张洵三人则是去了阳林酒楼。三个人走得并不快,一方面是二月的天在大明嘉靖年间还处于寒冷的季节,街面上结着冰。另一方面,周玉和张洵相问他的文章,他也只好放慢了脚步将自己写的文章低声背诵出来。
待到三个人走进阳林酒楼,心中便不由一愣,阳林酒楼内高朋满座,清一色的都是考生,原来是明天休考,后天才是第二场,这些考生便都三三两两地来到了阳林酒楼买醉来排解心中的烦闷。
“罗学弟!”有人看到了罗信,不由站起来呼道。
“浩德兄!”
“子玉学弟!”
随后大堂内的考生也都看到了周玉和张洵,一个个便都站了起来,向着他们三人围了过来。如此罗信三人也不好去楼上包间,便被众考生簇拥着在大堂内坐了下来。
“罗案首……”
罗信急忙摆手止住了那个考生道:“学兄千万不要如此称呼,童试还没有结束。”
那个考生便苦涩一笑道:“童试对于我们来说是还没有结束,但是对于罗案首来说却已经结束了。堂尊亲口定你为案首,这哪里还跑得了?恭贺罗案首。”
“恭贺罗案首!”众考生一起拱手。
罗信的脸上便现出了无奈,站起身形,脸上露出了谦逊之色还礼。待罗信落座,一旁一个考生拱手道:
“罗案首,能否让我等欣赏一下您的文章?”
罗信的目光便扫过了周围的考生,见到他们的目光中又急迫,有兴奋,也有的怀疑。刚才谦虚可以。那是一种礼节,但是这个时候却不能够谦虚了。
读书人也同样需要霸气,只有在士林中养出了威望,才能够得到士林的尊重。科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书生的气质在科考中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你令其他考生对你产生尊敬,甚至敬畏的时候,同场考生在答卷的时候往往会被压制,往常的十成水平总有那么一两层发挥不出来。当然也有性格坚韧之人,碰到强者反倒超长发挥。面对这样性格的考生,罗信就更不能够谦逊,科考在场外实际上就已经开始。
收回了目光的罗信脸上含着自信的笑容,开始向自己的文章抑扬顿挫地背诵了一边。当最后一个音落下,酒楼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足足过了四五细的时间,酒楼内响起了吐息之声。
“呼……”
一双双目光再次汇聚在罗信的身上,这个时候所有的目光都没有了怀疑,流露出来的俱是敬重。
“罗案首!”一个年过中旬的考生站了起来。朝着罗信拱手道:“之前只闻您写过了两首诗,已经惊为天人,却遗憾一直没有拜读过您的文章,如今聆听案首妙手之章,此生无憾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