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士-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此时他对于罗信开始重视了起来。他心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这个折子隐瞒下来,或者是修改这个折子,将罗信和罗青的名字划掉。但是,他有看到了刘守有的名字,恐怕此时刘守有的折子早已经送到了6炳的面前。

    那么。6炳会不会将刘守有的折子已经送到了圣上的面前?

    而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到严嵩伸出手指指着折子上罗信的名字道:

    “这个罗信倒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士林奇才啊!”

    徐阶闻言,眼珠子转了转,便呵呵笑道:“这个罗信文武双全,说起来我对这个罗信还有着一点了解。壹看书・1?k?an?s?h?u?・c?c?”

    “哦?”严嵩感兴趣地望着徐阶道:“华亭,这位小英雄我何来历?”

    “他是6庭芳的得意门生。”

    屋子里就是一静,严嵩脸上没有丝毫变化,但是目光却是一缩。他怎么会不记得6庭芳?

    他的心中迅地转了起来,但是只是瞬间,他的心情便和徐阶一样。第一想法就是将罗信和罗青的名字划掉,但是又想到了刘守有。

    原本得到北方大胜的欣喜消失了,一场边关大胜却换来了内阁屋子里的沉重气氛。最终严嵩在心中一叹,这件事情还真是隐瞒不了。就算暂时隐瞒,待那马芳进京,就以马芳那个耿直的性子,恐怕也会把这件事情说得分明。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精芒。

    “就算是他罗信简在帝心又如何?如今恐怕还只是一个童生吧?就算他能够最终考中进士,那也是多年以后的事情吧?说不得十年,甚至更久。有的是时间和办法让圣上将其忘记。”

    玉熙宫。

    嘉靖帝原本那阴沉的脸色现出了一丝笑容:“这小罗信不简单嘛,竟然能够想出一个‘烟锁池塘柳’的绝对。他还没有对上来吗?”

    “据说还没有!”6炳见到嘉靖帝脸上现出一丝笑容,心中也是一松。

    “嗯,你接着说!”

    “是!”

    内阁。

    严嵩和徐阶都恢复了平静,两个老狐狸此时都将事情想得清清楚楚。此时的罗信已经不可能阻挡,好在罗信还小,学识还浅,有的是时间和办法让圣上在以后的日子里将其忘记。但是在如今这个灾年中却万万不可能隐瞒此事,一旦暴露,必定会引起圣上震怒。严嵩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道:

    “华亭啊。这是一件大喜事啊!我们一起去拜见皇上,让皇上也高兴高兴。”

    “敢不从命!”徐阶毕恭毕敬地说道。

    徐阶搀扶着严嵩从门里出来,外面停着一个双人抬的小轿,严嵩坐了上去,而徐阶却只能够骑马。在整个大明,也就严嵩有着可以在西苑坐轿的殊荣。

    两个人一轿一马,缓缓地向着玉熙宫行去,偌大的皇宫一片寂静,月光从天际洒落下来,显得空旷。在殿宇走廊上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灯笼下站在一个个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

    玉熙宫。

    嘉靖帝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曲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道:“真是聪慧,竟然能够想出挖坑埋石的方法。呵呵……你接着说!”

    “是!”

    玉熙宫外。

    严嵩和徐阶已经到达,此时在玉熙宫门口已经没有了锦衣卫,而是换成了太监和一些道士。严嵩走下了轿,抬目向着殿眉上的一个匾额望去,那上面刻着四个楷书大字。

    谨身净舍。

    这四个字正是严嵩所写。

    “哈哈哈……”

    玉熙宫内传出来嘉靖帝畅快的大笑声,严嵩和徐阶对视了一眼,心中俱知这是6炳将消息呈到了圣上面前,否则圣上不会如此畅怀大笑。

    玉熙宫内。

    嘉靖帝的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哈哈……洗澡……洗枣……这罗信有急智,哈哈哈……文明,你接着说,哈哈哈……”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嘉靖大悦

    万分感谢博一生同学(10000),江风流年同学(100),虚空豆腐同学(100)的打赏!

    玉熙宫外。

    两个守门太监见到了严嵩和徐阶,连忙施礼之后,便有两个太监将两扇沉重的黄梨木大门缓缓地推开,然后一个太监向着里面行去。

    玉熙宫内。

    嘉靖帝一拍御案,脸上喜色更浓道:“好,北方终于出了一个小才子,竟然小三元。好,朕就在京城等着他。”

    “皇上,这罗信在科考之前,就预料到阿拉坦汗会声东击西,料定阿拉坦汗必定会派兵骚扰晋阳,所以……”

    门外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陈洪走了进来,轻声道:“禀报圣上,严格老和徐阁老求见。”

    嘉靖帝此时心情甚好,望着陆炳道:“想必这是兵部的折子到了。”

    “皇上圣明!”

    嘉靖帝便失笑,转向陈洪道:“让他们两个进来。”

    “是!”

    陈洪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嘉靖帝便对着陆炳道:“你接着说。”

    “是!”

    玉熙宫外。

    陈洪从大门内走了出来,朝着严嵩和徐阶拱手道:“两位大人!”

    严嵩和徐阶急忙还礼道:“劳烦公公。”

    陈洪低声说道:“圣上今日心情很好,陆大人带来了好消息。”

    严嵩轻轻点头,小声道谢之后,便颤巍巍地迈步向着玉熙宫内行去。走进玉熙宫大殿,便见到陆炳坐在一侧,嘉靖帝却是满脸喜色地坐在龙椅之上,只是此时屋子里已经没有了说话声,显然陆炳已经回禀完毕。严嵩和徐阶便拜倒。

    “微臣严嵩叩见吾皇万岁!”

    “微臣徐阶叩见吾皇万岁!”

    “起来吧!”

    嘉靖帝此时的心情很好,听了陆炳讲述的罗信事迹之后。心中竟然对这场边关大功相信了八分。圣天子身旁当有辅佐贤臣,这罗信不就是自己的贤臣※style_txt;吗?

    这一刻,罗信的名字简在帝心!

    嘉靖帝示意严嵩和徐阶落座,便有太监搬过来锦墩,严嵩和徐阶谢恩之后,小心翼翼地坐下。便听到上方传来嘉靖帝的声音:

    “可是来送马芳的奏章?”

    “是!”

    严嵩立刻取出那个奏章递给了走过来的黄锦,黄锦将奏章放在了嘉靖帝的御案之上。嘉靖帝将奏章拿了起来细细地观看,里面的内容和刘守有的奏章大同小异,只是没有刘守有说得详细,那是因为马芳并不了解之前的过程。只是将自己的知道的事情客观地讲诉了出来。前后倒是相呼应,如此便基本上已经确定此场大功的真实性。嘉靖帝此时才真正的激动了起来。

    “好,罗信运筹帷幄,罗青斩旗断阿拉坦汗左臂,这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当为大明柱梁!”

    这个评价可就太高了,严嵩和徐阶知道这是因为今年的灾祸实在是太多,别说罗信兄弟二人立下此等大功,哪怕是屁大点儿的功劳。在此等灾年都会被凸显出来,无限放大。这才让嘉靖帝情绪有些失态。

    这不由令严嵩和徐阶的心中现出了忧虑,如此想要让圣上在短时间内忘记罗信,恐怕很难了。不管怎么说。不能够让罗信见到圣上,一旦圣上将其留在身边,那就麻烦大了。两个人正琢磨着,便又听到嘉靖帝兴奋的声音。

    “刘守有也不负朕之所望!文明。你的锦衣卫很好!”

    “谢陛下夸奖!”

    陆炳急忙站了起来,嘉靖帝含笑让陆炳坐下,然后继续说道:“可怜那张成和高武都是忠良后代。却被仇鸾所害。朕当嘉奖他们二人。”

    “陛下圣明!”严嵩,徐阶和高武齐声道。

    嘉靖帝再次看了一眼马芳的奏章,脸上的笑容更胜:“马芳已经攻入了草原,呵呵……真是大明边关柱梁。”

    “陛下圣明!”

    嘉靖帝陷入了沉思,大殿之内就是一静,大家都知道此时嘉靖帝在考虑如何封赏这几个人。严嵩和徐阶心中就是一紧,不知道嘉靖帝会如何封赏罗信。至于封赏罗青,他们两个并不在乎,一介武夫,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倒是这罗信却不得不防。

    嘉靖帝看了一眼陆炳道:“就给刘守有一个一等伯爵吧。”

    陆炳神色就是一震,看似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爵位,再也没有给刘守有任何赏赐,但是陆炳却知道,圣上这是准备让刘守有接自己的班,在自己退休或者百年之后,便由刘守有接任锦衣卫指挥使。便立刻拜倒。

    “臣代属下谢陛下恩典。”

    对于刘守有的封赏,严嵩和徐阶都没有反对,也反对不了。陆炳都在谢恩,他们两个自然不会去当多嘴驴。嘉靖帝让陆炳起来,将目光望向了严嵩和徐阶,严嵩和徐阶心中就是一紧。

    “封马芳为左都督,擢升为宣府总兵!”

    这个职位已经是大明武将的巅峰位置,历史上马芳也是通过此次战役走上了这个位置。严嵩和徐阶自然是不会反对,齐声道:

    “陛下圣明!”

    嘉靖心知肚明罗青此时尴尬的境地,如果将他再封在晋阳,那不是提升,而是害他,罗青一定会被晋阳诸将嫉妒,所以略微沉思便道:

    “就让罗青跟着马芳吧!封为宣府守备!”

    原来罗青只是一个从七品,如今这守备可是正五品,这可是连升六级。实际上,若不是罗青年龄太小,如今才有十五岁,就是过了这个年也只不过才十六岁,嘉靖帝都有让罗青担任大同总兵的想法。严嵩和徐阶对视了一眼,眼中都现出了一丝犹豫,但是罗青斩旗,断阿拉坦汗手臂的大功摆在那里,而且他们两个的目标在罗信,所以只是略微一犹豫便道:

    “陛下圣明!”

    “封罗胜,张成和高武为武略将军,从五品,跟着罗青。”

    “陛下圣明!”对于这三个人的封赏,严嵩和徐阶就更不能够说什么了。在严嵩和徐阶的心里这三个人跟路人甲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嘉靖帝又沉默了下来,他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封赏罗信。罗信和那几个人不同,那几个人都是武官,而且也都已经在朝为官,只要提升就可以了。就算是张成和高武也是被招安。

    但是罗信不同,罗信将来是要走文官的路子,而且看罗信如今的成就,是要堂堂正正通过科考为官的,如果此时嘉靖帝封他为官,反而是对罗信未来的为官之路一种阻碍。因为不是通过堂堂正正地科考为官,会被文官集团所鄙视,在以后的升迁上面临许多困难。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
………………………………

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闻小三元

    求订阅!

    所以嘉靖帝便有些为难。≤≤小≤说,罗信这个功劳可是不小,可以说这一场大胜如果没有罗信,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完全是罗信主导了这一场大胜,特别是在此等灾年中获得这样的大胜,特别是在天下对嘉靖帝产生失德怀疑之时取得的这场大胜,让嘉靖帝觉得不封赏罗信……

    不!

    不好好封赏罗信,他自己的心中都过不去。

    但是,要如何封赏呢?

    嘉靖帝的目光望向了严嵩和徐阶,此时嘉靖帝满面春风,心情愉悦至极道:

    “这次胜利是绝对性的,看奏章上所奏,马芳正在乘胜追击。经此一役之后,蒙古元气大伤,最起码十年之内北方不会再有大型的战争出现。这让朕能够到处精力针对东南,将倭寇之乱彻底解决。”

    “陛下英明!”严嵩和徐阶齐声说道。

    实际上,严嵩和徐阶此时心中也都松了一口气,今年的局势实在是太过险恶。但是令他们最恐惧的蒙古军却出乎意料地大败,如此便让他们悬起来的心放回了肚子里。至于倭寇,在他们看来,其威胁远不如阿拉坦汗。此时他们已经不担心大明的外敌,而是担心嘉靖帝对罗信的封赏。见到嘉靖帝的目光望过来,这两个人心中都明白嘉靖帝目光中的意思,心中飞快的寻思了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嘉靖帝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两位爱卿,你们看如何封赏罗信为好?”

    许响便看向了严嵩,一方面如今在朝堂之上,徐阶原本就如同严嵩的跟班,在严嵩没有开口之前,他自然不会开口。另一方面,他心中也知道严嵩和他的心思一样,绝对不会对罗信按好心。所以他只要等着严嵩开口去得罪罗信就可以了。

    严嵩倒是没有想到许家的心思,此时他一门心思都在向着如何阻挡罗信简在帝心。如何让嘉靖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罗信忘记。他在那里寻思着,嘉靖帝却是心情激荡。这一场大胜来得太及时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地上缓缓地踱步道:

    “边关武将和蒙古交战多年,也没有取得如此大胜。而且闻听蒙古军到。便望风而逃。这是我们大明军队不行吗?

    我看不是!

    而是我大明读书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罗信一个小小年纪的读书人就能够将蒙古大军玩弄于鼓掌,这证明我大明还是有人才,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好好封赏,重赏。”

    严嵩和徐阶无奈地对视了一眼,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陆炳看了一眼严嵩和徐阶。然后垂下了眼帘。心中暗道:

    “这两个人一定不会让罗信进京,留在陛下身边。”

    又偷偷看了一眼正处于亢奋状态中的嘉靖帝,眼中现出了复杂之色。他自幼就是嘉靖帝的玩伴,对于嘉靖帝十分了解。他知道嘉靖帝的性格反复无常,天性凉薄。别看今日如此亢奋,如此重看罗信,但是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将罗信忘记。只要严嵩和徐阶能够阻挡罗信进京,恐怕罗信最终还是要毁在严嵩和徐阶的手中。

    “陛下圣明!”严嵩见到嘉靖帝言中已经把罗信树立为士林榜样,口中便无奈地说道。

    嘉靖帝便顿住了脚步。转过身形望向了严嵩。严嵩便知道自己必须开口了,而且此时他的心中也有了定计,便道:

    “陛下,按照常例,是文人封文职,武人封武职。不知道陛下是想要罗信从武职,还是从文职?”

    “当然是文职!”嘉靖帝想也不想地说道。

    严嵩微微低着的头便是目光一缩,如果嘉靖帝因为罗信大胜阿拉坦汗而让罗信去从武职,他还会不太担心来自罗信的威胁,毕竟大明是文人的天下。如今见到嘉靖帝想都不想地便将罗信定在士林之中。看来罗信是真的简在帝心了,最起码是在此刻简在帝心。绝对不能够让罗信进京,严嵩眼珠子一转道:

    “陛下,罗信能够立此大功。可见其能力和胆量。正如陛下所言,经此一战之后,北方边关当十年无战事。不如将罗信封为东南一方知县,这对他一个不是进士的读书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恩典,另一方面,以罗信的能力和胆量。说不定会给陛下带来意外的惊喜。”

    “不妥!”嘉靖帝摆手道:“罗信身为晋阳小三元,他想要的一定是正途出身,通过科考为官,如果朕此时封他为官,这不是奖赏,而是在害他。”

    “什么?”严嵩和徐阶都忍不住失声而叫。

    他们两个可不知道罗信如今已经连中三元,如果这是真的,说不定这罗信明年就能够高中举人,然后进京参加会试。

    “怎么会这样?”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震惊之色。严嵩是根本就没有关心过罗信,从来就没有把罗信放在眼里,甚至连罗信的名字都记不住。徐阶倒是记住了罗信的名字,但是也没有想到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会连中三元。

    一时之间,这个从未见过面的罗信竟然给两个阁老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压力。

    “既然不能够封官,那就只有封爵了!”嘉靖帝走回了自己的位子坐下。

    “陛下!”严嵩一听到嘉靖帝要给罗信封爵,心中便有不甘:“罗信只是一个十二岁的秀才,虽然立下功劳,但是封爵是不是有些过了……”

    “不为过!”嘉靖帝淡淡地说道:“就封罗信一个四等伯爵吧,嗯……就封为四等阳林伯。”

    在明朝的爵位除了宗室可以封王之外,没有异姓王。而且也没有子爵和男爵的爵位,只有公,候,伯三个爵位,每个爵位又分为四等。所以,四等阳林伯就是大明最低的爵位。

    严嵩和徐阶都在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只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大名的爵位除了有等级之外,还要分世袭爵位,降等以袭和流爵。

    所谓世袭就是受封而领铁劵者,比如说罗信受封为四等阳林伯,将来罗信的长子就可以继承罗信这个四等阳林伯的爵位。而降等以袭,就是公爵的后代便为侯爵,像罗信这种伯爵,起后代就没有了爵位,除非将来罗信能够封侯,那么他的长子才可以继承个伯爵。至于那流爵就是只有罗信这一代,罗信死了,爵位也就没有了。他的后代没有继承权。

    求月票!求订阅!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m。

    。。。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又是一年

    万分感谢博一生同学(100)的打赏!

    *

    严嵩和徐阶此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嘉靖帝只是封罗信一个流爵,哪怕是降等以袭的爵位他们两个也就不阻止了,如果是世袭,他们两个便必须阻止。不能够让嘉靖帝太过重视罗信,于是严嵩便道:

    “陛下,不知这阳林伯可是世袭?”

    嘉靖帝便皱了一下眉头思索了一下,最终还是道:“流爵吧!”

    严嵩和徐阶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们心中也明白这个封赏不能够再阻止了,没有给罗信封官,只是封了一个四等伯,对于罗信立下的大功,这已经是最低的封赏了。如果再阻止,恐怕会引起嘉靖帝的不悦。

    所以,当即便由严嵩书写一份份圣旨,最后由嘉靖帝用玺,此次边关战役中的主要人物便得到了封赏。至于其他人的封赏就不用嘉靖帝操心了,自然会有严嵩去操心。这还需要等着马芳将战功报上来,才能够一一封赏。

    这些事情忙完之后,嘉靖帝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这一年来,难得地像今天这样心情如此之好。便让黄锦端上来他最喜欢喝的木犀露,同时也分别赏赐给严嵩,徐阶和陆炳各自一碗。嘉靖帝将一碗木犀露喝下之后,脸上带着笑容道:

    “朕还真是想要见见这罗信。”

    严嵩的心中就是一惊道:“陛下不可!”

    “嗯?”嘉靖帝看了严嵩一眼,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严嵩心中就是一跳,急忙道:“陛下,罗信为国之栋梁,马上就要进行乡试,如果此时陛下宣召罗信进京。既不是耽误了罗信的学业?如果因此而让罗信科考落榜,这反而不美。”

    “说得也是!”嘉靖帝的脸色一缓:“朕还期待罗信这个小三元能够高中状元,自然不能够耽误他的学业。朕就在这京城等他前来参加殿试。”

    严嵩和徐阶心中都是一惊,心中暗道。这莫非是陛下想要点罗信为状元?

    这一点状元,可就入了翰林,说不定陛下就把罗信带在了身边。这怎么可以?

    说实话,严嵩和徐阶在心里还是看不起罗信的,倒不是他们知道了罗信的学问而看不起。而是南方对北方的歧视,他们认为罗信也就是在北方混了一个小三元,如果把罗信放在南方,恐怕连秀才都未必能够考上。

    但是。不管如何,必须让陛下熄了这份心思。哪怕是陛下点了罗信为状元,也不能够让罗信入翰林,留在陛下身边。眼神略微寻思了一下便道:

    “陛下,还是不要对罗信期望太高。南方千山千才子,罗信在北方能够中小三元,但是等到会试,却未必能够写出惊天文章。”

    嘉靖帝便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他能够听出严嵩话中之意,而且心中也认同严嵩的话。想当初南北榜答案中。曾经出现五十一人俱是南方人,没有一人的北方人。由此才出现了南北阅卷,从南方卷中选取十分之六。北方卷中抽取十分之四。嘉靖帝坚信罗信能够从北方那十分之四中脱颖而出,考中进士。但是,想要和南方才子争夺状元……

    别说是状元了,就是前三恐怕都没有机会!

    而在这个时候,严嵩又开口了。

    “陛下,想必那罗信在北方卷中考中进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又善于运筹帷幄,不如在殿试之后,便将他派往东南任一方知县,也许他能够给陛下带来惊喜。解决了倭寇之乱。”

    嘉靖帝眉毛就是一扬,目光便审视地望向了严嵩。严嵩便垂下了眼帘。心中暗道,北方边关应该已经没有了战事。将罗信送到东南,最好他就死在了那里。

    嘉靖帝收回了目光,想到罗信也许只是勉强考中进士,甚至还未必能够考中。毕竟罗信如今才只有十二岁,心中突然失去了兴致。

    过年了。

    今年罗家祭祖隆重了很多,一个是因为罗信高中了小三元,成为了真正的秀才。这一下,罗家可是一门双秀才。另一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