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士-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未完待续。)

    。。。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心隐来访

    万分感谢博一生同学(588),腾宽同学(1oo)的打赏!

    *

    师徒二人来到了书房,见到沈炼早已经坐在了书房,见到二人进来,笑着站起要为二人斟茶。?壹?看书・1?k?a?n?s?hu・cc罗信急忙过去抢过茶壶斟茶,然后三个人才落座。沈炼目光灼灼地盯着罗信道:

    “信儿,你亲自参与了……不,是你亲自策划了击败阿拉坦汗的战役,你认为今后边关是否能够安定下来?”

    罗信微微思索了一下道:“如果马将军能够活捉或者击杀阿拉坦汗,边关应该会有着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安定。但是,如果让阿拉坦汗安全回到了草原,他一定会卷土重来。”

    沈炼的神色就是一惊道:“杀了阿拉坦汗只能够换来十年安定?”

    罗信此时却是深深皱起了眉头,他不知道这次自己悍然击败了阿拉坦汗,而且大哥还斩断了阿拉坦汗一臂是福是祸。毕竟在历史上阿拉坦汗虽然被马芳在大同击败,但是却绝对没有败得如此惨,如果马芳运气好真的将阿拉坦汗斩杀,蒙古黄金一代恐怕就此没落。这就是改变了历史。

    那么,女真会不会提前强大起来,最终将明朝灭亡?

    沉吟了一下,罗信望着沈炼道:“沈大人,您是否知道女真?”

    “女真?”沈炼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最终却是摇头道:“不知。”

    罗信便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如果阿拉坦汗死亡,草原势必会一片混乱。女真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有草原十年混乱,女真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比阿拉坦汗还要有威胁的存在。”

    “你听谁所说?”沈炼惊异地问道。

    “我师父!”

    沈炼目光就是一缩,他也听说过罗信有着一个师父的事情,而且还调查过,只是没有调查到丝毫蛛丝马迹,此时便忍不住问道:

    “你师父究竟是谁?”

    罗信便摇头且露出思念之色道:“不知道,我师父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他的身份。而且我已经几年没有见过师父了。”

    沈炼默然,心中想到大明竟然还有此等奇人在,却不肯为朝廷效力,可见朝廷让这样的奇人多么失望!好在这位奇人还教出了罗信这样的弟子为大明效力。想到这里。不由又响起了之前的话题,便决定明日便出命令,让锦衣卫开始调查女真。心中有了决定,便再次抬头望着罗信问道:

    “信儿,就算阿拉坦汗没有死。??一看书1?ka?n?shu・cc经此大败,我们大明应该占据优势了吧?”

    罗信想了一下历史,便点头道:“应该如此。”

    沈炼思索了一下道:“以往我大明为什么一直会失败?甚至听到蒙古入侵便望风而逃?如今却被你一个小小秀才大败阿拉坦汗,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往我们文人对兵事掌管得还不够彻底?”

    “非也!”

    沈炼的话将罗信吓了一跳,如果沈炼真的把这番话禀报上去,然后真的被嘉靖帝采纳,大明可真就离亡国不远了。罗信突然失态的惊呼也将沈炼吓了一跳,不由迷惑地望向了罗信。

    “沈大人!”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神色间没有了谦虚。而变得极为严肃。

    “学生认为大明边军战力每况愈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官统兵,虽然这是为了防止武将做大,引起叛乱,但是却造成了外行指挥内行。兵者,诡道也,是单成一家之学。”

    罗信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实际上意思已经十分明显。如今的士林几乎都是儒家,更别提考中功名的那些文人。但是儒家也不过是一家之言,并不能够像如今那些士林把儒家夸得那种层度,仿佛儒家就是万能的。兵事。还是要靠兵家。

    沈炼自然听得明白,便皱眉道:“但是你却以两千余人击败阿拉坦汗二十万大军。”

    “家传!”

    罗信只说出了两个字,沈炼心中便恍然。罗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儒家弟子,他还是一个兵家弟子。甚至是先兵家后儒家。沈炼的心中不由有些泄气。原本以为经罗信这一例,武将变得更加不重要,边关连年失败,都是因为武将无能。如果由文人完全掌兵,定不会如此。心中正亢奋,却不料被罗信一桶冷水浇下。原来边军战力低下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文人统兵。

    作为文人的沈炼心中还是十分不服,凝声道:“武人粗鄙贪婪,这大明军队中哪个不贪污,哪个不吃空饷?我看这战力低下,就是因为这些武将造成的。”

    罗信便住口不言,这一点确实是武将造成,但是却有着历史原因。这是朱元璋的政策所造成,罗信自然不敢多言。而且那沈炼虽然生性耿直,却并不是一个口风紧的人,一旦将罗信评论朝政的话传出去,便给了严嵩和徐阶机会。

    如此一来,书房内便沉默了下来。气氛便有些尴尬。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6忠的声音:

    “老爷,外面有客来访。”

    6庭芳便站了起来,推开门便见到6忠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个名刺。伸手取过,目光一扫,眉毛便是一抖,脸上现出喜色,转头对沈炼道:

    “纯甫,何心隐来了!”

    “真的?”沈炼也兴奋地站了起来:“走,我们去迎接何兄。”

    罗信跟在了后面却是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知道这何心隐前来这里,恐怕并不是冲着6庭芳,而是冲着自己来的。何心隐知道初五罗信一定会前来给6庭芳拜年,恐怕还是想要将罗信拉进心学一派。

    这恐怕也是自己率军击败阿拉坦汗产生的后遗症,让朝中各派都开始重视自己。不知道如今严党,徐党……还有锦衣卫会如何对待自己?

    “6兄,沈兄!”何心隐见到6庭芳和沈炼迎了出来,便大笑着上前。

    “何兄,快请!”6庭芳和沈炼上前,一左一右把住何心隐的手臂,三人大笑着向着书房行去。完全将罗信扔在了一边。罗信眼珠子转了转。便故意放慢了脚步,心中暗道,一会儿自己就去和师娘告辞,然后偷偷地离开,不和何心隐见面。却不妨这个时候,何心隐却转头道:

    “6兄,后面那位小哥莫非就是你的得意弟子罗信?”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劝南游

    求订阅!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阵气苦,心中暗道,你装什么装啊?好像没有见过我似的。此时陆庭芳的目光也是微微一缩,何心隐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却是让陆庭芳从亢奋中清醒了过来。

    之前罗信在知府府中遇到何心隐的事情可是和陆庭芳说过,在这一瞬间,他便明白了何心隐这次来的目的。

    罗信此时可谓炙手可热,凡是得到北方战事消息的人都知道罗信势必简在帝心。未来飞黄腾达可以预知,都想要将罗信拉进自己的阵营。

    但是陆庭芳却并不想罗信成为心学门人,便笑道:“正是他,今日我们三个相聚,不要管小辈,走走走!”

    话落,便拉着何心隐向着书房走去。这何心隐哪里肯,便顿住了脚步,挣脱出一只手,一把抓住罗信的手臂道:

    “今日一定要与罗小英雄相谈。”

    罗信的心中就浮现出一丝苦笑,和老师对视了一眼,便也只好跟着三个人来到了书房。作为晚辈,又分别给三个人斟茶之后,这才落座。

    何心隐待罗信坐下,便亟不可待地问道:“罗小英雄,可否将击败阿拉坦汗之事给老夫详细讲述一遍?老夫虽然从它处得知,但是都是一些粗枝大叶,甚至以讹传讹,传闻你可以撒豆成兵,击败阿拉坦汗。”

    “撒豆成兵?”罗信不由面露苦笑道:“我哪里有那个本事!”

    “那就详细说说!”何心隐目光灼灼地望着罗信。

    罗信没有办法,只好略微详细地将事情又讲述了一遍。虽然刚才已经给老师和沈炼讲述了一遍,但是此时的陆庭芳和沈炼依旧像是第一次听到一般,听得满脸通红,热血沸腾。期间何心隐还不时地发问,原本罗信只是准备粗略地讲一下,被何心隐不停的发问,结果讲得比给老师和沈炼讲的时候还详细。

    待罗信停下来。不时地发问的何心隐却陷入了沉默。足足过了十几息的时间,何心隐抬头望着罗信道:

    “罗小英雄……”

    ≯∵style_txt;罗信这次急忙站了起来,摆手道:“何先生,还请唤学生的名字,小英雄这三个字学生承受不起。”

    一旁的陆庭芳也不想何心隐捧杀罗信,便道:“虽然信儿还没有成年,但是我也给他取了字,唤作不器。不如我们就提前唤信儿为不器吧。”

    “也好!”何心隐从善如流:“不器,如今距离八月乡试还有近六个月的时间,不器有没有想过去南方游历?如果不器前往南方。老夫一定好好招待。”

    罗信闻听神色却是一愣,心中也是一动。说实话,罗信真的很想出去游学,一方面是增长一些自己的见闻。另一方面也想要好好看看这个时代的大明。

    但是,这也只是想想。六个月的时间看似很长,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最快的也不过是骑马,南北两头一来一往,六个月的时间还真是不多,很是匆忙。而且到了三月初一。罗信就要进入府学学习,虽然罗信不觉得在府学能够学到什么,但是那里也是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在哪里和同年相互切磋。结交好友也是必经的一条路,便摇摇头道:

    “何先生,初一府学就开了!”

    何心隐便道:“不器,如今你才只有十三岁。十三岁能够考中秀才已经是老天卷怜。你这个年纪正是四处游历,增加见闻和学识的时候,待下一次乡试。势必会高中,说不得还会夺得一个解元。何必非得这次就考?”

    罗信便含笑道:“学生想试试。再说学生也没有夺得解元的想法,只是想要熟悉一下乡试的考场。”

    “没有那个必要!”何心隐劝道:“游历三年,下次乡试你必定高中。陆兄,沈兄,你们两个不会也赞同不器今年就下场科考吧?”

    沈炼不由色动,在他看来,只有十三岁的罗信不如放弃这次乡试,虽然罗信高中案首,但是却未必能够考中举人。而且他认为考中举人的希望很小。十三岁的案首已经令人吃惊了,怎么可能还考中举人。所以他心中此时也十分赞同何心隐的想法,便望着罗信道:

    “不器,我觉得何兄的提议不错,南方为文昌之地,你去游历一番,对你有着很大的帮助。”

    “你看!沈兄也赞同我的观点,陆兄以为呢?”何心隐的脸上现出了笑容。

    陆庭芳的神色却没有半点儿变化,别人不知道罗信的水平,他可是知之甚详。罗信如今都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会考不中一个举人?

    所差者不过是是否能够考中解元罢了!

    所以他心中便不赞同何心隐的提议,便含笑道:“何兄,你为什么要让不器去南方游历?”

    “当然是因为南方是文昌之地了!”

    陆庭芳便含笑不语,罗信也望着何心隐含笑不语。一旁的沈炼也是聪慧之人,方才只是为了罗信着想,并没有深想,如今却是想起了何心隐心学门人的身份,毫无疑问何心隐这是想要借着罗信游历南方的过程中,劝说罗信加入心学。

    那沈炼却也正是心学门人,想到了关键之处,那更是要劝说罗信前往南方游历。但是还没有等到他开口,陆庭芳却已经不客气地说道:

    “何兄,你是想要不器进入心学吧?”

    “不错!”没有想到何心隐倒是干脆地承认:“陆兄以为心学如何?”

    “好!”

    陆庭芳这一声“好”,便让何心隐心喜,但是随后便又听到陆庭芳道:

    “但是不适合不器!”

    “为什么?”何心隐不解地问道。

    陆庭芳心中暗道,罗信将来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是要成为一代宗师的人,怎么可能进入心学,受到心学的束缚?但是罗信的思想体系还处于形成阶段,陆庭芳自然不会说,说了也会徒增笑尔,便摇头道:

    “何兄就不用问了,将来你一定知道。”

    何心隐的脸色就是一沉:“陆兄可是因为我们心学如今被朝廷打压?以避嫌疑?”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寻找黄石翁

    “当然不是!”陆庭芳断然否认。

    “那我就想不出为什么,还请陆兄解惑。不器可以不加入心学,但是总要给我一个明白。如果陆兄有真正的理由,何某以后再也不纠缠不器。”

    陆庭芳只是摇头,微笑不语。如此一来,何心隐便认定陆庭芳是因为心学如今遭到朝廷打压,为了罗信的仕途而抛弃心学,脸上便更加不悦道:

    “既然陆兄瞧不起心学,何某告辞!”

    话落,便径直站起来,甩袖要走。陆庭芳急忙站起来道:“何兄,何必如此!”

    沈炼也上前拉住了何心隐,但是却转向陆庭芳道:“陆兄,你又何必拒绝地如此果决?”

    陆庭芳却是苦笑摇头,但是却闭口不言。罗信编撰书籍之事的大事,哪怕因此得罪了何心隐,得罪了心学,陆庭芳也不会在现在将此时公开。那何心隐见此心中更是愤怒,根本不去看陆庭芳,而是望向罗信道:

    “不器,若是我不劝你加入心学,可是愿意前往南方一游?”

    罗信便站起来施礼道:“南方一定会去,只是府学开学在即,暂时脱不开身。”

    何心隐便怅然一叹道:“不器,原本是想着让你去东南看看,了解一下倭寇之乱。你既然能够想出击败阿拉坦汗的计策,未必就不能够想出破解倭寇之乱的方法。看来,东南之地依旧要经受倭寇之乱了。”

    罗信便苦笑道:“何先生过誉了,学生击败阿拉坦汗侥幸的成分很高。更何况东南有俞大猷,胡宗宪和戚继光,哪里还需要不器。”

    “俞大猷养寇自重,胡宗宪和严嵩龌蹉一气,戚继光……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罢了!”

    话落,何心隐直接甩袖离去,陆庭芳只有跟在后面相送,但是何心隐却头也不回地离去。陆庭芳唯有和罗信相视苦笑。沈炼从何心隐的背影上收回了目光,望着陆庭芳道:

    “陆兄,你不让不器加入心学。真是不是因为朝廷打压心学?”

    “不是!”陆庭●style_txt;芳真诚地望着沈炼,沈炼凝视了陆庭芳半响,目光渐缓:“可否告知纯甫原因?”

    陆庭芳神色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缓缓摇头。沈炼便点头道:

    “北方战事就快结束了,纯甫也要去宣府,这就和陆兄告辞!”

    “沈兄你……”陆庭芳的脸上便现出了惶急之色。

    “我是真的有事!”沈炼又转向罗信道:“想必过不了多久,圣上的封赏就会下来,你这次立下大功,圣上一定会封赏于你。这段日子就不要出去了。”

    “可是学生要去晋阳学府!”

    “那没有问题。只要不离开晋阳就好!”

    “是!”

    沈炼又再次和陆庭芳施礼而别。罗信看看天色,感觉自己也应该回去了,便朝着陆庭芳施礼道:

    “老师,学生也告辞了。”

    “嗯!”陆庭芳便点头道:“回去之后,早早地请你父母托媒前来提亲。”

    “是!”

    此时陆庭芳背对着大门,而罗信却是正对着大门。目光中便见到门内青石路的拐角处黛儿的人头冒了出来,却有“嗖”地锁了回去。然后又慢慢地探了出来,望向了大门口的罗信。一张小脸满是羞红,探出一只手朝着罗信摆了摆。然后便又缩了回去。罗信的心脏便剧烈地跳动了几下,黛儿羞涩的模样让他感觉此刻的黛儿还要比往常美丽几分。心中不由自嘲道:

    “这古人的身体果然成熟得早,我不过十三岁,竟然有了发春的征兆!”

    和陆庭芳告辞之后,便骑着马离开了阳林县,返回了家中。回到家中将此事和父母一说。罗平夫妇便心中大喜,张罗着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托请媒人前往陆府提亲。而罗信和张洵两个人却是在第二天前往晋阳府给周庭玉拜年。

    严嵩府邸。

    严嵩坐在书房内,手中拿着一本书正看得津津有味。便有下人来报,说是严世番前来求见。

    很快,严世番便出现在父亲严嵩的书房内。看到父亲依旧在看书。此时严嵩的年龄已经很大了,眼神已经不好了。在严世番的心中,严嵩已经很久不看书了,不知道是什么书会如此吸引父亲,便施礼道:

    “父亲在看何书?”

    “呵呵……”严嵩笑着放下手中书道:“这是今日圣上送给为父的一本书,圣上甚是喜爱此书。”

    严世番便拿起了那本书翻看,这不是他好奇,因为严嵩父子心中都十分清楚,他们的命运都和嘉靖帝的喜好连接在一起。所以他们必须掌握和迎合嘉靖帝的喜好。严世番只是看了几页,便感觉到这本书对于嘉靖帝的吸引力。可以说这本书就是针对嘉靖帝而写的。慢慢放下书,眼中光芒一闪道:

    “父亲有何打算?”

    严嵩凝声道:“东楼,你已经知道了罗信此人。如果我们把这本《蜀山传》的作者黄石翁找来,让他陪伴圣上,会不会让圣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忘记罗信?”

    “能!”严世番果断地回道:“圣上尊道,此书的作者虽然是在写话本,但是对道的阐述却很精深。如果能够让此人陪伴圣上,圣上很快就会沉迷在一个个故事之中。不过,这个人却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中。”

    “这没有问题!”严嵩傲然道:“那就立刻派人去寻找这个黄石翁吧!”

    晋阳府。

    状元书局。

    已经是黄昏时分,书局内已经没有了客人,只有那个伙计在伸着懒腰从柜台后走了出来,准备上门板,关门。

    突然,从外面推门走进来一个人。那是一个精悍的青年,走进门内,目光便向着四下搜寻着。

    “先生,您来买书?”那个伙计急忙上前施礼。

    “蜀山传是你们书局出售吧?”那个人淡淡地问道。

    “是,不过现下没有货了,后天便会有新书到。先生后日再来。”

    那人便是眉毛一挑道:“卖得如此快?”

    伙计的脸上便现出了自豪的笑容道:“先生后日可是要早到,否则就买不到喽!”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晋阳学府

    求订阅!

    那人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一锭大银,足有十两,淡淡地望着那个伙计道:

    “把黄石翁的详细情况说给我听,这锭银子就是你的了。”

    那伙计果断摇头道:“不知道。”

    “当!”又是十两银子放在了柜台上,那个人也不言语,只是淡淡地望着伙计。伙计的喉结就是蠕动了几下,脸上现出了犹豫,有这二十两银子,完全可以置办几亩地,不用在这里当伙计了。但是,他最终还是摇头道:

    “先生,小人真不知道。”

    “当!”又是十两银子放在了柜台上,已经是三十两银子了。那伙计的呼吸变得粗重,眼中现出了贪婪之色道:

    “先生,小人不能够说,否则掌柜不会饶过我的。”

    “当!”又是十两银子放在了柜台上,而且这次那个人也开口说话:“为人不可太贪,而且要识趣。”

    片刻之后,那个精悍男子离开了状元书局,虽然他得到了黄石翁的详细信息,但是却是紧缩起了眉头。他完全没有想到黄石翁会是晋阳小三元罗信。这个人是严世番的亲信,自然是知道严世番让他来晋阳干什么?

    严世番给他下的命令就是,查到黄石翁,然后将其请到严府,如果黄石翁不肯来,那就把他绑来。

    但是……

    如今这黄石翁就是罗信,他敢绑吗?

    别说罗信刚刚立下大功,就是小三元的身份也让他望而却步。严世番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要将黄石翁带到京城严府。但是他却知道严世番绝对没有料到黄石翁就是罗信,他只是略微寻思了一下,便决定先返回京城,将此时上报给严世番定夺,反正罗信也跑不了。

    而罗信此时却已经恢复了规律的生活,在上林村一心编撰自己的思想体系。

    三月初一。

    府学开学。

    罗信早就带着鲁大庆居住在晋阳周府。和他一起的还有张洵。到了这一天,罗信,张洵和周玉便一起前@¢style_txt;往府学。周玉是老生,而罗信和张洵则是新生。

    晋阳府学占地二百余亩,建筑风格和南方不同,没有那种园林般的亭台楼阁,却是壮观宏伟。学府中有着名儒为师,而且前来求学的学子也都是晋阳俊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