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戮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关于一县衙役数量太多之解释

    以下资料来自度娘百科,如有缪误,请爆度娘菊花,作者概不负责

    ――――――――――――――――――――――――――――

    衙役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

    以清代州县衙门为例,胥役分为四班,即皂、捕、快、壮班(也有学者称分为三班衙役,不包括捕班,或捕快合一)。

    各班均有班头,或称头役,统领本班。

    衙役也有定额编制。

    如清代大兴县衙役定额为:门子2人,皂隶16人,马夫12人,禁卒8人,轿夫与伞扇夫7人,灯夫4人,库卒4人,仓夫4人,民壮50人。

    但实际上的衙役数量,都大大超过了编制。

    一般来说,一名正式衙役,手下往往有三四名“白役”。

    通常,小县有衙役数百人,大县有上千人甚至数千人。

    据清代曾任四川巴县知县的刘衡记载,他到巴县上任时,衙役竟有7000人之多。

    许多人以为古代官衙机构简练,实际上往往是不计算吏员和衙役造成的误解。

    一个数万人口的县,有数百名吏员,上千名衙役,怎么也不能说成是“小政府”。
………………………………

上架感言

上架了,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以及责编麒麟的指导。

    希望各位继续订阅支持,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随时可以提。
………………………………

第一章 过继

    崇祯七年的腊月特别的寒冷,即使是习惯了温暖天气的山东半岛上的人,也几乎达到了家家闭户的地步。

    高高挂在天空的太阳丝毫也无法给人温暖的感觉,呼啸的北风仅仅是听到就让人情不自禁得打起了颤栗。

    在这样的鬼天气,偌大的登州城,也仅能见到几个龟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乞丐,再也看不到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

    位于平江大街的张府在登州赫赫有名,现任家主张贺,字庆之,曾经官拜吏部左侍郎,前年刚致仕归乡。

    在吏部这种肥缺上厮混了数十年的张老爷子自然没有少捞,在任上时还算低调,这一致仕立即就在登州开始大肆购置田产、店铺,短短两年就让张府在城外的田产翻了两番,达到了五万多倾,在城内的店铺更是遍地开花,占据了整整一条平江大街,入眼尽是“张记粮铺”、“张记酒家”、“张记布店”……

    这种事在官场可谓司空见惯,一般只要在任上时没有被人抓住小辫子,卸任后是没有人会穷追猛打的,这也是官场上的潜规则之一了。

    此时,张府客厅里的张贺张老爷子正襟危坐在主位上,同坐在身边的一位身着布衣的老者谈笑风声,另外还有一个中年人坐在两人下首陪着笑,却很少说话,不敢打断两个老者的交谈。

    这身穿布衣的老者和张贺是姻亲,其名叫赵潜,其祖父辈也曾经是官宦之家,后来家道中落沦落成了商贾。

    赵潜虽经营商贾,但也自幼饱读诗书,年轻时结识了还在落魄中的张贺,不但多有资助,更是让自己五岁的女儿和张贺七岁的儿子定下了娃娃亲。

    后来张贺中举后也并未悔婚,仍然如约让其子张浩娶了赵潜的女儿赵如燕为妻,在当时传为一时佳话,为张贺博取了守信的美名,也为其以后的官运亨通打下了基础。

    可惜,赵如燕为张家产下一子后就莫名暴毙而亡,张浩也很快就另取了一位官宦家的女子续弦,从此张赵两家就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如今十数年过去,赵潜却突然登门造访,张贺虽然惊讶面上却毫无异色,宛如久别重逢的老友般拉着赵潜的手相谈甚欢。

    两人一个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老油条,一个是经商了一辈子的巨贾,这天南海北交谈起来两个多时辰转瞬即逝,尔后张贺才首先开始进入正题,笑眯眯地看着旁边的赵潜问起了其来意:“亲家公,今日携令公子到此不会只是为了陪我这糟老头子说话吧?”

    张贺嘴上虽然再在问,但是心里对赵的来意却已隐隐有了猜测。

    赵家人丁不旺,赵潜只有一子一女:其子赵琦,女儿就是嫁入张家的赵如燕。故而,当年赵如燕嫁入赵家时赵潜曾提出了一个条件:若赵如燕有子而赵琦无子,那么将来赵如燕之子就要过继给赵琦。

    以时下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条件对张家有些苛刻,但是当时张贺正是穷困潦倒,一穷二白的时候,而且这个条件有诸多假设――如果赵琦有子这个条件自然作废,所以张贺就满嘴答应了下来。

    张赵两家虽然十几年没有了往来,但张贺对于赵家的情况也略知一二,知道赵潜之子赵琦如今已经年过四十却仍无子嗣,所以赵潜这个几乎相当于绝交的亲家突然带着赵琦到来的目的已经不言自明了。

    “我今日是为庆之兄往日承诺而来!”

    赵潜也知道对张贺这种心有七窍的人说些虚的没什么意义,就正了正神色开门见山道:“当日我们两家有约,若我子无后,则将我女之子过继入我赵家!如今我子赵琦不孝,至今没有子嗣,故而……”

    赵潜最说的理直气壮,但是心中却还有些忐忑,虽然张贺如今已然致仕,但是其在官场上的关系盘根错节,仍然不是赵潜这个商贾能招惹的起的――如果张贺还在任上他恐怕连张家的大门都不容易进来,更不要说提这种要求了。

    “老夫一向以信义为先,既然当初我们两家有约,此事自然不能违背!”

    和赵潜所想不同,张贺竟然满脸堆笑,一口答应了下来:“亲家恐怕还没有见过如烟的孩子吧?那孩子不但长得很俊,而且从小就聪明懂事,我也是非常喜爱的!老夫本来想让这孩子继承家业的,但既然和亲家有约在先,我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说完,张贺对侯在门外的下人喝道:“来人,去请大少爷过来!”

    下人领命而去,须臾,就有一个俊秀少年昂首跨步进入了客厅。

    “孙儿见过祖父大人!”

    这少年对坐在上首的张贺施了一礼后就起身站立,静默不语。

    “像,太像了!”

    看到这个少年,赵潜身躯一震,眼眶不禁红了,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已经过世的女儿。

    “这就是妹妹的儿子吗?”坐在下首的赵琦也不禁擦拭了下眼角的泪痕。

    “桓儿,快来拜见你外公和你舅舅!”

    张贺对这少年亲切的笑了笑,然后指了指赵潜对这叫张桓的少年道:“这就是你外公,你刚出生的时候你外公还抱过你呢!”

    看到张贺一脸和蔼的笑容,张桓有些莫名其妙:自己这个名义上的祖父以前可是从来都没有对自己这么和颜悦色的说过话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至于张贺所说的外公和舅舅,张桓丝毫也没有放在心上――事实上,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张桓了!

    十天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族,晚上下班和同事喝了点小酒,没想到一觉醒来就到了四百年前的大明王朝末年!

    花了十天的时间,张恒才开始慢慢了解了这个世界和这具和他同名同姓的少年身体。

    通过以往的记忆和这十天的接触,张桓发现这张府里的人对他都极为的冷漠,即使是这具身体的父亲张浩和张贺这个祖父,而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更是对其多有欺侮,只是因为张恒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才一直忍而不发。

    这也让已经灵魂易主的张桓,对这个世界和人物更加没有感情和归属感。

    因此,即使是听到张贺说堂上坐着的这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是他的外公和舅舅,张桓依然神色不动,只是按照礼节对两人行了个礼道:“见过外公、舅舅!”

    只是赵潜和赵琦两人却不像张桓那么平静,赵潜更是激动地从座位上走了下来,走到张桓面前拉起他仔细打量了起来:“桓……桓儿,你和你母亲长得真是太像了!”

    一句话没说完,赵潜已经老泪横流。

    张桓心中一震,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有了亲情的感觉。

    “桓儿,当初我与你外公曾有约定,要将你过继给你舅舅!我虽不舍,但也不敢违约――我问你,你可愿意?”

    等赵潜、赵琦父子神色稍缓,张贺才对张桓说起了将他叫来的目的,赵潜、赵琦也一脸期待的看着张桓。

    张桓一愣,没想到竟是为了此事!他心中不禁暗自思量了起来。

    虽然张家众人对其都极为冷漠,但张家却属于士族,他作为嫡长子也是张家家主的第一继承人,将来成年后即使不考科举也是相当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辈子吃穿不愁。

    而过继给赵家这种商户则身份大跌,三代内都不能为官,即使挣再多钱,也只是待宰的肥羊,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就能让自己家破人亡,安全一点也没有保障。

    不过,张贺虽然对张桓用的是询问的语气,但是话中却已经做出了决定,容不得张桓拒绝。

    张桓心中苦笑,知道自己身为嫡长子,其实已经挡了那两个弟弟的道,这个便宜祖父一向不待见自己这个商人之女生的孩子,他更想让自己那两个弟弟继承家业,因此才如此迫不及待的想将自己扫地出门――相信这也是张家大多数人的想法,否则这么大的事怎么也要先将在外地做官的张浩叫来才行。

    “孙儿愿意!”

    诸多想法在脑中一闪而过,张桓知道自己不答应也没用,当即就面无表情的点头应了下来。

    他心中暗自冷笑:如今已经是崇祯七年了,这个大明朝廷根本就撑不了几年了!眼看大变在即,在别人眼中重若泰山的士族身份对他他来说根本无足轻重,等流民大军打过来反而可能是取祸之源!

    “难得桓儿你如此深明大义!”

    张贺眼中愧疚之色一闪而过,旋即对下人吩咐道:“来人,去取五百两银票过来!”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

第二章 初进赵府

    张桓怀中揣着五百两的银票,跟着赵潜父子离开了张府。

    坐在马车中,张桓舒了口气,一直觉得压抑的感觉渐渐散去,他这才觉得离开张府对自己来说的确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特别是摸着怀中的五百两银票,他更是觉得舒心,心中已经开始计算怎么使用这笔钱才能在乱世到来时增加自己的保命能力。

    这个便宜祖父难得的大方了一次,一次送给了张桓五百两银票――这对张府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却相当于后世三十多万人民币的购买力,由此可见张府的财大气粗!

    赵家在距登州城两百里外的文登县,马车慢行两天也就到了。

    坐在马车中的张桓把自己用被子包裹的严严实实,倒也不觉得冷,只是一路上赵潜和赵琦两人轮番对他太过热情的嘘寒问暖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两人也的确是太兴奋了,没想到这次如此顺利,不但张贺没有丝毫犹豫的履行了约定,张桓也十分懂事,竟然心甘情愿的从张家过继到他们这种商户人家!

    不但如此,两人还发现张桓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丝毫也没有普通官宦子弟的纨绔之气,这让赵潜和赵琦对于张桓也是越来越喜爱。

    因此,跟随赵潜来的车夫和伙计这一路上都多次收到了赵潜分发的赏钱,这让对冒着严寒赶路的众人再也没有了怨气,一个个喜笑颜开。

    赵潜和赵琦这次主要是来接张桓,顺便也从登州城进购了五车的布匹、黄酒和其他杂货。

    一路上赵潜也装作有意无意地和张桓讲起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比如何地的哪种货物进价便宜,贩往何地能赚到更多的钱;哪里的道路匪盗横行,不能走;哪些人需要送礼打点可以省却很多麻烦……

    赵潜一边讲着一边偷偷打量张桓神色,这让张桓感觉暗自好笑,心中也有些感动他对自己的重视,知道他既想将自己培养成商业上的接班人,又怕自己出身官宦会看不起行商这种贱业。

    文登县虽然是大县,但其自然无法和登州城相比,城墙不过丈许,上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丁缩着脖子走来走去。

    守门的兵丁看起来对赵家的车马是非常熟悉的,连检查也没有检查,收了赵潜递过去的一把铜板就直接放行了。

    赵府不大,勉强相当于张府的一个偏院,而且还是下人居住的偏院。

    “桓儿,我们赵府无法和张府相比,让你受委屈了……”

    看到张桓从马车上下来之后就一直站在门外打量着赵府,赵潜以为他嫌弃赵府的寒酸,不由有些呐呐。

    “呵呵,外公多虑了……”

    张桓摇了摇头,微微一笑:他开始觉得自己外公这个人不简单,深谙做人要低调的道理。

    朝廷虽然规定商人不能穿绸缎,但这个规定早已形同虚设,现下哪个大商贾不都是绫罗绸缎、穿金戴银?而偏偏赵潜却是身着布衣,乍看宛如一普通老农――从一路上赵潜打赏下人的手笔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对自己这么节俭必然是特意如此。

    而赵府看起来如此寒酸,和周围的普通民众的屋舍看起来相差无几,和富丽堂皇的张府更是远远无法相比,这反而让张桓觉得住起来更有安全感――那些高门大院可是流民、乱兵的首选目标。

    “桓儿,你还住进你母亲以前住的梅苑吧!”

    进入赵府后,赵潜亲自领着张桓到了主院东厢的一座偏院,用略带伤感的语气道:“这院里的梅树都是你母亲以前亲自带着下人种植的,你母亲最爱在雪天的时候赏梅了……”

    赵府有梅、兰、竹、菊四座偏院,其余三座偏院种植的各种花草俱已枯萎,只余下光秃秃的枝干,唯有这座梅苑里的梅树仍然散发着勃勃生机,在这酷寒的冬季里开出的梅花反而愈发娇艳了。

    将张桓安置好后,赵潜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匆匆离开了,显然还有很多事要等他处理。

    “你,过来!”

    等赵潜离开后,张桓绕着梅苑走了一圈,然后伸手一指侍候在身后的一个小厮,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虽然这梅苑自从张桓的母亲嫁入赵家后就一直没有人入住,但里面却一直有仆人负责打扫,张桓在这入住后里面的仆人也负责侍候他。

    张桓在梅苑逛了一圈,知道现在梅苑有四个仆人,其中两个丫鬟、两个家丁,张桓指的就是四人中看起来最机灵的那个家丁。

    “回桓少爷的话,小的叫赵小宝!”

    这个家丁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眉清目秀,听到张桓的问话立马行了个礼,恭敬地回道。

    张桓扬了扬眉:从赵小宝的称呼上,张桓知道,这些仆人应该都已经知道自己要过继到赵家的事情了,否则他应该称呼自己“表少爷”的。

    “你在赵府几年了?”张桓继续问道。

    “小的是五岁那年被老爷在外面捡回来的,距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小的只记得自己的父母都饿死了,如果不是老爷相救,小的也恐怕早就死了……”

    “赵家上下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张桓不耐烦的打断了赵小宝声情并茂的讲说――这赵小宝是机灵,但是机灵的有些过头了,抓住一点机会就要大表忠心。

    “四十三口!”

    赵小宝听出了张桓语气中的不耐烦,不敢再扯些其他的东西,直接回答道。

    “说说吧,都有些什么人!”张桓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张桓一直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他不认为只有张家这种高门大户才会有争斗,像赵家这种小小商户就不会了!因此,初到这里的他首先想要捋顺这里的人际关系。

    “首先有老爷、少爷和少夫人……”

    张桓知道赵小宝说的少爷就是张桓的舅舅赵琦――虽然赵琦已经不算年少了。

    “另外,还有堂少爷、表少爷、表小姐十数人,其他的都是家丁奴仆了!”

    赵小宝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

    “看来这赵府的亲戚数量真是不少啊……”

    张桓不禁被赵小宝报出的这些少爷、小姐的名字搞的有些头大。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

第三章 新人发威

    “这些什么堂少爷、表少爷的都是一直住在赵府里吗?”

    “是的,只有逢年过节他们才会回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府里……”

    在这个亲族观念很强的时代,这种情况很常见,张府里也有很多上门的这些亲戚,这些人有的还在读书想要考取功名,有的已经帮府里做事了――这些人很多老家都是在乡下,他们习惯了城里的花花世界,自然不想回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活了。

    不过张府主家太过强势,而且张贺子女众多,这些亲戚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地位也就仅仅比奴仆高些罢了,而这赵府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从赵小宝嘴里张桓又陆陆续续地打听到了一些情况:比如他那素未谋面的外婆,在张桓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赵潜也一直没有续弦或者纳妾――这恐怕也是赵府人丁单薄的主要原因。

    “自己外公看来也是个性情中人!”张桓觉得自己对于这个外公又多了一些了解。

    “咚!”

    张桓正想继续向赵小宝问些什么,梅苑的大门却被人猛地一脚给踹开了,一个满身酒气的中年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

    “赵小宝,赵小宝!你个龟儿子死哪去了?快给老子出来!”

    这中年人一走进院子就扯开嗓子嚷了起来。

    赵小宝脸色一苦,低声对张桓道:“这是赵远堂少爷……”

    张桓刚才听赵小宝说起过,这个赵远是赵潜堂兄的儿子,算是和赵府血脉最近的一系了,赵潜对这些亲戚又一向宽容,因此这赵远在赵府里一向跋扈,对这些奴仆来说是赵府最难侍候的人之一。

    给张桓说完后,赵小宝赶紧挤出一脸谄媚的笑容迎了上去:“远少爷,今天您老怎么有空到我们梅苑来了?”

    “啪!”

    赵远却直接一巴掌甩了过去,打得赵小宝一个趔趄,怒斥道:“怎么?这梅苑老子我就来不得吗?”

    “不……不是。”

    赵小宝挨了打还得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远少爷,桓少爷现在住进了梅苑,老爷吩咐不能让其他人来打扰桓少爷……”

    “啪!”

    没等赵小宝说完,赵远又甩了他一个巴掌:“什么狗屁桓少爷!凭什么老子十几个人住一个院子,他自己就要独占整座梅苑?这是赵府,还轮不到他一个姓张的小子嚣张!”

    说完,拿眼瞪向了一旁静静不语的张桓。

    对于赵远的表演,张桓一直在冷眼旁观,知道这赵远虽然表面是在打赵小宝一个下人,其实是在杀鸡儆猴,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直到赵远看向自己,张桓才微微一笑,走了过去:“远少爷?我应该称呼你堂舅吧!酒不要多喝,喝多了可是会伤身的!”

    说完,轻轻地从赵远手里将酒坛子接了过来。

    赵远被张桓的态度弄得有些发愣,他本以为这少年被他挑衅后要么发怒,要么恐慌,没想到却是这么轻飘飘地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直到张桓从他手里将酒坛拿走他还没反应过来。

    “咣!”

    接过酒坛子,张桓却突然脸色一变,举起酒坛狠狠地砸在了赵远脸上!

    “咔嚓!”一声,赵远的鼻梁被一下砸断,顿时鼻血四溅!

    “啊!”

    赵远发出一声惨叫,仰面便倒!

    “咚咚咚……”

    不得不说,这古代的酒坛子做的真是相当结实,砸断了赵远的鼻梁后又在地上弹跳了几下竟然还还没有破,只是里面的酒水流了满地,酒香四溢。

    “这,这……”

    赵小宝和另外三个奴仆都是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这看起来文弱的张桓竟然还有这么暴力的一面。

    “将他抬下去吧!”

    看了看已经晕倒在地仍然鼻血横流的赵远一眼,张桓像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般对赵小宝吩咐道――事实上,作为赵府未来的少主人,打一个赵远还真不算什么事。

    “是,是,桓少爷!”

    看到赵远的惨样,赵小宝眼中闪过一丝快意,对于张桓也愈加敬畏了――不但是他,其他三个奴仆对张桓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恭敬了。

    恐怕赵远也没有想到,他本来是想给张桓一个下马威,自己却成了张桓立威的对象。

    梅苑发生的事很快就传遍了这不算太大的赵府,在府里一向跋扈的赵远竟然满脸血污的被人从梅苑抬了出来,幸灾乐祸者有之,冷眼旁观者有之,众人都等着看赵潜怎么处理这貌似很嚣张的新来者张桓。

    赵潜的处理结果很快就下来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打人者张桓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是被打的赵远当天就带着伤,被灰溜溜地赶出了赵府!他本来一个管事的身份也被直接免除,交接给了别人。

    赵府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