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戮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广是第一次做这种工作,经验不足,才出现了诸多情况,赵桓也不好对他太过苛责。

    第二天一大早,赵潜和赵琦就到赵桓的房间来看望他了,见到他胳膊上的伤口已经凝结,没有发炎,两人都是松了口气。

    这个时代没有消炎药,伤口发炎是件及其麻烦的事情,轻则引起发烧头痛,重则能导致死亡,战场上的伤病很多都是死于了伤口发炎。

    由于赵桓受伤,原本这大年初一为赵桓安排的各种拜年活动自然无法进行了,一些来看望赵桓的亲戚也被赵潜安排在赵桓门外的家丁给挡了回去,让赵桓在房中安心养伤――虽然赵桓伤得只是胳膊,腿脚完好无损,但是赵潜却担心赵桓随意走动会牵引到胳膊上的伤口。

    不过,有一个人却是赵潜拦不住,越不敢拦的人――文登县令林行知!

    林行知的突然造访出乎了赵府所有人的意料,赵潜接到消失后,立即令人大开府门,带着赵府人出门迎接。

    林行知一身便衣,语气非常随和,并没有摆县老爷的架子,见到赵潜等人想要跪拜,他连忙上前几步一把将赵潜扶了起来,开玩笑道:“赵兄何必如此客气!本官今日囊中羞涩,你若要行此大礼,我可拿不出红包来!”

    “呵呵,县令大人登门,已令敝府蓬荜生辉,怎敢再要县令大人的红包呢!”赵潜虽然疑惑这林行知为何大年初一地来自己赵府,但也没有发问,一脸微笑着将林行知迎进了府门。

    进入赵府后,林行知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来意,直接对赵潜问道:“听说府上昨日有刺客行刺赵兄,而令孙为救赵而被刺客重伤,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赵潜有些意外,没想到林行知竟然是专为赵桓来的,看来林行知对于赵桓的重视程度还在他的估计之上。

    而对于林行知知道此事,赵潜却并不意外,毕竟昨日刺客行刺时,周围还有很多围观的百姓,不用想此事现在肯定已经传遍了整个县城。

    既然林行知点明了来意,赵潜自然不敢像对待其他人那样阻拦,只能领着林行知向赵桓养伤的房间走了过去。

    赵桓见到林行知的推门进来的时候,也有些吃惊,正要起身行礼,林行知却走到他床前一把按住他笑道:“赵捕头安心养伤即可,无需多礼……”

    听到林行知的话,赵桓也就顺势重新躺了下去。

    对于林行知的多次礼遇,赵桓原本不知其目的,是有些不安的,但昨日听过赵潜和赵琦两人的话后,赵桓知道了林行知的目的,也就放下了心来,表现自然坦然多了。

    “呵呵,赵捕头现在可是名震咱们文登县了!”

    等到赵桓躺下,林行知笑笑道:“舍身救祖,这可是至孝之举,若是朝廷知道,也必回对赵捕头多加褒奖的……”

    “林县令过誉了,赵桓此举不过是本份尔,否则岂不枉为人孙……”赵桓对于这种官场上的套话已经渐渐习以为常了,对于林行知的话,赵桓自然应对自如。

    “唉!可惜了,本官没有识人之明,放任赵捕头这等大孝大勇之人不用,反而被周县令给抢先了……”

    林行知这声叹息显得真诚了许多,看着赵桓试探问道:“不知赵捕头可愿意来文登县屈就?毕竟,赵捕头也是咱们文登县的人……”

    他这就是想要公开挖周思源的墙角了。

    “多谢县令大人抬爱了!不过,周县令对卑职有知遇之恩,卑职在他调任之前是不会离开栖霞县的!”

    赵桓表现出的一副赤胆忠心的模样。

    他自然不可能放弃栖霞县的基业跑到这文登县来!这林行知一看就是个精明厉害的角色,并不像周思源那么好糊弄,赵桓想像对待周思源那样对待林行知是绝对行不通的。

    况且,孙家在文登县的势力太过庞大,整个县里的官吏几乎被他收买一空,赵桓在这里即使有林行知撑腰也很难站得住脚。

    “唉,那真是可惜了……”

    林行知再次叹了口气,但看着赵桓的眼神却显得更加欣赏了,若赵桓刚才面对他的招揽直接开口同意了,他反而会怀疑赵桓的人品了。

    “本官本来想邀请赵捕头过府一叙,但是看赵捕头的伤势,恐怕……”

    林行知打量了下赵桓受伤的左臂,有些迟疑,不知道其伤势到底如何。

    “无妨,卑职的伤势休养个三五天应该也就好了,到时候卑职自会去大人府上……”

    赵桓心中一动,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

    “桓儿,你……”

    旁边的赵潜本想出声阻止,奈何赵桓却已经一口答应了下来,他只能有些责备地看向赵桓,欲言又止。

    “祖父,没事的――我的伤我自己清楚,况且只是伤到胳膊,又不是伤到了腿脚……”赵桓给了赵潜一个安慰的眼神。

    他想到赵潜给他分析过的林行知想让他做的事,那关系到自己一个很重要的计划,赵桓觉得这趟自己非去不可。

    “哈哈……好,好!”

    听到赵桓答应,林行知一脸喜色,又闻言安慰赵桓几句,让他安心养伤好就离开了赵府,并没有应下赵潜让他留下吃饭的挽留。

    等到林行知离开后,赵桓又恢复了清静,一直安静地躺在床上养伤。

    第三天,赵桓的左臂伤口就结疤了,即使下床走路也不会再牵引到伤口了,不过还是不能做些激烈的运动。

    当天,赵桓就令人准备了一份礼品,准备去拜会林行知。
………………………………

第七十三章 过府

    和周思源一样,林行知也是住在文登县县衙的后院,这也是朝廷的硬性规定――毕竟,县令四年就要调任一次,若是每到一地就要购置一套房产,那还得了!

    县衙的大门已经关闭,赵桓绕到了侧门。

    看门的两个衙役应该是得到过林行知的授意,见到赵桓过来也没有让他等着通报,一个疾步进入院内向林行知禀报,另一个就直接迎着赵桓走了进去。

    周思源家中原本只是普通百姓,他中举后又钻营多年,才弄到了个县令的职位,身上难免有种暴发户的气质,这从他在县衙后院布置的各种假山巨石,以及那些花高价弄来的许多名贵花草中就能看得出来。

    但林行知却出身于是官宦世家,据说其父现在还在朝中就任正三品的礼部侍郎之职。这种世家子弟的品味自然远远不是周思源能比拟的,尽管林行知的后院只是布置了一些看起来很简单常见的花草树木,但却给人一种清幽典雅、宁静致远的感觉。

    “呵呵,恭喜赵捕头伤势大好啊!”

    赵桓刚进入前厅,林行知就大步迎了出来。

    “卑职何德何能,敢让大人亲自出迎!”赵桓连忙就要行礼。

    林行知却一把拉住他,笑道:“走,我们客厅叙话……”

    到了客厅,林行知坐在了主位,赵桓坐在他左下首的客位,有家丁端上了茶水。

    这院落里的家丁丫鬟很少,赵桓到现在也只见到三四人人而已,不过这几个奴仆一举一动都落落有致,明显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林行知不是那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等赵桓落座后,林行知直接开口道:“本官之所以要请赵捕头过府了,除了对赵捕头上次的义举表达感谢外,另外还有一事相求……”

    “县令大人言重了!能为县令大人效劳,是卑职的荣幸!”

    赵桓嘴上说着,心中却是暗笑:林行知虽然为人精明,在吏治方面也要甩周思源几条街,但是在为人圆滑方面却明显比不上周思源,否则林行知有这么好的家世,也不会到现在还只是个县令了。

    “呵呵!”

    听到赵桓这么说,林行知显得很是高兴,搓了搓手,有些尴尬道:“这文登县最近不知为何,盗贼数量猛增,本官虽出动衙役前往剿灭,却劳而无功,甚至还被那些贼寇所败……”

    林行知脸色有些难堪:对他来说,身为县令,却不能平靖地方,是一件极其失职的事情。

    可是,林行知也知道自己虽然读过几本兵书,但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通兵事,想靠自己带着文登县这群和乌合之众一般的衙役们去剿灭本县的匪寇是痴心妄想,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向赵桓求助。

    “本官也听人说起过,知道栖霞县如今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全赖赵捕头善于用兵,将栖霞县的贼寇扫荡一空之故……”

    林行知继续道:“因此,本官希望,赵捕头能带着栖霞县的衙役来助本官平定这文登县的贼寇!”

    说完,林行知目光灼灼地看着,担心他说出拒绝的话来。

    虽然林行知贵为县令,赵桓只是一个总捕头,但是赵桓却是直接听命于周思源的,若是赵桓不愿意,他也不可能直接命令赵桓的。

    “可是,县令大人为何不如找周县令?”

    赵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卑职不过区区一个总捕头,并没有调动衙役的权利,不管做什么都是需要听周县令的命令的!”

    这也是赵桓比较疑惑的地方:林行知不可能知道他已经将周思源架空了的事情的,像这种事自然应该是去求周思源的,有了周思源的命令,自己难道还敢不听吗?

    “这个……”

    听到赵桓的话,林行知顿时一脸尴尬,说道:“周县令的名声,本官也略有耳闻……可本县府库中却并不充盈,恐怕拿不出足够打动周县令的银子来!因此,此事还需赵捕头在周县令面前多多美言才行!”

    得!原来,林行知找自己是为了省钱……

    “卑职是文登县的人,自然也想多为家乡父老多出力了!”

    赵桓无奈,露出苦笑道:“可是,朝廷有规定,我们栖霞县的衙役是不能越境击贼的……”

    赵桓倒并非故意刁难林行知,而是知道自己若是答应的太过痛快的话,以林行知的精明,说不定反而会怀疑他的居心。

    不过他说的也是实话,不管是卫所兵还是衙役,没有调令私自越境都是非常犯忌讳的事情,所以是县与县交界处、府与府交界处以及各省交界处,都是贼寇活动最为猖獗的地方。

    “赵捕头不用担心,只要赵捕头能说动周县令同意即可!本官在登州城还是有些关系的,拿到调令应该不成问题……”周思源一脸自信地说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赵桓自然是顺势同意了,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卑职带人帮大人剿灭文登县的贼寇不成问题,但是卑职希望到时候文登县的衙役能够配合卑职,听从卑职的命令行事……”

    赵桓终于图穷匕见,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也是他为何那么热心地想要帮文登县剿灭贼寇的主要原因。

    赵桓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林行知略一思索就点头答应了下来――赵桓并未向他索要钱粮,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再不答应,那也显得太没诚意了。

    见到林行知答应,赵桓端起茶杯放在嘴边,掩饰住了嘴角那丝阴谋得逞的笑意。

    随后,林行知留下了赵桓用了顿午饭。

    见到餐桌上端上来的四碟小菜,赵桓不由感慨,这林行知还真是大明难得的清廉之官!

    “赵捕头不要见怪,本官一向清贫惯了,也只有拿这些东西来待客了!”

    林行知向赵桓举杯致歉,指着将菜端来的那家丁自嘲道:“就连这几个家丁、丫鬟也都是族人给安排的,否则以本官的俸禄,恐怕还真请不起……”

    “朝中要是多几个像大人这样的官员,恐怕我大明如今也不会流寇遍地了……”

    赵桓语气真诚道,不过他心中却是不信的――这大明已经烂到了根子里,不是几个人就改变的。

    赵桓边吃边和林行知闲聊,发现此人不愧是世家子弟出身,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对于很多事、特别是朝廷的政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非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

    赵桓也抛出了一些后世之人对于大明政事的见解,去掉那些大逆不道和离经叛道的部分,用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讲给了林行知。

    林行知听后,顿时大惊,拍案而起:“想不到赵捕头不但擅长用兵,对于时弊也有如此见解!”

    说完后,林行知对于赵桓过继到商户,不能为官,一辈子只能为吏的事情摇头不止,大叹朝廷损失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两人一番交谈后,关系更加融洽,林行知对于赵桓也更加的欣赏了起来。

    不过,在和林行知谈话时,赵桓却总感觉窗外好像有人偷听似得,隐隐还能听到人窃窃私语。

    而他抬头向窗外看去之时,却没有任何发现,不由摇头暗叹自己多心――这里毕竟是周思源的住所,谁那么大的胆子敢来偷听!

    赵桓不知道的是,就在这客厅的窗外,两个少女正一副紧张的样子蹲在地上,低声交谈着。

    “小姐,他好像发现我们了!”

    其中一个穿着丫鬟服饰,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少女正一脸紧张地拉着另一个少女的胳膊,低声惊道:“他的眼光好凌厉,真不是他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刚才被他看了一眼,真是吓死我了!”

    “他毕竟是总捕头,听说已经杀过了很多贼寇,有这样的眼神也很正常……”另一个声音如同出谷黄莺般好听的少女却替赵桓解释着。

    “嘻嘻,不过这赵捕头长得倒是非常俊俏,难怪小姐最近一直对他念念不忘……”那个丫鬟笑嘻嘻地打趣道。

    “死丫头,你胡说什么!”

    那声音好听的少女,一张貌美如花的脸上顿时染满了红霞,伸手掐了那丫鬟一把,强自解释道:“我,我只是,只是把他当成救命恩人而已……”

    “你们在这做什么!”

    就在这时,两人身后传来一声女子的低喝,顿时将这两个少女吓了一跳。

    “母亲……”

    “主母!”

    转头见到身后站在的那正怒目看着他们的中年女子,两个少女顿时如受惊的小鹿般从地上站了起来。

    “这前院也是女子能来的地方吗?还不快回去!”

    这中年女子对那美貌少女训斥道,说完又瞪了那丫鬟一眼:“小桃,还不快和小姐回后院去!下次要是再让我听到你胡说八道,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那叫小桃的丫鬟这才知道刚才自己对小姐调笑的话被这女子听到了,脸色顿时一白,说了声“是”后,就仓惶跟在那美貌女子身后向着后院走了过去。

    等到这两个少女离开后,这中年女子又透过窗口的缝隙看了正在客厅中和林行知谈笑风生的赵桓一眼,眼中闪过一道莫名的神色。
………………………………

第七十四章 离经叛道

    酒足饭饱,赵桓正要离开的时候,一个脸蛋粉嘟嘟的六七岁的小男孩突然跑进了客厅里,见到赵桓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边向赵桓跑来边叫着:“大哥哥……”

    “阿瞒,你到这儿来做什么?”

    见到这小男孩儿,林行知脸色一板,斥责道:“父亲在会客,你到其他地方玩去!”

    这小男孩本来正开心的向赵桓跑去,听到林行知的训斥,顿时停下来脚步,一脸委屈的模样:“大哥哥上次救了母亲、姐姐还有阿瞒,阿瞒是来感谢大哥哥的!”

    听到阿瞒这么说,林行知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抚须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阿瞒你小小年纪就能懂得这个道理,孺子可教也……”

    林行知对于这个小儿子虽然非常疼爱,但对于家教却很看重,也忘了赵桓还在旁边,对着阿瞒就说教了起来。

    林行知连着说了半刻钟时间,才恍过神现在还有客人在,不是教育儿子的时候,有些讪讪地停了下来。

    赵桓倒是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他却注意到,阿瞒垂首站在林行知面前,表面上一副乖宝宝的模样,但眼中闪过的狡黠目光却显出他内心显然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老实。

    等到林行知停止说教后,阿瞒才又扑到赵桓跟前,拉着他的手跟他道谢起来。

    对于这个看起来粉嘟嘟的小男孩,赵桓心中也很喜爱,捏了捏他的脸后,却感觉另一只握着阿瞒的手中好像多了一个纸条一样的东西。

    看到阿瞒对着自己调皮地挤了挤眼睛,赵桓心中一动,若无其事地将那纸条收进了袖中。

    等到阿瞒蹦蹦跳跳地离开后,赵桓和林行知又交谈了一会儿,这才离开了林行知府上。

    “夫君,今日宴请赵捕头,可是为了感谢上次他救了妾身和阿瞒之事?”

    等赵桓离开后,那原本在窗外打量赵桓的中年女子走进了客厅,对林行知问道。

    原来,这中年女子正是林行知的夫人王氏,而刚才在窗外偷听赵桓和林行知谈话的女子却正是林行知的女儿林妍儿和他的丫鬟小桃。

    “唔,正是此事……”林行知含糊了一句,并未提让赵桓帮忙剿匪的事情,毕竟这种事说出来有些丢面子。

    “夫君……”王氏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样,道:“妾身还有些私房钱,若是要感谢赵捕头,夫君可以令人将这些钱给赵捕头送去即可,不用再请他到府上来了……”

    “嗯?这是为何?”

    听到王氏的话,林行知一愣:在他印象中,王氏并非那种不通情理之人,怎么会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说出这种话来?

    “刚才,我见到妍儿……”

    王氏将刚才看到林妍儿和小桃在窗外偷听,以及两人打趣的话都告诉了林行知,随后担忧道:“妍儿这丫头,虽然看似端庄,但其实多有离经叛道之举!我担心……所以,我觉得夫君以后还是不要再请赵捕头来府上了!”

    听到王氏的话,林行知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此事的确要慎重处置!虽然我也很欣赏赵桓此子,但他身份太过低微了,况且还是商户,终身不得为官,自然做不得我林家的女婿!况且,父亲已经来信,说是准备将妍儿许配给刑部侍郎张至发的孙子,如今两家正在商谈,应该很快就要有准信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有什么风言风语影响了妍儿的清誉,你要看紧她……”

    赵桓自然不知道林行知和王氏的对话,他离开县衙后就回了赵府。

    在书房中,赵桓给在坐镇栖霞县的赵小宝写了封信,让他抽调出两个排的衙役,等到林行知弄到登州府开具的调令后,就开赴到文登县来剿匪。

    至于和周思源商议云云,不过是赵桓迷惑林行知的话罢了,自然直接省掉了。

    将诸事安排完毕,天色已经暗下来了,赵桓正要宽衣歇息,刚脱掉外衣,突然心中一动,想起了阿瞒塞给自己的那张纸条。

    赵桓心中有些好奇,不知道这小家伙给自己写了什么,就边坐在床上边喝着茶水,边拿出纸条看了起来。

    “咦?这不是阿瞒写的……”

    赵桓刚打开纸条,就是一愣:这字迹清秀雅致,明显不是阿瞒这六岁稚童能写出来的,而应该是出自一女子之手。

    “上次为赵捕头所救,如此大恩小女子尚未当面致谢,心中甚感不安!今日听闻赵捕头至敝府上,故令阿瞒传书,望赵捕头今日亥时前往县衙前门处,让小女子可以当面致谢……小女子林妍儿敬上”

    看到此处,赵桓口中的茶水“噗”的一口,全都喷了出来,手里的信纸顿时湿透,他也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咳咳咳……”

    赵桓极其惊讶!

    在他印象中,这大明的女子,都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行不回头的,特别是林妍儿这种官宦子女,更应该是其中的典范,怎么可能写信约一个男人大晚上的见面呢!

    况且,今日赵桓也见识到了林行知对于阿瞒的家教之严,他怎么会教出这样的女儿呢?

    若不是此信是阿瞒亲手交给他的,再加上信上的笔迹一看就是女子所写,赵桓还以为是谁搞的恶作剧呢!

    其实赵桓不知道的是,如今虽然是程朱理学最为严苛的时代,但所谓物极必反,这种对人性的严重压迫也导致了很多人的逆反心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随着《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小说的盛行,《西厢记》、《桃花扇》等一些明显违背理学思想的戏曲小说也成了女子的闺中最爱,甚至有些女子还收藏了《金~瓶梅》、《灯草和尚》、《肉~蒲~团》之类放到后世的天~朝也会被和谐掉的小说!

    那些普通人家的女子不识字还好些,但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大都识字,哪个枕头下面没有藏着几本违禁的小说呢!

    “去,还是不去呢?”

    赵桓心动之余也有些纠结,既想看看胆敢如此离经叛道的女子是何模样,又担心其中有些什么猫腻。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

第七十五章 会面

    “赵广,带两个班的人跟我出去一趟!”

    最终,赵桓决定去看看,毕竟这样的女子在大明可不多见!而且,穿越到了这大明,不体会一下古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感觉,岂不是太过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