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草-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二哥,还有件事想求你。爹那里……?”

    “放心,我会保他一生安康。”

    “嗯嗯。谢过白二哥!”


………………………………

第167章小红城

    小红岭寨子里到处在大兴土木,一堆堆的人宛如工蜂般在忙碌。一片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寨墙已经往外扩展了三丈有余,墙体用上了三合土,包裹着青砖。外围更是挖掘壕沟,装上了吊桥。

    而在寨子里,也已经有了一座小城的雏形。校场、兵营、工坊区、商业区、生活区……,还有寨主大院、仓库、马厩……。围绕着火柴作坊,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足够容纳3000人生活的军事堡垒。

    确实如此!完全突出了军事上的功能。可能对朝廷大军起不了多少作用,但面对乡野间的盗匪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秦白走在寨墙上,眺望着寨外,口中感叹:“我们这是平地建造了一座城啊?”

    “那就叫小红城吧!”李敢凑趣。也许每个炎黄子孙都有基建狂魔的基因,这里的人多少都有种自豪感。

    “那就改吧!”秦白笑着从善如流,惹来一片笑声。

    “多久能完工?”秦白询问一旁的吴立松。

    过年后不久,吴立松如约归来,带来了六十几口人,十几户人家。于是就安排了吴立松和那几十个沧州的江湖人一起,负责这小红城的修建工程。

    “还需要大半年。”吴立松回答道,“白二,还是那句老话,我这里缺人,还缺砖石木料。你这大当家可不能当甩手掌柜,否则拖了工期我可不管?”

    秦白笑笑,知道吴立松对自己的意见相当大。那五百人的队伍已经全脱产训练,并不像以前那样还有半天做工。虽说剩下的人全部编入了生产队,但要照顾到挖铁矿和火柴作坊的人手,还有那么多的新建工程,人手就再次变得很短缺。

    然而小红城的建设不可能假手于人,用自己人才能完全放心。但再招募新人又不现实。现在缺人确实能够招募,但以后又怎么办?等全部建设完,难道全都解散吗?而且他们万一要求加入勇胜,自己到底是收还是不收?情愿建设的速度慢一些,也不想在未来惹出些麻烦。

    至于砖石木料,除了一部分外购以外,现在更是在上林村建设起了砖窑和伐木队。可在秦白的坚持下,一半左右的青砖和木料都陆续运往了浮山所,支持董川那里的建设,导致小红城的缺口一直居高不下。

    其实秦白也相当无奈。他是心中有苦说不出,虽说小红城这里已经慢慢建设起来,但其他人知道吗?这里最后终将全部放弃!

    按照秦白的设想,在半年后,就将开始全面搬迁,等到一年后,将基本搬迁完毕。而在二、三年后,等浮山所基地能够站稳脚跟,秦白就将割裂井家庄的一切,把这里的基业完全放弃。所以说,一边看着建设,一边准备放弃,秦白的心情是相当复杂。

    虽说建设所花的银子人工肯定是巨大的浪费,可是不建设还不行,真是让人郁闷无比。没有这个坚固的老巢,这段时间就不能安心。毕竟外敌围绕,总需要有个合适的基地。

    “先这样吧!咱们不急。”秦白对着吴立松摆摆手。接着询问左右,“还有其他事吗?”

    李敢立刻说道:“二哥,俺们在收火柴杆的时候,就发现一件事,有户人家上交的火柴杆特别多,比一般的人家能多十几倍。”

    “那交的东西合用吗?”秦白就觉得很奇怪,这样的小事还用问自己吗?

    “合用,还比其他人家做的好,做出的都是一模一样,几乎没啥次品。”

    “那就收啊?”秦白感觉越来越莫名其妙。别人既然有本事多做,那就理所当然的让他多赚钱。

    “不是,二哥。”一边说着话,李敢一边就拿出了一只铁质工具。中间是四乘五的细洞,而且一头的边缘都已经磨尖,“不是说好不让其他人家做吗?这户人家做的实在太多,就有人眼红,告发给俺们……”

    听着李敢的介绍,秦白终于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倒也不怎么复杂,无非是别人做火柴杆都是一根根的削制,而那人就动了脑筋,到铁匠铺的亲戚那里,免费做了个模具,并且打制了这个专用工具,只要用榔头击打,轻轻松松一次就能做出二十根。

    而突然提高了那么多的产量,立刻就引起别人的眼红。虽然那人一直在保密,但防备不住红眼病人的告发。由于勇胜规定外包的火柴杆和火柴盒不能转包,因此李敢就派人到这户人家的家中搜查,随后就搜出了这只工具。

    秦白就有些哭笑不得,这都是些什么破事?难道吃喝拉撒的事都要自己来管吗?存着考验李敢的心思,秦白就反问:“敢子,说说你想咋办?”

    “呃?”李敢举棋不定,“那人又没违反规矩,可总琢磨着这样不对。他能比别人多赚十几倍,这事就不地道。俺就想把这东西收了,以后不准他用。都一样了,总该没话说了吧?”

    秦白点点头,知道这就是小农思想的局限性,不患寡而患不均!也不能说李敢考虑的不对,提高生产力是生产问题,而收入的公平就是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不就是造成大批小农经济破产吗?最典型的就是“羊吃人”事件!

    然而李敢的想法,完全就是本末倒置。对于这样的聪明人,应该是保护鼓励,不能够打击镇压。

    秦白想了想,就吩咐道:“这东西先做个200只,就在咱们的铁匠铺子里做。每只2两,就给他400两。还要签份契约,三年之内,每多做一只就给他2两,三年后到十五年内,每只就是5钱。十五年到期后免费使用。”

    “啊?”周围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李敢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二哥,为啥要给他钱?”

    “废话。有了这玩意,做火柴杆又快又好,为啥不用呢?而且这是自己人,总不见得我这个大柜还要明抢吧?”

    “那给一笔赏赐就能打发了啊?你给了那么多,俺们不就吃亏了吗?”


………………………………

第168章导火索

    按照李敢的意思,能赏赐个几十两,最多一百两,这已经是天大的好处,而且那个聪明人也绝对是喜出望外。

    这年代讲究的是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其实相当低,就算拿出四大发明这样等级的发明,敬献给朝廷后,也只不过是牌匾等荣誉嘉奖,混个官职都挺难。更不用说什么物质奖励,最多就是意思意思。

    而且民间也没什么专利保护,其他人拿来就用,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传子不传女的祖传之秘。更夸张点的,就像火柴那样,如果利益足够大,会导致各方权贵强取豪夺,这就是为自己招祸了。

    秦白当然不会那么做。他解释说:“现在做火柴杆的应该不会超过200户吧?咱们就算200户,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玩意租给他们。做这东西的成本大概是二两左右,再加上支付给那人的二两,每只最多就是五两。原先他们是用小刀削制,忙死忙活每月只不过三、五钱,用了这工具后,起码能多做十倍,因此咱们收每月五钱的租金并不多。”

    “咱们火柴杆的收购价可以降低到原先的三成。去除租金,每户人家的收入能够提高到一两到二两。咱们的成本同样能降低不少,能够多赚不少钱。而且这钱全部由我出,开个租赁铺子,只租不卖。勇胜占其中三成干股,谁敢插手就打断谁的手。井家庄可以交给铁笙,莱州城可以交给和尚,他们又可以安排十来个弟兄开工。”

    众人感觉是越听越妙,曹大材笑着感叹:“大当家,你的脑子是咋长的啊?”

    如此一来,那个聪明人获得了丰厚的奖励,做火柴杆的人家也提高了收入。火柴作坊同样节省了大笔成本,现在火柴杆每月需要支出近2000两,除了小部分外包以外,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来做,耗费了大量人手和银子。算是最大的成本之一。可现在一下子变成了三成价格采购,而且能够全部外包,每月光节省的银子就能有1000多两。更不用说起码解放了几百个劳力。而采购那200只工具也只不过是1000两。

    还有就是安排铁笙和和尚那里的人开工。完全就是多方受益,皆大欢喜。就是秦白自己也拿到了好处,那个租赁铺子能够细水长流,每月也能盈利几十两。

    “诶,白二。”吴立松就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火柴杆多了,咱们来得及卖吗?还有,又有那么多的人没活干,该咋安排呢?”

    秦白笑道:“卖的事我来操心。而且咱们一开始只有这200户,每户限租借一只,做得再多又能有多少?以后如果需求多了,完全可以慢慢放开,但卖不掉,也就只有这200户。至于多出来的人手,老吴你这里不是缺人手吗?就算有不少是老弱病残,也可以去做盒子箱子。哦,刚才你们不是说,有几十个不怎么安分的吗?趁着这机会,正好送给和尚去用!”

    离开山门已经有近二个月了,有些加入的泼皮混混就开始耐不住寂寞,不安心在这里干活训练。而那些刺头都很难管,他们属于争勇好胜,还都号召力挺强。算是比较有野心的一批人,都盼望着能早日出头。

    这些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守纪律,而勇胜却恰恰最讲究纪律。如果处理吧,那些人肯定口服心不服,但不处理吧,又是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因此这次索性打包,全部送往和尚那里。

    然而谁也未曾想到,就这个无意的举动,彻底点燃了大战的导火索……

    ……

    夜灯初上,百花楼门口,陶秋伦捧着自己的左臂在哀嚎。他的左手已经被砍断,周围还有三、四个随从躺倒在血泊之中。

    而在南城城墙上,几道人影沿着绳索滑下。他们很快被领到和尚跟前,和尚询问:“干掉那个老家伙了吗?”

    领头的那人表情有些遗憾:“和尚哥,那老家伙身手挺快,就砍断一只手!”

    和尚叹了一口气,又想了想:“算了,就这样。你们先去井家庄避一避。虽说事没办利落,但起码白二哥那里有了交代。”

    从上次刺杀事件后,外面就有了种种谣言。而其中有一条就让和尚心惊肉跳,说幕后的主使其实就是和尚,干掉了大眼、黑子他们,以后勇胜在莱州城的地盘,就是和尚一家独大。甚至还有更夸张的,说和尚早已起了贰心,想要干掉秦白自己上位。

    听到这谣言后,和尚顿时冷汗直冒。而且还根本无法解释,从事后最大的获益者来看,还真的就是和尚本人。因此和尚一直想找机会去井家庄一趟,想要对秦白当面解释清楚。然而就在这时候,秦白却突然送来了几十个人。

    和尚根本不知道,秦白其实根本就不在乎这种谣言。这几十人无非就是打发过来,为的就是摆脱掉这些刺头。

    和尚肯定会琢磨秦白的用意,尤其是发现这些人都是争勇好胜,好手居多。因此就越想越歪,以为这是秦白对自己的无声警告,已经对自己有所怀疑。

    而要消除怀疑,那只有投名状。于是和尚就决定,索性派人去刺杀陶秋伦,彻底的剖明自己的心迹。再加上新来的那些人不少都是急于出头,他们也都跃跃欲试,急着闯出名号,于是最后就策划了这场行动。

    然而这次行动却彻底引燃了所有矛盾。第二天一大早,陶秋伦就集齐人手准备报复,而和尚同样秣兵厉马准备火并。可是这场即将发生的大火并,立刻把整座莱州城都给吓尿了。官府立刻出面,想要控制住局面。

    而作为官府的代表,顾兆和同样快马来到了井家庄,找到了刚从小红城回来的秦白。刚一见面,顾兆和就毫无形象的叫道:“白二兄弟,白二兄弟,能否给老哥一个面子?让你的人住手。我们也会劝住陶爷。别闹的你们神仙打架,咱们这些凡人遭殃啊?”


………………………………

第169章信任

    当得知顾兆和前来拜访的原因,秦白心头顿时神兽狂舞。奈何老夫没文化,一声卧槽闯天涯!

    然而在表面上,总是要撑着自己人。秦白面无表情:“顾爷!你难道是兴师问罪来的吗?”

    “不敢不敢。”顾兆和神情惶恐。见秦白安排人送上茶水,心中稍定,起码还有着待客之道,“白二兄弟,咱就不说题外话了。这回你和陶爷想咋收场?先说一点,不能有十人以上的斗殴,也不能在城里发生什么凶案。城外可以不管,你们可以用江湖手段解决。否则大老爷那里肯定兜不住,如果闹的民意鼎沸,你们俩谁都落不得好……”

    “啪!”

    秦白一拍桌子:“艹!你没开玩笑?那老不死的能随时出城打我们勇胜?我们却不能进城?”

    “不是不是。”顾兆和连忙摆手解释,“这事到此为止!只要你答应,陶爷那里我们做保。老哥我肯定没那么大的脸,但我们可以请来有身份的中人。只要你一句话,就是贺府的人也是可以。”

    秦白嗤笑:“顾捕头,那个老不死的断了一只手!就算有中人,说不报复,你会信吗?”

    “信不信暂且再说。留待以后再说?等这段风声过去?怎么样?”

    “不怎么样。”秦白冷笑,端茶送客。

    这几句话的时间,秦白已经理清的思路,真说有多大麻烦?其实也不见得。断手之仇,陶秋伦其实已经是骑虎难下。如果不报此仇,那还是老老实实去金盆洗手吧!江湖风波险恶,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许多问题不是忍让就能解决,这里遵循的是丛林法则,没牙的老虎,那和肥羊也没什么两样!

    反而是秦白这里,本来就没在乎过莱州城的人马地盘,就算斗不过,无非就是撤到井家庄。相隔那么远,相互都奈何不得。既然如此,那就让和尚与陶秋伦继续斗吧!胜则固然可喜,败了也不痛不痒。

    然而一听谈崩,顾兆和立刻慌了神:“等等,白二兄弟,各让一步!各让一步怎么样?咱也不说啥虚的。陶秋伦那边也心虚,如果换做往年,咱们也拦不住,也不会同意老哥我来谈。他那是家大业大、拖家带口,少了你这样年轻人的锐气。条件好说,赔一笔钱,给个台阶下,这事就过去了。”

    “哈?还要赔钱?”秦白嗤笑。

    “不赔也好说。只要你肯点头。”顾兆和已经怕了秦白,反正先想办法稳住秦白。

    秦白慢慢的点上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顾爷,你要我信你们,可你们有啥东西能让我信啊?”

    “诶!”顾兆和连忙叫屈,“白二兄弟,咱可没有得罪过你啊?”

    “呵呵。”秦白冷笑,“顾爷,那你就听好了。咱一件件事掰开跟你说。”

    “您说您说。”

    “徭役的事咋说?背后指使的是谁?”

    “诶。”顾兆和头上冒出冷汗。他心里明白,秦白兄弟俩的徭役就是书吏包惠已点名的,但口中却绝不敢承认,“这是底下人办事出了岔子,真不是故意冒犯。后来不是改了吗?你大人有大量,就别计较了吧?真想出这口恶气,就交给老哥我,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做的,老子鞭子抽死他!”

    “行了行了,别演戏了。”对这件事,秦白也早已经打听到了包惠已。可是包惠已身后肯定有人主使,既然暂时还奈何不了包惠已,因此只能先放下。不过放在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引子,“那么顾爷,刺杀的事又咋说?我们这里死伤了好些弟兄,你们的交代呢?别说那些找不到的废话。只要你们公门中的人用心,是谁做的难道还查不到?既然没有交代,我会相信你们这些差爷吗?我会相信城里的那些爷吗?说你们没有勾结,没有联手针对我,连莱州城里的狗都不会信啊!”

    秦白的话让顾兆和哑口无言。衙门里的公人饭也没那么容易吃。像顾兆和这些衙役,除了敲诈勒索那些主业外,这年代刑侦、法医、审讯和江湖情报等专家都在这批人之中。

    再加上这年代流动人口很少,社会关系也很简单,又是在莱州城内,而且几乎没什么销毁证据的知识,就算是江洋大盗,了不起也就是个杀人放火、毁尸灭迹。相当多的细节根本就无法逃过那些有经验衙役的法眼。

    如果还有莱州城里那么多帮会的帮忙,可以说,无非是想不想破案,敢不敢破案,根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无头公案。毕竟当时有二十几个刺客刺杀,那么多的人,根本就无法隐藏,只不过是否用心罢了。

    而让顾兆和无语的是,秦白的指责确实没错,当时确实都不怎么用心。他们或者以为是勇胜的仇家报复、或者以为是城里的那个帮会做的,甚至还有人相信是和尚的苦肉计。不过大部分都猜测是陶秋伦干的,连陶秋伦都不公开否认,也许还想要保持一种高深莫测。

    因此在刺杀事件过后,莱州城上下对勇胜依然是那种瞧不起的态度,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态。谁也没用心去查。反正勇胜这个苦主都没追究,谁吃饱了撑的去替天行道啊?

    然而到了此时,顾兆和却突然发现,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源,那就绝不会获得勇胜上下的信任。而秦白也没想要欺骗顾兆和,就算有了承诺,或者有中人担保,信任问题都得不到根本解决,那还不是一片虚妄吗?

    顾兆和神情严肃起来:“白二兄弟,给我十天,肯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要的不是个交代,要的是真凶!”

    “这你放心。不过时间太久,可能真凶早已经离开?”

    “只要有名有姓!”

    “那好!不过白二兄弟,万一真的是陶爷呢?”

    “如果真是他,我也会给衙门面子。一年之内我不会动手,除非那个老不死的找死。”

    “那好,我现在就回城。”

    “顾爷,帮忙捎个信给和尚。咱们勇胜暂时休兵十日!”

    “多谢多谢!”


………………………………

第170章愚蠢的人

    事实证明,有些人比想象中的还要愚蠢的多。

    当顾兆和回到莱州城,发动整个衙门开始寻找线索,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那群人依然很安稳的住在城里的客栈中,仿佛一点儿都没害怕追查。包括外来的那几个客商和他们雇佣的江湖人。也许是他们觉得已经风平浪静,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想要等待到下一次出手的机会吧?

    如此嚣张的态度,顿时惹怒了全城上下。莱州城黑白两道全体出动,把客栈团团包围住,经过一番厮杀,最后把那群人一网打尽。

    然而随后的审讯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居然就为了那一文钱一根的火柴?居然就是每户每月都不会买几盒的火柴?黑白两道顿时怒了,难道就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差点儿闹的整座莱州城大火并?

    那几个人证很快送到秦白手中,使者也在莱州城和井家庄络绎往来。总算是暂时安抚好了双方的情绪,起码都有了个台阶下——原来是外乡人在使坏,想要挑起咱们莱州人的内斗!

    而这件事的处理,主要动用的是江湖手段。那几个客商的随身货物肯定被瓜分,其中一部分就作为陶秋伦的补偿。至于送到秦白手中的商人,要杀要剐也随他意,也可以趁机敲诈家属。至于整件案子就不通过官府了,只留了几个有悬赏海捕公文的江洋大盗,算作政绩。其他那些小喽罗就全部悄悄处理掉了。

    所以说,在官府层面,这件事就变得很低调。然而署理掖县的县丞吕瑜也不可能一无所知,他也拿到自己该得的那一份,并且在官府层面把事摆平。

    本来就是署理,都不知道新知县哪一天会上任。因此就是那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只求自己任上不要出事,哪里会管将来洪水滔天?

    ……

    可就在那天,吕瑜正在房中点着署理后的进项,心中正羡慕嫉妒恨正堂官的油水丰厚,还在盘算是否该落袋为安?还是赌一把加大投资,等选官的时候,用这些银子打通门路,自己也做一任正堂官?

    县衙的属官都是举人或者肄业监生出身,不像进士同进士这样的老虎班,他们的升迁路就比较艰难。一般来说,等任满重新选官,或者去府衙做属官,同样是万事不管的摇头大老爷;要么就到云贵川这些边疆地区去做知县等正堂官。如果想要留在内地升为知县?那肯定需要打点到位。而且需要给老虎班让路,进士同进士是逢缺必补。因此不仅需要足够的银子,更是需要运气,要恰好有空缺位置。

    顺便介绍一下,当年的海瑞就是举人出身,一开始仅仅是教谕。然而他清官清廉的让整个衙门都害怕,所有的官吏天天喝蔬菜汤,苦熬的脸都发绿。于是这些官吏一咬牙自己凑钱,上下打点,终于把海瑞送上了邻县知县的位置。心想总算送走了瘟神爷爷了吧?

    没想到朝廷玩了一把黑色幽默,让海瑞成为本县的知县,把原来的知县调任到邻县。于是乎,那些官吏全部哭晕在茅坑里。

    而这个笑话传遍朝野以后,海瑞的名声就变得如雷贯耳。随后朝廷也是需要树典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