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兵心-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说话间,一名负责警戒观察的哨兵过来报告,有两个不明身份的人向这边来了,看他们的举止动作很可疑。
时杰让众人隐好,功夫不大,从东边过来两个人,每人挑着两捆很少的干柴,腰里别着柴刀,看衣着相貌是华族人,但是时杰一眼就能看出对方绝对不是平常的樵夫。
两人走路没有交谈,也不低头看路,而是东张西望,两人的衣服虽然略显破旧,但是绝对不是劳作的时候弄得,重要的是他们的鞋,不是寻常平民的那种,很像一种制式的军靴。
果然,两个人似乎也发现了时杰等人呆的这个小山包不错,利于观察地形,渐渐的往这边来。
两人就在距离时杰等人二十几米远的地方停下来,向四周打量了半天,一个人坐在一块表面较平整的石头旁,拿出了纸笔,在上面画了起来。
时杰脑中灵光一闪,附在王则承耳边低语几句,后者点点头,时杰又向身边几人使个眼色,众人悄悄的退下小山包。
绕过一个小土坡,时杰和王则承做了简单的伪装,将军衔标志除去,外表一看,就是两名普通的护民军士兵。
做好这一切,时杰和王则承又向前边转过去。
时杰二人像没有发现那两个人似的,一边和王则承正常的聊天,一边向那边走。
等时杰到了“不得不看见”那俩人时,对方已经收拾好了,看他们的样子,如果不注意,还真是有可能认为对方是地道的樵夫呢。
时杰走过去,问道:“你们俩是哪儿的,怎么跑到这里砍柴了?不知道英族要在这里登陆吗?”
明显的两人脸色微变,对了个眼神,其中一个凑了过来,满脸是笑的道:“长官您好!我们是王家铺子村的,每天都到这一带砍柴的,从没见过什么英军啊?你们怎么知道他们要从这里登陆呢?”
时杰装作不耐,口气有点不忿道:“我怎么知道,反正上边是这么说的!”
“有那么多的护民军守在下元城,还怕什么英军啊!”
“你知道个啥,什么就那么多,总共就三千多人,还是这两天新凑上来的,就……”
时杰正说着,一边的王则承一拉他的手道:“你瞎说什么,这话要传到敌人耳中,你还想不想活了?”
时杰装作一惊,紧张的看看两人,道:“这话不许往外说,否则饶不了你们!”
开言的那个赔笑道:“当然,我们能跟谁说去啊,再说,护民军作战勇敢,所向无敌,一个能打对方一百个!听说前些时候,护民军就在迎元消灭了英军一万多人呢!”这人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时杰两人的神色。
时杰故意冷哼一声,道:“消灭他们一万人管什么用,我们还损失了两万呢,这股英军还挺难对付。”王则承一边又赶紧道:“好了,别说了,快寻江去吧!”
时杰故意揉揉胳膊腿,抱怨道:“巡个屁的江,走了大半天,连个敌人的影子也没看着,一边说敌人要从这里登陆,一边又没有部队过来增援,真不知道上边咋想的。”
“不是说了吗,最多还有十天,我们的后续大部队就来了,你怎么这么多说的!”
王则承“埋怨”完时杰,转头对两个人道:“赶紧回家吧,这些天尽量少到这一带活动,听到没有,再有遇到可疑的人员到你们村去,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好的好的,一定一定!”(未完待续。。)
………………………………
第一四五章
对付走了英军的两个探子,时杰发下命令,统一口径,各部对外的消息“走漏”情况就是,护民军已经猜到了对方要在这一带登陆,正组织了大批的后备力量增援这里,最多十天就能赶到。
十一月二日,时杰得报,说江面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敌舰队,忙领人向江边赶去,等到了江边,才知道,那只舰队是往上游去了。
时杰考虑下对方的动机,莫非对方真的探知了自己的计划,改打迎元,仔细想想,有无遗漏处,思之再三,霍然开朗,敌人这个举动无非就是进一步调动下元的兵力,让下元彻底变成一座空城,并且把那根本没有的援军调往迎元。
敌人终于在迎元又展开登陆战,沈施然亲书告急,时杰将计就计,命令下元城已经公开露面的一个团陪一千特兵火速赶往迎元助战。
同时命令分布在下元周围的护民军各部立刻向下元靠拢,时杰在命令特兵“肃奸科”,尽最大可能封锁消息,减少敌人情报人员的活动空间。
增援部队到达迎元,激战中的英军全线收兵,顺流而下,向南退来,速度比去的时候快了一倍有余。
时杰通过猎鸟得到这个消息,彻底放下心来。
下元湖东岸四百多米处,有个向西的土岗,此刻的时杰和护民军几个指挥员现在正站在土岗上眺望着湖面,追踪敌舰群的特兵始终在分段不同的地方接力观察着对方的每一步举动。反馈给时杰的消息,就是对方正气势汹汹的向这边来了。
全军已经依着时杰的分派,进驻到了指定位置。就等敌人上门了。
平静的湖面终于出现了敌人的帆影,一只、两只,似乎是眨眼间,宽阔的湖面似乎就被对方的舰队密密麻麻的排满了。
时杰再次慨叹,对方的水军规模确实比护民军高上不少,这要不是猜到了对方的行动目的,真要是被他们在江东登岸。说不定战局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而现在,等于自己的一宝押中了。敌人已经成了案板上的一块肥肉。
排在舰队中心一艘最大的船打出了信号,跟着就见几只体型略小的敌船越众而出,驶近了江岸,又从上面放下几只小船。小船上坐着数百身着黑甲的英军。看来这就是对方那精锐的黑甲军了。
这只黑甲军可能是被充作尖兵,一上岸,便四下散开,向外侦察,幸亏时杰早有准备,将护民军的埋伏部队都排在一公里外,给敌人留了点地方。
王则承轻碰下时杰,后者循着他所指。发现七名英军士兵正向他们几个的藏身之所过来。
时杰轻挥下手,埋伏的几人悄悄缩身。顺着坡上密林,向后退去。
英军的主将可能是自信推断,也可能是觉得耽误不起时间,不待尖兵展开更大规模的搜索,便传令各船,开始了登陆。
随着主舰的信号发出,各运输舰驶近湖岸,开始投放小艇,一队队的英军士兵登艇上岸。
时杰隐身在一棵大树后,冷静的 观察着敌军。
最早登陆的英军距离护民军前锋不足百米了,且正迅速的接近着。
时杰回头向王则承示意,后者和着四名特兵,各从怀中掏出信炮。
几声尖啸想起,跟着在半空中腾起几团红雾。
随着信炮声响,数十门隐在山从树后的大炮被拆去伪装,露出乌黑的炮口,跟着团团火光闪现,第一轮集火射击劈头盖脸向英军打过去。
英军被这突然出现的打击打蒙了,一时间大乱了起来,时杰下令,全线前压。
英军不愧是精锐,只是短暂的乱了一阵,登岸的英军就开始组成了阵式,成雁翅式的向往两侧展开。
他们做的这些早在时杰的预想之中,护民军采用的是半圆形布阵,没有侧翼,敌人组成阵式,更利于火炮的威力发挥。
时杰更是亲自率领了两千特兵,将十门火炮推进到距离江岸不到三百米的一道缓坡上,从这里往江岸去,一片开阔,连敌人的登陆舰船也笼罩在炮火之下。
时杰下令,火炮打击目标转向那些敌舰,两轮炮击,十几艘敌舰便被打的解体。
敌舰虽然也有装备火炮的,但位置居于劣势,零零散散的,根本形不成任何战斗力,一些打歪的,甚至将炮弹打进了自己人的队伍。
随着火炮的不断射击,敌人被炸得鬼哭狼嚎,成片的倒下,再也组织不起什么阵型了。
护民军的火炮发挥的威力虽然大,但英舰数量众多,被逼迫下散开了阵型,扩大了登陆地域,如此一来,倒真的大大减低了护民军火炮对其的压制。
时杰传令,火炮优先打击对方的大中型敌舰,对于正疯狂上岸的英军,就交给护民军的地面部队吧。
护民军火炮的延伸射击,倒真有不少的英军成功登陆,这次他们可不敢布什么阵式了,成散兵线的向内陆压进。
排在头里的都是全身躯干用黑甲包裹,头上戴着头盔,只露着五官在外。
步枪团的枪声响起,处在第一线的英军成片的倒下,但时杰看的清楚,这种黑甲对步枪的射击,确实有很好的防御作用,难怪上次的迎元之战己方占了如此大的优势还会有那么大的伤亡。
但这次时杰亲自安排,火炮、步枪、手雷,组成了三道火力网,敌人每前进一步,都是用人垫过来的。
陆续登陆的英军加起来恐怕在万人左右,真正冲到了阵前的还不到一千,不待时杰一一指挥,负责近战的部队已经在指挥员带领下冲了上去。
英军主将组织了三次登陆,但是都是有去无回,不但损失了上岸的部队,连运送兵力的船只也会被护民军击毁。
英军主将知道了此回想登陆是不可能了,果断的打出了旗号,敌舰纷纷收缩,准备后退。
要知道敌舰可都是风帆船,登陆时都是降帆抛锚,要启动离开,还得做同样的反程序,不是说想走就能走的。
时杰趁这时候,果断下令,火炮再次前压,工兵开始清理道路,炮兵还是拆解火炮。
踏着染血的地面,护民军的火炮部队到达了最接近湖面的有利地势。
此时多数的敌舰已经杨帆起锚,准备撤离了,但是这么多的敌舰,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密集度超乎想像,炮手就算闭上眼睛打,都不会落空。
敌舰中也有装备护民军旧式火炮的船只,开始了零星的反击,不过除了有数的装填的那种实心弹能给护民军造成些许伤害外,至于散弹几乎打不到岸上。
英军在遭受损失时,外围的船只已经启动,时杰暗道:这时候如果外围再有一支护民军的水师拦截就好了。
可能是天随人愿,就在敌舰纷纷逃离时,远方,似乎有些不寻常的事,好像是有浓烟升起。
时杰登上一处高地,用望远镜眺望,果然如此,那些逃离的敌舰遭受到了打击,有几艘已经起火燃烧起来。
又等了一会儿,镜头里清晰的出现了他熟悉的六到船影,为首的正是护民军水军旗舰东山号。
时杰忍不住想大喊一声“干得漂亮”,此番战后,一定要“好好”嘉奖沈施然。
护民军此番就是沈施然亲自带了六艘船赶来参战,下元湖范围比易江干流宽阔的多了,正好发挥护民军机甲船的各种优越性,在江口一线往复,打击着逃离过去的英军舰船。
此刻的英军已经彻底丧失了作战条件,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向外逃,护民军只有六艘机甲船,也不能完全的堵住江面,嫩撤出一艘算一艘吧!
护民军陆地上的火炮停住了射击,宣告此次下元湖战役护民军大胜。(未完待续。。)
………………………………
第一四六章
战后,护民军统计结果和从英族得到的消息印证,下元湖一战,英军损失大小战船两百百六十余艘,人员损失超过五万,尤其是三万的精锐黑甲军,全部殒命,这一战打完,彻底断去了英族自水路北进的梦想,短期内,易江都是护民军的天下。
尤其是情报中有一条提到他们的北进舰队副司令卡尔夫中将早在下元湖一战前就失踪了,那么第一批捉到的俘虏中那个被称为将军的人的身份就自动的浮出水面了。
时杰还没考虑怎么利用这个将军的事,他首要做的还是先运送一批物资支援王都。
此刻,易江两岸战事处于一种短暂的对峙期,说不上说占了上风,西岸,王都已经越境百多公里,东岸,李方周受两路围攻,防线后撤了近百公里,但军队几乎没受多少损失,随时能展开反攻,他选择后退只不过是为了拖住英族的军队。
时杰亲率着六艘机甲船为主二十余艘中型战斗舰辅助担任护航,押送着近百船的物资补给一路向南。
全军行了四天,到达分江关口,从这里再往南就是英族地界了。
时杰踏足甲板上,望着四下的景象,越往南走,江面就越感到渐宽,河网、支流比起护民军境内来多了几倍,由此可以想见,王都率军在这样的地域作战的苦难是很大的。
船队有行走了小半日,担任引导船的平野号发来信号。船队向东转弯,进了一个湖泊。
这个湖泊成东西狭长,被王都开发成了个水运中转站。有两个师的兵力在湖口驻防。
船队按顺序进港,时杰和沈施然第一批离船上岸。
时杰进了离湖最近的一个城市,城中的建筑与护民军境内的建筑倒没啥大的区别,只不过很少见到英族人。
时杰问起迎接他的护民军主将原因,后者回答这是奉王都的命令行事,将占领区的英族人全部驱逐往南去了,现在正组织大批的华族人向这边迁徙。第一批是以流民和一些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
时杰点点头,表示理解,这是典型的殖民侵略。而且是最彻底的那种,由这刻起,为着这些领土,华夏族和英族将世世代代的争斗下去。除非一方彻底的被征服。
时杰不敢断言这是好是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脱不开他自身发展的规律,但是他知道,护民军的建军思想在异族作战中是很吃亏的,内战和对异族开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他还不知道王都是怎么做的,或许真正的生于斯长于斯的王都比他更适合做这种选择。
时杰在城中呆了一天,得到消息的王都和几个主要将领从前线赶了来,随同他们前来的还有七个英族人。
看到这七个一脸谄媚的英族人。时杰觉得不无讽刺,他平生最恨的就是出卖自己名族的人。没想到自己也会遇到这种利用的一天。
王都是最先见得时杰,他先向时杰汇报了这些天的作战情况和以后的行动设想,时杰只是不住点头,要是让他评价他只能说:王都打的太好了!余下的他很少发表意见。
两人一直谈了大半天,午餐结束后,时杰才见的那七个英族人,看着他们个个卑躬屈膝,一脸的谄媚,说着磕磕巴巴的话语,赶到很厌烦,双方只交谈了一会儿,时杰推说自己不舒服,便结束了会面,可怜的七个人,准备的一肚子好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
当晚,时杰在和南线军区的一众军政首脑们聚会时,当众做了宣布:重新宣布王都为南方区最高司令长官,负责所属军区的军政人员的任免,包括对敌政策,法规的施行,都以王都的命令为准,最高统帅部全部以配合为主。
换句话说,这就是时杰彻底的放权了,所有的权力都给了王都,这恐怕是护民军或者说自有政权以来王都拿到的最大的权力了,不要说众将,就是王都都不太明白,这权利给的太大了。
王都没有当面问,他想私下问问时杰,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是时杰没有给他具体的答复,只笼统的说了句:我相信你,你做的一定会比我好!
聚会结束,众将纷纷离去,屋中只剩下时杰和沈施然。
后者迫不及待的问时杰为什么这么做,时杰沉默半晌,最后说了一句:我真的做不了一个“侵略者”。
下放了权力,时杰像是 解下了什么重担般,一扫这几天的沉闷,神情也变得轻松起来,取消了原本到前线视察的计划,将带来的船队全部并入王都的南线军区,自己只待了两千特兵,分乘十五艘船北返。
王都和众将都来送行,说实话,王都也是打仗行,猜人的心思也还不是很在行,只在心里打定主意,既然时杰这么信任自己,往后的战役要是不打出彩来,就辜负了时杰的信任,他哪里能猜到时杰的真正心思。
船队北返,时杰站在甲板上,迎着铺面的江风,更是写意。
沈施然悄悄的走了过来,静立在他身旁,时杰心头轻松,伸手将她娇躯揽过,前者轻轻挣脱,嗔道:“那么多人看着呢,还动手动脚!”
时杰一笑,道:“看就看吧,让他们学学经验也好!”
“前些天,你还心事重重的,现在却变得这么,忽喜忽愁的,是不是跟我学的?”
“可能吧!跟你相处的时间长了,肯定会被你传染,对了,你这么聪明,能猜到我要干什么去吗?”
沈施然眼珠转转,道:“我可没长透心眼,你想什么谁知道,反正不会是去打仗!”
“你也有猜不出来的时候啊,不过你说的倒差不多了,离正题不远。”
这话说的沈施然倒是一愣,道:“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
时杰又一笑道:“你都说了,你没长透心眼,当然不知道我是咋想的,当我决定把权力放给王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要做回自己了,这些年太累了,我真的快忘记自己是谁了。”
时杰的话听得沈施然更是不解,但好像又明白了些什么,沉默了一下道:“你真的放的下吗?”
时杰点点头,道:“我现在是给子敬他们一个机会,也可以说是给我自己一个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沈施然听了,便不再言语,时杰也沉默不言,最后再一次思考自己的决定。
战争进行到这里,天下之势已算有了划分,时杰作为一个外来人,可以说彻底的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格局,再往后的时间里,就该是护民军“倚强凌弱”,争夺天下的战争了,时杰最不愿进行这样的战争,但事物的发展就是这个规律,你既然把护民军带上这个命运的大轮盘,就不能人为的再去制止,所以他才选择放权。(未完待续。。)
………………………………
第一四七章
船队到达分江口,时杰让王则承领了两千特兵和驻留在这里的五千特兵由此上岸,向东攻击前进,目的是截断进入护民军境内的英军的补给线。
与此同时自北线过来的那个军已经到了东边吴国边境,刘云率领的那个师也到了一代,是时候对英族和吴国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了。
时杰给王则承的命令就是一个字“狠”,在与刘云会师后,要坚决的掐断英军的补给线,不让他们又一粒粮食运到前线去。
时杰将自己的构想详细写好,派专人火速送给李方周,同时将所有的船只交给王则承使用,自己则和沈施然带了两名亲卫乘坐一支最小的快艇继续北返,这次,沈施然倒真的相信时杰是试着放手了。
船行了两天,到了大兴江口附近,时杰本打算直回信州,然后带上妻儿们返回东山村,陪伴张子莹过几年自己的日子,但来到这里,临时改变了决定,弃船登陆。
自己这些年光顾打仗了,还真没好好欣赏过这个世界。
将船交给江口驻防的守军,换了四批快马,赶往大兴,这次不走水路了,该走陆路。
也不知是离便将远了,还是人们已经习惯了战争,一入大兴境面,再难找到一丝一毫的战争痕迹。
时杰不由感到奇怪,边境处都打的天翻地覆了,这里倒一片祥和,心感落差之余,不免也有些欣慰。打仗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个吗!
说实话,时杰几次来到这里。都是来去匆匆,从未留心过,这回上了心,不愧一国都城,繁华处一点不比信州差,尤其是王城,那样的建筑信州可没有。
四人牵着马顺着主街漫步。这条路的尽头就是昔日的陈国都城,此时的王城已经是对普通民众开放的游玩之处。
此回与时杰同行的近卫一个叫秦和,一个叫吴通。按顺序算是第二代的亲卫了,担任时杰近卫的前后共有十个人,第一批五个人除了牺牲在良州的刘泰安,剩下的四个都被时杰安排去了护民军的要害部门任职。
这第二批换上的五个也是出自早期的东山村。是真正的时杰的“嫡系”。
本来依着时杰的意思。是让他俩也随着王则承一起去的,但他这想法包括沈施然在内所有人都不同意,这才带了两人过来,使他打算着和沈施然把臂同游天下的美好想法落空。
还好两人都是受过专门的训练,知道什么场合该怎么做,很少会做“电灯泡”。
此时,亲和在前,吴通在后。时杰和沈施然走在中间,相互间隔着十几步的距离。
时杰和沈施然都做了点小的修饰。时杰倒无所谓,他自认现在的天下间真正认识他的人也没多少,尤其是在远离信州的地方,认识他的人就会更少,而沈施然不同,这里应该是认识她的人最多的地方。
此刻的沈施然不但穿了件肥大的外罩掩去妙曼的身材,头上也带了一顶斗笠,四周垂着青纱,掩住面容。
时杰虽然看不见她的表情,但仍能感觉出她的情绪异常,想了想,顿时了然于心,这个国家可以算是沈施然的故乡了,她为这个国家付出的心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