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兵心-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和很少接到送信这样的差事,看看信口,知道关系重大,得令后连夜启程,赶往信州。
时杰第二道命令是写给王任,让他把得自赵国的连阳、于头、章台三城移交给梁国,算是下个“定礼”,战三座城像个大犄角般插入了梁国,早是对方的心腹之患了,那就给他们,收缩回的兵力与刘御风一起,进一步厚实护民军的防线。
第三道命令是给刘御风,让他抓紧时间对英族与赵国发动一轮攻势,震慑梁国,减轻王都南线的压力。
第四道命令写给王任,既然表面上答应了和梁国和亲,就做点姿态,表面上再抽调两个或三个师去支援李方周。
第五道命令写给李方周,积极开始备战,一旦各路援军到达,必须以最猛烈的攻势快速歼灭敌人,尽早结束东南方向这种大兵团的对峙状态。
最后一道命令写给王都,让他暂时缓和向南的步伐,留出尽可能多的部队,留意李方周那里的战况,若真的出现那种大兵团胶着的态势,要果断的加入进去。
时杰做这些安排的顺序是,在示弱的姿态下,先全力解决李方周对面的敌人,而后腾出兵力全力对付梁国,必须把他们打残,他之所以给了梁国那么大一张空白支票,就是希望梁国在决战时不进来捣乱。
时杰写好这些,着专人快速送达各个战区指挥员,而后伸下腰身,才发觉天已大亮,手抚着额头,做了几个深呼吸。
时杰又看看地图,将自己的计划回想一遍,若战事依照自己的计划发展,一旦对英族的战役进入相持阶段,梁国便要在版图上永远的消失,想着这些,心头忽的闪现一道倩影。
一朵生长在乱世的纯净小花,或许在她的世界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战争,每天只会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这个世界,不知道在这战火纷乱的局面下她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或许在护民军的战士攻入梁国王城,到了她面前时,她还懵懵懂懂的问为什么,或许她的美丽就是她的错误。
时杰思索再三,命人将方村找来,两人在屋里密谈了一个小时,而后,方村急急的出门了,时杰不想有太多人知道自己的这个计划,或许是为了在往后的岁月中少留一点遗憾吧。(未完待续。。)
………………………………
第一五一章
早饭后不久,沈施然来了。
时杰问其道:“你不是要去陈济民坟前吗?”
后者神情自然道:“你真的希望我去吗?”
时杰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沈施然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时杰笑笑:“你其实比我明白,到底该不该去。”
沈施然稍楞了一下,似是自语,道:“昨天晚上我是准备去的,不知为何今天早晨醒来,只觉得那些都像是我做的一个梦,过去的那些事在我心中只是些淡淡的影子,一切显得那么不真实。”
时杰笑道:“你这种现象,依科学角度来说,叫做接受女现象,就是说你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接受新鲜事物上,没有能力再保留原来的的记忆,之所以还有简单的记忆,说明你的头脑很发达,是健康的,否则连影子都不会留下。”
沈施然一头雾水,不解道:“你说什么?什么理论,怎么听了这么混乱!”
“不要说你,在目前来说,还没谁能彻底搞清这个问题。”
沈施然不再说话,只是注视着时杰,后者被她看的不知为何,也随她目光上下打量自己。
“干嘛这么看着我,有什么不对吗?”
“是有不对,怎么今天听你说话这么怪?”
时杰知道自己说的有些超前,便不再接话题,打了个岔道:“你这么快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我挺高兴。本来是该过我们真正的二人世界了,但现在又不得不延后了。”
“又出了什么变故?”
时杰将几份战报递到她手里,后者接过。认真的看罢,道:“你准备怎么对付梁国?”
时杰将自己的计划简单讲了一下,沈施然思考好一会儿道:“看来现在的护民军还是离不开你呢!”
“你认为子敬他们还不能应对当前形势吗?”
沈施然点点头道:“不错,可以这么说,我不是低估他们的能力,若只论局部战争或者对付一两个势力,他们都可以独挡一面。但真正要总揽全局,还非你莫属!”
时杰细致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这争夺天下就如同是下一盘大棋,自己的布局构思,别人不一定真的了解通透,即便自己给他们画好了道。世事难道就不会出现偏差吗?一时有些纠结起来。
沈施然说完这句。又道:“你真的打算去梁国吗?”
“这要看南边的战局进展情况了,若真的短期内不能解决,梁国之行不可避免!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稳住。”
“那你想过此去梁国的后果吗?”
沈施然的话倒提醒了时杰,说实话,时杰在制定战略时,潜意识里推算南方的战事应该是在他踏足梁境前结束的,还真没考虑到其他方面。
“我就知道你没想过!”
时杰辩解道:“这还用想。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者会的来。一者回不来。”
“你这么说更证明你没考虑,回不来那种后果我不说,就说你回来,你是打算正大光明的回来还是九死一生的逃回来?前者是你带了梁国的公主回来,那这样的话,你还和梁国开不开战了?若是后者,你深入梁国,怎么逃回来?”
时杰是光考虑战局了,听沈施然这么说,才想到此去梁国比进行战事也不简单,若真的自己不提这个条件,又怕梁国心不定。
沈施然又道:“你没做打算,自然是推断李方周那里的战役不会进行太久,是不是这样?”
时杰点头,沈施然继续道:“你以什么作为依据呢?”
时杰说不出根据,只是把自己对战局的判断说出来,沈施然听他分析两方,也认为时杰的分析很有道理。
完后道:“虽说你答应赴梁只是个缓兵之计,但咱们也要做点准备,否则南线战局万一出了什么意料外的变化,也不至于临时失策。”
时杰点点头,脑中开始思考,和沈施然逐个的商量,不知道两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避开了谈论梁冰,这次事件的女主角,也许是二人都知道,从哪个方面说,她都将是个悲剧,不管事情往哪方面发展,只要时杰决定了对梁国开战,她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好了。
当晚,时杰给刘云发了一道密令,让他立刻从前线抽调两千特兵,立刻启程赴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铺设好至少两条秘密通道,用作万一。
时杰没敢和沈施然说起他的秘密分队已经先期赴梁的事,毕竟,这是时杰手里的“暗牌”。
时杰又给余庆军械处发一道命令,赶制一批运往梁国的火器,这消息可以“泄露”出去,不过只能“泄露”是送给梁国的聘礼,不能泄露是准备对梁作战用的。
次日天明,时杰在城外亮出了身份,大兴“城动”,所有的军、政主官,地方名流,齐齐出城相迎,这是时杰要求的结果。
在大兴公开停留了两天,做出了几项人员变动,临时凑起了五百随员,完后又大张旗鼓的往北去了,一路上逢城必进,与各城的主官士绅们大排筵宴,大肆招摇,暗地里指示手下,越是在人多的时候越要向他贺喜,他自己也是张口赴梁,闭口赴梁。
随着时杰的手令送达各地,各地方战场重新变回了一个整体的步骤,不再是那种似连实散的战役,而是变回了一种似散实连的整体战,时杰的目标很明确,“先打英族,后灭梁国”。
时杰和沈施然商量的办法就是“拖”,大张旗鼓的要去梁国,实则是缓兵之计。
但是事情确是出乎了时杰的判断,可以说,有时候运气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
南线李方周战区,突降暴雨成灾,大雨来的又疾又大,将时杰的战役推演全部打乱,短期内是不可能结束战役了。
当时杰了解到前线战事时,就知道梁国之行势无可免,当晚别和沈施然商量,让她赶紧返回信州,协助张子敬处理军政事物,要说眼下的护民军所有首脑中,只有沈施然对时杰的全盘布局了解全面。(未完待续。。)
………………………………
第一五二章
时杰决定赴梁,召集起特兵中的几个首脑,经过商量,制定了个计划,决定将人员分为一明一暗,找了个体貌特征与时杰非常相似的队员化妆成时杰,走明路,时杰呢则先期秘密前往,到时候见机行事。
计划定好,时杰带了近卫连的三十人第二天就动身了,他的替身对外宣称生病了,减少公开露面的次数,先去余庆,带上作为聘礼的大批火器,随后公开赴梁。
不说替身,单说时杰,带着近卫连的三十人一路不停的向北而去。
非是一日,到了梁国边境,在左漳停留一晚,第二天进入梁国。
一入梁境,时杰便感觉出了大战将至的气氛,平民很少见到,见到最多的就是连绵的兵营,往来的运输物资的车队,看来梁国是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了。
时杰将所有队员分成十队,分散的往梁国腹地去,第三天上,便联系上第一批赴梁的特兵,带队的队长向时杰报告了此前做的工作。
现在已经探查好了一条可供秘密来往梁境的通道,接应人员已经安排到位,时杰点头称好,此刻,深入梁境,基本就断绝了与信州的消息往来,一切都要见机行事,时杰对此到不担心,他忽然有种隐形人的感觉。
时杰率众一路直奔昌都,尖刃只有插到敌人的最要害处,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这一路行来,时杰越是对梁国的了解加深。梁国的当权者确实有道,一边韬光养晦,把国家弄的兵强马壮。战备充足,又懂得审时度势,在时杰的印象里,梁国几乎没发动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却是在护民军开始参与战事后,几次的战争中都稳赚不赔的。
到达顺平,这里是通往昌都的最后一个主城。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军需物资中转站,进出的平民都要接受严格的盘查。
时杰最懂的就是军队,一路所见。梁国的战争实力绝不是此前他们给世人表现的那样,真的要是对护民军发动全面战争,自己布在边境的十万部队,撑不了多久。尤其是现在护民军四面作战。内供不足的情况下,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结束这种局面。
时杰决定暂时不去昌都了,就在顺平城南五里处的一个叫张家庄小镇子上住了下来,一则等待替身赶到后汇合,一边着力想想怎么化解眼下的这个局面。
接下来几天,时杰深居简出,一者,为了保密。再者也着重考虑下怎么化解眼前的局面,身边的特兵也被派四出。前后联系去了。
时杰栖身在一处路边小店里,每天就是对着一副地图端详,一连三天,也没想出啥办法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脑海里忽然就有了个想法。
别的势力来攻打护民军时,都知道相互结盟,为啥护民军就要独自为战呢?护民军就不能找个盟友吗!
思考到这里,时杰觉得豁然开朗,当下开始给张子敬和沈施然写信,让他们想法与吴、赵结盟,和平协议多签他几份。
和平协议是什么?那就是一张纸,签订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撕毁它,国家没有实力,什么样的纸都换不来和平,国家的强大才是最好的和平协议。
时杰又给王都、李方周、刘御风写了密信,要求他们稍稍调整下目标,将打击重点放到吴赵方面,配合即将展开的与他们的和平谈判。
时杰在张家庄等待了二十天,“时杰”在梁国内务大臣范同昌的陪同下,带着一众随员到了顺平。
这些天,前期赶到梁国的特兵指挥已经全部联系上了,知道了时杰已经藏身的地方,各处的情报也汇总过来。
首先是吴国,李方周在答应放出他们被围困的军队后,又归还了他们八座被护民军攻占的城市,吴国首先宣布与护民军签署永不侵犯协议,并且随之签订同盟协议,将兵力转攻英族和梁国边境,随后,赵国也步其后尘,一样和护民军签署了两份条约,不管他们背地里搞什么,明面上都将和护民军对峙的军队转向英族和梁国边境。
如此一来,梁国再想专注的对付护民军也不可能了,他必须得分兵布防,还不能指责护民军,怎么说现在是要和护民军和亲的,你要指责,护民军就会说:我们都是亲戚关系了,你们怕什么?
先期派往昌都的情报人员给时杰报来个消息:自打“时杰”入了梁境,梁国王便在昌都城北一处军营旁大兴土木,着力修建一处豪宅,对外称是给公主完婚时使用的,与之同期进行的是,将建筑周边的所有民宅全部迁走,又在周边修建了两处兵营。
时杰得到这消息,对旁人笑道:看来梁国是想将我软禁在那里了!
同时时杰奇怪的是,他秘密派往昌都的方村传回消息,就是他们自到了昌都,就没见到过那个梁冰,多方打探,也没任何消息,就好像突然之间就人家蒸发了。
时杰也没心思考虑梁冰去了哪里,他现在要想法如何脱身了,既然形势发展到这里,再去昌都就没有意义了,考虑了一天,想出个办法,知会各部,依令而行。
新元八年三月十四日,护民军统帅时杰在亲赴梁国迎娶公主的途中,在过了顺平百多里的地方遇袭,随行的梁国内务大臣范世昌及两名王族近亲等三十余名随员殒命,时杰和几个随行人员生死不明。
这个消息传出,护民军境内是举国哗然,军政首脑一致推选张子敬暂为护民军最高统帅,从上到下声讨梁国,务必给个说法,否则既是倾国之战。
梁国哪有什么说法,他们也想不出能有什么说法,就在时杰遇袭的消息传出的第五天,护民军就宣布与梁国开战,同一时间,吴国和赵国也指责梁国背信弃义,行小人之径,手段极其卑劣的谋害一方统帅,与护民军同日宣布对梁开战。
梁国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本来就是吗,你说和亲,人家一方的最高首领亲自来了,到了你们腹地,人就不明不白的没了,到哪里也站不住理。
梁国是要对护民军作战,但是此时开战,在道义上就居于弱势了,言不正则名不顺,你理亏在前,人家行的就是正义之师,梁国在气势上就弱了三分。(未完待续。。)
………………………………
第一五三章
战争开始,梁国从一个浑水摸鱼的状态直接变成了一个万民所指的卑鄙国家,你要是国势无人能敌了,到时强权胜过公理,是黑是白都是你说的算,可现在,就只护民军一个梁国也不好应付,何况再加上现在转变成了打秋风的吴国和赵国,就算这两个国家只口头喊喊,你也不得不防啊。
这一切当然都是时杰导演的,他安排的特兵做的袭击,自己就此消失,扔口黑锅给梁国。
时杰知道现在战争打起来了,梁国也不是傻子,虽然对外说不清,但是他们也能推断出一切事情的缘由,所以,时杰敢肯定,回归途中,梁国必定是千网齐张,只待自己了。
虽然时杰有事前准备的隐秘通道回去,但现在也不是回去的最佳时机,一者,自己刚刚遇袭消失,战争打起来了,自己跟着就出现了,摆明了是护民军阴谋对付梁国了;再者,时杰也想看看没有自己的统筹指挥,护民军会是什么样子。
时杰打定主意,暂时不回南方,将集中起来的特兵再次分散,向北潜去。
时杰领了五名近卫,也往东北方向去了,急行了三天,到了谷口诚,这里距离昌都百多公里,算是梁国真正的腹地了。
听闻梁国再往北就是极寒之地,说实话,时杰还真想去看看。
进入谷口城,这地方一如护民军的腹地,几乎也没什么战争的气氛。时杰乐得轻松,与几名亲卫略做伪装就大摇大摆的穿街过巷,体会这里的风土民情。
午饭时。几人进了一家酒楼,在大堂吃饭时,偶然听见有人提起在城北的落阳山上有伙山贼,时杰回想起当初门柱山的常天业一伙,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他们跑到哪里去了。
想到山贼,时杰突发奇想,现在。进入梁境的除去秘密派驻的情报人员,就只特兵就超过了两千,这些人都没啥具体任务。必须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
于是,当晚,时杰在城中的一家客栈住下。将五名亲卫尽数指派任务。分头联系进入梁境的特兵到这里集合。
第三天头上,刘云领着一个排的特兵就到了,时杰在和刘云说起计划后,刘云思考了一会儿,表示赞同。
第二天,时杰做好伪装要带人亲自去落阳山勘察地形时,刘云道:“时帅,我来前。见过总理和总司令,他们嘱托我。务必保证您的安全,现在怎么说也是在敌方的内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建议您尽量减少露面的机会!”
时杰不以为然,但看看在场的众人,均是这个表情。
说实话,时杰从没当自己有多了不起,但是话说回来,万一真如刘云所说,自己的行踪被有心人看到,此去归途千百里,出了意外,真要被人家用刀压着脖子,逼迫护民军讲条件,那种情景想都不敢想,就算自己“英勇”的战死了,到时候梁国拎着自己的尸体到处“炫耀”,要知道,现在的护民军上下一心,是因为那几个投诚的军阀势力知道这是自己的计划,真要是死了,他们下一步怎么做还真不好说。
虽然不露面不见得就是绝对安全,但至少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暴露的机会,当下决定从善如流,吩咐刘云带了三名特兵去实地侦查,余下的人继续奔赴各地,召集特兵集结。
陆续几天,赶到的特兵越来越多,连方村的特殊分队都到了,同时,落阳山的情况基本摸清,匪众加起来不过千余,性质和当初的门柱山土匪差不多,虽然是多有扰民,但是并未危及到此地的政权,也许就是典型的官匪结合,此地的政府从未出面理会。
既然摸清了情况,时杰就开始进行自己的计划,着刘云领了特兵主力去负责攻占落阳山,着方村出面在城中买房买地,他要学学常天业,也搞个“镖局”出来,名正言顺的在城里设个落脚点。
特殊分队的战士都混迹于市井,对这些全不外行,当下方村出面办理这些,现在的特兵都是“富得流油”,此回给梁国的聘礼可都是被大家“瓜分”了的,就是时杰都分到了五十枚红币。
大家齐抓齐动,各负一责,方村在城北买了处大宅子,成立了一家名为“顺安”的保安行。
第四天午后,刘云过来汇报,落阳山一切搞定,确实是一个典型的官匪勾结的,山贼没啥战斗力,轻轻松松的就围歼了对手,还顺带收编了一百余山贼,缴获了三百余匹战马,和不少的物资,请示时杰下一步的计划。
时杰在去落阳山的途中,心中有感,此刻几方的百多万大军在边境鏖战,自己却领着人在别人家里负责剿匪。
到了落阳山,一路进入匪寨,主寨处在一处三面陡崖,一条十几里长的谷道连通着南北来的官道,中间密林遍布,岔道纵横,确实是个落草为寇的极佳地段,要不是特兵的超卓战斗力,凭一般的部队,要想真的剿匪,还真是个困难。
顺山而上,在一处半山腰,这里是个山间的平地,房舍分落掩映在山石中,时杰看看这地形,只要稍加改造就是个不错的军事要塞。
参观完山寨,已是傍晚,时杰召集几个主官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众人一致同意。
时杰第二天返回城中,保安行只留了十几个人,余下的全部派到落阳山,此后再赶来汇合的特兵,也全部派过去,再出面采购些马匹,将这只“山贼”部队彻底的建立起来,只是,世间恐怕找不到战斗力这么强的“山贼”了。
时杰给刘云的任务就是,暂时不展开行动,先以熟悉周边地形为主,计划好各种方案,设想好敌人采取什么动作自己用什么方法应对,当然,这些时杰都是轻点了一下,他相信刘云能做的比他也差不到哪去,他只是重点强调了一下,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形,不要动用火器,尤其是在与军方发生的接触中,越晚使用越好。
时杰安安心心的准备做镖行幕后老板了,谷口城守孙福成却有些坐不住了。
近一段时间,落阳山一带,出现了一股势力,在全力的破坏着这方圆百多里的运输线,他们都是小股骑兵,打击的对象都是过往的政府物资,尤其是沾有“军”字的,更是在打击的首要目标。
上头责令孙福成围剿这股势力,但是对方都是来去无踪,身份不明,几次交锋,对方的战斗力非比寻常,军队每次都是损兵折将,要说是那股山贼吧,对方给自己的“孝敬”从没减少,再者这股山贼他们也没这战斗力,打死他都不信会是这股山贼!围剿谁啊?
一时间,孙福成愁得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