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战神-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队在泥泞中前进速度缓慢,不过却也不是很要紧。
西北国防军一路向南移动五百多公里后,从萨拉托夫一线度过了伏尔加河,并攻克了萨拉托夫。
更南方的气温在冬季不会那样冷得让人受不,冬季依旧可以作战。
而且这个区域内没有红军主力,西北国防军一渡过伏尔加河,前面就是一马平川,没有任何的地形阻碍。
在一片平原之上,西北国防军无人能挡。
白俄军主力也跟在后面过了伏尔加河,攻入俄国欧洲复地,这里是俄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这个时候白俄军在杀人方面也收敛了不少,因为南边有邓尼金领导的高加索白俄军。这个时候白俄军改为抓人,以劳动改造为名义,将那些俄国青壮年劳动力及年轻女子全都抓起来,然后卖给********。
老人和小孩也都不杀了,因为********在杨度的主持下建立了俄国赤党劳动改造制度施行下去后,这些俄国劳动力也都有用了。
既然俄国劳动力不用杀了,那些俄国老人小孩也不用杀了。
这些老人小孩留在俄国,在未来反而是苏维埃政fu的负担。甚至是粮食还给那些老人和小孩留下了,让他们能够撑过冬天。
胡静林这个时候终于是松了口气,他是一名军人,很看不习惯那些白俄军屠杀平民,但偏偏他们是帮凶。而背后却是少帅沈凝云的策划,他明白这是在削弱俄国的战争潜力,让********日后能够更轻松的击垮这头毛熊,但是方式却不是他所认同的。
这次干涉行动的战果很卓著,上千万俄国人被残忍屠杀,起码让俄国少了100万兵源,不过胡静林却是开始做噩梦了。
过去他一直认为俄国人该死,俄国人也屠杀过中国人,让白俄军屠杀掉这些俄国人并没有什么。但是屠杀规模一大,就逐渐受不了了,因为屠杀的人口多到他心惊胆战。尽管双方都在互相屠杀,也是白俄军干的。
这次渡过伏尔加河,最高统帅部改变了方式,却让胡静林心里好过了许多。把这些异族的青壮男女掠夺回去,留下那些老幼,却是比较符合胡静林的性格。
他是一名民族主义军人,对异族进行掠夺符合他的价值观,但是并不意味着能接受大规模的屠杀。
在他看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最正确的。
对于那些不会造成威胁的异族,要对领土进行兼并,也不需要进行屠杀,把那些异族驱逐就行了。
而对于俄国这些会对********产生威胁的国家,将其劳动力和妇女掠夺回去,也是再好不过的处理方式了。
也正是此前的那些顾虑,让胡静林回电最高统帅部,报告说冬季不适合作战。
这次他来到俄国,也对俄国的力量有所评估,俄国人的工业很落后,比********落后得多,而且基础设施同样落后,道路烂得一塌糊涂。俄国人实际上已经无法对追赶********了,前提是********按照这样的速度和轨迹继续发展下去。
对于********的发展,胡静林是深信不疑的。
当初西北一穷二白,少帅沈凝云都能把西北经营成如今这个模样,如今力量强大了,而少帅却如此年轻,********依旧可以继续强大下去。
唯一的顾虑就是俄国是否日后会有所发展,胡静林明白少帅沈凝云的想法,这个时候的俄国就像是当初满清灭亡的时候一般。沙俄就像是满清,一样的**无能,只是比满清更有骨气。
********能在满清灭亡后二十年发展成如今这个模样,谁知道一个重生的俄国,是否也能够快速发展呢?
这场干涉战争,实际上也就是为了防止俄国如********一般快速崛起。一旦这个国家快速崛起,那将是巨大的威胁。
1。7亿的庞大人口,就算是经历了欧洲大战和此前白俄军的大屠杀,以及红军对资本家、富农、地主、贵族、神职人员的屠杀之后,这个国家依旧有1。4亿人口。
这让俄国依旧是世界第三的人口大国,第一是********,第二是印度。
********当前4。6亿的人口,依旧是世界第一,尽管相比历史上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有所下降。
第二的印度,有2。5亿人口,印度却是不足为虑,这个国家地气不足,愚昧民众居多。而且印度维度偏南,不具备争霸世界的条件。能争霸世界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北半球北部国家,即是环境,也是风水地气的原因。北方物产不丰富,气候寒冷,北方的人口胃内为阳,消化能力强,人也吃得多,长得人高马大,而且经常会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向外扩张具备动力。
北方五行上水旺,八卦中的坎位主盗贼、主死。所以地球北半球的人口擅长战争,要想争霸世界,都必须是北半球北部的国家。
至于南半球,南半球的北部是南极方向,但是南半球靠近北极方向的陆地面积很小,大部分陆地都靠近赤道,所以南半球国家也不具备争霸世界的可能。
北半球北部国家,基本上都是狠角色。英、法、德、奥、意、俄、日、美全在北半球北部。
中国偏南一些,但是西伯利亚冷风的存在,使得中南即使是偏南,北方的气温却和更北部的国家一样冷。
越偏北的国家,往往越是擅长战争。
德国、俄国、日本都是比较能打的,英法也不会太差,但是更弱一点,其中法国最烂,英国靠的是庞大的武力殖民经济的支撑,海军的战斗力实际上也是靠经济做支撑。德国则是又能打,又靠精密制造业所发展起来的经济进行支撑。
意大利偏南,战斗力垃圾。奥匈帝国离阿尔卑斯山脉的位置偏了点,地气没有德国那么强,战斗力也比较挫。
最为畸形的就是俄国,这个国家一旦爆发出来,战争能力非常强悍。1。4亿的人口,依旧能让俄国动员起最少1400万的庞大兵力。不过俄国经济发展能力最挫,这个国家好似唯一的长处就是战争,而战争的方法则是简单、粗暴,但往往最有效。
美国和中国维度都偏南,但是中国因为受西伯利亚冷风影响,又是东方精神文明,军人意志坚强。
美国则没有什么西伯利亚冷风,军人意志薄弱。但也是因为偏南,美国擅长经济发展,战争靠物质取胜。
而中国南方也擅长发展经济,所以当物质不断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不擅长发展经济的国家,都开始失去了争霸世界的资格。只有中国能对美国构成威胁,因为中国也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不如美国那么先进。而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各国,只有中美两国有工业体系。
中国的军事在历史上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中国是精神文明,军队两极分化,一种一上战场就溃败,一种则是死战到底。另外战争比较注重策略,在谋略上极为灵活。这就和资本一样,当商人靠金融就能赚钱的时候,是没有发展科技的动力的。当战争可以考谋略取胜的时候,也是没有发展军事技术的动力的。
有资格争霸世界的国家除了和维度有关系,也和地气有关系,那就是看各国的龙脉强不够,有没有足够的地气。
中国山多,龙脉到处都是,汉唐时期秦岭淮河一线的中原龙脉最强,那时候的中**事强盛。后来中原龙脉一衰弱,北方黑水龙脉所孕育的游牧民族则频繁攻入中原。中国龙脉衰弱,也和历代统治者不断对龙脉进行破坏有一定关系。
日本的龙脉则是海龙,地气运行形成造山运动和洋流现象,日本海域有洋流形成的世界级渔场,和英国边上有北海渔场一样,洋流在地气的带动下产生,能养活大量海洋鱼类,同样也左右国家汽运。
这个时代也许只有沈凝云明白,在这个物质还不够彻底强大的时代,俄国这种擅长战争的国家一旦其龙脉爆发出来,将具备强悍的战争能力。
而纵观俄国历史,这个国家历来都挫得很,但有时候却会强力爆发,其中爆发得最猛的就是苏联时期。
所以沈凝云这个时候才会不择手段的削弱俄国的战争潜力。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将苏联的人口降下去,同时更多的破坏他们的工业和农业,那么苏联的向要发展起来就比较难了。
历史上的苏联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能打。
主要还是苏联着国家,将一切的发展精力都放在了重工业上,牺牲了人民所需要的轻工业。整个国家自成立开始,就在不断的建设战争潜力。尽管比较落后,但是沙俄时期还是留下了底子,让苏联能够走上发展的轨道。
后来打好了底子,战斗力也不是很强,发展到二战的时候,还是因为有美国的军事技术输出,加上二战胜利时从德国那里抢到了技术,所以才发展成为了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不过后来俄国人一如既往的二,苏联被自己玩解体,实在是不可思议。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要想遏制苏联的崛起,实际上也很简单,那就是不断的阻碍苏联的发展。
阻碍苏联发展那就是不断的对苏联进行骚扰,让苏联没办法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业上。
现在先是派遣干涉军到俄国境内减少俄国的人口,破坏俄国的农业和工业。日后只要持续对俄国的工业进行轰炸就可以让整个国家的工业无法发展了。
只要苏联的工业没办法发展,那么就不足为虑。
当时间在战争的喧嚣中流逝,1918年11月,德国发生政变,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德国投降在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是要落下帷幕了。
当这个消息传回********,沈凝云当即下令华东舰队对印度尼西亚发动进攻。
………………………………
第262章 对荷宣战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
同日,********西北政fu突然召开外交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对荷兰宣战。现场一片震惊,各国记者都被惊呆了。
西北政fu去年打了法国,今年打了日本占领下的台湾,又打了暹罗。现在突然对荷兰宣战,这是什么节奏?
“请问,这是********崛起后,正在寻求殖民地的行为吗?”一名英国记者问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西北外交官卢旭回答道:“我们********从不殖民任何国家,我们从来都是在解放其他国家,对荷兰宣战是因为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屠杀华人,同样对荷兰宣战,也是为了解放印度尼西亚人民。”
那名英国记者被这个回答弄得哑口无言。
说********不殖民其他国家,让他无力反驳。因为经济殖民比较掩蔽,这个时代的人们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意识。
就算是他们意识到********对那些国家在进行经济殖民,也比英国的武力殖民要高级,英国人也没办法太纠缠这个问题。
但是谁都明白,********这是在抢蛋糕。
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也想要获得外部殖民商品市场,这个时候********的崛起,寻求外部殖民地也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西北政fu当天以荷兰人策划印尼对华屠杀为理由,正式对荷兰宣战。很快就再度震动了英国政fu。
英国政fu此时几乎是忍无可忍了。
但是欧洲战争刚刚停下,这个时候的英国政fu悲哀的发现,他们为了这场战争,打掉了上百亿英镑的财富。
这个时候的英国,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盘活财政。
如果要偿还外债,按照每年1%的税收来算,得还到50年代才还得完。英国的财政实际上是没有外债的,因为俄国和法国还欠着英国人的钱,如果算入英国借出的外债,正好就持平了。
此时让英国感觉火烧眉毛的是俄国问题,如果俄国资本政fu灭亡,英国借给俄国的5亿英镑的外债就没人还了。
另外这个时候如果和********发生战争,甚至英国的亚洲殖民地都会不保,这个时候英国政fu发现英国极为被动。
一旦亚洲殖民地完蛋了,那么英国的财政问题将更加尖锐了。
英国的财政问题,已经让英镑大幅度的贬值了。英镑的大幅度贬值,让英国正在逐渐失去靠英镑磅礴世界的能力。过去英国长期都是靠英镑的世界货币的地位,垄断国际保险、信贷市场。
而且英镑的坚挺,也是长期让英国本土、自治领、殖民地民众自豪的事情,现在英镑贬值了,让英国急切的希望能够改善财政和黄金储备。
这个时候不能再打仗了。
而英国发觉,********的崛起,在亚洲已经逐渐取得了霸主地位,英国距离亚洲远隔万里,如果这么远距离的投入兵力作战,少了不起作用,多了花销巨大,根本就难以在亚洲和********抗衡。
现在英国应该急切的需要和********西北政fu改善关系才对,否则殖民地一旦不保,那么财政就会出大问题。
至于这个时候西北政fu要捏英国的****荷兰的殖民地,英国政fu自然也要做一些表态,小弟的利益受损了,当大哥的不说话难免小弟心寒。
很快英国和西北政fu的外交争锋就展开了,英国不断的指责西北政fu发动无理侵略,********宣城这是惩戒荷兰在印尼发动屠杀华人的战争,是代表正义的战争。
双方隔空骂战的同时,暗地里却是在讨价还价。
英国提出,可以不插手西北政fu进攻印尼,但是********也要保证不对英国在亚洲殖民地发动进攻。
西北政fu提出了重新划分**印度边境和中缅边境的问题,要求英国将**边境将近20万公里的区域划归为********版图,其中********提出的领土要求包括帕米尔高远和藏南边境地区的那一大片森林。
中缅边境,则是将缅甸北部山区全部归还********。
英国殖民缅甸,也侵占了中国的一大片领土,也就是后世缅甸的密支那地区,那里原本是中国的领土。蒋光头跑到台湾后,也坚持那里是中国的一个省。
而这次西北政fu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直接就要把整个缅甸北部、东北部所有山区都划归********的版图,那是缅甸三分之一还多一些的版图。
英国对此表示无法接受整个边境划分要求,并拿出1905年英国与西北政fu签订的边境协议,说西北政fu此前已经与英国划分过印度**边境了。
不过这个是老黄历了,西北政fu自然不会把当初签订的这个边境协议当回事。说不承认就是不承认,又能怎么样?
但是英国这个时候还以为自己是世界老大呢!所以双方谈了没多久就谈崩了。
英国好像要干涉印尼局势一样,但是********的进攻却是很快速,宣战的第三天,华东舰队就于爪哇海与荷兰海军发生了战斗。
荷兰的军舰是在太烂了,华东舰队还没有进入他们射程的时候,华东舰队的主炮就打来了炮弹。
整个海战过程,荷兰海军都被吊着打,完全就是放风筝。不到两个小时,荷兰印尼舰队毫无悬念的投降了。
军舰速度不如华东舰队,火力、射程也不如人家,根本就没办法打。在被主炮炮弹击沉了几艘军舰后,其他军舰上的荷兰海军士兵都失去了战斗的意志。
当天华东舰队开到了雅加达近海,对准雅加达一顿狂轰滥炸,荷兰殖民总督接连发出好几份急电。
荷兰政fu为了印尼殖民地可谓是上串下跳,此时的荷兰是协约国成员之一,这个时候荷兰正在不断的鼓动其他协约国成员向********宣战,意图挑起再一次的对华瓜分浪潮。这样一来印尼殖民地就保住了,说不定还能在对华瓜分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协约国成员国为此还召开了会议进行商讨。
然而会议上的气氛让荷兰感觉到了不妙。
英国左右而言他,说俄国才是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显然俄国还欠着英国和美国一屁股债呢!
另外美国此时也不愿意为荷兰出头,这个时候的美国尽管有足够的实力,但是在印尼煤什么利益。
而且美国离亚洲也较远。
而且战争刚刚打完,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再和********发生冲突的话,派遣的兵力少了没用,多了又影响经济发展。
美国此时是非常注重商业的。
这个时候的美国,应该尽快结束战争,让那五百万军人拿着钱到市场上去消费才对,这个时候战争继续持续,只会让美国的经济陷入停滞增长。
所以美国对于印尼局势也不像掺和,反倒对俄国局势非常关心。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算是英美干涉,要一个月还是两个月部队才能到亚洲?
也许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荷兰代表马上明白了一些什么,也许荷兰的印尼殖民地要被卖掉了。不过英国这个时候很郁闷,干涉不了西北政fu对印尼的攻取,又没有谈妥暗地里的交易,没有用荷兰卖到什么好处,只因为双方根本就谈不妥,和英国想要取得的加码天差地别。
西北政fu与英国的关系此时也是持续的恶化,英国再度提高了各殖民地针对********商品的进口关税。
不过对西北政fu来说不过是挠痒痒,不疼。但感觉手痒,想要进一步的扩大经济殖民地范围。
第二天,华东舰队后面的海军陆战队到了,随即在雅加达三十公里外的一片滩涂上展开了登陆作战。
荷兰人只是一个农业小国,打仗已经很垃圾了。他们在印尼的士兵也不过五万多人,如何能够挡得住华东舰队在雅加达的登陆战。
海军陆战队士兵乘坐者横渡1型两栖战车,直接冲上了滩头,很快滩头上的荷兰人就被舰队炮火和登陆的海军陆战队的机枪火力打得抬不起头来。
一些荷兰人试图用机枪扫射登陆滩头的华东舰队海军陆战队士兵,结果刚开火没一会就被狙击手和迫击炮给干掉了。
而他们的扫射也没有对海军陆战队造成多大的杀伤,毕竟海军陆战队士兵有战车的掩护,可以躲在战车后面,听到机枪的声音也可以趴倒在地上。
短时间的扫射也无法造成什么战果,打掉荷兰人的重火力,海军陆战队随即在战车的掩护下冲上了荷兰人的阵地。
很快就轻松的撕开了荷兰人的阵地。
这些殖民军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战争经验,尽管欧洲战争持续了很久,但是这些殖民军都没有参与过欧洲的战争。
而且武器装备落后,战术也落后。
在武器先进,战术成熟,又有海军舰炮支援的华东舰队海军陆战队面前根本不够看。
很快荷兰人就溃败了。
战斗开始呈现出一面倒的状态,这场战争简直太过简单了。
荷兰人在前线溃败下去,后面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源源不断的登陆了上来,然后彻底的站稳脚跟。
一旦在陆地上站稳了脚跟,荷兰人就注定要失败了。
欧美的支援起码也要两个月后才到了,这个时候荷兰人能坚持一个月还是两个月?一个月也许都是个大问题。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荷兰已经是百分百要失去印尼殖民地了。
荷兰政fu很快就死心了。
印尼殖民地是保不住了,这个时候应该想的是如何避免损失才对,所以很快就向********求和了。
荷兰公使表示愿意让出印尼,希望********允许他们在印尼撤出财产。
但是这个要求遭到了西北政fu的拒绝,只同意荷兰人离开印尼,但不能带走哪怕一个荷兰盾。
直接与荷兰公使谈崩了。
荷兰公使叫嚣着离开了谈判桌,不久之后美国宣布将派遣美国海军进入亚洲海域,英国也很快宣布,将派遣海军主力进入亚洲。
同时宣布将派遣部队对俄进行干涉。
美国和英国的海军主力陆续宣布进入亚洲,对********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沈凝云却极为淡定,心想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一个电话打到外交部,很快外交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西北国防军将在一个月内向中波边境集结60万兵力,同时将在中缅边境集结20万兵力。”
这个消息一公布,英国政fu震惊了。
这个时候英国哪里会不明白西北政fu的用意,这明摆着是威胁英国政fu,如果把海军主力派遣到亚洲,那么就在陆地上开战。
拼着印尼不要了,海军大不了撤回来。也要把英国的印度、缅甸殖民地拿下来。
英美海上牛逼又如何,陆地上********随时能把英军虐成狗。
………………………………
第263章 荷兰殖民军投降
这个时候英国政fu如果在不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和西北政fu改善关系,那么也许真的会吧西北政fu逼急了。哈
一旦被逼急了,直接进攻印度和面的以及马来西亚,英国又能有什么办法?
海军?
海军能上岸不?
战争一旦扩大到一定规模,西北政fu动员个几百万兵力投入战场是非常轻松的,这一点从过去的中俄战争中已经充分证明了。
很快,英国政fu连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