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俄国,大部分的工业是外资掌控的。金融市场同样也是由外资大量掌控,这个时候的俄国实际上已经是国际资本财团的奶牛了。

    俄国是一头好奶牛,如果苏维埃上台了,那么一口奶都别想喝到。

    而且欧洲战争一结束,有大量的军火物资还没有用完,自然也足够支撑对俄干涉的消耗,所以各国的干涉军纷纷派遣到了俄国。

    很快各国在俄国的干涉军数量就超过了30万,这个时候的俄国红军已经整合得差不多了。

    让苏维埃政fu此时极为头疼的还是********西北国防军以及白俄政fu组成的庞大联军,这支联军兵力庞大,红军装备落后很难战胜他们。

    好在这支联军此时就像是土匪一样,只顾着抢钱,没有直接插到莫斯科来。使得苏维埃政fu还有不少的战略缓冲空间。

    但是如何解决到白俄政fu和********西北国防军却是一个让他们感觉到无解的问题。如果先对付他们的话,红军的力量肯定将大幅度的被削弱,到时候面对各国联军就非常被动了。

    这个时候苏维埃政fu尝试着向西北政fu派遣了谈判人员,希望********能够从俄国撤军,这个时候各国联合干涉俄国,英法美这个时候也在试图和********及白俄政fu联手对苏维埃政权的核心地带发动进攻,一举扑灭俄国无产阶级革命。

    双方此时最为重视的力量就是西北国防军,西北国防军派遣到俄国的干涉军数量达到了70万的规模,这么大的规模的兵力,是各国干涉军中最为庞大的,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国家的干涉军有西北国防军那么强大的兵力和作战物资的供应。

    不过英法美他们并不想让********染指俄国这块肥肉,所以也不见什么许诺,那些俄国的欠款什么的,也没有********什么事。

    毕竟********没有借一分钱给俄国,俄国的外债基本上都是英法美三国提供的,他们不让********染指这些欠款自然也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但是干涉俄国不是白干活啊!

    这个时候沈凝云淡定了,见各国干涉军都到俄国了,他知道自己两边倒墙头草的时候要来了,这个时候两边倒一下,就能弄到不少利益了。

    首先是苏维埃方面的谈判人员,既然来了那就谈吧!谈什么?谈领土!

    中国与俄国历史上那些割地怎么办?还有现在西北政fu占据的整个突厥地(哈萨克斯坦)地区算谁的?

    这些领土主权都是要谈的,至于外东北之类的失地暂时不急着收回来,真的要打苏联,到时候直接从乌拉尔山脉插过去,直接就能把俄国分成两半,到时候不说俄国远东行政区,就算是西伯利亚一样是********的。

    现在最主要的是突厥地的领土主权的确定,这个时候的突厥地还有一半是属于俄国的,不过现在已经被西北国防军控制了,这个时候缺少的就是一个吞下去的理由,能不能名正言顺的吞下去,就看苏维埃政权愿不愿意松口。

    如果愿意松口,西北政fu不会把现在的苏维埃玩死,顶多玩残!但是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苏维埃!

    如果现在苏维埃政权不同意,那么西北国防军大可扶持白俄政fu,将苏维埃灭掉,灭掉苏维埃政权实际上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毕竟现在的苏维埃还很弱小,在各国的干涉之下,西北政fu如果发力,苏维埃就算不被彻底的灭亡掉,也只能龟缩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苟延残喘。

    这个时候苏维埃正所以难对付,主要还是整个俄国的普通民众都在沙俄统治和资本政fu通知下失去了希望。

    而苏维埃给了他们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他们可以不顾一切的摧毁一切。如果这个时候西北政fu能够支持苏维埃,那么很快就能把各国干涉联军都赶出去,并且把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的白俄政fu也都灭掉。

    为了争取西北政fu的退出,甚至是帮助。苏维埃政fu很快就把俄国的领土给卖了,如果能卖掉突厥地而获得俄国的统治,那么这么好的的事情谁不干啊?

    双方很快就在私下里签署了《中亚细亚归属协议》,这份协议将后世整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划归为********所有,俄国承认********对这些地区有领土主权。

    整个时候沈凝云自然是不可能让英法美日如愿以偿的灭掉苏维埃,尽管他也在削弱苏维埃的战争潜力。

    但是苏维埃被灭掉的话,一个资本主义俄国政fu的上台,会让俄国继续为欧美挤奶,让英法美从俄国身上继续获取利益。

    如果让苏维埃上台,那么英法美就损失惨重了。

    大量的借款没办法收回来,而且不能再从苏维埃那里获取到什么资源,这个时候********却是可以在未开战之前和苏维埃做生意,可以从俄国继续获取原材料。

    所以接下来双方有签署了一份《中苏贸易协议》这个是沈凝云要求的,如果不能维持贸易的话,西北政fu将继续干涉俄国。

    贸易协议中规定,********可以向俄国出口生活用品等商品,俄国则将向********出口铁矿石等原材料。

    这些贸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贯通道路,为日后向俄国扩张提供基础。

    和俄国苏维埃做贸易,自然是有大利益的,资源换粮食,换设备,对苏联也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个时候的苏联缺乏粮食和工业设备,为了提高战争潜力,自然是不顾一切的发展重工业,到时候对于那些设备有强烈的渴望,用资源换,用钱买都没问题。

    双方签订协议后,西北国防军开始在伏尔加河以西300公里处开始按兵不动,而白俄军也只是在周围区域进行抢掠。

    这个时候苏维埃红军开始抽调出主力,转头专心对付各国干涉军。不久之后,苏维埃政fu还和西北国防军秘密完成了一笔军火交易。

    苏维埃查抄了大量贵族和富农,以及资本家的资产,手上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这些都是从********那里够买军火的资本。

    各国干涉军此时还不知道,看似干涉俄国最为积极的西北政fu,这个时候却在和苏维埃政fu暗地里勾勾搭搭,直接把他们的利益卖了个一干二净。
………………………………

第266章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没有任何的悬念,各国干涉军很快就吃了苦头,各国派遣的兵力太少了,而且又不是那种肯死战的军队,在红军的拼死作战之下,各国干涉军在接下来的一年的作战过程中被陆续的击败。

    其中英法美各国发现,苏维埃红军手上的武器装备竟然越来越好了,尽管机枪大炮还是比较少,但是弹药却是开始不缺了。

    这个时候苏维埃红军手上出现了大量********的制式装备,这些装备很多甚至是崭新的,英法美也开始怀疑********在私下向苏维埃红军出售军火,不过这些指责遭到了********西北政fu的极力否认,宣称俄国苏维埃红军手上的********制式装备是沙俄时期进口的,结果落入了苏维埃红军之手。

    并且西北政fu还指责英法美等国资本在俄国境内进行残酷掠夺,才是造成这次俄国革命的根本原因。

    苏维埃红军手上的军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也说不清楚,双方扯皮了一阵也就没有下文了。

    然而西北政fu此时却依旧向苏维埃政fu出售军火,这些军火价格极为昂贵,然而苏维埃政fu却是不在意价格了,现在要保住的是统治地位,要保护胜利果实,刚刚获得统治地位的列宁等人极为兴奋,为了确保统治地位不被推翻,军火物资贵一点又何妨,又不是没有钱,那些俄国贵族、商人被查抄后让他们获取了大量的财富。

    这些财富此时都开始随着军火贸易,迅速落入中国民族资本财团手中。苏维埃政fu此时为了购买这些军火可是大出血了。

    尽管这些军火有可能对********日后在俄国作战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好处却也是有的,苏联政fu手上的那些财富是世界通用的,等于说战争一结束,他们就能用那些钱去买工业设备,现在如果大规模的用来买军火,那么日后用来购买工业设备的钱也就少了。

    “普通军火只要苏维埃红军有钱就卖给他们,那些重型军火就不能卖太多给他们了。”沈凝云对负责交易的部门做了指示。

    随着1918年的冬季逐渐来临,一年也就快要过去了。

    过去的一年中,********再次有了巨大的发展,而这一年不管是英法美,还是俄国,都是在忙于战争。

    他们的发展速度也就降低了。

    特别是俄国,由于内战,导致俄国的工业和农业不仅没有发展,反而还大规模的遭到了破坏。

    此时的俄国工业生产已经不足1917年的五分之一,而农业上更加糟糕,只剩下了之前的三分之一。

    这个时候的俄国,不仅发展停滞,而且还发生了严重的倒退。

    ********这一年则将钢铁产量提高到了4300万吨,比计划中的产量多出了300万吨,后面的钢铁产量增长已经可以说是滚雪球了,甚至是完全不用去花太大的脑筋,接下来就是无脑增产都行了。

    不过更大型的炼钢炉还是在研究之中,这个时候中国民族财团已经开始在西域省研究兴建日产钢铁3000吨的大型炼钢炉。

    炼钢炉效率越高,钢铁成本就越低。

    这个时候的********在炼钢产业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这一年********的钢铁产量首次超过美国。

    而此时的美国,钢铁产量达到3500万吨就已经非常疲软了,市场需求的不足已经让美国钢铁增长走到了比较极限的程度。

    相比之下,********这一年钢铁需求量极大,钢铁完全就是供不应求。而且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需求量还在进一步的增长。

    ********的国民总产值也在1918年的疯狂经济刺激下,飙升到了3000亿银元大关,经济总量已经完全超过了美国,而此时的美国经济总量还不到1000亿美元。********的经济总量换成美元,就是1500亿美元。

    美国的经济总量虽然没有********高,不过钢铁产量并未和********相距太大,美国的经济总量比********更低的原因是因为美国的人口没有********那么多,美国的人口此时只有9000多万。

    而********的人口已经到了4。6亿人。

    而1918年美国的经济主要是在从事战争活动,大量的劳动力是用在了战争的消耗方面,相比之下,********尽管也在西北政fu的扩张中发生了几次对外战争,但是都是局部的,兵力也不是很大,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影响。

    此时的美国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业体系落后,这个时候的美国的工业体系还是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还未普及到工业当中。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战后的美国不缺钱,同时德国那边有技术,这个时候全世界也就是********和德国大量应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工业体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这个时候的美国,只要把钱砸下去,在德国的技术支撑下,美国工业的厂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在那里,要想升级还是很容易的。

    美国的工业体系一旦升级,加上其庞大的国土,以及逐渐被美国掌控的加拿大以及南美各国,美国正在向超级大国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开始野望全球了。

    英国在这次大战中打掉了上百亿英镑军费,这个时候的英国已经衰弱了。美国人已经开始想要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了,而美国的庞大工业成为了美国的强大底气。

    只是唯一的变数却出现在远东,远东的********此时却是强势崛起,工业规模已经超越了美国。

    这个时候的********,工业规模真正成为了世界第一。

    特别是在重型装备制造业方面,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技术上都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这个时候重型装备制造业排名第二的德国,完全和********没法比了。

    ********的重型装备制造业,此时每天都在制造着大型农机和重型施工机械,以及大型的机床、飞机等等。

    ********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得********的生产力正在疯狂提升,也使得********能够有足够的财富生产能力支撑这个国家的福利,也能够让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就能疯狂的扩充军备,碾压一切敌人。

    ********此时已经在中国民族资本这个托拉斯怪兽的经营下,变得极为恐怖和狰狞,随时可能将整个世界一口吞下。

    不过这头巨兽暂时还在微微打盹。

    美国这头托拉斯巨兽也在崛起,未来的世界将是托拉斯巨兽的战场。而英法卡特尔小怪兽已经落后与时代了,德国的辛迪加怪兽虽然也很强悍,但是模式和托拉斯还是差了一点。

    美国的此时已经开始走向了工业升级的时期,工业升级所带来的是强大的生产力,也以为着新的消费市场。

    因为生产力的提升,使得资本家可以制造出新的商品进行销售,其中汽车将是主要的产品。

    美国很快就可以走上一个市场繁荣的时代,美国也能在战后找到足够多的钢铁消耗产业,不过美国的经济市场还是受限于人口的,就算是全部美国家庭都能消费得起汽车,依旧没有办法和********的庞大市场相比。

    更何况这个时候的美国生产力并不是那么高,全部家庭都消费得起汽车那是不可能的,依旧会有大量家庭消费不起汽车。

    相比之下,********却又足够的生产力让全部民众都消费汽车,因为这个时候********在钢铁冶炼、汽车制造方面的成本都更低,相当于生产力更高。另外机械化农业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施工机械的大量应用也加快了建设速度。

    ********的生产力足以让大部分的家庭都消费得起汽车,现在只是一个财富分配的问题罢了。

    ********接下来同样也将迎来更加繁荣的经济,因为********的市场是远未饱和的,这个时候市场活力强大,各种消费都将出现。

    例如购买了汽车的家庭,接下来可以消费电器。

    还没有汽车的家庭,则可以消费汽车。

    而更高产的阶级,可以消费高档汽车,也可以消费各种还未普及的电器,这样的层次划分之下,各个收入的阶层都有足够的消费项目。

    这么多的消费项目可以保障********的经济一直超越美国,而且差距还会进一步的拉大。

    这一年对于********和世界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就像是一条分界线,********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界限。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力能够和********相比了。

    德国也不行。

    德国作为战败国,加上劳动力随着战争大量丧生和残疾,经济发展也将出现大问题,接下来的德国只能靠着美国过日子了,帮美国生产各种工业设备和机械。

    美国暂时还未完成工业体系升级,生产力还比较低。

    ********的生产力则最强,但是普及得也还不够大。

    接下来就是全面普及的时期了,这个时候********的经济增长就非常容易了,大量的建设,大量的消费。

    这些大量的经济活动一产生,经济总量也就上去了。

    在军事上,这一年拿下了暹罗经济殖民地,同样攻占了印尼,********在战略上已经快把手伸到澳大利亚了。

    印尼殖民地的战略意义极大,将是********攻占澳大利亚的桥头堡,所以沈凝云非常看重印尼殖民地的建设。

    要占据印尼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印尼建设大量机场,构建起足够强大的海上防御体系,这个对于********来说比较简单,这个时候********的空军之强大,已经甩开世界各国二十多年了。

    有了足够强大的空军,海军也就能够在印尼周边海域得到保护,就算是英美日三个国家的海军主力都联合起来,也不足以对在空军保护下的华东舰队构成威胁。

    只要英美日他们的海军没办法靠近印尼,没办法在印尼发动登陆战,那么印尼就算是孤悬海外,依旧能够固若金汤。

    这个时候中国民族财团在印尼的资产重组已经展开,印尼各大华人家族都加入了这辆庞大的战车,成为财团中的一份子。

    印尼的传统产业也就交给这些华人家族经营,而财团每年等着分红就行。而在其他的产业上,则是由财团经营。

    金融、商品市场一如既往的进行垄断。

    印尼政fu很快就组建了起来,新的印尼政fu由印尼华人执政,官员也都是用华人,印尼陆军也组建了起来,印尼陆军全是华人,在印尼只有华人能够参军,那些印尼土著没有参军的权力。说的好听一点,就是那些土著不用承担这方面的义务。说不好听,就是排除在暴力统治集团的利益分配名单之外,他们就是一群奴隶。

    在各个城镇,都划分出了大小不等的华人居住区,将汉人集中在居住区内。

    很快‘印度尼西亚民主共和国’就宣布成立了,印尼民主共和国的宪法也接着颁布,宪法规定,只有华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同时成年华人允许持枪,华人在法律上也有各种的隐形的或是明显的福利,相反,土著则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权。

    日后华人在印尼就是上等人,不是那些土著能够相比的。

    那些土著依旧是最下等的,被剥削的存在。

    这个时候的土著虽然只能被剥削,不过********还是确保他们能够不被饿死,这样才能更好的奴役他们。

    当然要想不被饿死,那就要听话,不听话的没饭吃。只有听话的才有饭吃,所以又将那些印尼土著进行划分。

    在为********殖民系统工作的印尼土著将有一定保障,但是那些不听话不愿意给殖民体系做事的土著则将没有任何保障,特别是雨林中的那些土著,则基本上是不管他们死活的。

    印尼土著中有不少懒得甚至不愿意动的,他们全靠接济,但是********将不会接济这些不愿意动的土著,让他们自生自灭去。

    印尼民主共和国建立的同时,陆军和警察体系都在建立,********从国内抽调了大量的警察来到印尼。

    印尼陆军的军官也都是从西北国防军中抽调出来的。

    实际上印尼陆军,就像是西北政fu治下一个省的部队,印尼也像是西北政fu管理的一个省,只是没有直接纳入********的行政中而已。

    印尼陆军的编制为三十万,所以很多士兵都是在********各省招募,因为印尼没有那么多的华人青年。

    同时********将在印尼驻军三十万,使得印尼地区将会有六十万的兵力。

    五十万兵力放在印尼,可见沈凝云对印尼的重视程度了。

    毕竟印尼孤悬海外,没有足够强大的防御力量,容易沦陷。

    六十万的兵力,加上将在印尼部署的两千架军用飞机,使得********在印尼的防御力量固若金汤。

    而且这样的军力不仅仅是用于防御,也是准备随时向任何方向的扩张。

    向北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可以与中国大陆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进行夹击,同时也可以以印尼为桥头堡,向澳大利亚方向扩张。
………………………………

第267章 战后世界军事变革

    西北国防军的规模在这个时候依旧在不断的扩大,此前已经扩军到了三百万的规模,而此时则扩大到了350万的规模。

    这个时候的西北政fu的地盘铺得有些大,这个时候需要更多的兵力。

    同时这一时期的西北国防军,几乎承担起了整个中国的边境防御,西北国防军在到处边境线上都布置了兵力,布置了较为完善的边防体系。

    这一举动也受到了国民的称赞,反过来则更加厌恶北洋军。

    整个时候的北洋军也感觉到了西北国防军扩军的压力,此前约定的150万兵力的协议早已不知道是哪个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徐树铮整个时候建议段祺瑞也跟着扩军,不过军费始终是一个大问题。此前英美向北洋军提供的一亿英镑的贷款,也支撑不了两年的,如果扩军,军费开支将会更为庞大。

    这个时候北洋军一旦扩军,会不会惹怒西北也是段祺瑞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段祺瑞拒绝了徐树铮的意见。

    这个时候扩军显然不是明智的举动。

    西北国防军的扩军,更大程度是为了对外扩张,这个时候北洋军如果在背后捣乱,很容易出问题。

    特别是现在全国舆论对北洋军事集团极为不利。

    这个时候段祺瑞也不想生事。

    不过段祺瑞却是想着再从英美手上要上一笔贷款,英美此时也在积极的在亚洲进行布置。

    首先是英国皇家海军将不少主力军舰开到了印度,以加强印度方面的防御力量。而美国干脆将美国的海军主力都开到了亚洲,并在日本和菲律宾开设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