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费在这个时候的中华民国的规模非常大,毕竟此前中华民国的老百姓长期收入太低,处于贫困线上。所以消费市场太大了,几乎所有商品都有这个时代最大规模的市场。

    因为产业的集中,使得商品和原材料必须长途运输。使得运输变得极度繁荣,运输投资也随着运输业的高回报而大量产生,大量的民资投入到了道路建设的投资当中。

    自1910年至今,西北政fu的经济逆向繁荣开始,到后来中华民国成立,中国的经济都未经历什么萧条。

    早先投资道路的投资者们,这个时候已经赚翻了,完全收回了成本。所以现在的道路投资依旧繁荣,而在股市上,铁路、公路的股票并没有出现暴涨的情况,整体上比较健康。

    这个时候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只是将股市当成一个融资的地方,而非是圈钱的赌博场。股市的投资,主要的收益还是长期持有的分红。毕竟在股价并不虚高的情况下,股市还是很健康的。

    股市也成为了一个大量制造中产阶级的地方,中国民族财团现在相当于是和老百姓一起发财。

    不过对于那些大股的民资资金,却是在持续的打压,避免股市被那些民资大庄操纵。那些大庄向要靠大量出货打压股价,其结果就是筹码被财团低价吃掉,然后市场上还会出现中国民族财团制造出来的利好新闻,股价马上上涨。

    如果民资大庄在抬升股价,大量吃进筹码,财团则会马上出手打压股价,把民资大庄的资金套在里面。

    所以中华民国的股市在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维护下,投资者的收益比较平稳,主要靠分红盈利。

    如今市场繁荣,那些上市公司基本上每年都有很多红利派出。很多工人也形成习惯,拿到工资后除了消费,就是投资股市,使钱在市场上流通起来。

    大量的投资也就使得中华民国产生了大量的建设活动,上市的那些财团控制的公司,在市场上筹集到资金后则是投入到生产的扩大化当中和资产改良的用途上。

    加上地方政fu的大量建设活动,整个中华民国到处都是工地,中华民国的经济彻底腾飞。

    国民正在迅速富裕,钱的多少不是关键,财富的本质是人们能消费到多少商品,中华民国通过货币更公平的分配,使得老百姓只要通过劳动,就能获得足够多的报酬,支撑他们进行消费活动。

    财团这个时候虽然是在垄断经营各个行业,但是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面向每一个投资者,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垄断其利润。

    当然,垄断意为着高利润。

    这个时候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了,一个合理的回报率才是比较好的,所以高利润的垄断行业,则是让政fu多征税,将财富转移到政fu手上。然后再通过政fu的手,补贴到那些盈利比较低的产业上。

    例如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成本比较大,收益是要长期见效的,为了吸引投资者将钱投入到农业机械化的上市公司当中,中华民国国会通过了补贴法案,使得农业机械化的投资回报率上升。

    这样一来,就平衡了。

    剩下的钱,则是通过向各种财团不面向投资者的公司进行采购,例如军火等产品的采购,再将钱转移到财团手上。

    无非就是左手换右手,右手还左手的把戏。

    使得投资者有钱赚,但不至于迅速暴富。而财团也有钱赚,不至于因为民间的大量投资而将财团的盈利压缩掉。

    财团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财富流通起来。在流通的同时,尽量不要把贫富差距拉得太大。

    财富的本质,实际上是优良资产。

    所以钱如果在民众手上,能够流通起来的话,那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现在中华民国的很多老百姓手里的钱都不少。

    富裕起来的同时,老百姓对于中华民国的国民责任也快速提升,对于国家大事非常关心,而非是一种麻木和漠不关心。

    库页岛的大捷,让老百姓振奋的同时,也让西北国防军的声望再度提升。全国各省军阀的日子更难过了,舆论上已经完全倒向了西北国防军。甚至有很多百姓要求国会让西北国防军直接收编各省地方的军队了。

    在这个时候,各省军阀的带头大哥们,都已经赶到了外东北。
………………………………

第314章 震慑 摊牌

    段祺瑞、张作霖、龙济光陆续赶到外东北,段祺瑞在外东北见到了一同被邀请过来的曹锟和吴佩孚,无力的发现,北洋军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不受他的掌控了。

    自从段祺瑞和老兄弟冯国璋闹翻后,曹锟与吴佩孚已经与段祺瑞离心,不再是一个阵线上的了。

    “这是一次鸿门宴,沈定邦已经无法容忍各省军阀的存在了。”徐树铮大感不妙的对段祺瑞说道。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情况。”段祺瑞无奈的叹息道。

    “只是不知道沈定邦要如何处理我们北洋军了。”徐树铮拿出报纸说道:“我们这边刚到外东北,这些报纸上依旧已经开始造势了,收编的问题都已经在报纸上大肆谈论。不久之后国会也会有相应的动作。”

    “现在的国会,就是沈定邦养的一群婊子,想上就上。”段祺瑞评论道,他当初在北京城可没少被国会恶心。

    偏偏国会挟西北以自重,段祺瑞根本拿国会没有办法,更不敢解散国会什么的。

    张作霖和龙济光这个时候则是战战兢兢,现在的局势确实不是很妙。沈凝云要求他们过来观战,实际上就是一场鸿门宴,但是却不得不来。

    这场鸿门宴过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得而知。西北的那群少壮派早就看他们这群军阀不顺眼了,不少甚至是喊出直接武力消灭各省军阀的口号。

    当他们都到了之后,沈凝云这才现身接待了他们。

    这些年沈凝云几乎没有在这些军阀面前露面过,段祺瑞记得上次看到沈凝云的时候,是辛亥年推翻满清之时,西北国防军开进武汉展开南北调停。

    那时候的沈凝云只有十七岁,还是个少年。而那时的段祺瑞,也只是袁世凯手下的高级马仔。

    一晃眼,已经九年过去了。

    二十六岁的沈凝云身材挺拔,双目炯炯有神,面容棱角分明,带着军人的凌厉气势,让人有些胆战心惊。

    “诸位来得正好,我西北国防军在库页岛刚刚取得重大胜利,正是前去参观的大好机会,现在便可以登船前往,正好船上也有厨子,正好为各位接风洗尘。”沈凝云对他们说道。

    “少帅客气了,前线战事要运输诸多物资,一些粗茶淡饭招待我们就可以了。”张作霖连忙说道。

    龙济光也附和了几句。

    阎锡山、曹锟、陆荣廷则很淡定。

    “无妨,前线作战也不差这一顿饭,诸位请。”沈凝云看起来非常热情的对他们招呼道,众人在警卫的保护下,十几分钟后登上了华东舰队派来迎接他们的杨拨号战列舰。

    登上战列舰后,战列舰上的厨子做了一桌酒菜,很丰盛,大鱼大肉都有,清淡可口的也有。

    一路上好吃好喝招待着。

    4月26日,沈凝云他们乘坐的杨拨号在库页岛的南部港口码头上靠岸,码头上已经是一大群迎接他们的西北国防军。

    士兵们整齐的排列在两旁,一个个荷枪实弹。

    沈凝云与阎锡山谈笑着走下了战列舰,段祺瑞、张作霖和龙济光等人跟在后面陆续下船。

    “敬礼!”

    “哗~!”

    士兵们对着走下战列舰的沈凝云伸出右手,45度伸向前方,沈凝云一手摘下军帽,一手伸出回了个军礼。

    这个军礼,是标准的德国纳粹军礼。

    不过这个年头纳粹德国还未出现,沈凝云直接就山寨了。这个军礼看起来很大气,而且伸手向上,寓意也很好,暗示着国家的武力在不断的上升。

    在库页岛上的高级军官也来到码头迎接沈凝云到来,接着在他们的陪同之下,沈凝云带着身后一群人前去参观战果。

    很快,一群人就来到了一处平地,远处看去有一座座小山丘。

    当段祺瑞和张作霖等人看到平地上的东西时,全都被当场震惊了,只见那些小山丘竟然全是人头垒起来的。

    这些人头塔一个个高达十来米。

    “报告少帅,24日夜激战至25日凌晨,我西北国防军共击毙日军53万余人,请检验。”西北国防军少将李常明高声报告道。

    “人头都在这里吗?”沈凝云对李常明问道。

    “报告少帅,这里只有大约一半的人头。”李常明回答道,沈凝云身后一群人看着这些京观都到吸了口凉气。

    这可是二十多万颗人头啊!

    徐树铮仔细的看着那些京观,既感到震撼,又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随即对西北国防军的感觉就是敬畏。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军人,在西北国防军面前却是不堪一击,杀之如猪狗。

    张作霖看着这些人头,不由小声嘀咕道:“妈拉个巴子的,这些人头叠起来还挺好看的。”

    阎锡山、曹锟和陆荣廷此时确是在庆幸,他们已经早早的投靠了西北国防军,不用怕被沈凝云动刀。

    段祺瑞和张作霖、龙济光却是明白,沈凝云这是在炫耀武力。

    然而这次的武力炫耀,确实把他们给震慑住了。这些人头确实太过震撼了,而且被垒成京观,看上去规规整整,极为壮观。

    炫耀完武力,接下来就是摊牌的时候了。

    就在他们参观的时候,《中华日报》的记者将这些京观,以及沈凝云及这各路军阀参观的场景都拍摄了下来。

    第二天,《中华日报》刊登了这些照片。

    这些照片一经刊登,简直就是震惊了世界。

    令世界震惊的是,西北国防军快速的就击毙了大量的日军,更加震惊的是,西北国防军将这些日军的脑袋砍下来筑成了京观。

    各国媒体随即开始大肆指责中华民国残暴,竟然连死人的尸体都不放过。

    西北外交官卢旭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对于这个问题回应道:“中华民国西北国防军筑京观是中国古代一种震慑蛮夷的方式。日本自古便是中国的藩国,从中国获得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但是日本不思上国恩惠,反而数典忘宗、以下犯上、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西北国防军筑京观,主要是为了震慑日本,希望日本可以迷途知返,以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若是日本执迷不悟,继续忤逆上国,便是如此这般下场。”

    日本政fu上下看到这些照片后,极为愤慨。发表了全国公告,公告中向日本国民表示:“我们大日本帝国将不会向支那屈服,即便他们消灭了我们的**,我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依旧可以在天堂中永生。即便我大日本帝国遭受再大的劫难,但我们的精神永远不朽……”

    此时中华民国与日本的关系,持续的恶化。

    双方自中日甲寅战争后,就一直还是处于战争状态,并没有消除宣战,只是暂时的停战而已。两国之间已不存在什么正常外交,更加没有什么亲密关系。随着库页岛的争夺战的爆发,双方的关系更是恶化到了极点。

    不过日本却是拿中华民国没有任何的办法。

    西北国防军拿日军的人头筑京观了又如何,日本政fu根本无力报复。

    不过西北国防军的震慑效果却是非常良好,日本政fu确实被震慑了,这个公告看似强硬,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掩饰不了日本政fu高层们内心的巨大恐惧。那些日本人看到了这些京观的照片,一个个也都恐惧极了。

    日本在库页岛的败北,也让日本这个岛国上下变得极度恐慌,整个社会都在担心西北国防军会不会打到日本本土。

    日本人的民族危机意识极为强烈,这个时候更是感到了无比的危机。

    在这种危机感下,以及那种悲愤的情绪中,日本人更加坚韧了。日本民众开始为政fu捐钱捐物,勒紧裤腰带将钱捐献给日本政fu。

    日本政fu通过这个精神战胜法,让日本进入空前团结的状态。

    不过让日本政fu想不到的是,这次沈凝云在库页岛下令筑京观,也震慑住了国内各路军阀。

    特别是段祺瑞的北洋军事集团,像王占元、倪嗣冲这几路军阀,也深受震动。

    以往他们对于沈凝云的感觉,认为沈凝云对内比较温和,但是这一次却不是这么认为了,因为摊牌的时候到了。

    沈凝云在库页岛筑京观,就是在警告各路军阀,如果不听话,就是这般下场。

    西北国防军有能力,也有决心,将那些不听话的杀上一遍。

    没有人怀疑沈凝云的决心了。

    段祺瑞、张作霖、龙济光,以及阎锡山、曹锟、陆荣廷在库页岛参观了这些京观之后,很快沈凝云就与亲自与他们展开谈判。

    谈什么?

    谈收编!

    沈凝云提出了,成立中央‘陆海空最高统帅部’的决定,阎锡山、曹锟、陆荣廷当场表示支持,龙济光也表示支持。

    张作霖见到在场的这各路军阀头头,都纷纷倒向西北国防军,犹豫了半响,也表示了支持。

    段祺瑞的皖系北洋军则被彻底孤立了,这个时候段祺瑞只能表示支持了,反对根本没用。沈凝云这个时候是以势压人,又早早拉拢了阎锡山、曹锟、陆荣廷,张作霖现在又是墙头草,自然也靠不住。

    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情况,段祺瑞自然不会天真到以为现在能够争得过沈凝云的西北军事集团。

    当然,沈凝云成立中央陆海空最高统帅部,担任中央陆海空最高统帅部司令这一点无人反对。

    但是如何收编各路部队呢?

    段祺瑞提出了这个问题,对沈凝云问道:“我北洋军成军二十余年,如果要进行整编,又是如何整编?”

    “不符合标准的发放退伍经费,并安排军人转业,让他们退伍后能有不错的收入,起码不会让他们的月收入低于现在的普通工人,起码能让他们当技术工。符合标准的士兵编入各军区,享有如今西北国防军的待遇。”沈凝云将方案说了出来,不过段祺瑞他们并不满意,徐树铮问道:“那么请问少帅,这军官如何整编?”

    “一律进西北军校回炉深造,不合格的退伍回家,合格的再斟酌安排。”沈凝云有些霸道的说道。

    北洋军的军官素质参差不齐,沈凝云在这方面是没有妥协的余地的。就算是那些素质比较高的北洋军官,也必须回炉深造。因为现在西北国防军讲究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装甲闪电战等军事战术,北洋军的那些军官根本不具备这些方面的意识。

    见段祺瑞不说话,沈凝云微笑道:“至于在座各位,则可以获得中国民族财团的股份,日后诸位的权力大小我沈定邦无法保证,但却可以保证诸位及子孙衣食无忧,永享富贵。”

    张作霖和龙济光听到沈凝云的这个条件,都是大喜。现在谁不知道,在中华民国最赚钱的就是中国民族资本财团。

    这个财团不仅拥有大量的资产,那些上市资产超过几百亿的大公司,全都是中国民族财团成立的。

    最主要的是,中国民族资本财团控制着中华民国的铸币权。

    铸币权这个权力本来是归中央所有的才对,但是在此时的中华民国却是由财团把持,之所以得以实现,主要还是袁世凯时期对西北进行了妥协和合作,袁世凯实际上也被拉进了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当中,成为了股东之一。

    中国民族财团能印票子,这是谁也比不了的。

    既然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钞票,中国民族资本财团自然也就不可能没钱,而且在各领域保持高度垄断经营,每年的收益极为庞大。

    有了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股份,那真的是世世代代都吃不完了。相当于,只要妥协,接受收编,子孙后代就可以保证钱财无忧了。

    龙济光顿时就彻底靠到了沈凝云这边,他的野心不大,能有财团的股份,回家养老都没问题。

    当然沈凝云并不会让他们回家养老,起码给他们安排一个闲职还是没问题的。甚至是把他们的军衔拔高到上将都可以。

    但是兵权却是要收走的。

    段祺瑞和张作霖听到这个条件,也都比较超出他们的预料,也松了口气,起码沈凝云并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给了他们一条出路。

    只见沈凝云继续说道:“当然,这股份不是白给的。给诸位股份,是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努力,与其在窝里斗个你死我活,不如团结在一起,去抢洋人的利益。如今世界之大,我中国之外到处都是利益,也足够我们分的。要向团结一心,就必须确保我中国只有一个财团,一个民族财团。”

    沈凝云说着看向了段祺瑞和张作霖,两人直挺挺的坐在那里,都品味出了沈凝云话里的的特殊含义。

    沈凝云也不多废话,直接说道:“但凡是发展了财团的,股份一律转卖给中国民族财团,而且必须是中国民族财团控股。你们以为呢?”

    现在不得不表态了,段祺瑞点头说道:“既然我们拿了中国民族财团的股份,就要团结一心,北洋财团的股份我会卖给民族财团,不过控股方面有些问题,北洋财团的大部分股份并不在段某之手。”

    “有多少股份?”沈凝云问道。

    “18%。”段祺瑞回答道,沈凝云点头道:“足够了。”

    接着沈凝云把目光转向张作霖,张作霖挪了挪屁股,连忙说道:“我老张也没什么意见,奉军的财团这边我老张是控股的。”

    “好,很好。”沈凝云的笑容很灿烂,只要段祺瑞和张作霖答应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首先北洋军和奉军将被收编,日后将不存在什么西北国防军,也不存在奉军和北洋军,只有中华民国国防军。

    加上段祺瑞和张作霖都出卖财团股份,那么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就失去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靠山。

    这个时候中国民族财团手上又有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的股份,接下来就可以把北洋财团你和奉系财团带进坑里去。

    尽管在北洋财团没有控股权,但却是第一大股东。只要暗地里联合一些股东,就可以影响到操纵北洋财团的决策。

    奉系财团则比较简单,奉系财团的股东没那么多,主要是奉系军阀的那些军官持有,以及东北的一些商人持有。中国民族财团在奉系财团有控股权,决策权就在中国民族财团手上。

    这个时候,只要有决策权,完全不用去打压这两个财团,只要让把他们带进坑里去就行了,那时候就是一击必杀。

    带进坑里也容易,那就是在中国民族财团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之前,让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大量向中联储借贷,使得两个财团背负巨额债务。贷款则将用于大量的资产建设,让这两个财团疯狂扩张。

    当中国民族财团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后,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的资金链马上就会因为盘子铺得太开而断掉。货币紧缩期间市场上又没多少资金,两个财团此前建设起来的资产马上就会大幅度缩水,到时候就是资不抵债了,资产将被中国民族财团收走。

    至于损失,中国民族财团不会有任何的损失。在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的那些股份所拥有的资产,实际上就是左手换右手,同时还将吞掉这两个财团其他股东所拥有的财团资产。

    这种资产左手换右手的把戏,中国民族财团内部都可以使用。

    反正钱不是主要的,钱这个东西对于中国民族财团来说就是一堆废纸,财团真正的根基是资产。

    那些资产才是最大的财富。

    那些卖掉资产的商人,就算是手上有钱又怎么样,总有一天会败掉。只有手里有资产,才是长久之道。

    财团就像是一个饕餮巨兽,将不断的吞并各种优良资产。
………………………………

第315章 猫玩老鼠

    段祺瑞和张作霖的妥协,他们自身的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但是他们把各自的利益集团彻底的出卖了。

    特别是北洋财团,这是一个由众多晋商和北方商人组成的财团,拥有大量的股东,在中华民国的市场中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资本力量。尽管相比中国民族财团来说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但在民资当中却是庞然大物。

    奉系财团,则是奉系军阀的利益集团,张作霖卖得很比段祺瑞更干脆。

    起码在座的这些人,如今是皆大欢喜。

    欢喜的背后,必然有人要哭。

    这种强强联合,吞并弱小资本的行为,自然会导致大量商人破产。错就错在,那些商人意图组建财团,已经威胁到了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霸权地位。

    既然要参与到这场游戏之中,就要为他们的盲动付出足够的代价。

    不论是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实际上都是违逆大环境的产物。在西北财团成功崛起为中国财团后,中国已经不存在其他财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