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禁卫军士兵最为恐惧的不是冲锋枪,而是那些霰弹枪,这些霰弹枪可不是那些沙枪能比的。那些沙枪顶多也就是把人打成麻子脸,但是西北军的霰弹枪却是能把整个人的脑袋都打成烂西瓜,绝对的惨不忍睹。

    西北军士兵在堑壕中清理禁卫军的时候,会按照训练时的做法,将冲锋枪和霰弹枪集中布置在前面。在弧形的堑壕内,只要迎面碰上敌人,一个照面就能把对方干趴下。

    不一会西北军就打出了气势,禁卫军退守第二道防线的时候,西北军一鼓作气,杀向了禁卫军的第二道防线。

    在炮兵的配合下,禁卫军的防线没有支撑多长时间,第二道防线不到十分钟便被西北军突破。

    随着西北军的四面进攻,禁卫军已被压缩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

    就在这个时候,战场上却是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那就是沈凝云带着几个实验师军官来到了前线。这可把那几个师长吓得把警卫纷纷调了过去。

    “真是胡闹啊~!少帅跑到前线来干什么?”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如此,谁都明白,不管少帅是姓张还是姓沈,因其是独苗一支,未来肯定是西北继承人。若是少帅在前线出了问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沈凝云跑到前线,见一堆警卫跑过来保护他的安全,并不是很在意。而是躲在堑壕里,专心的用潜望镜看着前线的状况。

    作为一个超级特工,如果说是特工技术,那是无人能及的。但是战争指挥方面,沈凝云却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此时上战场观察,自然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

    另外一个,也是为了接下来创建实验师做相关准备,沈凝云这次上来,主要是观察西北军的炮火密度在战斗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效果。因为沈凝云正打算把迫击炮弄出来。

    “少帅,我们的单兵火力确实很猛烈,接连就撕开了禁卫军的防线,现在已经把禁卫军压缩到了一块不足5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实验师副师长胡静林对沈凝云说道,“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次炮火准备,然后展开最后的歼灭。”

    “嗯!我们一会看看打得怎么样。”沈凝云点头说道,很专注的观察着战场,胡静林站在一边,心里也拿捏不准这个少帅。

    少帅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身材高大,看上去却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而且举止老成,丝毫不见少年人的焦躁模样。

    作为西北陆军讲武堂第三届成绩最好的毕业军官胡静林来说,他很精通战术理论,因此被调入了这个刚成立的实验师。

    不过到了这个实验师之后才发现,这个实验师还在组建之中,本来是计划从各师当中抽调精锐士兵进行组建,但是突然碰上了一场战争,实验师的具体组建只能延后。

    对于这个实验师,胡静林猜测是西北为了让少帅接班所做的铺垫,具体能不能按照计划目的对战术、装备实施改进,还是得靠自己努力了。作为陆军讲武堂第三届成绩最好的胡静林来说,这方面尽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他认为还是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把这个实验师带好。

    就在这时,阵地上升起了一发信号弹。

    “进攻开始了。”胡静林在望远镜中看着前方的战场说道,沈凝云把潜望镜丢到一边,也站起身拿着望远镜观察起来。一旁的警卫想要说什么,被沈凝云摆了摆手挡在嘴里。沈凝云感觉的命没那么衰,禁卫军的重型火力基本被打掉,怎么可能出什么意外情况。

    信号弹升空后,西北军炮兵再次对禁卫军进行了一轮狂轰滥炸,不过这次炮击禁卫军的主力是师级炮兵营、团级炮兵连,以及营级炮兵。

    师级炮兵覆盖整个阵地的重点区域,团级炮兵、营级炮兵覆盖其单位进攻方向的区域,形成大、中、小各自划分负责区域的炮击格局。

    禁卫军困守的那巴掌大的阵地上,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西北军的速射炮以极快的射速向禁卫军的阵地上倾泻着火力。

    “这速射炮的声势确实很浩大,但发射的是霰弹,对于躲在堑壕里的敌人并没有太大的打击效果。”胡静林对沈凝云说道,沈凝云点头说道:“这东西确实是该淘汰了。”

    西北军装备到营级的速射炮,尽管射速高,杀伤面积大,射程也够远。但是对堑壕内的打击能力并不怎么样。因为这玩意是加农炮类型的,弹道不是弯曲的,无法将炮弹打进堑壕内。

    当战争发展到这个时代,敌我双方大规模挖掘堑壕以保护士兵已成为主流战术,就连清军也都熟练的掌握这一套路,加之速射炮重量不够轻便,一定程度上影响行军速度,所以已不适合继续装备。

    “不过野炮、山炮这些玩意,性能也不怎么样,我们得研发一种即轻便,射速又较快,能直接对步兵进行支援的火炮。”沈凝云继续说道,一边观察战场局势变化。

    战场上,尽管75速射炮没有发挥出多大的杀伤力,但是团级的105mm榴弹炮却是威力不小。

    很多禁卫军士兵就算是躲在堑壕内,依旧被榴弹炮的炮弹砸进堑壕而造成了杀伤。而且禁卫军的堑壕挖得不是太规范,弧线比较小,造成冲击波能延伸出较长距离。

    当西北军的师级炮兵停下来时,西北军的士兵向禁卫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禁卫军士兵也在上演着最后的疯狂,当西北军士兵摸到禁卫军阵地400米外的时候,团级炮兵开始停止了炮击,只剩下营级炮兵在对西北军士兵进行火力掩护。

    一些禁卫军士兵把脑袋冒出堑壕,禁卫军将仅存的十几挺机枪架了起来。

    只见西北军的进攻并非是一窝蜂的一拥而上,而是各自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向禁卫军交替掩护前进。

    负责掩护的士兵,充分的利用地形掩护,华北平原没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西北军士兵就趴在弹坑里,对冒头的禁卫军进行射击。

    西北军的士兵枪法级准,让这些禁卫军心有余悸。一些禁卫军士兵刚把脑袋伸出来,啪的一声枪响,脑袋被打成了烂西瓜。前面一个小洞,后面却是一个大洞,脑袋里的东西一股脑的被带了出来,红的、白的混合在一起飞溅到了后面的地上。

    一个弹坑里,一个狙击手小组正在那里寻找着有价值的狙击目标。

    “10点钟方向,一挺机枪。”观测员拿着望远镜飞快一扫,马上找到了一挺正准备向西北军开火的重机枪。

    狙击手立即将枪口对准10点钟方向,迅速锁定目标。因为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比较小,视界不大,因此寻找目标并不那么容易,所以得有观测手配合。

    被锁定的那挺机枪的机枪手此时已经开始疯狂的向西北军士兵扫射,当即几名西北军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但因为西北军士兵匍匐在地面交替掩护前进,一旦遭到重火力打击就全趴在地上,因此没有造成多少伤亡。

    狙击手瞄准那名禁卫军机枪手,果断的扣动了扳机。

    砰!

    子弹从那名机枪手的面门穿入,连一声闷哼都来不及发出,那名机枪手便被子弹的惯性往后一带,然后趴倒在一边。

    刚才还在疯狂扫射的机枪顿时哑火,被封锁区域内的西北军士兵立即从地上爬了起来,弯着腰向几十米外的禁卫军阵地冲了过去,后面的士兵立即对他们进行了火力掩护,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对着禁卫军的阵地一阵快速的点射,将那一段堑壕内的禁卫军压得抬不起头来。

    冲在最前面的一名西北军士兵极为高大,才冲到七十米外,便掏出手榴弹在嘴里一咬,向禁卫军的堑壕投掷了过去。

    手榴弹被他精准的丢进了禁卫军的堑壕内,禁卫军士兵连捡起来丢回去的机会都没有,只听一声‘轰’~!的爆炸声,手榴弹在堑壕这样半封闭的空间内爆发出了强大的冲击力,尽管西北军的木柄手榴弹的破片不多,但在这样的冲击力之下,爆炸点周围的十几名禁卫军被爆炸的冲击波震得当场眩晕过去,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一片轰鸣声。

    趁着这个空档,十几名士兵一口气冲到了禁卫军堑壕前四十米外,顿时手榴弹如雨点一般丢进禁卫军的堑壕。

    能把手榴弹扔出七十多米的那只是少数上等兵的能力,这需要考验身体素质,得‘天赋异禀’才行。但是四十米这个距离对于西北军来说不是问题,西北军的及格标准尽管是三十米,但士兵普遍能丢出四十米。也有一大批士兵,能丢出五十米的成绩。

    这些手榴弹并不是每一个都精确的丢进了堑壕里,但是大部分都相当精准,西北军这些年的苦练并非是白练的。

    随着一声声的爆炸,前方堑壕内的抵抗被彻底压制了下去。

    “冲啊!”前面的西北军士兵爆发出一声呐喊,突击手手持冲锋枪冲上了禁卫军的阵地,几名禁卫军士兵疯狂的端着刺刀朝着那名率先冲上阵地的突击手扎了过去,那名突击手果断扣动扳机。

    砰砰砰……

    冲锋枪那狂暴的枪声顿时响了起来,那名禁卫军士兵被当场打成筛子。

    西北军装备的冲锋枪是历史上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mp18,噪音很大,以至于这段阵地里的禁卫军听到这个声音后都忍不住浑身颤抖了几下。这种枪声,是让禁卫军最为害怕的。

    扫死了下面的的禁卫军士兵,那名突击手直接跳下堑壕,一阵疯狂的扫射,将子弹一股脑的打了出去,迅速的清理出了一片安全地带,后面的西北军士兵陆续也跳进了堑壕中。

    因为堑壕被挖成一个弧度,因此并非是能看到整条堑壕内的敌人。跳进堑壕内的西北军士兵迅速根据武器的不同,分配好了前后位置,然后沿着堑壕扫荡过去。

    最先冲上阵地的一个班,以装备霰弹枪的突击手在前,装备冲锋枪的突击手和装备轻机枪的火力手在后,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临时突击小组。或是组成一个倒三角的突击小组,开始清理堑壕内的禁卫军士兵。

    不过他们只清理了一段距离后,便开始在堑壕内如同钉子般守在那里。后面冲上来的部队,迅速通过禁卫军的这道堑壕,向纵深进行穿插。然后将禁卫军的堑壕分割成一段一段,接着集中自动火力和优势兵力,对堑壕进行挨个清理,击毙或俘虏堑壕内的敌军。

    禁卫军尽管抵抗得很疯狂,但在西北军的凌厉攻势下,以及装备的巨大差距下,被打得几乎是没有什么还手之力。只能在西北军冲锋和近距离战斗中对西北军造成少量杀伤,而禁卫军的士兵却被西北军用自动火力大量杀伤。

    禁卫军最后的一块阵地,不到三十分钟就被西北军冲击得千疮百孔,最后一批禁卫军被分割成十几块。

    当西北军在堑壕中站稳脚跟,不主动进攻的情况下,禁卫军士兵那可怜的步枪火力和拼刺刀的近距离作战方式,根本无法把西北军从堑壕里撵出去。其结果就是,西北军开始调集优势兵力和优势火力,以娴熟的战术配合,对分割成十几块的禁卫军一口一口的吃掉。

    良弼被分割在了其中一块阵地里,身边是一群彷徨不安,不知所措,如丧考妣的禁卫军士兵。

    他们被彻彻底底的给战术分割了,被包围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空间内。

    “大人,我们败了。”一名协统哭丧着脸对良弼说道,“我们还是投降吧!”

    良弼推了推他的圆形眼镜,平静的说道:“你们投降吧!”

    “大人你呢?”

    “我?呵呵!我为宗室而战,有负宗室所托!”良弼露出了一个惨然的笑容,他拔出了手枪,没有任何犹豫,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砰!

    铁良应声而倒。

    “大人,大人……”周围的禁卫军士兵都惊呆了,随即悲愤的抱住良弼的尸体,纷纷恸哭哀嚎。
………………………………

第102章 大捞一把

    1907年10月25日,铁良兵败自裁禁卫军被西北军全歼于河北保定郊外,尽管良弼是满人,但其作战意志及视死如归的精神,还是受到了西北军的尊敬,西北军对其遗体进行了火化,然后葬于保定郊外。

    满清禁卫军2。5万士兵,被西北军击毙近1。5万人,俘虏不到1万,其中大部分带伤,重伤者多达3000余人,很多都抢救不过来。

    歼灭了满清禁卫军,京畿地区兵力空虚,袁世凯所带领的三个镇北洋军出工不出力,对清廷应付了事,西北军已无后顾之忧,立即挥兵北京。

    当西北军再一次兵临城下,整个北京都一阵压抑。慈禧老佛爷被吓得直接逃出了北京城,这次慈禧带着光绪跑到天津去了。

    西北军围住北京,后方迅速调来150mm加农炮,对着北京城墙一阵狂轰,此时的西北军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那支只能用重机枪和炸药进行攻坚的军队了。

    1907年10月30日,西北军成功在北京西段城墙炸出一个缺口,西北军于当日攻入北京城。

    此时的北京城,在西北政府看来就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攻入城内的西北军,立即封锁街道,维持好治安,迅速的将整个北京城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沈凝云亲临北京,西北军情局列出了一个名单,沈凝云将名单交给赵维书,说道:“赵叔,名单上的全是我们这次要抄家的对象。”

    赵维书接过名单一看,上面全是满清贵族的名字和住址之类的信息。

    “庆亲王奕劻也要抄?”赵维书在名单上看到了一个很显眼的名字,不由迟疑的对沈凝云问道。奕劻可是帮了西北军大忙啊!

    “当然,就属这家伙最肥,资产起码上亿两白银。”沈凝云坚持道,“就算是只把奕劻这家伙抄了,我们的未来几年的军费问题就解决了。何况这北京城内,还有大大小小的一堆王爷什么的,那些人虽然没有奕劻那么有钱,但普遍还是有几百上千万两银子家产的。我们这次好不容易打下一次京城,不狠狠捞上一把绝对是对不起西北人民啊!”

    “就你小子精,这要是一抄,日后那些满人还不恨我们入骨啊!”赵维书笑骂道,沈凝云随即说道:“怕什么!这叫财富再分配。再说了,中国四亿多人,有的是对象可以团结,他们恨也不会让我们少块肉。”

    “的做,把他们全抄了。”赵维书也两眼放光,他和张奎发一样是当土匪出身的,虽然是义匪,但也是抢钱的啊!这不,一堆满清皇亲贵族的名单正摆在眼前,可以一个挨一个的抢过去。

    “赵叔,我们这次抢上一把,如果干得漂亮点,起码五六年的军费都不用发愁了。”沈凝云不由露出一个十分奸险的暗笑。

    “这不是抢,这是财富再分配。”赵维书一脸严肃的用沈凝云刚才说的话来教育了一把沈凝云,沈凝云瞬间无语。

    攻入北京城城内的西北军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分成若干个‘抄家小分队’,开始满北京城的对那些满清皇亲贵族们进行逮捕和抄家。

    北京城的老百姓傻眼了,之前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那是封锁街道挨家挨户的进行抢劫,然而西北军却是对那些普通老百姓秋毫不犯,对街上那些商铺也不强买强卖,买东西都会付钱。但是,却把那些皇亲贵胄们给抄家了。

    那些满清的皇亲贵胄,以及满朝大臣也都傻眼了。西北军入北京城,竟然毫无顾及的就把他们抓了起来。

    抓起来干嘛?

    拷饷啊!

    人是会藏钱的嘛!不拷问拷问如何压榨最后一滴油水呢?

    那些满清贵族一个个养尊处优,哪里受得了大刑,刚上了一些小手段,就让一群满人连哭带喊的供出了他们藏钱的地方,或是把钱存在了什么钱庄或外国银行。

    而那些被慈禧丢在北京的大臣们,同样一个没被放过。

    要说大清朝什么样的人最富有?那自然是当官的了。商人再富裕,顶多也就是几百万两,上千万两也有,但很少。

    然而只要有权力,向庆亲王奕劻那样搞到上亿家产的都有。还有盛宣怀那家伙,更是靠与日本人勾结等手段,搞了几千万元的家产。

    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可不是吹出来的。

    实际上这个时代,中国还是有钱的。只是大量的钱,都进了这些当官的口袋。普通老百姓的钱,则被掠夺了很多,但是这些当官的手上的钱却是没有被掠夺啊!

    打败仗赔款了,那也是靠增加税收,剥削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钱。洋人对中国输出商品,那也是民用商品什么的,也是老百姓的钱。就算是列强在中国抢劫,也只是个别地方被抢了,那些达官贵人们没有被抢啊!

    就算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很多达官贵人们还是没有被抢,被抢得比较严重的还是那些商铺,以及普通老百姓。

    等于说有大量的钱,还是在那些达官贵人手里的,而他们也是最有肉的肥羊。

    西北政府不需要团结他们,完全可以全部抢过去。

    只见一箱接一箱的战利品被西北军给查抄了出来,特别是庆亲王奕劻的府邸被查抄后,更是收获丰富,白银和黄金就查抄了一大堆,其价值起码八千万两白银。加上庆亲王奕劻供述出来的银行存款,以及那些古玩奇珍等等物件,价值满打满算都有上亿两白银了。

    那些被列入名单的达官贵人们,个个家里都查抄出了不少东西,最少的也有十几万两,不过很多官员都习惯把钱藏在老家,因此让沈凝云感觉很可惜,不能一网打尽啊!

    不过当所有战利品被集中到一起时,却是把沈凝云给吓了一跳。尽管全部东西的价值还没有算出来,但光是现银和银票、存折之类的价值加在一起,就高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了。

    西北军这次抄家,几乎把整个北京城内的达官贵人能抢的都抢了一遍,而且还动用酷刑的手段进行逼问,榨得一干二净。

    “哈哈!抢劫果然是最快的发家致富路啊!”沈凝云不由再次相信了这一真理,欧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还不是全世界到处抢劫。

    当没东西可以抢的时候,欧美又开始宣传文明了,然后开始压榨各国的原材料资源及劳动力资源。

    光是这两亿两白银,就足够西北军未来五年的军费了。

    此时西北军的军费支出并不高,陆军规模才十五万,如果加上这次收编的15万新军,陆军规模也才30万而已,另外增设实验师这些部队,未来几年内西北军的陆军兵力最多不会超过35万。

    35万陆军,军饷一年只需要1500万银元就够了。加上装备制造、维护的费用,以及训练消耗等等,一年军费只需要4000万银元左右。

    两亿两白银,相当于2。77亿银元,六年的军饷都够了,这妥妥的都是战争红利啊!难怪沈凝云不兴奋。

    抢劫致富路,果然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就吃好几年。

    不过目前世界上最多钱的并不是中国,在中国内部也抢不了几次了。抢汉人的钱是万万不能做的,作为一个汉人政权,团结的自然是汉人。能抢的,也是如今的满清达官贵人,满清是异族政权,就算是抢那些汉族官员,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毕竟他们是给异族当狗腿子,抢了不会引起内多大的内部问题。

    钱最多的是英法等欧美国家,日后要想继续抢劫致富,就必须抢欧美的银子,才能像现在这样,一抢就是一大把银子。

    当然,西北军的在北京大肆查抄那些满清达官贵人们,还是引起了一些反弹。例如那些之前还在观望的一些官员,很快都知道西北军的‘真面目’,要想让他们支持继续西北政府取代满清政府是不可能的了。

    一时间西北政府在那些满清官僚眼里就是臭名昭著了,只不过西北政府并无接管整个中国的意向,因此也并不需要怎么争取他们。

    此时的中国就是一个烂摊子,在无绝对权威的时候,是压不住的。西北政府没有贸然接管整个中国,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所以西北政府也不介意得罪那些满清官僚。

    一时间《大公报》等报纸都纷纷报道了西北军的这一行径,批判者有,赞赏者有。

    批判者认为,西北军匪气不改,便如昔日的李自成的农民军入京一般,大肆的拷饷,结果军队迅速**。

    这是在暗指西北军就像是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终究不成气候。

    但是上海《西北日报》则轻描淡写的进行报道:“西北军进入北京后,秩序井然,对百姓秋毫无犯,官兵买卖公平。同时西北军对北京城进行了财富再分配,并对作战中损毁的百姓资产进行赔偿……”

    一句财富再分配,就将抄家的举动轻描淡写的概略了过去。后面重点报道西北军如何如何的纪律严明,其中一大篇是报道西北军赔偿老百姓被损毁财物的。如保定老百姓,战斗中被损毁的庄稼、民房,人员伤亡都列入赔偿范围。

    这样的赔偿只是小钱,但是却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经过报道后,民众普遍支持西北军,并支持西北军对那些达官贵人的家产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