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炼钢炉,这东西的建设速度还是很快的。矿山产能建设方面,主要以向露天开采技术方向发展。那时候钢铁增长速度就快了。露天开采得有更大的挖掘机,西北的挖掘机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并越造越大。

    “这有点难度,不过如果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还是可以达到的,只是成本更高。”白成明估计道。

    “成本高不是问题。”沈凝云当即说道,1914年期间那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要爆发的,到时候2000吨钢铁哪里够用。

    毕竟中国这么大,到时候要发展的不仅是西北省份,还有其他省份也是要发展的。中国四亿人口,钢铁消耗量就大了。加上都时候要大量出口,钢铁哪里会嫌多。

    就算是出口不给力,中国能建设的项目多得去了,还会愁钢铁没地方用不成?

    就像是德国,钢铁产能高到1300万吨,钢铁没地方用的情况下,修了9。8万公里的铁路,相当于德国到处都是铁路网,甚至是把铁路修到工厂门口。要知道就算是后世的中国,铁路也仅有十多万公里。

    当然,时代不一样,这年头没有汽车。所以铁路非常重要,德国人相当于是把火车当汽车用。

    现在德国的铁路网修好了,钢铁没地方用,资本实在没地方投资的情况下,则开始大造军火、军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必然爆发的,因为德国容克财团必然要向外扩张。

    就算不爆发,中国也有大量的铁路、公路要修,还要造大量的汽车、农机、施工机械等等。

    四亿多人的庞大市场,2500万吨的钢铁产量平均一下,每个人的钢铁根本就没多少。

    如今西北的钢铁不够用,主要是因为家庭汽车的销量迅猛增长,这主要是战后老百姓手上的战争券多了,能买得起大件商品。才导致原本以为够用的钢铁产能现在完全不够用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铁路必须打通。两三年内欧洲必然爆发一场大战,到时候我们直接从西域出口商品,就必须打通波斯方向的出海口。所以我们得把铁路修到波斯沿海港口去。”沈凝云又抛出了一个目标。西北集团立即将铁路修到波斯边境,而要想修到波斯沿海,则需要军方的配合。

    沈凝云来到最高统帅部,与军方高层商讨战略铁路的问题。

    王东升说道:“波斯现在也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国家,此前波斯之所以没有被英国完全政fu,主要是因为俄国的势力也介入了波斯,从而形成了平衡。如今虽然俄国的势力依旧接触着波斯,但战后已经大为削弱。现在我们西北政fu必须介入波斯,才能形成新的平衡。”

    “我们要取代俄国人在波斯的地位。”沈凝云直接说道,“只要我们把铁路修到波斯,我们就对波斯形成快速的军事干涉能力,到时候英国俄国都要靠边站。”
………………………………

第166章 海关变动

    铁路修到伊朗出海口,那是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口方便。{请在百度搜索哈,首发全文字阅读}而此时钢铁不够用要进口德国的钢铁,西北集团不得不考虑进口的问题。

    “我们在战争期间虽然没有停止向国际市场出口商品,但是国内的民族市场上却让各列强的商品出现了一次市场****。尽管我们依旧占据着的部分市场,但是列强还在持续的掠夺我们的矿产资源。”沈进文拿出了一个写着数据的文件,沈凝云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发现三个季度中,********进口的商品总额达到了3000万元。同时还出口了不少矿产资源。

    “那我们就让中央把海关交给西北政fu来管理,然后提高商品进口关税,同时也提高矿产资源出口关税。”沈凝云对父亲沈进文说道。

    “这样一来,会不会导致列强同样对我们提高商品关税?”沈进文迟疑的问道。沈凝云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必然的,但是我们现在少出口一些也无关紧要,等欧洲人打起来了,那时候是他们求着我们出口。”

    “那就这么办吧!”沈进文同意了这个办法,两人显然把中央的意志完全忽略了。

    北京,新华宫。

    袁世凯正听着各省秋收的报告,今年各省的粮食可谓是大丰收。因为今年推广了高产抗倒伏小麦和杂交水稻,加上化肥的应用,各省粮食大幅度增产。尽管普及面还不完全,但是所产出的粮食已经非常够吃了。

    而且西北集团还对国内粮食价格进行了调控,因为一时间市场上的粮食比较多,因此西北集团大量买入粮食,以平抑粮价。西北集团同时减少西北的粮食种植面积,增加饲用玉米的种植,及棉花种植面积。

    所谓谷贱伤农,由于各省粮食增产,吃是绝对够吃了。这年头才四亿多人口,耕地却并不比后世的中国少太多。

    因此西北集团决定减少西北的粮食种植面积,将土地用来发展养殖业,从而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样的调控之下,这一年各省百姓的收入都比往年要好得多。相应的税收也就增加了。

    加上各省百姓移民到西北去不少,使得关内人口压力降低,使得关内各省的民生也较为乐观。

    就在这时,********总理宋教仁急匆匆的进了新华宫。袁世凯顿时笑容满面的站了起来,问道:“遁初可是有事?”

    “西北政fu不久前向中央提出,要接管中国海关。”宋教仁半喜半忧的回答道,袁世凯楞了半响,问道:“怎么突然西北政fu想要海关?”

    “西北政fu的理由是与俄国打了一仗之后已经没钱了,必须用关税来弥补西北政fu的财政赤字。”宋教仁说道。

    “没钱,这确实不太可能。”袁世凯微笑着摇头道,说道:“西北军攻入俄国的时候,沈定邦可是让西北军把所过之处能抢的都抢了一遍,没钱只是理由而已。关税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以西北的底气,未必会和我们争。西北政fu的真正用意,应该是想要提高商品进口关税,从而将洋货全部扫出去,使西北工商独霸中国市场。”

    “那岂不是会惹怒洋人?”宋教仁不解的说道。

    “今非昔比了,西北军打赢了俄国,就算是和列强撕破脸皮,列强又能如何?”袁世凯分析道:“英法美等国远隔万里汪洋,所持者不过坚船利炮,但是船还能在地上岸上跑不成?一旦列强的军队上了岸,在西北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列强所图者,不过是殖民利益。如果他们派重兵来攻打中国,花费太过巨大,还可能血本无归。就算是我们********提高关税,列强顶多是口头上抗议一番,反正是得罪人的事,西北政fu要海关便给他们就是。”

    “这倒也是。”宋教仁点头道,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把海关交给西北政fu自然是更好的,因为西北政fu有底气和列强叫板。宋教仁虽然比较支持袁世凯,但是从国家前景出发,认为袁世凯能比较好的带领中国,但是西北政fu所表现出来的潜力却是更强大的。

    因为宋教仁没有被刺杀,此时的宋教仁已成为国民党的党魁,因为宋教仁带领国民党赢得了大选。

    尽管国会受西北政fu控制,但是西北的参议员和众议员都是无党派人士,党派当中还是民国党的人数最多。但是孙大炮身边还有一群心腹死忠,因此如今的国民党已处于一种半分裂的状态。

    袁世凯因为有了宋教仁的支持,也得到了大部分国民党议员的支持。

    宋教仁走后,袁世凯长子袁克定问道:“父亲,我们真要把海关交给西北政fu?”

    “那还能怎么办,我们能不给吗?”袁世凯脸上没有笑容,而是有些严峻的问道。

    “那我们还算中央吗?”袁克定抱怨道。

    “是不是中央,那是人家说的算。让我们当中央,那是西北政fu还需要我们。”袁世凯淡定的说道,袁克定嘟囔道:“今天西北要海关,明天可能就要别的,迟早有一天我们都会被西北给吞了。”

    “放心,西北不敢打的。”袁世凯非常淡定的喝了口茶。

    袁克定不确定的说道:“可是西北军连俄国人都打得过,怎么会面对关内各省不动心?”

    “关内十八省,加之东北三省,除去甘肃、陕西、浙江、福建,亦有17省在我中央行政之下,而四川则暗地中被西北所掌控,我们还有16省。这16省乃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西北历来都对关内极为在意,但是你没从中俄之战中看出什么来吗?”袁世凯笑着问道。

    “孩儿愚钝。”袁克定想不明白。袁世凯指点道:“西北要拿下关内,前清时期便已具备相应实力,但为什么没有打?因为西北怕中国被打乱了,他们如果要打,还不如向外扩张,把屠刀对准列强。而且名义上我们是有行政权,但关内这块饼,实际上却是西北吃得比我们还要多。因为西北的利益,重在工商之利。西北是汉人政权,要想吃关内的饼简单得很,因为大家都是汉人,不会对西北有所排斥。只要西北在名声上做好了,就没有谁敢阻拦西北吃关内这块饼。”

    “当初辛亥年推翻满清之时,西北并非没有能力吃下更大的地盘,但却只拿下浙江和福建,世人皆以为西北鼠目寸光。然而中俄战争证明,西北依旧在不断的积累实力。当初只是怕贸然把关内这块饼吃下去,会把自己撑死。因为列强不愿意看到西北统治整个中国,一旦西北把这块饼吃下去,撑死虽然未必,但却很可能得不偿失,于是还不如继续积攒实力。”袁世凯继续说道:“如今西北经历张奎发和沈进文两代人励精图治,轮到沈定邦掌权后便锋芒毕露,震慑群雄,整个中国无人可忤逆其意志。”

    “既然如此,那岂不是更容易吞并中央?”袁克定不解的问。

    “西北即重工商利益,便与我们没有利益冲突。一旦中国乱了,那么就严重损害了西北的工商利益。所以西北就算要吞并中央,也不可能是武力吞并。只要不是武力吞并,就又很大的回旋余地。”袁世凯说道,“最重要的是,只要我们不去勾结列强出卖国家利益,西北也就不会找我们麻烦。”

    “原来是这样。”袁克定不由呆了呆,随即问道:“此时列强意图用我们去抗衡西北,我们还要继续扩军吗?”

    “扩军是必然的,起码我们在兵力上不能比西北少太多。”袁世凯点头道,“但是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按照列强的吩咐去做事。”

    “我明白了,父亲。”袁克定点头道。

    西北政fu与北洋政fu就海关问题,进行了接下来的深入谈判,谈判进展较为顺利,西北政fu以每年交给北洋政fu1500万元的条件,换取到了中国海关。同时西北政fu加大对北洋政fu的资金贷款,北洋政fu与西北政fu签订了一份高达3亿元的借款合同。

    这笔借款合同,将用于中国关内各省的教育、医疗、救助、农业等方面的建设,并有一部分钱将用于支付北洋军的军费。

    袁世凯正式当上大总统后,北洋军的规模同样也在不断的扩充。北洋集团计划在两年内将兵力扩充到上百万。

    北洋军的扩军计划,得到了列强的支持。西北政fu也未反对,因为西北政fu根本不在意北洋政fu有多少兵力。

    因为北洋政fu手上没有工业,也没有预备役体系。根本无力威胁到西北政fu的超然地位。

    战争打到这个时代,是大兵团,大工厂和大实验室为主流,北洋军的兵力就算达到上百万,依旧不算什么大兵团。大工厂和大实验室也不具备。

    不过在列强看来,北洋军却是成为制衡西北军的主要力量。

    西北政fu尽管每年要付出1500万元,此时的中国海关每年也就是这个水平的收入。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关税收绝对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因此西北政fu并不吃亏。

    1912年10月,北洋政fu宣布将中国海关移交由西北自治政fu管理,各国纷纷表示强烈关注。

    各国显然敏锐的意识到了,中国关税将迎来一次巨大的变动。
………………………………

第167章 剿匪缉毒

    春节很快也来临了,西北经济依旧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哈由于内部市场非常繁荣,加上大量的投资又加剧了繁荣,西北经济一路看涨。

    西北的汽车制造业空前繁荣,在家庭汽车方面,因为内部具备了消费能力,因此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而在货车的制造方面,财团的订单从未断过,大量的汽车被制造了出来,普遍的应用于货物运输。

    农机制造方面,拖拉机制造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年产拖拉机突破百万辆,大量的拖拉机应用于农业运输,并向外省大量输出。

    收割机、摘棉机、耕耘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的制造规模也在1912年扩大了不少,财团的机械化农业种植面积这一年突破了3000万亩,机械化农业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施工机械方面的制造规模也在扩充,西北的施工机械制造业凭借先进的油压技术,使施工机械具备了实用性。

    沈凝云下半年一边在做军事建设方面的规划,一边还在参与制造业技术的研发。

    在机床技术方面,西北机床制造厂将油压技术、电焊技术结合到了机床上,油压技术相比电动机来说,更方面做垂直加工。而电焊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使机床具备电焊能力,很多需要铆接的工序被快速的电焊所取代。

    并且机床开始向半自动技术,半自动和全自动机床,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也是可以实现的技术。

    其中半自动比较简单,全自动会复杂一些。

    半自动机床,大概是五六十年代的技术,到了七八十年代开始淘汰,七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全自动技术的时代。后来计算机的发展,又出现了数控机床,不过那是九十年代后的事情了。

    半自动机床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以降低军火生产成本。这些最先进的技术,已开始计划在军工业首先应用,再普及到民用制造领域。

    西北的制造业发展速度,可以说逐渐将世界各国都甩到了身后。西北精密制造业无时无刻都在制造新的制造设备,并不断的更新换代,生产力也随着不断的更替而不断上升。同时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之中。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东西,也是最实在的。技术越强大,生产力越高,战争潜力也越大,老百姓也能越富裕。

    而此时世界各国在制造业方面,才刚刚走入精密化时代。只要制造业技术超过了欧美各国,其他的基础设施什么的,实际上也很容易赶超,只要让老百姓都有活干,在市场经济的繁荣刺激下,建设个十几年就能迅速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来。

    1912年年底,西北政fu向波斯边境集结了8万兵力,与俄国、英国形成三股势力介入波斯。********西北政fu在波斯成立了大使馆,并与波斯王朝建交。就修建铁路、港口一事,西北政fu正在和波斯政fu商讨。

    波斯此时是夹缝中生存,对于西北政fu的介入,波斯政fu较为欢迎,因为西北政fu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殖民‘欲’望。只想在波斯获取铁路和出海口,并对波斯进行一些商品输出。作为交换,西北政fu将向波斯政fu提供一笔3000万元的军事贷款,并帮助波斯训练陆军,以加强波斯的军事实力。

    英国政fu对此提出了抗议,并威胁波斯政fu,不允许波斯政fu接受西北政fu的军事贷款。

    贷款是一种剥削手段,一旦被债务缠上,每年都得支付一笔利息。如借了3000万元的贷款,那么每年5%的利率,分30年偿还贷款的话,本息加在一起将会达到近6000万的程度。

    当然,这样的利率并不高。但问题是这些贷款将用于购买借款方的商品。西北政fu提供给波斯政fu的是军事贷款,也就意味着将用于购买西北政fu的军工产品,这些军工产品本身是存在利润的。

    相当于这3000万元的贷款中,西北政fu实际上要付出的并没有那么多,以西北军工业的生产力及利润,只需要付出不到1500万元,并且这些钱还是支付给生产军火的工人,工人消费后又产生利润,这些钱转来转去还是在西北政fu手里。而波斯政fu则获得了一批军火后,要在30年内支付近6000万元的还款。

    还不起钱怎么办?

    那自然就是割肉还债了,用其国内的铁路、矿产资源的归属权来还债。

    向他国提供贷款是英国对各国的盘剥手段之一,当然其背后是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支持,这些借款都是罗斯柴额尔的财团所提供的,而操作方面则是由英国政fu出面,从而双方瓜分其中的利益。但是风险却是英国来承担,一旦其他国家不还钱了,这些债务则将由英国政fu来承担,相当于罗斯柴尔德财团怎么都不亏,只要英国能还得起钱。

    实际上欧洲各国被罗斯柴尔德财团玩到最后,每个国家都承担着一大批的债务,显然不是那么快能还得起的。后世罗斯柴尔德财团衰弱后,依旧是欧洲各国的最大债权持有财团。而随着一些国家经济的衰弱,要想还清这些债务显然是遥遥无期的。

    波斯(伊朗)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西北政fu可以放心的贷款给波斯,还不起大不了割肉还就是。西北政fu只要保证波斯不出现革命、政变等动荡就可以了。此时西北政fu的地盘扩张到了波斯边境,随时可以军事介入波斯,绝对比英俄两国还要快速。

    英国尽管反对,但是西北政fu在波斯边境部署了兵力,并开始支持波斯国王,英国要想让波斯不和西北政fu签订借款协议,只能采用军事手段。但是西北政fu同样可以采取军事手段,很可能就会酿成军事冲突。

    从效益上考虑,到时候要打赢西北国防军,起码得投入个上千万英镑,但是阻止波斯贷款,并不能给英国带去这些利益。

    因此英国仅限于口头反对,并且试图发动波斯政变。不过西北政fu派遣了军队对波斯国王进行保护,并且帮助波斯训练陆军,使英国发动波斯政变的意图一时无法达成。

    1913年年初,波斯政fu与西北政fu正式签订借款协议,波斯政fu向西北政fu借款3000万元用于军事投入。同时允许西北政fu在波斯境内修筑铁路、港口。并允许西北工业商品输入波斯。

    西北政fu的铁路,已经开始向波斯境内修建。协议签订后,西北政fu立即派遣工程师勘探波斯境内的铁路修建路线及港口修建工程。

    铁路和港口修成后,西北政fu将在中东获得出海口,商品可以通过波斯港口向世界各国进行出口。

    这一年春节西北大地上张灯结彩,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西北民众在庆祝这个最重要的节日时,比往年要热闹得多。

    春节放假七天后,西北各地又恢复了生产建设。尽管初春时气候依旧比较寒冷,但只是农业上停止生产,工业生产和建设活动依旧在进行。

    1912年年底,西北政fu开始接管中国海关,但并未立即对关税进行调整,而是将海关系统进一步完善。

    同时西北国防军开始了大裁军,很多士兵陆续退伍,战争期间动员起来的310万大军被裁减到了150万的规模。直接裁减了一半,大量士兵退伍,投入了生产建设当中。

    战争期间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士兵得到了提拔,被调入陆军讲武堂进修。并且开始实施轮职制度,部队内的军官定期进入讲武堂学习,空出的职位则由讲武堂完成学习的军官顶上。

    不过调动并不是太频繁,以免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现象。

    在裁军的同时,西北国防军开始向中国关内各省及东北三省增派剿匪、禁毒、稽查走私的部队。

    谢平澜,曾经引起丁未战争的西北潜伏军官,参与完对俄战争后,立即被提拔为师长。而且立即被派往东三省剿匪。

    1912年年底,谢平澜带领168乙种师乘坐火车抵达辽宁,随后在辽宁领取了剿匪所需的骡马、汽车等物资,以及大批的化肥等资农物资。

    为了与老百姓搞好关系,西北国防军历来都有向作战或驻扎区域老百姓发放物资的习惯,其他大多都是化肥等农用物资,军医也会定期下乡给老百姓治病。

    “东三省土匪多如牛毛,而且还有很多日本浪人在东三省大肆劫掠,是此次我们重点打击的目标,而辽宁地区,更是土匪肆虐的重灾区。”谢平澜在剿匪战前会议上说道:“而且土匪分散为小股,流动频繁。不过我们有军情局的情报系统支撑,可以锁定那些大股土匪的活动,但是那些小股土匪,就需要军民合作,由辽宁的老百姓为我们提供情报,因此各路作战部队必须严守军纪,努力与老百姓搞好关系。”

    “在作战方面,我们先将部队分为若干小股,先联合对大股土匪进行围剿,务必做到行动隐蔽,作战突然,不给各路土匪准备时间。在剿灭各路大股土匪后,再剿抚并用,让小股土匪下山接受再教育。”

    经历一个年底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