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赋-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殿下,只是如今北平的火药作坊,有一大半都在周毅的控制下,如果加强训练的话,恐怕弹药……”柳升有些担心的说道。

    “弹药问题你不用担心,那周毅的部队里,也就那几十杆火铳,根本用不着什么弹药。这次父皇不是有旨让我北伐么,那圣旨就是火药,他还敢不给?我不仅要要,我还要多要!”

    朱棣脸色一寒,对于周毅他已经隐忍了太久了,如果不是之前胡烨给他制定的大计划,周毅早就已经死翘翘了。

    “还有,多招募火药工匠,火铳用的火药质量太差,终究不是燧发枪的首选,我们要自己制造。至于神机营。现在也要扩大招募了,一百人的神机营能够影响战斗,但是赢不了战争,我看至少需要千人才行!”朱棣大声的说道。

    “殿下,燧发枪所需器材很稀有,一年来才造出一百,想要造出一千,恐怕有些难度。”

    “我会派人到各地去收集上好的钢铁,至于大宁的火浣布,现在已经是被山西的指挥使收回去了。这是父皇的旨意,看来父皇已经是将火浣布列为军事物资了,想要获得,恐怕是有些难度。”朱棣捋了捋胡子,然后说道,“现在只有三台热气球,根本就不够用。”

    张辅算是明白了朱棣让他将蒙古人的帅旗丢给宁王是个什么意思了,这就是藩王之间的政治,谁让北方最大的火浣矿就在宁王的辖区内呢。

    最终朱棣派人去了一趟宁王府。至于弄不弄得到火浣布,就不是张辅等人该管的事了,他们只要将热气球升上天就是了。

    张辅是个杀才,天生就喜欢打打杀杀。看见敌人,就跟看见待宰的羔羊一般嗷嗷直叫。但是作为张辅兄弟的胡烨,却一点都不喜欢打打杀杀,要不是朱允炆威胁。他都不会跟着朱允炆来泉州。

    但是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胡烨不想去打打杀杀,但是有人让他去打打杀杀。当然,能够有这个权利的,也就只有朱允炆一人而已。

    “殿下,微臣偶感不适,就不用随军出动了吧?”胡烨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一片,顿时有些颤抖,很像是有病的样子。

    因为这里不是平静无比的西湖,而是浩瀚无边的大海,现在胡烨后悔前几天的建议了,说什么要主动出击,现在好了,朱允炆倒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却也要拉着自己上船去杀倭寇。

    “胡院长,我看你身体健壮,昨晚还能一口气吃下三个鸡腿,哪里是有病的样子,莫不是害怕倭寇把你给掳了去?”云子宸很喜欢看胡烨这种样子,这回让他有些小兴奋,终于看到胡烨的窘样了。

    “呸!明明就是两个!”

    胡烨习惯性的跟云子宸抵嘴,但是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两个鸡腿跟三个有区别么?

    别的士兵一听就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是笑胡烨只是个孩子,还是在笑胡烨害怕上船。

    “笑什么笑!再笑俺打掉你的门牙!”

    见自家少爷被嘲笑了,老钱就不干了,抡起横刀就要去将离他最近的那个士兵的门牙打掉,结果被胡烨给拦了下来,因为小强已经冲上去将那个士兵的裤裆咬掉了,不过没有伤到小**,只是把遮羞布给扯掉了,花花绿绿的底裤就出现了。

    于是众人又是一阵哄笑,给出征前增添了一丝喜剧色彩。

    貌似朱允炆也被小强的娱乐精神给逗笑了,让那个士兵下去换衣物之后,便准备登船了。

    这船也不是什么大船,能装上两三百人已经够厉害了,这还是永宁卫从船舱里拉出来的,看样子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开过了,用朱元璋剥下来的军饷重新装修了一遍之后,才能出海。

    对于这个玩意,卢冰不是很熟悉,毕竟是在顺庆府当了一辈子旱鸭子,让他给船做评估,那不是赶鸭子上树么?

    但是他也知道一个事情,那就是朱允炆要出海,他必须得要制止,要是遇上什么风浪,他死了没事,要是朱允炆死了,他全家没一个能活下来的。

    “好了,不用多说了,我这次好不容易来一趟泉州,怎么能不出一次海呢?我倒要看看那些倭寇的老巢长什么样子!”

    对于知府和指挥使的劝阻,朱允炆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他做的决定是要出海,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既然阻止不了,那一群旱鸭子也就只有上船了,于是三艘刚经过装修的破船,便从晋江口出发,朝着大海航行而去。

    对于朱允炆做出的这个决定,胡烨是坚决反对的,就算是上了贼船,也是坚决反对的,没见老钱已经吐得连横刀都拿不起了么?

    这三条船一共就只装了一千士兵,还一大部分都是朱允炆从南京带过来的人,那些都是名副其实的旱鸭子,顶多也就是在长江和秦淮河去游了两趟,一旦进入到大海,立刻就上吐下泻,上船没一个时辰,就已经有一半丧失了战斗力。

    卢冰的士兵还好,毕竟都是泉州本地人,水性远远比朱允炆带来的人要好,虽然也有很久没有出过海了,但是也不会上吐下泻。

    至于朱允炆本人,从脸色上看,也不好受,只是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罢了,毕竟这个主意是他出的,总不可能连一个倭寇的影子都还没有找着,就自己先退回去了吧?

    胡烨、小强都比老钱好不到那里去,毕竟没有出过海,颠簸的太厉害。

    公输己倒是一点事没有,稳坐钓鱼台,看着前面的海鸟飞来飞去,还不时的扔出什么东西,结果一不小心就打下一只海鸟来。

    再航行了一个时辰,也不知道是航行了有多远,船上的士兵基本上都已经不行了,即便是朱允炆再坚持,也必须得要返航了,不然就算是找到了倭寇老巢,恐怕不是他们歼灭倭寇,而是倭寇歼灭他们了。

    然而就在朱允炆准备下令返航的时候,公输己突然站了起来,指了指前面一个若隐若现的东西。

    有经验的士兵立刻就知道前面肯定是一座岛,但是当他们拿出海图的时候,却在附近找不到有这样一座岛。

    朱允炆还是不甘心就这样返航,于是下令继续航行,到那座岛上再休息。

    很快,船队就已经到了小岛附近,由于大船吃水深,于是众人换乘了小船才登岛。

    朱允炆自然是不能第一个登岛,而是云子宸去打前锋。

    大致探明没有敌人之后,才让朱允炆上了岸。

    不上岸不要紧,一上岸朱允炆就吐个不停,想来在船上也是被憋坏了。

    上岛之后,胡烨便好奇的打量了起来,据他所知,东南沿海一代有很多这样的小岛,以明朝现在的航海技术,应该能够查明的,但是海图上没有标记,就说明明朝现在对海上的东西根本就不够重视。

    这岛也不算大,不过藏人也能藏个好几百人,所以等到上岸的士兵缓过劲了,朱允炆就下令地毯式的搜索,就算是绝地三尺,也要找到倭寇的踪迹,不然回去没法交代啊。

    胡烨则是一屁股的做了下来,晕船的感觉太难受了,一想到回去的时候还要再受折磨,胡烨就想在这里安家了,那感觉太难受了。

    “小子,你可听说过海外仙山?”

    这个时候,一直神采奕奕的公输己来到了胡烨身边,神秘兮兮的问道。

    “海外仙山?你该不会是想给我说,你也相信长生吧?”胡烨鄙视的看了一眼公输己。

    长生不死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朱允炆也不例外,公输己一问,朱允炆的耳朵就竖了起来,就带着云子宸走了过来,美其名曰是要听胡烨汇报情况。

    咱才踏上这座小岛一炷香的时间,汇报个什么情况,你丫找借口能不能找个靠谱的?

    “海外仙山确实存在,那里有着亩产几十石粮食,还有能够让人爱不释口的小玩意。但是那里也是危机重重,十个进去,有九个会挂掉,只有一个能够活着出来。”胡烨大声的说道。

    “活着出来的那一个,是不是就得道成仙了?”云子宸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活着出来那个肯定也是身染重病,活不过几年。”胡烨抬头看了看天,有些夸张的说道。(未完待续。。)
………………………………

第四百章 倭国的太子?

    胡烨对于海外仙山的描述,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却是有事实依据的。当然他口中的海外仙山,就是南美大陆,那种亩产几十石的粮食,就是土豆。

    只要把这玩意弄到明朝来,还会担心有什么大旱?每人家中窖藏个几千斤,旱个一年都没有问题。绝对不会出现去年大旱半年,全国上下饿死好几万人的惨状。

    那爱不释口的东西,自然就是辣椒,那玩意对于自己都具有致命的诱惑,更不要说这些没有吃过辣椒的人,恐怕吃上一次,一辈子都忘不了。

    看着自己说十个进去,只有一个出来的话他们不信,胡烨就只好摇了摇头,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是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南美大陆就是一块孤立了很多年的大陆,那里的生态环境已经固定了,里面出现的病毒对于当地人或者生物没有什么大的杀伤力,但是一旦外人进去,不死个一大半,根本就不会产生抵抗力。

    当然外人带进去的新病毒,对于南美大陆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没见当年西班牙人占领了南美,死伤的那么多人,不是被当地人反抗杀死的,而是在南美大陆染病而死。

    “按照你的意思,海外仙山确实存在,但是那里危机重重?”朱允炆喃喃的说道。

    “我不知道你们对海外仙山的定义,但是在我看来,那就是仙山,能够带来不一样的东西的就是仙山,而不是只有让人长生不老的才叫做仙山,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仙山。”

    胡烨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对于南美大陆的讲解还是就此打住,还是等以后郑和要下西洋了,才去这个他口中的海外仙山。

    公输己翻了翻白眼,搞了半天,胡烨口中的海外仙山。不过就是一座岛罢了,既然不能长生不死,对他来说却没有什么诱惑了,于是又闭目养神起来。

    不过朱允炆却是听出了胡烨对于那海外仙山的向往,能够让胡烨这种人都向往的存在,肯定差不到那里去。更重要的是。胡烨刚才口中说得亩产几十石的粮食,那玩意可是大明朝现在正需要的。

    一旦有了那玩意,就用不着去年那种往北方运粮的大动作,费钱费粮,运过去都已经吃了一半了。

    “那海外仙山如何去?”朱允炆突然问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想要去海外仙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大明朝还没有这个实力,就算是现在最大的舰队,想要到海外仙山,也是困难重重,大海上不比陆地上,一旦出了问题。就是无根的浮萍,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去寻找海外仙山,无异于是自杀。”

    胡烨站起身来,岛上的空气很好,是该去吹吹海风了。

    “殿下,不要听那小子危言耸听,我看那海外仙山就是那小子编纂出来的,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地方,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云子宸看着胡烨离去的背影。对着朱允炆说道。

    “朝廷知道?现在这个小岛距离泉州才多少里?为何朝廷的海图上就没有?更何况那种距离数万里的地方。”

    朱允炆并没有责怪云子宸,也是站起身来,心里却已经萌发了一个想法。

    不过朱允炆还没有将那个想法完善,前去地毯式搜索的人,就已经回来了。而且还抓了两个贼眉鼠眼的人,不用问,这些人就是倭寇。

    还好卢冰的队伍里有人会一些倭语,也不至于没有一点点的交流。

    “问问他们,看看也没有同伙!距离这里最近的倭寇大本营还有多远。”朱允炆大声的说着。

    然后一个士兵就对着两个倭人叽里呱啦一阵,然后两个倭人也是叽里呱啦一阵之后,那个士兵才对着朱允炆说道,“殿下,他们说这座岛上就他们两个人,没有什么同伙,至于倭寇大本营,他们也不知道。”

    “那你问问他们,是怎么来到我大明朝的土地上的。”

    对于朱允炆的这句话,刚刚赶回来的胡烨觉得总算是有几分霸气,只要是被自己发现的土地,那就是大明朝的土地,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从那两个倭寇害怕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的害怕了,显然是承认这里就是大明朝的徒弟。

    一阵叽里呱啦之后,众人才得知,这两个倭人确实是从倭国来的,但是却没有当过倭寇,而是被一群倭寇从倭国抓来的人,然后不知怎么的,一艘船沉默了,就剩下他们两个幸存者,就一直生活在这座小岛上,都不知道有几年了。

    不过胡烨却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到了两个倭人有些闪躲的目光,就知道这两个倭人并没有说实话。

    朱允炆识人的功力不比胡烨浅,所以这一点自然也是看在眼里,不过他却是下令将两个倭人给剁了,撒到大海里喂鱼。

    两个倭人吓得魂飞魄散,立刻对着朱允炆一通跪拜,然后说自己是倭国南朝皇室的继承人,几年前因为南朝天皇将日本三神器交给了北朝的天皇,他们就被迫逃亡,一不小心逃到了这个小岛上,一直生活到现在。

    听到这里,连朱允炆都有些震惊了,难道自己一次出海,一不小心就抓了两个倭国的皇位继承人?虽然只是前朝的皇位继承人,只是相当于北元的皇太子,但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朱允炆可不会就这么轻易的相信了,对于倭国,他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毕竟每年倭国都会派人到大明朝来朝贡,然后得到大明朝的赏赐,便问了两个倭人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说那三神器是哪三个玩意,倭国的南朝又是什么时间灭亡的,现在倭国的皇帝又是谁。

    两个倭人对答如流,而且还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在倭国天皇的莫大仇恨,发誓这辈子一定会反攻回倭国本土,拿回属于自己的三大神器。

    见两个倭寇对答如流,朱允炆也就有些相信这两个倭寇的话了,但是在他看来,别说是倭国前朝的太子了,就算是现在的太子跑到咱大明朝的国土来,也得给咱通报,不通报的话,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所以朱允炆还是下令准备将这两个倭人处死,不要玷污了大明朝的国土。

    不过胡烨却是嗅到了其中的利益,一想到后世日本的种种可恶,胡烨就想到如何如祸害倭国,现在倭国不是南北朝统一了么,现在咱手上有前南朝的两个继承人,难道你们还敢不认账?

    皇位这个东西,不止是对于明朝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对于倭国人也是不可抗拒的。只要稍加引导,这两个人肯定对大明朝唯命是从,只要帮他们拿回倭国的皇位,那倭国不就在大明朝的掌控之中么?

    虽然这个计划还很长远,但是胡烨觉得这个计划可以有,便给朱允炆说了几句。虽然胡烨知道在朱允炆在位的期间,绝对不可能打到倭国去,但是现在这个两人的性命可就掌握在朱允炆的一念之间了。

    朱允炆听了胡烨的建议之后,眉头皱了皱,似乎是在考虑其中的利弊。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他自然是知道控制一个国家的好处,再看了看两个倭人之后,朱允炆做了决定,这两个人可以活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先在军队里面当小兵,等回朝之后,才会考虑别的事情。

    两个倭人见一个小娃娃在朱允炆的耳边说了几句,他们就能够活命了,认为胡烨就是他们传说中的救世主,对着朱允炆拜了拜之后,又朝着胡烨拜了拜,还用那生涩的汉语说了句谢谢。

    “小子,你好坏。”

    公输己站在胡烨背后说了一句,对于胡烨的打算,他自然是知晓。

    “嘿嘿,对于他们来说,我可是大好人哟。”

    胡烨嘿嘿一笑,并不觉得自己是坏人,虽然倭国的狰狞面目还没有显露出来,但是既然自己回到了大明朝,就有理由将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后来得知,这两个倭人,一个叫做仓宫实仁,一个叫做松下生花,名字都挺搞笑的。

    据仓宫实仁介绍,他是南朝最后一任天皇的儿子,当初北朝答应了让他继任储君,他老爹才会同意将三大神器交给北方天皇的,结果北方天皇出尔反尔,得到象征天皇神权的神器之后,要对他们赶尽杀绝,于是这货就带着家将逃亡。

    所以仓宫实仁最大的愿望是反攻回倭国,将北方天皇的统治推翻,为此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在小岛上休息了几个时辰之后,朱允炆就准备返航了,再不回去,天就要黑了。

    至于两个倭人,自然是要带回去严加看管,说不定这两个人对于接下来的剿灭倭患,有很大的作用。

    临走的时候,两个人哭的像个小娃娃一样,终于要离开这个他们生活了好几年的小岛,他们竟然有些舍不得了。

    朱允炆可不想因为两人耽误了回去的时间,让人将两个倭人关进船舱里,然后就启程返航,今天的事实告诉朱允炆,想要剿灭倭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在陆地上等着倭寇自投罗网是极其不现实的。

    但是出海剿灭,船是一个大问题,军队不习水性也是一个大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大段路要走,看来要在这泉州呆上一段时间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第四零一章 朱允炆的特殊训练

    回到泉州,朱允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关于仓宫实仁和松下生花的消息报告给朱元璋,这种大事还是得要朱元璋拿主意。在朱元璋的旨意下来之前,两个倭人就只有待在泉州府的牢房里。

    当然,这一切都是很隐蔽的,要是让泉州的百姓知道朱允炆抓了两个倭寇,还不得嚷着要朱允炆公开的砍南瓜?

    楼英和萧九贤都已经磨刀霍霍的准备拿两个倭人当药人了,自从从海宁县出发之后,他们就没有倭寇当药人了,实验又停滞了下来。

    现在又有两个药人了,怎么能够放过呢。不过最后还是被胡烨和朱允炆给阻止了,这两个倭人不是一般人,可不能给你们当药人。

    于是楼英和萧九贤就无聊了,就开始看着泉州府的人造船。

    这也是朱允炆的主意,因为前些日子出海的那些船太破旧了,还好上次没有什么风浪,不然一刮风,那些破船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而且由于船小,颠簸的厉害,才航行了三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一半的士兵倒下。所以必须要造更大、更坚固的船,当然,朱允炆也申请了从吴淞口调拨大船过来,毕竟造船的速度太慢,拖得时间越久,对于剿灭倭寇就越是不利。

    调船和造船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要提高士兵的水性。

    所以待在泉州的这些日子,那些被朱允炆带来的士兵就有罪受了,先是要在晋江里面熟悉水性,等到水性差不多了,就得要到泉州湾去游海。必须从晋江口游到几里之外的白屿岛,然后再游回来。

    要是游不回来的,就在白屿岛上过夜,要知道白屿岛上荒芜一片,而且没什么补给。九月的泉州虽然还是很暖和,但是一到晚上,海风一吹,人都得要打抖。要是在那上面过一个晚上,第二天保准爬不起来。

    所以尽管朱允炆带来的士兵很不习水性,还是拼了命的游。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之下,一个个都开始熟悉大海了。

    士兵们如此,军官自然是免不了。

    云子宸也被朱允炆踹下了水,因为他是除了朱允炆之外的最高指挥官,所以他的任务就是游两个来回。

    在陆地上,云子宸是一把好手。但是一旦到了海里,卢冰的士兵都可以嘲笑云子宸。这让云子宸很受伤,所以他决定游三个来回,结果第二天就起不来了,全身酸痛。

    要知道在大海里游可不是舞刀弄枪,可是要调动全身肌肉的,加上云子宸又不是很懂在水里如何发力。力气倒是够了,但是好多都浪费了,第二天能爬的起来才是怪事。

    当年,知府和指挥使这两个旱鸭子也没逃掉,不过朱允炆看在卢冰一下海就不见了踪影的份上,只让他在晋江里联系。

    至于胡烨,朱允炆还是很宽容的,只是把胡烨从十多米高的悬崖上面扔下去,然后掉进冰冷的海水里,然后就不管了。

    看着少爷在下面挣扎。老钱就大笑不已,虽然少爷不是很习水性,但是也不至于淹死,所以笑一笑是应该的。

    结果老钱也被朱允炆踹了下去,溅起的水花就跟海啸了一样。

    最后小强看不下去了。主动跳下海去,它知道朱家人就没有一个是好惹的,与其被踹下去,还不如自己跳下去。

    小强天生就是游泳健将,被胡烨趴在身上就往岸边游,因为这样大哥可以省很多力。

    所以整个泉州府的兵,除了朱允炆之外,全部都是下海的下海,游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