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忠似乎也感觉自己好像有点理亏,不过为了面子,还是要辩驳一二的。谁让自己一跟随朱棣来到北平,就说无定、潮白两条河是北平的龙脉呢,只要这两条河在,北平就是盛世永昌。
“金大人,此事事关全北平百姓的安慰,可不是你一句不可同日而语就能阻挠的。”胡烨先是对着金忠说道,随后又将话口转向了朱棣。
“殿下,我画的这两处,乃是地势较低,比较开阔的地方。所以只要在往下一点的地方,修建堤坝,就能存储大量的水源。殿下所说的开渠引水,在水源充足的时候,确实好用,但是一到大旱之时,就完全没了用处。”
“但是如果在我说的这两个地方修建堤坝,便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旱灾时,这里可以用来存储水源,虽然不一定能解决整个北平地区的灌溉问题,但是至少能让百姓们种出口粮来。洪涝时,这两处堤坝就能很好的缓冲洪水的来势,让下游免除洪涝的威胁。所以我看这条无定河,可以改名叫做永定河了。”
胡烨只是稍微讲解了一下水库的用处,还得意了一下,本来还要几百年才会改名的无定河,要因为自己而改名成永定河了。
“你……”
金忠看着胡烨口若悬河说着,知道自己肯定说不过他,所以红着个脖子,颇有几分斗鸡的气势。
“好了,解决旱灾的问题才是首要任务,不要纠结什么龙脉不龙脉了。”朱棣挥手打断了金忠,他才不管金忠为什么总喜欢和胡烨掐架,他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又问道胡烨,“想要在这两条河上修建大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人的问题,现在所有人都忙着耕地,好等着下雨了播种,根本就找不到劳力。然后是钱的问题,这么大的工程,没个几十万两银子,是修不下来的。现在王府这么穷,就算是找朝廷要钱,也最多拨款几万两来,那么几十万两的缺口,找什么去填?”
“嘿嘿,我看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天不下雨,百姓们耕了地也是白耕,所以劳力的问题,殿下不用担心,到时还可以给他们发工钱。所以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钱。至于钱财,还是得找商人要。”胡烨听了朱棣的担心,并不在意,而是一条条的解释着。
“商人嘛,无非就是图个利。只要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他们都会去做。就像可以让他们的儿子参加科举一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让他们有利可图。”
朱棣等人听了不由错愕,你让别人那几十万两银子出来,还说让别人有利可图?
于是朱棣说道,“小子,你以为商人都是白痴么?如此亏本的买卖,他们会做?那可是几十万两,不是几十两,就算是商人很富有,也很难拿得出来。”
“嘿嘿,殿下,利分长利和短利。如果注重眼前的利益,他们自然是不会眼巴巴的拿出这么多银子出来,但是如果他们有长远的眼光,他们就会乖乖的拿出来。而且只需殿下略施小计,他们还会争先恐后的给殿下送钱。”胡烨一脸奸笑的说道,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商人们撞破头都要来送钱的场景。
“哦,什么小计?”
朱棣很好奇的问道,就连徐妙音等人也伸长了脖子,等着听胡烨这个绝世妙计。能让吃人不吐骨头的商人,主动送钱上来,绝对是一件稀罕事。
“殿下,刚才我也说了,商人现在的社会地位低下,所以他们很急于提升自己的地位。让他们子孙参加科举,虽然是一条路,但是太过漫长。而且效果不一定好,并不是每个商人子弟都是李白这样的人物。”
“所以能够提升他们的声望,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所以殿下只需在这两个修大坝的地方,立上两块碑。每块碑上都记下各个纳捐人的姓名,纳捐越多,名字越靠前。”
“还有,殿下可以在北平张贴善人榜。各行各业纳捐最多的人,都可以出现在榜上。如果可能的话,殿下还可以向换上请旨,点名褒奖纳捐最多的那一个人。不过这点貌似很难,满朝文武都会反对。如果这一项能实施,估计那纳捐的第一人,就能贡献出好几万两银子。”胡烨越说越激动,竟然把主意打到朱元璋头上了,不过随后还是冷静了下来,知道让朱元璋下圣旨褒奖商人,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胡烨每说一点,朱棣的心就紧一下。为商人立碑?为商人出善人榜?为商人下圣旨?这事哪些人敢干?不被士大夫们口诛笔伐才是怪事。但是听胡烨的描述,这么搞,似乎能弄来很多钱,而且还能解决未来的大旱问题。
“前两项可以,我就有权利这样干。至于请旨一事嘛,我看还是算了。”朱棣觉得这样可行,被文武大臣骂骂没事。不过圣旨的事,朱棣还是没有考虑,他知道他爹的脾气,绝对不会为了一群商人下旨。
“嘿嘿,前两项就够了。至于下旨一事,等殿下以后登上皇位,这一项才会更有效果,到时候就是那些商人大放血的时候了。”胡烨阴笑着,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看的几人心里发毛。
他们不由得怀疑,是不是胡烨和商人们有不共戴天的大仇。不过最让他们怀疑的是,为什么胡烨这么肯定朱棣就能造反成功。他们在胡烨的言语中,已经听了很多次朱棣登上皇位的消息。
这要么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要么就是一个疯子。但是经过这些天来的观察,他们认为胡烨不是疯子。那么就说明胡烨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于是,胡烨在他们心中又更加神秘了起来。
“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是钱和人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个出色的水利工程师才行,好像皇宫有个阮安,他就不错,南京很多建筑都是他主持修建的。想必殿下借个人应该不是难事把。”胡烨又说道。
对于阮安这个人,胡烨并不陌生,未来的北京城,都是这个人主持修建的。在这个知识匮乏的年代,能出现这么伟大的建筑师,胡烨觉得就是个奇迹。
如果能稍微给他讲解一点力学知识,想必这个人就能举一反三,让中国的建筑史狠甩西方几条街去。虽然胡烨自己的力学知识很少,但这不妨碍他指导出一个中国的牛顿出来。
“嗯,此人我也听说过,南京的皇宫基本都是此人主持修建的。其才气绝对不比修都江堰的李冰差,至于借个人,我想我父皇还是不会反对的。”朱棣点了点头说道,“解决了兴水利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深挖井,广积粮。”
“挖井好办,但是积粮确有难度。这次大军北伐,已经消耗了不少粮食。所以现在北平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如果今年没有收成,估计这个冬天会很难熬。”朱棣又皱了皱眉头说道。
“殿下,挖井的确好办。但是积粮也没有殿下想象中的那么难。北平的那些米粮商行,他们的存粮应该不少,殿下可以让他们上交粮食,来替代银两,也可以上善人榜。这样不仅能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还能防止他们在大旱发生后,哄抬粮食价格。”
“还有就是可以充分运用大运河,可以让商人们通过这条运河,从江南向北平运粮食。毕竟江南粮食多,大旱对他们的影响要小得多。相信为了上善人榜,会有很多商人愿意去运粮来的。”
“最后一点,就是今年要彻底改变农作物的品种。如果还像往年一样种植小麦的话,就算是修起了这两座大坝,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水来灌溉小麦。所以只有种植更加耐旱的糜子,虽然产量低了点,但是能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
“如此,从现在便开始紧衣缩食的话,挺过今年这场大旱应该不成问题。”胡烨条理清晰的给朱棣分析着。
………………………………
第五十一章 朱高曦
胡烨说话头头是道,内堂中人听了频频点头,只有徐妙音脸上带着愁云。在胡烨说完之后,她带着一丝忧伤说道,“北平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天下还有这么多即将受难的人,胡烨你有什么方法救救他们吗?”
“王妃说笑了,小子乃是凡夫俗子,又不是什么神仙下凡。大旱乃是天灾,不是人祸,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所以我们能救到北平的百姓,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至于天下人,就只有看皇上的举措了。”胡烨无奈的说道。
如果可能的话,他是真希望全国都能实行他的举措。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他能够说服朱棣,是因为朱棣足够的信任他。如果胡烨给朱元璋说,今年要大旱,胡烨相信自己的人头一定会落在午门的菜市场,罪名是妖言惑众。
所以胡烨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北平的百姓。如果可能的话,从江南运来的粮食,还可以救助一些河北、天津的难民。
“妙音,你就不要为难胡烨了。他能告诉我们这个消息,已经冒了很大风险了。如果这事传到了父皇的耳朵里,他免不了一个妖言惑众的罪名。所以我们还是先管好自己的子民吧。我会向父皇进言,让全国兴修水利,不过能不能成,就要看父皇的意思了。他现在对我们这帮儿子疑心有些重了,如果我再多说什么,估计他该以为我要造反了。”朱棣说道。
胡烨听了翻了翻白眼,你丫不就是要造反么。
“哎,希望天下百姓能够度过这次难关。”徐妙音双手合十,朝着屋顶上许愿道。
“王妃如此心怀天下,相信苍天一定会被王妃的真诚所感动,百姓们一定会少受罪的。”胡烨看着徐妙音说道,心道这果然是个好皇后,也难怪死后会被称为仁孝皇后了。
徐妙音听了胡烨的安慰,只好苦笑一声。她是才女,读书千万,并不迷信。何尝不知道苍天这个东西变化无常,能听自己的话,那倒成怪事了。她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不过又想到了什么,轻咬了咬嘴唇,有些扭捏的说道,“胡烨,你能知预知未来,还能想出这么多妙计,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是否能答应。”
“王妃有事请说,能办到的,我自然尽力办到。”
胡烨没多想就答应了,他实在是找不到拒绝她的理由。
“四郎,不如把曦儿叫出来,让胡烨看看,说不定他知道原因。”徐妙音见胡烨同意了,就转身对着朱棣说道。
朱棣原先眼中的喜悦不见了,仿佛曦儿是他心中的一块石头,轻易不能放下来。
“好吧,不过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了。”朱棣很温柔的说道,一点也没有责怪刚才徐妙音出卖他。
胡烨很奇怪,这个曦儿是谁,听起来像个女的。但是胡烨不记得朱棣有个女儿带这个字的,儿子就更没有了。
胡烨又看了看张玉他们几个人,发现他们脸上也没有笑容,只是沉闷的低着头。道衍则是继续拨弄佛珠,不过脸上明显多了一丝悲凉。
徐妙音得了朱棣的首肯,便转身走出了内堂。不多时,就带进来一个五六岁的小孩。
胡烨发现那个小孩脸色很白,走路摇摇晃晃,如不是王妃拉着,绝对不能走路。
那小孩见房间里面很多人,而且基本上都认识,所以便露出一个笑脸,在王妃的牵引下,来到了朱棣的身边。
“父王。”
小孩一把扑到朱棣的怀里,吃力的笑了笑,之后便坐在朱棣的大腿上,打量着内堂里的人。
“张玉叔叔,张辅哥哥,金忠叔叔,还有道衍师傅,你们怎么都在这里,是不是一起来看我的啊。道衍师傅,你上次说得要带我去香山看风景的,怎么过了这么久都不带我去,你是不是想要反悔了。”那小孩轻声轻语的像这些人打了招呼,随后便朝着道衍瘪着嘴说道。
“曦儿,不要胡闹,你道衍师傅很忙,哪有时间陪你去香山。”
朱棣佯装愤怒的打断了小孩的话,但是语气一点也不大,眼神一点也不狠,有的,只是无尽的慈爱。
胡烨感觉都不认识眼前这个朱棣了,他还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吗?还是那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燕王吗?
胡烨再看了看徐妙音,发现她的眸子里已经有些晶莹了,没错,那是泪。可是她为什么要转过身去擦干呢?难道是怕被小孩发现?
一直不说话的道衍,此刻很不淡定了,也不拨弄手中的佛珠了,而是站起来,来到朱棣面前,“曦儿果然好记性,贫僧确实说过这话。可能是贫僧有些老了,有些健忘,就把这事忘了。不过世子放心,等我一空闲下来,就带你去香山,看看香山寺里面的大佛。它们手中有跳舞的猴子,它们的眼睛会发光,它们的头还会冒烟。那次我去看了,第二天,我的头上就长了一根头发,我费了好大劲才把它拔下来呢。”
“哈哈,道衍师傅又骗我,你是和尚,怎么能长头发呢。父王,你说是吧。”道衍一番话倒是把曦儿逗笑了。
曦儿是笑了,胡烨却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还是那个高僧道衍么?这还是那个才高八斗的姚广孝么?胡烨的认识再次颠覆了。一向高人模样的道衍,现在竟然和一个小孩开起来玩笑?还拿自己是光头这件事来说笑?
“曦儿,那是你胡烨哥哥,快叫人。”见曦儿笑得很开心,朱棣又指着胡烨对曦儿说道。
“哦,胡烨哥哥好。”或许是刚才笑得太过,曦儿现在喊起人来都气喘吁吁的。
“殿下,这位是……”胡烨很好奇的问道。
胡烨记得,朱棣的第三个儿子现在也应该十岁了,不可能才这么大。难道这是朱棣的私生子?胡烨又否定了自己这个荒唐的想法,如果是私生子,徐妙音作为正牌不可能这么用心。难道这是朱棣的第四个儿子?胡烨想到了一种可能。
“这是我儿子,朱高曦。”朱棣有些自豪的说道,然后用那两撇八字胡,在朱高曦脸上戳来戳去,惹得朱高曦不停的扯他胡子,他却依旧乐此不疲的玩着。
胡烨凌乱了,名叫朱高曦,那一定是朱棣的第四个儿子了。但是怎么历史上没有记载呢?现在看朱棣哪里还有一个王爷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奶爸,一个很爱儿子的奶爸。
………………………………
第五十二章 先天残缺
“果然是一表人才。”胡烨随口说道,他已经看出来这朱高曦应该是身患重病,不然也不会笑起来都这般吃力。而且徐妙音和朱棣不会无缘无故的,把他叫到内堂来,应该是想让自己给他治病。
胡烨不认为自己是医生,救死扶伤这种任务就该交给郎中们去做,自己就不要去趟这趟浑水了。连郎中都看不好的病,自己能看好么。
“胡烨,听说你是高人子弟,见多识广,快帮我看看我儿的身体。”
徐妙音终于停止了抽泣,背着朱高曦擦干了眼泪,转过身来对着胡烨说道。
“小崽子,哪这么多废话,还不赶紧来看看,我又不会吃了你。”朱棣就没有徐妙音那个温柔了,直接对着胡烨吼道。
胡烨是个什么人,朱棣很清楚。他不认为胡烨会看不出来他儿子有病在身,那就是说胡烨不想趟这趟水,也就说明胡烨对这个病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按他对胡烨的理解,胡烨是不会见死不救的。
胡烨对于朱棣的霸道深恶痛绝,但是也无可奈何,只好摸了摸鼻子,慢慢地走了过去。从上到下的看了看朱高曦,除了脸色差点外,没什么大毛病。看样子不是什么大病。
但是胡烨又想到后世,没有关于朱高曦的记载,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朱高曦夭折了。如果是夭折的话,朱高曦就活不过十岁。如果是一般的大病,想必朱棣也不会这么素手无策。皇宫中御医多得是,随便一个都是医术高手,没理由对一般的大病素手无策。
天花又不像,也不是什么传染病。所以胡烨断定朱高曦,应该是得了什么先天性的大病,看他刚才说话很顺利,应该不是肺的问题。笑了一阵之后,就有些中气不足,脸色潮红,显然是血液供应不足。这应该就是心脏的问题,所以胡烨猜想这朱高曦应该是得了先天性心脏病。
心中有了定计,但还是要确认一下。不过不能当着朱高曦的面,不然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从刚才道衍的表现来看,他们都已经知道朱高曦命不久矣,都想让他度过快乐的余生。
“王妃,我看世子有些累了,不如把他送回房间休息吧。”观察了朱高曦一阵之后,胡烨抬头对着徐妙音说道。
徐妙音还想问什么,但是一看朱棣的眼神,就走过去抱起朱高曦,走出了内堂。
“小子,你知道怎么回事了?”见徐妙音抱着儿子出了内堂,朱棣便迫不及待的问着胡烨。
“暂时还不能确定,还要等王妃来再做定计。”胡烨深思这回答道。他在想,如果朱高曦真的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话,自己也是无能为力,自己不是医生,不会对症下药,更不能拿刀子给朱高曦做手术。
不多时,徐妙音就回到了内堂,眼神焦急的看着胡烨,她很希望胡烨能够说出让她放心的话。
“敢问王妃,是不是世子一生下来就身子虚弱?”胡烨问道。
“嗯,曦儿刚出生的时候,哭的声音很小。日后吃奶也吃得特别少,吃饭也是如此。两岁多了才学会走路,到现在走路都还要人搀扶。”
徐妙音泣不成声的说道,现在朱高曦不在这里了,她便放声的大哭了起来。
“难道王妃没有找过郎中给世子查看病情吗?”
“看了,全北平的郎中都看过了。就连皇宫中最厉害的御医都素手无策,他们只是告诉我,说曦儿先天不足,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开一些药方给我们,说是能尽量延长曦儿的寿命。可怜我这苦命的儿子哟。”徐妙音说着说着,就又趴在朱棣的肩膀上哭了起来。
旁边的张玉等人也是默默地低下头,若是需要他们上阵杀敌,他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但是要说到这治病救人,他们只能默不作声了。道衍手中的佛珠又转了起来,不过他现在不再盯着屋顶了,而是盯着胡烨。他很希望胡烨能够治好朱高曦,因为他和朱高曦真的很有缘分。
“先天不足?”胡烨楠楠的说道,经过皇宫的太医一确定,胡烨基本上就肯定朱高曦就是先天性心脏病。
“王妃是否在怀世子期间得过一场大病,比如说重感冒之类的。”胡烨突然问道,因为他突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心脏病这东西会传染,如果是徐妙音就患有心脏病,那么朱棣的另外三个儿子就也有可能患有心脏病。虽然历史上未有他们有这类病的记载,但是胡烨认为还是谨慎一些好。不然历史可能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严重的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啊!你怎么知道,我怀曦儿三个月的时候,得了重感冒,在床上躺了足足十天。”徐妙音张大了嘴巴,惊讶的看着胡烨,她现在更加确定胡烨是个高人了,也对治好她儿子的病充满了希望。
“那就好。”胡烨终于松了口气。
“你说什么!”朱棣恶狠狠的朝着胡烨吼道。
“殿下误会了,如果王妃没有得这场病,而世子还患有这种病的话。那么其他三个世子都有可能得这种病。”胡烨看着凶巴巴的朱棣说道,这哪是求人办事啊,这分明就是在头上架把刀,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胡烨这一说,内堂众人都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这话的分量,不会比刚才胡烨说天下大旱要轻。如果朱棣另外三个儿子也得了这怪病,那么朱棣这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大家不要激动,我说的是如果。”胡烨也被这一幕吓了一大跳,连忙朝着众人解释道,“既然王妃在怀世子期间得过一场大病,那么我肯定世子这病,就是在那个时候引起的。所以其余三位世子自然不会得这种病。”
徐妙音一听,竟然是自己得了一场病,害的自己儿子遭这么大的罪,哭的就更凶了,将朱棣的整个肩膀都打湿了。
“小子,我不想听曦儿为什么得这个病。我只想知道,你能不能治好曦儿这个病。”朱棣一边安慰着老婆,一边对着胡烨说道。
“殿下,我不是郎中。如果殿下要问我治理天下的良策,我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出来。但是殿下如果要我治病,我却无能为力了。”胡烨很负责任的说道。
胡烨说的没错,他不是郎中,他不会治心脏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病是心脏里面出现了问题。可能是血管太小,也可能是心房之间的通道过小,也可能是心脏发育不全。
如果不严重,人体可以自然愈合。但是不能自然愈合的,就必须开膛破肚做手术才行。而朱高曦这样的,就必须做手术。
但是胡烨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自己不懂医术,更别说做手术这样高难度的了。所以胡烨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有放大话,虽然他也很想救朱高曦。
“这么说,你也救不了曦儿么。”朱棣的眼神黯淡了,没了刚才的父爱,没了刚才的怒气,更多的是落寞。他本以为胡烨这个怪胎能够救他儿子,但是现在看来,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我那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