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赋-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去便是了,我自会说服他们,而且这次围困北平的不是李景隆那种草包,是盛庸这种人,而且云子宸的大军也要赶到了,如果他的大军也加入进攻,我们北平危矣!”朱棣大声的说道。
“殿下!我要出城杀敌!”
张辅的眼睛血红,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给他爹报仇。
“不行!你给我留在张府!不许轻举妄动!”朱棣大声的呵斥,临走之前,张玉就说了,让他照顾张府,他绝对不能让张玉的长子再冒生命危险。(未完待续。。)
………………………………
第四九零章 历史是胜利者的
朱允炆给云子宸的命令是对北平围而不攻,他要向天下说,他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放了朱棣一马,如果朱棣不束手就擒,就不是他的错了。
作为一个侄子,朱允炆做的很好,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做的很差,但是他终究是皇帝,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却没有人向他进言,因为现在的朱允炆很高兴。
因为东昌之战大胜的缘故,朱允炆下令大赦天下,以示他是个仁君。尽管两年前他上任的时候已经大赦过一次了,这次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
除此之外,所有在此战中死掉的士兵,抚恤金加倍,全部从国库里面抽取,但是打了两年仗,国库紧张,根本就发不出那么多银子,于是朱允炆想到了胡烨,从胡烨那里扁走了数十万两银子,说是朝廷借的,只不过还期未定。
对此胡烨是无可奈何,谁叫别人是皇帝呢?要你的命都行,就别说你的钱财了。不过好在现在戏院、落花生和鸟生茶的收入,已经能够撑起青天书院的支出,胡烨也不至于因为朱允炆拿走了十万两银子,就让青天书院停转了。
“那皇帝也真是的,难道不知道那都是我们的血汗钱么。”萨仁有些不乐意,她们好不容易赚的钱,就这么进入了国库,搁谁都不能高兴了。
“不要在意,钱财乃身外之物,不比放在心上,没了我们再挣就是了。”胡烨则是安慰着萨仁。
青衣倒是看得开,虽然那些钱很大一部分都要过她的手,毕竟她是南京无名府的管家嘛。
“少爷,三王求见。”
就在这个时候,邹凯来报。
“嗯?他们回来了?不是让他们跟着云子宸么?”胡烨眉头一皱,“让他们进来吧。”
很快,朱楹、朱模和朱松来到了胡烨房间里。
“院长。我们有事跟你商议。”朱模看了一眼旁边的萨仁和青衣。
“你们先出去吧。”胡烨见三个王爷郑重其事,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还是别让两个丫头知道的好。
萨仁和青衣乖巧的退出了房间,将门给带上了。
“说说吧,有什么事,我不是给你们说跟着云子宸的大军么?”胡烨大声的问道。
朱松来到门前,将门栓给插上,然后警惕的看着外面。
朱模来到窗子边上,警惕的注视着周围。
看到这里,胡烨就更奇怪了。用得着这么郑重其事么?
朱楹则是来到胡烨的面前,从怀里拿出那张纸条,然后交给胡烨。
“院长,我只想知道,这上面的笔迹可是你的?”朱楹大声的问道。
胡烨接过那纸条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
那不就是四年前他写给张玉的纸条么!怎么会落到朱楹他们的手上?
胡烨赶紧一把夺过那张纸条,放到旁边的油灯上,顷刻间烧成了灰烬!拿东西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就算是亲近的人都不能让他们知道得太多。不然就有杀身之祸,因为再亲的人,都有说漏嘴的可能。
看着胡烨的反应,三个王爷已经肯定了他们的猜测。
“院长。你是不是得给我们一个解释?”朱楹似笑非笑的看着胡烨说道。
“你们见过张玉了?”胡烨定了定心神,既然这三个人将这纸条拿给自己,而不是拿给朱允炆,就说明他们不想把事情闹大。
“张玉?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是在追杀一个敌将,然后从对面身上掉下来的这张纸条。”朱楹说道。
“追杀?你们追上了么?”胡烨心中有些不详。
“追上了。”
“敌将死了么?”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因为等我得到这纸条的时候。大军已经上山很久了。不过我们一得到这张纸条,就率军下山,所以山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也不知道。”朱松喃喃的说道。
“你们也不知道么?”
胡烨闭上了眼睛,觉得头很痛,按照这三个的说话,当时张玉带着几个人逃上了山,而按照他的记忆,历史上的张玉是率军到了一个村庄,他只不过是要让张玉放下他军人的荣耀。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他的这张纸条是多余的,因为上了山,他的纸条根本就没用。
没想到啊,自己想要救张玉一命,最后却是徒劳无功,终究是改变不了历史。
“那人叫张玉,是我的伯父,我下山之时,是他的儿子救了我,所以我留下了这张纸条报答。没想到世事难料,最终还是……”胡烨苦笑一声。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不打扰了,还得要进宫向皇上述职,然后回书院进修。”朱楹说罢就跟着朱模和朱松出了无名府。
看着三个王爷的背影,胡烨突然觉得时间有太多的巧合,也有太多的无奈。
“小子,没想到你千算万算,也有失算的时候啊。”就在胡烨感叹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不用想,肯定就是那个喜欢偷听的公输己,除了这货,没有人会无聊到偷听别人的**,毕竟在明朝可没有什么狗仔队。
“先生就莫要取笑我了。”胡烨无奈的摇了摇头。
“看样子你比我看的还要透彻,早早的就站好了队伍。”公输己嘿嘿的笑着说道。
“先生,这不是什么站队,只是因为当初的一个交易,我葬送了我大好的青春。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或许当年我会选择漠视,因为现在的我已经见过了太多的冷漠,太多的杀戮,太多的不屑一顾。我曾经说过,人都是会变的,朱允炆当上了皇帝之后,变了很多。云子宸当了魏阳候之后,也变了很多,先生你来到书院之后,也变了很多。而我,也变了很多。”
胡烨喃喃的说着。说实话,如果真的可以再来,当初他不会跟着高仁和郑二去张辅的军营,他情愿一个人在明朝安安静静的生活,不搅入这烦扰复杂的权利纷争。
但是蝴蝶效应说得就是这个,当初走了第一步,就决定了今天的结局。
“你小子才多大啊,怎么就说得出这么多大道理来,真是服了你了。”公输己听了胡烨的抱怨,摇了摇头。表示很不明白。
“先生,你看上去也就四五十岁,但是你真的只有四五十岁么?我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但是我真的只有十六七岁么?”
胡烨耸耸肩,不再跟公输己聊天,这厮就纯属无聊,没人跟他下棋了,就来偷窥别人的**。
准确的算来,胡烨已经是活了三十年了。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几年,再加上明朝的几年,也算是有些阅历了,貌似也有些资格谈论人生了。
“真是个奇怪的小子。我就不跟你说了,还是去找那几个老东西下棋得了,虽然此次都虐他们,也总比无聊的好。”公输己说了一声。然后就离开了。
“哎。”
胡烨仰天叹息一声,不知道是叹息自己,还是在叹息张玉。
……
云子宸的军队跟盛庸的大军汇合了。足足有将近三十万,再次将北平团团围了起来,虽然围城的军队比之前李景隆的少,而且守城的人也要比之前多,但是这一次的结局,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大将军,我们是要攻城,还是围而不攻?”
盛庸现在已经知道了朱允炆的圣旨,知道云子宸是打算抗旨不尊了,但是身为云子宸的第一副将,他要听这个主帅的。
“攻!不能让我的士兵白死了!不然我进入阴间如何跟他们交代!”
云子宸的态度很坚决,一定要将朱棣给灭了,再不济也要擒拿了。
“是,末将这就去准备。”盛庸知道云子宸心意已决,便带着他的部队准备进攻。
“哼,北平!不出一月,我定将你拿下!”
云子宸此刻心中傲气升起,李景隆办不到的,他云子宸一定能办到。
“殿下,云子宸的大军已经赶到了,跟盛庸的军队合拢,已经将北平围了个水泄不通。”柳升跟着朱棣来到墙头,指着外面几里之外隐隐若现的军营说道。
“终于来了么?看样子他这是在把我往绝路上逼啊。”
朱棣的脸色很严峻,现在可以说是他这辈子遇到的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比之前在东昌的时候还要困难。
“朱棣,你把我带上城墙干什么?难道妄图要我给你守城?”陆逊跟在朱棣的后面大声的问道。
“我不是让你守城,只是要给你说一个道理。”朱棣说道。
“什么道理?”陆逊问道。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的,倘若我失败了,你之前在北平所见到的一切,都会成为过眼云烟,绝对不会再历史上提及,而我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残暴燕王,对封地百姓是如何的苛刻,又是如何蓄谋谋反,如何南征北战,如何将天下百姓置于死地。”朱棣指着外面的大军说道,“同样,如果我赢了,北平所有百姓的举动,都会载入史册!不论是官厅坝、密云坝,还是他们守城的壮举,他们是一群百姓,却干了军人该干的事。所以我不会让他们被历史所遗忘,那么你呢?”
朱棣指了指正阳门后面,那一群群百姓,他们正拿着自己的武器,因为他们知道北平再一次被围困了,而且这一次有燕王亲自带领他们守城,一个个的热情更加的高涨,要跟北平共存亡。
看了看城墙之下的老百姓,陆逊陷入了沉思,而朱棣也不打扰他,只是让他慢慢的做决定。(未完待续。。)
………………………………
第四九一章 朱棣的忽悠
“他们是明朝的子民,别人也是明朝的子民,我不会为了你的一己私欲,或者是为了保全他们,而让更多的人惨遭不幸。”
陆逊内心挣扎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有答应帮助朱棣。
“你认为帮助我就是助纣为虐么?”朱棣问道。
“倘若当初你不起兵,大明朝依旧是一副繁荣的景象,不会死伤那么多的士兵,百姓也能按时播种,也能有好的收成。你们战乱的这两年,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皇帝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不得不将刚登基降下来的税赋加上去,而且百姓们也要上缴更多的军粮,沿途还要增加许多的民夫,难道帮你不就是助纣为虐么?”陆逊大吼道。
“哈哈,有句话说的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承认,我起兵,确实是有一些私心。但是我丝毫不同意你的说法,倘若人人都只想活在当下,那么他这一辈子也就完了。当年我父皇如果安于现状,当一辈子乞丐,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明朝,或许我们还生活在蒙古人的压迫之中。”
“诚然,在我族人反抗之初,死掉了太多太多的人,但是我们最后还是胜利了,将蒙古人赶回了老家。若是如你所讲,我们岂不是应该继续臣服于蒙古人的统治,那样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伤亡?”朱棣冷冷的问道。
“你…你强词夺理!我说的是你跟朝廷的关系,你说的是我汉人跟蒙古人的关系,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陆逊被朱棣的逻辑给气到了,便大声的说到。
“在我看来,也没有什么区别,倘若我臣服了,我这些年对北平的努力就付诸东流,北平百姓的生活也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你以为他们会放过对我忠心耿耿的百姓么?开封的百姓就是例子,开封城外那些无名乱葬岗就是证明!”朱棣吼道,“本来我就没有想过要南下,只是想守住我这一亩三分地,让北平的百姓过得安稳富足就行了。”
“但是总有人逼我,抓我儿子!倘若我不装疯卖傻,指不定我现在已经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还派指挥使来收割我的人头,你说我能不奋起反抗么?之后又派耿炳文十三万大军前来剿灭,难道不是皇帝受到了蒙蔽么!”朱棣见陆逊的心理防线已经有些松懈了,便继续说到。“于是我要做的不止是守住这一亩三分地,我要做的是先皇交给我的重任,奉天靖难!扫除皇上身边的奸臣。”
“你是说我们院长也是奸臣么!”陆逊恶狠狠的盯着朱棣。
“不!他不是奸臣,他不过是被皇上所逼,才会提出削藩,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我这次能够从东昌脱困,还是你们院长背后相助的。”
“不可能!”陆逊摇着头,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胡烨是跟朱棣一伙的。
“不相信?你可知道安王、韩王、沈王?这次就是他们放开了大军的出口,才让我军突围而出。”
“他们…”
“他们正是由你们院长推荐的。难道到现在你还不相信么?”朱棣说到。
“而且你们院长下山之时,就在我大军之中,之后才由我推荐,到南京去的。”朱棣补充到。
朱棣见陆逊已经动摇了。便做了保证说到,“我说过,我起兵是为了奉天靖难,扫除皇上身边的奸臣。不然任由那一**臣当道,大明朝必定是乌烟瘴气,葬送了先皇留下来的大好河山!”
“你说的都是真的么!你真的只是奉天靖难么!”陆逊大声的问朱棣。
朱棣暗中一笑。这陆逊和孙航,都是在书院成长起来的,根本就没有经历过世事,只要给他一个保证就是了,等日后他明白了,知道自己是骗他们的,他们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不错,我这大军就是叫做靖难军,只不过现在却被围困于北平,倘若我北平遭攻陷,恐有屠城之危。更重要的是,朝廷立刻奸臣当道,社稷再无宁日!可怜父皇留下的千古基业。”朱棣脸上露出了沧桑,看的陆逊眼神闪烁。
朱棣背后的柳升没有说话,他自然是明白朱棣的想法,奉天靖难?那为什么会有神机营的存在?不过他也不会拆穿,只是看着朱棣将陆逊往沟里带。
“我替你守住北平!但是你要答应我!就算日后你成功了,也只能靖难!绝对不能造反!更不能伤了我的院长!”陆逊大声的说到。
“这个自然,我以我燕王的名义发誓,就算我占领了皇宫,也绝不夺了皇上的皇位!只是诛杀朝中奸臣!”朱棣大声的发誓。
也就在这时,城外的大军也开始进攻了,这次敌人的进攻显然要比李景隆的军队猛烈的多,也没有李景隆的军队那么盲目进攻,而是先以远程工具打击,并且让八牛弩先把粗大的箭矢射在城墙上,为之后的攻城云梯做准备。
“希望你记住你的誓言。”陆逊深深的看了一眼朱棣,然后直接下了城墙。
“他要去干什么?”柳升见陆逊直接下了城墙,便好奇的问朱棣。
朱棣并没有阻止陆逊,既然现在已经被自己成功的忽悠了,不说反攻云子宸,但是成功的守住北平却没有什么问题。
只见陆逊来到城门下面,让人将那些繁杂的木桩给撤了。
那些士兵楞楞的看着朱棣,要是把这些木桩撤了,外面的人一撞,城门不就开了么?
朱棣朝着那些士兵点了点头,他倒要看看陆逊要干什么。
忙活了一阵之后,城门后面的所有木桩都被搬走了,现在都能听见外面设在城门上箭矢的声音,咚咚咚咚咚!
之后陆逊在城门后面打量了一遍,然后拿起一根木材在地上比划了一阵,片刻之后,便站了起来。
然后找来木梯,在城门的后面画了好几条线,然后让士兵在那些线条上订上大木板。
最后陆逊又在两扇城门上画了四个点,让人用四根木桩将那四个点撑住。
“好了,收工。”陆逊拍了拍手掌,准备转移阵地了。
“怎么?难道再也不用木桩了?四根木桩挡得住外面的撞击么?”柳升吃惊的看着城门后面的四根木桩,之前那里可是横七竖八的支撑了几十根木桩,才能挡住敌人疯狂的撞击。
现在就四根木桩,怎么可能挡得住。
“有句话叫做四两拨千斤,而且我们院长说过,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能将整个大地翘起来。其实如果能够将两扇门钉在一起,只用一根木桩就行,但是为了能够快速的从里面开城门,我并没有将两扇大门钉在一起,只能用四根木桩来固定,只要撤掉木桩,就能出城。”陆逊慢说道。
“此言当真?”朱棣的脸上满是震惊,当初他不在北平的时候,却是听说朱高炽为了保证城门的安全,用沙袋将城门后面给堵死了,那次为了出城救朱高煦,清理沙袋就用了很长时间,差点没将朱高煦给救回来。
如果当初知道这样的话,能够多出好多的时间。
“当然是真的,我在上阮先生的建筑课的时候就已经试验过了。而且当初如果不是院长不让我攻城的话,我只要在东直门外面找五个点,然后让人打穿,最后根本就不用攻城门,直接撞城墙,就能够将城墙给撞烂。”
“什么!能够直接将城墙给撞烂!”
朱棣听了差点跳了起来,丝毫没有王爷的风范,这个太骇人听闻了,北平的城墙可是有一丈多厚,有的地方更是有两丈,这就注定了想要进入北平,除了攻破城门,还有就是翻墙而入,从来就没有想过能够直接将城墙给撞烂,那不是在传说中才出现的大力士么?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陆逊很自豪,这就是他在书院里学到的东西,以前认为没什么用,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是有大用处的。
“这些都是你在书院里面学到的?还有别的学生会这个么?”朱棣感觉他的嘴很苦涩。
“这个貌似还没有,除了院长、我、阮先生之外,再也没有其余人知道了,因为这个玩意太复杂,就算我也不能保证此次都能成功。”陆逊回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
朱棣感到十分的庆幸,还好胡烨是将这个学生送过来了,要是这货在外面,在云子宸的队伍里,说不定还真的要把北平城的城墙给撞烂了。
“对了,周围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朱棣又问道,他可不想北平有什么隐患。
“这个我倒是没有发现,如果发现了,自然会给你说。可惜我是在里面,如果我在外面的话,有很多种办法攻破。”陆逊叹息一声说道。
朱棣的背后有些发凉,看来不仅胡烨本身是个怪胎,教出来的学生也是怪胎,看样子日后攻城拔寨,还得带着陆逊,得少死多少人啊。
有了陆逊的帮助之后,北平也就更加的稳固,各个城墙都让陆逊检查过了,每一道城门都经过改造,既保证能够快速的出击,也能保证在外面难以破开。
而且当地人停止进攻的时候,朱棣在陆逊的建议下,在城门外面挖上一些小坑,然后在里面埋上装满火药的竹筒,一旦大军来了,压力过大,竹筒里面的火药自然就会爆炸。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云子宸的大军虽然攻势凶猛,却还是不能攻破北平城。(未完待续。。)
………………………………
第四九二章 疫病横行
对于云子宸违抗自己的旨意,朱允炆并没有太过生气,因为他对云子宸有绝对的信任,当初云子宸损失了十几万士兵,还被朱棣的军队追杀,他都是坚定的相信云子宸。
事实也给了他支持,云子宸在东昌大败朱棣,杀敌六万,这是自朝廷起兵平燕以来最大的胜利,所以朱允炆对云子宸就更加的信任了。
而现在云子宸公然违抗他的旨意,而他却丝毫不生气,因为他知道云子宸这是在给他抗罪名。
他的圣旨已经向天下宣布了,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想收拾了朱棣的,但是他不能开这个口,其实上次三王放走朱棣,他就很是气恼,但是为了给天下人看,他还不得不褒奖三王。
现在北平外面只有云子宸了,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云子宸了。就算云子宸攻陷了北平,他只要斥责云子宸,说他违抗旨意,打入天牢,等风声过去了,又可以给他效力了。
至于那个杀叔父名,以为他真的在乎?只要往云子宸的头上一扣就行了。以前因为别人不愿意背这个罪名,现在云子宸愿意背,朱允炆自然不会说什么。
所以尽管有人上书说云子宸抗旨不尊,但是朱允炆却丝毫没有将云子宸调回来的心思,只不过象征性的下旨去斥责了一番云子宸。
对于北平再一次被围,胡烨却是不甚清楚,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北平应该只被为了一次,朱棣也没有败得如此一塌糊涂,最后仅剩了两万人在北平,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难道是我的干预,才会让靖难变得如此扑朔迷离?难道云子宸真的能够将北平拿下?”胡烨看着天上的星星,喃喃自语,现在朱棣的力量已经跟以前 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