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赋-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摆下宴席,要给侯爷接风洗尘!”
映雪想要下床操办,但是肚子不听使唤,总是有些膈应。
“少夫人,你就躺在床上吧,这些事情交给我们就是了。这又不是第一次了。”
萨仁将映雪按在了床上,现在映雪的身体正是关键时期,可不敢让她下床乱跑,要是出了个什么差池,胡烨回来不得把他们剥了皮。
一时间,胡烨封侯的消息开始在青天街相传,想想看,一个十几岁的侯爷,这份荣耀,只有当年年纪轻轻的冠军侯能够比拟。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啊。当初少爷一来到青天街,我就知道咱们青天街会有大变化,你看看这才几年时间,青天书院建立起来了,综合社区也日见雏形,现在青天街出了一个侯爷,那可是脸上增光的事情,以后咱们出去走走,别人都知道咱们是青天街的人。”
青天街上。王老三大声的说着,手臂上还有一道疤,十月天的,天气已经凉了。但是这货就是喜欢光着膀子,露出当年被他大哥杀猪时留下的伤痕,因为他的这条命事胡烨救得,当时如果不是胡烨输血救命。他就已经魂归西天了,所以他的这条伤疤,任何时候都让人看见。
现在胡烨当了侯爷了。他就可以显摆了,说是当年侯爷亲自救过他的命,所以他的命金贵着呢。
“老王,快回去看看吧,你家小子跟隔壁老赵的儿子打起来了。”立刻就有人对着王老三说道。
“这个小兔崽子!看老子回去不打断他的腿!”王老三大吼一声,袖子一撸就气冲冲的回去了。
这样是的事情青天街每天都在上演,这些年也断断续续的有住户搬到青天街来,但是都是要这里的住户同意,才能搬进来的,所以这些人都是和睦相处,从来没有闹过矛盾,青天街可谓是南京城里最和谐的街道了。
而作为青天街最典型的标志,青天书院自然是备受关注,特别是当初因为两个死刑犯,而跟朝廷刑部死磕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青天书院,也让他们对青天书院充满了向往,连刑部都不放在眼里的书院,也就只有青天书院了吧。
而作为当初那两个死刑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一直都呆在书院里,从来没有离开过。
“齐兄,我们已经在书院生活了五年了,一直受到书院的庇佑,但是我们终究要走出书院,你有打算过以后的日子么?”
青天书院里,黄玉叹息着对着齐松说道。
早在一年多钱,他们两家被满门抄斩,只有他们两个在书院逃过一劫,朱棣虽然下令不许任何人骚扰书院,但是他们知道,一旦他们离开书院,刑部就会抓了他们二人。
“哎,虽然事情过去了一年多了,但是你我二人还是死刑犯,一旦离开了书院,就会人头落地,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啊。”
齐松也无计可施,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一直躲在书院里不出去。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黄玉喃喃说道。
“哦?说来听听。”齐松一听有办法,立刻就来了兴致,因为他也知道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待在书院里,终究是要走出书院。
“你可知道我们书院为什么会被皇帝如此重视?”黄玉问道。
“因为院长?”齐松小声的问道。
“不错,就是因为院长,皇帝才会下令不让任何人对书院下手。而且这次院长出征归来,年仅十八,却已经受封繁昌侯,这等殊荣,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只要我们能够让院长出面保下我们二人,想必皇帝肯定会给院长这个面子。”黄玉小声的说道。
“让院长出面?想当初我们进书院的时候,可没给院长好脸色看。”齐松眉头一皱,当初他们跟着几个王爷进书院的时候,可是很看不起胡烨,毕竟他们的老爹当初可谓是权倾朝野,皇帝都十分的重视。
现在他们想让胡烨出面保下他们两个死刑犯,自然是难度不小。
“凡事无绝对嘛,虽然这几年来院长没有给我们说过一句话,但是却也没有对我们有过什么微词,就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记仇的人。再说了,我们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黄玉说道。
“哎,看样子也只有一试了,等院长再次到书院的时候,我们就去求情吧。一辈子躲在书院里也不是办法。”齐松无奈的说着。
在他们两个皱眉头的时候,书院的其余学生可谓是弹冠相庆,一个个欢喜得不得了,书院的院长受封侯爷了,当然要大肆庆贺。
“嘿嘿,当初一个侯爷被我骗的团团转,这要是说出去,谁会相信呢?”
诸葛聿坐在李元山的屋子里,嘿嘿的笑着说道。
“这小子总算是回来了,这半年来可是把我累坏了。”一阵窃喜之后。诸葛聿就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半年时间,他可是完全接管了李元山的工作,可谓是事无巨细,因为书院的其余老头子根本不管事,除了上课,就是干自己的事。
在别人都谈论自己的时候,胡烨、朱能聂远等人,却是跟着朱棣进了皇宫。欢迎仪式之后,自然是要给朱棣汇报情况。
“有几年时间?”
朱棣开门见山,直接问胡烨时间。
“皇上,据我估计。仓宫实仁和足利义持的战斗,三年之内是分不出胜负的。”
胡烨也很干脆,多的时间他不敢保证,毕竟现在仓宫实仁也有将近五万人马。加上井田二一的操持,挡住足利义持的进攻是没问题了,但是能挡住多久就是问题了。毕竟足利义持可谓是兵多将广,不是仓宫实仁只有九州之地能够抗衡的。
“三年时间?够了够了。”朱棣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你可知道这半年多时间,福建又造出了多少船只?”
“嗯?又在造船?”
胡烨听了一愣,难道朱棣现在这么多钱了?难道那个老头子就这么有钱,能够填充整个国库?
“不错,这半年时间,又造出了十艘船,还有十艘现在还在船舱。”朱棣很得意的说道。
“皇上,你这是……”
胡烨一愣,他似乎记得永乐的前几年,朱棣确实下令大肆造船,这几年时间,前前后后造了几百艘船,难道这才只是个开始?难道历史上的朱棣也是有那种野心?几百艘这样大的战舰,足够称霸全球了,这不就是在给郑三下西洋做准备么?
“北元现在已经分裂成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部,年中的时候朕跟瓦剌和鞑靼都通过消息了,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最近朕又得到消息,西边的跛子帖木儿,似乎身体不适太好,他的儿子们也是蠢蠢欲动,想必是无暇东顾。还有南边的安南,陈氏无子嗣,胡渣取而代之,建立了胡氏王朝,虽然取之无道,却也化解了政变危机,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动作,所以接下来的两年,是大明朝的安稳时期,或许,朕给你的五年期限要提前了。”朱棣喃喃说道。
胡烨嘴角抽了抽,这朱棣消息还挺灵通的,不过这货肯定不知道安南那就是宫廷政变,哪是胡渣说的陈氏无子嗣。还有那跛子帖木儿,虽然看起来病怏怏的,但是两年后他会带着二十万大军,想要挑战大明朝的威严。至于奸诈的蒙古人,跟他们结盟,那就是与虎谋皮,这点朱棣不可能不知道。
“皇上,三年时间够了,还有陛下新造的那批大船,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还记得我曾经给皇上说过的太阳神国么?”胡烨知道这一趟去倭国,郑三已经完全能够担当起下西洋的重任了,但是胡烨这次不是让郑三下西洋,而是直接让他去南美洲,只要有了那里的东西,农业生产立刻就会爆棚,还有那里丰富的银矿,比整个明朝银子加起来要多得多。
“太阳神国?”朱棣眉头一皱,他之前确实挺胡烨说过一嘴,知道是个神秘的地方,不知道胡烨现在提起所为何意。
“皇上,是时间准备去太阳神国了。”胡烨大声的说道。(未完待续。。)
………………………………
第六零一章 玉米和土豆
“什么?你是说要派人去太阳神国?”
朱棣差点站了起来,双手紧紧的握着龙椅,他虽然不知道太阳神国在哪里,但是能够得到胡烨的如此重视,那肯定不是一个平常的地方。
这些年来,他也派人去打听过太阳神国,但是一无所获,甚至比极北之地还要神秘。他也曾想过让胡烨叫人去太阳神国,但是胡烨没有提过,他也就没有提及,毕竟就只有胡烨知道太阳神国在上面地方。
“不错,现在是时间去太阳神国了。”胡烨很肯定的说道。
确定了之后,朱棣突然站起身来,对着周围的人说道,“你们可以退下了。”
刘仁、聂远等人知道这可能就要涉及到什么机密的事情了,赶紧告退离开,刘贯,孙航,赵括等人也离开了皇宫,朝着书院赶去,而朱能和郑三却留了下来。
“你们几个,还有你,也出去。”
朱棣指了指朱嗯呢该、郑三,还有旁边的那个太监,大声的说道。
“皇上,什么事情这么神秘,连我都不能听么?”朱能有些不情愿了,早些年跟着朱棣打天下的时候,不知道胡烨还在哪里玩泥巴呢。
“给我滚!”
朱棣怒吼一声,朱能立刻就萎了,立刻就走了。
“敢问皇上,你身旁的这位公公是何人?”胡烨突然问道,他记得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身边可是跟了几个副手,都是太监,都是朱棣很信任的人。
“侯爷,咱家王景弘。”
那个太监回答道。
“原来是王公公,既然如此,你和郑公公都留下吧。”胡烨说道。
此话一出,刚刚走出两步的朱能差点没摔倒在地。回过头来用杀人的眼光盯着胡烨,恨不能将胡烨五马分尸了,难道自己就不如两个太监么?
但是当他看到朱棣的眼神的时候,还是乖乖的走了出去,心道以后肯定要给胡烨口头吃,敢瞧不起本国公?
朱棣很好奇,为何胡烨要将郑三和王景弘留下,再想起胡烨此次出征的时候,点名要郑三相伴,就想到胡烨可能是要这两个太监去太阳神国。
很快。偌大的宫殿就剩下了四个人,朱棣这才问道,“说罢,你所知道的太阳神国是什么样子的。”
“皇上,太阳神国可以说是在东边,也可以说是在西边,但是都相距数万里。”胡烨说道。
“你是说有两个太阳神国?”朱棣眉头一皱。
胡烨嘿嘿一笑,古人自然是不可能知道地球是圆的,所以他的解释自然就被理解成了两个太阳神国。
“皇上。其实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很大的圆东西,关于这个,我之前已经跟阮公公讲过很多次了。想必他更能给皇上解释清楚,我就不再多说。”胡烨随口说道,让他跟朱棣讲地球是圆的,就等于一个教授给一个高中生将高数。能理解的只有一点点,但是如果让一个大学生去将呢?就能取到不一样的效果。
“我要说的,太阳神国距离大明朝数万里。想要到达那里不是一件易事,所以皇上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胡烨说道。
“数万里?难道都是水路么?”郑三喃喃问道。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胡烨在离开九州的时候,给他说的话,说是给他的语言,从九州岛吴淞口相距千里,相对于万里来说,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如果直接让他去航行万里的话,他会被直接吓晕过去。
但是现在他已经有了两个月不间断航行的经历,还有数千里的航程,对于万里却也没有太大的震撼了。
“不错,不仅是水路,还是有大风大浪的水路,很有可能就遇上龙吸水,还有大海啸,遇上任何一种,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船毁人亡。”
“如此凶险?”朱棣听了也是眉头一皱,听胡烨这么一说,这似乎是一条不归路啊。
“不仅如此,大海之中,还有偌大的鲨鱼,嗜血成性,只要有一滴鲜血滴进海里,就能引来无数飞鲨的攻击。还有巨大无比的鲲鹏,甚至比整只船还要大,一口能吞下数百斤的鱼。”胡烨继续说道。
郑三听了脖子一凉,这是一条什么路啊,这么多东西,之前怎么就从来没有听说过?
王景弘更是吓得不轻,难道这繁昌侯将自己留下来,是想让自己去探路?这不是把自己往地狱里面送么?
“这路上的东西是可能遇到,也可能避免的,但是一旦到了太阳神国,却有很多东西是不能避免的。”胡烨又说道。
“什么东西?”朱棣问到,虽然胡烨还没说,但是他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是造成瘟疫的东西,那些东西在太阳神国里面肆虐,那里的人和动物,都已经免疫了,但是一旦我们这些人塌了上去,很有可能就感染了,而一旦感染上,几乎都是不治之症,九死一生。”胡烨大声的说道。
胡烨说得倒是没有夸张,因为当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现南美洲的时候,上去的人,真的十有**都是染了怪病死的,就是因为他们免疫不了南美洲的那些病菌,最后把命丢在了那里。
而听到瘟疫两个字之后,就连朱棣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这个东西可是千百年来的噩梦,谁听到了都要色变,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郑三和王景弘更是浑身打哆嗦,因为他们已经肯定了,这趟去太阳神国,他们两个是逃不掉的了。
“既然如此凶险,那上面有什么东西,值得冒险?”朱棣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明朝也有很多险地,但是没有什么好东西,所以没有人去冒险。如果太阳神国没有什么好东西,也就用不着去冒险了。
“好东西多的很,之说一种,就值得皇上冒这个险!”胡烨大声的说道。
“什么东西?”朱棣眉毛一掀。
“一种亩产数十石的粮食!”胡烨说道。
“什么!”
朱棣屁股一滑,差点没从龙椅上滑下来。王景弘见状,赶紧上去扶住朱棣。
“小子,你再说一遍。”
朱棣坐稳之后,还有些颤抖的问胡烨,这个消息简直是太震撼了。亩产数十石是什么概念?现在的麦子亩产最多一石多,而水稻能再多一些,也绝对不会超过五石。
也就是这种粮食,能够将粮食产量提高数倍!
明朝以农业立本,但是这些年的粮食产量却一直提不上去,洪武二十九年的那一场大旱。才会导致灾民遍地。试想一下,如果粮食产量提高数倍,就算是大旱又如何?所以胡烨说得这个东西,简直就是好到了极点的东西,如果这种东西真的存在,朱棣认为是比燧发枪还要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拿到手。
“皇上,那种粮食,不仅耐旱。而且产量惊人,就算是大旱,一亩最低也能产十石。如果遇上好时节,亩产三四十石也不是没有可能。”胡烨说道。
这个倒是胡烨的保守估计。毕竟现在的种植技术没有后代的那么先进,若是在后代,土豆的亩产能有六七千斤,也就是六七十石。就算现在技术落后,收获三四十石还是不在话下的。
“什么……三四十石,你说的可是真的!”
朱棣的嘴皮干涩。如果胡烨说得真的,这玩意就要改变明朝的命运了,一旦种植了那个玩意,百姓的所成提高了,税收提高了,士兵也就不用半兵半农了,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之中,可以说直接影响整个大明朝。
“皇上,我师傅教过我不能说假话,皇上可还记得落花生?拿东西就是从太阳神国流传过来的。”胡烨又拿他那个不存在的师傅说事。不过自从他将落花生种出来之后,那玩意就成了皇室的贡品,本来胡烨还想推广给老百姓的,结果当时朱允炆说这种东西只能掌握在皇室的手里。
所以现在能够吃到落花生的人,除了皇室的人,还有就是跟青天书院有关系的人,因为落花生就是青天书院负责种植。
“那东西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朱棣颤抖着说道。
“回皇上,那东西叫做土豆,又叫做马铃薯,就是圆圆的东西,跟橘子差不多大小,不多大的能涨到两三斤一个,一个士兵一个就能吃一顿,而且能够长时间保存,煮熟了还能带在身上,蒸、煮、炒、炸都行。”
胡烨越说,朱棣的心就越平静,因为他感觉胡烨越说越假了,世上怎么会有如此东西?就算是有如此东西,怎么还从来没有人听说过?
“小子,你该不会是在哄骗朕吧?”朱棣定了定神,大声的问道。
“皇上,在燧发枪之前,你可曾想过会有如此如此厉害的武器?在热气球之前,你可见过能让人飞天的东西?而且太阳神国之上,还不止这样一种食物,还有一种叫做玉米的东西,亩产虽然赶不上土豆,但是营养价值极高,而且一年能种两季到三级,更重要的是,存储起来再简单不过了,就算几年之后都能够食用。”胡烨继续放着大料。
有了之前土豆的惊奇,在听说玉米,朱棣就免疫了,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必须要是真的才行。
“小子,倘若此事是真,朕封你国公又如何!但是若是假的,你可就是欺君!”朱棣很严肃的说道。
“皇上,微臣敢用人头作保!”
胡烨大声的说道。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这太阳神国去定了!”朱棣猛地一拍龙椅,猛地站了起来。(未完待续。。)
………………………………
第六零二章 尽情忽悠
太阳神国是去定了,朱棣都发了话,没人能够阻止,至于人选,朱棣认为胡烨已经选好了,不然不可能让郑三和王景弘留下来。
“小子,你说要派多少人去。”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朱棣自然是要考虑去太阳神国的队伍了。
“皇上,其实那里除了玉米和土豆之外,还有一种东西,现在大明朝也十分需要。”胡烨突然想到了南美洲的银矿,那里现在肯定还没有人开发,郑三去了,肯定能找到大量的银矿。
“什么东西?有土豆和玉米足够了!”朱棣认为他当了皇帝之后,不再像以前那么贪婪了,能够将粮食产量翻数倍的东西,已经能够满足他了,但是当他听到胡烨接下来说的话之后,立刻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那里还有比整个明朝的银子加起来还要多的银矿。”胡烨随口说了一句。
这下朱棣彻底坐不住了,眼神之中立刻出现了贪婪,认为刚才将那些人叫出去是对的,不仅土豆、玉米这种东西不能让他人知道,比明朝银子加起来还要多的银矿,这个东西就更不能让人知道了。
“小子,太阳神国的事情,你可还给别人说过?”朱棣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平复自己的心情,以为胡烨解决了倭患,已经能让他很高兴了,但是当他听到太阳神国的消息之后,觉得倭患就不那么重要饿了。
“没有。”胡烨很肯定的说道。
“没有就好,从今天起,直到船队归来位置,不允许有第五个人直到太阳神国的存在,你们都知道了么?”朱棣很严肃的说着,郑三和王景弘自然是点头称是,那太阳神国上的每一个东西,可都是大大的好宝贝。贡献出一个来,就能够换的无上荣耀。
“如果有这么多东西的话,船队不能少了,现在的几十艘船根本就不够。传令下去,让所有的造船厂,加紧建造舰船,要能够抵挡风浪的大船!”朱棣再次下令,如果真如胡烨所讲,那么太阳神国的银子就是以千万记数的,几艘船肯定是拉不完的。还有那些土豆和玉米,也要狠狠的装他几船搬回,然后在大明朝种植。
“还有,你小子心中可有人选了?这次谁带队?”朱棣随后又问。
胡烨看了看旁边的郑三和王景弘,然后说道,“这次船队自然是由郑公公带队,然后由王公公当副手,至于可能遇到的情况,要给他们增派神机营。因为太阳神国上面也有人,而且他们并不友善。至于上面的小东西,我会让孙航跟你们去,上次他处理过北平外面的瘟疫。有过经验。”胡烨喃喃说道。
听到胡烨又说道瘟疫,郑三和王景弘又抖了抖,果然还是躲不过去啊。
“小子,朕很想问你。为何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非得要在朕身边找两个太监?”
等到郑三和王景弘都出去了之后,朱棣才好奇的问胡烨。
“皇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们虽然少了一样东西,但是有些方面却要比常人要敏感一些。”胡烨嘿嘿的笑着说道,朱棣似乎是听懂了,但是又好像是没听懂,值得有些疑惑的看着胡烨。
“好了,你先回去吧,本来太阳神国这种重要的事情,你也该随行的,但是现在大明朝离不开你,你就待在南京吧。”朱棣挥了挥手,让胡烨先离开了。
胡烨心中一阵后怕,朱棣不说,他还真没想到这一层,他可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做什么探险,南美洲那种地方,可不是什么善地。
于是胡烨心有余悸的走出了大殿,留下朱棣一个人在殿堂里,应该是在考虑大明朝接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