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赋-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他们知道这些人死定了。
“张伯伯,何不将这些人送给我处置?”
胡烨突然凑了上去,他已经欠了小鹰他们很多活人,这些人是死有余辜,自己又可以多让他们活几天,这不是皆大欢喜么?(未完待续)
。。。
………………………………
第六九六章 商议对策
张玉并没有问胡烨要那些俘虏干什么,还以为是要拿回去给楼英做实验呢,毕竟以前楼英和胡烨没有少干这个事。
其实楼英和萧九贤的实验早就有了成功,当初给朱智慧做手术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只是现在还需要改进改进。
而胡烨要这些俘虏,其实是给小鹰他们准备的东西,谁叫他欠了小鹰他们太多了。
再加上外面那两万俘虏,应该够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一番战争下来,哈密城却没有多大的损失,只有忠顺王府没有了,然后就是后门被毁掉了,前门几乎是没有一点损失。
不过现在忠顺王死了,哈密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统领者,从这些蒙古人里面选一个人出来继续当帖木儿?
这个解决方法被所有人都否决了,有了忠顺王的教训,他们都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忠顺王害的张玉丢了右臂,如果再来一个,还有可能害得某人丢了性命。
还有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将这里跟明朝别的地方一样治理,设立三司,都司、布政司、按察司,然后在这里设立卫所,直接由明朝管辖,那就没有各种的忧患。
这个办法要朱棣拿决定,于是众人经过一个决议之后,决定向朱棣请旨,这段时间就在哈密布防。
不过他们的心里还有一件事情放不下,那便是逃走的哈里苏丹。
“该死,他的汗血宝马果然快,比我的马快得多,追了两个时辰,就不见踪影了。”
张辅回到哈密城,很是懊恼的说道。
“不要着急,我去看了,那忠顺王虽然烧了我们的营帐。但是飞行营却还在,这次宋将军又给我们送来了补给,虽然不一定能炸死那哈里苏丹,但是吓吓他还是可行的。”胡烨嘿嘿一笑。
“哎,归根结底,还是现在咱们力量不够啊。”
张玉叹息一声,这次为了应付这二十五万敌人,明朝可谓是举全国之力,将西北能动用的兵力都动用了,国库的粮草也消耗了大半。不过没有让老百姓伤筋动骨,还算是好的。
“是啊,如果朝廷没有压力,粮草补给充足,老子现在就率领兵马,一路杀到他们老家去!”
朱能也捏了捏拳头,其实只让张辅去追击哈里苏丹是有原因的,毕竟不可能大军出动,这次出城。已经让他们的补给消耗一空,如果不是宋晟带来了补给,只怕是这段时间他们就撑不过去了。
“这个想必不用两年,就可以得到改观了。”胡烨喃喃说道。
算算时间。郑和他们出海已经快要一年了,现在可能已经从南美洲返航了,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开春的时候就能回到明朝。到时候就能种下土豆、玉米什么的,一两年就能让百姓的仓库爆满。
“你怎么知道?”朱能好奇的问胡烨。
“嘿嘿,我可是答应过皇上。五年之内,让他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哦。”胡烨嘿嘿一笑,仔细一算,现在马上要三年了,加上两年的准备时间,到时候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
“行了,你去让飞行营在空中巡逻,如果发现哈里苏丹的行踪就会来报告。顺便,这段时间将周围的不安稳势力也清除了。”张玉喃喃说道。
“周围不安稳的势力?”邱福眉头一皱,这次他们来应付哈里苏丹,可谓是损失惨重,带来的十五万军队,只活下了三万,这已经算是明朝最大的失败了。
如果再打仗的话,岂不是会有更大的损失?
“不错,这里的北方有瓦剌,还有鞑靼,都是心怀不轨的,必须要借机敲打敲打。而且这一次已经动员了这么强大的力量,要下一次动用这么大的力量,不知道要多久之后了。”张玉拿出一张地图,那是简单的分布图。
以前的东察合台汗国已经被灭了,现在哈密周围的便是瓦剌和鞑靼。
正如张玉所言,这次动员三十五万军队,可谓是明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虽然靖难之役的时候,云子宸和李景隆都曾统领过五十万的军队,但是那都是短距离的动兵,哪像现在,动不动就是几百里行军,消耗的粮草难以计数。
如果等到下一次再来,只怕又要大量消耗了。
“我也赞同大将军的说法,反正这段时间我们还要在这里等圣旨,正好出去敲山震虎。”朱能是不嫌事大的,正好可以去打打蒙古人,何乐而不为呢?
“宋将军呢,你有什么意见。”
张玉突然对着宋晟说道,毕竟这次要动用的都是他的军队,之前剩下的三万军队,他们是不敢动了,这是十五万人剩下的苗子。
“大将军,我奉皇上旨意,率领的这二十万人,都归大将军指挥。”宋晟不想发表意见,毕竟他是皇帝的大舅哥,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说的好。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决定了,从明天起,十台热气球负责搜寻哈里苏丹的下落,还有负责西方的巡逻,谨防哈里苏丹死灰复燃。淇国公和宋将军,就率领十万兵马负责守卫哈密,剩下的人,跟我率领几万人北上,先途径鞑靼,然后西去瓦剌,用五天时间,震慑一下两国,为接下来哈密卫的成立,争取时间。”张玉做出了决定。
“可是大将军……”
张辅想要提醒他爹,你现在只有一只手,还是留下来休息休息,结果还没说完,就被张玉给阻止了。
“不就是断了手么?我左手还能用!”张玉大声的说道。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有意见就现在说,没意见就解散,好好睡一觉,明天又要开始征途了。”张玉挥了挥左手,然后离开的营帐。
“张辅,胡烨,你们随我来。”走到门口的时候,张玉突然说了一句,张辅和胡烨对视了一眼,然后便跟了上去。
“哎,看来这次断臂对老张打击很大啊。”
等到张玉走了之后,朱能叹息一声。
他们都是老将了,知道断右手对一个将军来说是什么样的打击。很有可能,这次回去之后,张玉就要彻底的离开军伍。
所以张玉要在最后一次的军伍生涯里,多做一点事。
而且这次出战,可以说是张玉最失败的一次,用自己的十二万人,换取敌人的二十万人,虽然听上去算是赚了,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他办到的。
作为大将军,他自然有些内疚,他要弥补这一切。
“哎。”
邱福叹息一声,作为老将,他明白张玉的感受。
“你们两个,今晚不要睡觉了,将这次的阵亡名单整理出来。”
走进一间小房子里,张玉对着张辅和胡烨说道。
“还有……”
张玉还想说什么,最终却没有说出口,脸上满是纠结。
“张伯伯,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这次我们赢了。”胡烨喃喃说道。
“有些事情你不懂。”
张玉叹息一声,看着天上若隐若现的月亮。
“张伯伯,我给你说一个数字,在天朝,发生了一次战争,你可知道死亡人数?”胡烨小声的问道。
“能有多少?”张玉大声问道,这次是他指挥战斗以来,损失最大的。
“五千万!”胡烨随口说道。
“多少!”
张玉和张辅同时吓了一跳,五千万是个什么数字?现在大明朝的人数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万的几倍而已。
如果发生一场战争,死亡五千万人,明朝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五千万,而且还是不完全统计。”胡烨站起身来,然后说道,“我说这个数字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张伯伯,打仗,就少不了伤亡,十万人不算什么,我经历过五千万人的死亡,日子不是照样过?”
胡烨说得倒是有些过了,毕竟二战他是没有经历过的,但是有影像流传下来,他也了解当时的残酷,跟现在相比,那就是残酷了不知多少倍。
“你经历过?”
张玉吃惊的看着胡烨,那可是五千万的死亡,将近明朝人口的一半了。胡烨如此年纪,就经历过这些东西,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张伯伯,你也是老将了,有些东西应该比我懂。”胡烨叹息一声,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本来历史上的张玉已经死了,但是他的一张纸条让张玉活了下来,现在张玉又因为他逃过一劫,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胡烨觉得历史似乎越来越难以掌控了,发生的事情他是一点预料都没有了。
“好了,你们整理一下资料,我出去静静。”
张玉叹息一声,然后推开门走了出去。
“哎。”张辅叹息一声,然后开始整理资料,没办法,要整理的东西太多了。
整整十二万人,每个人的名字、籍贯、年纪,这些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记录。
如果是平时,自然不会由他们来整理,但是这次不一样,张玉觉得自己愧对他们,必须要认真整理,没一个烈士都要得到完完整整的抚恤。
胡烨知道,如果这个钱有谁敢动的话,张玉绝对不会饶了他!(未完待续。。)
………………………………
第六九七章 胡烨的异常
不得不说,统计是一项很枯燥又很无聊的工作,而且足足有十二万人的统计,绝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胡烨和张辅忙活了一大晚上,都还没有搞定几千人的,而且不久之后,张玉也走了进来,也不知道这货在外面搞了什么,进来的时候,眼睛有些红红的。他自己辩称是风吹沙进眼,但是谁都知道,他是将自己心里的痛楚,朝着月亮诉说。
三个人忙活到天亮,也没有搞出多少。
其实胡烨跟张辅也知道,这并不是要将所有人的资料都搞清楚,只是求一个心安,要对得起死去的十二万人,不能等他们死后,他们的家庭就从此变得支离破碎。
太阳升起,其余人伸起了懒腰,他们三人也伸起了懒腰,不过他们是睡意的懒腰。
昨天已经做好了决定,在朱棣的旨意到达之前,张玉要率领大军北上,过境鞑靼和瓦剌。
所以在这一天天亮的时候,宋晟带来的几万大军,便跟着张玉大军北上。
至于路线,张玉已经规划好了,从哈密出发,北上金山山脉,然后直达科布多,在那里应该有鞑靼的驻军,不过肯定不多。
之后西进,到阿尔泰山,然后便是霍博克塞里,那里有瓦拉的驻军,之后便是别失八里,那里是原来东察合台汗国的都城,顺便现在收回来,让哈密卫的驻军托管了。
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在这里成立一个卫所,成为将来进攻帖木儿帝国的跳板也不错。
前方战场瞬息万变,而南京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不过大雪停了之后,消息传得也就快了,用鸿翎急使,一天一夜就能传到南京。
所以当张玉他们走出哈密城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军报是宋晟的大军已经赶到了瓜州。而张玉他们的军队已经去追赶哈里苏丹了。
“好啊,全军出动,总算是打了一个漂亮仗!”
朱棣看到军报的时候,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之前要么是没有军报,要么就是大军现在还被困在哈密。
虽然这次没有说明张玉出去之后的情况,但是总算是有了接触,朱棣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军队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像是朱允炆时候,吃空饷的情况太严重了。
“在云南我们还有五万兵马,如果胡渣再敢胡闹的话,就让沐晟去敲打敲打。”朱棣随口说道。
其实以前安南是属于唐朝的土地,只是五代十国之后,没有人对安南有管辖,也就越来越偏离。
就算是在朱元璋的时候,安南都对明朝俯首帖耳的,只是这次那胡渣篡位。想要彻底摆脱明朝的影响。
如果不是这次哈里苏丹来袭,朱棣是想直接将安南踏平,然后收回的。
不过朱棣也知道,安南不是一个好地方。那边山林密布,跟岭南差不多,大军去了还施展不开,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等到张玉他们回来再说。
“皇上,国库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
小英子小声的提醒着朱棣,这次调动三十五万大军。已经差不多将国库的粮草用得一干二净了。如果让云南的五万军队再动手,只怕国库快要扛不住了。
虽然现在国库钱很多,这是朱棣去找那个神秘老头要来的,但是钱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有钱也买不来粮食。
“粮草!粮草!”
朱棣一拳头打在桌子上,本来他以为经过两年的发展,明朝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了。没想到才发动了一场三十五万人的战争,还没有持续一年,就已经有些承受不起了。
“对了郑和已经出海多久了,最近有消息没?”朱棣突然问道。
“整整十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小英子如实的回答道。
“十个月,也该回来了!”
朱棣摸了摸龙椅,他现在想的就两件事,一是张玉成功歼灭哈里苏丹,二是郑和满载而归。
“传令下去,整个沿海地带都给我密切注意,一有郑和船队消息,立刻来报,无论是好是坏!”朱棣大声的说道。
“是!”小英子便走了出去。
小英子出去之后,朱棣也站起身来,出了奉天殿,来到了徐妙音的寝宫。
原来就在前两天,徐妙音突然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的样子。
“皇上……”
朱棣才一进门,那些宫女便过来行礼,却被朱棣给阻止了,挥了挥手,那些宫女便走了出去。
“父皇。”
朱智慧也走了过来,自从前天徐妙音病了之后,她便一直陪在身边。
至于自己的身世,朱智慧并没有给朱棣讲,因为她娘临走前告诫过她,不要将她娘的消息传出去,不然会惹祸。
所以现在徐妙音和朱棣还认为她娘早就已经死了。
“智慧啊,辛苦你了。”
朱棣对着朱智慧笑了笑,这个女儿还不错,很是贴心,没有咸宁的顽皮,却又比安成活泼一些。
“这都是女儿应该做的。”
朱智慧脸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说实话,她以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公主,这次被封为公主,还以为是比别人漂亮一点而已。没想到竟然会成为众人敬仰的存在,好多人见了她都要行礼,还要跪拜,好不习惯。
“行了,明天你回书院去看看吧,要不然储承就要发疯了。”朱棣嘿嘿一笑。
“父皇……”
被朱棣一调笑,朱智慧的脸就更红了,二话不说就跑了出去。
“这丫头……”
朱棣叹息一声,然后来到徐妙音的床前。
“你也老大不小了,就不要调笑别人了。”徐妙音的脸色有些苍白,小声的说道。
“不要起来,你还是躺着吧。”
朱棣坐了下来,牵着徐妙音的手,他知道这两年来,他的统治之所以能够如此平稳,徐妙音的功劳不小。
所以见到徐妙音再次病倒,他自然是有些内疚。
“让皇上担心了。”徐妙音有些尴尬的说道。
“说这些干什么。”朱棣带着一丝责怪,随后说道,“你不要担心,这次郑和去了太阳神国,应该能找到好东西,到时候一定能够将你的病治好。”
徐妙音听罢只是淡然一笑,她的身体,她自然比谁都清楚。
“皇上,什么时候将智慧的婚事办了吧,我怕我撑不到那一天了。”徐妙音有些虚弱的对着朱棣说道。
“竟说胡话。”
朱棣心中一疼,本来早年的时候,胡烨的药物对徐妙音还有些效果。但是后来随着靖难之役的开始,徐妙音的工作量就在上升,此后就一直没有停过。
“不过这件事是该要办了,智慧也要十八了,再不嫁人就有些晚了。只是我派去储神谷的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我很担心那储承的来历啊。”
“胡烨不是亲自去了么?那里的情况他自然是清楚,如果有问题的话,他自然会给你说。既然他没有说,就说明没有问题。只要他们两情相悦,就让他们在一起吧。”徐妙音紧紧的握着朱棣的手,虽然朱智慧不是他的亲女儿,但是这一年来,他已经将朱智慧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了。
“当初我问他的时候,他还是支支吾吾的,肯定有些东西不想让我知道。”朱棣摸了摸鼻子,看样子对胡烨很不满意。
“阿嚏!”
太阳高照,胡烨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是谁在惦记我了。”胡烨揉了揉鼻子。
“哈哈,就你个小子,有谁会想你。”朱能嘿嘿的笑着。
胡烨白了一眼朱能,这货就是纯属找茬的,他也懒得跟朱能争吵。
“前面就到科布多了,那里应该能够遇上鞑靼的军队,随便震慑一下便是,不要多留。”
张玉没在意两人的话,而是看了看前面说到别看现在张玉只有一条手臂,骑起马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报!前面发现一个村庄,不过已经被屠了。”
就在此时,前方的斥候过来汇报到。
“一个村庄被屠了?”
张玉眉头一皱,没想到第一天出来,就遇上屠村这种事。
“走,上去看看。”
张玉一声令下,众人便走了上去。
一进入到村庄,就有一股血腥之气传来,村口便是七横八竖的尸体。
说是村庄,不过只是一个比较集中的营地而已。毕竟蒙古人都是游牧为生,能够安定下来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这里是瓦剌和鞑靼的交界地,常年发生战争,说不定是哪方的人杀的。”张玉站起身来,他才懒得管死了谁,只要死的不是大明朝的子民,他就不会专门去找人给他们报仇。
“烨子,你怎么了?身体在抖动,你很冷么?”
张辅推了推胡烨,因为他发现胡烨的身体有些颤抖,拳头也是捏了捏。
小强也在人群里转了转,用鼻子嗅了嗅,然后回到了胡烨的身边,用不同寻常的声音叫了一嗓子。
“没事,可能是天气冷的原因吧。”
胡烨松了松拳头,然后对着张辅说道。
“天气冷?今天可是大太阳呢,以前怎么没见你这样过?”
张辅好奇的对着胡烨说道,不过胡烨可没有给张辅解释的意思。(未完待续。。)
………………………………
第六九八章 全部杀光!
阿尔泰山不是很高,只有三千多米,但是蔓延宽广,一直以来都是一道天然屏障。
在几年前,北元残余分成了三部,鞑靼和瓦剌基本上都是以阿尔泰山为界。
既然分成了两部,自然就少不了争斗,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别的都应该归附自己。
于是阿尔泰山附近,就成了主要战场,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明朝清静了许多,因为他们忙着内乱呢,哪里有时间来骚扰明朝。
当然,这里面自然有明朝的影子。
这天天气很好,于是瓦剌和鞑靼又开始打仗了,地点就是在科布多附近的一条河上。
十二月的河面,都已经凝结了,就算是兵马在上面打仗,也不会出现断裂的危险。
所以鞑靼和瓦剌经常在这里交战,自然,互相还会去对方的领地里面逛两圈,抢一些吃的喝的睡得。
双方都知道这种战争会持续很久,所以都不会投入太大量的兵力,几百人已经是大量,上千人已经是超大型了。
这天双方的心情都不错,所以人就派的比较多一点。
双方都是一千,然后再河两岸对持。
等到太阳到了正中午的时候,双方开始按常理进攻,都是耍耍样子罢了,没有大人物在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拼死拼活的。
所以这种战斗看上去很是惨烈,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死伤。
然而在他们的数里之外,张玉带着几万人在游荡。
“科布多是鞑靼在西边最大的集中营,附近应该有他们的军队才是。”张玉喃喃说道。
“报!”就在此时,有士兵过来回报,说是前面有战争发生。
“走,过去看看。”
张玉大吼一声,数万人便行动了起来。
于是正当双方两千人打得正欢的时候,张玉的军队陡然出现在不远处。让正演戏演的欢的双方都停了下来。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地方会有第三方势力出现,而且还有如此之多,只怕是消灭他们不费吹灰之力。
于是双方立刻从敌人变成了朋友,共同面对着张玉的数万大军。
蒙古话不是很难懂,毕竟张玉之前就跟北元人打过交道,军队里也有很多人都会蒙古语,所以翻译起来不是难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