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遇乾隆之前世今生(已完结)-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你无德,又妄想着你能向孝贤学习,学习她的操守,看来朕错了。”

    那拉氏忽地站起身,推了我一把说:“像孝贤学习帮你纳这个狐狸精,自从她进宫宫里发生了多少事,乾隆十一年慧贵妃,十二年七阿哥,十三年大行皇后,十四年皇九子、十五年大阿哥、皇五女、十八年皇十子、二十年嘉贵妃,二十二年是皇十三子、二十三年皇六女、二十五年三阿哥、纯贵妃这些人相继过世,都是因为皇上纳了这个狐狸精,她竟然连自己的儿子都克。”

    我转身看向皇后,她咬牙切齿地看着我,眼中好像能燃出火,她把宫里一应人等的过世,都归结到我身上,乾隆站起身厉声喝道:“你不要因自己之错而胡言乱语连累他人,你生皇十二子、皇十三子,也是因为她?好事是别人的,坏事皆为她。”

    皇后平和地苦笑了一下说:“皇上没有这个疑心,为什么找高僧给她算了一卦,卦的内容,臣妾也知道。”

    乾隆大惊失色,对宫女说:“赶紧把这个疯婆子带出去,那拉氏,你要还想好好做你的皇后,就给朕老实点。”

    皇后冷哼一声,她轻蔑地瞟了一眼乾隆说:“我心都没了,还要那个虚幻的封号有什么用?皇上要收回,臣妾成全皇上,做个方外人,再也不理后宫之事。”她冲到榻子前,刚才可人打络子时剪刀放在针线盒里,她拿起剪刀,眼中寒光一闪,摘下旗头,抓住头发绞下一缕。皇太后对太监宫女说:“快把剪子抢下来。”吓得永琰大哭起来,我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他紧紧搂住我的脖子,吓得身子哆嗦到一起,看着他露出惊恐的目光,我心疼的忍不住抱住他哭起来,暗暗发誓,绝不要让他再受丝毫委屈,孩子从小所得的最大幸福就是母爱。

    皇后咬着牙,原来过腰的长发,被她剪得七零八落,她抓起一把头发,放到嘴上吹了一口,扔下剪刀哈哈大笑起来。乾隆直叫:“疯了,你真是疯了。”他气得站立不稳,靠在柱子上歇了半晌,传旨让四额驸福隆安进殿。永琰趴在我怀里一动不敢动,皇后哈哈大笑声中,想向我扑来,被乾隆一把抓住,甩了个跟头,皇后的头重重磕到柱子上,顿时血流如注,乾隆嫌恶地皱了皱眉头,福隆安急匆匆走进殿,乾隆命他将皇后缚了,连夜将她遣送回媲京

    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人都是灰暗的,皇后临走时回过头来看向我们,绝望的眼神及她满脸的血污,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不去。当晚乾隆把所有有那拉皇后名字的地方用白纸蒙上,另换了我的名字。接下来南巡的日子,私毫也没有减轻乾隆的兴致,对我和孝贤皇后来说乾隆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而对那拉皇后来说,他又是一个无情的人。

    乾隆见我无精打采就劝慰我说:“这件事跟你无关?大清朝女子只有在皇太后、皇帝驾崩后,才可以剪发,皇太后和朕还健在,她竟敢剪发咒我们,简直是忤逆不道,太后疼她倒不如疼只狼。”我这才明白乾隆大发雷霆的原因,难怪皇太后及乾隆生气,皇后进宫三十余年,做了十七年皇后,会不知道国俗忌剪发?

    皇后被遣这件事,对永琰的打击很大,乾隆为了安抚永琰,特让我带他去游烟雨楼,船行到嘉兴,乾隆率先登上了烟雨楼。烟雨楼是嘉兴的名胜。烟雨楼有名,跟明末张岱的一篇《陶庵梦忆》有关。‘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湖为浅深。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画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客至,则载之去,舣舟干烟波缥缈。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经旬不返。舟中有所需,则逸出宣公桥、角里街,果蓏蔬鲜,法膳琼苏,咄嗟立办,旋即归航。柳湾桃坞,痴迷伫想,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间有倩女离魂,文君新寡,亦效颦为之。***之事,出以风韵,习俗之恶,愈出愈奇。’

    烟雨楼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即雄伟又洒脱。主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

    烟雨楼的入口处名叫清晖堂,在北墙处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烟雨楼”三大字,字迹遒劲,下面有一行小字,字迹太小我没看清,乾隆告诉我,这是顺治朝冀应龙所书,我想可能跟现代的某某到此一游如出一辙。走进清晖堂,两侧则是两个房间,左为“菱香水谢”,右为“菰云”,菰云的右面是观音阁,三楹二层,步出清晖堂,后面是“彻碑亭”,中间竖石碑,上面刻着一首诗,看着像乾隆的手迹,我问乾隆,他竟笑着对我说:“难得你还记着朕的字,真是不容易。”我笑笑没吭声,要是心情好的时候一定笑笑他,说他那笔狗爬字我当然认得,想看他脸垮下来的样子,现在已经没那份心情了。
………………………………

226

    经御碑亭进内就到了烟雨楼的正楼。楼共两层,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壮观。楼上楼下有回廊环通,站在楼上凭栏远眺,田园湖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将我这些天埋在心头的阴蔼稍稍吹淡些。烟雨楼前面是开阔的平台,有两棵古银杏树参天挺立。台外栏杆下有“钓鳌矶”刻石。在烟雨楼背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的西北,亭阁错落排列,很有立体感,回顾曲径相连,玲珑精致,各具情趣。不但景色美,乾隆很喜欢古人的碑文,刻石,他带我们来到宝梅亭,宝梅亭内陈列有元吴镇风竹刻石,清彭玉麟梅花碑。亭外堤岸,垂柳翠竹掩映朱增,墙上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书“鱼乐国”碑,他逐一察看,有时他还蹲下身,以指代笔,在石刻上描摹。此外,南宋岳坷的“洗鹤盆”,及从古北口运来的硅化木等,我敲敲硅化木,乾隆正临完苏轼所书“马券”帖石刻,直起身看见我敲化木,笑着问我:“这会儿看着像不像烂木头?比御花园里那块烂木头哪个好?”我说:“朽木不可雕也,周郎配诸葛不相上下。”

    出了鉴亭是一紫藤架,枝干虬曲,绿荫覆地,要是在此间结一秋千,枝藤掩映间,荡起秋千来一定很惬意。由此处出园侧门走下石阶,石阶并不算陡,直至长堤的西部。河堤外有一水泥船坞。循堤左行,有荷花池,此时荷花并未开放,在池与湖相连处,是一座小桥,上面刻着万福桥三个字,我走过去,对着桥倒了个万福。乾隆站在桥上,提笔做了一首诗,乾隆出行有个习惯,总有太监随时给他备着笔墨纸砚,以防他随处做诗,见乾隆龙飞凤舞写道‘花盛原因开以迟,楼阴一片绮纨披。屈为信理固宜是,淡弗华高乃在兹。鹿苑不妨恣游奕,鸳湖岂必较参差。设如座喻对君子,香树依稀与论诗。’

    第一百零三章皇后病重

    游罢烟雨楼,乾隆游兴未尽,命太监带着永琰先回行宫,他转道南湖领我去看龙舟竟渡,也就是赛龙舟。“鸳鸯湖畔垂杨缕,烟雨楼上观竞渡。”嘉兴的百姓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龙舟竟渡,先抬着龙头祭过庙后,方挂灯下水,每条船上都有二十几条壮汉,一律的赤膊上阵,辫子围在脖子上,待一声炮响后,群龙飞驰,百舸争流,舟中搭起彩棚,前后彩旗飘舞、锣鼓喧天,震耳欲聋,每只船的船头上还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倒立着,随着船而颠簸,看上去十分凶险丫。

    第一次看龙舟,听着锣鼓声,心也跟着嘭嘭直跳,一会儿替这只船鼓劲,一会儿又替那条船加油,船行一半我的嗓子都要喊哑了,乾隆故意挡在我身前,我几次从他身后闪出,都被他重新挡住,我问他怎么带我来,又不让我看,他笑着说:“男人们没穿衣服,本就有伤风化,再说你一个女人,盯着人家男子光身子,岂不是让人留下话柄。”要不是我脸皮够厚,一定跳进南湖里,省得听他唠叨。

    四月二十日乾隆带着南巡的队伍回到京城,第二日早朝,乾隆以那拉氏有病为由要废除皇后,刑部侍郎阿永阿觉罗上疏进谏,立承废后的憋端,被乾隆一气之下,召九卿议罪。罚戌黑龙江。而皇后那拉氏虽未被废除,乾隆将她的受封四份金册及印绶缴回,将她幽居钟粹宫,每日所用膳食柴炭分例俱照拨用分例不多一分一毫,宫女两名,侍膳太监二名,厨师一名,其余太监两名,皇后现在的位份连嫔都不如。

    皇后缴回金册后,乾隆晋我为皇贵妃,由我摄后宫事,我知道那拉氏自进宫来在宫中位份及尊,难免对下人苛刻,为防有小人乘机抱复,我曾晓谕众妃嫔及宫女太监,皇后虽然缴回金册,封号并未废除,如果有人胆敢以小犯上,定重重制裁。仍叫内府务总管照妃例供应一切用度,不够处由我份下出,乾隆劝了我几次,见我依然我行我素,也就依了我。

    我对那拉氏有三分同情七分敬佩,敬佩她是一位有个性有主见的刚烈女子,敢以弱势之躯对乾隆说不,算得上女中豪杰媲。

    对乾隆来说,给那拉氏一个皇后封号就是对她最大的恩赏,当我问乾隆与群臣议那拉氏病时,为何病,乾隆顺口来了一句迹类疯迷,竟令我啼笑皆非。

    乾隆在诸皇子中最喜欢五阿哥永琪,五阿哥不仅通晓四书五经,论语等八股文章,而且武技颇精,工书善画,会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历算,而且恪守孝道。虽从小养在我宫里,我并没在他身上投注太多的感情,因为我知道他的结局,怕与他感情太深,受不了打击,成亲建府后隔三差五进宫必来永寿宫给我磕头。

    在清廷封王每五年进行一次,乾隆三十年十一月,礼部尚书,请旨请乾隆封王,乾隆传旨册封永琪为和硕荣亲王。这是大清自乾隆继位以来,唯一一个在生前被乾隆封王的皇子。永琪封王后不久,刚进腊月,就染病不起,我在三十一年的二月曾陪同乾隆前往探病,永琪的府邸荣王府建在宣武门内太平湖西侧,就是后世的醇王府。和乾隆下了车,永琪的两位福晋二门内相迎,丫头仆妇跪了一地,我扶着乾隆下了辇,走过去扶起两位福晋,福晋们眼泪汪汪地带我们进了正殿,永琪躺在东暖阁里,知道乾隆前来,强撑着病体,由他的小妾跪扶着跪到床前,已瘦得皮包骨头,哪像原来一个丰姿少年,我的鼻子一酸,听永琪沙哑的声间说:“儿臣,拜见皇阿玛万岁万万岁,额娘千岁千千岁。”

    乾隆快步走过去,一把拉起他,扶着他躺到床上,永琪说什么也不肯,说哪有儿子躺着,父亲坐着道理。都病成这样,还讲一些没用的礼法。乾隆劝慰永琪,开解他让他保重身体,大清百年后还指望他,其实已暗示他,要封他为皇太子。

    怕永琪休息不好,只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出来。乾隆问我说:“你看永琪身子如何?”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医学角度,我知道永琪很难逃过一劫。见乾隆问我,支吾了两句,也没出个所以然,乾隆训我平时说话一套套的,到有用之时,支支吾吾没个准话。
………………………………

227

    我没有和他较真,知道他现在一定很难受,不论与国与家,失去永琪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替他披上貂皮披风,扶着他在众人的跪拜中登上龙辇,一路上乾隆都是闷声不语,他也相信永琪这个坎不好过。

    我望着乾隆紧绷着的侧脸,即为他难过,也为愉妃难过,对愉妃而言,永琪是她的全部,虽然当年我知道这个后果,但是一到事情临头的时候,却难忍住不伤心。人的一生真是无不预测,可是真能预测又能如何,整日活在恐慌中,知道倒不如不知道。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乾隆隔二连三地去探永琪的病情,怕他劳累,也不让通报于他。愉妃也搬到永琪的宫里,这是乾隆特许的恩典,她在宫中不得乾隆宠爱,还不如到儿子的宫中和儿子一起走过他最后的日子。

    愉妃虽然也担心永琪的病情,她以为只是一般伤寒,熬过正月就会好的,每当我一个人去看永琪的时候,顺便和愉妃坐一会儿,她总向我展示她最近又做什么针线了,可是她勉强的欢笑,却掩不住她眼底的悲伤,我知道她伪装的并不好,对永琪的担忧使她日渐消瘦,已经没有我初见她时那么端庄美丽了,岁月的浸蚀,她已经步入老年了。

    我看着伤心,在她面前也不敢装出来,只能陪着她强颜欢笑。

    永琪强撑到三月份,盍然早逝。死后下葬定亲王墓,盖棺论鼎,过早地结束了人生。愉妃一直幻想着永琪的病能治好,直到噩耗传到宫里之时,我问愉妃如何,传话的宫人告诉我,愉妃一听到噩耗就昏过去了,现在御医还在抢救,愉妃唯一的希望也离她远去了。乾隆又命人把他接回宫,可是至此以后,愉妃处事更加淡泊。除了和我能说几句,大部分时间闷在佛堂中理佛。

    端午节前昔,我生了皇十七子永璘。喜欢愉妃的恬静,与人无争,我把永璘放到她宫里抚养,心有寄托,可以让她死灰的心得以复燃。乾隆也夸我会做事,说他昨儿路过愉妃的宫,顺道去看看她,见她正逗永璘,脸上也有了生气,不像原来不死不活的样子。还和乾隆夸了半天我的好,我只笑笑:“哪是我好,我嫌带孩子费劲,让她帮我受累才是真的。”乾隆笑着骂我不知好歹,从永琪过世后,第一次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我竟看呆了。

    乾隆在七月初,带领众位皇子及王公大臣们,前往木兰行围,本来想带着我,可是我刚刚生产不久,不宜鞍马劳顿,只得做罢,临行之前,乾隆一再嘱咐我让我在宫里事事小心,不许让他担心。我陪他坐着辇车到宫门里,宫门开着,外面候着文武百官,我知道他还有政事要交待,就依依不舍地下了辇,乾隆又嘱咐了我几句,我竟笑他有点像我妈妈,他也笑着骂我:“你妈妈是老清泰的二老婆,你竟把我比做她,想她了,趁着朕不在宫里就把她接进来住几天。”

    送走乾隆,我坐上一乘小轿回到宫里,静宜帮我卸下重重的头饰,靠在软软的枕头上,我竟忘了我在这个朝代的妈是二太太,她有了我这个挂名的女儿,是她有福,我也算对得起她那个不知道下落的女儿了,她自从大太太过世后,就被扶了正,如今也是一品夫人,在魏府上下没有敢不尊重她的,我忍不住冷笑了一声,这就是势利,我打发静宜,派个人拿些补药给魏府老太太送去,顺道替我探探最近身子如何?

    一想到她,又想到我在现代的爸妈与哥哥,再加上没有乾隆在身边,忍不住又伤心一阵子,又想着早日见到他们,又怕早日看到他们,心里很矛盾。

    乾隆告诉我他在九月中旬回銮,没想到刚走十来天,就开始盼着他回来,有时候想他都有些脸红,我进宫已经二十多年了,在民间都是半辈子夫妻了,早就淡得像水一样,何以我对他还是这样浓情蜜意。我正陪云静、云碧念诗书,静宜愁眉苦脸地走进来,云静抬头看见她说:“静宜脸上怎么有水渍,莫非是洗了脸忘擦了,或者是因为隔道不下雨,在哪儿赶上雨了。”静宜拭了下眼睛说:“哪有水?殿下又逗奴婢开心了。”

    我让云静带着云碧去里间找静明玩,问静宜:“怎么了,我打发你去看皇后,是不是她出什么事了?”静宜说:“皇后昨儿连话都说不出来,今儿话又多起来,刚才竟吃了一枚桃子。正嚷着饿,要进粥,她见奴婢去了,问了一些主子的事,竟半晌不说话,后来嘻嘻笑,说她可不要在这儿继续受人冷落了,她要去一个更热闹的地方,那儿才是她的家。媲”

    我的心一阵发冷,想着她此时的冷清,我让静宜为我备轿,我要去看看她,进了钟粹宫,里面冷冷清清,和原来摆设没两样,却让人觉得凄凉。宫女太监们一看见是我,赶紧给我磕头,我摆了摆手,主子不被宠爱,奴才自然也被人瞧不起。进了暖阁,见屋里漆黑,遮着厚重的窗帘,进屋一股热气,静宜低声说:“大暑天还让烧火炕。”

    进了屋,那拉氏一声厚重的声音问:“谁?”我走过去给她磕头说:“臣妾魏氏见过皇后娘娘。”她见是我,淡淡应了一声说:“起来。”并非我演戏,我是皇贵妃低她一等,磕头之礼不能免。

    她命宫女扶她坐起来,看着参差不齐的头发,垂到两腮,她长得美梳什么头发都好看,她比去年瘦了很多,大大的眼睛闪着惊恐的光,我坐到她身边,她身子不着痕迹地移我远一点儿,身子看起来极轻灵,我摸了摸炕,有些烫手,我问她:“姐姐冷吗?”她说:“身子倒不冷,就是心太冷了。”我拉住她的手,看着她的憔悴面庞,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流出来说:“姐姐受苦了,皇上不是不念情份的人,早晚会回心转意的,姐姐千万不要糟蹋身子。”

    那拉氏抽回骨瘦如柴的手说:“我的祸闯大了,连老佛爷都嫌恶我。皇上不会回心转意,我也不指望他能转意,与其每日活在煎熬中,倒不如早解脱好,这段日子知是你照拂,我才不至于太受苦,姐姐现在别无所求,只求你能照顾我苦命的璂儿,他虽为嫡子,皇上因为我的关系一直不喜欢他。”
………………………………

228

    第一百零四章皇后之死

    乾隆的确不喜欢永璂,他贵为皇后嫡子,却连一个贝勒的封号也没混上。或许在南巡时皇后与乾隆大闹,很大关系也是因为他夸了永琰,而忘了身了嫡子的永璂,可是因为她的一时意气,而让自己落得如此下场,她付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有她在皇后位上,乾隆尚且对永璂没有任何照拂,何况她如今只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后宫弃妃。

    我不敢过多提永璂,怕她伤心,忙转了话题,我问她当日所说乾隆曾给我算了一命,术士如何说的。她苦笑了一下说:“哪有什么术士,只是为了气皇上口不择言。如果真有术士算得那么准,我也请他给我算一卦,就不会触怒皇上,而落得今日下场。”她拂了拂遮住眼睛的一缕碎发,不经意地偷偷拭了一下眼睛。到这时候她还是放不下皇后的架子,在我面前还装着硬气,我可怜她,也敬重她的自傲。

    她抬起头,看我看她,不好意思笑了笑,“我原来一直以为孝贤皇后喜欢你,是因为她为了讨好皇上,而故意装出来的。我也一直瞧不起她的虚伪,更讨厌她虚伪到拱手将皇上推给你。我爱皇上,爱他多情,可又恨他,多情是对别人,对我却是无情。他的多情可以感天动地,无情却让我不寒而栗。”

    我看她情绪有些激动,刚想劝慰她休息一会儿,有话以后再说,她忽然语气平和下来,抬起头看了我半晌,慢慢地说:“容嫔进宫的时候,我以为你受宠的日子也到头了,没想到他为了你又闹出一场九州青晏的火灾,那时候我就想,如果皇上对我哪怕有爱你的一点点儿,我就知足了。皇上对你少见的包容,处处为你着想,在整个后宫只有你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应该好好珍惜这份感情。后宫里数你身家最低,连普通的八旗世家也不是,而今却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都是因为你自身的魅力吸引他。可是我明白得太晚了,如果当初我像你一样低调些,不处处仰仗老佛爷而让皇上以为我总在老佛爷面前搬弄是非,更加疏远我。”她说了半天话,她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我知道她累了,站起身想要告辞,她拉住我的手,“我今天和你说的话比这些年加到一起的还要多,不知道今日一别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她终于忍不住伏在我的肩头哭起来,这个要强的女人,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其实做什么人都比做强人要容易,打牙往肚里咽的滋味不好受。半晌她抬起头,拭了拭泪,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卷纸说:“虽然我不会算命,我也知道将来的太子之位非十五阿哥莫属,回去好好看看。”我又劝慰了她几句,接过纸卷告辞出来媲。

    回到永寿宫,我拿出纸卷,原来是那拉皇后抄写七阿哥过世时乾隆所下的圣旨,有一行话被她用红笔圈起来,我拿到窗前一看,见上面写:复念朕即位以来,敬天勤民,心殷继述,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殇,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岂心有所不愿?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此朕悲悼之余,寻思所及,一并谕王大臣等知之。

    这则诏书原来我并没细看过,那拉氏特在‘必欲以嫡子承统’,及‘此乃朕过耶’下面重重勾画两道。我觉得乾隆当时下这份谕旨的时候,只是感慨立嫡子为储君只是一种奢望,何况那时候孝贤皇后还在世,根本没有针对那拉皇后的意思,是她多心了。怪不得她在南巡的时候,一直说乾隆没有立我为后,是想牺牲她的儿子,而全了永琰做太子的名。看来那拉氏在我临走时把这则卷纸交给我,还是始终放不下她百年之后的事,其实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