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天空下-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之梦,而不是单纯靠什么神棍似的先知先觉。
一场光天化日之下的征服,不但起到了减压的功效,也让赵翰青重新拾回了信心和勇气。对于而言,这也算是他的一次思想境界的蜕变吧,通过这样的征服来提升思想境界估计古往今来也只有他一人。或许从此以后他不再仅仅是个先知者,而会成为这个乱世的真正强者,人总是在不断地在艰难困苦和圈圈叉叉中进步成长。
好半天,凌寒梅才缓过劲来,抓起毛巾胡乱抹了抹身上的汗。一抬头看见赵翰青正不错眼珠地盯着胸前两坨颤巍巍乱晃的肉肉,生怕他再乱来,慌忙爬到炕头的又翻出一身衣裙穿上,两个仆妇如果突然回来撞见了岂不羞煞人了。
等她梳理了凌乱的头发,又去打了水伺候赵翰青洗了一番。二人这才坐下来说话。
“翰青。你今天是怎么了这么邪性?”
“错,应该是勇猛无敌才是。要不然梅姐会连连告饶?这一回彻彻底底把梅姐给打败了。
凌寒梅啐了他一口道:“人家正在算账。你这个甩手掌柜不但不管是还来捣乱。”
赵翰青正色道:“不是捣乱,本来是想要找梅姐来排忧解难的。”
凌寒梅俏脸一红,自己可不是在为他“排忧解难”嘛。
赵翰青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不过,自己焦躁疑虑尽去,也的确全赖她为自己排忧解难。
所以也不做解释,岔开了话题:“梅姐也无需事无巨细地太操劳了,已经制订好了规章制度,梅姐只需监管一下就是了。”
如今赵翰青在上海的产业除了股份制的龙腾公司。还有人间天堂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两家分店、宝马车行和《神州新报》,包括聂小手的情报处的所有的收支账目最后都归拢到凌寒梅手里,繁杂得很。
“你说得轻松,规章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你不盯着看着哪一个会自觉地守规矩?就是那些经理们又有那一个愿意遵守规章制度的?”
“呵呵,梅姐一语中的啊,想要形成规矩任重道远啊,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人的思想观念。”赵翰青知道是自己想得简单了,拿着后世的标准来衡量约束现在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在南都城的人间天堂有福贵时刻盯着规章制度就容易推行,而现在家大业大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这也算是商业改革吧,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啊。
凌寒梅蹙眉道:“转变思想这个怕不是朝夕可成的,我这思想还没有改变呢,比如你施行的这个经理负责制我就无法理解,经理独揽大权,东家什么都不管了也管不到了,那么东家还是东家吗?这生意究竟是东家还是经理的?”
“经理负责的只是具体的经营,而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东家手里。”
“东家做甩手掌柜,那如何保证经理在平日的经营管理中不中饱私囊?如何为行之有效的进行监管?所以,我才定期核算账目,这样多少也能监管一下吧。”
赵翰青的头有些大了,对于后世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他也仅仅是一知半解,到上海之后他操心的是时局和发展势力上,生意上的事情也仅仅是笼统地安排了一下,就像是规章制度是凌寒梅按照他的意思草拟的,他甚至没有仔细审核一下。当时,他仅仅提议施行经理负责制,目的就是解放自己这个大老板,好舒舒服服地做一个甩手掌柜,而对经理实施的监督约束也仅仅是要求经理按时向东家述职汇报和东家不定期抽查账目这两方面。
现在,凌寒梅突然提到了这一点,赵翰青才慎重起来,当然也跟他心态的转变有关,如果在他唱征服之前肯定不会有心情去想这件事。
“我审核了人间天堂从开业到现在的账目,半个月后,店里的盈利节节升高。”
赵翰青接口道:“这正常啊,半个月后生意已经走上了正规渠道,人间天堂的名气渐渐大了,顾客多了,盈利自然就多。”
“但是不正常的是一个月后盈利反而降了不少,而开支却增多了,光是购买碗和盘就不少,我看够开一家新店用了,碗和盘虽然容易碎,但是也不能摔碎这么多吧,难不成没事摔着玩?”凌寒梅话说的俏皮但是寒着一张脸显然是很生气。
赵翰青一听就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了,厨具中只有碗和碟容易碎,所以要经常添置一些,肯定是被人钻了空虚报了开支。人间天堂的经理们有采购权和财政大权,而这两样历来就容易滋生贪污。(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一章 香滑软妙不可言
首先感谢“沉刀军刺”的打赏。停电半天yd迟了,想要混一个月的全勤很难啊。
正文
在后世的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经济犯罪汹涌澎湃,贪污**肆虐,一个小小的采购员也要大肆吃回扣,只要有一点点的权力都变成了捞钱的工具,社会风气糜烂不堪,后来政府痛下决心掀起了反复廉政的浪潮,赵翰青记忆深刻,所以,一听凌寒梅说起账目就知道其中的猫腻,那个年代都有贪污小说章节。
他神色一变,沉声问道:“是哪个经理干的?”
“王经理。”
“王八旦?”赵翰青说的王八旦正是从南都人间天堂调过来,本名叫王旦,因为当时在人间天堂的员工编号为八,就被初到人间天堂的猴子误叫成了王八,于是王旦就成了王八旦。
王八旦后来被调到了玉州城分号做大堂领班,这一次他和玉州分号的管事陈胜一起调到了上海分别担任两个分店的经理。陈胜是陈大年的徒弟,这一次如果是陈胜做出了虚报开支之事赵翰青碍于同门可能无法下狠手处置,而对这个王八旦就无须客气了,杀一儆百很有必要。赵翰青眸子中闪过一抹厉色,杀一儆百,这一回这个王八旦坚决不能轻饶了。
但是,杀一儆百治标不治本,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还必须建立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赵翰青不觉陷入了思考之中。
凌寒梅一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在考虑问题,也没有打搅他,而是乖巧地到厨房亲手去煮冰糖银耳燕窝粥,刚刚爱郎耗费了不少力气,现在又要动脑子耗费心神,让他好好补补身子。
冰糖燕窝粥煲好的时候。赵翰青正在伏案疾书,小小毛笔在他手里如同行云流水在雪白的纸上划过。凌寒梅痴迷地看着写字的赵翰青,她喜欢他写的毛笔字,像他人一样俊秀飘逸,但是更喜欢写字的人。他的神情那么专注投入,时而眉宇紧锁,时而眉毛飞扬,这个样子真是太帅太迷人了。
凌寒梅痴迷地看了一阵才收回了目光,见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轻声道:“翰青。我煮了燕窝粥,刚刚可口,凉了就不好喝了。”
“哦,梅姐真是个温柔体贴的好老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上床疯狂。我喜欢。”赵翰青百忙中还不忘调戏一下凌寒梅。因为他有了解决经理弄权贪污的办法心情大好。
“呸,没个正经。”凌寒梅啐了他一口却是羞喜无限。
赵翰青笑嘻嘻道:“我只不过是说出了男人的心声啊。”
凌寒梅看他顾不上吃,于是,她就舀了一调羹送到了赵翰青嘴边,“来,张嘴。”
赵翰青乖乖地张开了嘴喝下了调羹里的燕窝粥。巴咂了一下嘴道:“真好喝。”燕窝粥本来就香甜可口,被美人玉手喂到嘴里更增几分味道。
一碗燕窝粥刚刚吃了一半,赵翰青突然掷下了毛笔,原来已经写完了。虽然这时已经有钢笔出现了,但是他仍旧喜欢用毛笔书写。他伸了伸懒腰笑嘻嘻道:“大功告成,来,亲个嘴以资鼓励。”
凌寒梅白了他一眼后退了半步,她手里端着半碗燕窝粥,害怕他真的胡闹。
赵翰青接过半碗燕窝粥,舀了一调羹刚要往自己嘴里送,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停下了,把调羹送到了凌寒梅的嘴边柔声道:“来,乖,该我喂你吃了。”
凌寒梅一听这是把自己当小孩子了,不过心里甜甜的,不由自主就张开了嘴,一口冰糖燕窝粥含在嘴里还没咽下去就甜在了心里,突然身子一紧就被他揽在了怀里,一张嘴巴就吻了上来。
她想要拒绝只能发出呜呜声因为嘴里含着燕窝粥呢,却被他霸道地用舌头顶开了嘴唇,结果是她嘴里的燕窝粥却进了他的嘴里。
“啧啧,香、滑、软,真是妙不可言。”
凌寒梅的舌头刚刚差点儿被他要下来,这时听了赵翰青的话也不知是赞燕窝粥还是赞舌头,更觉得羞不可抑,这小坏蛋说是为自己,结果还是进了他的肚子里。她虽然跟他已经水乳交融了,但是像这么香艳的调调还从来没有过,私心里还是觉得甜蜜而刺激。
接下来半碗燕窝粥就这样没有了,也不知进了谁的肚里多些谁的肚里少些。
凌寒梅已经拿起赵翰青写的东西看起来,洋洋洒洒数百字清一色的行书,遒劲俊秀,不过,她没有过多地关注字,内容很快就吸引了她。
这篇纲领性的文稿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比较正规的财务制度,施行财务和经营管理分开,也就是说经理只负责经营和日常管理,财务由财会人员(账房)直接向东家负责,经理无权干涉,这样一来,经理就无法中饱私囊了;二是为了监管账房和经理互相勾结,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定期审查账目,形成良性循环的审查制度。
当然,除了上面两点还有其他的一些内容,比如成立员工代表会对经理和账房的工作进行有奖监督。这个员工代表会并不是工会,而是相当于一个群众性的监督机构。
赵翰青又为凌寒梅解释了一番,他暂时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
凌寒梅听完美眸晶亮,小情郎的脑子真是太好使了,这几点即便是不能完全杜绝应该也能遏制那些经理们胡作非为了。让她感到满意的是财务大权收归东家等于是被她掌握住了,那个审核机构赵翰青更是明令归她直接管,等于是她掌握的一柄尚方宝剑。她这样在意掌控生意并不是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私心,而是她真心实意把生意当成自家的,赵翰青的不就是她的,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赵翰青的女人。
赵翰青做出了纲领性的指导后就准备把具体的实施完全交给凌寒梅了,他照例做他的甩手掌柜。
“这办法好是好,但是,那个审计人员肯定要懂得账目的,一时间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才?”
赵翰青笑道:“的确是缺人才,不过,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可以先到别家的店里去挖墙脚,把薪水提高一倍肯定能招来人;另外是也可以找人兼职啊,比如可以找别的账房临时帮忙审查账目,不过,这终究不是解决问的办法,最终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可以去学校招些学生来,稍稍教一下就能用了。”
凌寒梅点了点头,这什么难事到了他这里就不是难事了。
“上海这边要尽快安排,我们随时都可能离开,实在来不及的话可以把审计这一块交给盛千秋代劳。”
“咱们的生意怎么能劳烦外人?”
“盛千秋是个聪明人,让他也学学这一套。”
凌寒梅愣了一下,立刻就听出了赵翰青话里的深意,龙腾公司可能将来也要搞这一套,让盛千秋早些有个心理准备。如今盛千秋在龙腾公司独揽大全,他虽然未必会以权谋私,但是,一个公司想要发展壮大这样的家长制管理肯定会制约的。
赵翰青的确是这样的想法,军事上可以搞搞独裁,但是生意上肯定不能让一个人独揽大权的,没有监督和制约早晚肯定会出问题。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更远,无论“七七事变”会不会发生,他都不准备再仅仅靠神棍式的先知来打天下,必须靠实力。(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二章 神州新报创刊号
匆匆结束了那一卷,没有卷后感言,也没有卷首语,一句话:要抗日了,操小鬼子他大爷。
正文
七月七日的白天就这么过去了,随着黑夜的降临,赵翰青已经渐趋平静了。
不过,这晚上他没有再去做采花贼,不仅仅是因为白日里已经宣淫过了,还因为他要等着来自北方的消息小说章节。早在半个月前赵翰青就把猴子拍到了北平,主要就是为了争取第一时间把卢沟桥发生的事情发电报回来。
猴子他们一行是四个人,他们将会分成两个小组行动活动在北平和宛平一带,这样就能预防两个小组不会同时出什么意外。
其实,赵翰青也知道卢沟桥的枪声是在深夜响起的,猴子即便是能够及时得到消息然后再发电报过来最快也要到凌晨了。
赵翰青前一天已经通过让陈少武以淞沪卫戍司令部的名义在电报局做了一番安排,有人二十四小时留在电报局,只要有电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送回来。
果然是一夜无事。
第二天,赵翰青那里也没有去,就在屋里等着,连隔墙的花香也没有吸引他。
半上午快要过去了北平仍旧没有什么消息传来,猴子根本没有发电报回来。赵翰青微微有些失望,或许历史真的已经发生了逆转?但是同时他也舒了口气。
忽然,弄堂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赵翰青忽地站了起来,一个箭步就蹿到了门外,黑牛已经跑了进来,“老大,电报。”
赵翰青是在二楼。他这时已经等不及黑牛上楼来了,按住楼栏杆轻轻一跃而下,正巧就落在了黑牛的面前,黑牛收脚不住直向赵翰青撞来。赵翰青急忙伸手按住黑牛的肩稳住了他的身形,另一只手闪电般地抓过了电报。
电报上只有一行字:“禀告老大,这边的买卖按时开张了。”买卖开张是定好的暗语,就是战斗打响的意思。
赵翰青手里捏住电报稿心里说不出是喜是忧,还是打起来了,历史还是没有改变啊。没有多久又收到了第二封电报,是另一个情报小组发回来的。内容跟第一封电报差不多。
下午满大街的报童和黄包车夫高声叫卖:
“卖报,卖报,《神州新报》今日创刊了,江湖版笑看江湖风云再起,历史天空下一个伟大民族在苦难中崛起!草根杂谈谈人生、谈民生。谈风月,畅谈天下大小事?”
“号外。号外。《神州新报》号外刊登特大新闻:日军在北平宛城县卢沟桥悍然向中**队发动进攻!”
“买一份《神州新报》另送一份号外,数量有限卖完为止,老少爷们走过看过千万不能错过!”
“请看《神州新报》号外,日军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北平告急,华北告急!神州告急!”
“先生。买一份吧,你看,《神州新报》新颖的横式排版,丰富多彩的内容。天下独一份的报纸。”
究竟是什么一份什么样的报纸根本没有人知道,在之前也根本没有人听说过,大概是是一家刚成立的报纸,原本《神州新报》这样新创刊的小报不会有人关注的,但是,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消息还是吸引了大家,这样的乱世,不管是穷人和富人都关心时局。所以,不管是穿长袍的,还是穿短褂的,都纷纷涌了过去,等把报纸拿到手,众人立刻就被新颖别致的版式吸引了,一改传统的竖排字体,改成了从左到右的横排,阅读起来更方便舒适,完全就是一目了然。而且栏目中多,有神州瞭望、江湖夜话、草根杂谈、历史天空下等栏目
“哇,这报纸果然新颖别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报纸。”
“先生,那就多买几分吧,带回去送给亲友,而且这样的创刊号肯定具有很高的绝世唐门价值,若干年之后千金难买啊。”假扮报童的黑牛侃侃而谈。
“嗯,这位小兄弟说的对,你手里的报纸我全包了。”那人掏钱买下厚厚的一沓子报纸扬长而去。
别人一看,也都跟着去哄抢,到后来连一字不识的人也冲上去抢购一份,拿回去让识字的人念念总行吧。
报童或黄包车夫手里的报纸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两角钱一份的报纸有许多人扔下一元钱不等找钱拿起来就走,今天买报纸的人都发了个不小的财,发的也算是“战争财”吧。
“老大,两万份报纸已经被抢购一空,报社那边正在加印中。”
赵翰青听了聂小手的回报终于舒了口气,自己办的报纸终于一炮打红了。
原来,赵翰青一开始就知道舆论喉舌有时候胜过千军万马,所以,到上海滩他一直寻思着控制一份报纸来进行宣传工作。但是,实际已操作他才知道,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报纸都不适合,后来,他干脆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三流小报,连同那些没饭吃的编辑们也都全盘接收,报纸的名字按照他的意思改为《神州新报》。当然出面的并不是他,他高价收买了一个落魄的英国绅士,以他的名义在公共租界的工部局登记,而且在英雄大会期间拉了许多有名的江湖人物做编委会委员,名义上算作是中华英雄会主办的报纸,江湖武夫办报纸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了。
于是这份报纸归属就出现了这种怪异的情况,看似跟中华英雄会有关系,却属于破落的英国绅士,但是实际的控制人却另有其人,就是赵翰青。不过,他是《神州新报》幕后老板的事情属于绝密,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就连收购报馆赵翰青也没有出面,是聂小手派人悄悄收购的,他一直隐在幕后,这是他行事的一贯风格。
这份报纸准备就绪却一直迟迟没有出版,赵翰青一直在等今天这个机会,他相信通过今天他的报纸想不红都难,到不了明天,全上海的读书人都会知道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同事是也都知道了《神州新报》这份与众不同的报纸。不过,他是幕后老板的消息属于绝密,只有聂小手知道,因为就是聂小手派人悄悄收购的那家报馆。聂小手是负责上海情报工作的,这个宣传的阵地赵翰青也准备让聂小手控制,不过是在暗中。赵翰青之所以这么小心谨慎是因为他深知一份涉及政治等敏感话题的报纸将来肯定会受到各种反动势力的打压,他虽然没有打算把《神州新报》办成宣传革命的先锋报纸,但是,肯定会涉及一些敏感话题和禁区,为了将来不受到牵连,他这就叫防患未然。
随着两万份报纸撒向整个上海,于是,卢沟桥事变就像是插上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城,也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上海滩爆炸了,引起的反响可想而知了。
赵翰青带着报纸赶往淞沪军卫戍司令部。
邓铭文还没有看到这份报纸,也就是说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他也是刚刚看到。
“卢、卢沟桥打起来了?不可能,消息准确吗?是不是妖言惑众?”他的表情跟赵翰青预计的差不多。
赵翰青不能说这消息就来自自己吧,他只能道:“消息千真万确。”他发现邓铭文探究的目光,犹豫了一下解释道:“正好龙腾公司派人到北平谈一笔生意,得到了消息立刻就发回了电报。”头牌猴子前去北平一是自然不能如实说出来。
“这份《神州新报》是今天创刊?连我们军方也没有得到卢沟桥开火的消息,他们怎么会得到这样的消息?而且这么短的时间,难道报社有赤色背景?只有共c党才能有这么神出鬼没之能。”
报纸如果沾上赤化麻烦就大了,赵翰青急忙道:“没有,没有,怎么会呢。”
“这么说师叔知道这份报纸的背景了?”
赵翰青郁闷了一下,他总不能说这份报纸是他掌握的吧?自己该怎么样解释这件事呢?他犹豫了一下只好含糊其辞道:“这份报纸应该是有江湖背景吧,你看,这里有一个编辑委员会的名单。”他说到这里有些心虚,当时忽悠人加入编委会他虽然没有直接出面,但是,如果真的细查的话不难查出背后有他的影子。(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历史会改变吗
感谢“沉刀军刺”冒着酷暑前来打赏。
邓铭文没有再多说,翻了一下这份风格迥异的报纸,报纸无论排版布局和内容都很新颖,那个编委会的名单很长,组成人员很复杂,有不少是江湖上成名的老大,黑白两道都有,杜月笙和黄金荣也赫然在其中。这给邓铭文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份报纸背景乱七八糟的,应该跟共c党没有什么关系,共c党人洁身自好肯定不会跟江湖人物混在一起。
但是,邓铭文已经没有心情看下去了,七卢沟桥的枪声事关重大,这消息确不确切?。
他身居党国要职自然知道在宛平发生军事冲突意味着什么,九一八事变最高当局可能会觉得中日间的冲突远在关外,算是疥癣之疾,所以不会放在心上;但是,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事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此时日军已经入关,大量分布在平津一带,一旦打起来平津危殆,而平津在北方的地位之重不亚于南京,平津一失,华北就失去了屏障,千里大平原一下子就暴露在日军铁蹄之下了,**如何抵挡?只怕国土沦陷是早晚的事情。
只是这消息准确吗?他忽然大声道:“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