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天空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里,他不然就他那模样谁肯让他骑,他晚上除了盗墓大半的时间就消耗女人肚皮上了。不过,城隍庙里谁如果一时揭不开锅了,麻子也肯慷慨解囊。
赵翰青对这个“劫富济贫”的盗墓者却亲近不起来,庙里的所有人似乎也对他敬而远之,麻子天生该是个孤独的人,而他的行径也注定他该孤独。
城隍庙的管事还有老吴郎和小吴郎,他们其实是父子俩,走乡串村卖大力丸的野郎,老吴郎会耍把戏,小吴郎会耍蛇,这爷俩虽然也是城隍庙里的管事,但是并不长住这里,平日里四处跑,十天半月才回来住几天,而回来也多半是熬制那些鸽蛋大小的黑药丸子。城隍庙里的这些人谁有头疼热的啥毛病也找他们讨草药,一吃就好了。
除了这些管事的,庙里还有许多人住这里,住这里的人们都是乱世里挣扎底层的穷人,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不幸。有的人从这里离开了,有的人又住了进来,就是有了城隍庙,这些些无家可归的人才有了安身之地。虽然这些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但是能有城隍庙这样的一片存身之地也算是不幸的幸事。
城隍庙全靠以罗爷为的这帮江湖老混子维持,或许,这里也算是乱世的后一片乐土。
欢迎继续关注下卷,历沧桑,初露峥嵘!
………………………………
第四十五章 月圆人难圆
第二卷开始了,请亲们继续支持,求收藏!收藏涨得太慢了。
夏天终于熬过去了,而叶秋韵这时也绣庄找到了一个加工的活儿,就是绣花做衣服什么的针线活儿,她画工绣工都不错,深得绣庄的看重,所以,就允许她把绣活带回家做,这样也不耽误照顾妞妞。
家里的经济渐渐宽裕了,饭食也好些,赵翰青终于也可以敞开肚皮吃饱了,十七岁正是长身体的年龄,饭量就大,吃饱饭的赵翰青就跟拔节似的嗖嗖地长个儿。
八月十五这天,叶秋韵和赵翰青也都歇了一天工,准备好好过一个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对老姓来说仅仅次于过大年,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是是意义非凡,这时他们到城里之后的第一个秋节,也是第一个一家人不能团圆的秋节,虽然说月圆人不团圆,但是越是这样叶秋韵觉得越要好好过这个节来提提心气。
叶秋韵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破例割了一斤白花花的肥猪肉,时令水果当然不能少,又买了芝麻、红枣、橘皮和黑泥巴砂糖准备做月饼。
妞妞也欢喜雀跃地一旁帮娘的忙,只不过是她越帮忙越忙,两只小手和脸蛋上弄得是白乎乎的面,叶秋韵要不停地做善后工作。
赵翰青笑吟吟地看着这一切,感觉到了一种家的温馨。
叶秋韵看着妞妞又气又好笑,无奈地道:“妞妞你这是帮娘的忙还是跟娘捣乱啊,翰青,你干脆带她去外面玩,顺便把福贵也请来一起过节。”
“好的,妞妞,走,叔叔,带你去买冰糖葫芦。”
可是,妞妞对此根本就是无动于衷,因为这些天赵翰青差不多每天都给她买冰糖葫芦和糖人,她对这些食物的诱惑已经有了足够的抵抗力。赵翰青只好用强了,伸手将妞妞抱起来,她胳膊窝里胳肢了两下,妞妞怕痒痒,咯咯地笑起来,将手上的面抹到了赵翰青脸上,叔侄二人笑闹着走了出去。
此情此景也让叶秋韵倍觉温馨。
虽然这世道不太平,但是,满大街还是有了一点儿过节的气氛,街两边摆满了红彤彤的经霜柿子,玛瑙似的大枣,山里采摘下来的核桃和栗子,糕点铺子里也摆出了出炉的月饼,从小到大一块一块摞起来跟山似的。无需吆喝,鲜月饼散的香甜味就把人招来了,就是再没钱的人家也会狠狠心买上一些,因为家里有老人孩子,而且还要摆供品祭月呢。祭拜月奶奶这是家家户户都不可少的,也是秋节的主题活动。
盛鑫源商行半下午就打烊了,掌柜的要过节,伙计们也都过节,家城里或者离城近的都回家跟家人团圆去了,福贵除了一个被土匪抢走生死不知的姐姐这世上再没有亲人了,他一个人孤孤单单也没有了过节的劲头,吃了半拉子东家赏的月饼,觉得然无味,剩下的半块就撂那儿准备蒙头睡觉。这时,赵翰青叔侄俩来了,一邀请他去过节心里那个乐啊,就高高兴兴地来了。
二人还拐到酒馆里打了一斤酒,用竹筒装着。因为这时候的玻璃瓶子是珍贵的稀罕物,除了洋酒才用玻璃瓶装,别的都用坛子装,打零酒就用葫芦或竹筒装,比起用玻璃瓶子装酒挺有那么一种古朴原始的味道。
月亮升起来了,悬半空皎洁如银盘,月光如水银匝地,天地间一片清朗。
准备祭月了,把桌子移到门口,摆上月饼和瓜果之类的贡品,叶秋韵跪那里向月奶奶默默祈祷,听不到她祈祷的内容,但是神情虔诚庄重,让人也不由自主心生肃穆。
妞妞看着桌上丰富的供品不停地巴咂小嘴,她不知道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娘是从哪里变出来的?但是,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哭闹着要吃的,或许是被娘肃穆庄重的拜月仪式震着了。
祭拜过月奶奶,大家开始分享果品和月饼吃了。
妞妞已经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小月饼咬了一口,圆圆的月饼就变成了弯月,再咬上一口,弯月就变成了月牙儿。
赵翰青感觉到嫂子做的月饼跟娘亲做的一样好吃,而且比娘做的还小巧精致,让他又回到了从前的快乐日子,每次娘亲祭月之前总是唠叨月饼让月奶奶吃过了才能吃,而他总是要调皮地先偷偷吃上一口,等祭完月娘才现圆圆的月饼不知什么时候就变成了月牙了。
青天依旧,明月依旧,却是物是人非了。
一轮明月照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众人沐浴水一样的月光下静静地吃着月饼,没有人说话,就连妞妞也安静下来了。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唯有心绪飘飞。
“赵大哥还没有信吗?”
福贵的一句话把宁静的气氛搅起了涟漪,惹动了叶秋韵的一腔愁绪,她的眼泪差一点儿就夺眶而出,这到城里转眼已经两个月了,但是男人还是音讯全无,她嘴上不说内心里已经认为男人只怕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月圆人未圆,怎不让人伤感惆怅?
“我哥的信只怕是寄到乡下了,我们怎么能够收到?”赵翰青这话只不过是安慰嫂子罢了,这话连他自己也不相信,这时他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嫂子的心情黯然,急忙岔开了话题:“福贵,来,咱俩整一杯。”
“我给你们倒酒,今儿个过节该喝一点。”叶秋韵说着拿过竹筒拔开塞子,一股浓郁的酒香就弥漫出来。她先把竹筒里的酒地上一点,这是对已亡人祭奠的意思,然后才把酒给二人倒了碗里。
二人端起酒,碰了一下就各自喝了一口。
叶秋韵这时也调整好心态,强作笑颜道:“福贵兄弟,今儿个该好好谢谢福你,嫂子敬你一杯酒,这么长时间了翰青还住你那里,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正好这院里有一家退了房我打算租下来让翰青搬回来住,这老商行里住也不是个事儿。”
叶秋韵的话还没有说完赵翰青就觉得事情要穿帮了了,果然,福贵疑惑地道:“翰青根本就没有我那儿住,他说是外面租的房子,咦,翰青,这是怎么回事?”
叶秋韵一愣,也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赵翰青,问道:“翰青,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一直跟福贵住吗?你住到哪里了?”
赵翰青苦笑了一声,也没有再隐瞒,老老实实道:“我城隍庙里住呢,就是咱们刚到城里那晚上待过的那个地方,嘿嘿,那里宽敞也能省下房租。”
“啊――原来你一直住哪里?”
叶秋韵一听就有些心酸,原来小叔子这些天一直住城隍庙,那里是无家可归人栖身的地方啊,真是苦了他,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啊,没了爹娘,连哥哥也不,自己这做嫂子的真是亏欠他了,刚才压抑下去的情绪一下子又爆出来,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
………………………………
第四十六章 扑朔迷离的隐情(上)
求收藏,求收藏!
月光下赵翰青虽然看不到嫂子的泪珠子,但是他猜到她是擦眼泪,心里也有些说不出的难受却不敢表露出来,依然笑嘻嘻道:“呵呵,那里真的不错啊,庭院宽敞,房屋高大,四个人住一间大房子,敞亮敞亮的,还有木板床,比这小屋住着还舒坦,那里住着许多人,什么人都有,郎、算命先生、唱曲儿的・・・・・・都是好人啊,半夜三的还要亲热地拉你起来吃狗肉,还有许多小孩子,晚上没事的时候我就教他们念念诗,嘻嘻,不瞒你们,先前不好好背书被叶老夫子打板子的时候就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做教书先生呢,现终于尝到为人师表的威风了,那些小孩子一见到我就恭恭敬敬叫我小先生,有什么好吃的也先给我吃。”
叶秋韵心情稍好,说道:“这国立学秋期马上就要开学了,学费也攒的差不多了,明天你就去把名字先报上,你一定能考上的,等考上了咱们就离学校近的地方租两间房子。”
“嫂子,我、我不想再去念书了。”
“不想念书了?为什么?是怕嫂子供应不起吗?”叶秋韵有些吃惊。
“读几年书出来还能做什么呢?想要当官只能是痴心妄想,现的那些官那个不是用钱的买到的?就是真能做官我看也不是啥好事,因为一旦做了官就得跟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黑了良心去祸害老姓,你想要做个好官只怕是你上面大的官也不答应,凭啥啊,都瞪着眼珠子盘剥鱼肉老姓就你一个人清正廉明?嘿嘿,你的官帽子立刻就不保了。”
赵翰青这时的思想可能过于偏激,但是他一语的,这年头还真没有一个好官,都是鱼肉姓的官。他现对上学可没有一点儿兴趣,不但是因为家庭变故的原因,顾南的那些思想也影响到了他,还有这段日子的亲身经历才彻底改变了他,读书做官光宗耀祖数十年后简直就是反动思想。再说赵翰青已经大约摸知道了历史的进程,当今政府很不得民心,还有日本人的祸乱,再去读书做官光宗耀祖是件很可笑的事儿,这样的世道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由人,再说自己还肩负为爹娘复仇、为嫂子雪耻的重任,读几本破书管什么用?他的思想还没有上升到读书拯救这个国家民族的地步。家遭变故,再加上顾南的记忆已经潜移默化让赵翰青的人生观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叶秋韵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道理来,早感觉到小叔子有了变化,就归结为是家遭变故的原因,她看来,除了家里变故的原因,城隍庙里也一定受了那些人的影响,不过,细想想小叔子说的还真是有道理。那些当官的当兵的可没有一个好人,只知道欺负老姓,让小叔子将来也变成那样的人也非她所愿。
“那你不读书咋办呢?”叶秋韵又有些犯愁,“总不能一辈子做卖字先生啊。”
“卖字只是权宜之计,嫂子,别担心,面包会有的,票子、房子、车子都会有的。”
这句数十年后相当流行的话却让叶秋韵瞪大了眼睛,面包她没吃过,但是知道那是洋人吃的东西,小叔子怎么会想到吃洋面包呢?她张了张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她突然觉得小叔子已经长大了,那些大道理他好像比自己还懂。
赵翰青和福贵一同离开,二人沿着大街慢慢地走着。
秋之夜的大街上反而比平日里冷清些,天涯共此时,家家户户都团圆赏月呢,何况夜已深了。
“翰青,你真的不准备上学了吗?你学问那么好岂不是可惜了吗?嫂子让我再好好劝劝你,她说上学的钱已经有了,她现也能挣钱了,让你还是去上学,上了学才有出息。”赵家时,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赵翰青对上学似乎不怎么热情了。
赵翰青闷声道:“不上了,世道这么乱,无一用是书生啊,前天的《国民报》上报道上海的一个教授表什么**言论被抓了,激怒了多的教授和学生到大街上游行,被警察打死打伤了不少,还抓了好些人,读书人如果不做当官的走狗就这下场,而跟政府同流合污就得丧失自己的人格和良心。”刚刚饮了半碗酒,浑身热燥起来,赵翰青的情绪也有些激昂。
福贵虽然不读报纸也不关心政局国事,但是商行里消息灵通,啥人啥事都经见过,也知道这世道穷人书读得再多也白瞎,有钱有势的大字不识一个还是能骑到老姓头上作威作福,赵大哥不是也一肚子学问吗?但是还不是做伙计,盛家大少爷上学老是考倒数第一,但是盛家有钱啊,花一笔钱就成了专员行政公署的什么科长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再说,我哥至今音讯全无,我现是赵家的唯一男人,还要照顾嫂子和妞妞呢,这书不读也罢。”
福贵听他说得有理,就没有再劝他,不过听他提到了赵翰章,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随口道:“赵大哥他――”说到这里突然犹豫了一下道:“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赵翰青听他提到哥欲言又止,断定福贵一定是知道关于哥的什么事却一直隐瞒着,就停下了脚步问道:“福贵,有什么你就说,到如今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这件事以前我没有想起来,今天突然见到了四――”他说到这里突然停着向四周看了看,许多店铺已经打烊了,大街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个行人,他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前天唐司令的四姨太到商行卖东西,我才想到四姨太会不会知道赵大哥的下落呢?”
赵翰青打断了他:“唐司令?哪个唐司令?”
“南都城能有几个唐司令?当然是保安司令唐搏虎了。”
赵翰青有些惊讶:“唐搏虎的四姨太?她、她跟我哥有什么关系?”
“嗯,四姨太常来商行买东西,一来二去就跟赵大哥熟悉了,每次来都是赵大哥服侍她挑挑拣拣的,挑完了东西有时候还让赵大哥把货帮她送回家,总之二人是很熟的,金旺财那个鳖孙背后还说过赵大哥坏话呢。”
赵翰青现不是惊讶而简直是吃惊了,一个商行的伙计跟保安司令的姨太太认识,而且还挺熟悉,似乎关系还很不一般,让他突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同寻常了,他的脑子里突然有些混乱,哥失踪是不是跟四姨太有关呢?这个隐情让事情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他觉得该好好弄清楚这件事了,站这大街上不好说道这件事,就对福贵道:“这么晚了你回去也不太方便,干脆今晚跟我去城隍庙住一晚,好好跟我说说这事。”
福贵一听也很乐意:“好啊,我没有遇到赵大哥以前也是住城隍庙的。”
二人就往城隍庙走。
………………………………
第四十七章 扑朔迷离的隐情(下)
继续裸奔着,继续郁闷着,继续码字,没有推荐那就靠兄弟们给咱顶起来,有票的给票,没收藏的收藏,大家的支持才是王道。
夜深了,皓月当空,月光越地清冷,街上也冷冷清清没有了行人。
二人一路往城隍庙走,一边走福贵一边就把他知道的那些事一五一十告诉了赵翰青。
原来,赵翰章到了盛鑫源商行做伙计以后,因为人长得英俊,称得上是玉树临风,再加上读了几年书言谈举止雅得体,很讨人喜欢,那些阔太太和富家小姐们来商行自然都愿意让赵翰章伺候着,佟掌柜就特意安排他伺候太太和小姐们,到后来赵翰青和全城差不多的的太太和小姐们都相熟了,那些太太和小姐们来商行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每次来花的钱也越来越多了,商行的营业额不知不觉增加了不少,所以,佟掌柜也越来越看重赵翰青。
而那些常来贵的夫人就有唐博虎的四姨太何雅,据说她是上海约翰大学的学生,唐博虎上海驻军时娶了她做四姨太,何雅气质高雅貌美如花,而且满腹才华,跟赵翰章熟悉了以后,二人相谈颇为投契,何雅并不像别的太太和小姐虽然跟赵翰章很熟悉骨子里仍把他当做身份低下的伙计,她丝毫没有瞧不起他,完全是把他当成平等的朋友对待,隔三差五还以送货或者是去取货款的名义约赵翰章出去。
说到后来福贵就吞吞吐吐的,但是,赵翰青还是听出他的口气里怀疑唐四姨太何雅跟赵翰章关系有些暧昧,福贵还列举了勉强算作证据的小细节:那就是赵翰章后来渐渐喜欢穿着打扮了,常常穿得体面光鲜的,而之前他并不热衷打扮。
赵翰青听到这里已经基本上可以肯定自己老哥感情出轨了,即便不是跟唐四姨太何雅有私情也是跟别的女人,因为只有恋爱的男人才会热衷于修饰打扮,就像是情的小公鸡喜欢梳理羽毛一样,情的孔雀一定开屏一样。这是自然界一切雄性动物的本性。
而且,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很少往家写信了,就是偶尔写信也是三言两语就完了,没有像以前那样再单独给嫂子写上满满两张纸的悄悄话。他是去做学徒的第二年跟嫂子成的亲,那时候隔三差五就写信回来,嫂子读过哥的信总是俏脸生晕过上两天还能偷着乐,除了写信他还经常给嫂子捎回来些胭脂香粉什么的。当哥的信越来少、越写越少的时候,送给嫂子的胭脂香粉也几乎没有了。家里人都没有察觉到哥的这种变化,连嫂子也没有,或许是对他太过信任了,这种事后知道的往往是自己人。
收到越来越薄的信嫂子或许会很失望,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连一丝抱怨也没有,把这一切的原因归结于哥商行里越来越忙了,反而为哥的忙碌而高兴,但是,她加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哥的下一次来信,信依旧姗姗迟来,信越来越薄。
现跟福贵透露的消息一对证就可以断定哥果然很忙,忙着搞婚外情呢,他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别的女人身上了,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往家里写信了。
这场婚外情的女主角很大程上就是唐四姨太何雅,从顾南的记忆里那些风靡一时的影视剧姨太太红杏出墙找小白脸的情节多了去,婚外情从现到将来都是屡见不鲜的事,而且往往还是那些多情的才子佳人演绎的。赵翰章多读了几本书勉强也算得上才子,何雅应该是不折不扣的佳人,还是很绝世倾城的那种。赵翰青初知道这个四姨太还是是从路人甲和路人乙聊到名妓谷幽兰时听到的,一个姿色不谷幽兰之下的女人理所当然是风华绝世倾国倾城的。
赵翰青心道,哥遇到这样一个女人,而且二人还相谈甚欢,后展到情投意合的私通就顺理成章了,整个过程甚至跟简单,简单得就如烈火点燃干柴,一下子就燃烧起来了。
福贵叙述完赵翰章和何雅的事情,二人就陷入了沉默,很尴尬的沉默。后来,赵翰青先打破了沉默:“福贵,我哥跟这位四姨太的私情可能是真的,不,就是真的。”
福贵听他说得如此直白,尴尬地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只好继续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
赵翰青突然对哥有了恨意,很强烈的恨意,嫂子是多好的女人啊,哥却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情,这个年代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与老婆之外的女人偷情是每一个男人都渴望的事,哥要逢场作戏也无可非议,但是他不该有了欢就忘了旧爱,他不该冷落嫂子,人可以无耻也不能像他他那么无耻的,他的无耻终于得到了报应,让保安团司令戴绿帽子的人他能放过吗?
当他幸运地成了一个桃色事件的男主角,开始跟一个绝世倾城的女人玩暧昧的时候,他的命运可能就已经注定了,他爱了一个不该爱的女人。
“这事是不是商行里的人都知道?”
“可能都心知肚明,但是没人敢当面说三道四,就连金旺财也只是背后嘀咕。”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且,他们如此招摇难免不会引起唐搏虎的怀疑,即便是有一丝怀疑这位保安司令大概也不会忍受着戴绿帽子的嫌疑,凡是个男人都不会喜欢戴绿帽子。”
福贵道:“唐司令心狠手辣,杀人如草芥,如果他真的有所察觉,只怕绝不会放过赵大哥,那么,赵大哥岂不是很危险?”
“何止危险,他可能已经送命了。”赵翰青的声音有些平淡,他早已经想到了哥可能是出了意外,不过以前是怀疑他可能是遇到了土匪打劫而丢掉性命,却没有想到可能是因为女人。
“翰青,我们只是猜测,赵大哥吉人天相,或许他真的是到上海去了呢,他曾不止一次表露过对大上海的十里洋场的向往。”
赵翰青觉得哪种可能几乎为零,这都两三个月了,如果他真的是离开了南都城,无论得意与否都该有信了,他即便是写信到河湾镇叶老夫子也会转到这里来,但是,盛鑫源这边没信,前几天叶老夫子来信也未曾提及。
无论哥是生是死,赵翰青觉自己并没有失去爹娘时那种撕裂的痛,难道自己变得冷酷无情吗?赵翰青想了半天后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早已经预知了哥可能已经遭遇了不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