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天空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百六十六章 粮价也疯狂(二)
杜月笙再收到赵翰青的请柬不久,宋万卿就前来拜访,姓宋的是为什么而来他可是哑巴吃混沌心里有数,而且心里早已经有了计较。于是,等宋万卿道明来意,他嗯嗯啊啊地敷衍了一番刚想端茶送客,宋万卿却已经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张美利坚花旗银行的支票。他半推半就中已经看清楚了上面的数字,心里暗骂这帮粮商们自上海开战一来一个个赚得钵满盆满的,出手还这么小气,比起来赵翰青的一掷千金可就逊色多了。不过,不收白不收,他还是毫不客气地手收下了两万块钱,然后拍着胸脯道:“诸位放心,俗话说一拃没有四指近,我不帮自己人难道去帮一个外乡人?这事交给我了,我让他一粒粮食也拿不走。”
众粮商大喜,在上海滩杜月笙的话就是圣旨,杜月笙说不给对方粮食那么对方肯定拿不走一粒粮食。大家这才放心了,按时到黄金大酒楼赴约。
走进黄金大酒楼,众人突然发觉这黄金大酒楼的气氛异于平日,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称得上五步一人十步一岗,不过,想到中日两国正在打仗,大家到也不以为意,何况这黄金大酒楼的老板是黄金荣,有杜月笙在应该没什么事情。
“杜先生,诸位老板,快快请坐。”赵翰青一袭白色粗布短衫站来门口迎接。
众粮商更是松了口气,看来这姓赵的已经撑不起场面了,要不然能穿粗布短衫?跟下力人似的,不过这种半截袖短衫的样式倒是很别致。
杜月笙一见就指着他笑道:“翰青兄弟,你这身衣服——哈哈,与众不同啊。穿着一定很舒服。”
赵翰青得意地道:“那当然,纯棉的,自己设计的。”
“翰青连服装也会做?天啊,这世上有没有你不会做的事情?”
赵翰青知道杜月笙把设计当成了制作了,不过他也没有解释。笑道:“这服装的样式怎么样?我准备大量生产拿到市场上去卖。”他这话倒不是开玩笑,由于他发现这个年代的人所传的服装大都是手工制作的,从购布料开始,量身、裁剪、缝制整个过程需要数日,如果有现成的成衣推向市场肯定会受欢迎,于是他就看到商机。他从美国订购了二百台缝纫机,准备一半留在上海开一家服装厂,另外一百台已经运回了南都,方便为兄弟们缝制军服。
“好,好啊,翰青兄弟的服装如果做出来我肯定先买一件。不,买上几百件,兄弟们每人一件。”
说着话到了宴客大厅,门口仍旧战了两个士兵,众人这才知道宴无好宴,这架势简直就是鸿门宴。
杜月笙一看这阵势就打趣道:“哈哈,翰青兄弟。今天这宴无好宴啊。”他也没想到赵翰青摆出了这么大的阵势,不过这样也好,他就不用帮赵翰青做恶人了,这些粮商们虽然又奸又滑,但是在当兵的面前肯定很老实。之前赵翰青已经跟他知会过了,粮商们如果不出粮食就按照契约加倍退还预收的购粮款,也就是说赵翰青并不是强调一定要粮食,正是因为这杜月笙才会对众粮商们拍胸脯保证不让赵翰青拿走一粒粮食,这也算是顺水人情。
众人团团坐定,发现赵汉清身后站了两个军人。竟然都是少尉军衔,心中更加忐忑,这位粗布大褂的年轻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赵翰青道:“斟酒。”
一身戎装的黑牛上前为众人斟上酒又退到了赵翰青身后。
“来来,为了咱们的合作愉快先干一杯。”赵翰青笑吟吟地举起了酒杯。
众人被这阵势吓得心中有些忐忐不安,所以端起杯来酒也难以下咽。皱着眉头勉强吞下去。
放下杯子,赵翰青道:“前些时承蒙诸位为国军承办军粮,三个月期限已到,如今大军云集上海正好急需军粮,所以希望诸位按时交付,如果影响了作战你我都承担不起。”
“军粮?”众粮商吃了一惊。
“哈哈,是啊,军粮,不是军粮谁会订购那么多粮食?”
宋万卿苦着脸问道:“那么何以赵先生购粮的时候没有说明是军粮,而是说运回中原?”
“不管是军粮还是什么粮等是公平买卖,又不会少了你等一文钱。”赵翰青看宋万卿脸色比死了老子娘还难看,不由得暗爽,冷笑了一声道:“我如果一开始就说是订购军粮你们这些人难保不会泄露出去,如果被日本人知道国军囤积这么多粮食岂不是泄露了军事机密到时候追究起来会掉脑袋的,我可是不忍让你们受到牵连,就是现在也不能泄露出去,有谁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就等着掉脑袋吧。”他最后的几句话杀气腾腾的令人不寒而栗。
众商人心中一凛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通,何况对方说的句句在理,是不是军粮跟交易没有关系,只不过是他们打定主意想要赖账的,如果是军粮的话肯定是不敢耍赖了,打定的主意现在根本用不上了。于是,一个个都盘算起来,自己交了粮食之后还有没有剩余,自己要少赚多少钱,有人现有的存粮甚至根本不够给赵翰青,越算脸色越难看,一个个跟死了老子娘似的,不,死了老子娘只怕是也没有这么难受。
杜月笙心知肚明知道赵翰青这是欲扬先抑,至于他说这是什么军粮绝对是扯虎皮张大旗,根本没有的事情,但是摆出的这阵势不由得人不信,这帮奸商们估计已经被吓着了,现在该是自己出面做顺水人情了,即便是没有那两万块钱,这种顺水人情他也会做的。他放下茶盅咳了一声,众粮商这才想到了杜月笙,突然之间又生出了一点希望,杜先生已经答应过的,他应该有办法帮到大家,所以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赵翰青已经很了解杜月笙的处事手腕,所以,跟杜月笙对视了一眼,嘴角就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赵先生,按照契约,如果粮行无法交付粮食的话可以加倍退还订金是吧。”杜月笙这时显出了郑重其事的样子。
“这个——”赵翰青故意顿了一下道:“这个的确是契约里的内容。”
“由于战争突然爆发的原因,上海难民突然暴增,粮行里的库存应该都不多,所以,他们很可能无法交付粮食,你就是把大家脑袋砍了也是拿不出来,所以,只能按照契约的另一个解决办法加倍退还订金了。”
宋万卿急忙抢着道:“对,对,大家本来都已经准备好了粮食,但是,这些天难民们都围着粮行,一副嗷嗷待哺的样子,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总不能都眼睁睁看着饿死人吧,所以就卖了一些粮食,真的无法凑够赵先生要的粮食了。”
宋万卿一带头,其他的粮商们也七嘴八舌地诉起苦来:
“这也不能怪我们啊,这打仗的事情谁能预料到?”
“是啊,几十万斤粮食都在乡下囤着呢,这炮火连天的可怎么运?”
“不如等这仗打完了再兑现粮食怎么样?”说这话的人说完发觉赵翰青凌厉的目光正对着他,也觉得自己说的实在是没有道理,于是讪讪一笑道:“到、到时候再多加一成也行啊。”
赵翰青突然一拍桌子恶狠狠骂道:“放屁,别忘了这是军粮,难道要让士兵们在前线饿着肚子浴血奋战吗?你们说库里已经没有粮了,那么咱们一家一家看看库里有多少都拉走行不行?有多少算多少我全部拉走,不够的那些我做主就不要了,行不行?”
配合着赵翰青的变脸,他身后的黑牛和吴二憨也都怒目圆睁地往前走了一步,手也抓住了腰里的手枪,摆出了一副一言不合立刻动手的架势。
众粮商一时间吓得噤若寒蝉,心里却急得不行,谁粮仓里都有粮食,但是都交出来还赚屁的钱啊,只好眼巴巴看着杜月笙。
杜月笙也是暗自佩服,赵翰青还真会演戏,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底牌只怕是自己也被唬着了,于是他也努力地坐直了身子,力图演好自己的角色,种种咳了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翰青兄弟,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有话好好说嘛。”
赵翰青似笑非笑道:“那么,杜月笙是什么意思?”
“大家的库房里的粮食是真的不多了,这一点我可以担保,你这会儿就是把他们都卖了也凑不够数,你看,是不是通融一下加倍退还预付的订金,反正也不违反契约,怎么样?”
赵翰青自然懂得要见好就收,“杜先生的面子要说我得给,但是,这么大的事情我一个商人也做不了主啊,你看军中这上上下下大大小小那么多当官的只要有一个不同意这事就不好办,商人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拿枪杆子的都是不讲理的,这个可真不好办啊。”他一边说一边大摇其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五百六十七章 粮价也疯狂(三)
众粮商一听赵翰青语气似乎有了松动都生出了一点点的希望。他们这会儿早已经没有了要赖账的念头,跟军方赖账那纯粹就是活腻了,现在只要不让他们拿出粮食来就谢天谢地了。虽然是加倍退还购粮预付款让他们心疼,但这场战争暂时不会结束,那么,上海缺粮的局势短时间内就无法解决,拿出来的钱可以从粮食上赚回来,前提时只手里要有粮食。
杜月笙一听赵翰青这是要敲这些粮商们的竹杠皐 。还庑┝干堂钦饣乜墒欠4蟛屏耍盟部醋叛酆欤挥泻莺萸盟侵窀懿湃盟醯眯睦锸嫣梗裕秃芘浜系睾驼院睬嘌萜鹆怂桑骸笆前。游樯系娜硕际锹岵唤怖恚飧鲆亢睬啻虻阒苄耍匀灰膊换崛煤睬喟壮隽Φ摹!彼底庞峙ね范运瓮蚯涞溃骸澳闼凳遣皇前卫习濉!?br /》
宋万卿连忙道:“是啊,是啊。”众粮商凑出来打点的费用给了杜月笙两万块,剩下的三万块如果打官司的话他准备拿出两万打点租界当局的,现在不用打官司了,正好把两万块钱给姓赵的,于是笑着道:“赵先生需要的打点费用回头就由我和各位东家承担了。”
另一位粮商也急忙讨好地道:“赵先生,钱我们已经凑出来了,如果不够的话我们再凑。”他也是青帮的人,他虽然没有直接拜在杜月笙的门下,算起来跟杜月笙也有些关系,他私下拜见过杜月笙,所以约略知道赵翰青的一些身份,知道他绝不是单纯的商人那么简单,就连杜月笙和黄金荣也要给对方面子,杜月笙已经交代过他不要轻易得罪对方。所以,他这时候就有巴结赵翰青的意思,反正巴结对方总不会坏事。
宋万卿本来想拿出来两万块钱给赵翰青,等回头再单独给赵翰青,省下一万块钱自己私吞了,现在被人一搅合一万块钱就泡汤了,不由得恨恨地瞪了那人一眼,恨得牙根痒痒的。
“宋老板,你先给赵先生五万块打点用,如果不够剩下的我的我负责好了。”杜月笙之所以敢打包票知道赵翰青的胃口不会那么大。自己拿了两万,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我杜月笙做人的宗旨,我在上海滩黑白两道官场和商场玩得风生水起还得不就是“信义”二字吗?
宋万卿一听更是心在滴血,杜月笙一句话又多出来五万块钱。但是,他还是连连点头答应。反正这钱也不是他一个人出。
赵翰青蹙眉道:“那好吧。就按杜先生说的办吧,我勉为其难吧。”心里却乐开了花,又道:“如果不是杜先生出面说情,粮食诸位是一粒也不能少,你们该好好谢谢杜先生才是。”他这是为杜月笙讨要好处,因为他并不知道杜月笙已经得到了好处。
众粮商又纷纷敬杜月笙酒。杜月笙得到的好处就是多喝了好几杯酒。
等酒过三巡。现在咱们把帐算一下。”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道扭头吩咐黑牛:“拿契约来,给诸位老板念念账目。”
黑牛拿出一沓叠契约,把各位粮商收到的购粮预付款多少,现在该退还多少念了一遍。
“诸位看看你们的那份合约。看看数额对不对。”
有人从怀里拿出契约看起来,不过,大多数人心里都有数。然后大家都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诸位的钱都准备好了吧,如果没有错的话请拿钱出来吧,收了钱我给你们签字画押咱们的交易就算两清了。”
众粮商也怕夜长梦多对方再反悔了,自然同意立刻算账。
赵翰青跟众人签订的契约各家并不一样,数量不一样,购粮订金也不一样,最少的百分之二十五,最多的将近一半,比如,宋万卿和几个跟他关系莫逆的当时想贪图便宜就将预付款提搞高到了百分之四十,按照契约的赔付规定,在原来预付款的基础上再加上两倍退还,赔偿总额也就是达到了预付款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当时,赵翰青挖好了一个坑,越是贪心预付款收的多这会儿赔付的就越多,等于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会儿后悔莫及。
没有带钱的当时就由士兵跟着回去取钱,或者直接去银行里转账,即便是屋里没有现钱的也想法子借钱还上。反正是当场清帐两不相欠。
杜月笙看着赵翰青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就盈利数倍,简直比放高利贷贩卖烟土来钱还快,说不嫉妒是假的,但是他现在绝对没有打赵翰青主意的年头了,赵翰青前些天频繁出入军营他是知道的,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不过,他心中又有些疑惑,难道对方早就知道上海会打仗粮食会涨价?要不然会买那么多粮食?而且这个时间也很巧,答应三个月完成交易,刚好就打仗了,但是,他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有谁会在三个月前就知道要打仗?只怕是南京最高当局也不知道。以杜月笙精明的头脑一时间也想不明白,他只好把这一切归结于对方太幸运了,走了狗屎运!
在杜月笙看来是赵翰青走了狗屎运,但是,赵翰青在三个月前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他的先知就是他的运气。他看着那些粮商们交钱时候肉疼的样子开心不已,不过,他想了一下,还是道:“诸位都是乐施好善的士绅,眼下上海的粮食都在你们手里,等于是阖城百姓的命都在你们的手里,希望你们不要把粮价哄抬的太高了,必须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买起米粮。”
宋万卿出的钱最多心里正不爽快,这时候也不害怕得罪了赵翰青,冷笑了一声道:“这个不劳赵先生操心了,我们因为粮食赔付了赵先生那么多钱,这钱自然是要从粮食上赚回来,赵先生这么好的心肠,又赚了这么大一笔钱,完全可以拿出来买米买粮救济穷人。”
“你”赵翰青被噎得无话可说,心里暗恼,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自己了。(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八章 粮价也疯狂(四)
赵翰青劝说众粮商体恤百姓不要把粮价哄抬得太高了,惹得宋万卿冷言相讥,其他粮商也觉得他纯粹是得了便宜卖乖,自己捞足了却不让别人涨价,于是七言八语道:
“宋老板说的对,我们亏了那么多钱难道是白亏了不成?”
“我看咱们明天就开始涨价,再涨两成。”
“两成太少了,我看五成才行 。”
宋万卿咳了一声,众人都停下来等着他开口说话。
“我看再涨两倍。”
“涨两倍?”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如今的粮价已经比战前高了数倍,再涨两倍?这涨得也太狠了吧。
“怎么?涨了两倍你们嫌多?这局势不是三五天能够改变的,你看吧,要不了三天,这粮价还得往上涨。”宋万卿说着还故意得意洋洋地看了赵翰青一眼,有示威的意思。
“宋老板目光如炬,敌我都在不断增兵,这仗只有越打越大,不过吗,这粮价嘛我看未必会越长越高。”赵翰青心中冷笑不已,他本来因为已经狠狠敲了他们一笔就不想再对这些粮商们赶尽杀绝了,现在因为他们的过度贪婪突然下定了决心不再对他们客气了,过两天让他们哭都哭不出来。
“哈哈,这粮价涨不涨不是赵先生说了算,而是我还有在座的诸位老板说了算。”宋万卿本来就是个强势的人,刚刚委曲求全又出了一大笔钱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如今购粮的契约已经解除了也不再害怕赵翰青了,言语上就故意来打击赵翰青。
就是其他众粮商也没有把赵翰青的话放在心上,上海的大小粮商几乎都在这里,也就是说如今上海的粮食都集中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完全了可以操纵上海的粮世,粮食卖什么价格都是他们说了算,这一点就是租界当局也无权干涉。反正,粮价再高也有人买。
杜月笙做完了顺水人情之后就一直在袖手旁观,众粮商要涨价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刚刚都被宰了一刀自然要加倍捞回来,这是换做他是粮商也是一样的。但是,注意力仍旧在赵翰青身上,所以,赵翰青嘴角那一缕一闪而逝的冷笑并没有逃过他的眼睛。他心中一动,赵翰青为什么说粮价未必会继续涨?莫不是他知道些什么?别人说这句话或许不足为凭,但是从赵翰青嘴里说出来却让杜月笙不由得满腹疑惑。
有什么能影响到粮价?眼下似乎只有这场战争,除非战争结束粮价才会降下来,难道战争会很快结束?杜月笙心中一动。莫不是南京和东京已经私下达成了默契?凭着赵翰青跟邓铭文的关系提前得到消息也不足为奇,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不过。他立刻又摇了摇头。战争纵然短时间结束,这些粮商们只要在战争结束之前卖完米粮仍旧能够大赚一笔。他实在想不明白赵翰青为什么会冷笑,或许他的冷笑只是简单的冷笑吧。
“哈哈,算我多事了,诸位好自为之吧。”赵翰青又回过头对杜月笙道:“杜先生,我先走一步。过几天请你好好喝两杯。”
杜月笙看着粮商们也是大为鄙夷,刚刚还是一副可怜巴巴样子的众粮商,如今却是小人得志,不由的也有些厌烦。赵翰青要走他自然不会再与粮商们套近乎了,于是也趁机站起来道:“正好我也要走,一起吧。”相比起来,他这是更愿意与赵翰青套近乎。
众粮商忙不迭地跟杜月笙道别,至于赵翰青根本没人再理他了。杜月笙鬼使神差一直留意着赵翰青的神情,他这时又感觉到赵翰青似乎流露出一丝冷笑,他突然有些预感,这些粮商们得罪赵翰青不是明智之举。
赵翰青离开了黄金大酒楼之后径直去见准大舅哥凌云志。
且说,凌云志到了上海之后,又开了两家铺子,凌家新开的铺子都交给老实可靠地人经营,就连新铺子从筹备到开张也是凌寒梅一手开起来的,凌云志完全就是一个甩手掌柜,他这个甩手掌柜又跟赵翰青不一样,赵翰青小事不管不问但是负责大方向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而凌云志甩手甩得很彻底,就连生意上的账目在凌寒梅离沪之后也由他老婆凌程氏负责,也幸好凌程氏识文断字能够胜任。
赵翰青却不能看着这位准大舅哥闲得只会遛鸟逛戏园子。因为凌云志的英文不错,于是,赵翰青就通过盛千秋重金贿赂一名有生意往来的工部局洋董事把凌云志弄进工部局下属的教育处做了一名职员,虽然薪水不高,但是好歹也算是跟工部局扯上了关系。他有了这个身份,在上海虽然不能呼风唤雨,但是也可以勉强混迹于上流社会,再加上赵翰青的关系,就是杜月笙这样的人物见了凌云志也要老老实实叫一声凌先生,在苏州城窝窝囊囊的凌云志如今在上海滩也大小算是个人物了。
但是,凌云志并没有得意忘形,最起码是在赵翰青面前仍旧就没有忘本,甚至更增加了不少敬意。所以,他一看到赵翰青来了顿时惊喜地道:“啊,翰青来了,你好久没有来了,快快请进。”凌云志在知道了妹子跟赵翰青并没有明媒正娶之后也不好再把“妹婿”两个字挂在嘴上了。
自从凌寒梅返回南都之后,赵翰青又要实施“龙卷风行动”,又要帮助邓铭文准备对日的奇袭战,所以一直没顾上跟凌云志见面,现在一见凌云志气色不错,就打趣道:“大哥,气色不错啊,战争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菜色,我看大哥你仍旧是满面红光啊。”
“还不是要感谢你,如今铺子有人经营,我无须操多大的心,这心宽了气色自然就好。”
赵翰青微微一笑道:“大哥也不能一味地做甩手掌柜,这生意上的事情该操的心还要操,大主意还得大哥拿。”
凌云志尴尬地一笑道:“翰青说的是。”然后,他亲自动手为赵翰青沏茶,他精湛的茶艺让赵翰青叹服,烫壶、置茶、温杯、高冲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样,很让人赏心悦目。
茶是极品的西湖龙井,随着水雾升腾,氤氲的茶香四处漫溢。
赵翰青端起茶盅啜了一口,沁人肺腑的茶香令人精神一振,忍不住赞道:“好茶。”
凌云志得意地道:“那是当然,茶叶好,还得水好,这茶叶正儿八经的明前茶,这水也是深井里汲取的。”
赵翰青知道如果说起茶这位准大舅哥会滔滔不绝说个没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