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天空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生智打点精神,环视了一眼在场的那些焦躁不安的部下道:“原定的撤退计划有变,会议结束后各个师可以自行组织正面突围。”
一位少将师长突然道:“正面突围?正面是来势凶猛的日军,弟兄们不但疲惫不堪,而且也吓破了胆,只怕是突围不成自投罗网了,我看还是乘船渡江比较安全。”
立刻就有人出言附和:“对,还是渡江突围才是万全之策。”
唐司令狠狠瞪了那位少将一眼,对方是黄埔一系的,这些蒋委员长的嫡系对自己的命令一向,自己拿他们还真没办法,他突然一拍桌子,严厉地道:“司令部的突围方案是正面突围,谁如果有异议可以自行突围,不过后果自负。”
大多数人听唐生智这么一说越发认定他这是因为弄不来船只了才故意逼迫大家选择正面突围的,所以心里都生出了抵触。先前那位师长知道自己自己得罪了唐生智,这时更无顾忌,“唐司令,我师伤亡惨重无法实施正面突围,我看还是渡江突围吧。”
自然还有人附和:“我师也伤亡惨重,只能乘船突围了。”
唐生智黑着脸道:“选择正面突围的可以提前行动,想要渡江突围的那就坚守到明天吧,最快也要到明天才会有船只;。”他说到这里又扭头对坐在他下首的第2军团第十军军长徐源泉缓声道:“徐军长,第2军团担任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不变。一定要坚持到明天上午,以保证全军能够撤退,到时候我会安排船只接应你部突围的。”因为徐源泉也是军中的老资格了,1935年就晋升二级上将了,而且还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唐生智跟他说话的时候就客气了几分。
徐源泉对让他的部队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却是心中大为不满,其实论战斗力和武器装备都轮不到自己的部队来断后。还不是因为自己的队伍是杂牌,爹不疼娘不爱的,像这种掩护撤退的任务往往就是九死一生,唐生智不敢安排蒋委员长的嫡系断后,也只能找上自己了,心中冷笑了一声。断后?断你娘个头,老蒋早就想吞并了老子的部队,这一回部队如果打光了老子岂不是彻底坐冷板凳了。他心中冷笑不已,不过,他依然站起来道:“是,我军保证完成撤退任务。”说完他才发觉自己说错了,原来在他得到撤军的消息时就已经命令他的第41师和第48师利用藏匿的民船开始向江北悄悄撤退。这时候只怕是已经撤退大半了,只顾想着这事顺嘴就说了出来。
不过,唐生智并没有听出来徐源泉说的是保证第2军团完成撤退任务。邓铭文倒是听出来了,但是并不为意,他绝对不会想到徐源泉敢私自撤军。
结束会议之后,身为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的唐生智借口去安排接应撤退的船只立刻乘坐私自保留的船只离开了南京。
众将领得到唐司令已经先行撤走的消息,顿时觉得被愚弄了,身为最高军事长官自己却抢先溜走了。谁肯再留下卖命?于是,有人干脆连指挥所也不回了,打电话通知部队立刻撤退,然后先行到达下关随同即将撤离的卫戍司令部及第36师乘渡船先到江北,跟自己的部队隔江相隔来个遥控指挥,其实是等于失去了对自己部队的指挥。所以,自唐生智之下的宋希濂、徐源泉、孙元良、邵百昌等一干高级将领也都全部提前离开南京。
南京城中也响起了轰隆隆的爆炸声。那是在按照撤退计划爆破那些政府机关的房屋。大街上已经彻底乱了套,许多部队开始往下关江边撤退,在所有的想象中只要到江边就能够脱险,至于有没有船只根本没有人会去考虑。顿时。马嘶人嚷,炮声隆隆,南京城纷乱到了极点。各部连伤兵也顾不上了,那些勉强能行动的伤兵也柱着棍子向下关前进;那些重伤员就干脆被遗弃在路边,他们只能无助地哀嚎和咒骂声:“唐司令,我操你祖宗,你们当官的都逃了,老子是抗日受的伤却被你们抛弃了”
通往下关江边的挹江门,突然人流汹涌澎湃起来,城中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扼守挹江门至幕府山一线的第36师是负责掩护长官公署及直属部队渡江的,按照唐生智不执行撤退计划向广德、宣城、芜湖间等地区正面突围的部队一概不许提前渡江。但是,只有第六十六军和八十三军执行了正面突围的命令,两部绕过栖霞山附近敌军,最终从日军防守的间隙穿过成功突围外,其余多拥向下关,企图觅船过江。
36师扼守挹江门的部队看着如潮水一样涌来的人流吓傻了,死活不肯开启挹江门,除了溃散的部队,滞留在南京城的老百姓也纷纷跟着撤退的部队向挹江门涌,于是挹江门前人越聚越多。看到挹江门不开那些畏敌如虎的士兵们为了逃命就开始凶猛地冲击36师的防线,眼看就要守不住的36师立即还击,一场没有敌我、同室操戈的混战开始了。双方不但用枪射击,还相互丢手榴弹,战斗很激烈。
最终,挹江门打开了,但是接下来发生了更悲惨的一幕,因为挹江门原本有三个城门,左右两门洞当初为了方便守城已经堵上了,仅留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恐后地抢着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后面的人踩着前面的尸体走过,许多伤病员和老百姓就是这样被踩死在挹江门,成为一滩肉泥。更恐怖的是后面的军队因为前面堵塞就向前面的人群里扔手榴弹,硬生生炸出一条血路。
兵败如山倒,这一次撤军又一次变成了混乱不堪的大溃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六)
南京守军的撤退变成了争先恐后的大逃亡,唯有教导军没有丝毫惊慌失措,而是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一方面是因为教导军的军纪严明,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不少人听赵翰青说过日本人的来历,无论是真的把日本杂种当成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后代,还是当做了笑料,都让他们对日本鬼子充满了轻蔑,再加上自淞沪开战以来对日军屡战屡胜,让教导军的士兵们从气势上就压了日军一头。
当然,这一切也跟领导者有关,自邓铭文以下各级军官没有一个逃跑的,当官的就是士兵们的主心骨,当官的都没有离开,士兵们自然就安心。
邓铭文之所以沉稳不慌是因为在唐生智宣布撤军之前他就跟江北岸的马如龙独立旅联系了,马如龙告诉他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船只,独立旅的弟兄们也在加紧跟船工和渔民们学习操舟之术,随时可以接应本部撤退。邓铭文对这个消息又惊又喜,立刻就明白这肯定是赵翰青提前做了安排,他不但没有因为赵翰青自作主张有擅权之嫌,反而对中翰青感激不尽,只要有船,教导军完全可以在完成第二个作战计划之后及时地撤回江北区。
所以,在别的部队惊慌失措地忙着撤军的时候,邓铭文却给本部下达了坚守城池的命令,而且,他还和赵翰青一起到阵地巡视以安军心。当他得到乱兵拥堵挹江门的消息就立刻赶去,他要趁此机会夺下挹江门的掌控权。那是唯一的逃生之路。
挹江门前,溃兵如潮。人流汹涌,自相残杀的战斗已经结束了,36师断后的部队大概是担心江边留下来让他们撤退的船只被乱军抢走了,就急忙放弃了挹江门也匆匆撤离了。
如此一来,却造成了更大的灾难,因为之前为了方便守城,挹江门左右两个门洞都被堵着了,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现在各部争先抢道,互不相让,反而把挹江门堵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吵骂声、哀嚎声交织在一起,被踩得血肉模糊的尸体被人继续踩踏,整个惨状实在是让人惨不忍睹。
邓铭文见此情景不由得一声长叹道:“完了。完了,大势已去了,南京终于完了,中国――这样的军队怎么抵抗侵略?”
赵翰青也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他虽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是眼前的情景还是让他感到震撼。他的记忆中的影视剧中重现过这种场面,但是影视剧中的画面跟眼前真实的一幕根本无法相比,这真是兵败如山倒啊,他骂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官的贪生怕死,当兵的岂会卖命。”
邓铭文狠狠骂道:“狗娘养的杂种们。”也不知他究竟是骂这些当兵的还是那些当官的。
“铭文。下关江边根本没有渡船,这些就是到了江边也只能望江兴叹,第一教导军兵力不足,根本守不住这么大的南京城,日军一旦破城这么多军队挤在下关的江边只能成为日军屠杀的靶子,而且,也会影响第一教导军的撤退。掩护全军撤退的第2军团只怕也靠不住了,那么,乌龙山的军事要塞十有八九守不住,到时候,日军军舰朔江而上,这么多军队在江边一样是死路一条。”
“那怎么办?”
赵翰青一字一句道:“现在南京城唯有铭文的官最大了,不如铭文振臂高呼收拾残局。”
邓铭文犹豫起来,马如龙在江北已经弄到了大小船只数百艘,第一教导军两三万人,完全可以保证教导军在完成最后的作战计划之后顺利撤退,如果自己收拾残局的话这么多的军队撤退可就是个大麻烦啊。
赵翰青看邓铭文犹豫不决,又继续道:“我看这些军人中说不定也有不怕死的真汉子,如果能将这些军队暂时组织起来未尝不可与日军一战,即便阻挡不了南京沦陷,只要有足够的船只也可以从容组织撤退了,如果对他们不管不顾,这么多乱军聚集在江边肯定会影响教导军的撤退。而且,说不定这也是铭文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危难之际,众将领皆贪生怕死先撇下军队先逃了,独有霹雳将军挺身而出,就像是当年长坂坡的赵子龙,此一战之后,军中还有谁能及得上铭文?”
邓铭文被赵翰青最后的几句话说得热血沸腾,立刻大声道:“师叔说的对。”他立刻做出了决断,在原有的作战计划的基础上组织这些慌乱逃命的军队好好打一战,但是现场一片吵闹根本无法对众人讲话,于是,他命令身边的卫士:“朝天射击。”
二十多名卫士,二十多只冲锋枪一齐朝天开火,哒哒的枪声让喧闹的人群一下子就静了不少。
邓铭文刚要开口讲话,却听赵翰青道:“铭文,等一下。”赵翰青又对教导队员们道:“城墙边结人梯。”
随着赵翰青的一声令下,教导队的弟兄们迅速地在城墙下结成了两层人梯,下面一层八人,上面一层四人。
“铭文,到城墙上面去讲话。”
邓铭文这才知道赵翰青是要他站在高处讲话,不由得佩服赵翰青的细心,在场有这么多人,他在人群中讲话别人根本看不到他,他的讲话效果也肯定会打折扣。但是,怎么上去?
赵翰青笑着问道:“怎么样?能上去吗?”
“哈哈,我功夫虽然撂下了,但是,这个还难不住我。”邓铭文说着,突然一按他身边的一名卫士的肩膀,身子窜起来就落在了第一层人梯上,然后,又是麻利地爬上了上面两人的肩上,他的身子微微晃动了一下就站稳了。这时,他距离城头不足一丈了,他又是屈膝一纵,手已经扒住了城墙,翻身就上去了。
赵翰青一看也暗自佩服,邓铭文养尊处优这么多年仍旧有这般的身手也算是难能可贵了。他担心邓铭文在上面的安危,也随之几个起落就轻轻落在了城头上,因为他每天勤练不缀再加上年轻身手看上去就比邓铭文利索多了。连邓铭文也忍不住赞了一句:“师叔,好功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京保卫战(七)
邓铭文站在城头一下子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他胸中忽然生出了一股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情,他很想大呼两声,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言行不能太过轻狂了,所以按耐下纵声高呼的念头。高品质更新就在
仿佛是心有灵异,赵翰青站在城头上面对人头挤挤的人群,想起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经被自己化解了大半,顿时也生出了一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拯救云云众生唯有自己的”的自豪感,忍不住仰天长啸。因为他内力日渐精湛,此时一声长啸不觉贯注了内力,啸声清朗几入云霄,本来二人突然跃上城头的举动就已经引人瞩目,这一声长啸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邓铭文也不由得暗自羡慕赵翰青可以无所顾忌率性而为,心道,师叔选择不走仕途或许是对的,一有了官身就多了顾忌,哪有那么逍遥自在。
“铭文,现场的军民等着你讲话呢。”
邓铭文这才回过神来,精神一震大声道:“乡亲们,兄弟们――”他内力深厚中气足,声音浑厚传了很远,当真是声如平底惊雷,“我是南京卫戍司令部南面防御总指挥邓铭文,现在大家听我说几句。高品质更新”
再加上“邓铭文”这三个字,就是那些心急火燎、桀骜不驯官兵们也一下子就静了下来,霹雳将军邓铭文如今在这南京城里几乎是人人皆知。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南京城已经守不住了,当官的已经先逃跑了,大家也想早些离开这里,但是,你们可能并不知道。下关的江边根本没有什么船只,就是有几艘小船也早就载着当官的到对岸去了,你说你们都挤到下关有什么用?日军的军舰如果朔江而上、或者是日寇的飞机飞过来你们都聚集在江边岂不是很危险吗?”
邓铭文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士兵嚷道:“别听他胡说八道,这些当官的那里顾得上管我们的死活,江边一定有船。”
赵翰青低声提醒道:“铭文,杀人立威。”
邓铭文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这时候自然需要霹雳手段,他大声道:“谣言惑众者,该杀。”
他话音刚落。赵翰青立刻就拔出枪居高临下一枪击毙了那名士兵,然后大声道:“这人肯定是日军的奸细故意把大家都骗到江边去,邓军长是不会骗大家的,谁若不信过上来看看,喂。高品质更新你不是有望远镜吗?你可以上来看看,还有谁愿意上来看看也行。”赵翰青说的是一名胸前挂住望远镜的上校军官。
那名上校却没有本事跃上城头。而且。人梯也已经“拆”了,他挤到另一边沿阶爬上来,一同上来的还有数十个士兵。
挹江门距离江边的直线距离约有一二里地,就是不用望远镜也基本能看清楚有没有船只。那名上校一样那就看到江边的确是没有什么船只,就是有船只也少的可怜,而江边滞留的散兵溃卒并不比城里的少。但是他犹自不甘心地举起了望远镜,只看了两眼就愤怒地破口大骂起来:“他妈的,果然没有船只,胡旅长。我操你八辈祖宗,让老子留下指挥部队你却坐船跑了。”
挹江门外的下关情况比这边更为混乱不堪,那些逃到江边的各部队均已失去掌握,船只既少,又各自争先抢渡,甚至出现开枪抢船的事情,还有的船因超载太多而沉没江中,江面上不时响起哀号呼救之声。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纷纷利用门板、木头渡江,不但水势汹涌,还冰冷刺骨,不少泅渡者最后惨死在冰冷的江水中。这些**士兵作为军人,他们没有战死而是溺亡,这大概是世间最大的不幸。
其他登上城墙的士兵也开始大声咒骂起来:
“江边果然没有船。”
“他妈的,没有船让我们怎么撤退?”
不一会儿,江边没有船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全场,顿时群情激昂起来,多是咒骂声:
“当官的早都坐船跑了,让我们在这儿卖命。”
“当官的都是乌龟王八蛋。”
“官越大越混蛋听说唐司令第一个逃跑的。”
邓铭文也恨那些丢下手下兵逃跑的师长军长们,但是,他也是当官的,所以,当官的挨骂让他听在耳中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拔出枪,啪啪又是一梭子,骂声一下子落下去了。
“兄弟们,现在不是抱怨诅咒的时候,日军很快就会就会攻城了,等城被攻破时大家只能是束手待毙,大家只要听我的指挥,我保证能让大家都顺利撤回江北去。”
人群中有一位少尉嚷道:“听你的?江上已经没有船了,你难道让兄弟们飞过长江去?兄弟们,别听他的,说不定他早已经安排好了船只,让我等守城他好悄悄溜走。”
邓铭文怒道:“你谣言惑众是何居心?”他说着突然拔枪抬手一枪,他的枪法也很厉害,躲在人群中的那名少尉一下就被击毙了,然后厉声道:“非常时期,敢谣言惑众者格杀勿论!”
赵翰青突然大声道:“这人也是日军的奸细故意捣乱的,兄弟们,不要听他的,邓军长肯定不会抛弃大家不管不顾的,别的当官的都逃走了,为什么邓军长还留在南京城里跟大家共患难?大家都知道邓军长爱兵如子,在淞沪战场上掩护全军撤退时没有丢下一兵一卒,就受伤的弟兄也都抬了回来,所以,他现在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城中的军民不管不顾的。”他自然不会放过抬高邓铭文的声誉的机会,不过,他也懂得拉虎皮扯大旗,他接着道:“而且,邓军长也奉了蒋委员长的密令负责指挥撤军任务的,委员长不会丢下大家不管的。”
一连杀了两人,没有人敢再站出来挑事了,而且,众人基本上都相信了赵翰青的话,邓铭文在淞沪战场上掩护全军撤退的事情经过官方和报纸的大肆宣传几乎是人人皆知。(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京保卫战(八)
赵翰青拉虎皮扯大旗说出了邓铭文奉有蒋委员长的密令,这话最管用,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一下子都相信了,再加上当场击毙两人立威,一下子就控制住了局势。大棒之后,又端上了萝卜,大棒加萝卜通常最有效。
“乡亲们,兄弟们,我已经安排好了船只前来接应,请大家相信我,大家只要听我命令,我保证大家都能够乘船撤离,而且会让你们先撤离,我率教导军断后,淞沪之战时,就是我率领淞沪军掩护全军撤退的,这一次我仍旧会率军掩护大家撤退,只要有一兵一卒一个老百姓没有撤走我们教导军就不会撤退。”
邓铭文声若洪钟掷地有声,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也的气概让大家心生敬意,在场的官兵们谁都听说过邓铭文率军掩护全军撤退而身陷日军重围中,最后竟然安然撤回,他的部下八百壮士还立下了大功。这时大家对他的话自然都深信不疑。
这是一名上校团长站出来大声道:“我愿跟随邓军长一起守城,我是教导总队的团长谢成瑞,教导总队的弟兄们请站出来,不是孬种的跟我一起打鬼子。”
又一名少校站了出来:“我是三十六师的营长高铁汉,三十六师的弟兄们愿意跟我一起打鬼子的也请站出来。”
看着不少中下级军官站出来慷慨激昂地响应自己,邓铭文一阵激动,有这些人的相助肯定能够稳稳地控制着局势。
赵翰青也心有感触,看来**中也不全是贪生怕死的孬种,还是有不少热血汉子的。
邓铭文在赵翰青的帮助下在挹江门力挽狂澜,纷乱的局势终于得到控制。百姓们纷纷散去,乱军也开始按照各部集结。挹江门外的下关江边,因为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邓铭文出面稍一安抚就稳定了局势,茫然无绪的乱军缺少的就是一个灵魂一个领头人,于是都听从他的命令。
这时,南京城里基本上没有什么高级将领了,就是有论军衔也是以邓铭文最高,再加上邓铭文可以提供船只安排大家撤退,于是。都唯他命是从。
所以,邓铭文就临时担任了南京城防总指挥。稳定了城里的局势之后,他按照赵翰青的建议,第一事情就是给蒋委员长发了一封密电,电文如下:“撤退命令刚刚下达。各军自行撤退,而唐司令以下将官均已先行离开。南京城一片狼藉。唯有教导军履行守城之责,而南京所有船只因为唐司令下令尽皆焚毁,十数万军民滞留城中,日军随时有破城的可能,而学生不能置我军民不管不顾,所以。决议组织各部的溃兵延迟日寇破城,以便城中的军民徐徐撤离,如此方能保证我数万将士的安全”邓铭文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抬高自己打击别人的机会,更何况要打击的是一些贪生怕死的人。邓铭文最恨这种贪生怕死的军人。当然,这背后免不了赵翰青的推波助澜。
接到电报的蒋委员长一边破口大骂唐生智和各级将官贪生怕死饭桶无能,一边又连声道:“铭文不愧是我的好学生啊,危难的时候他总是奋不顾身地站出来力挽狂澜,铭文真是中流砥柱国之干城啊。”蒋委员长是真的被感动了,立刻去电抚慰嘉勉,同时又命令他一定要保存实力不可与日军硬拼,又告诉邓铭文他已经命令距离南京最近的海军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