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天空下-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司令,此地不宜久留,日军飞机既然找到了我们,日军也可能会很快追上来。”
范一统瞪着血红的眼睛道:“日军很快就会赶来?哈哈,来就来吧,老子正好要给死伤的弟兄报仇。”他的笑比哭还难看。
他心中说不出的懊悔自责,如果不是自己心存私念执意要跟着车队走大路可能就不会给弟兄们带来这么大的伤亡,懊悔和自责让他一心二心想要跟日军拼命。
“范司令――”
“你不要说了,我一定要给弟兄们报仇。”
“范司令想要为弟兄们报仇说明司令有情有义,但是范司令有没有为活着的弟兄着想?”
范一统浑身一震,目光转向那些还站着的弟兄,跟日军拼命就意味着也要赔上这些弟兄,突然看到人群中一双哀求的目光,他的心中一颤,这是他的大儿子,本来是想让儿子跟着立些战功好提升他在军中的地位,没想到最后演变成这样的结果,看样子是儿子受伤了,但是他还活着啊,突然之间范一统因为悲痛、愤怒和自责造成的混乱一下子清醒了。
黑牛并不知道范一统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继续道:“牺牲的弟兄们仇肯定是要报的,我们不但要为牺牲的黄石寨的弟兄报仇,还要为死在日本鬼子手里的千千万万同胞报仇,但不是现在。打鬼子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日军不被赶出中国,我们就要抗战到底!”他跟着赵翰青耳熏目染抗战的觉悟提高了不少。
“黑牛兄弟说得好。这仇一定要报,黄石寨上下誓与鬼子周旋到底。”然后,他沙哑地道:“把所有的弟兄都带回去――”
“司令,这么多弟兄怎么带回去啊――”
范一统怔了一下,看着满地的残肢断臂颓然道:“把他们都埋了吧。”
黑牛想要提醒范一统日军随时都会出现,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些牺牲的弟兄不管怎么说都是为打鬼子死的,自然不能让他们暴尸荒野死不瞑目。
范一统也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只是把尸体收拢到炸弹炸出的土坑里,然后捧些土草草掩埋了。
“范司令。咱们该出发了。”黑牛他们也掩埋了牺牲的两个弟兄。
“黑牛,汽车跑得快,你们还是先行一步吧。”范一统也不是愚蠢之辈,吃了亏之后,现在也想明白了。这么跟车队一起大摇大摆地在大路上走很容易就会成为日军飞机的轰炸目标,他这时候自然没有先前坐汽车凯旋而归的心思了。所以,他决定接下来不再跟车队一起走了,带着队伍钻深山老林,这样就能避开日军了。
“那好吧,范司令多保重。”黑牛对于范一统的决定也松了口气,黄石军有不少伤员。接下来的行军速度会更慢了,分开走对双方来说都算是好事。
两下里就此别过,范一统率领黄石军余部离开了大路往荒野走去。
黑牛把大家召集起来商议是继续开车走还是扔下汽车离开,因为吸引日军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他们完全可以留下汽车离开,毫无疑问这样才是最安全的。但是。大家还是一直同意继续开车走,这车上的物资对于物资匮乏的抗日同盟军来说可是雪中之碳啊。赵翰青已经通知聂无双到陈桥驿接应,陈桥驿距里这里有二三百里,车上备用的油应该能够到达那里。
车队又上路了,又走了几十里
“黑牛兄弟。这个陈桥驿在哪里?”陈桥驿在南都境内,陆虎对于那里就不太熟悉了。
黑牛拿出一张简陋的地图,“陈桥驿大概在这里。”
陆虎看到距离陈桥驿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地名叫谷城,他惊喜地道:“我一个师兄就是谷城李家庄的,我去过那里。”
黑牛没到过陈桥驿也没到过谷城,但是,从地图上看两地相距并不远,估计也就是几十里地,如果能够避开大路到谷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问道:“从这里到谷城有没有捷径?可不可以走汽车?”
“前面到梁家湾有一条路可以到谷城,嗯,其中梁家湾到青沙河那段路有六七十里不太好走,不过可以走马车,过了青沙河就是官道了。”他又补充了一句:“我跟着马车往谷城送过茶叶。”
“可以走马车应该也可以汽车吧。”黑牛立刻决定就走这条路了,白天开车目标太大,不但日军的飞机容易就能发现,而且也更容易遇到日军,而这条路比较偏僻,正是因为偏僻更容易避开日军。
等待走上了这条路,才知道这条路比想象的更难走,马车和汽车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汽车要比马车宽得多,可以走马车的路大多的时候一边的车轮子要走在田埂上或路边的小沟里,不过毕竟可以勉强通行,实在无法通行的就停下来修一下路,一般的就是路被水冲坏了垫些石块就行了,或者是经过树林需要砍掉几棵树,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因为人多,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能解决。
只有在经过一个小村子的时候,两间房子的距离太窄了汽车无法通过,黑牛当机立断,用手榴弹把那间草房炸塌了,车辆可以通过了。然后,大家凑了十几块大洋,外加两箱日本的牛肉罐头送给吓得索索发抖的房主。
青沙河终于到了。
“过了青沙河再走上几里就是一条大路了。”陆虎说的很笃定。
等来到青沙河边大家傻眼了,河上虽然有一条石拱桥,但是,这座桥刚好能过马车,汽车根本无法通过。一丈来宽的河对于人来说或许一跳就过去了,但是对汽车来说简直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
第八百二十一章 天堑变通途
感谢“上火就喝灭害灵”送上的月票,感谢兄弟们的支持!不过提醒大家一下:上火千万别喝灭害灵,上火就来看老杜的书,保证你越看越没脾气,多大的火气也全消了。
正文――
一条小小的青沙河对于汽车来说简直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但是现在要退回去也不行了,在狭窄的山路上汽车根本无法调头,而且就是能够转回去多走了这一段冤枉路油箱里面的油也未必能够到陈桥驿。现在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弃车,要么想办法让汽车过去。
汽车想要开过去唯有加宽那座只能通过马车的石拱桥和填平河沟,但是没有工具想要完成这两项工程中的任何一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虽然很荒僻,但是如果耽误的时间太久也保不准日军会追上来,毕竟他们这一路走来许多人看到了。
黑牛立刻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吧。”
“我看没有什么办法能过去,只能把这些东西丢弃了。”
“呸,这么多东西怎么舍得丢弃呢?搬也要搬回去。”
“对,肯定不能丢弃了,咱们就搬过桥去。”
黑牛也沉声道:“我让大家考虑怎么才能让车过去,而不是搬过去,更不是把东西丢弃。”
“只有把石桥加宽车才能过去,要不砍上两棵大树架在河上――”
立刻有人反驳道:“能过汽车的树那得多粗啊,咱们又不是木匠一时间去哪里砍两棵大树?,我看只能填河了。”
立刻有人打断了他:“填河?你这不是废话嘛,咱们有没有工具还不干到猴年马月了?”
“是啊,日军要是追上来怎么办?”
“把沟填平了倒是可以,不过那要多长时间啊,我们有没有工具,只靠手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河沟填平啊。”黑牛跟受赵翰青的影响行事也很果断,他一看大家的意见都集中在填平河沟上。立刻道:“那就把河沟填平,不用那么宽,只要能过车就行。”
陆虎觉得是自己带错了路一直很内疚,一到河边就开始苦思冥想。这时就开口道:“山坡上虽然没有粗树但是有细一点的树木,咱们多砍些来垫在下面,上面再铺上石块,这样可以快些。不过要先去刚才路过的那个村子找些斧头和锯来,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工具只靠双手显然不行。”
“嗯,好吧,就这样办,陆大哥麻烦你带两个人去找工具,我们这里先干着。”
“好。”陆虎带了两个急忙去了。
黑牛站在河边仔细地打量着。要想把河沟填起来最少要三车的料,想到车,他的目光突然落到了卡车上,如果把一辆卡车推到河沟里垫在下面,岂不是要省不少事?他把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大家都同意了,立刻动手把第一辆车上的东西卸下来,然后找好角度把空车推下了河沟,汽车翻滚到下面就四轮朝天了,剩下的工程量果然小多了,只需要在汽车上垫些石块车不多就跟石拱桥一般高了。
大家一起动手搬石头,等陆虎他们返回时一座简易的“桥”就建起来了。
“我第一个来。”因为不知道这座“桥”是不是能够禁得住汽车的碾压。黑牛决定自己第一个来驾车通过。
发动汽车,黑牛开着车慢慢上了“桥”,“桥”微微有些下沉,汽车在一阵摇摇摆摆中驶了过去。天堑变通途了,众人一齐发出了欢呼声。
不过,刚修好的“桥”已经向下陷了不少。又垫上一些石块和沙土,然后就是第二辆车、第三辆车
就要在车队还剩下几辆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枪声,黑牛倏然一惊,难道是陆虎他们遇到了什么意外?紧接着就听到了爆豆的似的机枪声。不好,可能是日军追了上来正好遇上了陆虎他们,他立刻道:“赶快过桥。”一边又派人在后面建立了一个临时的狙击阵地准备阻挡日军掩护车队撤离。
但是从这样一座随时都可能塌下去的桥上通过根本快不了,大家也只能干着急。
很快,一个人飞快地跑了过来,正是去找工具的陆虎,气喘吁吁道:“日、日军的坦克过来了。”
妈的,怪不得来得这么快,这样的崎岖不平的路只有坦克车如履平地,黑牛没有看到另两名弟兄,心里一沉问道:“二奎他们是不是――”
“他们在后面,我跑得快先回来送信。”
原来那个村子距离这里二三里,陆虎他们在村里找到工具刚要出村,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回头一看,一辆坦克往村子里开来,这里出现坦克肯定是日军顺着汽车走过的痕迹追了上来,三人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开枪想要引起车队这边的警惕而早做准备。陆虎功夫不错,跑起来一阵风,于是就先一步回来报信。
黑牛稍稍松发了口气,已经损失了两名弟兄,他不想再失去一个弟兄,要知道这些弟兄都是曹佳国淞沪之战和南京保卫战的老人,也是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官职最小的也是排级了。两名弟兄很快就撤了回来,日军的坦克也紧跟着出现了,一连四辆轰隆隆开了过来,后面还跟着装甲车和载满了日军的汽车,如果不是村子的道路狭窄崎岖耽误了时间两名弟兄肯定会被追上。
黑牛当机立断:“你们快走,我要炸桥了。”
“还有一辆车。”两名弟兄一人一辆车,其中的一辆推下了河沟,只剩下一辆了。
“留下正好当着鬼子的路。”
坦克已经轰隆隆开了过来。想要把桥彻底炸毁已经来不及了,黑牛冲过桥,把一颗手榴弹丢在“桥”上转身就跑。
身后轰地一声,黑牛回身一看“桥”并没有完全倒塌不由得大为懊悔,却也顾不上了开着车就跑。
日军的坦克果然是巨无霸,直接把那辆挡路的汽车撞进了河沟里,然后直接开上了桥,桥刚被黑牛用手榴弹炸了一下,已经不够坚固了,坦克车又比汽车重得多,所以坦克刚一上桥,桥突然向下一沉,坦克车就歪到进河沟里。后面的日军不敢过了,桥也无法通过了,日军只能眼睁睁看着河对岸的车队绝尘而去。
………………………………
第八百二十二章 草莽多英豪
楚烈接到铜锣镇大捷的消息,立刻就以江湖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的名义立刻将这一消息通告全国,同时也没有忘记让黎明辉向他的主子汇报。
与此同时,上海的《神州新报》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铜锣镇大捷,满大街都是报童们惊喜的高呼声:
“号外,号外,铜锣镇大捷,江湖好汉奋起神威,日本鬼子六千授首!”
“江湖好汉杀死六千鬼子?真的假的啊。”有人半信半疑地掏出一个铜板买了一份报纸,刚一打开就看到了整版都是关于铜锣镇大捷的报道:国破山河在,草莽多英豪,江湖抗日同盟军起于草莽第一路军初出中原第一战就在铜锣镇消灭日军六千多人
这时候不是后世那种“满纸都是荒唐言,网上都是假消息”,所以,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就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文章写得太好了,看了就令人热血沸腾,当然这杀鬼子杀得也太痛快了,谈笑间六千鬼子身首异处灰飞烟灭,看过报纸的人立刻跟着报童大呼小叫起来
一些左派报纸也相继刊登了相关的消息,纷纷称之为铜锣镇大捷,盛赞一群江湖好汉演绎了一场江湖上最精彩的传奇。江湖人的地位也为之陡升,走在大街上也能挺起腰身,这是一场注定要载入抗战史册的战斗!
铜锣镇大捷之后延安方面也在第一时间里就发表了贺电,而且在延安的报纸上刊登了铜锣镇大捷的消息和一位重量级大人物的评论文章,文章上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全国民众齐心抗战,神州江湖一众豪雄在有志之士的带领下组建抗日同盟军驱除倭寇,堪称中华好儿男,龙旗招展,铜锣大捷。扬我国威,振奋民心铜锣镇大捷不仅是江湖抗日同盟军的胜利,是神州江湖的胜利,是整个民族的胜利。这场胜利必将激起神州更多的英雄豪杰站出来赴国难杀鬼子!这是一场彪炳千秋、功在万代的胜利!中华民族已经发出了震天的吼声,东方沉睡的巨龙已经醒了
紧接着,全国许多抗日民间爱国团体和著名爱国人士纷纷发出了贺电,就连国军的冯大帅也发出了贺电,他虽然是名义上的国军副统帅,但是他的贺电却是以私人的名义发的,贺电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英雄不问出身低,草莽也有铁血男!向取得铜锣镇大捷的弟兄们致敬!”这位冯大帅也算是江湖一脉,满口的草莽江湖味儿,不过听起来让人倍感亲切。
胜利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举国震动,一支土匪草寇等江湖人组成的抗日队伍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取得这样辉煌的战绩,相对于国军动辄投入十数万数十万兵力却死伤惨重一败涂地就足以让人震惊了!在对日作战中这样以少胜多的战斗也只有中央教导军和它的前身淞沪卫戍军能够做到!民众和报纸也往往把这两支军队相提并论。
这场胜利不但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也刺激了那些条件更好战果更少的国名党军队,激励了全军和全民的的士气。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抗日的阵营中来。
这场战斗甚至影响到了华中的战局――
华中的日军司令部得到铜锣镇日军惨败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因为日军在铜锣镇的物资中转站在中原南部战场后勤保障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负责供应的是华中战场外围的数万日军,而这数万日军在中原战场上牵制了数十万国军,一旦日军的华中外围战事失利,就无法遏制国军继续增兵华中,那么日军很难在华中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了。华中之战是徐州大战之后中日之间的又一次大决战,日军把这次大战当作了对中国的最后致命一击。但是,现在却因为一支江湖草莽队伍而让这这场稳操胜券的胜利出现了变数!
就连日军总部得到消息之后也下达了命令:要日军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支队伍。因为日军高层看得更远,如果任由这样一支中国军队活跃在中日战场上,肯定会对日军的士气造成影响,此消彼长。势必会极大地提升国军的士气,这是日军总部不愿意看到的。
“八嘎,支那草寇!消灭他们,一定要给我消灭他们,只有消灭他们才能让支那江湖草寇丧失斗志。才能让全部支那民众彻底放弃抵抗!”日军总部一位陆军大将就是这么气急败坏地大吼着。
“铜锣镇之战将是大日本皇军的耻辱,一定要消灭这支支那江湖草寇来洗刷我们的耻辱,支那的江湖将会是我们在华的主要敌人!”日军侵华总司令说这话的时候脸色阴沉。
华中的日军不得不从兵力已经捉襟见肘的华中战场上抽掉了一个师团北上,名义上是支援中原战场,真正的目的却是消灭这支让帝国军队灰头土脸的江湖抗日同盟军。同时,已经占据皖省的日军也派兵在皖西重兵布防免得抗日同盟军进入皖省。总之,日军对江湖抗日同盟军真正的是如临大敌,在日军心目中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影响力江湖抗日同盟军都跟纵横淞沪战场令日军灰头土脸的国军教导军差不多。
国民党当局在沉默了几天之后,才姗姗发表了贺电,估计是铜锣镇大捷让国军太丢脸了,正规军还不如一群乌合之众,这让军部一帮脑满肠肥的大佬们情何以堪?迫于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才发了贺电。而作为名以上的抗日同盟军总司令的蒋委员长也不得不在爱国民主人士为江湖抗日同盟军举办的一场募捐大会上假惺惺地发表了讲话,“高度”赞扬了抗日同盟军取得的铜锣镇大捷,当然,没有忘记强调他是抗日同盟军的总司令,这场胜利是在最高统帅部的领导下取得的,很明显有抢功之嫌,但这是他的老习惯了,中国人都知道了,也习以为常了。
接下来的嘉奖就是应有之义了,铜锣镇最大的功臣赵翰青被破格晋升为中将。范一统也由上校被晋升为少将,也算是对黄石军伤亡惨重的一种补偿吧。黑五更和田丰收也都被晋升为少将。第七纵队副司令袁大头由中校被晋升为上校。其余参战的官兵俱都晋升一级。至于物资上的奖励一概没有,国难时节,从上到下,从政府到百姓自然都是囊中羞涩。
………………………………
第八百二十三章 天堂三仙(一)
许多时候,有许多人做了许多足可以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那么,一切很快就会被时光冲淡,最终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人就只能注定默默无闻。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数不胜数的人和事,偶尔的人和事才会被载入史册。
铜罗镇大捷如果不是被报纸大肆报道,可能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也不会在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江湖抗日同盟军一战成名,赵翰青在其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这场战斗的直接指挥者,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实还是让铜罗镇大捷举国震动的幕后推手。
江湖抗日同盟军出名了,虽然没有为抗日同盟军带来直接的利益,但是对全民抗战和江湖抗日起到了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各种抗日队伍就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了出来,有土匪,有地主武装,也有各种江湖帮派实力。
这些抗日队伍也多以神州江湖抗日同盟军为名号,以龙旗为旗帜,当然龙旗也有各种各样的版本,虽然都是红色的底子,龙的颜色却不一样,有金色的龙,也有其他颜色的,除了红色几乎是其他各色都有,而且龙的形态也不一样,有张牙舞爪的,有腾云驾雾的,有时隐时现的不过再千姿百态也都是龙旗,血红血红的龙旗!
各地的抗日同盟军都按照江湖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序号往下排列,称为第二路军。第三路军甚至还有人以第一路军第若干纵队的序列往下排,据说在江南已经出现了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第一百纵队了。树大招风,有人想要借第一路军的威名也可以理解。不过。这些队伍虽然名号不小人数却不多,有些队伍只有千百人也称为第x路军,甚至好几支队伍都叫第x路军的。
赵翰青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很欣慰,自己的初衷不就是发动整个江湖抗日吗?
当然这是后话,在黄石寨和牛头山根据地举行的铜锣镇大捷的庆功会上赵翰青这个最大的功臣根本没有出现,参加铜锣镇的牛头山弟兄都没有出现。没有人知道赵翰青率领着这支队去了哪里,这更给人了想象的余地。熟悉赵翰青的人都知道这家伙说不定在酝酿着更大的行动,人们在期待着。
大别山位于三省交界处,横跨三省绵延数百里。相传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到此一游,他登上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远眺莽莽群山心旷神怡,近看山南山北景色迥异。惊喜地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
大别山的山势险峻不亚于伏牛山,像这样山高皇帝远的三不管地方自然也有土匪,只不过是无论数量和声势上都不如伏牛山而已。而且,大别山的土匪跟伏牛山的还有些不一样,除了傲啸山林占山为王的草寇;还有一种却是混迹于老百姓中,打劫时集合在一起,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与普通的老百姓无疑。遇到保安团清剿时,就化整为零躲了起来。剿匪的队伍撤了他们又出来为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