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天空下-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汽车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不过――”王爱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王司令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
“日本鬼子已经全城戒严了,礼查饭店的事情过去没有多久,盘查也严,这时候运突然棺材出城说不定会引起日本人的怀疑,只要查下去说不定就会暴露,不过,接下来几天出城下葬的一定很多,到时候不会那么招眼也更容易出城。”
赵翰青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时候突然拉住棺材出城,还要千里运棺材,显得有些招眼,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暴露的可能就大一些。如今上海死那么多人,那些死人肯定都要埋到城外去,甚至有的要魂归故里,过几天一起出殡就不会那么显眼了。他想了一下就同意了王爱国的意见,为了稳妥也不怕再耽误几天。
昨晚上,整个上海死了足有几百人,虽然是没有淞沪大战时死的人多,但是影响不小。淞沪大战时死的除了军人就是穷人,死一个穷人跟死一个狗差不多,但是这一回不同了,不管是礼查饭店死的那些人还是被暗杀的那些人汉奸都不是普通人,在上海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甚至不少显赫的大人物,这些人生前显赫死后也风光。于是,整个大上海葬礼处处,哀乐不断,所有棺材铺里的上好棺木都卖空了,方圆百里的和尚道士都云集上海做法事超度亡灵。
按照上海的习俗一般的人死后都要停灵七天,不过非常时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两三天之后就有人出殡了,所有出城的送葬队伍都遭到鬼子的严格检查,活人要检查身份证明,死人也要检查身份,还要开棺检查,大概是日本人也想到还没有被抓到的刺客会不会躲到棺材里逃出早已经布下天罗地网的上海。
按照习俗入殓后就不能再打开棺材,否则不单是对死者的亵渎,对死者活着的子孙后代也不吉利。但是在蛮横的日本鬼子面前,面对着枪口和刺刀,没有人敢反对,如果不想棺材被鬼子劈坏的话还得自己动手。
赵翰青他们的身份证明不用担心,聂小手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就连死者的身份也准备好了。不过,两具棺材想要过关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一应需要开棺检查。
赵翰青既担心鬼子会发现棺材的夹层,同时也担心棺材里的季云卿会被认出来,毕竟他是上海天字第一号的大汉奸,经常跟日本人打交道,说不定会有鬼子认识他。不过,很显然赵翰青的担心就是多余的,首先人死之后相貌就发生了变化,除非是亲属和熟悉的人能够认出来;而且,这时候并没有人知道季云卿死了,跟他一起的保镖和司机都已经沉尸黄浦江底了,“红粉佳人”浴池的老板娘也只知道季云卿是被日军司令部请去了,就是两三天没有消息季家人也没有人敢质疑什么,谁敢质疑日本人?再说谁能想到在上海滩有人敢动季云卿?所以,季云卿之死还没有人知道,季家人也只是猜想他可能是在悄悄帮日本人查案。
至于棺材的夹层更不用担心会被发现,那两具棺材是比较大一点,那也仅仅是比普通人的棺材大,跟那些达官贵人的棺材一比又小了不少。其实整个检查过程草草完事,这么热的天气尸体臭气熏天,棺材只打开了一半鬼子就放行了。(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大汉奸之墓
出了淞沪地界之后,日军的盘查才算松了,往前就是王爱国的地盘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王爱国办事果然迅速周到,很快就准备好了运送棺材的运输工具,一辆跑起来呼哧呼哧像老牛喘粗气的一样的卡车。另外,他又为大家准备好了新的身份手续,就连死者也有了相关的身份证明。
赵翰青一看对王爱国的造假的本事大为佩服。王爱国出具的证明显示两个死者是父子俩,是在苏州经营多年的安徽籍茶商,商人客死在苏州的,死因是盗贼抢劫杀人灭口。这件事却是真的,只不过盗贼是假的,王爱国派人假扮的盗贼,之所以杀死这两个人也不仅仅是为了钱财,主要是那位安徽籍茶商因为是外地人在苏州一直被排挤,最近却频频拜访日本人想要再维持会里谋一个职位。身兼维持会长的王爱国自然看他不顺眼,于是趁着苏州日军指挥官在礼查饭店身受重伤的机会解决了这个小麻烦,同时也让千里运棺的计划更加完美无缺。苏州商会出于义举凑钱送这父子俩的棺木返乡安葬,叶落归根,魂归故里,这是所有中国人最终的心愿。
“老王,办的不错。”赵翰青很满意地拍了拍王爱国的肩膀,就是这辆老牛喘气一样的卡车让赵翰青好像看奔驰宝马一样,而在这个年代这辆卡车的珍贵程度远比后世塞满大街小巷造成交通拥堵的奔驰宝马,有了这辆汽车可以肯定返程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这比他预料的更好,最起码这一路上不用担心日本人盘查了。
赵翰青的一句老王远比王司令更让王爱国心里舒坦,他觉得老王更亲切。他知道对方这是把他当自己人了,被拍了肩膀更觉得身子轻飘飘的像要飘起来似的,但是,他还是习惯性谦恭地道:“为赵先生办事自然要尽心尽力。”
“不,这是为国家办事。为抗战出力。”
王爱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身,油然生出了自豪感,心里因为除掉安徽籍茶商的些许不安立刻烟消云散了,为了抗战大业一切人都可以牺牲,为了抗战大业也可以不择手段,为了抗战大业还可以舍财。他又拿出了一个包裹道:“这是王某的一点心意请赵先生笑纳。”
赵翰青入手就知道是黄白之物,而且分量不轻,心里更加满意了:“王司令为抗战出力出钱,国家不会忘记你的。”
“为抗战出力义不容辞。”王爱国谦逊了几句心里很是得意,这招借花献佛用对了。回头要给老陈父子俩多烧些纸钱,不然自己黑下的那一大部分钱财心中终究不安。
一路西去,在苏省因为有了王爱国提供的护身符基本上一路畅通。
只不过是在进入安徽之后,王爱国苏省治安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的名头就没有那么好使了,经过哨卡的时候不断遇到刁难,不过王爱国奉上的那一包金条和大洋正好派上了用场,有钱能使鬼推磨,交上买路钱就没事了。即便是有蛮横的日本鬼子非要开棺检查。棺材刚打开一个缝就闻到尸臭味,检查自然就进行不下去了。
三天之后,这辆快被颠簸零散的破车在进入皖西没有多远就结束了它的长途跋涉。因为车上携带的油也即将告罄了,原本携带的油足够回到中原,但是这一路上关卡不断,就要不断地停车接受检查,再加上战乱道路没人维修路况极差,汽车走得慢就格外耗油。
没有汽车自然就不能再带着两口棺材了。于是就在一个山坡边停下来准备埋了。山坡前有溪流潺潺,此地也算得上是山清水秀。两个汉奸葬在这里也算是便宜他们了。
埋葬完,赵翰青四处打量了一下。不远处有一块碾盘大小的石头,就让陈四喜几个人把石头抬到季云卿的坟前,他之前说过要给季云卿立碑的自然没有忘记。
赵翰青拔出刀子开始在比较平滑的那一面开始刻字,只见石屑飞溅,大石头上出现了一行大字:上海青帮大亨大汉奸季云卿之墓。然后又刻上了年月日,至于埋骨这里的经过就没有赘述,这件事的始末或许会流传天下,或许会就此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想象到后世一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围绕这块大石头激烈地争论的情景就觉得有趣,历史大概就应该有许多不解之谜吧。
这几天大部分时间在棺材底昏睡的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终于重见天日。白花花的太阳光有些刺眼,天皇特使宫中端北听到刀子刻石头发出的刺耳声音时就醒了,但是他并没有立刻睁开眼睛,迷糊了好一阵子,他才从地上爬起来,问道:“这是哪里?”他是用日本鸟语问的。
赵翰青轻蔑地瞪了他一眼道:“这里自然是中国的土地。”
宫中端北不说话了,他虽然不知道路上走了好久,但是,他知道现在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中国地盘太大了,他无法知道这是哪里。
赵翰青又道:“你不要管这是在哪里,不要想着逃跑,只要你老老实实地配合就会有活命的机会。”
“你说的是真的?”原本在棺材底下待得太久精神有些萎靡的天皇特使突然精神一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活命的机会,他倒没有怀疑赵翰青骗他,因为他觉得对方如果想要杀他在礼查饭店就会动手,费了那么大劲把他弄到了这里肯定是有什么目的,在目的达到之前他应该是安全的。
赵翰青不客气地道:“当然是真的,你以为中国人都跟你们日本人一样不要脸?”
“我们大和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不是软骨头,我们永远都不会背叛大日本帝国和天皇陛下。”说话的是川崎,刚刚天皇特使醒来之后他一直没有睁开眼睛装昏迷,这时忍不住说话了,他主要是害怕天皇特使不知深浅向对方屈服,泄露一些不该泄露的东西,他是军人,知道如果做出了背叛帝国的事情即便是被敌人释放了也会被军法处置的。
“师叔祖,老鬼子说的是啥?”
赵翰青翻译了一遍。
黄飞虎一听火了:“妈的,老子倒要看看你个老鬼子的骨头有多硬。”说着一把抓起川崎噼里啪啦就是一顿耳光。不一会儿,那张老南瓜一样的脸就变成了紫茄子。
赵翰青没有阻拦黄飞虎,因为连他也想爆揍川崎老鬼子一顿。
接下来只能靠步行返回南都了,而且还必须避开所有的哨卡,城镇基本上不能去,只能走荒僻的山野小道,幸好有陆虎在,很快就跟大别山的武工队联系上了。武工队不但熟悉道路,对那些汉奸们也有威慑作用,对各处哨卡和敌情分布知道得一清二楚的,往往能够提前趋吉避凶,因此,有了武工队一路护送一切很顺利,日夜兼程走得并不慢,只数日就进入南都地界。
只是这一路上苦了天皇特使和川崎,二人一个是天皇贵胄,一个是养尊处优的将军,出入皆是车马,那里吃过这等苦头,但是威逼之下自然不敢反抗,一瘸一拐也得跟上,走的稍慢一点就会被拳打脚踢。
黄飞虎把蹂躏两个日本大人物当成了乐子。
赵翰青的字典里也从来没有优待俘虏这一字眼,要优待也是优待那些投诚的人,投诚跟投降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却完全不一样,就像是安倍旺巴的的那两个保镖小泉一郎和石原二郎投诚以后老老实实在根据地做日文老师,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了,好酒好肉招待着,每月的津贴比抗日同盟军士兵们多几倍,还有专人保护,当然名义上保护其实是监视。至于天皇特使和川崎老鬼子只是为了交换丁家人的,自然没必要对他们客气。(未完待续)
。。。
………………………………
第一千零四十章 绑架之后的那些事(一)
虽然是弃车步行,但是一路上有大别山的人前后照应,又是翻山越岭走捷径,赵翰青一行的速度并不慢,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进入了南都地界,踏上这片土地每个人都大大地松了口气,奔波数千里,把上海闹得天翻地覆,回头想想二十多天惊险刺激的经历简直如做梦一样。
进入南都地界没有多远聂无双就亲自带人前来接应。原来赵翰青他们离开上海后聂小手就通知了根据地,聂无双得到消息后就开始派人接应,侦察小分队几乎全部派到这一方向了,所以,赵翰青他们刚一进入南都城地界就被侦察小分队发现了。
因为这一次去上海轻装简行就没有携带电台,在上海只收到了根据地的一次电报,汇报的情况也很简单,主要就是暗中集合军队的事情,关于陈大年和丁嘉怡潜入南都城的情况却是只字未提,这让赵翰青越发担心,怀疑他们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所以见到聂无双顾不得寒暄就迫不及待地询问情况。
“老黑和老田也都离开了根据地在南都城周围悄悄活动,,只是他们两支队伍的具体位置我也不知道,他们几次对鬼子的袭击虽然是取得了胜利也俘虏了一些鬼子,但是俘获的鬼子军官的军衔太低了,最大的军衔才是一名上尉;楚总司令那边的几个纵队正在加强训练,随时可以出战。黄副司令在玉州城也准备好了,哦,对了。唐搏虎前几天也率部到了玉州城,总之。所有的队伍都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我们随时可以攻打南都城。”聂无双简短捷来。三言两语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聂无双说完了赵翰青也没有听到陈大年和丁嘉怡在南都城的消息,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忍不住问道:“陈大年和嘉怡还没有从南都城撤回来吗?他们怎么样了?”
聂无双嗫嚅道:“丁、丁姑娘受伤了。”
“怎么回事?”赵翰青有些着急了。
“丁姑娘一到南都城打听到丁家人都被关在原来的警察局,由刘元德人看守,防卫也没有那么严密,丁姑娘和陈馆长决定劫狱,谁知道中了鬼子的圈套,那里的防卫是外松内紧,外围是刘元德人。里面却埋伏了鬼子,幸好刘元德的手下有咱们弟兄提前开枪示警,这才撤了回来,不过丁姑娘受了伤,那名暴露的弟兄也牺牲了。因为担心你得到消息会着急,铁锤大哥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就擅自决定不向上海发报,请司令处分――”
“你们做得对,我在千里之外知道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徒乱心神。”
鬼子之所以四处张贴处决丁开山的公告明摆着就是一个陷阱。就是为了让想要救人的江湖人自投罗网。陈大年作为老江湖不会不知道,年老成精的诸葛铁嘴更不可能看不出来,陈大年不阻止丁嘉怡可能他自己也急于救出师父,而老成持重诸葛铁嘴也不阻止可能是他作为外人不好意思阻止。而且。丁嘉怡的脾气赵翰青早就应该想到,再加上急于救出家人她一旦作出决定就是八匹马也拉不会来,根本就不该让她去南都城。幸好还没有造成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
赵翰青回到根据地立刻通知南都,已经顺利抓到了用于交换丁家人的日本人。让丁嘉怡安心,也让他们不要再做冒险之事。然后又通知了牛头山和黄山松。之前的计划也要做一些改变。
七月十二日,距离中元节还有三天时间了,赵翰青下令将关于天皇特使的消息通电全国。
一个让世人震惊的消息从中原的深山老林发出去,这封以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名义发送的电文很快就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这封足以震动日本朝野乃至让全世界震惊的电文只有寥寥百数字:本司令部郑重声明,数日前在上海礼查饭店遇刺被上海的侵华日军认定葬身火海的天皇特使已经落入江湖抗日同盟军手里,绑架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曾经在几年前南都中日比武中击败日本武道大宗师的少林俗家弟子丁开山和他家人的性命,与天皇特使一同被俘的还有侵华日军驻淞沪日军司令部的参谋长川崎荒一少将??????
电文上还宣布了欢迎中外新闻媒体记者前来南都采访报道。
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同时发出了一封号召全国江湖抗日同盟军和江湖义士向侵略者发动反击的电文,这是向侵略者进攻的号角,各地的江湖抗日队伍同仇敌忾纷纷响应,同时一致声讨南都日军无故关押丁家人的卑鄙行径。
就在抗日同盟军发出这封通电的时候,远在上海的《神州新报》的新闻号外专刊《神州快报》率先登出了天皇特使落入抗日同盟军手里的消息,还附有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的照片,而且还有详细的报道,不仅仅有天皇特使落入抗日同盟军手里的经过,还有抗日同盟军为什么要绑架天皇特使的详细报道。
事情从几年前南都城的那场中日比武说起,日本武道大宗师柳川寿男带着日本武士团来中国挑战中国功夫,第一站就是南都城,就是这小小的南都城让日本武道第一大宗师折戟,柳川寿男被少林俗家高手丁开山击成重伤;那一战也让日本武道蒙羞,趾高气扬的日本武士团结束了中国江湖行灰溜溜回去了。柳川家族自然把此南都的比武当做了奇耻大辱,把丁开山当成了仇人。有着军方身份的柳川寿男的孙子柳川枫借着日军侵华之际来到南都公报私仇,派军队抓了丁家人准备以反日的名义处死丁家人。柳川枫有违江湖道义的卑鄙行径激怒了同样出自江湖的抗日同盟军,为了救出丁开山和他的家人,这才在上海江湖同道的协助下袭击了礼查饭店抓住了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准备用来换回丁家人的命。
报纸上除了对柳川家族和丁家的恩恩怨怨有详细的报道,更是附加了评论,文章作者站在中间立场上指出柳川家公器私用利用军队来家族的恩怨、公报私仇不但影响了柳川家族声誉实际上也损害到了日本帝国的利益。因为此举油位中国的江湖道义也不符合日本武士道精神,这种卑劣的行径势必会遭到天下所有武者的鄙视,同时也会激起了中国江湖同道同仇敌忾,可以预见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江湖义士们投身抗日的浪潮中去,文章的最后强调柳川家族的一个愚蠢之举为日本招来了更多的敌人!
这篇文章从旁观者的立场进行了阐述,文字也不如和犀利,字里行间似乎还有些漫不经心的意味,但是就是这漫不经心的文字在某些人心目中成了充满了杀机的锋镝,一下子射中了柳川家族。
上海日军那些主要人物看到报纸上的报道的一瞬间脸色的表情很精彩:愤怒、惊恐、绝望。他们愤怒是因为他们早已经向天皇陛下和军部上报天皇特使被烧死了,这个消息**裸地打了他们的脸;他们惊恐是接下来就会承受天皇陛下的怒火,还有来自军部的冷酷无情惩罚,他们绝望是因为天皇特使活着将会有很多人死去。
没有人会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假,因为这件事就是真的,有文字为证,有图片为证,更有事实为证。(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绑架之后的那些事(二)
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还是通过报纸上的报道才知道礼查饭店被袭击的经过,当然报纸上的报道某些地方有些含糊其辞,比如此次行动得到了聂小手和王爱国的帮助,而报纸上只是简单提到了上海江湖同道的帮助,让人想不到的是就是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成了日本人追查的线索。
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只有了半天时间就通过了那晚上出席欢迎天皇特使酒会的所有中国人的名单查到了抗日同盟军绑架天皇特使的最后可能的同谋,那个最可疑的人就是季云卿,原因就是季云卿已经不见了,不见了有可能就是躲起来了,或者说叫畏罪潜逃,日本人就认定季云卿是畏罪潜逃。日本人之所以一口咬定此事一方面是报纸上顺便提到上海江湖同道协助让日本人先入为主;另一方面是日本人骨子里并不相信中国人,越是软骨头的汉奸他们越是不相信,试问连自己国家民族都能背叛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背叛临时的主子?只要有足够的好处还有什么不敢背叛呢?最重要的是季云卿和他保镖不见了,根本没有人会想到那些人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十来个有功夫在身有枪在手的人在上海滩毫无察觉地被人干掉几乎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日本宪兵司令部第一时间就抓了见过季云卿最后一面的“红粉佳人”浴池的老板娘,这个也不知道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女人并没有说出日本宪兵司令部派人来请季云卿协助追查刺客的事情,她根本就不敢说。她只是交代季云卿睡下没有多久就得到什么消息匆匆跑了,这一下彻底坐实了季云卿畏罪潜逃的事实。
接下来日本鬼子同时也开始对上海的青帮进行大清洗。那些早已经投靠日本人的汉奸们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既然不够忠心反复无常自然要清洗掉了。因为反日的江湖势力在淞沪大战之后不是撤离了上海就是就躲进了租界暗中活动。比如杜月笙就离开了上海,斧头帮的王云飞就躲到了暗处。倒霉的反而是亲日派的帮派流氓,尤其是季云卿的那些徒子徒孙大都被抓,刚刚成立的七十二号也被查封了,主要人物李士群、丁默邨、吴四宝等人无一漏网。那些人落入了日本宪兵司令部手里结果可想而知了,没有多久就被拉到黄浦江边的荒滩上处决了。
赵翰青得到聂小手传来的消息大笑了一场,这样的结果太有戏剧性了。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这场风暴刚刚刮起来。这件事引起的震荡远不止这些,
东京皇宫里。那位在高高神坛上的日本天皇得到他派出的特使并没有丧命的消息,虽然是让他惊喜,但是更让他怒火中烧,因为他觉得自己被那些自诩对他这个天皇忠心耿耿的臣民愚弄了,天皇的无上权威荡然无存,皇家的脸面也丢尽了。他抓起茶杯想要狠狠地摔在地上来表达他的愤怒,但是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因为这个茶杯是中国的瓷器,据说宋代五大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