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杀鬼子-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人意料的,在返回黑云山根据地的路上,王栋带领的两支精兵,有了一个大发现,同时也有了一个重大收获,为此后黑云山根据地,乃至黑土地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助力。
。。。
………………………………
一二七章 富矿区
这趟东路地下交通线之行,对于王栋总司令来说,可谓是收获丰厚。既熟悉了这条便捷的运输通道,又对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民情民怨,有了深厚了解,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日伪政府不满,甚至是激愤,为发展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王栋一路上多与那些品行好,有学识,爱国热情挚烈的代表任务接触和交流,给他们留下部分生活资金,留下几名武工队员,任命他们为当地抗敌武工队的副职,地方人民政府的负责人,爱国统一阵线的第一批成员和当地统阵主任。
说起来,王栋早有建立一个有目标,有理想,有统一信念的政团组织,但是忙于基础建设,没时间坐下来好好筹划,此次出关,看到当地百姓、伪军、草寇甚至知识分子的迷茫,促使他必须迅速建立一个团结广大爱国同胞,同心同德打败侵略者,建立新国家的政团组织,作为思想统一的纽带、理想信念的桥梁。
在包不平新婚妻子的葬礼上,王栋接触到了包不平的岳父岳母,经过交流,发现两位知识分子的学识渊博、谈吐不凡、目光远大,当然,最让王栋敬佩的还是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半宿交流之后,王栋与这两位学高品优的中年夫妻成为了知心好友。两位报国无门的大学教授,终于找到了知音,激动之余,欣然接受了王栋总司令的重托:起草爱国统一阵线组织的纲领等相关事宜。
一路行来,王栋除了安排特战队员训练并熟悉地形,自己把很大精力花在了走访,发动群众工作上来。可谓收获喜人。
经过将近一周的寻访和实战性训练,多数使新兵的特战队、侦通队等士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技战术能力迅速提高。这一天,时近傍晚,侦察员报告说再有十多里就是红谷城郊,王栋突然生出到城内看看的心思。正在犹豫,有特战队员赶来汇报:在西面山路上发现数十名鬼子,上百名伪军押解着三四百青壮年百姓,向西部山区里走去,请示首长解救与否。王栋一听,马上决定跟上去看看。
分散在周围地区的战士,接到信号后,马上汇集起来,向西部山地赶了过去。临近天黑,终于发现了目标。四百名左右的青壮年在鬼子和伪军的监视下,正在建造临时营地,生火做饭,看来是准备在此地宿营了。命令留下一个班在附近监视,王栋将部队安置好,找来两个大队的主官:宁家宝、苟家骥等人,安排他们召开诸葛亮会议,商讨下一步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自己则悄悄潜入到刚刚干完活,被敌人集中在一起,饿着肚子,蜷缩在一个洼地里的百姓群里。
“老乡,不用害怕,我是一个武工队员,司令命令我潜进来,打探情况,好救大家出去,你们相信我,周围已经埋伏了我们一个整团的人马,消灭这百多个鬼子伪军简单的很。”
稳定了周围人员的情绪,王栋正要继续忽悠,人群外面一个站岗的伪军喊道:“不准说话,都老实点。”
等大家稳定下来,一个相貌憨厚,但是眼色灵活的三十多岁老青年,挨近王栋,低声问道:“你想救我们?”王栋急忙点头,突然考虑到对方可没有夜视功能,急忙说道:“是的,只要弄清情况,我就可以汇报给我们司令,将你们大家全部救出去!”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救了我们,我们能去哪里?再说了,即便是我们得救了,鬼子也不会放过我们的家人的!唉,听天由命吧!”
王栋一想也是啊,看来事情些复杂了。对了,可以让他们带着家属到黑云山根据地去吗,那里可是需要大批建设者的。急忙将自己的打算和对方解释一下,对方和周围的人悄悄协商起来。
大约五六分钟之后,对方几个年龄稍大些,一定是这帮人里面威望比较高的人,慢慢挪动到王栋周围,转达了他们的要求。在得到王栋承诺之后,还是先前那位精明的老青年,别人喊他温泉大哥的人急忙解释了他们的处境和去向。
原来,鬼子占领黑土地之后,把这里当作了他们掠夺矿产资源,粮食乃至劳动力的后方基地,大量的农田被鬼子强制性吞并,然后强迫老百姓为他们耕种;还有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及大量被俘的原*官兵,被他们俘虏的当地反抗力量,被押解到矿山,煤井、工厂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他们这些人,是东面大沟子地区煤矿的劳工,昨天伪军大队长来对我们说,西面的大山里,发现了几个大矿,原来的人员不够用,所以鬼子要选拔一批身体强壮的人过来为他们开采什么金银铜铁钨矿等,并且选了不少技术活好的工匠过来,就地提炼,进行加工生产。
说着,温泉指指身边一位年龄比他更大些的中年说:“这位老金师傅,就是原来沈大兵工厂的优秀工程师,还有后面十几个都是原来的军工生产高手,受榴弹、步枪、机枪,甚至大炮他们都生产过的,就连占领兵工厂之后的鬼子,也对他们的能力刮目相看。这次被带来,肯定是让他们就地进行加工生产武器来得。”
王栋听完介绍,心里更加坚定了救出这批百姓,同时抢占敌人矿山和兵工厂的决定。安慰他们几句,王栋身形微动,迅速消失在温泉、老金他们面前,众人一阵惊诧,对王栋更加敬畏。
王栋回到大部队隐藏地点,宁苟两位还在和几个连长激烈讨论着。王栋把探到的情况和他们作了说明,然后问他们怎么办,几人毫不犹豫地说道:“打!”
“怎么打?”总司令再次出题,让他们去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坐在一边,神游四方的样子,其实是在考虑攻占矿山和敌人这个新建兵工基地之后,如何守的住的问题。就现在局面之下,要想分兵,很不现实;想要加强矿山地区防御,冬天即将来临,也不现实,到底现在就打,还是等明年,力量壮大之后再行动呢?
“总司令,我们有注意了。”两位队长凑过来,低声说道。
“说说吧!有什么好办法?”王栋问道。
“我们想这样,如此做法。。。。。。”两人互相补充着,把讨论的方案说了一边。
午夜,除了留下几个伪军在周围几个高地上值勤,其他的鬼子伪军,纷纷集在一起,呼呼大睡。因为天气转冷,晚上的野外,气温已经接近零度,所以需要凑在一起互相暖和一些。而几十名鬼子兵,却享受着矿工搭建好的帐篷,睡的异常安逸,真他娘的可恨啊,伪军睡觉前,冻醒之后心里很不平衡,但是没办法啊,谁让自己替人家做走狗呢。
站岗的哨兵,在夜深之后,各自找了背风的地方,蜷缩着迷糊起来。但是,很快就被惊醒了:黑影里冒出几个动作利索的敌人,很快将他们交了械,捆绑起来,堵上了嘴巴。接下来数百名武装人员,从周围包抄上来,不到十分钟,除了听到一阵短暂的骚乱之外,整个营地又恢复了安静。
“温泉大哥,金师傅,你们马上组织大伙,回到各自家里,把亲人们悄悄转移到西面的矿区里,到时候,在大沟子一带,一直到西面大矿区,我们会安排接应和掩护的官兵,你们完全可以放心。但是提醒大家,一是不要慌乱,而是要想清楚,不要对鬼子存有幻想。假若不果断舍弃家产,迅速逃离自己家乡,让鬼子抓住,肯定会杀人的!”
温泉等人马上回去安排,并且定好了联系地点和方法。
黎明前夕,天色更加昏暗,按照几十名无家庭拖累,主动做了部队向导的矿工说的,天气要变,一场大雪可能要降临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冒着寒风,渡过一条河流之后,地势逐渐变得更加崎岖不平起来。一条狭窄的谷道,顺着一条小河流蔓延上山。
两个不大的山峰,将谷道牢牢卡住。在山峰下面的树林边,王栋命令大部队埋伏下来,等待着侦察兵的信号。
半个小时之后,前面的右侧山峰上,突然亮起了手电筒的光柱,不一会,左面也传来了同样的信号,王栋明白,两面的队员都得手了,急忙命令大部队按警戒队列,搜索前进。
数里之后,地势逐渐开阔,望着周围的黑魆魆远山,山腰上密密麻麻洞口,和乱石堆,王栋感觉到异常气愤:我们的资产,竟然成了敌人拿来制造武器,反过来捕杀镇压国人的凶器,真是国殇啊。
在密林边缘,得到苟家骥报告:前面树林之外,就是矿区的鬼子重兵警戒区域,请示总司令如何展开袭击。
穿过树林,看着被鬼子清理出来的上百米空旷地带,王栋举起夜视望远镜,仔细观察一会军营正面的防御情况,然后继续出题:“你们好好商量一下具体战法,注意尽量偷袭,不要造成强攻,要减少损失明白吗!”
苟家骥答应着,急忙召集军官,商量战法。
。。。
………………………………
一二八章 强攻得手
天色逐渐转明,但是天空依然阴沉沉的。对面鬼子防线的两侧山崖上,各有是几个身影贴着铁丝网外侧,向山崖上攀登而上。看着他们还算敏捷的身影,王栋点点头,表示赞赏,身边的苟家骥不由无声地笑了:总司令认可了自己的手下,说明前面的艰苦训练没白费劲。
探照灯扫过树林边缘之后的瞬间,又是几个身影迅速出击,以标准的匍匐动作,用了不到五分钟,就抵近了百米之外的铁丝网。等探照灯光柱过去之后,马上掏出背上的钢钳,小心地剪断了底层两道铁丝网。紧随其后,趁着探照灯光的空隙,几十名士兵先后钻过了铁丝网,敏捷的分散扑向了几处鬼子据点和营房。
正准备采取行动,一对巡逻兵,从内侧的一座营房后面转了过来,内外的护*士兵急忙隐蔽。然而,巡逻队沿着外围铁丝网巡视起来,终于,发现了被剪断的铁丝网缺口。巡逻队长举起手里的警笛就要发出警报,王栋喊道:“传令,进攻!”同时举起手里的自动步枪,朝着巡逻队扣动了扳机。
计划中的暗袭变成了现在的强攻,难度自然增大了不少。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再加上,并非人为失误,纯属巧合,怨天尤人可不是办法。
“开始强攻,先把大门和两侧铁丝网打开几个缺口,分路突进去。注意分层次推进,前后互相掩护。”
“是,总司令!”宁家宝和苟家骥两位主官答应着,分头组织进攻去了。
王栋带着警卫班,趴在树林边大树后面,观察一会敌人火力点,对身后说道:“准备枪榴弹!”
桑二壮亲自从战士手里接过一支新式自动步枪,装好榴弹,递给总司令。
王栋看到正面两侧的两个碉楼里,机枪火力凶猛,压得进攻士兵抬不起头,瞄准左面的机枪枪眼,狠狠扣动了扳机。榴弹拖着橘红的的尾焰砰一声扎入了碉楼,接着是一声爆炸,整个碉楼的顶层迅速坍塌。很快,第二发榴弹飞向了右侧碉楼,同样的顺利命中。
头顶威胁消失之后,护*官兵,迅速推进,不长时间,就解决了外围防线的敌人。但是一堵高墙挡住了进攻的通道,两侧延伸出去直到远处的悬崖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屏障。
“迫击炮准备,连续发射,把对面门楼炸塌为止。”王栋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拖延下去,一旦敌人援兵到来,那就危险了。
没付出多大牺牲,突破了外围防线之后,一道城墙似得屏障出现在面前。墙头上,不断朝外喷涂着火舌,让进攻的护*士兵根本没法靠近。
正在着急,王栋下达了强攻的命令。小钢炮之后,几发枪榴弹拖着火舌轰隆一声,在中央大门上炸开了,但是,大门竟然无恙,大家正在头痛,只见一个身影突然窜了出去,腋下夹着**包,几个翻滚纵跃,躲过敌人的机枪,险险地翻滚腾挪到了大门死角里。
王栋看得清楚,是特战队副大队长苟家骥,急忙发出命令:“所有火力,瞄准了敌人的火力点狠狠地打,掩护苟大队长!”
一时间,所有轻重火力,对准了正面敌人枪口,一阵扫射和轰炸。苟家骥点燃导火索,迅速翻滚腾挪着躲到了右侧的墙角之后。
一阵剧烈的爆炸,大门被炸出了一个大大的缺口,没等硝烟散尽,王栋就命令一声:“上!”一队人马冒着敌人火力打击,迅速向前推进。王栋举着枪,专门清扫着大门两侧的火力点,或者用步枪,或者用枪榴弹,很快就压制住了附近几十米内的敌人。其他战士也学着总司令的样子,冷静沉着,瞄准了各处发现的敌人开枪射击,有效支援了进攻中的弟兄们。
突然墙内传来几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王栋估计潜入的官兵得手了,急忙发令:“全体呈纵队进攻,冲啊!”
率先跃出了隐蔽地点,快如闪电,杀到了大门里面。观察一下里面的局势,马上将后续的士兵分组,指挥他们向不同目标杀去。
雾蒙蒙的天气,终于开始变得清亮起来,八点多,随着太阳露出脸庞,矿区内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只有大约一个小队,几十名鬼子兵,退到了一个矿井里面,战士们朝里面扔了几颗手雷,洞口突然被炸塌,只好留下几名士兵暂时守在外面。
在坍塌的大门附近,一座完好的平房里,王栋命令通讯兵架好电台,联络黑云山总部,发出几道命令。傍晚时分,一纵队司令柴进亲自率领着骑兵营,率先赶到了矿区,与总司令会商之后,急忙派出人马,在东面的河道内外布置防御工事,埋设地雷等。晚上,一纵大部队逐渐赶到,顾不得休息,也加入到各处工事地建设当中。
第二天,后勤人员,获救的数百名矿工也陆续赶来,加上矿区内数千名身体还算康健的矿工,上万人的建设队伍,马上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大建设。不过三天时间,在第一场大雪之前,按照原定防御计划,终于完成了初步修建任务。
终于松了一口气,王栋带着柴进等几个主要将领,在矿区外围巡视了一番,确定没有漏洞之后,才真正放下心来。
众人回到指挥部,看着重新运行起来的矿山生产,不仅疑惑起来:按理说鬼子已经得到矿山失守的消息了,怎么到现在没动静呢?就连几十里地之外的红谷城里的敌军,也没有出兵进攻矿区的迹象。
直到两天之后,鬼子一个车队以及押解大批矿工前来矿区,众人才醒悟过来:敌人没得到矿区失陷的消息。
事情发生在中午之前,先是外围部队派出去的暗哨传来消息,河道东南,山脚下的小路上,来了十几辆鬼子卡车,好像是拉着沉重的机器之类,护送的士兵倒是不多,只有十几个人的样子。众人不知何故,但是马上作出了安排,放敌人过河,在峡谷里收拾他们,尽量保证车辆和机器无损。
当十三辆卡车晃悠着来到峡谷里,前后突然围上来几十名穿着鬼子服装的官兵,一个大尉命令他们停车检查,一看车上,竟然是自己不熟悉的大家伙,铁疙瘩,急忙命令车队进了峡谷。但是,大尉借口护送,安排手下人一起爬上了前后两辆载着十几个鬼子的汽车。刚进入第一道封锁线,大尉就跳下车,命令包括驾驶员在内的所有车队鬼子兵三十多人集合,然后带入了西侧一个营房里,一阵喧闹,伴随几声枪响,营房里安静下来。
这里还没收拾完,后面又来了报告,说在车队经过的路上,河南面又出现了情况,大约一个小队的鬼子,一个大队的伪军,押解着数百名百姓,朝着矿区赶来,已经多少明白过来的王栋等将领们,马上进行了部署。
等鬼子伪军押解着百姓进入峡谷之后,仍然派出了装扮成鬼子大尉的日本陆大毕业生,原伪军大队长薛春岭,带着十几名鬼子装扮的,多少会点日语的士兵接待他们。接待结果自然不用多说了。
折腾完这两场之后,天色逐渐昏暗下来,大雪早已停止,天气逐渐寒冷起来。多亏东路地下交通线很顺利地连续三批运输,保证了黑云山根据地的粮食和衣物供应,否则这个冬天还真的难熬。
但是,随着两批伪军,上千人的俘虏,加上原有数千名矿工,和新近两批也有上千人的劳工到来,衣食问题突然变的紧张起来。
王栋司令急忙和副司令、政委等人研究解决方案,最后得出几个无奈的意见一是必须采取打劫行动;二是致电少年军总部,寻求支援。
经过深思,王栋以为,暂时不惊动敌人,先在后方运输上想想办法。否则自己一旦对敌人下手,地下运输通道说不定就会暴露,不利于后期的补给。
经过与后方大本营沟通,突然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时间,西路运输队伍竟然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王栋通过电报,进一步核实了西路部队的既定行军线路和原定计划后,马上下了结论:西路军遇到麻烦了。
其实,总部几位也意识到出问题了。总司令王栋马上建议大本营派出至少一个主力纵队,从后方的前出据点开始,搜救西路运输队;同时王栋安排好黑云山根据地事宜之后,带上特战大队,警通大队,偵通大队,一个骑兵营,一个重装备营,即刻动身,向北,向西搜索驰援。
一场大规模,长距离的救援行动开始了。
。。。
………………………………
一二九章 千里救援
第一场大雪飘飘洒洒,漫天飞舞着,降临在北国本来富饶安详,现在却充满暴虐,满地饿殍,四处鲜血的土地上,几间本来就摇摇欲坠,面临倒塌的茅草屋**在村子头上,显得那样萧索无助。
此时,一个七十多岁,满脸皱纹,腰背驼得厉害,行动很是不便的老者,正在用铁锅里刚刚烧开的水,为一个躺在狭小土炕上,盖着一床棉絮发黑,多数暴露在被面外面的,唯一的被子,瑟瑟发抖着。
“来,喝点热水,等雪小些了,大爷给你到镇子上抓服药,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大爷,这么冷的天,您老可不要外出,我能坚持。”喘息一会,青年人又说:“可惜联系不上大部队,哎,都怪我没用。”
察省东部,临近热辽的通达城市赤城,因为大雪,城门外的官道上行人很稀少。几个守门的哨兵龟缩在城门洞里,或者躲在单薄但是可以避风的岗亭里。突然,远处顶着寒风,踏着积雪跑来几匹战马。没等哨兵出来,骑兵已经飞驰而至。
“你们滴,大队长滴在哪里?”一个鬼子中队长晃着鞭子,对岗亭里冒出来的一个伪军哨兵问道。
“太君,我们大队长在城里呢,我这就带你去!”伪军急忙喊着门洞里两个哨兵,嘱咐他们盯紧了,自己屁颠屁颠地在头前小跑着,带着几个鬼子,朝大队部驻地赶过去。
接下来不长时间,从城里涌出了数百名伪军,出门后,以中队为单位,分别向附近村镇搜索而去。
直到天黑,外出搜索的士兵返回来,垂头丧气地汇报着行动结果。
听说没有找到要找的人,鬼子中队长很生气,激励瓦拉发一顿脾气之后,不顾伪军大队长挽留,带着十几名部下,打马远去。
类似的场景在附近多处城镇上演着,从察东,一直延续的察北、察中。
保安镇,坐落在两山夹峙之间西北接张家口,东南连怀来,是平西进入西北的重要关口。中午过后,不大的山镇,突然被几十名鬼子,数百名伪军占领。
镇上的鬼子和伪军急忙联络,被安置在村西头的一所大宅院里的指挥官门岗堵在了门外。一个中尉军衔的鬼子走出来,对着赶来讨好的鬼子曹长说道:“我们是关东军总部派出来执行特殊任务的,把镇子两头守好牢,没有指挥官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哈伊!”曹长急忙答应着,迅速去安排。
村东,曹老爹关好破烂的门户,背上一个竹篮子,除了小闸门。没等进村呢,突然见村口上站着四五个伪军,虎视眈眈地盯着屯外。看到曹老爹走近,一个背匣枪的伪军军官呵斥道:“喂,老头,从哪里来的?要饭也不看时候,滚回去吧!”
“长官,您行行好,我家孩子发烧了,需要进镇子里药铺抓服药,很快就好的!”老头哀求道。
“去去去,别在这啰嗦,要是让皇军绑去了,你这把老骨头,可就散架了!”伪军不耐烦地往外推着老头,不小心,老人哧溜一下,因为脚下滑,摔倒在地上,努力了好几把,都没爬起来。
“喂,你干嘛!”村子里几个穿戴整齐,挎着双枪的青年走了过来。
“长官,别理他,一个老不死的非要进镇子里来抓药,说什么他家孩子发烧了!”伪军急忙回报。
“让他去吧,这大冷天的,感冒发烧是正常的!”一个军官说道。
很快,老头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