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古代的厨子-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了,来了!等一下。”
接着一连串脚步声在院子里响起,越来越近,伴随着吱呀声,扩大的门缝里露出了一张满是皱纹的脸。开门的人看到周沐风二人,立刻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忙道:“侯爷!您……您怎么来了?”
说着就要躬身参拜,周沐风见此急忙抢先说道:“大娘不必如此,今日晚辈前来是寻王将军帮忙。敢问将军可在家中?”
老妇人闻言神色有些焦急,说道:“侯爷来的可不巧,犬子方才带人出了门,说是要去护着什么人。”
周宁一听,急忙问道:“大娘可知将军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个他倒是未说,军中大事,老妇人向来不问。但可以向侯爷担保,我儿不曾做一件恶事,请侯爷放心。”
周宁还想再说,却被周沐风制止了,随后周沐风笑道:“大娘不必担心,王将军曾与我一起共事,此次前来本来是求将军帮忙。既然将军不在家中,那晚辈便不打扰了。”
说着,又从腰间解下钱袋递给老妇人,在老妇人疑惑的神色中,解释道:“这是那次芙蓉园捞银子,一共九两九钱,乃陛下给王将军的赏钱,因为一直未曾见到,今日既然来了,就请大娘收下。也好叫晚辈了了这一桩心事!”
老妇人听到是皇帝的赏钱,顿时高兴的接下了,口中高呼道:“谢陛下恩典!”
周沐风笑了笑,转身带着周宁就走了,一直到出了小巷,周宁才忍不住问道:“少爷,王将军不在,您怎么还要给他娘银两啊?”
周沐风哈哈一笑,摇头说道:“人家都给咱帮忙去了,咱们去到了人家里,总不能空着手吧。”
周宁闻言一脸茫然,不明白周沐风的意思。看着他的样子,周沐风笑了笑,道:“还不明白?他娘的惊喜神态说明早已等了我很久。而且他娘不是也说了,王将军带人去护着什么人去了。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这个时候走了,除了去酒楼就没有别的可能了。”
说到这里,周宁恍然大悟,有些兴奋道:“原来如此,少爷智慧冠绝天下,若是小的我死也想不出来。”
“行了,你小子别拍马屁了,赶紧走吧,晚了酒楼都被人拆了。”周沐风说道。
“哎,少爷请。”周宁急忙说道,同时跳上了马背,紧跟着周沐风来到了天然居。
下了马,周沐风四处张望了一番,寻找着王将军的身影。周宁明白周沐风的心思,一到地就急忙开始找了起来,没有过多久,便低声在周沐风耳边说道:“少爷,您看那是不是王将军?”
“在哪?”
“树下靠着啃馒头的那个!”
周沐风闻言急忙望了过去,只见王德义一身青色长衫,斜靠在树干上,脚踏黑色靴子轻轻摇晃着。一手抱着个布袋子,一手拿着半个馒头使劲的咬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前方的店里,像极了看热闹的人。
见到他这幅模样,周沐风忍不住一阵失笑,悄悄的走了过去,不留声息的站到他身旁,说道:“这位兄弟,里面在干嘛呢?”
“一帮酸秀才吃饱饭撑着,没事在闹事。”王德义嚼着馒头含糊不清的说道,说完似乎觉得不太对,猛地转头过来,一脸尴尬的说道:“将军,您怎么来了?”
周沐风摇了摇头,伸手从怀里取出来个布袋扔给他,说道:“堂堂的将军,在大街上啃馒头看热闹,也不怕传出去被人骂。这
袋馍豆豆我给你,现在你被本将军征用了,带人跟我进去会一会这帮秀才。”
王德义愣了一下,抬眼对上周沐风清澈的眼眸,突然鼻子一酸,猛地站直了身体,转身大声喝道:“集合!”
一声令下,数十道身影从人群中四面八方涌来,整整齐齐的站在王德义面前。
“禀报将军,大军一百零八人集合完毕,请下令!”
周沐风眉头皱了皱,哼道:“这都是什么狗屁大军,一个集合就乱成这样,看看你们一个个熊样,国家能指望你们什么。明天开始都给我混进百家书院,通不过考核谁也别想出来。”
众士兵被骂,一个个即羞愧又是激动,百家书院他们谁都知道,那些从里面走出来的兄弟一个个都成了将军。纵然不是,那武力也比以前高出了好几倍。等于说,周沐风一句话,就让他们有了成为将军的可能啊!
然而这时王德义却是有些为难,看着周沐风不敢说话。周沐风明白他的心思,哼道:“现在还不到时候,你先跟着我,时机成熟了自然不会留你。其他的你不必理会,专心学好该学的!”
王德义也不是笨人,听到周沐风这么说,立刻就明白了,沉声应道:“将军放心,末将定然不负将军希望。”
“哼,开路吧!”周沐风双手负后道。
“是!”王德义点了点头,伸手接过战刀猛地一挥:“逍遥侯到,何人胆敢放肆!”
声音落下,一百二十名士兵迅速冲进了人群中央,迅速开出了一条通道,尽头周沐风迈着步伐,不急不慢的走在中央,王德义持刀紧跟身旁,满脸杀气。
酒楼内,正在闹事的秀才见到来人,面色微微变了变,一个两个的不由自主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等到周沐风到跟前时,齐齐拜道:“古师!”
周沐风轻轻看了他们一眼,就这么站在门口,开口说道:“古师二字不敢当,毕竟我未曾教过你们什么,这声古师不叫也罢。”
“不敢!”
“呵呵……”周沐风笑了笑,负手而立,望着眼前的秀才们说道:“既然不敢,那你们在这里又是作甚?是为我大唐百姓普及法律,还是为懵懂孩童启蒙学问之乐趣?更或者是让大家向你们学习,目无律法?法不责众?”
“我……我们……”领头的秀才面色涨红,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哼,就算是这样那都是被你逼的。”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冒出。
沉默的秀才立刻被惊醒,忙说道:“古师容禀,非是我们目无法纪,而是无法可施。科举开设,乃是我们士林学子步入仕途之希望,福泽天下学子。如今您一句取士当全面考核,设立新制高考,堵了科举路。这对我等读书人何等残忍,十年寒窗苦,都付之一炬啊。我等并无他意,只求古师给予我们解惑,高考之下,我等读书人该何去何从?我们的希望在何方?”
话音落下,众多读书人同时面带悲色,说道:“请古师解惑!”
………………………………
第二十九章 新政到来前的黎明
众才子在此番言语下,纷纷面露茫然与委屈之色,更有深深的恼恨与害怕。
一声声质问,一双双神色各异的眼眸,都看在周沐风的眼里。摇了摇头,周沐风收回目光,开口说道:“好,既然大家问起,那么我就给大家说说。高考之下,读书人的未来在何方?在天地间,在田地里,在百姓的心里!”
声音落下,全场一片议论纷纷,这说的都是什么啊,越说越是让人糊涂了。这读书人将来要做什么,跟百姓有什么关系。
仿佛知道了众人的想法,周沐风目光扫过眼前的一张张面孔,继续说道:“可能大家都在想,读书人的未来与百姓有什么关系。读书人就该十年寒窗苦读,一篇锦绣文章金榜题名,出入官场治国安邦,享不尽的富贵荣华!也许以前是这样,但今天我告诉你们,不是了。官是百姓的官,百姓需要的,是能带着他们吃饱穿暖的官,而不是只会写锦绣文章,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享尽富贵荣华,俯视百姓的官。这就是我给你们的答案,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想的!”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来闹事的读书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说实话,他们读书就是为了给自己谋求一个好的前程,甚至已经将金榜题名看作此生最终目标,何曾去想过当了官后要干什么,只是知道要做好官,至于怎样做好官就完全不知道了。
就在他们心中迷茫时,周沐风的话再次响起,他神色充满嘲讽的望着眼前的士子们,说:“你们连到底为什么而当官都不明白,却一个个的以金榜题名为目标。我很不明白,你们凭什么这么自信?凭什么敢肯定百姓一定会拥护你?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我们的一切都是百姓给的。前朝精锐百万雄师,军中将领不计其数,然但一夜之间百姓揭竿而起,改朝换代。一把竹竿就捅翻了一个拥有百万雄师的王朝,都忘了吗?你们一个个饱读圣贤书,一心只为自己前程,却从不考虑过百姓需要什么。如此下去,不需要数十年,也许十年后你们这些人将会是第一个被押上断头台的人,连做亡国奴的资格都没有!”
声音远远传出,伴随着一句句激昂的话语,混在不远处人群中的周景,激动的嘴唇都在微微抖动着……好小子,这话听着真是提气,多少年都没听到这么带劲的话了。不错,真他娘的不错。
“太爷,要不要找人补救?”福伯一脸担忧的望着人群中神采飞扬的周沐风说道。
周景呵呵一笑,道:“不用,咱们大唐人人皆可议政。何况风儿说的并非危言耸听,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当百姓放弃你的时候,别说雄兵百万,纵然是拥有毁灭天地的力量,也都将走向灭亡。”
听完周景的话,福伯小心翼翼的望着他询问道:“那太爷的意思是?”
“这是他自己的道,是对是错总得试一试,不然谁又能知道好坏。”周景摇头说道。
福伯闻言微微有些咋舌,这可是关系到整个天下盛衰的大事,就这么放手让二少爷折腾了?虽说二少爷是长安年轻一辈第一人,才智冠绝天下,
但就这样丢给二少爷了,是不是太草率了吧!真不知道老太爷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有陛下,也看不透要干什么。
不提周景这边思绪如潮,却说在周沐风的犀利言辞下,士子们一个个臊的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本来以为他们这些人联合起来,就可以引动足够的力量击败高考,但谁曾想该说的话只字未提,就直接被彻底击垮,连任何的反驳余地都没有。
而这也是周沐风想要看到的,他不想接受任何的反驳,因为所谓的反驳不过是小部分人的意思,这些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眼下他最应该的做的便是,点醒真正迷茫的读书人!而不是任由他们再被人迷惑下去。
所以,周沐风目光扫视过眼前每一张面孔,大声喝道:“都把头抬起来,给我像一个读书人的样子,堂堂正正的站直了!你们是读书人,可以犯错,但不能没有改正的勇气。完善自己,像个驰骋疆场的将军,战胜自己的缺点,拿下高考!要那些嘲讽的书生百无一用的人都看看,读书人的风骨是有多值得骄傲。”
“到那时我们或许写不出好的文章,也记不住太多的圣人之言,但是我们一定一定记着百姓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期盼,带着一方黎民百姓冲出重围,向贫穷宣战。就用我们所读的书,所学的学问,痛痛快快的去战一场,拼出个盛世来。我希望千百年后,我们的后人翻阅这段历史时,可以骄傲的说这盛世,我祖辈而建。”
掷地有声的话,让围观的百姓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叫好之声络绎不绝。一众才子们也纷纷激动的红了眼眶,这是才是真正的希望,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今天才终于知道书是为什么而读。为百姓幸福而读,为这天下盛世而读,为能让后世子孙因自己感到骄傲而读!
既然这战斗我为将军,那便堂堂正正的胜一场,让这贫苦的天下,盛世吧!
掌声雷动,围堵在天然居的士子们齐齐躬身对着周沐风一拜,异口同声的说:“多谢古师指点。”
周沐风面带微笑,微微颔首:“既然明白了,那就好好努力,今年冬至日便是大唐第一届高考,还是在这里,等你们凯旋归来。”
“定不负古师之期望。”众士子齐齐抱拳,在周沐风和百姓的注视下缓缓离去。
一切落定,前来围观的百姓也都逐渐散去,脸上洋溢着笑容。周沐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耳尖的王德义听到叹息声,开口说道:“将军,其实不必担心,这帮书生就这样闹一闹就过去了,要说真动手也没有那个胆。”
周沐风回头看了他一眼,道:“虽然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我还是希望没有。新政之下这样的事将越来越多,身为将军该怎么应对,你要有万全之策。”
王德义呵呵一笑,拍着胸膛说道:“这个将军放心,哪个敢捣乱新政,我王德义第一个饶不了他。”
周沐风摇头说道:“要真这样,那新政就真没有实施的必要了。军队不是为打仗而打仗,而应该是为了守护而战。
你要明白,百姓支持的军队才是战无不胜的。”
王德义微微一愣,片刻后恍然大悟,一脸敬佩的望着周沐风,沉声说道:“我明白了。”
“相州连续三年发生水患,如今一朝恢复重建。所谓天灾必逢,监察院如今忙于新政,以及律法普及无暇分身。相州之事,你要早做准备。”
王德义心头一沉,他很清楚周沐风说的并非假话,相州之行他比谁都清楚,里面的一些事都心知肚明。如今周沐风选择再次出手,只怕那里就应该是最后决战的地方了吧!
隐约的,他开始有些期待了,虽然他不知道周沐风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平定相州,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跟跟自己有关。
王德义走了,带着身边的兄弟们进了百家书院,按照周沐风所说的开始练兵,同时等待着时机。
同样的,周沐风此刻也在等待,等待着那个可以定乾坤的机会。但不一样的是,他要出手缩短这段时间。
深夜里,周沐风走进了相府湖边的那座小屋,目光平静的望着对面坐着的周景,发丝被窗外的风吹动着纷飞。
“你是什么想法?”周景开口道。
“没什么想法,就是想把这里变得跟后世一样。”
周景皱了皱眉,道:“后世的东西不见得都好,更不可能完全适合大唐。”
周沐风笑了笑,说道:“爷爷说的不错,后世的东西并不是都好,但有些东西却是相通的。纵观华夏历史,强大的朝代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以民为本。对百姓好,百姓就会十倍百倍的回报你,所以很多东西现在实行确实太早了,但对百姓而言依旧是刚刚好。”
“还是那句话,既然现在就能幸福,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百年之后?”
周景眼中光芒一阵闪烁,开口道:“要爷爷怎么做?”
“推平长安境内所有猎场,整改成田地,鼓励百姓开荒,按人头分地,并对种这部分土地的百姓赋税减半。同时专门设立大唐土地司,负责发放相关文书,以及购买土地。”
周景闻言一阵迷糊,想了半晌后忍不住说道:“你小子发什么疯,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想要地还要出钱买?直接征用了就是了。”
周沐风翻了翻白眼,没好气道:“你说的是,但我敢保证这样做要不了一年百姓都造反了。没有了地,人家都要饿死,谁还听你的。”
周景愣了愣,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这小子有点嚣张啊,敢对老子这么说话,真他么的欠抽!越想越觉得没面子,周景很是不爽的说道:“这老夫当然知道了。你小子到底要干什么痛快点,别让我抽你。”
得,不会还成大爷了!
撇了撇嘴,周沐风开口道:“很简单,将土地国有化。目的有三,一是防止土地兼并,二是增强百姓对国家的信任,三是在百姓外出活不下去时,回到家里至少还有地可种,不至于饿死街头。”
………………………………
第三十章 一切从土地开始
周景眉毛一挑,很是不爽道:“什么意思?你小子说明白点!”
见老爷子有发怒的趋势,周沐风急忙说道:“土地国有化的意思是,取消地契,将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收归朝廷所有。然后再将土地按照人头划分给每一个人,发放土地承包文书。今后所有人私自买卖土地,就地正法。就算是朝廷想要土地也得百姓同意,并且征用后要给予赔偿,确保百姓可以活下去。”
周景是什么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宰相,对这中间的厉害关系一点就通。周沐风这一说完,他就立刻明白了一切,整个人激动下直接就扯下了几根胡须,眉毛狂跳中,猛地站了起来。
“你小子有这么好的点子为什么不早说,知不知道陛下现在正为土地兼并发愁着!少废话,赶紧的跟我走!”
周沐风一脸愕然,脑袋打着迷糊道:“干……干啥!”
周景一巴掌拍了过来,哼道:“别在这装糊涂,随我进宫见陛下去。”
“啊?”周沐风傻眼了,吧嗒了下嘴,说道:“这个不好吧,我还要回去陪媳妇,这点小事您跟陛下商议就行。”
周景闻言差点没有气疯,每一次都是这个理由,老夫都听了百八十遍了,连敷衍一下都懒得做,简直就是岂有此理。越想越火大,周景也懒得废话,二话不说伸手抓起他的衣领就往外走。
进了宫,周沐风极度不乐意地再次将土地改革的事情跟老皇帝说了一遍,老皇帝当即就站了起来,神色一阵巨变。目光望着周沐风,心里是又惊又欣慰。
身为皇帝他比谁都清楚,周沐风说的这土地改革有多厉害,纵然是商鞅在世只怕也比不上吧!一句将土地按人头分给百姓,就能够得到天下所有百姓的支持。如此庞大的力量,别说推行新政了,就是改朝换代都轻而易举啊!
想到这里,老皇帝开口哼道:“你小子可知今日这番话,足够让朕杀你千百遍?”
周沐风笑了笑,耸肩道:“我信!土地改革足够将所有百姓团结起来,捅翻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在话下。但我这人不太喜欢那样,打打杀杀的没意思,最后还是苦了自己。有那时间还不如抱抱媳妇,生生孩子,哪个不比打仗好。”
此言一出,周景微微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容。有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比谁都活的自在,虽然这话听着很没出息,但却是绝大多数男人的想法。
一个人不管开始怎样光芒万丈,最终也一定是归于平淡,陪着媳妇孩子,守着自己的家。不同的是,这小子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老皇帝有些莞尔,默然想起那件事,心里的巨石瞬间放下。重新在椅子上坐下,眯起眼睛说道:“你小子就这点出息,本来还想给你个王爷当当,没想到这么不中用。”
周沐风连忙摆了摆手,道:“别别别,您还不如给我点钱算了,我就一个厨子,现在忙的给媳妇做一碗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老皇帝闻言哈哈一笑:“你小子就是男人中的异类,给媳妇做饭,亏你想的出来。既然你不愿意封王朕也不勉强你,不过朕这里
倒是有一个好玩的官职,什么活都不用做,而且俸禄等同亲王。最重要的是,名头叫出去也响亮。有没有兴趣?”
周沐风狂翻了个白眼,说道:“陛下恕罪,天色晚了,臣想媳妇了。”
周景一听这话,差点没有当场脑膜炎发作,这是什么破理由,想媳妇了?!我靠,你这是要把老夫这张脸尽了啊。
老皇帝也是一阵无语,这小子还真是油盐不进,别人碰破了头想要的东西,这小子却跟送瘟神一样,竟然连想媳妇这话都说的出口,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失笑的摇了摇头,老皇帝转头望着周景道:“周相,你先回去吧,朕与这小子谈谈。”
“老臣告退。”周景叹了口气,看了周沐风一眼,转身退出了御书房。
此刻里面就剩下周沐风和老皇帝二人,气氛变得有些安静,老皇帝看了周沐风许久后,再次开口说道:“朕留你下来并不是要劝你什么,而是跟你说一件事。”
“什么?”周沐风随口道,对老皇帝的话他是一点也不信,前几次都是循循善诱被骗的好惨,这一次说什么也不答应。不然这官越做越大,事情也越办越多,还不得早早的就累死了。
再说了,这驸马太权势可不是好事,他可不想早死!与其把自己玩没了,还不如见好就收,守着媳妇过日子去。
仿佛知道了周沐风想的,老皇帝脸上露出了奇怪的笑容,目光炯炯的望着周沐风,缓缓说道:“朕知道你想什么,别人怎样做那是别人的事,朕却不屑去做。朕虽为天子,但也是人。你今日舍万世基业全大唐盛世,高官厚禄你不屑一顾,那朕就全你流芳百世。”
周沐风眉毛猛地一跳,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结结巴巴的说道:“陛……陛下,你……你要干啥?你可是我岳父,别坑我啊!”
老皇帝缓缓站了起来,沉声道:“土地改革乃兴国之策,也正如你所言改朝换代轻而易举。你说你不想做官,也不愿封王,朕不勉强你。但作为朋友,朕赠你一幅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