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古代的厨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皇帝神色淡淡的看了周沐风一眼,说道:“自然是记得,那是朕写的第一道废话圣旨。自古以来,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你小子就是瞎折腾,怎么那道圣旨又有问题了?”

    周沐风嘿嘿一笑,摇头说道:“陛下,这圣旨在您和百官看来是废话,也是瞎折腾。但是,它对商人来说就完全不同,它可以改变整个大唐。”

    老皇帝眼睛霎时间眯起:“你小子该不会是有所隐瞒?”

    “陛下恕罪,我正是隐瞒了其中的关键之处。当日朝堂上,我提出的约法三章,其实最重要的是您的这道旨意。”

    周沐风嘴角勾起,伸手取出那折子摊开,伸手指着上面的字,说道:“陛下请看,您上面写的意思是,大唐的人都必须要遵守此约!”

    老皇帝看了看,一脸莫名其妙的说道:“你小子什么意思,朕这道旨意有何问题?”

    “陛下,请问您是不是大唐的人?”周沐风笑问道。

    “废话,朕当然是了!”老皇帝哼道,“你小子有事说事,别跟朕绕弯子。”

    周沐风灿然一笑,一脸认真的说道:“既然陛下也是大唐人,那您也必须遵守此约了。按照您写的约定,他日您欠了百姓的钱,也必须得还!以后,我大唐的历代皇帝也都必须欠债还钱。”

    一瞬间,老皇帝双眼猛地瞪圆了,神色一阵变换后,突然放声大笑,起身走到周沐风跟前,伸手拍了拍他肩膀,道:“哈哈……朕想到了,好一个约法三章!你小子竟然骗了满朝文武,连带着将朕也蒙在鼓里。这说来说去,到头来居然是朕与天下商人的约定了。”

    周沐风笑了笑,一脸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您不会怪我吧?”

    “不怪,不怪!你小子一张嘴,就帮朕借到了全天下的钱,该赏。”老皇帝大笑道,“说说,你小子想要什么?”

    “算了,我还是不要了,免得又惹您生气了,挨揍。”周沐风连忙摆了摆手说道,“陛下还是尽快的趁着大家没有反应过来,先取信天下商人。”


………………………………

第二卷 琴瑟合,风雨进高歌 第四十五章  向全天下借钱(2)

    老皇帝一阵大笑,这小子这倒是实话,便也顺着他的心思,点头道:“既然如此,朕就先给你记着。不过,你小子说的取信于民,又有什么法子?”

    周沐风笑了笑,目光望着老皇帝说道:“陛下这是在考我了。早在战国时,秦商鞅变法立杆取信,一举让秦强大了起来。这个典故,您不会不知吧?”

    老皇帝伸手轻抚着胡须,笑道:“这么说来,你小子要效仿商鞅,立杆取信了?”

    “陛下圣明。”周沐风一脸自信的说道,“既然有了约法三章,为什么不去用它。要想让百姓信任,陛下只需要抓出大唐境内所有欠人钱财,但有钱不还者,不论身份如何一律捉拿问罪。”

    老皇帝双眼渐渐眯起,望着周沐风说道:“你可知如此做法,后果如何?”

    周沐风耸耸肩,说道:“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么做了,四海之内民心皆向大唐,华夏盛世指日可待。”

    老皇帝双眼闪过一道精光:“倘若朕给你权利,你可愿为华夏盛世,做我大唐商鞅?!”

    周沐风呵呵一笑,摆手说道:“陛下,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就只有一点小聪明而已,出出主意还行。要是别的肯定就不行了,您就算是给我权利,我也当不成商鞅。”

    “借口!”老皇帝微微哼了一声,目光望着周沐风说道,“你又没有试过,如何知道自己做不了。朕想听你说老实话,到底为何不愿意?”

    周沐风心里一阵无奈,同时也知道要是今天不说清楚,老皇帝怕是不会放自己走的。于是便长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这么久了咱们也算是朋友了,我也不想瞒您。其实我只想做个好厨子,哪怕是在街头卖小吃也好,心里总觉得快乐。但这做了商鞅就不行,生命的大半辈子都熬在了上面,自己喜欢的事就再也没机会做了。”

    老皇帝听后,口中发出一声叹息,右手搭在他肩上,一脸认真的说道:“你一心只想当厨子,这些朕都知道。你打算将来要走,不帮朕的忙,朕也不怪你。但是,朕希望你能去认真的看一看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再做决定。你不用着急,朕在这里等你五天时间,你若还是不做,朕便另选他人。”

    周沐风怔了良久,忽然一点头,说道:“好!”

    “去吧。”老皇帝微微笑道。

    周沐风没有再说什么,转身默默地走出了皇宫,第一次他没有骑车,而是推着自行车走在街上,有意无意的扫视着街道两旁的店铺。伴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周沐风不知不觉的回到了家。

    此时正是晌午,厨房里也升起了阵阵炊烟,周沐风一见便快步地走进了厨房。入眼,便看到高阳公主手大勺,正尝着汤的味道。

    整个人微微一愣,上前伸手从背后将她抱住,下巴轻轻压在她的肩头。高阳公主被吓了一跳,待看清了后,微微嗔道:“真是吓死人了。夫君,你进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呵呵,想进来就进来了。”周沐风笑了笑,问道:“怎么自己做饭了?”

    “雪儿听说夫君中午要去天然居,早早的就逃了。现在就剩妾身一人,当然得

    自己做饭了。”

    “以后别做了,去酒楼吃。”周沐风说道。

    “那可不成,妾身好不容易学会了做饭,不能又丢了。”高阳公主摇摇头,美眸望着周沐风道:“夫君今日之事,可还顺利?”

    周沐风点头道:“都好,刚刚才从宫里回来。”

    “嗯。”高阳公主轻轻一笑,伸手指着案上的大瓷碗,说道:“那里面有妾身做的菜汤,夫君先喝着垫垫肚子,这菜马上便好。”

    周沐风眼睛一亮,松开了手,一边朝着瓷碗走去,一边笑道:“我媳妇做的菜汤,那我可得认真的尝尝。”

    说罢,他就打开了盖子,给自己盛了一碗,菜汤一入口,周沐风整个人都愣了一下,忍不住问道:“玲儿,你这用的是什么菜?”

    高阳公主抿唇一笑,道:“这菜啊,名叫荠荠菜,是寻常百姓吃的野菜。夫君别看它是野菜,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是很特别,味道感觉很真实。”周沐风毫不吝啬的夸赞道,“玲儿,你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秘方?”

    高阳公主伸手将做好的菜,铲出来倒在碟子上,端着碟子走上前,摇头说道:“夫君,并不是什么菜都需要秘方。这野菜本就是野生野长,只要保留它的原味才是最好的。只可惜妾身并没有正真的学会!”

    周沐风闻言一愣,说道:“这汤很好喝,为什么说没有完全学会?”

    “夫君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妾身曾亲口唱过一农妇做的菜汤,苦中带香,那种味道真的太难忘了。喝着菜汤就像是品尝生活,虽有苦涩却难胜芳香,终是幸福的。”高阳公主轻轻说道。

    周沐风听后所有所思,抬手将菜汤喝尽,伸手拿起盘,将所有的菜和饭都摆在上面,说道:“走,咱们吃饭。”

    “嗯。”高阳公主点头,跟着周沐风一起出了厨房。

    饭菜很丰盛,四菜一汤,周沐风和高阳公主两人将碟子一扫而空,这让高阳公主高兴的不得了。

    饭后,周沐风端着茶碗,突然说道:“玲儿,我问你一件事情。这长安城内,吃野菜的人多吗?”

    “夫君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高阳公主上前在周沐风身旁坐下,一脸关切的问道。

    周沐风叹了口气,说道:“我问你,若是有一个人,他能改变这种现状,让百姓能吃得起肉。他该如何做?”

    高阳公主听完,美眸望着周沐风良久后,伸手拉起周沐风,说道:“夫君,妾身带你去一个地方,去了后你便明白。”

    “你要带我去哪?”周沐风一脸疑惑道。

    “出城。”高阳公主头也不回的说道。

    带着满心的疑惑,周沐风被高阳公主一路拉着出了城,马蹄声悠扬。越过大道,趟过小河,两人最终来到了一处住着四十户人家的村庄。

    望着一脸不解的周沐风,高阳公主开口说道:“夫君当日在河边借了一块皂荚,发明出了肥皂。妾身前日特意寻到此地,来报答那几位姐姐的恩情。却无意间发现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周沐风一脸好奇道。

    “夫君随我来,看到了你便会知道。”高阳公主叹了口气,拉着周沐风的手,从坑洼不平的街道上走过。

    也不知道多久,高阳公主在一户屋道:“夫君去看看吧。”

    周沐风紧皱着眉头,虽然不知道高阳公主的意思,但还是以言走了过去,透过半开的门缝,院子里的情况尽收眼底。

    院子里,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蹲在地上玩耍。许久后,厨房里传出轻柔的喊声。

    “果果,吃饭了。”

    “哦哦,吃饭喽!”小女孩开心的喊道,一溜烟的跑进了厨房,很快的便端了一碗面条出来,上面还裹了几片野菜。

    紧接着女孩的娘也端着碗走了出来,是一碗碧绿的菜汤,汤里飘着几片野菜。

    “娘,你怎么不吃面条啊?”小女孩望了望娘的碗,巴眨着眼睛问道。

    妇人微微一笑,说道:“娘不喜欢吃,果果吃就好了。”

    “娘,爹爹说不吃东西会饿肚子。娘不吃,果果也不吃了。”小女孩一脸认真的说道。

    “果果没看见吗,娘在喝自己最喜欢的野菜汤,就跟果果早上喝的粥一样,饿不着。”妇人微微笑道。

    “可是……”

    “果果再可是下去,吃饭就要凉了喽。你看,娘一碗饭都完了。”妇人笑着说道。

    “呀!娘,你吃慢点,等等果果。”

    “嗯。娘等着,果果快吃吧,吃完了咱们去挖野菜,明天换一部分,剩下的给果果做菜饼。”妇人望着小女孩说道。

    “好呀!好呀。咱们给爹爹留点,爹爹说最喜欢吃娘做的菜饼了。”小女孩抬头说道。

    妇人点了点头,说道:“好。”

    “娘,果果吃不掉了,饭太多了。”小女孩伸手将碗放在地上道。

    妇人闻言眉头一皱,说道:“这么一点饭都吃不下,快些再吃一点。”

    “不了,果果去看爹爹。”小女孩说完快步的跑进了房间。

    那妇人见女儿不吃了,便伸手端起那小碗,往自己碗里拨了一半面条,又留下一半。接着快速的吃了起来,末了又将碗边粘的油汤,舔了干净。

    看到这里,周沐风一脸沉默。

    这时,高阳公主也走了过来,低声说道:“妾身一连三天都到此处,几乎每一家都是这样。纵然是妾身带人用米面换取野菜,他们也都舍不得。妾身也曾问过农学院的夫子,他告诉妾身因为粮食短缺,大多数人的粮也只能刚好撑到夏收。夫君你有见过吗,在麦子还没有黄的时候,就有人在麦田里用镰刀挑黄了的麦穗收割回家了。”

    “我不知道夫君在犹豫什么,但是妾身想要告诉夫君的是,若是当真有那份才能,就别再犹豫。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也不为史册留名,只是为了再也不要看到,天下所有的娘亲欺骗的笑。”


………………………………

第二卷 琴瑟合,风雨进高歌 第四十六章    人为什么而活

    一番话,让周沐风的心狠狠的被触动,双眼紧紧的盯着那所院子里,正在小心翼翼的端着那放有半碗面条的碗,是那样的认真。蓦然间,他鼻子有些发酸,不忍心再看。

    沉默了良久,周沐风深吸了口气,转头说道:“那好,明日我就去给你父皇回话,接下这事情。”

    高阳公主闻言,嘴角微微扬起,上前握住周沐风的手,轻声说道:“夫君,男儿有所为有所不为。英雄为何?一言一行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良心。做自己所能做之事,帮自己所能帮之人。不为生前身后事,只为在生命最后一刻,心中无怨无悔。”

    周沐风苦笑一声,道:“你就这么相信我能行?”

    高阳公主温柔一笑,轻轻的望着他,道:“行不行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不做。夫君你不用怕,是生是死,都有我李淑玲陪着你。人生就那么几十个春秋,有些人一辈子都混混沌沌,弄不清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直到老了才知道错过了多少精彩。”

    周沐风愣了愣,皱眉道:“这个还真没有想过,大抵是为了幸福而活吧。”

    “呵呵,夫君再随我来,妾身再带你去一个地方。”高阳公主笑了笑,拉着周沐风再次出发。

    两人一阵跋涉,重新回到了长安城中,马蹄声悠扬,最终在一座庄严的建筑前五百米处停了下来。这地方周沐风认得,正是英雄祠所在的地方。

    平坦的大道穿越葱郁的松柏林,林下汉白玉栏杆一字排开,上百名士兵静静的守在两旁。纵然来过了数次,但每一次看见依旧忍不住震撼。

    谁也没有率先开口,伴随着往来拜祭的百姓,周沐风和高阳公主走进了大殿。殿内的摆设非常简单,插满长香和蜡烛的铜鼎,九个用于参拜的蒲团。目光越过铜鼎,便是一张非常大的供桌,上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上千灵牌。

    没有任何迟钝,周沐风拉着高阳公主一起在蒲团上跪下,恭敬的了磕个头。

    随后,高阳公主才说道:“夫君你抬头认真的看看,这些来自不同朝代的英雄们,他们中间有文有武。有的是开疆拓土,有的是治国安邦,有的是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夫君可知,他们是为了什么而活?”

    “为了心中的信念。”周沐风低声说道。

    “不错,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信念。武将是为了守护太平,文臣是为了民族繁荣。少了哪一个,都将是灾难。所以,他们最终的信念,便只有一个………让华夏盛世。那么,夫君你的信念又是什么?”

    周沐风低头一阵沉思,良久后抬起头,目光望向上面供奉的每一个牌位,沉声说道:“我的心愿是,终有一天能了无牵挂的,在街头卖一碗混沌。”

    高阳公主笑了,美眸望着周沐风,说道:“夫君所愿,也是妾身所愿。现在,便请夫君重回百家书院,去文学院的教室看一看。”

    周沐风摇了摇头,说道:“不用去了,看过了这两处地方,我都明白了,现在回去吧。等我就

    去跟陛下请旨,开始改革。”

    高阳公主摇了摇头,说道:“人有三心,一是怜悯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责任之心。这一辈子,人便是为了这三颗心而活,懂得了三心便洞明了世事。前两颗心,夫君已经得到了,但这第三种夫君虽有,却始终没有真正的得到。所以,百家书院夫君一定要去。”

    周沐风闻言,想了想后,说道:“那你陪我去吧。”

    “不了。”高阳公主拒绝道,目光望着周沐风,说:“这是夫君自己的路,一定要自己去走。妾身就在家,等夫君回来。”

    “那好吧,我自己去。”周沐风点头道。说罢,他快步的出了英雄祠,一路飞马再次回到了百家书院。

    按照高阳公主所说的,他直接来到了文学院,沿着每一间教室的窗外走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教室几乎都要到了尽头。周沐风也有些疑惑了,这教室都快要走完了,什么都没有发现。今天又是沐休日,整个书院都放了假,在这空荡的教室里,也不知道淑玲要自己看什么。

    “沐风,你怎么又回来了?”熟悉的声音响起,程亮迈步从身后追了上来。

    周沐风回过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走路没声啊,吓我一跳。”

    “什么没声,都叫了你好几遍,你理都不理。”程亮撇嘴说道,“你在干啥呢,从刚在就一直在朝着教室里看?”

    “没什么。”周沐风呼了口气,问道:“那些商贩的事情弄完了没有?”

    程亮耸耸肩,说道:“没有,户部的那些人正弄着,刚刚才从慈恩寺回来。嘿嘿,你是不知道,那些人见到洗衣大赛上,肥皂洗衣服时的速度,直接都傻眼了。当场就嚷着要租用了,简直就是没见过世面。”

    周沐风狂翻白眼,你这货还好意思说别人没见过世面,前几天给你家送去的时候,你全家都什么表情本少爷可记得很清楚,活脱了乡巴佬!

    不过周沐风也懒得跟着货计较,随口说道:“正办着就好。我还有事情,先去忙了!”

    程亮一愣,说道:“真有事情?要不要帮忙。”

    “不用,我自己就行了。”周沐风摆了摆手,这连自己都不知道要干什么,说了也没有什么用。

    说完后,周沐风又迈步走到一间教室门口,伸手将门推开,朝着里面望了一阵子,便再次出来。

    这时,程亮又跟了上来,说道:“你是不是找人啊!刚刚魏爷爷也来这里找过你,是不是他?”

    周沐风心头一震,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赶忙说道:“靠!你怎么不早说,魏爷爷找我什么事情?”

    “他没说,好像是要商讨什么,不过后来他叫了几个官员,就去到前面最末端的教室了。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话还没说完,周沐风想也不想的就朝着那教室跑去。程亮看他着急的模样,也赶紧追了上去。

    离教室越来越近,周沐风忽然听到了一声声熟悉的声音,苍老中带着几分沙哑,时不时地还夹杂着几声咳嗽声。

    “a,o;e……”笨拙的读声清晰的传来。

    程亮忍不住有些惊讶,说道:“这是在学拼音啊,今天不是不开课吗?”

    周沐风没有答话,悄悄的从后门走了进去,只见偌大的教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端坐在凳子上,目光望着那写满拼音字母的黑板,字母下方写着一个个汉字,标注音的。那声音正是从他口中发出……

    他读了一阵子后,又起身走上讲台,伸手拿出一根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起这些字母来。伴随着书写,他还将每一个字母都读了出来,竟是默写。

    等到最后一个字母落下时,周沐风赫然发现,他竟是将所有的拼音字母都能默写出来。

    看到这里,周沐风再也忍不住了,推门走了进去,恭声喊道:“魏爷爷。”

    话音落下,魏征迅速的转过头来,目光看到周沐风和程亮两人半晌后,才笑道:“呵呵,沐风和程亮来了。”

    “魏爷爷,您这是在干什么啊。”程亮一脸好奇的问道。

    魏征放下手中的粉笔,说道:“认认拼音。”

    “魏爷爷,您这么忙,何况身体还带着病,应当好好在家休养才是。怎么也学起了这个?”周沐风忍不住劝说道。

    魏征闻言摆了摆手,说道:“我的身体我知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要是再拖下去,就没有机会学了。能学一点是一点,总比什么都不懂要强。你来的正好,中午的时候去驸马府还找过你,扑了个空。不过公主倒是送了我一张拼音表,赶紧给老夫教教这后面的怎么读?”

    周沐风心里一阵触动,上前望着他。出声问道:“爷爷,我能问问您吗?您这么努力的要学这拼音,到底是为了什么?”

    魏征呵呵一笑,说道:“不为什么,我是大唐的宰相,便要懂这些。不然他日字典编写出来,到底有没有错误,我也看不出来。这可是牵涉华夏千秋万代的文字传承的大事,不可有一点的马虎!”

    程亮一听,立即说道:“魏爷爷,您都劳碌了一辈子了,现在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是好好歇歇吧。”

    “哼!”魏征面色一板,严肃的说道:“这是大事情,不可因为自己的伤病而停止。既然一日为官,便要善始善终,认真的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周沐风闻言,若有所思的望着他,出声问道:“爷爷,您能告诉我,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为什么,因为我是大唐的宰相,天下的百姓都在看着我,所以我不可以偷懒。要是真要说有所求,那也是有的。为了天下百姓,为了盛世太平,为了让世间再无杀伐纷争。”魏征面带微笑,一脸自豪的说道:“所幸的是,我做到了!”


………………………………

第二卷 琴瑟合,风雨进高歌 第四十七章  脱变

    听到此言,周沐风心中顿时清明了起来,这就是责任吗?

    责任是什么?是爹娘将最好的东西给子女的生命传承,是将军沙场流尽鲜血也要誓死守护的太平,是文臣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的为了盛世的重复。

    但是,我做不到这样的大义,那么我的责任又是什么?

    仿佛看出了周沐风的疑惑,魏征低声又继续说道:“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并非所有人都能办到。只需要做好眼前之事,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便足矣。不论何时何事,你既然遇到了,能做便去做。不为了赞赏,只求一个心安。”

    霎时间,周沐风如同醍醐灌顶,像是突破了心中所有的枷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