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我们和军座分开了,凭着军座给的好家伙事,我们在上海战场也打了几场漂亮仗,那时再也没人敢看不起我们师了,军座对我们师的这份情,我郭某这辈子都会记着。现在我们又到了军座手下,还成了中央军,这真是让郭某再也想不到啊。”
唐龙仔说道:“军座虽然是我姐夫,但就算没这层关系,我也决对会跟着军座干,从他当了保安团团长我就知道军座决对是能干大事的人。郭师长,跟着军座好好干吧,我们跟着军座决不会错的。好了闲话不说了,我二七二旅虽然过江了,但是军座交待要放一个团在江浦县驻防,而五四七你知道的,刚补充了一个中队的民兵,正在整训,我让他们守在江北码头那了,所以我只带了五四五团来**县,怎么用这个团由你决定,我服从郭师长的安排。”
唐龙仔这样说,郭汝栋还真不敢当真,这九十师可是王海涛起家的部队,一个团抵得上别人一个旅,至于那些杂牌军,一个师不见得能打的过这一个团。如何用这个团郭汝栋还真不好决定。想了一会,郭汝栋说道:“这样吧,唐旅长,你的这个团就在**县城驻防,当做**县的最后一道防线,军座交待过,**县决不能丢,这关系到南京城十几万守军的生死啊,有你这个团坐镇**县城我就放心了。”
唐龙仔明白郭汝栋的一番好意,也不多说什么,说道:“郭师长有令,唐某遵命便是。”郭汝栋立刻给驻防**县城的五六零团团长解固巷下了命令让五六零团和九十师的五四五团换防,至于五六零团则加强到前线阵地上去了。
日军的第十一师团连克数城后,一路向**县扑来,在滁河边发现了河西岸出现了守军阵地,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立刻让山炮兵第十一联队建起炮兵阵地,对准河西岸的守军阵地发起炮击。第十一师团的山炮联队有四一式七十五毫米口径山炮五十四门,加上步兵联队里的山炮、步兵炮、迫击炮,全师团光火炮数量就不下百门,而身后的台湾重藤支队则有一个装备加式一二零毫米口径重加农炮十二门的重炮大队,这也是这二支部队一路上连下数城的原因。
只是他们遇上了九十军,有王海涛这个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出现,就注定了会是日军的一场恶梦。当第十一联队的五十四门山炮向守军阵地发起炮击后不久,守军阵地上的几十门各种口径迫击炮就开始了反击。
守军阵地上的一百毫米重迫击炮和一二零重迫击炮的威力都不在日军的七五山炮之下,双方的炮战打了十几分钟,不相上下互有损失,结果是双方都转移了炮兵阵地,也不敢再轻易动用火炮。不过没有炮火的压制,如何渡过宽度在三十米左右的滁河就成了日军要面对的难题。
滁河从北向南,由安徽境内流入长江,在江苏境内有几十公里,正好横在**和仪征之间,九十一师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沿河而建。在宁扬公路上本来是有桥的,九十一师在接应了一一一师后就把桥给炸了,现在滁河上一无船,二无桥,这下让日军的渡河成了难题。
山室宗武也只有先让工兵联队造木筏或木船,做好强渡的准备,同时也让重藤支队准备重炮,希望用重炮对西岸的守军进行火力压制。而第十一炮兵联队剩下的山炮也退到了最大射程处,这样守军的迫击炮就够不着自己的炮兵阵地了。
在第十一师团准备攻击**县时,第五师团被重创的后果显现出来了,东京大本营再次申斥了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王中将,并限期让华中派遣军拿下支那首都南京城,同时从本土和台湾又调派了二个飞行团和五万补充兵以及大量的重型武器到达上海。
朝香宫鸠彦王中将下令第五师团调回上海整补,而有三万补充兵则补充给了前期损失不小的各师团。又增加了飞机数量的日军在无锡修建了一个前进机场,进驻了一个飞行团后对南京外的阵地加大了轰炸力度,并且对南京市内也开始进行轰炸。
日军的几个师团得到了补充,加上更多的飞机进行掩护性轰炸,于是原本放缓的攻势又一下加强了起来,而守军的压力猛的增加了不少,南京保卫战也越打越激烈、越打越残酷。王海涛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下令让各阵地上的守军继续坚守。
好在在这天日军攻势变缓的时候,各个阵地上都有针对性的加固了工事体系,因此虽说日军加强了攻势,各处守军还能够坚持的住。几天后危机出现在了守卫龙潭的八十八师阵地上。
………………………………
第二百六十章 逼近南京
日军的长江舰队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打通了镇江至南京这一段长江航道,随后日军以轻巡洋舰那珂号为旗舰,以轻巡洋舰由良号、驱逐舰滩风号、弥生号、矶破号、浦破号,以及十余艘小型炮舰组成了长江舰队从镇江逆流而上,在龙潭镇旁的江面上,用舰载重炮对着龙潭镇进行了炮击。
守在龙潭镇的八十八师二六二旅,猝不及防之下在日军舰炮下死伤惨重,而日军第十八师团用补充后重建的二十三旅团,对炮击后的龙潭镇发起了猛攻。守在宝华山上的二六四旅有心救援龙潭镇,一是天上日军飞机正在对空华山阵地进行轰炸,二是第十八师团的第三十五旅团死死的封住了下山的通道。
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见实在挡不住日军的攻击后,只给南京城防司令部发去了一封龙潭镇已失守的急电,就带着二六二旅仅剩的几百名官兵向栖霞镇撤去,守在宝华山上的二六四旅成了一只孤军。旅长高致嵩见自己的二六四旅已无路可退,便在宝华山上与日军拼死一博。
日军的三十五旅团在飞机和重炮的协助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占领了宝华山阵地,二六四旅的官兵与日军拼到了最后时刻,在主峰阵地上打光了子弹的旅长高致蒿领着一百多名官兵与日军展开了肉博战,最终二六四旅除了二十几名重伤员被日军俘获后杀害,其余官兵自旅长高致蒿以下全部壮烈殉国。
日军第十八师团在龙潭镇休整了二天后,继续向栖霞镇发起了进攻。栖霞镇上并没有守军驻防,四十八师的阵地是设在栖霞镇后面的栖霞山上的。栖霞山是紫金山的延续,本来是九十师分兵驻防的,在四十八师到达南京后,王海涛就安排四十八师接手了栖霞山阵地。
栖霞山上也有江宁要塞的一个炮台和沿山脉修建的国防工事体系,经过几个月的加固修筑之后,这里的工事已成了一个防御工事体系,凭借地势险要,这里也成了南京城外最后的一道屏障。军长代师长徐源泉在一个月前就把栖霞山阵地交给了副师长马登瀛和参谋衣丁冶磬二人,自己则回到南京市内的军指挥部内了。
马登瀛和丁治磬二人知道栖霞山阵地的重要性,而且王司令长官也严令栖霞山阵地决不能丢,否则日军突破了栖霞山阵地进入南京城后,就可沿江直扑下关码头,切断十几万南京守军的后路。正因为如此,二人对栖霞山阵地的修筑是不惜余力的。栖霞镇的百姓己全部迁出,镇内的建筑几乎全部拆了用来修建阵地,而栖霞镇只放了一个连的部队,起到了一个预警的作用。
八十八师余部到了栖霞镇后,喘了口气就直接进城了,可是龙潭镇失守的消息也由士兵报告给了四十八师的师长马登瀛。马登瀛立刻下令让四十八师全师做好战斗准备。孙元良一身硝烟的来到南京城防司令部后,见到王海涛第一句话就是:“王司令,卑职没能守住龙潭镇,有负王司令重托,请王司令处罚。”
对于孙元良这样的蒋系亲信将领,王海涛又如何能处罚他,王海涛说道:“孙师长言重了,丢失龙潭镇也非孙师长之过,日军飞机、重炮加上大口径舰炮都用上了,实在是实力上优势太大了,你一个师挡不住日军也是情理之中。”
听到王海涛这样说,孙元良的心里也好过了不少,王海涛接着说道:“孙师长,你们八十八师经此一役也是损失惨重,你先带着师里的官兵休息一下吧,待我向重庆汇报后再决定八十八师的后面之事。”孙元良也只能无奈的离开了,王海涛这里又将面临栖霞山阵地守卫的问题。
说实话王海涛对四十八师是有些不放心的,栖霞山阵地后面就是尧化门城墙,这里也算是南京市区的最后的屏障了,尧化门这段城墙并不是很坚固,虽有八十七师的一部在驻防,但这里是易攻难守的地型,能否守住南京城就要看四十八师的了。
不过为了预防万一,王海涛还是把民兵第二大队给调到了离尧化门城墙不远的聚宝山下驻扎,这样到了关键时刻,可以用民兵第二大队支援八十七师。教导总队的一个团也一同调到了聚宝山下。不过这样王海涛手上可是无兵可用了。
王海涛下令给萧令山,让他把因工厂关闭后失业的工人以及城里的青壮组织起来,成立民兵第三大队,训练之事仍交给教导总队。这个民兵第三大队所用武器全部用缴获的日式武器,要教导总队抓紧把这个民兵第三大队也训练出来。
日军的长江舰队在帮助第十八师团夺下了龙潭镇之后,再次逆流而上,可是当舰队来到燕子矶江面时,再次遭到了燕子矶上重炮炮台的炮击,双方展开了数个小时的炮战。德制一五零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不仅射程远,准确性好,而且威力也不错,几个小时的炮战让日舰吃到了苦头,不仅是二艘驱逐舰受伤,还有一艘炮舰被击沉,长江舰队无法通过这里的江面,只有退了回去。
这时南京城的一圈阵地都遭到了日军飞机的多次轰炸,在这些阵地上的守军多数没有防空武器,虽然也有部队用轻重机枪组织了对空射击,但收效甚微。日军飞机的轰炸让前线阵地上的守军死伤不少,好在这些阵地上的工事体系完备,工事也相对坚固,因此虽伤亡不小,但还守得住。
方山阵地这里也是日军重点进攻的方向之一,日军第三师团经过补充,又恢复到了二万多人,在飞机和火炮的协助下,猛攻方山阵地和江宁县城。半个月的激战后先是方山阵地失守,接着江宁县城城墙被炸开,日军又在方山上架起了火炮,直接向江宁县城内轰击。守卫江宁的一五九师数次向王海涛告急求援,王海涛手上也无兵可派。最终在损失了近半官兵之后,一五九师余部退守南京卡子门城墙。
日军第三师团占领江宁县之后,或许是因为从江宁往卡子门这里没有大路可行的原因,并没有攻击卡子门城墙,而是顺着大路直扑向了雨花台这边。雨花台身后有中华门和雨花门二座城门,而且中华门又是南京城的南大门,交通要道,因此雨花台阵地和中华门阵地始终是南京城防的重中之重。王海涛也把自己九十军的九十二师放在了雨花台阵地上。
九十二师不仅是在雨花台主阵地上有一个有三十六门德式七五野炮的野炮营做为防守火炮,而且在雨花门后还有一个有四十八门德式一零五榴弹炮的重炮团做为支援火力。德式一零五榴弹炮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一万二千多米,足以支援雨花台阵地,就是卡子门城墙上的守军也能得到他们的炮火支援。
日军的第三师团杀气腾腾的刚接近雨花台,还没来的及看一下守军阵地情况,就吃了一个下马威,雨花台的炮兵阵地上的三十六门七五野炮对着第三师团的队伍就是一通炮击,吃了个小亏的第三师团一下后撤了好几公里。
第三师团的师团长藤田进中将在临时指挥部里马上召来了师团联队长以上的军官开了个军事会议。在藤田进中将看来,支那军部率先发起炮击,而且火炮数量不少,这种情况在第三师团进攻到现在还是第一次遇到。因此藤田进中将推断守卫雨花台的部队应该是支那军队中的王牌部队,否则不会配备数量如此众多的火炮。
会议上藤田进中将要手下不可轻敌,野炮兵联队的野炮要注意支那炮火的打击,并且在进攻时也要加以小心。不要忘记在上海战役中表现突出的支那新九十师,最后藤田近中将说道:“诸位,支那的首都南京城就近在咫尺了,请诸位共同努力,为大日本帝国、为天皇陛下建立不朽的功勋,攻占南京城,拜托诸位了。”
手下这些军官全体起立喊道:“我等愿为天皇陛下效忠,努力攻占南京城。”藤田近中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次攻击由步兵第五旅团首先发起进攻,野炮兵第三联队用全部火炮进行火力支援,我会让飞机前来轰炸支那守军阵地的。大家去准备吧,攻击从明天开始。”
第二天早上,天空传来了一阵嗡嗡声,随着声音越来越大,空中出现了大片黑压压的机群。这机群直朝雨花台这里飞来。与此同时在雨花台阵地上担任防空任务的教导总队一个高炮营已经做好了对空射击准备。
这个高炮营用的就是王海涛从德国刚搞回来的最新式二十毫米高炮,一个营配了二十门这种高炮。王海涛带回来的一百门高炮装备了五个高炮营,二个放在了燕子矶阵地,一个放在了雨花台阵地,一个放在了中华门城墙上,还有一个随着重炮团一起担任仿空任务。
而日军的飞机在这么多天的轰炸任务中,从没遇到来自地面上的有威胁的防空武器的攻击,因此也没想到在这雨花台阵地上会受到地面高射炮的集体攻击。这次前来进行轰炸任务的是一个轰炸机飞行战队,共有轻型轰炸机二十七架,以及一个护航的战斗机中队十二架战斗机。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地空之战
日军飞机到了雨花台阵地上空,战斗机在高空盘旋,而轰炸机以四架为一个编队,进行俯冲轰炸。第一个编队刚俯冲到只有二、三百米高度时,阵地上的高射炮同时对空开炮了,二十门高射炮分布在阵地的几处,炮弹在高中打出了一张火网。
四架日军轰炸机毫无防备,一头扎进了这张火网中,飞行员发觉不好时,炮弹己在周围炸开,而四架飞机也同时被击中,二架冒着黑烟一头栽了下去,另二架则凌空炸成了火球。他们身后正准备俯冲的第二个编队一看这情景,吓了一跳,急忙把飞机拉了起来。
不过这些高射炮对空射击的有效射程是二千二百米,当炮口转向这个编队的日机时,四架飞机也只有二架逃过一劫,另二架也被击中摔了下去。这下日军的轰炸机乱了起来,纷纷向高空爬升。当他们爬到了高空再编队时,已经损失了八架飞机。
剩下的十几架飞机也不轰炸阵地了,而是把目标转向了高炮阵地,纷纷对着几处高炮阵地扑了下来。高炮拼命的向空中喷吐着炮弹,可有了准备的日军飞机却没有那么好打了。随着日军抛下的航空炸弹不断的爆炸,高炮阵地也被硝烟和火光所笼罩。
此时阵地上的轻重机枪也加入了对日机的攻击中,虽说这些机枪射手能帮上的忙有限,但数量众多的轻重机枪也让日军飞机多了些顾忌。双方激战了半个小时,日机抛空了所有的炸弹开始返航,来时的二十七架轰炸机,回去时只有十五架了,在这里一下子折损了十二架。
而高炮营的二十门高射炮也被日机炸毁了八门,战士也牺牲了好几十人。虽然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但是因为有高炮阵地的存在,日机不再是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了,之后的轰炸也变的小心翼翼,给阵地带来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日机的轰炸没起到太大的效果,藤田近只能让火炮进行轰击了,第三师团的野战炮第三联队在最大射程处架起了五十四门七五野炮,日军的七五野炮有效射程是八千三百米,而阵地上的德制七五野战炮有效射程则是九千四百米,所以日军炮兵对着雨花台阵地开炮后不久,阵地上的火炮便开始了反击。
雨花台其实并不大,也就是一个标高一百米,方圆几公里的山地,坡度也不大,在山顶上有一个面积为二平方公里的平地,主阵地就设在这平地上,九十二师把一个旅放在了雨花台阵地,另一个旅则分守中华门和雨花门,王海涛下令抽调一个团去高桥门后,雨花门的守卫就由守中华门的团中抽出一个营来防守。
雨花台的山顶阵地被分成了外围阵地和核心阵地,外围阵地是沿平地一圈利用地型修建起的地堡、掩体和战壕等工事体系,驻守的是二七五旅五六五团。五十师在加入了九十军后,不仅全师换了装备,王海涛还给他们增加了不少重武器。现在的九十二师不再是刚出湘时的那个五十师了,仅一个团手上的重武器就抵得上当初一个师。
核心阵地更是工事完备,地堡、掩体密布,防炮洞都在一米五的地下,再经过顶部的加固,就算日军飞机的航空炸弹也损毁不了。而炮兵营的三十六门七五野战炮也在核心阵地上,不过是在偏后一点的地方,炮位都有掩体保护,除非日军炮弹直接覆盖整个炮兵阵地,否则火炮就不会有多少损失。
部队的这些变化都是二七五旅旅长彭圭底气的所在,所以日军一对雨花台阵地进行炮击,彭圭就下令反击。炮营是军重炮旅的直属单位,炮营营长丁希军是刚由连长提升上来的,现在炮营归九十二师指挥,丁希军自然也就听命于二七五旅旅长彭圭。
双方的炮兵阵地相隔八、九公里,相互也只是判断一个大概的位置,守军占据山顶,视线要好于日军,加上居高临下,炮战中占了一些优势,双方炮战了半个小时,山顶上的炮营几乎没有损失,日军的炮兵阵地上落下了一些炮弹,但落点也不精准,只毁了几门炮,损失也不大。
守军外围阵地上倒是落下不少炮弹,不过守军都在防炮洞内,人员上也没什么损伤。日军第三师团第五旅团是主攻,第六联队开进到了雨花台前,一个大队的日军开始沿着上山的道路攻山。还没上到半山腰。攻击的日军就踩上了地雷,一连几颗地雷让日军死伤了数十人,其余的人不敢再走山路,而是从山路的两边向山上攻去。
山路的两边同样埋有地雷,于是在地雷不断的爆炸声中,日军死伤不断。过了半山腰后,树木稀疏起来,已经可以看见前面阵地上的地堡和掩体工事了,日军便架起了十余门迫击炮和重机枪,对着山顶阵地开火了,而步兵则是继续向上边射击边前进。
阵地上的战士并没有急着还击,阵地靠后的迫击炮阵地上十几门八二迫击炮先开始了反击。八二迫击炮瞄准的是日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几轮炮击后,日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尽数被摧毁,这时迫击炮转向了冲上来的步兵,而地堡和掩体里的轻重机枪也开火了。
日军步兵在几重打击下死伤不小,大队长连忙下令撤退,这个大队在丢下几百具尸体后逃下了山。大队长来到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面前,立正后说道:“报告大佐,支那人在山道上和山道两边都埋设了大量的地雷,并且阵地上火力十分凶猛,火炮数量不在我军之下,属下无能只能先撤了回来。”
进攻的过程仓永辰治大佐在山下用望远镜也看明白了几分,这次的失败还真不能怪这个大队长,因此仓永辰治大佐也没责怪这个大队长,而是宽慰了几句后,让他去准备继续进攻。仓永辰治让联队的山炮中队把八门七五山炮推了出来,用山炮对着山头阵地一顿轰击,同时又派步兵继续攻击。
山顶上的炮营本想对山下的日军进行炮击的,这时一见山下的日军先开炮了,便毫不犹豫的对着山下的日军轰了起来。几十门野战炮同时轰击,消灭的不仅是第六联队的山炮兵中队,连旁边的步兵也受到了攻击,仓永辰治见阵地上的火炮向自己发起了炮击,连忙下令全军后撤,日军也不进攻了,第六联队整个向后撤出了好几公里。
藤田近中将得到了手下汇报的情况,也是很头痛,要想攻占雨花台阵地就必须消灭阵地上的支那炮兵,可是凭着自己的一个野炮联队是很难完成这个任务的,看样想消灭支那人的炮兵就只有依靠飞机的帮助了。于是藤田近中将再次向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发电,请求加大对雨花台阵地轰炸的力度。
上次的轰炸中一下损失了十二架飞机,这是日军的飞行部队所不能容忍的失败,本就想报复,正好第三师团又来电请求加大轰炸力度。这正好中了飞行部队的下怀。下午日军出动了一个轰炸机飞行联队,共三个轰炸机战队,一个战斗机战队。
八十余架轰炸机、二十几架战斗机遮住了半个天空,阵地上在听到飞机的嗡嗡声后,就做好了防空准备,大部分官兵都躲进了防炮洞,火炮也躲进了树林中的掩体,阵地上只有高炮营剩下的十几门高炮和阵地上掩体中枪口对准了空中的轻重机枪。
日军飞机到了雨花台上空,轰炸机就开始向阵地俯冲下来,阵地上的高射炮和轻重机枪也用炮弹和子弹编成了一张火网迎击敌机。日军飞机变换着动作和路线,在火网中穿棱,到了一定的高度后炸弹就投了下来,不时也有中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