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和谐畅快,也把他的第三兵团司令部,都一起搬来白果树凑热闹。
这么看来,孙连仲宋希濂田镇南冯安邦等,窝在大别山里逐次拦阻鬼子,凭着险峻地形慢慢跟日军的二个师团磨蹭,战局好像远没其他战役那么紧张凶险,是不是有点“胜似闲庭信步”的感觉?当然事实绝对没那么轻松愉快,日军的师团在装备和素质都高出他们不少的王海涛部面前,似乎不堪一击,可是遇上了别的部队,飞机、大炮、坦克车加上士兵单兵素质明显高于士兵,那要想阻挡住日军的疯狂攻击,不付出血的代价是不可能做到的。
从日军攻占了商城算起,一个多月里,从沙窝到小界岭,从枫香树到新店,在这两条长长而狭窄的山道里,以及山道两侧的险峻群山上,日军的二个师团多次组织步兵、炮兵、坦克兵及航空兵联合进攻,但都未能突破守军的防线,而且遭到极大的伤亡。
具体的过程不用过多的描述了,反正就是鬼子沿着山道,向两侧的山峰狂轰猛打,则舍命相搏,死守烂守轮着守,实在守不住,那就后撤到下一道山岭修好的阵地继续打。就这样一道山岭一道山岭的反复争夺着,始终也没让日军这二个师团越过小界岭和新店一线。
小界岭战役和历史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动用了八个师的部队,在大别山通道上顶住了日军二个师团四十天的凶狠攻击,此役以牺牲二万余人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二万一千余人其中打死四千五百佘人。日军的二个师团其步兵基本上都打没了。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稳固九江
大别山北麓打成了一锅粥,大别山南面的太湖县这,第五师团和第一零一师团却迟迟没有进展,这让冈村宁次这位司令官极为不满。但他手上也只有一个没得到补充的第二十七师团了,别说太湖县这边,就是更惨的一零六师团这里,想去增援一下都办不到。
冈村宁次只能和航空兵协调,为太湖县这边多争取一些空中支援了。另外独立第六重炮旅团在抵达了太湖县附近后,也加入了对太湖县城的进攻中。刚开始重炮旅团的重炮是对守军阵地产生了危胁,在重炮的轰去下,二七一旅被迫放弃了城外的第一道阵地。
随后唐仁信就派出侦察部队,摸清了重炮旅团重炮阵地的方位坐标。有了日军重炮阵地准确的方位坐标,唐仁信自然不会和小日本客气,一道命令下给了重炮旅。重炮旅的几十门重炮,犹其是二十门一三零加农炮,打了日军一个冷不防。在重炮旅的还击下,第六独立重炮旅团损失惨重,差一点就全军覆没。
没了重炮旅团重炮的威胁,二七一旅趁机在夜里对日军起了一次反击,夺回了失去的第一道阵地。日军在失去了重炮的协助之后,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飞机的轰炸了。只是飞机也只能在天气较好的日子出动,并且扔完了炸弹就得飞回去。二七一旅旅长唐亦宽组织了几次对空阻击后,没占到什么便宜,也就不再组织对空阻击,而是在日军飞机到来时,尽量的隐蔽,以躲避飞机扔下的炸弹。
日军连续二十余天对太湖县城的空袭,把太湖县城炸成了一片废墟,各种工事都被炸毀了不少,包括城墙也炸塌了一大段,但是城外的三道阵地仍然被五四四团牢牢的占据着,凭借强过日军的火力,让日军步兵难以寸进。这下从冈村宁次司令官到主攻的第一零一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都没了主意。
要是硬凭士兵人数进行强攻,能不能攻的下来先不说,就是攻下来了,损失太大的部队如何继续向武汉进攻,从太湖县这里到武汉可还有三百多公里,这一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阻击阵地呢。冈村宁次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有向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大将请求援军。
烟俊六大将一直在和寺内寿一大将争着功,寺内寿一大将的几个师团在兰封一线上被二十余万部队压制的寸步难行,最高兴的就是烟俊六大将了。在冈村宁次向烟俊六大将求援时,烟俊六大将根本没当回事。你冈村宁次面对的是谁?号称支那第一军的王牌,王海涛的部队,想要打败这支部队,谈何容易?
好吧,你冈村宁次就给我在那慢慢的进攻,进展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把王海涛的部队牢牢的吸引住就好,我这不是在大别山北麓还有一支部队吗?只要他们进展顺利,我一样可以打到武汉城下,占领武汉城。冈村宁次大将根本没想到烟俊六司令官早已把攻击重点放在了东久迩宫稔彦王的第二军上,而自己的第十一军却轮为了吸引王海涛所部的棋子。
要是冈村宁次知道了烟俊六司令官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一口热血直喷出来。冈村宁次大将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本土的五千补充兵力和补充物资。冈村宁次连忙让第二十七师团重新组建成二个联队,带上一批物资赶往长山阵地,协助进退两难的第一零六师团。
第一零六师团的师团长松浦淳六郎,在丢掉了一个一三六旅团后,被打击的不轻,也没有了刚开始的狂妄。在第一一一旅团对长山阵地的攻击中,也开始小心翼翼。虽然有飞机和江面上军舰舰炮的支援,而且师团的炮兵联队也在助战,可是迟迟的无法攻占长山阵地。
当本间雅中将带着二联队到了长山阵地前,与松浦淳六郎汇合后,松浦淳六郎一看,啊第二十七师团来了,来的正好,赶快接手吧,我也好退下来休整休整。于是本间雅晴中将领着二个联队接替了一一一旅团。当然本间雅晴的二个联队也是匆匆组建的,日本本土不可能一下把炮兵联队也给第二十七联队补齐了,所以第一零六师团的炮兵联队还是要继续用上的。
本间雅晴中将领着华北驻屯军,在华北平原上可是横着走的主,组建了第二十七师团后,雄心勃勃的来到了第十一军,以为凭着第二十七师团的战斗力,仍然可以横行无忌,为大日本帝国再建功勋,可没想到第一战,在岳西就载了个大跟头,败到几乎全军覆没。
这对心高气傲的本间雅晴中将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被这一棒打的头昏眼花的本间雅晴,半天才缓了过来,在用援军又组建了二个联队后,算是恢复了一点元气。被派来协助第一零六师团后,本间雅晴还想着先看看苗头再说,没想到,刚到长山这,松浦淳六郎就赶不及的把阵地扔给了自己。
就算这样,本间雅晴也说不出什么来,好歹人家第一零六师团也在这打了这么多天了,撤下去休整一下也没什么可说的。本间雅晴还想着先试探一下守军阵地的情况,可手下这些刚从本土来的士兵却不管那么多,在炮火的支持下,上来就是一通猛攻。
长山阵地上的工事,这么多天来,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乱炸下损失了一些,不过主阵地上那些永固国防工事修的是非常坚固的,并没有太大的损失,王海涛又住长山阵地上增援了一个团的兵力后,二个团的守军轮番上阵地值守,日军就更攻不上来了。
本间雅晴的二个联队一投入攻击,防守的五七零团就觉出了不对,小日本的这二次攻击可是比以前要凶猛多了,一个个悍不畏死的拚命向上冲锋。好在五七零团自动武器众多,凭借工事和强悍的火力才把小日本的二次进攻都打退了下去。
王海涛所部在九江死死的顶住了日军第十一军四个师团的进攻,把九江守的稳如泰山,这让老蒋在重庆也对王海涛赞不决口,并讲出了只要有第九十集团军在,日军就休想攻占武汉的话来,这也让手下的汤恩伯、胡宗南等一批嫡系将领大为吃味。
本来在马当要塞失守之后,为了阻击日军,老蒋一口气调了六个军前住九江附近,可王海涛的第九十集团军重夺马当要塞,又把九江守的稳稳当当,调来的六个军没了用场。于是除了王敬久的二十五军守在鄱阳湖水道,孙桐萱的第三集团军守在九江身后的端昌外,李汉魂、欧震、李玉堂、李觉的四个军,不是加强到了南昌方面,就是派到了长江北岸的广济县。
而李品仙的第四兵团则前出至宿松、黄梅一线,随时准备支援太湖县。要说王海涛的第九十一师不是布防在黄梅和宿松一线上吗?怎么老蒋又派来了李品仙的第四兵团呢?李品仙的第四兵团本就是桂军,与王海涛出自一家,或许是老蒋怕王海涛所部征战多日,损失不小,会有心无力,所以派来了同为桂军的第四兵团,是希望能把九江这里守的更牢一些。
对于李品仙将军这位老长官的到来,王海涛并没有抵触的情绪在内,原来在南宁的时候,李品仙这位老长官对王海涛还是很好的。王海涛特意从九江来到了黄梅县,拜会了老长官李品仙将军。现在的王海涛虽然也是上将了,可是和李品仙这位二级上将比起来,资历上还差的远。
上门拜见的王海涛资态放的很低,见了李品仙一口一个老长官,让李品仙很是满意。话又说回来,李品仙也明白如今的王海涛已不是南宁时那个独立旅少将旅长了,现在的王海涛可是老蒋的红人,手下的第九十集团军更是老蒋手中的王牌。因此李品仙对王海涛也很是客气。
这种情况下,两人的会面就十分融洽了。有了李品仙第四军团的几个军守在黄梅和宿松一线上,王海涛把九十一师调回了九江市休整。现在王海涛手上就有了九十一师和二七二旅这二支队伍,这样一来,压力也小了很多。就算马当要塞再丢了,王海涛也有信心再次夺回来。
九江这边没什么问题了,老蒋把注意力全部放到了信阳平汉线的方向上,有了郑州的胡宗南兵团南下,老蒋仍然不能放心。这不九江一稳,老蒋马上把杨森第二十军四个师以及桂军张义纯的四十八军、刘和鼎的三十九军加上周嵒七十五军的十三师全部派往信阳方向,这些部队都是杂牌军,由罗卓英担任总指挥。
胡宗南这时手上能与日军正面相抗的只有自己第一军所辖的三个师,另外川军的三个师连打边鼓都做不到,这时一看老蒋又派来了一大堆杂牌军,派来的这些部队中,最能打的恐怕也只有杨森二十军下属的四个师了,其余的象刘和鼎的三十九军,真正的级烂杂牌。面对老蒋派来的这些部队,老胡恐怕除了摇头就只能叹气了。
………………………………
第三日六十六章 丢失信阳
老蒋一下子往信阳平汉线方向派出了好几个师,又派出了亲信大将罗卓英来统一指挥,那是不是就是说信阳这边也可以稳如泰山了呢?那么简单的。天籁小说ww『w。2有了罗卓英兵团和胡宗南兵团共同存在的信阳战场,成了**汇战中一场配合混乱、指挥困难的范本!
就在日军的第三师团和第十六师团,在大别山西边的群山里,钻着山沟,并与孙连仲手下的八个师激战的时候,合肥的东久迩宫稔彦王司令官终于等来了他的第四个师团,第一零九师团。第一零九师团本来隶属于寺内寿一大将的第一军,因战事需要,大本营把一零九师团从华东调至了合肥,归到了东久迩宫稔彦王的第二军名下。
东久迩宫稔彦王司令官一看,啊第一零九师团终于到了,虽然不是常备甲种师团,但也终归是有着二万四千人的乙种师团呀!在看看战场型式,大别山西边的群山里,有第三师团和第十六师团二个师团足够折腾了,人多了也施展不开!而罗店这里,第十师团面对着支那第一军,需要马上支援一下。
好吧,你这个第一零九师团马上去固始、罗店,增援第十师团去吧!第一零九师团的师团长山冈重厚,得令之后,立马带着第一零九师团奔着固始方面而去。第一零九师团的行动还是十分迅的,只用了三天,就从合肥赶到了固始县城,和第十师团合兵一处。
在二个师团合兵一处后,当天就兵分三路,扑向信阳和平汉铁路。而胡宗南则是指挥着手下能一拼的三个师和打边鼓的三个川军师,利用看信阳这里的丘陵地带,一点一点的抵抗着日军二个师团的进攻。胡宗南一边抵抗着日军,一边接二连三的向武汉求援。
老蒋一看胡宗南连连求援,知道他的第一军抵挡的很吃力,连忙催促罗卓英赶快出兵信阳。从武汉到信阳从平汉铁路通道北出大别山,进入信阳丘陵地带是最快的。那么重中之重就是一个名叫柳林的地方。柳林镇地方不大,位置却相当重要,这一点罗卓英明白,胡宗南明白,日军的二个师团长筱冢义男和山冈重厚同样明白。
日军两个师团兵分三路后,中路直指信阳,北路指向长台关淮河大桥,其南路,即经过补充后的筱冢师团主力,则扑向柳林镇而来。只要鬼子及早拿下柳林,那么从武汉增援信阳的罗卓英集团,就会被堵住大别山里很难出得来了。
相比之下,柳林镇要比起淮河长台关好守很多,除了他本身已藏在大别山里,其前头十几公里,还有浉河和震雷山龙王寨等山岭隘口护卫。柳林镇之北信阳之南即东双河朱堂乡这片低地丘陵,也可以算是大别山桐柏山北麓的一个盆地,我们姑且称之为“信南盆地”。
“信南盆地”东头,青山镇涩港等地,只是些比较崎岖低矮的山峦,此处是“信南盆地”的东缺口,信罗战役的南战线就在这里开打。“信南盆地”和柳林,这个地方只要好好的守,与信阳城一带的守军呼应作战,鬼子想要攻下来可没那么容易。
双方在信阳这展开了攻防战,开始的几天,胡宗南军和川军等七个师,竭力阻击,打得还可以,在罗山到信阳间广大区域,打打退退,退退打打,鬼子三路都推进不到一半路程。打了好几天后,罗卓英他们来了,刘和鼎三十九军的两个师已通过了柳林,后续部队也正6续通过武胜关。
这本来是好事,前方节节抵抗,后方援军赶到,局势不算大好也可算小好。然而,那天晚上,出事了。那天,胡宗南觉得罗卓英那么多部队都过来了,柳林就可以交给他了,就把他本来守柳林的部队抽去节节吃紧的信阳前线;罗卓英则觉得,他的部队现在只是路过大别山,柳林这一带,胡宗南就应该负责好好守着让他们通过,也同样没派部队布防。
军事换防如此严肃而要命的事情,竟可如同儿戏!竟可靠想当然来决定行动!这种事,让无论东方西方古代现代任何一支军队任何一个将领说起来,都会觉得匪夷所思,然而它就是这样,真真切切地又奇葩地生(我怎么又说“又”字呢)。
抗战以来这么多次战役,日军在进攻中一直都有很多漏洞,我们总是眼睁睁地没法利用;而我们一旦出现疏漏,鬼子就总是能一次又一次地一打一个准,双方的情报工作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啊。日军第十师团得知守军竟然犯下了这么一个低级到难以置信的错误后,那天夜里,第十师团以不顾伤亡的极疯狂攻势,攻破青山铺涩港防线,然后一支快部队狂冲二十多公里,连夜抢占柳林车站,把罗卓英的军队拦腰截断!
这下严重了,罗卓英急令刘和鼎回头和武胜关通道里的杨森部南北夹击柳林镇,同时让走宣化店的十五军团(就一个十三师)极走出大别山侧击涩港一带。只是,柳林地处大别山通道里,日军只要有一两个大队占据两侧山头,利用有利地型,刘和鼎和杨森部怕是把部队都打光也不可能夺回。
柳林没能夺回,日军却越打越多,第十师团主力源源不断冲进来,柳林之北的东双河白马庙震雷山相继失守,战斗到第十天,第十师团主力已经完全进入“信南盆地”,向南在柳林已塞住武胜关通道,向北则可以和其他两路鬼子会攻信阳了。从宣化店出来的方靖的十三师倒是收复了青山店涩港朱堂集,那不是他们有多厉害,而是因为第十师团的部队们过都过来了,那几个被甩在身后的边角小乡镇,筱冢义男并不想分兵占据。
同日,北路日军攻占长台关的淮河南岸,中路日军逼近信阳,信阳城处于日军三路包围之中。第十二日中午,孤军作战的胡宗南不得不后撤,信阳陷落。从二个师团日军合兵一处起进攻算起,仅守了十二天,与张自忠潢川之战一样的时间,比张自忠在潢川消灭的鬼子少了很多,当然自身伤亡也比张自忠少很多。
日军攻占信阳后,胡宗南所部七个师向西退守南阳。不过日军虽然占领了信阳,但武胜关这里还有罗卓英集团军顶在武阳关这里,加上孙连仲兵团守在小界岭通道上,中间的宣华店这里又有张自忠将军的五十九军,老蒋又加强给张自忠将军一个刘汝明的七十七军,一个冯治安的六十八军组成第三十三集团军。
这样看来,整个大别山西麓有罗卓英、张自忠、孙连仲三个集团军在,兵力也算雄厚,再加上大别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的四个师团一时半会还真攻不过来。可是好好的一场战役,打成这个样子,让亲自到武汉督战的老蒋气的吐血。
不过老蒋守卫武汉,还是抱着能守则守,真的守不住也不和日军硬拼的想法。在这段时间里,武汉的工厂、设备等等全部却在紧锣密鼓的向重庆搬迁。现在的老蒋己不会再向凇沪会战时那样,处处和日军硬拼硬干了,保存实力,以空间换时间的思想已经确立下来。
就在老蒋认为武汉形式还可以之时,日军的又一纪重拳,打的老蒋头昏眼花,那就是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在海军的掩护下,偷袭了广州,并一举占领了广州珠三角。中日开战以来,中国海军的羸弱,让中国根本没有了海防。
继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等海港城市陷落之后,广州己是中国最后一个对外的港口了。广州的失陷,意味着中国将失去所有海外的援助通道,中国就此变成了完全的内6之国。这个打击比丢失南京、徐州还要严重。
丢失了广州,粤汉铁路也就失去了意义,死守武汉就更加的没有必要,另外南昌等地也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其实丢失广州对王海涛来说也是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广州一失,美国的金属材料、英法等国的油料、化工原料以及德国的走私军火全部都被断掉了,现在王海涛只能希望龙州那里能有足够多的储备了。
攻打广州的日本第二十一军是由第十一师团,第十八师团和第一零四师团组成的,其中第十一师团和十八师团都是在南京战役后撤回日本本土整补的,而一零四师团则是刚在日本本士组建的。这三个师团,除了刚组建的一零四师团外,另二个师团都是王海涛的手下败将。
在得知日军攻占了广州市后,王海涛第一个想法就是带兵夺回广州市,把日军这三个师团全部赶下海,可是冷静下来后的王海涛知道,就算老蒋同意自己带兵去打广州,凭现在自已手上这些打了不少仗的部队,也不可能对付的了日军的三个师团,尤其是还要夺回广州市。
无奈下,王海涛只能给龙州的唐仁礼去电报,询问情况的同时,要唐仁礼密切注意日军动向,无论如何龙州不能丢,关键时候哪怕是抗命,王海涛也会带兵回援龙州县。完电报后,仍然不能放心的王海涛,果断的把唐龙仔和二七二旅派回了龙州县。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九江换防
武汉的大撤退其实从徐州失守后就己经开始了,近半年的时间内,武汉的工厂、机器设备、技术工人、学校、文物、百姓纷纷通过长江航道向重庆、云贵等地转移。虽然日军被阻击在了武汉外围,看情况短期内还攻打不到武汉来,但是几乎成为一座空城的武汉的确没有坚守下去的必要了。
尤其是在广州珠三角失守之后,粵汉铁路一中断,武汉更加失去了中转站的作用,因此在武汉用大量的士兵的生命来阻击日军就变得毫无意义。武汉已经撤成了一座空城,那老蒋下一步考虑的就是要保存实力了。想保存实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顶在前线的嫡系中央军给撤换下来。
王海涛的九十集团军,做为老蒋手上的一张王牌,自然也收到了换防的命令,顶替王海涛守卫九江地区的正是李品仙将军的第四兵团。王海涛在接到换防的命令后,又亲自去了一趟马当要塞。考虑到马当炮台上那二十门德制重炮,自己一离开可就撤不下来了,一但丢给小日本太可惜,因此王海涛去马当炮台用十门日制一零五榴弹炮把那二十门德制重炮给换了下来。
在把长山阵地、大雪山阵地和马当炮台全部移交给了李韫珩的第十六军之后,王海涛带着部队回到了九江市。一到九江市,与王海涛换防的第四兵团李品仙将军己经在指挥部中等着王海涛了。李品仙这次来是和王海涛商议部队换防之事的。
李品仙的第四兵团,手上有四个军另加一个独立旅,老蒋把他们派在这里,本来就是怕九十集团军万一顶不住,好让他们及时支援的。在李品仙的第四兵团里,主力是自己的八十四军和廖磊的四十八军,这二个军都是广西子弟兵,也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此外还有刘汝明的六十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