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猛虎军-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加困难。”

    王海涛的话让大家一片沉默,好一会苏祖馨才说道“军座,你的担心我们明白,可是明天来人一但挑明了来意,用政府和军政处的名义压下来,军座准备怎么应对?”王海涛也正是为此而头痛。现在还不是与国民政府对抗的时候,一顶破坏抗日的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担不起。但是就这么交出制药厂是王海涛从心里不愿意的。

    苏祖馨的话让大家又一次沉默了,现在九十军可是属于中央军,可以说老蒋对王海涛的九十军还是十分信任的。可是一但和政府硬抗,那造成的后果是谁也承担不起的。最后还是王海涛让大家先回去,明天由自己来应付重庆来的这些人。

    第二天早上,王鄂将军一行来到了王海涛这里,王海涛早有准备,把大家引到会客室后,让警卫去把苏祖馨和唐仁礼找来。人到齐,警卫送上茶水后退下。这时王鄂不再废话,单刀直入的对王海涛说道“王军长,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参观一下九十军的野战医院,有情报显示你们的医院中有一种名叫青霉素的特效消炎药,疗效非常好。我们也是为此而来。”

    王海涛平静的说道“青霉素这种特效消炎药,是我在美国时,结识了几位生物医学家,并从他们那用高价得到了此药的配方以及试验品。在我回国后,于龙州建起了药品研究所,努力了一年多,才试制出了样品,又在龙州医院临床试验了许久,这才开始生产出成品的。”

    随王鄂前来的还有二名医学界的专家,听王海涛这么一说,马上露出了兴趣,再三追问起配方和研制过程。王海涛的答复是这些属于机密,而本人对医学了解不多,无法回答。这二人对提出去药品研究所参观,并与研究人员交流一番,都被王海涛拒绝了。

    见王海涛态度坚决,王鄂说道“王军长,现在正是战争时期,医院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伤员因伤口感染和并症死去。这青霉素对他们,对国家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王军长也明白。我希望王军长以国家为重,为了那些受伤的将士们,把青霉素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交给国家。如果王军长有什么要求也只管提。”

    王鄂把话说明了,王海涛在犹豫了一下后说道“诸位,我是一名军人,讲话不习惯拐弯抹角,既然王将军把话说出来了,我也说一下我的想法。这种特效消炎药,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家都明白,按理说它应当交给国家政府来掌控。但是日本人的间谍无处不在,中国对日本来说很难有什么秘密可言。我担心的是今天我把青霉素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交了上去,很快就会落入日本人手中。凭着日本的国力,那么用不了几天,青霉素就会出现在日本人的军队中,那样这场仗就会更加难打了。”

    王海涛的话对于王鄂一行来说真是诛心之言,尤其是毛人凤等几名军统的人,更是脸色大变。不过太多的事实告诉他们,王海涛的话一针见血,谁也说不出辩论的话来。会议室中一下陷入了寂静之中。半天之后,王鄂将军才开口说道“那以王军长的意思?”

    王海涛答道“王将军,你看这样行不行,青霉素仍由我龙州制药厂负责生产,我可以用成本价大量的提供给政府,在龙州这个地方,日本的间谍还是渗透不进来的。我也有自信保证青霉素的安全。”王鄂将军想了一下,答道“王军长,这件事关系太大,我可做不了主,必须与上面汇报之后,由上面来定。”

    对于王鄂的态度,王海涛表示理解。一天后,由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亲自来的电报就送到了王海涛的手上,电报中同意青霉素仍由龙州制药厂生产,但是必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还要由军统派出一支特别行动队对龙州制药厂进行保护。

    这封电报的意思王海涛看出来了,这应该是蒋介石的想法。只要把制药厂抓住了,它在哪个地方并不重要。而王海涛的担心,蒋介石也不会不考虑,这电报应该是个二全的办法,对此王海涛也不再坚持,因为他并不想占着青霉素不放,只是不能让他流落到小日本手里。

    王海涛同意按电报去办之后,立刻下令把药物训究所搬到制药厂便于统一保护,扩大制药厂的规模,加大青霉素的产量,同时调动警卫旅的一个营保护制药厂。王鄂一行在巡视过龙州医院和制药厂之后,也携带着一批青霉素返回了重庆,只有毛人凤和军统的人留了下来,他要等到重庆军统局的特别队到达,安排好一切后才能离开。

    制药厂的事告一段落,军队的训练常进行,兵工厂那里75口径野战炮也达到了月产三十门的产量,正6续装备各部队。在这平静的日子里,王海涛接到了二个喜讯,一个是从德国传来的,王海涛提供的二种武器,德军都生产出了产品,并投入了实战中。

    一个装备有十门火箭炮的火箭炮营,几次齐射就摧毁了法国的一个装甲团,这样的战绩让德国元希特勒极为兴奋,亲自把这种火箭炮命名为暴风雪。并把大量的订单送到了克虏伯公司,小阿尔弗雷德总监也为此获得了圣骑士铁十字勋章。

    出于对王海涛的感谢,小阿尔弗雷德为王海涛提供了五十门最新的1o5口径自行榴弹炮,二十辆猎豹式坦克,十门暴风雪火箭炮,二百辆重型卡车还有二十辆重型装甲车。这批武器弹药已经装船,将于四十天后到达西贡港。

    另一个喜讯就是凤姑有喜了。这个消息对王海涛来说比任何消息都重要,在穿越到这个时空后,王海涛始终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在与日军激战时都仍然存在,但是得知凤姑有喜了,一种血脉传承的真实感一下就代替了那种不真实的感觉,让王海涛真的融入了这个时空中。

    王海涛有后的消息风一样的传遍了九十军,所有的人都在为王海涛高兴,唐老更是兴奋的坚决辞去了制药厂厂长的职务,一心在家看护着凤姑,等着外甥的出世。王海涛在兴奋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把九十军的工作抓的更紧了,必竟在这个时代,九十军就是自己的根本,离开了九十军,王海涛在中国将失去一切。

    在平静中度过了一年,日军在向西进攻不利的况下,终于把矛头指向了东南亚。此时德国也占领了法国,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王海涛的存在,德军在敦刻尔克这里围住了四十多万的英法联军后,动用了大量火炮和火箭炮对联军进行了覆盖性轰炸。结果是一大半的英法联军死亡,而有十几万的英法联军成为了俘虏。

    德军的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这让英国紧张万分。好在希特勒在占领了法国之后,把目光转向了苏联,这才让英国松了口气。这一年小日本和历史上一样偷袭了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并随后兵指东南亚,占领了越南。又继续向缅甸进军。

    美国在向日本宣战之后,为了拖住日本,好为恢复太平洋舰队争取时间,联合英国向中国政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其目的也是希望中国政府从正面牵制日本人。因为越南被日军占领,援助物资只能运到缅甸,再由滇缅公路和铁路运到云南。日军见中国政府可以从缅甸得到物资,立刻命令南方司令部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出兵缅甸。

    王海涛在得到了日军成功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就知道日军将出兵东南亚,迎来他们最后的疯狂。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德国提前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更快的占领了法国,英法联军也被重创,所以日本对东南亚的美、英、法殖民地也更无顾忌,同样提前动了对珍珠港的偷袭。

    这种情况下,中队的第一次远征缅甸也将要开始。历史上的中国远征军是打的很惨的一支部队,第一次入缅作战,三个军十余万军队,因各种原因,能撤回国内的不到一半,连戴安澜将军也牺牲在缅甸。如果蒋介石准备再次组建入缅远征军的话,王海涛希望自己的九十军能入缅作战,其码知道历史的自己决不会打的那么惨,牺牲那么多中人。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指缅甸

    有了出征缅甸的想法,王海涛就开始着手准备一切,利用靠近越南边界的有利地型,王海涛把手上的三个步兵师以旅为单位,分批的投入到了中越之间的原始森林中进行各种训练,每个旅分配了一个侦察营。侦察营的老兵是受过王海涛丛林生存、作战训练的,这次就由侦察营负责指导各旅的丛林生存、作战训练。

    王海涛又努力的把历史上的第一次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的原因,反复的回忆了一下,具体的记不太清了,但是联合作战时的英军不战而逃,扔弃中队决对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作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一味的坚持美式作战法,与总指挥杜聿明将军不能很好的达成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个时空里,因为日本和德国之间虽然关系不错,但并未结盟,因此美国也未曾对德宣战,而中国这里的德事顾问团虽说是撤回国去了,仍然留下了几名联络官在。史迪威将军也刚刚被任命为中国战区参谋长,还没有来到中国。

    王海涛对于政治并不感关趣,他关心的是中国什么时候会成立缅甸远征军,而自己的九十军又如何能加入缅甸远征军中。为此王海涛不惜把唐小山找来,让唐小派出多支侦察分队,一部分进入缅甸,注意日军和英军动象,一部分前往重庆,注意重庆方面的情况。

    在把部队派去丛林训练后没多久,史迪威将军和一个英国联络小组到达了重庆,史迪威将军正式走马上任,成立中国战区参谋长。组建一支精锐部队进入缅甸协助英军与日军作战的谈判也正式开始。侦察分队把这一情报及时的送回到了龙州的王海涛手上。

    王海涛得到消息,立刻给自己以前的老长官陈诚将军出了一封电报,向陈诚将军提出九十军愿意参加入缅作战,并且表明自己的九十军本是从广西的大山丛林中招来的人马,战士对群山和丛林极为熟悉。可以随时进入缅甸作战,而无需再加适应。

    王海涛的电报说服了陈诚将军,九十军休整己久,从各方面的情报来看,九十军的战斗力己出了国内任何一支部队,现在日军仍被阻在湖南以东,国内没有太大的战事,九十军正好可以参加入缅作战。心动了的陈诚立刻去面见蒋介石。

    蒋介石和史迪威将军以及英国人的谈判已经到了尾声,正要着手组建入缅远征军,见陈诚前来见自己,正中下怀。蒋介石让陈诚坐下后说道“修辞啊,你来的正好,我正想请你来谈一下入缅远征军组建之事。现在我们和英国人己经基本谈好了,英国人急于挽回在东南亚的局面,给的条件很好,我们也需要这条对外的通道来获得英、美的援助。入缅远征军的组建是一定的,对于派哪些部队入缅作战,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陈诚答道“校长,我也是为这件事来请示的,我收到了九十军军长王海涛的电报,王海涛请求派他的九十军进入缅甸作战,考虑到九十军本就是广西兵,对山地丛林很熟悉,而王海涛此人也从未让校长失望过,九十军的战斗力又是中数一数二的,卑职认为,可以派王海涛的九十军入缅作战。”

    陈诚说话的份量在老蒋的心中还是很重的,思考了一番后,蒋介石同意了王海涛和他的九十军编进入缅远征军序列,蒋介石又和陈证商议了半天别的部队后,初步定下入缅这征军由第五军、第六十六军、第九十军组成,司令长官由罗卓英上将担任。

    老蒋一但有了决定,下面执行起来自然是雷厉风行,不久一纸调令就送到了龙州县的王海涛手中,调令上征调九十军进入缅甸远征军序列,并规定九十军于一个月内全军到达云南大理、保山一线,等待出击命令。接受了命令的王海涛先让出去训练的部队立刻归队,并开始准备出征。

    先出的是黎远宏率领的九十三师,九十三师是最早进行丛林训练的部队,此时己经训练结束回到了龙州,九十三师将入驻保山。随同九十三师行动的还有侦察旅的一团,团长魏长兴在到达保山之后,将立刻派出侦察分队,对入缅的道路情况、英军情况、日军情况进行全面的侦察。

    九十三师出后,几天内,另三个师也全部做好了出征的准备。王海涛把龙州这里仍全盘交给了唐仁礼来负责。鉴于日军己经占领了越南,对广西地区虎视眈眈,龙州地区做为王海涛的老窝,更是日军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而九十军出征将会给日军带来进攻的机会,王海涛对此不得不防。

    王海涛在龙州留下了唐龙仔的二一一师,并让赵忠武也留了下来,和唐仁礼配合再扩招一个一万五千人的独立师。这样一来,龙州地区有两个师在,加上桂军的支援,自保应该没有问题。唐龙仔虽然有些不愿意留下,但是龙州县的安危根本不容忽视,再加上家人的安全问题,唐龙仔也只能带着二一一师留了下来。

    安排好龙州的事,王海涛就让二一零师出,二一零师是机械化师,对道路的要求很高,再加上入缅后,滇缅公路也不好走,这次王海涛把后勤处的工程兵团带上了,有了工程兵团的几十台施工机械,修起公路来事半功倍。在二一零师的身后是重炮旅和装甲旅,警卫旅负责护卫二这二个旅路上的安全。

    最后九十军的军部随九十师一同出。全军三个师,四个直属旅共计七万余人,一起向云南境内开进,一路上晓行夜宿,前后二十二天,王海涛的九十军全部到达指定位置。第五军和第六十六军也先后到达中缅边境,史迪威将军一行也到达了云南大理,王海涛也见到了这位会在中国抗战史上记下名字的史迪威将军。

    史迪威将军在中国多年,是个中国通,抗日战争爆之后,他带着情报组在中国战场上多次考察战况,对王海涛名下的九十军也是比较熟悉,只是未和王海涛见过面。史迪威将军一直认为九十军是中国战场上的一个奇迹的存在,在送往美国的战争情况报告中,也多次提到王海涛将军和九十军这支队伍。

    史迪威将军在报告中提出,如果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没有九十军这支部队的存在,那么中队会更加难以阻挡日本军队的进攻,战争进程将更加有利于日本军队,中国政府也将更为困难,也不可能消灭那么多的日本军队。所以史迪威将军对蒋介石能派出九十军参加入缅作战而感到十分高兴,也对在缅甸打败日军的进攻充满了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史迪威将军和王海涛的见面,气氛就十分融洽了。在互相交流了对日军作战上的一些战术思路,并且参观了九十军的部队之后,史迪威将军对王海涛更为欣赏,也对入缅作战有了更高的期望。在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全部到达中缅边境之后,中队的兵力己经达到了九个师,再加上独立单位,人数己经达到近十五万人。

    一九四一年四月初,比历史上提前了近一年时间,日军逼近了缅甸都仰光市,英军因为战事吃紧,急着要求远征军入缅参战。四月十五日,仰光危急,应英方请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官是罗卓英上将,史迪威将军任总参谋长,任命王海涛为副司令官。第一路军下辖第九十军、第五军、第六十六军,和司令部直属第三十六师,共十个师十六万人。

    四月二十五日,蒋石下令,入缅作战的第一路军由王海涛副司令统一指挥第九十军和第五军先期入缅,王海涛则受英缅军总司令赫顿将军指挥。王海涛当既下令,第九十三师做为全军先锋,先入缅,目标是仰光之后的同古,由他们接替同古的英缅军第一师进宁防守,并掩护其撤退。

    黎远宏接到命令立刻率领九十三师日夜兼程赶往同古,并在五月五日到达同古,修建防御工事。在九十三师出后的第三天,王海涛率其余部队经畹叮进入缅甸,又经腊戌向曼德勒前进。一路上九十军的工程团修路架桥,为保证后面重型武器顺利前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月初,新任缅甸军指挥官亚历山大上将在仰光并未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致使日军五月八日轻取仰光。在攻占仰光后,得知中国远征军己入缅参战,日本南方军迅制定出新的作战方针进一步掌握战机,以大胆果断之作战,迫使曼德勒方面之敌,特别是中队进行决战,并于短期内予以歼灭。

    为了顺利实现这一方针。日军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将第十八师团,第五十六师团,第三飞行集团一部以及所需之军直属部队增派到缅甸第十五军。这样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的手下就有第十八师团、第三十三帅团、第五十五师团和第五十六师团四个师团,加上十五军的直属部队,兵力达到了十万人以上。
………………………………

第四百章 同古之战

    五月十五日,日军占领仰光一周之后,第五十五师团继续向同古前进。而英军却在全面的向印度方向撤退。十七日,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的先头搜索部队,一个骑兵中队加上一个步兵中队,沿着仰光到同古的公路搜索前进时,在鄂克春现了中队的前出阵地。

    日军的搜索部队立刻召唤第一一二联队,在飞机的配合下攻击中队的这一阵地。中国远征军的缅甸之战,就从日军飞机对鄂克春阵地的轰炸开始了。守在同古前出的鄂克春阵地上的是九十三师的二七七旅五六八团,五六八团到了这里有了七天的准备时间,因此阵地修的相当不错。

    二七七旅也是防御战打了多年的部队,又有足够的时间,阵地修的层次分明,工事完备,各轻重机枪火力点分布合理,防炮洞,“之”字型战壕,钢丝网这些防御设施都修上了。日军的第五十五师团从未与中队交过手,自进攻东西亚以来,一直顺风顺水,骄狂无比。

    十几架飞机的轰炸,虽然地上硝烟弥漫、火光四起,但也仅是一些工事受到了损失,战士们都躲在防炮洞里,没受到什么伤亡。飞机飞走后,一一二联队架好的几门九二步兵炮和十余门迫击炮开始掩护性炮击。同时一个步兵中队也开始起进攻。

    五六八团一营守在第一道防线上,经历过日军飞机、重炮、联队炮饱和性轰炸的战士们,根本没把日军的这几门小炮当回事,顶着日军的炮火进入了阵地。一营长冯立三见日军只上来了一个三百多人的步兵中队,便传令下去,火力不用全上,只用二挺重机枪和三挺轻机枪就可以了。

    日军步兵前进到阵地前一百五十米外的铁丝网这里,只能放慢了脚步。铁丝网虽然被炸坏了不少,可必竟乱糟糟的还在那里,上面的尖刺扎进肉里一样会疼。日军这一慢下来,一营长抓住了机会,一声令下,几挺轻重机枪同时打响,交叉火力一下让铁丝网前的日军倒下了一片。

    日军的炮火马上转向了阵地上的机枪火力点,只是重机枪是放在地堡工事中的,粗树干为顶加上钢板和沙袋做成的地堡工事,日军的这种小炮是打不动的。而轻机枪则是用不断的转移阵地来防止日军的炮击。除了机枪,战士们手中也有不少冲锋机,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九十三师的老兵可是指哪打哪。

    等阵地上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也加入到射击的行列中时,日军的这个步兵中队损失了近一半兵力,只能撤了回去。日军的联队长气的乱蹦,立刻派上一个步兵大队再次起进攻。一营长这次火力全开,并且动用了重火力连的十二门八二迫击炮,对日军炮兵阵地进行了打击。

    日军毫无准备,一下子炮兵阵地被袭,火炮全部被毁。没有了炮火掩护,日军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进攻了,联队长只能让士兵们强行的冲锋。一天时间,日军的这个联队对一团阵地攻击了六次,除了留下好几百具尸体外,连第一道防线都没能攻破。

    在九十三师与日军交上火时,王海涛己经到了曼德勒并设立了第一路军前线指挥部。史迪威将军到达曼德勒后,分析了一下双方的兵力和现在的型式,提出了同古会战,要求王海涛把九十军的三个师全部投入同古战场,在顶住日军进攻后,寻找战机反攻仰光。

    王海涛知道在仰光这里很快日军就会集中四个师团,十几万兵力,加上飞机助战,实力决对不容小看。而英军一路败退到了仁安羌这里,虽然还有四万兵力,但根本指望不上。而自己身后第五军才到达腊戍,第六十六军更是仍在中缅边境上。

    九十军全军压到同古一线,后面的第五军万一没赶到曼德勒,日军分兵抢战了曼德勒后,就会把九十军合围在同古地区,就算九十军可以不惧日军的四个师团,但是这样硬拼的战斗,王海涛是不会打的。王海涛还是希望用九十三师多顶住日军一段时间,好让自己在曼德勒地区从容布置,然后在曼德勒进行一场有准备的会战,争取吃掉日军一至二个师团,那时仗就好打了,就完全占据了缅甸战场上的主动权。

    王海涛的意见让一直想着进攻的史迪威将军不以为然,双方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