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怯錾系氖鞘盗υ冻鏊堑亩涣闶ΑL坪杳饕豢慈站怀妨耍炊爰崾卣蟮兀邢禄常砩舷铝钍κ150口径重型榴弹炮营的三十门榴弹炮和四六一旅的五十四门野战炮都做好炮击准备。
在三十门150口径重型榴弹炮和五十四门75口径野战炮的轰击下,日军匆匆建起来的防御工事如同纸糊的一般,摧毁了日军防御阵地上的工事,唐鸿明一声令下,集中起来的三十多辆重型装甲车在轰鸣中带头向日军阵地发起了突击。它们身后是八七四、八七五二个步兵团五千多名官兵。
二一零师多到今人恐怖的火炮轰击,再加上带头突击的几十辆战车都让宫田兼治郎大佐惊的说不出话来,这时他才明自己下令坚牢阵地是犯了多大的一个错误。事己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宫田兼治郎大佐知道如果现在撤退,让支那人的战车撵在屁股后面打,自己这一个半联队只能是一场溃败,其损失将极为惨重。
因此宫田兼治郎大佐心一横,让河崎思郎大佐率领第一三七联队先撤,自己带着一零八联队拼死阻挡支那军队的进攻。河崎思郎大佐也知道壮士断腕是目前减少损失唯一的方法,叮嘱宫田兼治郎大佐多加保重后,率领第一三七联队先撤了。
战斗根本没有什么悬念,四六一旅以摧枯拉朽之势,只用了大半个小时就彻底解决了宫田兼治郎大佐的这半个联队,宫田兼治郎大佐本人也战死在阵地上。而第一三七联队在撤退时,又遇上了装甲团的截杀,在付出了近千人的代价后,才得以脱身。
经此一战,日军第一零四师团近乎全灭,四个步兵联队只有一六一联队和一三七联队各剩半个联队,第一零八联队全灭,第一七零联队所剩无几,炮兵第一零四联队、骑兵第一零四联队都被消灭在凤凰镇随近。师团长三宅俊雄中将知道结果后,一口老血喷的老高,昏迷了过去。不久就被押回本土上了军事法庭。
王海涛这里在凤凰镇休整了二天后,精力恢复了大半,在二一零师的保护下全体撤向梧州,这次随二一零师前来的警卫团一直都跟在王海涛身边,寸步不离。队伍进入了广西境內,唐鸿明等人才松了一口气。部队在梧州又休整了几天,汇合五四二团,带上所有的物资转向龙州而去。
在梧州休整时,王海涛和唐鸿明分别清点了一下人数,跟随王海涛行动的二个连,侦察连牺牲二十六人,重伤至残十二人,轻伤四十六人,警卫连牺牲四十七人,重伤至残二十一人,轻伤一百零四人。这里的轻伤没有算上还有战斗力的战士,否则二个连就找不出多少完好的人来。
而二一零师也牺牲二百六十九人,受伤六百多人,九辆重型装甲车,十一辆轻型装甲车被击毁。面对这些数字,王海涛也是自责不己,如果早知如此,自己宁愿不要广州城里军火仓库的那些军火,必竟是几百条人命,都因为自己一个莽撞的决定而葬送了。
而唐鸿明他们,包括唐山豹在内都不这么看,这次广州之行,虽说牺牲了几百名战士,还有更多的人负伤,但是刼了日军军火库,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而且还几乎全歼了日军第一零四师团,实在是一场大胜利,这次对日军的打击,让日军只能龟缩在广州城附近,重重打击了日军在广东的力量,付出的代价绝对值的。
不过这次王海涛以一军之长以身犯险,是绝不可取的,如果王海涛有什么闪失,那一切都不值了,而失去了王海涛的九十军后会怎样,谁也不好说。因此回到龙州后,王海涛经历了无数的责备和劝说,直到他做出了无数次保证之后,大家这才放过了他。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故人来访
这次王海涛广州之行,经历了危险,受到了损失,但收获也同样巨大。单是从德国货轮上就得到了最需要的一批重武器,尤其是意外得到的那五十门37毫米口径双联高射炮,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王海涛让兵工厂把这五十门高射炮加装在重型卡车上,变成自行高射炮,又把重型卡车加装了一层防弹钢板,直接交给了二一零师用来加强防空。
二十辆重型装甲车也交给二一零师,补充广州之战中他们损失掉的装甲车。二十辆猎豹式坦克交给装甲旅,从装甲旅中换下二十辆轻型坦克补充给二一一师。唐龙仔自这批武器到了龙州,就盯上了那五十门105口径自行榴弹炮,但王海涛一直没松口。
二一一师的师属炮兵团,比起另几个师来应该是较差的一个团,只有二十四门85毫米口径加农炮和二十四门仿德制75口径野战炮。另外每个团也同样有一个野战炮营。这样的火力配备比日军一个师团的炮火都要强的多,只是不如另几个师而己。
唐龙仔见怎么说王海涛都不点头,只好找到姐姐凤姑,最后连凤姑都帮唐龙仔说起了好话,王海涛才总算答应用这五十门自行榴弹炮换下二一一师炮团的几十门火炮。见王海涛答应了,唐龙仔兴奋的一蹦多高,忙让手下炮团把这些新式火炮接回师里,又去找唐鸿明,请唐鸿明派炮兵去二一一师训练自己的炮兵操做这些新式火炮。
二一一师换下来的这四十八门火炮,连同从广州日军仓库里得来的三十门日制九六式150口径重榴弹炮,王海涛全部交给了补充师。同时交给补充师的还有得到的大批日式军火。这下补充师就成了全日式装备师。这样补充师虽然武器装备在九十军中是最差的,可比起日军乙种师团来并不差,炮火甚至比日军甲种常设师团还要强。
忙完了武器分配的事,王海涛又去了兵工厂,因为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暂时还无法解决,王海涛让罗尔夫厂长先停止武器的生产。把所有的原材料都用来生产子弹和炮弹。这次带回来的工业原料也足够火药分厂用上一阵子的了。
有了武器,补充师也扩招完毕,投入到正规训练中,同时另几个师也在积极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次远征做战,几支部队都有不少的东西要总结。对大家这种积极的态度,王海涛是乐于见到并感到很欣慰的,一支部队无论打了胜仗还是吃了败仗,只要善于总结,并加以改进,就能成长为一支无敌之师。
部队忙了起来,王海涛却难得的清闲了起来,每天去下面部队转一转,看看训练情况,必要的话就亲自上一堂示范课。这天王海涛正在二一一师看他们炮团,对新式自行榴弹炮的训练情况,有警卫前来报告,后勤处唐处长的电话打到了二一一师师部,要找王海涛。
王海涛来到二一一师师部后,唐仁礼还在电话那头等着,听到王海涛的声音后说道:“军座,有一位您的老熟人要见您,我己把他安排到了广福楼的雅座,军座您看什么时候前去为好?”
唐仁礼的电话让王海涛愣住了,一直以来唐仁礼办事都极有分寸,今天他这么安排定有他的道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人要见自己。在二一一师师部里,王海涛不好多问,看了下手表己是上午十点钟了,便说道:“你先接待一下,我一个小时后到。”
挂了电话,王海涛不动声色的又在二一一师转了一圈,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叫唐山豹带上二名警卫,随自己开车直奔广福楼。
到了广福楼大门口,王海涛一下车,就看见门口站了几名警卫,几人见副王海涛齐齐举手敬礼。带队的上前一步说道:“军座,唐处长在三楼雅座等您。”王海涛点点头,带着唐山豹大步走进店里,然后直奔三楼。在三楼的楼梯口又有二名警卫,唐仁礼弄出这么大阵仗,王海涛倒是更加好奇要见己的是哪位大人物了。
把随自己来的二名警卫也留在了楼梯口,王海涛和唐山豹向雅座走去。来到雅座门口,唐山豹一掀门帘,王海涛闪身走了进去。雅座里唐仁礼正陪着一名身穿长衫的男子在说话,那名男子背对着大门,王海涛一下也没认出是谁。唐仁礼见王海涛进来了,起身迎道:“军座,您来了。”那人也站了起来转过身来。
王海涛一看就愣住了,来人正是自己前世的爷爷王为宽。王为宽站在那里,一脸笑容的看着王海涛,见王海涛愣在那里,笑着问道:“怎么二年没见,海涛老弟认不识我了?”
王海涛这才回过神来,一声“爷爷”到嘴边又吞了口去,改口喊道:“老王,怎么会是你啊?也不先带个信,我好去接你啊!”王为宽笑容更盛了,说道:“海涛老弟现在可是上将军长了,可比我的官大多了,我哪敢让你来接我啊!”
王海涛也笑着说道:“老王,你这可是在骂我了,虽然我和你们新四军分开二年多了,可我始终没敢忘了你们这些兄弟们,现在叶军长、项政委、张参谋长、还有陈司令员、粟副司令员他们都还好吗?你们新四军发展的怎么样了?”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直到现在历史上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还没有发生,不过老蒋对付新四军的心思一直都在。王海涛也通过情报网得知皖南那边,几支国民党的部队和新四军之间小磨擦就没断过。王海涛一连串的问话让王为宽都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一个了,还是唐仁礼说道:“军座,先坐下慢慢说。”王海涛和王为宽他们四人这才围坐在了饭桌前。
王为宽细说了这二年来新四军的情况,之前因为有了王海涛的关照,新四军不但在武器装备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占领的地盘也扩大了许多,在和高敬亭司令员的第四支队合兵一处后,人数更是达到了近二万人。
王海涛在皖南打的小日本闻风丧胆,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向皖南山区派兵。新四军的对手也就变成了周边的几支国民党部队。好在新四军队伍壮大了,武器装备也不差,地盘更是不小,几支国民党部队也只敢玩点小花样,并不敢正面和新四军冲突。总的来说这二年,皖南那边还是比较平静。
中央对新四军的人员做了一些调整,项英政委调到山东军区去了,政委由陈毅接任,第一支队司令员由栗裕担任,又重建了新的第五支队,现在王为宽就是第五支队司令员。王海涛一边听王为宽在讲,一边不住的点头,他是为新四军能在二年内发展起来而真心的感到高兴。不觉中一个小时过去了,酒楼的老板亲自把酒菜送了上来。
大家边吃边谈,气氛佷好,桌上王海涛他们轮着向王为宽敬酒。酒足饭饱,伴计撤下碗碟,又送上茶水,这时王海涛才问起王为宽的来意。
王为宽答道:“不瞒海涛老弟,哥哥我这次可是求上门来的啊!”王海涛心道:“爷爷你都亲自上门了,什么事我这个孙子也得应下啊!”不过嘴上还是说道:“老王,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帮得上的,决没二话!”
王为宽犹豫了一下,王海涛反而急了,问道:“是缺武器弹药了吗?我马上给你准备!”王海涛有些反常的表现,让唐仁礼都吃了一惊。王为宽答道:“海涛老弟,武器弹药我们倒是不缺,有你在句容的兵工厂可以补充给我们一些。既然海涛老弟这么真心想帮我们,我就直说了,我这次是为青霉素而来的!”
王海涛一听为青霉素而来,想都未想就一口应道:“行啊,你要多少?”王海涛的反应让唐仁礼和王为宽都愣住了,好一会唐仁礼才反应过来,急忙凑到王海涛耳边小声说道:“军座,三思啊!这青霉素可是都由军统局的人监管着,连军里需要都不多给,有难度啊!”
王为宽更是没想到王海涛会一口答应下来,反问自己要多少,这下弄的自都不好回答了,在来之前自己就知道这青霉素军统管的极严,市面上有一点那都是要用黄金来换的,要不是中央极为需要,自己根本就不会跑这一趟。来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的。
王海涛听了唐仁礼的话,眉头一皱,说道:“新四军就不是中**队啦?**的部队就不抗日啦?都是中**队,都是为了抗日,为什么青霉素就不能给他们?”唐仁礼一听急了,说道:“军座,小声点,这让人听了去,一顶通共的帽子压下来,就麻烦了!”
王海涛一听火更大,骂道:“我怕个屁!我一不吃他老蒋的,二不要他老蒋的,青霉素还是我造出来的,他老蒋能把我忘样?撤了我这个上将军长?没军长的帽子,我就不带兵打小日本了?”唐仁礼一听心道:“这军座今天有点不对劲,得,我还是不开口为好。”
这时王为宽开口了,“海涛老弟,我也知道这事很难办,军统局那边对这个看的极为严格,听说老蒋给戴局长下了死命令,青霉素要是流到日本手里,他戴局长这个位子就坐不下去了。所以军统局都瞪大了眼看着呢!我也是没别的办法才找到海涛老弟的。”
王海涛这时也冷静下来了,说道:“这样吧,老王你先在我家里住下,我去探探路,看看用什么方法能多搞到一些青霉素,反正不会让你空手回去的。”王为宽心中一喜,当时就答应了下来。几个人出了酒楼后,王海涛安排唐山豹送王为宽去王宅,自己和唐仁礼一同向军部而去。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授人于渔
在去军部的路上,王海涛问起唐仁礼青霉素的库存情况,唐仁礼答道:“军座,我们后勤处的青要素库存只有一千支,还要供应野战医院的使用,只能勉强够用。”王海涛愣了一下说道:“怎么这么少?一千支够干什么的?”唐仁礼谷道:“就这一千只,还是从远征作战调拨的药品中节省下来的,否则能有五百支就不错了。”
王海涛又问道:“那制药厂那边产量如何?”唐仁礼答道:”据说产量增加了不少,不过军统局接管了制药厂后,我们的联系就少了,情况也不是十分清楚。“王海涛又愣了一下问道:“制药厂什么时候被军统局接管了?我们派去的警卫营呢?还有厂长不是我们任命的吗?怎么会听军统局的?”
唐仁礼苦笑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军座啊,你带部队远征缅甸,前脚走,后脚军统局的人就拿着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来找我,由何应钦部长亲自签发的命令,要制药厂由军统局全面接管,我们难道抗命吗?所以警卫营撤回来了。厂长和厂里工人人家倒是留用了,但是听说待遇差多了,还不许离开。”
王海涛一听不由心头火起,板着脸问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跟我说?”唐仁礼看着王海涛气愤的面容,有点委屈的说道:“军座,你一回到龙州没二天就去了广州,广州回来又负了伤,苏参谋长他们吩咐先不告诉你,以免得你生气。”
王海涛明白苏祖馨他们也是为自己着想,没法责怪他们,他气的是老蒋跟自己玩起了斧底抽薪的把戏,趁自己不在家,就把制药厂给占了。按说现在这种战争时期,青霉素这种有战略意义的药品是应该掌握在国家手中,老蒋以政府的名义接管制药厂,也无可厚非,但不跟自己打个招呼,还在背后这样做,就不对头了。
回到指挥部,王海涛想通过龙州医院调一些青霉素过来,便一个电话打给了龙州医院的弗兰克院长。接到王海涛的电话,弗兰克院长很热情,双方寒喧了一番后,王海涛说起了调用青霉素的事。弗兰克院长在电话里就抱怨开了:“王将军,我们龙州医院一个月才能拨给三百支青霉素,连自己都不够用,哪还有多余的给您,为这事我还想找您去和上面说说,看看每个月能不能多拨给我们一些呢!“
听说这么大的龙州医院一个月也就才三百支,王海涛心再也无法忍耐了。他喊来唐山豹,让警卫旅集合一个团,就要亲自带队,去把制药厂重新给占下来。警卫二团刚奉命集合,苏祖馨和唐仁礼、唐仁信就闻讯赶来了,苏祖馨进门就喊道:“军座,你先别急着行动,要三思啊!”
王海涛说道:“三思什么?制药厂本来就是我的,老蒋不声不响的说占就给占去了,我今天就要把它拿回来。”苏祖馨拦在王海涛面前说道:“军座,老蒋这事做的的确不厚道,但青霉素是你亲自交上去的,他们做的也没错。你今天拿回制药厂容易,但老蒋以政府的名义兴师问罪,军座难道想和老蒋兵戎相见吗?”
苏祖馨的话一下击中了王海涛的要害,现在和老蒋闹翻,得利的只能是小日本,这可是王海涛决不想看到的。王海涛沉默了下来,半天后才问道:“老苏,那你说该怎么办?”苏祖馨答道:“这样,第一你以九十军军长的名义向重庆方面要求调拨药品,第二发电给军统局戴局长,以私人名义请戴局长在老蒋面前为你说说好话,你和戴局长不是还有点交情的吗。”
王海涛一听,如果不想和老蒋闹翻,也只有如此,但自己答应爷爷的事该怎么办呢?真是太棘手了。看样只有先等一等,看重庆那边怎么回话以后,再决定该怎么办了。想到这王海涛立刻起草了二封电文,喊来机要员,让其马上发出去。
第二天重庆的回电到了,经老蒋特批,给九十军调拨五百只青要素,另外龙州医院的月供数量不能增加,理由是现在制药厂产量太低,各大医院都急需此药,尤其是在前线的野战医院更是有众多伤员在等着此药救命。现在重庆那边己经在筹备制药厂了,等产量提高,后才能考虑增加龙州医院的月供数量。
这个理由是王海涛无法反对的,战争时期,自然一切以为战争服务为主,前线的伤病员然是最需要这此药品的人。只是就算自己把这五百支青霉素都交给爷爷又能起多大作用昵?他又怎么穿越无数关卡,带着药品回皖南去呢?这些都是问题。
王海涛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办公室,想了一个上午,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青霉素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写出来,交给爷爷带走。正所谓: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让**自己去办个制药厂,不是问题就都解决了吗?他想到了就去做,趴在办公桌上把所有关于青霉素的制做方法都写了出来。
王海涛根本就没去想,纸包不住火,这事要是让老蒋知道了,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考虑到**经费有限,王海涛又拿出一千条“大黄鱼”(十两重四个九的金条)来,准备一齐给爷爷,当做办厂的资金。做完这些,王海涛又让唐仁礼拿着重庆的批文,去制药厂把五百支青霉素提回来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晚上回到家,见到王为宽后,王海涛一脸惭愧的把老蒋控死了青霉素流出,自己亲自发电去要,才批给五百支的亊都和王为宽说了。王为宽倒是没有丝亳的不满,在他看来王海涛己经尽力了,有五百支总比没有强。可当王海涛拿出那叠写着青霉素配方及工艺流程的纸出来,并让王为宽转告中央领导,自己办制药厂时,王为宽一下惊呆了。
他当然知道这叠纸的价值有多大,如果中央真的办起了这个制药厂,那将挽救多少战士的生命!接过王海涛递过来的这叠纸,王为宽的双手都有些颤抖。王为宽一脸正色的说道:“王将军,我以一名中国**员的党性向你保证,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青霉素的配方和工艺,并保证决不泄露一点出去。请相信我们**人说的到做的到!”
王海涛微笑着说道:“老王,我们认识也不是一天二天了,你**人的为人处事我信的过!我还为你准备了一千条“大黄鱼”你走的时刻一起带走。”王海涛见王为宽想拒绝,不等他开口就接着说道:“别拒绝,我知道你们**那边并不宽裕,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这是给你们**的,不是给你的,你只要转交就行了。对了五百支青霉素体积不小,你能带走吗?”
王海涛这么一说,王为宽就无法拒绝了,只能说道:“好吧,那我就代表党中央收下王将军的这份心意,并表示由衷的感谢,至于运送的事,只要王将军把它送出龙州城,我们自有办法运走。”王海涛点了点头,说道:“那事不宜迟,今晚我为老王饯行,明日一早我送你离开。
第二天一早,王海涛让警卫一团一营把五百支青霉素包装好,装上卡车,又让唐仁礼准备了一个警卫连的武器弹药,一并装车。然后亲自带着一营,开上混有药品和武器弹药的卡车队,一起出了龙州城,住百色方向开去。出城后又走了二十公里,进入山区后,王海涛看见由唐山豹先送出城的王为宽等在路边,这才让车队停下。
王海涛对王为宽问道:“老王,接应你的人来了没有?”王为宽点了点头,转身对山上吹了一声口哨,只见从山上冒出了许多身影。一名槐梧的汉子腰上别着一把驳壳枪,走到了王为宽身边,冲王为宽点了点头,然后警惕的盯着王海涛。
王海涛不以为意的微笑着冲这个汉子点了点头,对王为宽说道:“老王,你的人来了,我就把东西交给你了,除了五百支青霉素以外,我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个警卫连的装器装备,请你一并转交给你们的**,就说是我王海涛的一点心意,请他组建一个警卫连,保护好自己。还有就是这一千条金条也请一并转交。”
说完王海涛一挥手,警卫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