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文宣忙答道:“王军长客气了,我来之前己听闻日军正在进攻贵军,自然是战事重要,我怎会因此而责怪呢?只是不知前线战事如何?”王海涛笑了笑说道:“小日本不过五万余人,我九十军自是不惧,前不久我己重创日军第四十八师团,歼敌六千余人。现我正布局,准备再次重创日军,王司长若是能在龙州城多待几日,当能听到好消息。”
王海涛的话王文宣将信将疑,但是另一桌上的几名记者都来了兴趣,一位女子站了起来说道:“王军长,我是《中央日报》社记者,我叫李丽,请问王军长你所说的是真的吗?九十军真的重创了日军第四十八师团,并歼敌六千余人吗?”
王海涛看了一眼这名叫李丽的女记者,笑着说道:“我王海涛还从没虑报过战绩,你既然是记者,就可以下去釆访调查一下吗。”见她还想再问就又接着说道:“不过,今天是给王司长和诸位接风洗尘的酒宴,可不是新闻发布会噢,李记者先吃好、喝好、休息好,后面有的是提问的机会。”
王海涛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李丽也不好意思的坐了下去。于是酒桌上话题一转,大家聊起了风花雪月。一顿酒宴喝到很晚,王海涛也和来人把酒言欢。酒宴上气氛很好,一顿酒宴让大家熟悉了不少。酒宴之后,王海涛让手下把王文宣一行送到了包下来的住处,并安排好了警卫,这才告辞离开。
直到第三天,王文宣才和王海涛商议了一下授勋之事,王海涛也根据王文宣的要求做出了安排。本来苏祖馨、唐仁信以及唐龙仔、唐亦宽他们都要到场接受勋章的,可因为战事的原因他们都走不开。而王文宣似乎也有些担心日军的进攻会波及到龙州城,并不想多待,也就准备简单的举行个仪式就完了,但几名记者却不甘心这样,非要多等等,想等到王海涛所说的重创日军的消息。
王文宣有些不情愿,但是又好像不敢对这些记者太强硬,这倒是引起了王海涛的好奇,派人一调查才知道,这些记者都有些背景,尤其是那个叫李丽的女记者,他的姨父就是军政部政务次长钱大钧。显然王文宣不敢得罪钱大钧,因此对这个李丽也是忍让几分。
在李丽等记者的坚持下,授勋仪式定在了半个月之后,因为王海涛承诺十左、右就会有好消息传来。一时间重庆来人没了事做,而这些记者们却每天在龙州城里乱转,寻找着一切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素材。二天后的上午,王海涛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门口警卫进来报告,说门外有一名叫李丽的女记者要求见王海涛。
王海涛愣了一下,还是请李丽进了办公室。今天李丽用心打扮了一下自己,娇好的容貌,配上修长的身材,还有一身素雅的服装,让王海涛不由的眼前一亮。李丽见到王海涛后,微笑着说道:“王军长,您好!很冒昧打挠了您办公,我今天来是想约您做一个专访,不知道王军长能否在百忙中抽出点空,接受我的专访?”
王海涛笑了一下,答道:“既然李小姐对我这么有兴趣,我怎好拒绝呢?”说着王海涛看了一下手表,然后接着说道:“上午我倒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我可以给你二个小时的时间,李小姐请那边坐。”李丽兴奋的说道:“太好了,我对王军长的事绩早有耳闻,一直就想采访您,可惜一直没机会,今天终于有机会釆访您了。”
………………………………
第五百三十九章 计划开始
王海涛请李丽在办公室会客的沙发上坐下,又让警卫送来茶水,然后对李丽说道:“李小姐想知道什么就请问吧,不过有些不能回答的问题就恕我无可奉告了。”李丽拿出了钢笔和记录本后,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王将军,大家都知道您自参加抗战以来,率领着麾下虎贲之师,多次取得了对日作战的大捷,请问王军长,您是如何建立起这样一支虎贲之师的?”
李丽的问话让王海涛一下陷入了回忆之中,好一会后王海涛才答道:“李小姐这个问题,提的有点大,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可是说来话长了。”说完王海涛看着李丽一脸好奇的表情,只能从海外回国后,无意中救了凤姑,上了恶虎山开始说起,一直说到这次长沙会战。
这里面自然有避开不说的,还有一笔代过的,就这样也一口气说了二个多小时。李丽静静的听着,不断的在记录本上做着记录,有时还会插上一个问题。直到王海涛讲完,李丽才停下了手中的钢笔,然后说道:“王军长的经历可以写一本传奇小说了,不知王军长能否让我把您的传奇经历公开出来呢?”
王海涛笑了一下说道:“这些都是真的,我也不怕你写出去,不过你可不能写的太夸张了。”李丽笑着答应下来,又用相机给王海涛拍了几张照片。当李丽向王海涛告辞时,王海涛才发现己是中午了,便留李丽在食堂吃个便饭,李丽犹豫了一下,留了下来。
下午李丽把自己关在了住处,开始整理起记录的材料,随着材料的整理,王海涛的型像竟然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她的脑海中。李丽是个很有个性的女人,有个很不错的家庭,哥哥在中央军中任职,己是中校军衔。做为家中*,自是父母亲人都非常疼爱她。
今年己是二十四岁的李丽,也谈了二次恋爱,可是因为个性太强,又看不上那些纨绔子弟,二次恋爱都没多久就失败了。李丽的父母也急着劝她,不过李丽一心相找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事就这么拖了下来。而只是对王海涛的一次专访,李丽竟然发现这位王海涛军长己经进入了自己的心里。
之后的二天,李丽每天都找借口去见王海涛,而王海涛每次都很客气的接待着李丽。当第三天李丽又上门去找王海涛时,发现王海涛正做着出行的准备。原来崇左那边唐仁信给王海涛来电,说部队已经全部就位,可以马上开始对日军第十六师团的作战计划,王海涛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崇左市。
李丽得知王海涛要去崇左市亲自指挥战斗后,非要和王海涛一同前去,开始王海涛怎么也不同意,但在李丽说如果王海涛不同意她去,她就联合另外几名记者自己去后,王海涛考虑再三,同意了带上李丽一同前去崇左市。这下李丽高兴坏了,她让王海涛等她一会,便匆匆赶回住地,准备了一下就又往王海涛处赶去。
李丽匆匆忙忙的刚从住处出来,就遇上几名同事回来,当这些同事听说李丽要去崇左市,进行战地釆访时,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李丽带上他们一起去。李丽拗不过他们,只好带着他们一同来到了王海涛这。王海涛一看来了好几个记者,一下头都大了,在劝说无效后,只能让唐山豹派一个警卫排负责这些记者的安全。
王海涛派人向王文宣司长他们通报了一下,后带着一个警卫营驱车赶副了崇左市。唐仁信和苏祖馨他们得到消息,己经在指挥部等着王海涛的到来。王海涛光安排好了那些记者,然后赶到指挥部,一见引唐仁信他们,没有废话,直接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唐仁信不慌不忙的把情况向王海涛一、一说明后,王海涛对现在的情况己经全部了然于胸。按作战计划的布署,九十师己在屋背山和山下公路上建好了防御工事,二一零师的四个团也在沿着那桐山至屋背山一线的八公里山路上埋伏,现在就等着下令给二一一师的四六二旅,让其放弃江州镇,撤至那桐山,把日军放进囗袋里来。
王海涛听着唐仁信的报告,看着沙盘。在唐仁信报告完后,王海涛对唐仁信说道:“仁信,你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我来只是观察情况的,仍然由你来下达作战命令!”唐仁信愣了一下后才立正回答道:“是,军座!”接着唐仁信对身边的机要员说道:“给四六二旅去电,命令他们放弃江州镇,撤至那桐山布防。”
机要员应道:“是,长官!”转身而去,唐仁信和苏祖馨对看了一眼,知道作战计划将随着这道命令的下达而正式开始,不由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兴奋。命令传达到江州镇的四六二旅旅长李长武手中时,李长武还在做着固守江州镇的准备。
六天前,八七九团的一营在固守了第二道防线三天后撤了回来,日军动作也不慢,马上占领了第二道阵地,并向第三道阵地发起了进攻。第三道阵地是由助守的八七七团三营负责防守,韦煌给营长钟旅的命令是坚守阵地二天二夜。
守军换上了八七七团三营,进攻的日军也换人了。六天前,小田一郎无奈之下,集合起第二十步兵联队能战斗的士兵,对着第二道阵地又进攻了多次,虽然有重炮和飞机助战,仍然是无法攻下第二道阵地。就在小田一郎己经快要绝望的时候,八七九团一营放弃了阵地。
这让小田一郎绝处逢生,他在匆匆的占领了第二道防线后,马上去求见师团长牧野四郎中将。牧野四郎中将听小田一郎报告第二十步兵联队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拿下了支那人的第二道防线时,虽然对小田一郎把第二十步兵联队几乎拼光很是不满,但第二十步兵联队必竞取得了战绩,也就不好过多的责备小田一郎。
当牧野四郎中将让第三十三步兵联队顶替了损失惨重的第二十步兵联队之后,小田一郎才长出了一口气。第三十三步联队在联队长铃木辰之助大佐的率领下顶上去之后,铃木辰之助大佐才明白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对手。有重炮和飞机的助攻,还有野战炮联队的协助,自己发起的进攻,硬是被阵地上的守军一次次的打退了回来。
苦战二天,第三十三步兵联队也付出了千余人伤亡的代价,这才在守军撤退后,攻占第三道防线。第四道防线,也是江州镇外最后一道防线,它依托着江州镇的城墙,有城墙上重武器的火力支持,是城外几道工事中,最难攻打的一道防线。
第三十三联队在第四道防线上攻打了二天,重炮和飞机一遍又一遍的蹂躏着阵地上的工事和掩体,甚至连江州镇的城墙都炸塌了一段,但仍然没能攻占这道防线,更不说去攻占江州镇了。第三十三联队几天的攻击战打下来,也伤亡过半,部队的士气也很低落,面对这样的情况,联队长铃木辰之助大佐也是一脸的无奈。
现在的江州镇中可用兵也不多了,李长武手上只有一个增援来的八八一做为预备队没有接敌,别的三个团都己经用上了。八七八团己经派到了那桐山上,八七九团在江州镇外围和日军拚杀了十余天,伤亡过半。八七七团一营和三营都顶在了江州镇的城墙上防守。
如果指挥部撤退的命令不下达,李长武就准备动用八八一团了,现在指挥部撤退的命令传达了下来,李长武也松了口气。李长武马上下令八七九团坚守到夜里十二点,然后撤出阵地,向那桐山方向转移。自己则先派出八八一团的一个营,把所有伤员护送回崇左市,同时无法携带上山的火炮也全部送回去。
伤员送走后,李长武就命令八八一团剩下的部队掩护旅部向那桐山转移,而他自己却带着一个警卫连坚持等外面的部队都撤下来后一同转移。一直到夜里,先是八七九团从阵地上撤了下来,然后守卫城墙的八七七团也撤了下来,这时李长武才带着部队向那桐山转移。
日军第二天一早才发现对面守军阵地上己是空无一人,而且整个江州镇内也是人去楼空。铃木辰之助大佐急忙把这个情况上报到了师团长牧野四郎中将那里,很快本间雅晴司令官也得到了报告。虽然本间雅晴司令官想不通支那军队为何会突处撤退,但他还是下令进占江州镇,并把临时司令部设在了镇子里。
日军休整了一天,本间雅晴中将又派出了许多侦察部队,向祟左市方向进行侦察。晚上侦察部队回来报告,崇左市城外五公里的屋背山发现支那军队设下的防御阵地,但从江州镇直到屋背山这段道路上并未发现支那军队。侦察部队的报告,让本间雅晴中将认为支那军队会在崇左市城下与自已决战。
………………………………
第五百四十章 进入口袋
本间雅晴中将根据侦察部队的报告,认为支那部队会在崇左城外与自己决战,便在江州镇这里用了点时间来休整队伍。现在本间雅晴中将手上,台湾旅团还有一个半联队兵力,第十六师团也有一个半联队,加上第十六师团的野战炮联队,二个战车大队,一个独立野战重炮联队,可用之兵力约为二万六千人。
为了保证兵力充足,本间雅晴中将又把第十六师团的骑兵大队和工兵联队中有战斗力的士兵编入战斗部队,这样一共凑齐了三万人马,这才满意的让手下快快去准备向祟左市前进。行动之前,本间雅晴中将又把第十六师团的师团长牧野四郎中将请到了司令部。
第十六师团的编制里,有一支“防疫给水”大队,这个大队实际上是一支毒气部队和细菌生化部队。本间雅晴中将请牧野四郎中将过来,就是让牧野四郎中将在必要时,动用这支“防疫绐水”部队。因为王海涛的存在,历史上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毒气弹的现像并不多,这也是日方知道王海涛的手中有缴获的大量毒气弹,怕王海涛釆取报复性的攻击。第十四军是进攻东南亚的部队,第十六师团中才会有“防疫给水”部队这样的编制存在。
日军在准备完毕后,终于开始向崇左市前进了,本间雅晴中将和司令部并未动身,江州镇里留下了一个大队的宪兵还有第十六师团的辎重兵联队。向崇左市前进的部队由牧野四郎中将负责指挥,前锋仍然是台湾混成旅团。台湾混成旅团的旅团长石本贞直少将虽然有些不痛快,但军令己下,不痛快也要执行。
日军一离开江州镇,侦察旅的侦察部队就己发现日军动向,一封封情报很快送到了祟左市的指挥部里,接到报告的唐仁信对王海涛说道:“报告军座,小日本终于出动了。根据侦察部队的情报,日军这次出动了三万余人,并且战车部队和重炮部队都离开了江州镇。”
王海涛笑着说道:“这些兵力差不多是本间雅晴能拿出来的全部兵力了吧,要是吃掉了这三万人,本间雅晴这个司令官可就成了光杆司令了。”大家笑了一会后,王海涛说道:“让唐小山侦察清楚江州镇日军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再夺回江州镇,把日军的退路彻底给断掉。”
唐仁信应了声:“是,军座”转身让机要员给唐小山发电报,自己则又对王海涛说道:“军座,你看什么时候对日军发起总攻合适?”王海涛看了唐仁信一眼,笑着说道:“这由你这个总指挥来决定,不用向我请示。”唐仁信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沙盘。
九十师师长唐亦宽也得到了日军己从江州镇出动的情报。唐亦宽把唐亦群和张灵甫这二位旅长喊到了师部,对二人说道:“从江川镇到我们师的阵地只有十五公里,日军动作要是快的话,小半天时间就能赶到,这次是打围歼战,为了能让二一一师把口袋扎住,我们要把日军主力在阵地前拖上几天。在这期间,军重炮旅和装甲部队都不能暴露暴,你们要做好苦战的准备。”
唐亦宽和张灵甫都说道:“师座放心,我们都做好了准备,肯定会把小日本拖在阵地前。”唐亦宽点了点头入说道:“小日本有重炮助战,你们匆匆修建起来的防炮洞和掩体工事是防不住日军重炮的,一定要注意日军重炮的轰炸,要尽量减少伤亡,九十师可是军座起家的部队,伤亡太大我可是没法向军座交待。”
唐亦宽又反复的叮嘱了二人一番后,才让二人返回部队准备战斗。唐亦宽回到屋背山这里,把手下几名团长喊到了一起,阵地的情况唐亦宽完全了解,能做到的都做到了,这时把几位团长喊过来,一是告诉他们日军己经从江州镇出动,大约几个小时后就会到达阵地前;二是把师座的话转告给几人,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日军重炮的轰炸,减少伤亡。
屋背山并不大,也不险峻,朝着公路的一面坡度平缓,爬起来并不是很费劲。在离公路三百米的山腰上是守军的第一道阵地,由五四三团一营驻守。九十师打了这么多仗,在山地上修建防卸阵地那是轻车熟路。半山腰的这处阵地长度一百五十米,是依山而修的半圆型阵地。
屋背山是个土石山,岩石不多,因此阵地是挖出来的战壕,然后又用石块砌了一米高的女墙,墙上开了许多射击孔。战壕后是平整出来的十米宽的平地,平地上有沙袋掩体,一营的二十四门大小口径迫击炮就分散在这些掩体中。这也是在这种地型下能做到的最好的防御措施了。
五四三团团长唐为民从旅长那里出来,第一个就来到了一营阵地上,营长唐亦强见团长过来了,忙迎了上去。唐为民在阵地上边看边对唐亦强说道:“亦强,小日本很快就要到了,你这里是最先和小日本交火的地方,一定要打出我们五四三团的威风来,老子这次一定要报长沙之战的仇!”
长沙战场上,唐为民因为大意,丢了阵地,这让他在师里好一阵抬不起头来,这次旅长唐亦宽又把打头阵的任务交给了他,唐为民感激旅长的同时,又下了决心,就是把全团拚光了,也要守住阵地,完成任务,至于刚刚旅长交待的尽量减少伤亡的话,唐为民根本没往心里去。
九十师从上到下都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可日军迟迟不见踪影。阵地上唐亦强手下的一连长莫怀山来到唐亦强身边说道:“营长,从江州镇到这也就十几公里,早上小日本就出动了,怎么现在还没到?这也太慢了,爬也该爬到了吧?”
唐亦强一口吐掉了嘴里叼着的草根,答道:“你问我,我问谁?安心待着,做好准备,小日本可是随时会来。别大意掉了链子,到时我可是饶不了你。”莫怀山笑着说道:“营长,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我莫怀山什么时候也不会掉链子的。”正说着,观察哨匆匆跑了过来,说道:“报告营长,小日本过来了!”
唐亦强和莫怀山一听,都抓起望远镜对着远处山口的方向看去,果然望远镜中出现了排着队的日军队伍。日军从江州镇出发,从进了山区后,就开始提高了警戒,行进的十分缓慢,在地型复杂之处,要反复侦察后才会继续前进。还好包括那桐山上的四六二旅在内,沿途的部队隐蔽的都很好,没有被日军发现。
就这样,十五公里的路程,日军整整走了七个小时才走完。下午二点钟,做为先头部队的台湾混成旅团一个步兵大队来到了屋背山下。日军己经知道屋背山这里有中**队修建的防御阵地,这个步兵大队在离屋背山还有一公里的地方,就停止了前进,并且在一处较宽敞的地方建起了阵地。
三万人的日军队伍,在山路上延伸出去有三公里,并且还有战车部队和重炮部队,更是显得浩浩荡荡。这样向兵力,如果是**其它部队,就是来上十个师,不敢说能把日军给全歼了,也就是王海涛,敢用三个不满员的师就给这三万日军布下个口袋阵。
下午三点钟,台湾混成旅团的一个半步兵联队和山炮兵联队都到达了屋背山下,山炮兵联队的几十门山炮也选好地方排列开来。旅团长石本贞直少将站在高处,对守军的二处阵地都观察了半天,才决定先全力对屋背山阵地发起攻击。
屋背山阵地和公路上的阵地是能互相配合的,如果只攻击公路上的阵地,那么就会受到屋背山阵地上的守军的侧击,但如果只攻击屋背山阵地侧面,那么因为角度的问题却能避开公路阵地上守军的侧击。还有,一但拿下屋背山阵地,那么居高临下,很容易就能拿下公路上的阵地。所以石本贞直少将自然的选择了先对屋背山阵地发起攻击。
台湾混成旅团的山炮兵联队,首先对着半山腰上的守军阵地展开了炮击。半山腰上的守军阵地修的虽说不上太坚固,可山炮兵联队的这些75口径老式山炮威力实在有限,二十分钟的炮击并未对半山腰上的阵地产生多少破坏。炮击刚停止,一个步兵大队就开始从阵地的侧面,向半山腰的守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半山腰阵地的正面是面对着山下的公路的,日军要想从正面进攻,势必会处在二处阵地的夹击之下。为了避开公路上阵地的侧击,日军选择了从半山腰阵地的侧面发起进攻。不过日军的行动己在唐亦强的的意料之中,唐亦强把战斗力最强的一连放在了这里。
见日军开始向山上爬来,一连长莫怀山命令全连准备战斗。在刚刚的炮击中,一连全连隐蔽在战壕中,有女墙做掩护,一连只伤亡了十一名战士。听到连长的命令,一连的战士们纷纷做好了战斗准备。六挺重机枪,十二挺轻机枪都从射击孔中把枪口伸了出去。js3v3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屋背山下
台湾混成旅团的一个步兵大队,从屋背山侧面向屋背山山腰处的守军阵地展开了进攻。千余日军层层展开,重机枪架在了山脚,开始不停的向守军阵地射击,以掩护步兵的进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