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兵工厂除了原先修建的厂房在山谷中外,后增加的车间都是在山腹中挖出山洞,扩建起来的。这样一来可以不用再占用谷地,二来也不怕日军飞机的侦察,三来万一发生战斗,山洞也不用怕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四来有战斗时,这些山洞也可以当防炮洞使用,让基地人员有地方隐蔽。
对唐亦升的做法,王海涛完全赞同,虽然掏挖山洞工程量很大,而且费时费力,但这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办法。说话间唐亦升领着王海涛来到了兵工厂的大门口,门口的警卫见到王海涛同时立正敬礼。而乔纳斯和二名助手己经在门口等着王海涛的到来了。
互相寒喧了几句,王海涛进入了兵工厂,乔纳斯带着王海涛首先来到了枪械制造车间,王海涛进入车间时,己经有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了,二名技术人员也在盯着工人们的生产。枪械制造车间里可以生产从手枪到重机枪的全部类型枪械,有着大小不一的五条生产线。
现在生产的最多的是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这两种枪械也是需求量最大的武器,然后就是轻机枪的生产了。王海涛走到摆放成品枪械的地方,随便拿起一支半自动步枪,在一处检验平台上,熟练的把这支枪分解开,然后拿起每一个零件审视起来。
这支半自动步枪的枪管、枪栓、扳机、撞针、弹仓等主要零件生产的都很好,一看就是按标准严格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只是在*等一些用木材制做的部位上,用了当地的木材,没有用原来的硬木,这也是受环境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不过完全不影响枪支的正常使用。
………………………………
第六百一十六章 巡视基地'二'
在检验了半白动步枪的各个零件之后,王海涛又干净利落的组装好了枪支。接下来王海涛同样的抽查了一只刚生产出来的冲、锋枪和一挺轻机枪。对生产出来的这些枪械王海涛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从各方面来说都不如军火仓库里的和从德国运回来的枪械,但是兵工厂现在的条件也不能与德国和后世的兵工厂相比。
检验完枪械后,王海涛满意的对乔纳斯说道:“乔纳斯厂长,你的兵工厂生产出来枪的枪械质量不错,只是产量怎么样?”乔纳斯得到王海涛的表扬也很高兴,兴奋的说道:“我们兵工厂生产的东西都不会差,差的产品是不可能交给士兵们使用的,那会害了士兵。不过产品质量要好,产品就不会太多,我的枪械车间,一天可生产五十把半自动步枪,三十把冲、锋枪,十挺轻机枪。”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有这样的产量,己是不易,王海涛能明白乔纳斯所遇到的困难。对乔纳斯和工人们的工作成效,王海涛还是相当认可的。从枪械生产车间出来,乔纳斯又带着王海涛巡视了火炮生产车间。火炮生产车间中,正在生产的工人并不多。
这些工人正在生产的是几门六零式迫击炮,王海涛上前观看了一会,乔纳斯说道:“王将军,现在我们平均每天只能生产两门迫击炮,主要是因为做炮筒的无缝钢管太难生产了,没有无缝钢管火炮是生产不出来的。”王海涛也知道无缝钢管的来源限制了火炮的生产,连龙州的兵工厂也同样是因为无缝钢管严重缺乏而无法生产火炮。
王海涛对乔纳斯说道:“这不能怪你,乔纳斯厂长我知道你己经尽力了,没有原材料并不是你的错。”接着王海涛连续视查了子弹生产车间,炮、弹生产车间,手榴、弹生产车间,火、药生产车间,最后才来到了金属处理和加加工车间。在金属处理和加工车间里,王海涛看到了两座小型的炼钢炉。这让王海涛为之惊喜了一下。
王海涛对乔纳斯说道:“乔纳斯厂长,没想到你这连炼钢炉都有了,这好东西是从哪弄来的?”没等乔纳斯说话,唐亦升插进来说道:“军座,说起这两座炼钢炉来话就长了,这两个炼钢炉本来是镇江市的一家钢铁厂的东西。这家钢铁厂在小日本打进来后就关门了,老板也带着家眷向内地逃命。
可不巧的是在逃到句容随近时,遇上了一伙国军的逃兵。这伙逃兵不但想抢老板的钱财,还见色起意,想祸害老板的妻、女。侦察营的弟兄正好在附近侦察敌情,见到后击毙了那伙逃兵,救下了老板一家,并把老板一家带回了基地。
那个老板见到基地有工厂,为了抱答救命之恩就把他钢铁厂里的二座炼钢炉和一批钢材都送给了我们。为了能从镇江运回这些设备,独立团和侦察营全体出动,在镇江和小日本狠狠打了一仗,伤亡了一百多名弟兄才把这些设备运回了基地。
唐亦升说的简单,可王海涛明白想从己被日军占领的城市里夺回这些设备有多困难,这里面会发生多少事情。不过战士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有了这两座炼钢炉,兵工厂才能通过它们源源不断的得到原材料,才能保证枪械和子弹的生产。
王海涛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视查完了整个兵工厂,这个兵工厂是句容基地的核心,句容基地的一切都是在围绕着这个兵工厂在运做。对兵工厂能在这么困难和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下来,并不断的扩大规模,王海涛给予了赞扬和鼓励。
在好好的勉励了乔纳斯这位德国厂长后,王海涛离开了兵工厂。随后在唐亦升的陪同下来到了基地的军火仓库。军火仓库仍然是上次来时的那个天然山洞,进入仓库王海涛看着堆满了大半个仓库的军火,满意的笑了。唐亦升拿来了仓库军火进出的明细帐本交给王海涛过目。
王海涛打开帐本,大至的看了一下,兵工厂生产的枪械子弹,除了自己部队的领用之外,支援了新四军很多,还有周围的国军部队也买走了一些,最大的一笔出库,是整整一个团的装备送给了中共方面,这是王海涛在延安时答应支援给中共方面的。
现在的仓库中还有半自动步枪八千四百支,冲、锋枪四千八百支,轻机枪一千二百挺,重机枪四百六十挺,手榴、弹二万五千枚,各类子弹五百四十万发,六零迫击炮五百门,八二迫击炮三百门,日制九二式步兵炮十二门,日制75口径山炮八门。
仓库里的枪枝弹药是王海涛亲自来句容基地的主要目的,可是王海涛也不能一下全给带走,不然也太难看了。因此王海涛让唐亦升帮自己准备上一个旅的标准武器,自己会在离开时带走。唐亦升算了一下,按一旅三个团个的标准来准备,这仓库里的武器可是要准备上一大半才够。
不过唐亦升明白,军座肯定是在龙州城遇上难处了,否则不会这么远的跑到句容基地来要武器。这个句容基地本来就是军座的,军座来要武器弹药也是应该的,因此唐亦升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答了一声:“是,军座!卑职马上准备。”答完后便开始一样一样的准备起来。
王海涛在处理完军火之事后,又用了三天的时间巡视了基地后面的生活区和种殖、养殖区。生活区的那个山谷己经成了一个集镇,不仅有青壮,还有老人和孩子。这里另有道路通向句容城,不过道路并不好走,而且都在独立团的严密监控之下。
种植和养殖区面积更大,不仅种有粮食、蔬菜、瓜果,还养着鸡、鸭、鱼、猪、牛、羊等家畜。种植和养殖的个人或家庭,除了按规定上交一定比例的实物外,多出来的都归自己所有,这也就促成了集市和加工厂的存在。这里各种家庭式做坊有很多,基本上日常用品都能买到或制做出来。
看到这一切,王海涛也暗自欣慰,中国百姓的适应和生存能力是最强的,只要能有一块生存下去的土地,他门就能生存下去,并且生活的越来越好。但前提是没有人来破坏。看完这二处后,王海涛担心的是在日军的腹地有这么大规模的一处基地存在,小日本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得不到一点风声,并且生活区和种植、养殖区也不可能完全和处界隔绝开。
王海涛把担心和唐亦升一说,唐亦升答道:“军座,这二个区在日军那里是两个村子,我们安排了人去疏通句容城里的伪军大队长,有他在小日本那里说好话,小日本不会把它们怎么样的。”王海涛说道:“亦升啊,二处的安全问题你还是不能吊以轻心啊,必竟关系到几千人的生死存亡。一定要加强警戒,要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后备措施才行啊!”
唐亦升听王海涛这么一说,立刻说道:“明白了军座,我回去后马上布置。”其实这几天通过暗中的观察,王海涛对基地的保卫措施还是满意的。基地唯一的入口两边的山头上,从下到上修建了一道道的永固工事,以王海涛的判断,只要两边山头上各有二千人防守,以独立团的火力,日军怕是上来一个师团都难以攻下基地大门。
并且基地中,当初留下来的那些重炮仍然在炮位上,这些威力巨大的重炮可以封锁住基地大门前几公里以內的山路。基地两边的山上更是密布着*,而且山梁上也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在句容城的驻军也只有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伪军大队,凭他们的实力是拿不下句容基地的。
在巡视完全部基地之后,原先王海涛想把整个基地撤回龙州城的想法完全改变了。现在王海涛明白想要把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基地,全部搬迁至一、二千公里外的龙州去,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的先不说,光是这一万四千余人的搬迁就无法完成,这一万四千多人里还有着不少老人和孩子。
不去做搬迁的打算,就要做好防卫和生存下去的准备,为此王海涛足足思考了一天。终于在王海涛把基地问题想透了之后,通知唐亦升召开基地人员会议,要求基地主要负责人,后勤主要负责人,兵工厂主要负责人,部队连以上军官都要参加会议。
会议在食堂里召开,会场也由唐亦升指挥着人布置好了,这天早上八点钟,王海涛和唐亦升、乔纳斯、黄桂忠、王荣这几位备方面主要负责人在台上就坐,底下参加会议的好几十人也都到齐。唐亦升主持会议,在把王海涛这位最高指挥官介绍给大家之后,唐亦升请王海涛讲话。
王海涛走到话筒前,大声的说道:“在座诸位都是基地里各方面的基层骨干和领导,基地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各位的努力与付出是分不开的,我王海涛做为基地的最高指挥,在此感谢大家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努力和付出,感谢大家对基地投入的热情和信心。”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巡视基地'三'
各位读者朋友,王子突然被领导派去外地出差,走的匆忙什么也没带,造成了这几天的断更。为此王子向各位朋友表示歉意!今天王子刚回来,先上传一章。
王海涛的话被底下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在底下坐着的这些人心里,王海涛就是一个传奇,是大家都十分敬仰的人物。能得到王海涛的公开表扬和感谢,所有的人都满脸的激动和兴奋。好一会后,王海涛举起双手向下压了压,底下的掌声也停止下来。
王海涛看着在坐的这些人,继续说道:“这几年基地的发展己出乎了我的意料,不瞒大家,来此之前我是做好准备的,如果基地维持的很艰难,我就准备让大家把甚地搬迁回龙州去。可是大家能齐心协力,在四面环敌的艰苦环境中,把基地发展到这个规模实属不易,我也明白这几年大家都付出了许多。
现在抗日战争己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中国和日本都在拚命坚持着。不过小日本的后劲是无法和我中国相比的。小日本现在己露出了疲态,在各个战场上己无力发起进攻,只能釆取守势。而反观我中国军队,正在秣兵历马,很快对小日本反攻的一天就将到来,相信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己经不远了!”
王海涛的话又一次被掌声打断,王海涛也再次用手势平息了掌声后接下去说道:“现在的基地和独立团就是插在小日本心脏上的一把尖刀,我决定基地仍然保留在这里,当我军大举反攻时,有了你们基地的配合,我军将会事半而功倍。我对你们的要求是,继续隐忍在此地,工厂尽可能的多生产武器弹药,部队抓紧训练,配合国军部队见机行事,多多打击日军。在此我再次向诸位表示感谢!”
王海涛讲完话,唐亦升做为基地负责人也在台上讲话。唐亦升的发言多数是配合王海涛的讲话,其中也向王海涛做出了保证。会后王海涛让部队方面的人留下,其余的人先散会。在唐亦升的带领下,王海涛和部队方面的人来到基地的小会议室里坐了下来。
之所以要留下部队方面的人,是因为王海涛准备让基地的这支保卫部队活动起来,好让他们真正的成为插在日军心脏上的一把尖刀。大家坐下后,众人都看向王海涛,王海涛扫视了众人一圈说道:“今天我把你们留下来,是对基地留守的部队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商议一下。”
听了王海涛的话,黄桂忠还以为部队有什么地方让王海涛不满意了,忙站起来说道:“军座,是不是部队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军座明示,我保证马上改正。”王海涛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桂忠,你先坐下,实话说你的部队是有不足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总体上我还是满意的,今天我想和你们商议的是部队扩编的问题。”
听王海涛这么一说,在坐的人都松了口气,脸上也因为要扩编了而露出了笑容。王海涛接着说道:“你们独立团现在有六个营,应该有五千多人了吧?”黄桂忠站起来答道:“报告军座,现在基地独立团共有六个营,另外还有团直属三个加强连,共有官兵六千三百八十五人。”
王海涛再次示意黄桂忠坐下,笑道:“好家伙,六千多人的一个团,快赶上杂牌军一个师了。我准备让你们独立团升级为独立旅。下辖三个团和三个旅直属营。按编制人数是八千四百人,不足的人数由你们自己在基地内部征招。不过人数增加了,战斗力也要相应的提高上去。”
王海涛所说的让独立团的人都张开了笑脸,这时基地侦察营营长王荣站了起来说道:“报告军座,我们侦察营也请求升级为侦察团。”王海涛看了一眼王荣问道:“你们侦察营现在有多少人?”王荣答道:“报告军座,侦察营现有五个侦察连,共有官兵七百六十人。”
九十军的侦察旅就是王海涛一点点从侦察连带出来的,他很清楚侦察兵和普通战士的区别有多大,侦察旅随便叫出一名士兵来就可以对付五到八名普通战士,王海涛可是一直都把侦察兵当成后世的特种兵来训练的。如果基地的侦察营也能按侦察旅那样来训练,那这七百六十名战士可就是一支不容小视的力量。
王海涛想了一下后说道:“这样,你们侦察营的事先不急,明天我会安排魏长兴团长对你们侦察营进行一次考核,如果你们侦察营通过了考核,我就把你们侦察营升为侦察团,如果通不过考核,那你们不但成不了侦察团,你这个营长还要挨批评。”王荣大声答道:“欢迎军座和魏团长对我们侦察营进行考核,我们有信心能胜利通过考核。”
王海涛示意王荣坐下后,又把话题转回独立团身上,王海涛对黄桂忠说道:“桂忠,你们独立团这几年把基地守卫的不错,不过我觉的在完全保证基地安全的前题上,你们还可以扩大活动范围,要敢于主动打击周围的日军。战士只有通过战斗的考验才会完全成熟起来,没有经过实战,没有经过生死搏杀,训练的再好也只是一只菜鸟。”
黄桂忠低下了头答道:“军座批评的对,这几年我太注意基地的安全保卫了,一般情况下,只要敌人不进犯基地,我们很少会主动出击敌人。这才让战士们很少有机会进行实战,下面我会改变做法,听从军座的教诲,主动出击敌人。”
王海涛点了点头说道:“是要主动出击,但是基地的安全保卫还是要放在第一位上,打击日军也不要光想着打大仗,俗活说: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饭,要先针对小股日军,以优势兵力打击他们,开始还是要以练兵为主。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日军才不是软柿子,可以任你捏。”
黄桂忠和他的手下忙点头说道:“卑职明白!卑职一定会按军座教诲的去做。”王海涛又让侦察营注意配合独立团的行动,及时提供日军的动向。王荣也连点头应了下来。会开到这己是中午了,王海涛让他们散去,然后对唐亦升说道:“亦升,我这次离开时会带走大部分的武器弹药,你要叮着兵工厂那边,为部队的扩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唐亦升连连点头应了下来,当王海涛问起唐亦升还有什么困难时,唐亦升说道:“军座,基地里别的都可以自给自足,可是现在资金己经不足,我的手上现在只有不到十万的现大洋,部队一扩编,军费开支会增加不少,就怕这些现大洋维持不了多久。”
王海涛一惊后才想起来,上次来基地临走时只给唐亦升留下了一百万的现大洋,这几年唐亦升就凭着这一百万现大洋在维持整个基地的运转,现在还能留下十万的现大洋,真是不简单。当王海涛问起唐亦升是怎么维持基地运转时,唐亦升的回答让王海涛恍然大悟。
原来这几年唐亦升都在和皖南的国军部队做着生意,基地在各地的联络站会不时的出售给国军部队一部分枪支弹药,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质量过硬,很受国军部队欢迎,虽然价格不菲但仍是供不应求。唐亦升就是靠着军火生意才能把基地维持下来。
不过王海涛这次一下带走了大部分库存的武器弹药,而兵工厂接下来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又要先满足扩编的需要,短时间内唐亦升根本拿不出武器弹药来出售,这才担心资金会不够。知道这些情况后,王海涛暗自埋怨自己的粗心,忙让唐亦升带自己去仓库,一下从储物戒指里拿出来二百万块现大洋给了唐亦升。
接下来的几天,王海涛就在基地内四处巡视,冯自胜留下一个警卫班跟着王海涛,其余的人都被黄桂忠请去给独立团的官兵培训。而魏长兴带着侦察连也在忙着对基地侦察营进行考核和进一步培训。从魏长兴的汇报和自己亲自的观察中,王海涛得知基地的侦察营被王荣训练的还是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实战经验欠缺了一点。
王海涛见王荣他们侦察营顺利的通过了魏长兴的考核,也就同意了王荣把侦察营升级为侦察团的请求,并且同意王荣的侦察团在扩编时可以优先从独立营中挑选战士。这也是九十军的传统,对此黄桂忠他们虽然心疼,但还是无条件的支持侦察团扩编。
王海涛在基地的任务基本完成,看着储物戒指里快要见底的现大洋,王海涛又打起了南京日本人那些商社和银行的主意。不过还没等王海涛有所行动,基地联络站送来的一封情报引起了王海涛的高度重视。
情报是屯溪县的联络站送回来的,说的是中共方面己和老蒋达成协议,新四军将离开皖南,进入苏北地区进行敌后战斗,现新四军己在全军准备渡江前往苏北,第一批渡江的部队将在三日后离开新四军驻地。
这封情报让王海涛一下紧张起来,历史上二年多前,当新四军军部奉命北上,走到泾县时,被八万国民党军队围攻,结果一万余人的部队只有二千余人冲了出来,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副官刘厚总枪杀。造成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
第六百一十八章 劝说无效
虽然现在新四军的实力和历史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王海涛也注意到现在皖南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超出了历史。历史上皖南事变时,国民党军队是用八万人去包围新四军一万余人,这八万人中属于中央军的仅有二个师。可现在第三战区三个中央军主力师都进入了皖南地区,整个皖南山区的国民党部队不少于十万人。
历史上引起皖南事变的原因太多,国、共双方的口水仗也打了几十年。不过事实上是属于中共方面的新四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在现在这个已被改变了的世界里,王海涛是不愿再看到皖南事变或类似的事情发生。这种事情发生,受益的只能是小日本。
王海涛看到情报,在吃惊的同时对侦察团下达了命令。让王荣马上派出得力的侦察小组,严密监视国军部队的动向,包括国民党中央军的三个师和新四军在內。王荣接到了王海涛的命令后,暂时放下了扩编的工作,全力以赴的投入到这项任务中。
王海涛同时又喊来了黄桂忠,命令黄桂忠的独立团也暂停扩编工作,全军做好战斗准备,要做到随时可以拉出去投入战斗。对从安庆到江阴之间长江沿岸的几座城市中驻守日军动向的侦察任务,王海涛让王荣配合着魏长兴的侦察连一同完成。
任务下达下去之后,王海涛能做的也只有等待各方面传回的情报了,好在第三天,王荣的侦察小组就开始不断的有情报传送了回来。新四军在根据地的三个纵队,一纵队在司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