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海涛也真心的不愿和川军刀兵相见,于是又派了一名战士前去和阵地里的川军交涉,希望川军弟兄能够放行。功夫不大这名战士回来报告,川军的人说了,上峰有令,如果只是九十军的弟兄和王军长要过境,他们不但不阻拦,还会派人护送,可新四军的部队却是万万不能放过去的。
听了战士的汇报,王海涛不再想着不动手就让川军放行。那么既然要战,就要让川军看看自己的实力。王海涛再次命令所有的迫击炮集中设立炮兵阵地,然后独立团一营和二营准备对川军阵地发起攻击。这次炮兵阵地上集中了全部百余门大、小口径迫击炮,几千发炮弹也准备就绪。
见一营和二营己经就位,几十挺重机枪组成的机枪阵地也做好了掩护准备,王海涛下令开炮。上百门迫击炮同时开炮的场面也是十分壮观的,在连续的炮声中,一枚枚炮弹向川军阵地上飞去。川军在白沙铺镇外只是抢修了几个小时的工事,连战壕都没来的及挖好,这时遇上了这么密集的炮击,顿时伤亡十分惨重。
对白沙铺镇外围的阵地只不过炮击了五分钟,炮火就向白沙铺镇围墙延伸过去,就这五分钟的覆盖性炮火,阵地上一个团的川军就被炸残了,还有战斗力的官兵加在一起也就一个营的兵力。炮火打上白沙铺镇围墙之时,重机枪阵地上几十挺重机枪开火了,在重机枪交叉火力的掩护下,一营和二营的官兵向川军阵地发起了冲锋。
阵地上也还有军官在组织士兵反击,不过大多数幸存下来的士兵还没从凶猛的炮击中清醒过来,阵地上反击的枪声也是稀稀落落,也有一、二挺机枪会开火阻击,但往往打不了一会就被掩护的重机枪完全压制住。本来在围墙上的机枪还能给镇外的阵地提供火力支援,但现在围墙上己经落下了密集的*,自保都困难,哪还能提供火力支援。
白沙铺镇内一四八师的二名旅长听着屋外响的分不出点的炮弹爆炸声,不由的面面相觑,这样规模的炮击,他们也是头一次遇上,在暗自心惊于九十军火力之强时,也为自己的部队担心着。听着炮声渐渐向镇内移了过来,一零九旅旅长柏良忍不住对一零八旅旅长何正良说道:“老何,没想到九十军的炮火这么凶,这样下去,我们这些士兵怕是挡不住人家。”
何正良叹了口气答道:“九十军那可是能一下子灭了小日本一、两个师团的主,没两下子能做到吗?这次怕是师座打错主意啰!要知道镇外的九十军只是人数不多的一支部队,最多也就一、两个团的规模,要是来个主力师,我们五十军加在一起怕是都不够人家灭的!”
柏良一脸沮丧的问道:“那你说怎么办?师座有令要坚决阻止新四军从我们辖区通过,而九十军摆明了要力挺新四军,总不能人家只打了一通炮,我们就撤吧?”何正良正要答话,屋里的电话机响了起来。柏良刚抓起电话机,里面就传来防守镇外阵地的团长的喊声。
这位团长在电话中声嘶力竭的喊着:“旅座,敌军火力太猛了,弟兄们在炮火中损失惨重,请旅座马上派兵支援,否则阵地没法守住了!”虽然离电话机还有几步远,电话中团长的喊声何正良也是听的清清楚楚。柏良这时也有点慌神,只是命令这名团长顶住。
放下了电话,柏良看向了何正良,何正良从柏良的眼神中看出了慌乱。何正良说道:“老柏,这白沙铺镇围墙矮小,我军准备又不足,怕是很难挡住九十军的攻击,于其被九十军击溃,不如现在就撤,这样还能保住多数士兵。”
柏良想了一下问道:“现在就撤师座那里怎么交待,再说九十军要是一追过来,弟兄们也同样落不了好。”何正良答道:“师座那里好交待,兵力、火力都处在劣势,再加上九十军凶猛之极的炮火,败了很正常,能保位大部分士兵就己经不错了。九十军那里怕是也不会追过来,一是王海涛军长也不愿对我们川军赶尽杀绝,二是他们主要也是为了掩护新四军过江,不是为了对付我们的。”
………………………………
第六百二十八章 到达江边
何正良的话让柏良也是心中一动,但柏良转过头来又细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这时屋外枪、炮声响的更猛烈了,连屋顶上的尘土也被震的哗哗直落。屋内何正良有些焦急的望着柏良。两人虽说都是旅长,可柏良是师长刘儒斋的心腹之人,一零九旅的实力又在一零八旅之上,因此是守是撤还要柏良来拿个主意。
就在柏良仍然举棋不定时,屋内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柏良抓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刚才那名团长的喊叫声:“旅座,共军己突进我方阵地,阵地要守不住了,请旅座下令我团撤回镇内吧!”柏良正要答话,听筒里传来一阵枪声,然后是一阵“缴枪不杀!”的喊声。
听筒从柏良的手中滑落到了桌上,柏良有些呆滞的自语道:“镇外的阵地完了,我的一个团也完了!”何正良看着柏良,沉声说道:“柏旅长,事不可为,撤吧!”柏良被何正良喊醒过神来,答道:“撤吧,九十军太强了,我的一个团,凭借阵地防守都没撑过二个小时,这仗还怎么打?”
白沙铺镇外,独立团一营和二营凭着强大的支援火力和强悍的单兵素质,再加上互相之问良好的协同配合,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攻占了白沙铺镇外阵地。川军的一个团连团长在内二百多名官兵被俘,双方的轻、重伤员都有医护人员在救治。
此时双方都停止了射击,王海涛这里是因为要打扫战场,还要对攻击白沙铺镇做些准备。而川军那里是因为围墙上的川军官兵看见墙外阵地上医护人员正在不分彼此的抢救伤员,为了不引起误会而停止了射击。独立团的阵地刚清理完毕,准备继续攻击白沙铺镇时,从镇内跑出来一名打着白旗的川军军官。
这名川军军官走到阵地上,对警惕的注视着他的几名成士说了几句话,其中一名战士就带着他向黄桂忠这里走来。这名军官来到黄桂忠面前立正敬礼后说道:“我是一四八师一零九旅少校参谋谢国胜,奉柏旅长之命,求见贵军王军长。”
黄桂忠心知军座不想和川军战场上刀兵相见,便带着这位谢参谋去见王海涛。谢国胜一见王海涛立刻立正敬礼,说道:“一四八师一零九旅参谋谢国胜见过王军长。”此时王海涛虽然仍穿着那一身国军少校军服,可上位者的气势以及周围之人众星捧月般的姿态,己经让谢国胜认出了王海涛的身份。
王海涛回了军礼,并不说话,只是盯着谢国胜。谢国胜在王海涛的注视下,心中满是紧张。谢国胜对王海涛说道:“王军长,我们柏旅长让我给您带个话,我们愿意撤出白沙铺镇,放贵军以及新四军过去,只是希望王军长看在都是国军的份上,不要对我们追杀。”
听到这话,王海涛笑了,开口说道:“都是中国军人,我本就不愿战场上同室操戈,你回去告诉你们旅长,只要贵军不阻拦我们的去路,我决不会对贵军动武。贵军也不必撤出白沙铺镇,我军会从镇外通过,不会进入镇内。”谢国胜喜道:“我一定把王军长的话带给我们柏旅长。”
在谢国胜离开之后,王海涛下令停火,全军准备通过白沙铺镇,继续向乌沙镇前进。半个小时之后,白沙铺镇围墙上的川军全部撤了下去,整个白沙铺镇表面上看不到任何危胁,这时新四军的主力部队也开到了这里。只要贵池的川军不再阻拦,从白沙铺镇到乌沙镇就不需要太多时间了。
王海涛派出身边的侦察连先快速向乌沙镇前进,到达乌沙镇后立刻寻找渡船,为后面新四军渡江做准备。然后又从独立团抽出二个侦察小组领着二纵的二支队做为前头部队向乌沙镇前进。自己则和手下为新四军断后。新四军的那些非战斗部队强行军了一整天,此时也是十分疲惫,不过听说离渡江地点没多远了,又鼓起劲头继续向前走去。
王海涛直到等新四军全部从白沙铺镇通过,才把俘虏的川军官兵放了回去,随后率领手下向乌沙镇前进。晚上十点钟,王海涛领着手下到达乌沙镇外面,这时小小的乌沙镇己经满是士兵。王海涛让独立团在镇外驻扎,然后带着几名警卫前往新四军军部。
在问了几名战士之后,王海涛来到了新四军军部,军部临时征用了一处学堂,在中央的一间屋子里,王海涛见到叶挺、陈毅等人。叶挺军长一见到王海涛便笑着迎了上来,说道:“王将军,这一路幸亏有你们的掩护,否则我军怕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能冲过来啊。”
王海涛微笑着答道:“叶军长这话见外了。对了,渡江的准备情况如何?四纵队联系上了吗?”叶挺听王海涛的问话,脸上的笑容退去,面色沉重的说道:“王将军,情况不太好啊,据下面的人报告,因日军对长江的封锁,现在只寻找到几条小船,要是就凭这几条小船,想全军渡过长江,怕是时间上会用的太多了。而且白天有日军军舰在江面上巡逻,我们只有在夜里才能渡江。”
王海涛听叶挺这么一说也有些着急,问道:“如果要在一夜之间让部队全部渡过长江,那要动用多少船只?”陈毅接过话头答道:“王将军,我们计算过了,如果一只船一次能坐三十人,那想在一夜之间全军过江,起码要用到五十条船。”
王海涛一惊道:“要用这么多船?”叶挺答道:“是啊,陈毅同志的话没错,我们不但有一万多名战士,还有大量的物资和伤病员要过江,五十只船只少不多啊!”王海涛这时也说不出什么好主意来。就在屋内众人都沉默的时候,门口传来一声:“报告!”
叶挺被声音惊动,喊了声:“进来!”门口进来一名战士,对屋内众人敬了个礼后说道:“报告军长,有侦察部队发来情报,国民党军队的四十师、七十九师、一零八师在第三战区副司令官上官云相指挥下,己向贵池方向杀来,第五十军的一四四师和第编第七师也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我军这里前进。”
这名战士报告完退了出去,屋内气氛更加压抑。好一会后,王海涛说道:“叶军长,不能再耽误了,你现在就组织部队连夜用找到的几条船渡江。明天天亮后,再派部队加大寻找力度,争取能多找些船只出来。阻击的任务就由我们来完成。”
叶挺动容道:“国民党军可是有五、六个师的兵力啊,你手上只有几千人,怎么挡的住?”王海涛想了一下答道:“我尽全力可以挡住二天,你们务必在二天之内全部过江,否则后果难料。”叶挺知道王海涛凭手上几千人要阻敌二天,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不由的激动的握住了王海涛的手,说道:“王将军,感激的话我不多说了,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王海涛从新四军军部出来,顾不上休息,马上来到独立团驻地,把现在的情况对黄桂忠、周魁等人说了一遍。黄桂忠等人一听说要在这里阻击国军五个师二天时间,也一下沉默下来。见此情景,王海涛打气的说道:“国军不过是五个师,二个川军师战斗力极差,能打一点的也只有中央军三个师而己,他们不来找我麻烦就算了,真要来了,就让他们知道我们九十军决不是好惹的!”
王海涛几句话就把大家的士气鼓了起来,黄桂忠说道:“军座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我们决不会堕了九十军的威风!”见大家士气起来了,王海涛说道:“好!就让那些中央军看看我们九十军的威风!我命令,独立团和泾县保安团连夜在乌沙镇外抢修防御阵地。中央军的三个师最快还有一天才能到这,我们要利用这一天一夜抢修出一道坚固的防御阵地出来。”
黄桂忠等人领命而出,各自集合队伍,传达王海涛的命令。很快在乌沙镇外五公里处,找到了一处合适的位置,几千官兵挥动工具开始抢修阵地。叶挺得知王海涛指挥部队在连夜抢修防御阵地,也派来了几千官兵,协助王海涛他们一同抢修阵地。
打防御战正是九十军的拿手好戏,王海涛本来还担心独立团对修建防御阵地不在行,可观察了一阵后发现,独立团对防御阵地的修建也很精通,并不比自已手上的几个主力师差,看样子黄桂忠在这方向没少下功夫教导战士们。
近万人抢修起阵地来速度很快,到天亮时,一道总长度有三公里的弧形阵地己初具规模。这还是因为战士们对阵地的修建要求十分严格,否则修的会更快。三公里长的阵地己是极限,再加长的话,王海涛手上士兵一分配下去,阵地上守卫的力量就太单薄了。
不过国军部队如果消灭不了王海涛的部队,是不敢越过阵地去攻打江边的新四军的,否则王海涛的部队完全有可能从背后对攻击新四军的部队进行打击,这样一来国军被两面夹击,人数再多也得溃败。王海涛料定上官云相这位前敌总指挥没有这么大胆子。
………………………………
第六百二十九章 掩护渡江'一'
独立团在白天又是战斗又是行军,到了乌沙镇之后,没有休息就开始抢修防御工事,又是一夜干下来,防御阵地虽说己初具规模,可官兵们的体力也到了极限。见手下官兵们疲惫之极的样子,王海涛也暗自心疼,吃过早饭之后,王海涛明知时间很紧,还是下令全军休息。
侦察连没有参加抢修阵地的行动,他们在完成先期到达乌沙镇的任务之后又被王海涛派了出去。这次的任务是由整化零,从几个方向上前出乌沙镇,搜寻几支国军部队的踪迹,及时向王海涛报告。直到中午时分,才有二支侦察小组用电台向王海涛报告,南、北方向发现川军一四四师和新编第七师的部队。
不过让王海涛松了口气的是,这两个川军师只是停留在离乌沙镇二十公里外的地方,并没有继续向乌沙镇逼近。王海涛的判断是这两个川军师知道自己和新四军的实力很强,并不敢单独上前攻击,他们应该是在等着上官云相带着三个主力师的到来。
此时王海涛不知道的是上官云相带来的兵力除了三个主力师外,又增加了五十二师和六十二师这二个主力师。这次上官云相手中的兵力算上五十军的三个师共有八个师,八万余人。上官云相也是在顾祝同司令官面前许下重诺,要把新四军军部消灭在长江边。
到了中午,只有川军两个师的消息传来,上官云相的兵马还未见踪迹,王海涛的手下在经过短暂休息之后,又进入到抢修防御阵地的工作中。叶挺军长也再次派来了四千名官兵换下昨夜的官兵,与王海涛的手下一同抢修阵地。
按王海涛的设想,从乌沙镇外五公里处直到乌沙镇至少要修起三道防御阵地,乌沙镇也要做为最后的防御阵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挡住国军几万人马二天的进攻。现在只有第一道阵地初见规模,这还远远不够。在王海涛的指挥下,傍晚时第一道阵地全部完工,部队短暂的休息了一阵,又接着投入第二道阵地的抢修之中。
白天,在新四军的不断努力之下,又找到了十二条木船,并且还扎出了几十支木筏,天完全黑透之后,新四军就用这些船只和木筏开始渡江。江北四纵的部队己经联系上了,四纵也在傍晚时赶到江北的渡江地点,并对渡过江去的新四军部队展开掩护。为了协调渡江行动,新四军的张云逸参谋长己在昨夜随第一批渡江部队渡过长江,江北的行动就由张云逸参谋长全权指挥。
现在新四军的非战斗部队和后勤物资开始渡江,不过这十几条小船装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上木筏一次能过江的人员和物资也并不多。这也是件很无奈的事,叶挺军长把二纵的二、三两个支队派出来交给王海涛统一指挥,希望王海涛能多坚守上几天,以确保新四军全体渡江北上。
有了这两个支队几千官兵的加入,王海涛的手上可用之兵也增加到近万人,有了这些兵力在手,王海涛乐观的估计,守上五天应该问题不大。但前提是把防御阵地全部修建完善。王海涛的手上虽然没有什么重型武器,但有上百门迫击炮,近百挺重机枪,弹药又充足,这次面对的又只是国军部队,火力上还是占尽优势的。
王海涛一面在指挥手下拼命抢修防御阵地,一面担心上官云相率领的军队随时会到来,可直到第二天的中午,部队己经抢修出二道防御阵地后,侦察小组才传回来情报,在青阳县境内发现上官云相指挥的部队。从青阳县到乌沙镇,最快也要十几个小时,王海涛觉得有这十几个小时,再抢修出第三道阵地应该没太大问题。
上官云相之所以来的这么慢,是因为他在太平县为了等待五十二师和六十二师这两个师与自己汇合停留了一天一夜。上官云相本以为凭看五十军的三个师,就算挡不住新四军,但是阻击上一至二天还是没有问题的,可他根本没想到,新四军动作迅速,又有实力极强的独立团在开路,从青阳县城杀到长江边仅用了二天时间。
当上官云相带着五个师的人马到达青阳县城,一询问新四军的情况,得知新四军二天前就突破一四八师的阻击,到达了长江边的乌沙镇,这才着急起来。上官云相一面大骂五十军是废物,一面命令手下的四十师加快速度,赶往乌沙镇,命令四十师师长方日英务必在乌沙镇拖住新四军的主力。
方日英的第四十师下辖二旅六团,还有一个师属炮营,配备有日式75口径山炮十二门,每个排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每个连配有重机枪排,有二挺马克泌式重机枪。这样的配备在中央军中也算是不错的,因此方日英根本没把一万多人的新四军放在眼里。
接受了上官云相的命令,方日英就率领第四十师向乌沙镇方向赶去。而王海涛也得到了第四十师做为前锋率先向自己杀来的情报。王海涛正担心上官云相会集中几个师的兵力一拥而上,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猛虎还怕群狼”,一但国军几个师一拥而上,蚁多咬死象,王海涛担儿是自己这几千人马还真挡不住国军的进攻。
现在仅仅一个第四十师孤军杀到,正中王海涛下怀。王海涛让新四军的部队继续抢修第三道防御阵地和乌沙镇里的防御工事,而独立团的四个营在第一首阵地上全线铺开,泾县保安团做预备队,这次王海涛准备先重重的打击一下第四十师,给上官云相一个下马威。
算算时间,离四十师赶到应该还有近十个小时,王海涛让手下在阵地上养精蓄锐,准备接下来严酷的战斗。官乓们也知道一但开战就不会有什么休息的时间了,也很珍惜这保贵的几个小时休息时间。叶挺军长知道上官云相率领的几个师人马很快就要到达乌沙镇,不但加快了渡江的速度,还命令后勤部门准备了大批干粮物资交给王海涛。
第三天下午三点钟,四十师终于赶到了乌沙镇外第一道阵地前。方日英站上一处高地,举起望远镜观察着面前的防御阵地,防御阵地上士兵并不多,但是整个防御阵地却让方日英吃了一惊。方日英也是黄浦一期的毕业生,几十年戎马生涯打的仗无数,也算是做战经验很丰富的军官,眼前这个防御阵地修建的十分严谨,极有章法,方日英也看出了攻击它的难度。
不过方日英也就是认为新四军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配备都不如自己,因此也没太过在意。如果他知道自己对上的是王海涛九十军的部队,怕就不敢这么托大了。方日英命令集中全师火炮,建立炮兵阵地,然后二个旅各自出动二个团,以四个团的兵力,对守军阵地发起全线进攻。
四十师能集中起来的火炮,除了十二门日式山炮外,还有三十多门大、小口径的迫击炮以及十余门日制九二式步兵炮,在国军中能拥有这么多火炮的师的确是一等主力师了。第四十师炮兵阵地一建好,方日英就廹不及待的命令炮兵开炮,然后四个团的兵力在炮火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对守军阵地展开全线进攻。
阵地上王海涛站在一处地堡中,通过炮队观察镜冷静的观察着四十师的动向。见四十师集中起火炮开始炮击,而士兵也在炮火的掩护下展开全线进攻,不由的冷哼了一声。四十师的炮击进行了十分钟,士兵也冲到了阵地前二百米的位置,王海涛下令炮火开始反击。
王海涛的手上可是有着大小口径的迫击炮百余门,其中重型迫击炮就有四十门,炮兵反击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四十师的炮兵阵地。王海涛反击的命令一下达,早已锁定四十师炮兵阵地的百余门迫击炮同时打响,在连续的炮声中,百余枚*出膛后向四十师炮兵阵地上飞去。
没有任何意外,在第一轮齐射后,四十师的炮兵阵地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五轮齐射过去,四十师的火炮全军覆没,这时百余门迫击炮调动炮口,一枚枚炮弹向正在进攻的四十师官兵们头上落去。阵地上百炮齐发的反击让方日英惊讶的张着嘴半天没合上,直到自已的炮兵阵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才惊醒过来,不由的惨叫一声:“我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