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笞臣缴送鲈谂诨鹣碌氖窒拢耐坊鹨幌伦泳兔傲松侠础
阵地上日军重机枪火力点基本上被打掉,何大壮下令集中起机枪火力掩护,部队开始向前进攻。一营战士们开始弯着腰,拉开阵型冲进开阔地。阵地上的日军一看中国军队冲出树林进入开阔地了,马上顶着子弹趴在壕沟和工事中进行阻击。
日军的重机枪火力点是基本上被摧毁,可兵力上损失并不大,在壕沟中仍可以用三八式步枪打出密集的火力网,再加上还有不少轻机枪和掷弹筒可以用,冲上去的一营官兵一下伤亡了几十人,剩下的也被压制在了开阔地上,根本冲不上去。
………………………………
第六百七十四章 首战告捷
眼看着冲上去的战士们被日军火力死死的压制在开阔地上,别说向前进攻了,连抬头都困难,营长何大壮也是急的双眼冒火,恨不能自己也冲上去一下解决掉阵地里的日军。但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掩护的机枪手加强火力,压制阵地上的日军。
这个时候二营长带着二营战士冲到了何大壮身边,二营除了炮兵还在和日军的迫击炮对射外,其余的战士都增援了上来,韦山看了一下就把敌我两方形式都看在了眼里。现在一营战士攻是很难攻上去了,可撤也不好撤,撤退时阵地上的日军从背后的射击,会给一营再带来大量的伤亡。
比起何大壮来,韦山要冷静了不少,韦山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二营的几十名神枪手自由射击,对日军阵地上的轻机枪手和军官进行狙杀。这几十名神枪手虽然比不了警卫旅和侦察旅里的那些正式的狙击手,但差的也不算太远,加上每人手上都是一支装了四倍瞄准镜的毛瑟步枪,一百多米的距离上狙杀敌人难度真不大。
几十名神枪手枪枪爆头的枪法,一下让阵地上的日军恐慌了起来,同时指挥战斗的低级军官也纷纷被狙杀,阵地上的日军一下乱了起来。日军这_混乱给一营官兵的压力就小了不少,己经有战士趴在地上对日军展开反击。这个距离上,战士们手中的冲、锋枪正好发挥出了最大的威力,阵地上的日军渐渐有了不支之势。
十分钟过去,二营的炮兵完全摧毁了日军炮兵阵地,并及时调整了炮口,把炮弹向壕沟和工事中的日军头上砸来。这些炮弹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让混乱的日军崩溃了。几名日军士兵带头向山头上溃逃,有这几名士兵的带头,越来越多的士兵转身向山头上逃去,几名日军指挥官还想阻止,可刚站出来就不是死在神枪手的枪口下,就是被士兵们狭裹着一同逃向山头。
机会来了,一营和二营的战士们同时抓住了机会,被压制的一营战士从地上一跃而起,向逃跑的日军冲去,二营的战士也不甘落后,追在一营战士身后,一同追着逃跑的日军向山头上冲去。日军在山头上本来只有一个大队部和百余名士兵,逃向山头的日军倒是还有二、三百人,不过这二、三百名日军己是惊弓之鸟,很难一下就恢复战斗力。
何大壮和韦山并没有随部队追击日军,他们看着两个营的战士气势如虹的向山头上冲去,放心的露出了笑容。二人明白这场战斗自己嬴了,剩余的日军己是困兽之斗不足为惧。何大壮更是派出通信兵,把情况马上向团长汇报。
就在战士们追击着日军向山头冲锋时,五四三团那里也在对山腰的日军阵地发起攻击。五四三团和五四二团是同时对山头上的日军阵地发起攻击的,不过作战方案上五四二团是主攻,五四三团是佯攻,旅直属的火炮都支援给了五四二团方向。
在旅部开完会唐为民回到五四三团团部,同样把手下的营长都喊了过来。唐为民并不想只是做为一个陪衬,对日军阵地进行佯攻,他手下的几名营长也都不想这样,于是这次战前会议就变成了大家一同商议,如何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真正的攻击日军阵地。
说是没有炮火支援,只是没有旅部直属的那三十多门野战炮的支援,讲起来五四三团的火炮并不少,光是重廹击炮就有三十多门,各营还有支援用的轻廹击炮。更关键的是五四三团有个全军最好的神炮手,重火力营营长刘义。
这个刘义本来是南京中央教导队的一名炮兵教官,在南京保卫战中,曾指挥四门迫击炮用十几发炮弹打掉日军六辆战车,刘义的本事被王海涛一眼看中,把他从中央教导队挖到了九十军中。唐亦宽曾想调他去九十师重炮团担任团长,可唐为民死活不放人,这才一直留在了五四三团。
议论到用重廹击能否担任起掩护攻击的重任时,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刘义身上。刘义思考了一会,不慌不忙们说道:“团座,用团里的火炮担任攻击的掩护我能做到,不过我也有条件。一是把炮兵阵地提前到离日军阵地三百米处;二是全团的火炮都由我统一调动指挥,包括警卫营手上的五门82口径榴、弹炮。”
这五门82口径榴、弹炮是唐为民凭着亲侄子的身份向唐亦宽求了多次后,唐亦宽才调给他的,团级部队中也只有五四三团才有五门,对这五门榴、弹炮唐为民一直都当成宝贝,轻易不会拿出来用。听到刘义的要求唐为民犹豫了一下,但为了能攻下日军阵地,唐为民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中午十二点,五四三团的炮兵阵地上火炮齐鸣,五门榴、弹炮都由刘义亲自校对瞄准了目标,五发炮弹一下就摧毁了日军阵地上五处地堡。五四三团的炮火并不猛烈,但准确性是相当高,二十分钟的炮击让日军山脚阵地一片狼籍,日军士兵更是伤亡惨重。
这样的情况下,五四三团同样迅速的攻占了日军山脚阵地。只是在他们向山腰阵地前进时,遇到了日军炮火的拦截。这个山头比起五四二团攻击的山头,树木的密度要小,而这个山头上日军不仅有十几门廹击炮,还有好几门九二式步兵炮,密集的炮火一度阻止了五四三团的进攻。
这种情况下刘义又出手了,他先校调好了五门榴、弹炮的射击角度,又亲自指挥着重迫击炮向前推进到离山脚下不远处,瞄准了日军炮兵阵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炮战,刘义终于以六门重迫击炮被摧毁为代价,全灭了日军炮兵,这时五四三团才得以继续向山腰阵地前进。
在攻击日军山腰阵地时,五四三团也同样因开阔地而再次受阻,不过刘义也带着三十门迫击炮增援了上来。在刘义指挥的廹击炮精准的打击下,日军修筑的工事和掩体逐一被清除,再加上众多神枪手精准的狙杀,时间一长日军也吃不消了。
五四三团的二个营趁机向日军阵地发起了突击,在五四二团拿下山腰阵地后不久,五四三团也拿下了日军山腰阵地。两个团的报告一前后廷到了痕么唐亦群的手上,唐亦群看完电报也不由的赞了一声“好样的!”本想着先能拿下一个山头,再集中兵力攻打另一个山头,没想到五四三团也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下午四点钟五四二团送来报告,己攻占山头,全歼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自己部队牺牲四十二人,受伤一百六十四人。半个小时之后五四三团也送来报告,攻占山头并歼灭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自己部队牺性六十九人,受伤一百四十七人。
以很小的代价歼灭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并且夺取两处山头,打开了通向湖南省的大门,这个好消息足以让唐亦群兴奋并骄傲一番。唐亦群马上把消息用电报向师长唐亦宽做了汇报。在二七一旅准备攻击日军阵地时,唐亦宽就得到了情报,当时唐亦宽就要调师重炮团和混合装甲营前去增援。
不过师重炮团离二七一旅还有二十多公里路程,在并不好走的山间公路上,最快也要二个小时才能赶到,混合装甲营能在一个小时后赶到,但攻击山头,装甲营的做用并不大。唐亦宽只能在相信二七一旅的实力的基础上,命令师重炮团尽快赶去前线。
在收到唐亦群的报捷电报时,唐亦宽也吃惊了一下。虽然他也相信二七一旅凭着自身强悍的实力,能够打赢这一仗,但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伤亡还是让他吃惊了。现在二七一旅用一场完胜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是到九十师发力的时候了。
拿下杳山岭后公路就出了山区,进入了丘林地带,这不仅意味着道路更好走,而且也意味着日军在短距离内没有有利的地型设制阻击阵地。唐亦宽下令部队加快速度,穿过山区后再择地宿营。终于在天黑下来不久,九十师全师穿过山地,在离永州城南二十五公里外的丘林处停了下来。
宿营后,唐亦宽把唐亦群喊了过来。唐亦群一到临时师部的帐篷内,就发现二七二旅旅长张灵甫、师侦察团团长李长清、师重炮团团长唐林等人都在。唐亦宽先把唐亦群夸奖了一番,然后说道:“各位,据长清手下的侦察小组报告,前面不远处就是湘江,湘江在永州城南成东西流向,正好挡在了永州城前。而日军以湘江为依托,在湘江北岸修好了防线,我们明天就将面对日军的这道湘江防线,如何攻破日军这道湘江防线,渡过湘江大家议一议吧。”
地图上永州城南二十公里处,湘江从西向东横在面前,并且在零陵县与潇水合流。要想攻击永州城必须先渡过湘江,而日军就利用这一点在湘江北岸投入了二个联队兵力,建成了一道防线。看着地图大家都在沉思,半天后唐亦群突然开口说道:“师座,我认为可以选择几处做为攻击点,凭着我们兵力上的优势来分散防线上日军的兵力。”
………………………………
第六百七十五章 湘江之战
唐亦群只说了两句话就停住了,地图前的几个人都盯着唐亦群,可唐亦群却没了下文。还是唐亦宽开口说道:“亦群,你说的的确是个办法,那你打算如何分配兵力和选择渡江地点呢?”唐亦群答道:“师座,从地图上看这段江面上至少有三处可以强度的地点,分别是这、这、这。不过具体位置的选择我认为还是要去现场察看一下才能确定。”
唐亦群边指点着地图边说,把大家的目光重新吸引到了地图上。这一段湘江,蜿蜒曲折有多处“几”字型江湾,唐亦群指点的几处都在“几”字湾上。这几处”几”字湾都是开口向南顶部向北,横头这一段江面虽宽,但水流平缓,向北的一面江滩平缓,的确是强渡的好地点。
唐亦群这么一说,大家也认同了他的想法,唐亦宽说道:“亦群的办法可行,不过还是要先看一下侦察后的结果才能定下做战方案,这样,明天对江面情况以及江北日军防线侦察的任务就交给长清的侦察团,其余部队暂时不动,但要做好强度湘江的一切准备工作。”
会议结束之后,李长清的侦察团派出几十个侦察小组连夜向湘江边运动,执行侦察任务,其余的部队也在第二天一早开始了强渡湘江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为忙碌的就是辎重团里的工兵营。王海涛的部队中工兵的编制比较小,只有每个军才有一个专设的工兵团,而其余编制中工兵部队都隶属于辎重部队。
这并不是王海涛不重视工兵这个兵种,只是以前的战斗大多数都是打防御战,修建工事时都是全军官兵一起动手。就修建工事来说每个士兵都是一名合格的工兵,不过对于渡江、开路等专门的工作还是要用到专门的工兵部队的,因此专门的工兵部队有,但编制不大。
现在要强渡湘江,王海涛手上可没有日军那种专门的橡皮艇,渡江用的木筏还是要工兵们来赶制的。好在驻地附近并不缺少树木,欢伐树木又有别的部队帮助,只是制做木筏,速度还是不慢的。工兵部队在赶制木筏,别的部队也在做准备。
九十师中基本上都是广西兵,这些战士中不会游泳的极少,一大半的战士水性还相当好。虽然已是十月份,中午的温度还是不低,游水也不会被冻到。不过武器弹药的防水保护还是要做的。准备工作也多数是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傍晚时,侦察团的侦察小组先后回到驻地,而王海涛派来助攻的一个混合装甲团和一个重炮团也赶到九十师驻地。说起来九十师的重炮团是几个师中实力最强的,不仅有四十八门82口径榴、弹炮,还有二十四门德制150口径榴、弹炮。这次为了加强强渡湘江时的掩护炮火,王海涛又把直属重炮旅的122榴、弹炮团派了过来。
晚上全师团级以上军官做战会议召开,会议一开始就由李长清报告侦察团今天的侦察情况。李长清站起来对大家敬了个礼后开始报告今天的侦察情况。首先报告了湘江水面的情况,他说道:“现在湘江的水深基本上在一点五米左右,水流平缓,可进行强渡。
特别是有两处“几”字形江湾,水深只有一点二米,重型坦克可以涉水强度。此外这段湘江上还有二座桥梁,一座是位于东安镇的混凝土公路桥,据侦察此处有日军重兵防守,并且桥下安放了大量炸、药。另一座是位于零陵县境内的全钢结构铁路桥,同样有日军重兵防守。
日军湘江北岸防线,由日两个步兵联队的兵力驻防,在公路桥北侧有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山炮兵中队以及一个战车中队驻守。铁路桥北侧则有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山炮兵中队驻守。而其余兵力则是沿着湘江北岸平均布防,在适合强渡的两处“几”字湾那里,都只有日军一个中队兵力在江北驻守。”
李长清刚讲完侦察后的情况,底下的军官中就响起了一片议论声。唐亦宽听了一下,议论声中基本上都是兴奋的声音。也不奇怪,几年的仗打下来,这些军官都极为自信,一个团的兵力就敢和日军两个步兵大队正面硬拼。现在日军整个江北防线上才两个步兵联队,不过一万五千余兵力,而九十师六个主力团就有一万六、七千人,日军防线有几十公里长,每一处兵力都不足,这些军官们要是紧张、担心才奇了怪呢。
唐亦宽这时说道:“好了,大家静一下。”等会场上安静下来后,他接着说道:“刚才李团长己经把侦察团获得的情况说了,大家的议论我也听了一些,我想我们渡江做战的重点可以放到两座桥梁和两处江湾上来。重中之重是铁路桥,对此大家有没有意见?”
见底下没人反对,唐亦宽说道:“好,没人反对我就布置任务了,首先铁路桥是重中之重,只有完好的夺取铁路桥,我们后续的重型武器才能迅速而顺利的渡过湘江,这个重任我准备交给二七一旅来完成,同时二七一旅还要担负起一处江湾强渡的任务。唐亦群,你们旅能完成任务吗?”
唐亦群起立后说道:“师座,我要重炮和重型坦克的掩护,只要你给了我们旅这些掩护的重武器,完不成任务我甘受军法处置。”唐亦宽点头说道:“自然是要给你这些重武器的。司令增援来的一个重炮团和一个混合装甲团我全部交给你来指挥,不过完不成任务那就别怪军法无情了。”
唐亦群坐下去后,唐亦宽再次点将道:“张灵甫旅长。”张灵甫应声而起答道:“到!”唐亦宽看着他说道:“张旅长,攻占公路桥和另一处江湾强渡的任务我就交给你们二七二旅了,公路桥也很重要,最好是完好的夺下来。师属重炮团和混成装甲营我也全部交给你来指挥,能完成任务吗?”
张灵甫立正后答道:“师座放心,二七二旅要是完不成任务,我张灵甫也甘受军法处置。”唐亦宽大声喊了一声好!然后说道:“明日一战是我军进攻湖南日军的关键一战,只要渡江成功,永州城将无险可守,必可一鼓而下。这将会对我军与日第十一军决战起到重要做用,希望明日一战在座各位务必全力以赴,力争一举成功。拿下永州城后,我在永州城内为各位庆功。”
会议一结束,各部回去后又是一番会议布置和准备,别的不提,单说二七二旅的旅长张灵甫,自张灵甫在龙州向王海涛表过衷心之后,一直想立个大功给王海涛看看,可九十师中二七二旅始终被二七一旅压了一头,二七一旅是王海涛起家的部队,军官也多是当年在猛虎山就跟随王海涛的老人,压上二七二旅一头张灵甫也明白是在情礼之中,但这并不代表张灵甫就没有想法。
张灵甫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科班出身,一直在老蒋嫡系部队第一师中任职,一九三三年就己经升任上校团长,若不是因杀妻一案坐牢,早己平步青云。就这样如果没有王海涛的出现,让他在淞沪会战中加入王海涛的九十师,也会在后面的抗日战争中屡立奇功,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
在九十师里,张灵甫也以会带兵、会练兵、能打硬仗而受王海涛看重,委以二七二旅旅长重任。张灵甫出战的机会并不多,现在有了这么个机会,怎能让其不重视、不兴奋?张灵甫回到旅部马上开会,几名一同回来的团长,还有师属重炮团团长以及混合装甲营营长、辎重团的工兵营营长都被他请了过来。
会议前张灵甫己经想好了做战方案,开会后他就直接的宣布了做战方案。攻打公路桥的任务交给了五四六团和五四七团,由自己亲自负责指挥,同时,旅直属警卫营和侦察营加参加夺取公路桥的战斗。担任掩护的是师直属重炮团的两个82口径榴、弹炮营和混成装甲营中的轻型坦克连、重型装甲车连。
强渡江湾的战斗由五四五团担任,由师属重炮团的150重型榴、弹炮营和旅属炮兵担任掩护,并且混合装甲营的重型坦克连也交给了团长赵飞指挥。这个做战方案张灵甫充分考虑到了各团的实际做战能力,认为是最可行的方案。做战方案一宣布,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见。
最后张灵甫说道:“明天的进攻一是要猛、要让日军无力招架,二是要快,要让日军来不及去炸桥。这里要靠侦察营先期潜伏到桥下,破坏掉日军在桥上设下的炸、药。我要公路桥完好无损的落入手中,以我两个主力团对付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要是还不能保证完好的夺下公路桥,那就是失败。大家分头去准备吧。”
会议结束,张灵甫又把警卫营营长唐实,侦察营营长陈勇、装甲营营长金子歌工兵营营长苏宗浩等人留了下来,研究具体的做战方法。其中如何破坏公路桥上日军设下的炸、药是重点讨论的问题。大家商议了半天,还是从上游潜水接近桥下的方法得到了一致认可。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勇夺大桥
第二天一早,九十师全师开拔,向不远处的湘江边进发。出发不久,部队就分成了三个方向,二七一旅以及所指挥的重炮团和混合装甲团向铁路桥方向运动,二七二旅及所指挥的炮兵部队和装甲部队则向东安镇方向运动,只有师部和师属警卫团以及辎重部队向正北方运动。
唐亦宽己经在地图上选好了临时师部的位置,是靠近零陵县的荆家铺镇。零陵县城日军己经弃守,只留有少量兵力和一个伪军团在城内。不过零陵县城是王海涛选中的临时司令部驻地,攻占的任务没有交给九十师,而是由二一零师完成,现在二一零师正在接近零陵县城,以二一零师的实力拿下零陵县城易如反掌,就不用唐亦宽去操心了。
二七二旅的路程是最短的,全旅仅用了二个小时就接近了东安镇,在这里五四五团将独自前往江湾,强渡江湾。而两个82榴、弹炮营则和旅部留在东安镇,炮兵开始选址建起阵地。从东安镇到公路桥直线距离三公里,炮兵阵地建在这,足以打击到江北的日军阵地。
东安镇内己无日军,在建起临时旅部后,张灵甫命警卫营在镇北搭起一座高台,以便于在高台上观察战况并及时指挥战斗。五四六团和五四七团直接向公路桥南边前进。桥北的日军己经发现中国军队的到达,负责指挥防守的日军大队长高明吉中佐也下令部队全部备战。
这座公路桥是渡过湘江的主要桥梁之一,日军也并不想轻易的就炸毀这座大桥,十三师团师团长赤鹿理中将还想着凭借湘江防线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以待日后能对这些中国军队进行全面反攻。因此给高明吉中佐的命令是不到最后关头,不得炸毁大桥。这道命令也使二七二旅夺取这座公路桥成为了可能。
五四六团首先赶到公路桥南则,这里本来还有日军一个步兵中队在驻守,在五四六团面前,一个步兵中队根本就守不住,五四六团派出二个营兵力,又派出去几辆轻型坦克,一个冲锋就夺取了桥南日军阵地,这个驻守的步兵中队只有百余人顺着大桥逃过了江。
五四六团和五四七团到达之后,并未急于进攻,先是把两个团的重迫击炮集中起来建起炮阵地,又在桥南选择重机枪阵地,几十挺重机枪选好位置架了起来,这些重机枪会在部队进攻时,为部队提供火力掩护。部队不急于进攻主要还是因为侦察营还未能潜伏到桥下,破坏掉日军埋设的炸、药。
部队到达桥南不久,东安镇上的高台也搭好了,张灵甫登上高台,用高倍望远镜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