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灿Ω煤茏悖趺从秩鼻怪У┝耍俊
王为宽脸上一红,吱唔的说道:“王可令,我们又招了一些兵。”王海涛愰然道:“啊,原来老王你的队行人又扩大了,那可是好事。说吧,你又招了多少兵?还缺多少枪支弹药?”王力宽有些不安的答道:“王可令,我们奉中央的命令,由大队扩充成了纵队,现在我手下有一万五千人,枪可还是那么多。”
王为宽的话实在吓了王海涛一大跳,这才多大功夫,王为宽硬是又招来一万余人。要知道,共产党的部队可是没有军饷可发的。这也让王海涛不得不佩服共产党方面在宣传上的厉害。要说万余支三八式步枪,以前的王海涛根本看不上,可能一下就给了,必竟有前世的中共情结在,而且求上门的又是前世的爷爷。可现在自己后勤供应困难,部队扩招也只能使用日式枪械,这就让王海涛有些为难。
王为宽看出王海涛有些为难,马上说道:“既然王司令有难处,那就算了,我们自己再想办法。”王海涛笑了一下说道:“老王,是这样,我军的后勤也出了些问题,我部补充新兵也准备装备日式武器,再说缴获的战利品还没完全统计出来,要不你先在城里住上两天,等战利品统计出来后,我一定支援你们一部分。”
见王海涛说出这些话,王为宽知道王海涛不是在敷衍自己,便不好意思的说道:“那就麻烦王司令了。”把王为宽送走后王海涛马上让手下通知后勤处的唐亦宗,尽快把缴获的战利品,尤其是武器弹药的数量统计出来,再立刻上报司令部。
接下来王海涛就是巡视各部队,检查各部队整编和招兵情况,并参加了一些部队的战后总结。对战斗中表现不错并立功的部队和个人给予嘉奖,对犯下错误的几名军官进行了批评和处罚。在这期间后勤处把王海涛要的缴获战利品的数字报了上来。
拿到后勤处的报告,王海涛还是很高兴的,这场战役虽然伤亡不小,可战果同样不小。击毙的日军中将师团长一人,少将旅团长二人,大佐六人,中佐以下军官就更多了。基本歼灭日军三个师团加两个旅团计十万余人,把日军的第十一军打残了。现在日军在湖南和江西两地,仅占据着南昌以北和岳阳以北的几座城市,别的地方都成了国统区。
战斗中的缴获更是惊人,三八式步枪完好可用的就有五万四千余枝,轻机枪二千六百七十挺,九二式重机枪六百余挺,掷弹筒二百余只,迫击炮一百六十门,九二式步兵炮六十二门,山炮二十三门,野战炮十四门。子弹和手、雷无数,还有各种军用物资堆积成山。
看到报告王海涛喑自嘲笑了一下自己,前天还为王为宽提出的支援武器弹药之事紧张。王海涛当既决定再拿出八千枝三八式步枪二百挺轻机枪,五十挺重机枪,四十只掷弹筒,二十门迫击炮以及十万发子弹和五个基数的炮弹来支援王为宽他们。
这批武器弹药的数量可不小,对中共来说也算是大手笔了。王海涛之所以愿意付出这个代价,一方面有前世对中共的情结,一方面是支持前世爷爷的工作,更重要的一点,有中共这支武装力量在江西,自己在江西这里就能少驻扎些兵力,万一日军反扑上来,有中共武装的协助,战斗起来会轻松不少。以自己和中共的关系,中共武装决不会看着日军攻击己方而无动于衷的。
王海涛再次把王为宽请到了办公室,两人坐下后王为宽有些不安的看着王海涛。王海涛笑着说道:“老王,缴获战利品的数字统计出来了。这次我准备支援你们一部分武器弹药,如果不足就只能靠你们自己想办法了。”王海涛的话让王为宽有些失望,但一想不官多少,有总比没有强,便答道:“王司令不用客气,无论多少我们中共同样感激王司令对我们的无私支援。”
王海涛笑着从桌上拿过拟好的物资清单,递给王为宽后说道:“老王,现在我只能支援你们这么多了。”王为宽接过清单急忙看了起来。一遍看完王为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细看了两遍,手颤抖了起来。王为宽抬起头,用略略颤抖的声音问道:“王司令,你真的能支援我们这么多武器弹药?”
王海涛笑着点点头说道:“老王,现在我只能拿出这么多了。不过对你们我还有个请求。”王为宽激动的说道:“有什么要求王司令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决没有二话!”王海涛这时正容说道:“老王,这次战役是取得了一场大胜,但我部也伤亡不小,后勤补给更是困难。现在我部在休整完之前暂时无力再向日军发起攻击。我计划留下部分兵力驻守樟树一线,其余部队撤回广西补充休整。但我担心我部一撤,日军会趋机反扑,那时就要靠你我两军同心协力,挡住日军的进攻了,希望你部能在关键之时和我军共同战斗。”
王为宽这时也严肃的说道:“请王司令放心,抗击日寇是我军义不容辞的责任。就算王司令没有支援我们武器弹药,我们也不会坐视日寇攻击友军而不管的。有了王司令支援的这批武器弹药,我们就能早日成军,和贵部共同担负起抗击日寇的坚任。”
王海涛听后连说了几声:“好!”然后又商定过几天王海涛率部后撤时,顺便把这批武器弹药运到新干县城交给中共方面。至此王为宽才心满意足的提前返回新干县城,准备接收武器弹药。而王海涛也开始准备后撤之事。让哪支部队留守樟树城,又成了王海涛马上要决定的事。
………………………………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主力回撤
办公室里,王海涛坐在办公桌前,办公桌上摆放着驻守樟树城所有部队的资料。樟树城这里,九十一军的二一零师和二一一师都在,还有130重加农炮团,一个混成装甲团,警卫旅三团,侦察旅三团等部队,王海涛的部队有三分之一还多都在这樟树城。
战役打胜了,战果是不小,可这些部队也减员严重,更加要命的是物资补给的不足,这也让王海涛面对兵力不足的南昌城而产生了退意。如果王海涛拼尽全力也未必不能拿下南昌城,但面对日军的反扑,还有身边并不友好的友军,精疲力尽的部队能否坚守的住就不好说了。
王海涛准备留下一个旅在樟树城驻守,有中共的部队做为协助,守住樟树城并对南昌日军形成威压之势还是可以做到的,最坏的结果就是放弃樟树城,向南后撤。有了这个想法,王海涛就要考虑留下哪支部队来驻守樟树。留的部队多了,后勤补给困难,少了又难以威慑南昌日军。仔细的考虑一番,王海涛准备把二一一师四六三旅留在樟树城。
二一一师李长武升任师长后,王海涛准备让韦二喜仼副师长兼四六三旅旅长,可李长武当时提出任命韦烨为副师长兼四六二旅旅长,唐龙仔同意了李长武的请求,王海涛自然不便过多干涉,也就同意了这个任命。可在衡阳战役中韦烨犯下大错,被撤去副师长兼四六二旅旅长一职,旅长由唐羽顶上了,副师长一职空到现在,王海涛觉得可以让韦二喜升任副师长一职。
四六三旅随同二一零师出征时就只有两个主力团,现在仍有一个满员主力团和一个整营在,是旅级部队中减员最少的,这也说明韦二喜等主官指挥上还是有能力的,必竟是从淞沪战场上打到现在的老部队,各方面,尤其是防守方面能力极强。
有了想法,王海涛准备再和唐龙仔他们通个气,于是王海涛便让警卫去把唐龙仔、李长武、韦二喜三人请列办公室来。过了一会办公室外响起一阵脚步声,随即唐龙仔等人就出现在门口,除了喊来的三人外,机要处副处长李元庆也一同出现在门口。
几人进来后对王海涛行过军礼,李元庆先说道:“报告司令,这是战后中共方面和一些民主人士给我军发来的贺电,还有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王海涛对李元庆的行为有些奇怪,送报纸和贺电派个办事员来就行了,哪要他亲自送来?面对王海涛疑问的眼神,李元庆解释道:“电报是中共中央发的通电,还有中共的毛主席和朱德将军、周公的亲笔贺电。还有几份报纸,司令看过就明白了。”
王海涛一听先拿起几封电报看了起来,果然是中共方面的全国通电,通电不但写明了樟树战役九十集团军的战绩,还很赞了九十集团军一通。另几封大同小异,分别是毛、朱、周三人对九十集团军取得大捷的祝贺之词。王海涛对几封电报苦笑了一下,中共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呢!但又有几分得意,能得到毛、朱、周三位的亲笔贺电和称赞,也够让自己自豪一下了。
王海涛刚看完电报,就听见韦二喜嚷嚷道:“这中央日报也太过份了吧?歼灭日军一个联队,击毙日军一个大佐联队长就这么大张其鼓的宣传,我们连中将都打死了一个,少将打死两个,大佐更是杀了好几个,也没见他们宣传一下。”
王海涛愣了一下,抓过中央日报看去,一版整版都是宣扬中央军第十八军收复岳阳城,歼灭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并击毙其联队长中川佐一大佐之事。王海涛还没看几行,就听见李长武说道:“这奇怪啥?那可是十八军,老蒋的嫡系王牌,陈诚将军起家的部队!不宣扬他们还去宣扬你吗?”
中央日报是老蒋的喉舌,这种宣传也无可厚非,对此王海涛心里倒是没有什么不服气,到是新华日报头版上对九十集团军取得樟树大捷的报到,让王海涛有些头痛。报纸上报导的基本属实,可中共的报纸这么大力为自己宣传,自己通共的行为就在老蒋那坐实了,看来,中共方面还是想把自己给拉过去。如果不是知道后世中共的那些运动,投向中共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
看完报纸,王海涛见李长武和韦二喜还在争执,便放下报纸说道:“好了,别争了,我们打击小日本本来就不是为名为利,宣传了如何?不宣传又如何?不过该争的还要争一下。李处长,你派人去一趟重庆,把击毙的日军将军的证件和指挥刀给老蒋送去,另外向老蒋要奖赏和补给,如果中央不给,我军将因补给不足而放弃江西,撤回广西。另给中共回电,告之我军主力将撤回广西,只留一个旅驻守樟树,望中共方面能配合我军守任樟树一线。”
李元庆记下王海涛的指示退了出去,王海涛看着龙仔等三人说道:“我们坐下说吧!”大家都坐下后,还是王海涛先开口说道:“大家都知道现在我军已经出现补给不足的情况,尤其是油料补给严重不足。没有了油料找们这支半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因此现在我军已是无力再对南昌发起攻击。”
这些情况唐龙仔和李长武都清楚,只有韦二喜不是完全了解,见唐龙仔和李长武都没出声,想说话的韦二喜也不再出声。见三人都没说话,王海涛接着说道:“我准备把大部队撤回广西去,运里只留一个旅驻防,我计划把韦二喜的四六三旅留下,大家有意见吗?”
李长武和韦二喜没说话,唐龙仔却说道:“司令,四六三旅现在只有一个满员团外加一个营,驻守樟树一线,兵力是否少了点?”王海涛答道:“兵力不足不是可以征兵吗?韦二喜,我要求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全旅人数补足,武器就用缴获的日式武器,能做到吗?”
韦二喜起身立正后答道:“报告司令,韦二喜保证完成征兵任务。”王海涛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不仅要征满兵员,训练也问样重要。日式武器的性能虽然不如原来的武器,但你可以优先从缴获的武器中挑选,缴获的火炮除了要给中共的那些,别的也全部给你,性能不足就用数量补上。另外中共的部队也会全力配合你部,怎样,有信心守住樟树一线吗?”
韦二喜思考了一下说道:“司令,我能多留些武器弹药,多征些兵吗?”王海涛笑了一下答道:“没问题,只要你能把战斗力提上去,哪怕你扩充成一个师都行,到时我就升你当师长。”韦二喜激动的站起身,立正后说道:“司令,那我保证守住樟树一线,让小日本有来无回。”
王海涛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很好,不过你也别轻敌,小日本再来肯定会准备充分,你一定要和中共的部队协调好,不要产生矛盾。要信任他们,中共的王司令是我的老朋友了,要遵重他。此外,这次会有部分坦克和装甲车因油料不足而无法撤回广西,我会给它们加满油料交给你来指挥,要用好它们。不过千万不让让它们落到小日本手里,必要时可炸毁它们。”
驻守的部队落实下去,王海涛就准备向回撤兵了,这几天伤员干组缴获的物资已经在向后方转运,汽车不够用,缴获日军的挽马和大车都全部用上了。韦二喜更是一头扑在后勤处,这也要,那也要,把后勤处长闹的见到他的影子就躲的远远的。
四天之后,王海涛带着警卫三团最后一个撤出樟树城,韦二喜等驻守的四六三旅军官,一直把王海涛送出城外。王海涛又反复叮嘱了韦二喜几句这才告别离开。王海涛的部队刚接近新干县城,就有手下报告,城外已有中共的人等候多时了。
王海涛让部队停下,自己来到队伍前列一看,原来是以王为宽为首的十余名中共方面的人,等候在新干县北门外。王海涛快步上前,和王为宽护握了手,王为宽又把众人一一介绍给王海涛,大家寒喧一番后共同进了新干县城。
现在新干县城已经移交给中共方面来管理,不仅县政府是中共的人,王为宽的纵队司令部也设在此地,城里还有两个大队的兵力驻防。在走向王为宽的司令部的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一队队巡逻的中共士兵。这些士兵装备的清一色日式武器,干净的军服穿在身上,精神头很不错。
王海涛不由的夸了几句,王为宽带着自豪的表情谦虚道:“王司令过奖了,比起王司令手下的虎贲来,他们差的还远,再说能拉起这样一支队伍,还多亏有王司令慷慨相赠的武器弹药啊!”王海涛也是客气了一番。来到王为宽的司令部,大家坐了下来,王为宽先问道:“王司令,贵军这是要全部撤回广西吗?”
………………………………
第七百七十四章 撤至衡阳
听了王为宽的问话,王海涛也没打算隐瞒什么,便笑着答道:“不瞒王司令,我部的后勤供应出了些问题,所以我准备把主力撤回广西,在樟树城我留下一个旅。不过这个旅并不满员,要想守住樟树一线,阻止日军的反扑,还需要多仰仗贵军的大力协助才行啊。”
王为宽也笑道:“王司令客气了,抗击日军也是我军义不容辞之事,王司令不用担心,我军定能协助贵军一同守住樟树一线。”王海涛这时却说道:“王司令,如果日军兵力过大,我认为也可先放弃樟树一线,现在我们同样使用日式装备,如果兵力上悬殊太大,武器装备又不占优势,硬拼势必会有重大损失,不如先后撤一步保存实力,再图以后。这一点你们的经验是很丰富的。”
王海涛说者无心,在坐的却听者有意,有两人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不过在坐的有十余人,王海涛也没注意到那么多。接下来双方又在互相协助一事上交流了一番,并达成了几项口头上的协议。中午由中共方设宴招待了王海涛一行,酒足饭饱后王海涛带着队伍继续赶路。
王海涛刚一离开,中共方面就开起了会议,主持会议的新干县县长徐闻达先讲了一番新干县城的情况,然后把话题转到了抗日纵队的征兵之事上。现在中共方面征兵上问题不大,可征来的士兵如何去武装成了问题,现在的一万余人完全靠王海涛的支援才能武装起来,王海涛一走可就没了支援。
这时新上任的纵队政委刘一鸣开口说道:“同志们,据侦察人员报告,九十集团军在樟树城只留下一个不满员的旅,也就三千多人,反而武器弹药留下的极多,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支部队吸收过来?这样一来可以壮大我们的力量,二来也能得到充足的武器弹药。”
刘一鸣的话刚说完,王为宽就开口说道:“我坚决反对!一直以来王海涛将军对我党我军的帮助极多,中央也一再表示要交好王海涛将军,你这种做法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就是成功了,也会让王海涛将军仇视我们。一但结了仇,再想缓和就很困难了。”
王为宽这几句话让刘一鸣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沉着脸说道:“不过是国民党的一支残军,以我们一万多人的队伍还怕对付不了这三千人的国民党军队吗?就算王海涛带着部队回来,难道他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对我们动用武力吗?如果不动这支国民党部队,那么抄充部队的*从哪里来?”
王为宽气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喝道:“刘政委,虽然你是从中央派下来的,但你才来几天?了解九十集团军的战斗力吗?了解现在这里的形式吗?如果你仍然一意孤行,我将直接向中央报告你的行为!”刘一鸣一听,大怒之下也是拍着桌子站了起来,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紧张到顶点。
见刘一鸣要继续和王海涛争吵,主持会议的徐闻达忙站了起来劝道:“王为宽同志,刘一鸣同志,你们都先冷静一下,大家都是为了革命武装的发展,都别发火,坐下慢慢商量才是。”有了徐闻达的劝说,王为宽首先坐了下来,气冲冲的转过脸去,见王为宽坐下了,刘一鸣也气乎乎的坐了下来。
有了两人的争吵,会议也就匆匆结束,会议一结束王为宽就转身而去,连徐闻达的喊声都未理会。这时刘一鸣对徐闻达说道:“你看看,他这是什么态度?完全是军阀作风,山头主义!不行我要电告中央,撤了他这个纵队司令。”
徐闻达苦笑了一下说道:“想撤了他这个司令怕是不太容易,这个队伍是他一手拉起来的,他在队伍中的威望很高,你刚来就撤了他,那些大队长们是不会服气的。”刘一鸣怒道:“这是*的武装,不是他王为宽个心人的队伍。”说完也转身扬长而去。
刘一鸣和徐闻达是延安中央党校同学,同时毕的业。而刘一鸣一直是王明的心腹干将,本来毕业后王明准备把他安排在中央机关的,可延安的“整风运动”中,王明的“左”倾路线遭到批判,于是王明便把他运作到了新成立的赣鄂抗日纵队中来当了政委。
刘一鸣的思想上还是王明的“左”倾那一套,又急于想扩大队伍,好立下大功,表现给王明看。这才不惜与王为宽闹翻都要向王海涛留下的四六三旅下手。王为宽知道刘一鸣的来历,对此人也有所防备,可他也没想到此人一来就要向王海涛的队伍下手,这让王为宽难以再忍让,因此会议上才对其拍了桌子。
中共方面闹出来的矛盾王海涛并不知道,王海涛只是信任前世的爷爷王为宽的为人,这才只留下四六三旅这三千多人,还再三叮嘱韦二喜要与中共方面搞好关系。如果王海涛知道有刘一鸣这样的人存在,怕是连支援中共方面这批武器弹药都会考虑再三。
现在王海涛已经把注意力都放到了越南这边,怎样与越共搞好关系,在不吃亏的情况下,占据海防港。这才是他下一步重点要处理的事。经过几天的行军,王海涛带着警卫团回到了衡阳市,在衡阳市王海涛准备休整上三天,一方面部队连续几天的行军有些疲惫,另一方面衡阳做为四六三旅的后勤基地,也要有所安排。
衡阳市做为收复不久的城市,中央方面还没有派人来接收,因此一直属于军管状态,王海涛北上樟树时留下了侦察三团的一个营,还有一些辎重守卫部队,负责指挥的还是侦察三团团长姚元宝。这段时间姚元宝既要负责地方上的事,又要负责给王海涛的部队供应补给的事,天天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幸亏龙州那里唐仁礼又派来几个人帮助姚元宝,姚元宝这才松了口气。等王海涛结束了樟树战役后,姚元宝这才真正轻松一些。得知王海涛马上要到衡阳了,姚元宝又紧张了起来。一个侦察营担任城防任务,平时是够用了,可王海涛一到,城防肯定要加强,姚元宝马上找到了四六二旅旅长唐羽。
四六二旅比王海涛早到衡阳两天,今天全旅已经整装完毕,就准备继续向广西出发,姚元宝急匆匆的找上门来,倒是吓了唐羽一跳。待姚元宝说明来意后,唐羽对此也极为重视,立刻下令全旅暂缓出发,并派手上战斗力最强的八七七团立刻接管城防。
听到唐羽亲自下达命令,姚元宝也放下心来,马上给自己手下的三营长孟汉林下令,交接过城防任务后,就把部队分散派出去,自己要掌握一百公里范围内所有的动静。孟汉林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刻把部队打散后派了出去。刚做完这些,就有手下向姚元宝报告,王海涛的队伍离城还有二十公里。
做为留在城里最高军衔的军官,唐羽自然是要出城迎接王海涛的到来。于是唐羽为首,四六二旅的三名团长,还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