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猛虎军-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飞机却没有那么好打了。随着日军抛下的航空炸弹不断的爆炸,高炮阵地也被硝烟和火光所笼罩。
此时阵地上的轻重机枪也加入了对日机的攻击中,虽说这些机枪射手能帮上的忙有限,但数量众多的轻重机枪也让日军飞机多了些顾忌。双方激战了半个小时,日机抛空了所有的炸弹开始返航,来时的二十七架轰炸机,回去时只有十五架了,在这里一下子折损了十二架。
而高炮营的二十门高射炮也被日机炸毁了八门,战士也牺牲了好几十人。虽然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但是因为有高炮阵地的存在,日机不再是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了,之后的轰炸也变的小心翼翼,给阵地带来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日机的轰炸没起到太大的效果,藤田近只能让火炮进行轰击了,第三师团的野战炮第三联队在最大射程处架起了五十四门七五野炮,日军的七五野炮有效射程是八千三百米,而阵地上的德制七五野战炮有效射程则是九千四百米,所以日军炮兵对着雨花台阵地开炮后不久,阵地上的火炮便开始了反击。
雨花台其实并不大,也就是一个标高一百米,方圆几公里的山地,坡度也不大,在山顶上有一个面积为二平方公里的平地,主阵地就设在这平地上,九十二师把一个旅放在了雨花台阵地,另一个旅则分守中华门和雨花门,王海涛下令抽调一个团去高桥门后,雨花门的守卫就由守中华门的团中抽出一个营来防守。
雨花台的山顶阵地被分成了外围阵地和核心阵地,外围阵地是沿平地一圈利用地型修建起的地堡、掩体和战壕等工事体系,驻守的是二七五旅五六五团。五十师在加入了九十军后,不仅全师换了装备,王海涛还给他们增加了不少重武器。现在的九十二师不再是刚出湘时的那个五十师了,仅一个团手上的重武器就抵得上当初一个师。
核心阵地更是工事完备,地堡、掩体密布,防炮洞都在一米五的地下,再经过顶部的加固,就算日军飞机的航空炸弹也损毁不了。而炮兵营的三十六门七五野战炮也在核心阵地上,不过是在偏后一点的地方,炮位都有掩体保护,除非日军炮弹直接覆盖整个炮兵阵地,否则火炮就不会有多少损失。
部队的这些变化都是二七五旅旅长彭圭底气的所在,所以日军一对雨花台阵地进行炮击,彭圭就下令反击。炮营是军重炮旅的直属单位,炮营营长丁希军是刚由连长提升上来的,现在炮营归九十二师指挥,丁希军自然也就听命于二七五旅旅长彭圭。
双方的炮兵阵地相隔八、九公里,相互也只是判断一个大概的位置,守军占据山顶,视线要好于日军,加上居高临下,炮战中占了一些优势,双方炮战了半个小时,山顶上的炮营几乎没有损失,日军的炮兵阵地上落下了一些炮弹,但落点也不精准,只毁了几门炮,损失也不大。
守军外围阵地上倒是落下不少炮弹,不过守军都在防炮洞内,人员上也没什么损伤。日军第三师团第五旅团是主攻,第六联队开进到了雨花台前,一个大队的日军开始沿着上山的道路攻山。还没上到半山腰。攻击的日军就踩上了地雷,一连几颗地雷让日军死伤了数十人,其余的人不敢再走山路,而是从山路的两边向山上攻去。
山路的两边同样埋有地雷,于是在地雷不断的爆炸声中,日军死伤不断。过了半山腰后,树木稀疏起来,已经可以看见前面阵地上的地堡和掩体工事了,日军便架起了十余门迫击炮和重机枪,对着山顶阵地开火了,而步兵则是继续向上边射击边前进。
阵地上的战士并没有急着还击,阵地靠后的迫击炮阵地上十几门八二迫击炮先开始了反击。八二迫击炮瞄准的是日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几轮炮击后,日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尽数被摧毁,这时迫击炮转向了冲上来的步兵,而地堡和掩体里的轻重机枪也开火了。
日军步兵在几重打击下死伤不小,大队长连忙下令撤退,这个大队在丢下几百具尸体后逃下了山。大队长来到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面前,立正后说道:“报告大佐,支那人在山道上和山道两边都埋设了大量的地雷,并且阵地上火力十分凶猛,火炮数量不在我军之下,属下无能只能先撤了回来。”
进攻的过程仓永辰治大佐在山下用望远镜也看明白了几分,这次的失败还真不能怪这个大队长,因此仓永辰治大佐也没责怪这个大队长,而是宽慰了几句后,让他去准备继续进攻。仓永辰治让联队的山炮中队把八门七五山炮推了出来,用山炮对着山头阵地一顿轰击,同时又派步兵继续攻击。
山顶上的炮营本想对山下的日军进行炮击的,这时一见山下的日军先开炮了,便毫不犹豫的对着山下的日军轰了起来。几十门野战炮同时轰击,消灭的不仅是第六联队的山炮兵中队,连旁边的步兵也受到了攻击,仓永辰治见阵地上的火炮向自己发起了炮击,连忙下令全军后撤,日军也不进攻了,第六联队整个向后撤出了好几公里。
藤田近中将得到了手下汇报的情况,也是很头痛,要想攻占雨花台阵地就必须消灭阵地上的支那炮兵,可是凭着自己的一个野炮联队是很难完成这个任务的,看样想消灭支那人的炮兵就只有依靠飞机的帮助了。于是藤田近中将再次向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发电,请求加大对雨花台阵地轰炸的力度。
上次的轰炸中一下损失了十二架飞机,这是日军的飞行部队所不能容忍的失败,本就想报复,正好第三师团又来电请求加大轰炸力度。这正好中了飞行部队的下怀。下午日军出动了一个轰炸机飞行联队,共三个轰炸机战队,一个战斗机战队。
八十余架轰炸机、二十几架战斗机遮住了半个天空,阵地上在听到飞机的嗡嗡声后,就做好了防空准备,大部分官兵都躲进了防炮洞,火炮也躲进了树林中的掩体,阵地上只有高炮营剩下的十几门高炮和阵地上掩体中枪口对准了空中的轻重机枪。
日军飞机到了雨花台上空,轰炸机就开始向阵地俯冲下来,阵地上的高射炮和轻重机枪也用炮弹和子弹编成了一张火网迎击敌机。日军飞机变换着动作和路线,在火网中穿棱,到了一定的高度后炸弹就投了下来,不时也有中弹了的飞机冒着黑烟栽了下来,但更多的飞机完成了投弹后,飞过了阵地。
随着炸弹的爆炸,阵地又一次笼罩在硝烟和火光之中,日军飞机来的太多了,被击中的只是少数,而投下的密密麻麻的炸弹却让高炮一门一门的被摧毁,半个小时后,最后一门高炮也被摧毁了,轻重机枪也损失不少,对空的射击也稀落了下来。
日军的飞机见地面上几乎没有对空射击的武器了,便毫无顾忌的一架又一架俯冲轰炸,投完了所有的炸弹后,还用机载机枪对着阵地上的可疑目标扫射了一番,直到实在是没有目标了,才开始返航。这次的交战中,高炮营全军覆没,而留在阵地上的轻重机枪也大半被毁,只打下了日军九架飞机。
阵地上的工事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也损坏了不少,不过损坏的多是战壕和部分掩体,地堡和防炮洞则基本没有受到损失。在日军飞机飞走后,炮营首先又进入了火炮阵地,炮营的战士忙着修复被炸坏的阵地上的掩体,填平炸出来的弹坑。而别的士兵进入阵地后则是忙着抢修毁坏了的掩体和战壕。
藤田近远远的用望远镜观看了雨花台阵地受到飞机轰炸的全过程,见到阵地上的硝烟和火光,藤田近点头说道:“吆西,我倒要看看支那人在我大日本皇军飞机的轰炸下还能活下来多少?命令片山理一郎的第五旅团准备攻击,炮兵联队准备炮火支援。”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后准备
日军第三师团的炮兵联队,再次对雨花台阵地发起炮击之后不久,从雨花台阵地上又飞来了反击的炮弹。藤田近大惊后气的骂道:“八嘎!飞机的轰炸竟然没有炸毁支那人的火炮,只要支那人有火炮在,让我怎么拿下雨花台阵地?”
藤田近对雨花台阵地一愁莫展之时,日军的第十八联队来到了栖霞镇,第十八联队夺下了龙潭和宝华山阵地,消灭了大量的支那军队,刚得到了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嘉奖,师团长牛岛贞雄志得意满,休整了一下部队后,继续向南京城下前进。
占领了栖霞镇后,牛岛贞雄把指挥部设在了这,派出侦察小队对栖霞山一线进行侦察。很快侦察兵就回来报告在栖霞山一线发现了支那人修建的大量的工事,并且通向南京城下的唯一的一条通道也被支那军队给截断了。
牛岛贞雄也不以为意,命令第二十三旅团准备对支那阵地发起攻击,师团的野战炮联队进行协助。二十三旅团新上任的旅团长大冢宏少将带着部队来到栖霞山下,用望远镜对着栖霞山的守军阵地观察了好一阵后,就明白这个阵地可是不好攻打。
阵地建在山腰以上,以掩体和战壕为主,不过阵地前的坡地坡度较大,正常人爬上去都是一件很费劲的事,现在要士兵们一边爬着很陡的山坡一边攻击支那人的阵地,难度确实不小。不过再难也要进攻,于是大冢宏命令手下的第五十五联队准备进攻,而师团的野战炮联队已经架好了野炮,等侍炮击的命令。
随着大冢宏一个开炮的命令,几十门野炮同时对着半山腰的守军阵地展开了炮击,一时间守军阵地上硝烟弥漫,火光四起,而五十五联队派出的一个中队的步兵在炮击的同时,也向山上爬去。坡子很陡,日军爬的挺慢,在离阵地还有不到一百米时,炮击停止了。
要是在平地上这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下,日军就可以发起冲锋了,可这种坡地上,日军仅又向前爬了二十多米,阵地上守军的子弹就射了过来。坡地上的树木还是很多的,日军就躲在了树后和守军对射起来。不过阵地前五十米则被守军清空了射界,是一片无遮无挡的空地。
日军也不敢贸然钻出树林,双方就这样对峙着相互射击。对日军来说这只是一次试探性进攻,在对峙了十几分钟后,日军有一个小队的士兵,试着钻出树林,向前攻击了一下,可没冲上多远就在阵地上的轻重机枪扫射下,死伤过半撤了回来。这个小队撤了回来,整个中队也撤下山去了。
日军己向雨花台猛攻,接着栖霞山阵地也和日军交上了火,这些消息汇报到王海涛这里后,王海涛就知道这南京城巳经守不长了。王海涛把萧令山和教导总队的桂永清、邱清泉等人喊到了城防司令部,人到齐后,王海涛说道:“诸位,南京城的形式可是不太好啊,在南京外围有日军六个师团和一个台湾旅团超过十万人在向我进攻,离南京城最近的战斗己在栖霞山和雨花台展开了。
现在南京外围阵地虽然都在坚守,可是我们仍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现在的南京城内只有教导总队的三个团和宪军队的四个团,就算加上一个民兵大队对于这么大的南京城来说兵力也太少了。万一外围阵地在日军的飞机大炮的攻势下有失,这些人守卫南京城墙都不够啊。”
几人都若有所思的看着王海涛,王海涛也看了几人一眼后继续说道:“现在己到了非常时期,萧将军,你要在一周内把南京城的百姓全部送出城,然后留一个宪兵团在城内巡视,另三个宪兵团在几处城门内组织撤下来的部队上城墙阻击日军。如有不从者军法从事。”萧令山立正后答道:“是,王司令长官。”
王海涛说道:“你把码头防守全部交给三十六师,宪兵回城后进行换装,我会把仓库里剩下的冲锋枪和轻机枪全部交给你们宪兵队使用,你们将是南京城的督战队,没有命令擅自撤退者,执行军法。”萧山令面容一肃答道:“卑职遵命。”
王海涛又对桂永清问道:“桂将军,城内的巷战工事完工了吗?”桂永清答道:“大体上完工了,还有最后的一部分也快完工了。”王海涛说道:“你要在一周内把巷战工事全部完工,然后部队全部进入工事,如果日军攻破了城墙,那么利用巷战工事阻击日军进城,掩护守卫部队后撤就是你们教导总队的事了。”
桂永清答道:“放心吧王司令长官,我教导总队保证完成任务。”王海涛点了点头说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几支部队可能就是最后才能撤出南京城了,或者说再也撤不出这个南京城,诸位可要做好准备啊。”
几人同时立正答道:“为了党国,我等甘愿杀身成仁。”王海涛默默的点了点头,示意几人可以离开了。几人走后,王海涛又喊来了军需处长,对他说道:“在给宪兵队全体换装之后,把所有的库存武器和军需物资除了留下足够的弹药外,全部装车运往江北。一周后开始向江北转移各后勤部门和后勤医院。”军需处长答应着下去了。
接着王海涛又把南京城的情况如实用电报对重庆做了汇报。不久后重庆的蒋介石亲自回电,南京城如实不可再守,可由王海涛决定何时撤出,但务必保存实力,以待日后与日军再战。有了蒋介石的这封电报,王海涛的心里有底了。
当既王海涛把一零三师、一一二师、八十七师这三个损失太大的师的师长全部喊到了司令部,王海涛当着三名师长的面给三个师开出了同意撤到江北休整的调令,交给了三位师长并说道:“诸位,我王海涛感谢几支部队官兵在南京保卫战中对我的支持,现在你们的部队损失严重,为了以后能更好的打击小日本,请先撤至后方休整,休整好了再与小日本拚杀。你们走之前去后勤部,一个师领上二万法币,全当北行的路费吧。”
三位师长走后,王海涛轻松了下来,现在王海涛希望城外的阵地能再守一周以上,这样南京城内除了部队就会是座空城了,自己也好更好的与日军周旋一番。这时唐山豹走了进来说道:“军座,你是不是可以先过江?”
王海涛一摆手说道:“山豹,我是不会先离开南京城的,就算不在城中以身殉国,我也会最后一个离开南京城。现在城中只有一个警卫营了吧,我这还有些五四式冲锋枪和六七式机枪,你们也换个装,这些武器在城里比步枪要好用。”
唐山豹点了点头答道:“是,军座。我们警卫营全体都会跟着军座,就算我们舍了这条命也全保着军座周全的。”说完转身离开了。唐山豹来到警卫营后,把战士喊了过来然后说道:“弟兄们,军座决不会先离开南京城的,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证军座周全。这样我们把手上的这些卡车改装一下,最后时刻我们就利用这些改装过的卡车,杀开一条血路,保着军座杀出去。”
说干就干,唐山豹带着这些战士开着卡车来到了军需仓库,对于唐山豹这位司令官身边的亲信,军需处的人巴结还来不及,谁会阻拦他呀,于是唐山豹在军需仓库和军械仓库中拿够了能用上的东西,在忙了三天后,十二辆武装装甲汽车出现了。
这些装甲汽车从前面到侧面都装上了钢板,车头的钢板还加装了有尖角的撞角板,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玻璃窗都换成了开了孔的钢板。车轮也加装了护板。而车箱前部和左右在安装护板时,开了不少射击孔,并且固定了五挺机枪。而车箱中间固定了四门迫击炮朝向四个方向。
这十二辆装甲汽车决不会比德式轻型装甲车的火力要差。在改装完后,唐山豹现宝似的把王海涛喊到了这些装甲汽车前,王海涛也是看的眼前一亮。原本王海涛准备把装甲团先撤过江去的,现在王海涛改变主意了,把装甲团留下来,关键的时候是用的上的。
于是王海涛把装甲团给调到了鼓楼广场进行休整,并告诉武建周要把所有的车辆检修一遍,保证在使用时不会出机械故障,而且要储备足够的油料。于此同时又让警卫营和装甲营一同尽量的把卡车改装成装甲卡车。
有了装甲团和这批装甲卡车,王海涛的信心更足了。此时南京城内的百姓在宪兵队半劝告半强迫下,纷纷从浮桥渡江,后勤部也把一车一车的军械物资装车运到江北滁县屯集。当然王海涛挑了不少好东西放进了储物戒指。
最后王海涛考虑到让重炮能从浮桥渡江,便让工兵对一条浮桥进行了加固,直到这座浮桥可以承受卡车拖着重炮通过才算合格。一周之后,南京城已完成了最后的准备,王海涛就要带着手下的十余万将士与日军在这南京城做最后一搏。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京城破
又过了几日,首先支持不住的是西善桥阵地,第四十一师原本装备就差了些,面对日军一零一师团和一个重炮旅团的强攻,再加上有日军飞机的助攻,官兵们死伤惨重,力拼了十余日,实在挡不住了,师长张振汉带着千余残兵退到了集庆门城墙。
进城后城内的宪兵却让四十一师余部继续上城墙阻击日军,师长张振汉忍不住跑到城防司令部来见王海涛。在指挥部内王海涛看着一身硝烟尘土的张振汉,张振汉带着哭音说道:“王司令,我的一个师拼的只剩千余人了,与小日本死拼了十来天,你就让弟兄们喘口气吧!”
王海涛叹了口气说道:“张师长,我也知道四十一师的弟兄们尽力了,可是现在城里实在没有部队能顶上去了,而且西善桥一丢,日军就能直达南京城下,你就眼看着日军攻进城吗?这样,你让弟兄们再坚持一下,我只要手上有兵就去换下你们。”
张振汉也知道城内的情况了,只能叹了口气离开了城防司令部。在四十一师上城墙布防后,日军第一零一师却没有直接向集庆门这里进攻,或许第九师团在集庆门下被全歼,让第一零一师团心有余悸吧。第一零一师团在攻占了西善桥阵地后,转向牛首山阵地后方。
第五十八师在牛首山阵地上其实并没有遇到日军强有力的进攻,第一零一师团只是用一个联队在对牛首山阵地进行牵制。可当第一零一师团攻占了西善桥阵地后,向牛首山阵地后方绕了过来时,五十八师师长冯圣法却慌了神。
冯圣法连忙向王海涛发去了请求撤退的电报。接到电报的王海涛考虑到再死守牛首山阵地己没有意义了,再加上城内实在过于空虚,所以也同意了五十八师撤回城内,转到集庆门、水西门两处城墙驻防。五十八师刚撤回来,五十一师也丢了淳华镇,全师余部在师长王耀武的指挥下退守高桥门城墙和城外的天王寺高地。
这二处一撤,雨花台阵地就由凹陷部变成了凸出部,日军可从三个方向合攻雨花台阵地,这种情况下王海涛电令九十二师后撤,留一个旅守卫中华门,另一个旅守雨花门,炮营在中华门城墙内建立炮兵阵地。
外围阵地全部失守后,只能以南京的城墙为最后的阵地了。日军在南京城下会师后,由第三师团和独立重炮旅团攻击中华门城墙,一零一师团攻击集庆门城墙和水西门城墙,第二十二师团以一个旅团攻击高桥门城墙,另一个旅团攻击雨华门和卡子门城墙。
南面的日军攻到了南京城下,东西的日军却被挡在紫金山和栖霞山下。紫金山这里是守军实力最强的,无论是九十师的二七一旅还是教导总队的三个团,都是足以让日军头痛之极的部队,日军的第十六师团虽然得到了补充,但是只凭一个师团之力是无法攻下紫金山北高峰阵地的。
只是日军的飞机不断的在向北高峰阵地进行轰炸,北高峰阵地上只有二十余挺高平两用双联重机枪是可以真正当做防空武器来用的,虽说武器很先进,但也架不住日机数量的众多,在经过了十余日的拼杀后,是打下来了数十架飞机,但二十门高平两用双联重机枪也只剩下五门完好的了。没有了对空武器的掩护,重炮也不敢轻易使用,否则一但被日军飞机发现,这些先进的重炮就会毁于一旦。
得知情况的王海涛亲自抽空上了一趟北高峰阵地,把损坏的高平二用双联重机枪和二十门一三零重炮都收进了储物戒指,然后让二七一旅撤了下来,在中山门城墙防守,而驻守大茅峰的教导总队二个团也全部撤回城内,城外只留下靠近城门的天堡城的那个团不动。
二七一旅撤回来了,守卫栖霞山的四十八师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四十八师撤到尧化门城城继续阻击日军,原尧化门驻守的八十七师一部回到燕子矶外围防守燕子矶阵地。因四十八师在栖霞山阻击了日军十余日,损失不小,王海涛特意调了二个中队的民兵上来助战。
南京城的守军以城墙为屏障,据城而守,而日军在攻击了几个月后也总算攻到了南京城外,双方都在调整兵力,休息一下,准备做最后一搏,南京城有了难得的安静。此时王海涛的手上除了警卫营总算是有教导总队的二个团做预备队了。
这份安静被燕子矶前的枪炮声打断了。日军的长江舰队急于切断南京守军过江的通道,因此又一次对燕子矶炮兵阵地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